Ⅰ 儿童衣服的ABC类指什么
服装标签上的ABC安全技术类别分类为:
A类:是指婴幼儿用品,适用于24个月或身高80cm及以下婴幼儿所用纺织品和纺织制品。对于婴幼儿和儿童用品界定困难者,又没有明确说明不适用于24个月以下婴幼儿的,一般按A类婴幼儿用品对待,如儿童毛巾。
B类:可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
C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这种分类是按照接触皮肤的敏感性制定的,A类是接触性最好伤害最小的。当然不能说那种比较好,B类适用打底,C类适宜穿在外面。
GB18401-2010的意思是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是包含包括:甲醛含量、异味和ph值的。
GB5296.4-2012国家标准对纺织品和服装要求对吊牌有八项内容: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产品名称、产品号型或规格、纤维成分及含量、维护方法、执行的产品标准、安全类别、使用和贮藏注意事项 。
(1)童装安全级别分类扩展阅读:
给宝宝买衣服注意事项:
1、选购标识完整、详细的商品:
《消费品使用说明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中规定,使用说明必须注明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产品名称、产品号型和规格、采用原料的成分和含量、洗涤方法、产品标准编号、产品质量等级、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等。
2、摸一摸:
挑选适宜的面料。儿童衣服最好选择纯棉等天然材料,注意考虑其舒适性、伸缩性、吸汗性、透气性、保暖性、缩水性等。
3、看一看:
选择颜色。为宝宝选购衣服时尽量选择颜色浅的、色泽柔和的、不含荧光成分的衣物;深色服装经孩子穿着磨擦,易使染料脱落渗入皮肤,特别是一些婴幼儿爱咬嚼衣服,染料及化学制剂会因此进入孩子体内。不要选择进行过抗皱处理的服装,不要购买漂白的童装和色彩特别鲜艳浓重的服装,因为这类童装甲醛含量特别高。
Ⅱ 衣服的安全等级abc类有什么区别
A类:
婴幼儿用品,指36个月以内婴幼儿所使用的纺织品服装。包括婴儿服装、服饰、围嘴、帽子、尿布、纸尿裤、床上用品在内的所有婴幼儿纺织服装用品,均属于A类安全级别。不直接接触皮肤的窗帘、床垫等不在此类。
B类:
直接接触皮肤用品,指在穿着或使用过程中产品的大部分面积与皮肤直接接触的纺织产品。如内衣、衬衫、泳衣、袜子、围巾、夏季裙装、裤装、床单、被罩、毛巾等纺织品。
C类:
非直接接触皮肤用品,指在穿着或使用过程中不直接接触皮肤或只有小面积与皮肤接触的纺织品。如外套、秋冬裤子、裙子、地毯、床罩、挂毯、窗帘、桌布等纺织品。
买衣服注意:
我们在购买衣服的时候,有时还会看到衣服上面标记有等级的标签,衣服的等级标签包括合格,一等品,优等品等。通常情况下,优等品和一等品的衣服质量是最好的,但是我们通常能够买到的衣服都是合格品。如果是合格品以下的衣服最好不要购买。
在买衣服的时候,还要看一下所买的衣服应该怎样洗涤。有的衣服是可以水洗的,有的衣服需要干洗,有的衣服在洗涤的时候需要按照规定的温度洗涤,有的衣服可以用氯漂洗,有的不可以。有的可以熨烫,有的不可以,在购买衣服的时候,为了延长衣服的使用寿命,最好看一下衣服的洗涤标签。
Ⅲ 衣服安全级别有几种
3种。
衣服吊牌上的A类、B类、C类,指的是纺织产品的安全级别。顾客在挑选服装时,不仅要关注面料、款式、价格,更要关注服装属于哪种安全类别,这是穿得健康的重要指标。
根据2011年8月1日起实施的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把纺织产品的安全级别分为A类、B类、C类。同时针对不同安全级别的纺织产品,对甲醛含量、pH值、染色牢度、异味、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都做了具体的规定。这三类纺织产品都要求无异味,禁用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
(3)童装安全级别分类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望:看服装吊牌上是否有“符合GB18401—2010”的字样,安全类别A、B、C是否明确。未标明的或标明不完整、不规范的都属于不合格产品。
闻:打开服装闻一闻,是否有刺激性、令人不舒服的异味。
问:询问销售员有关服装成分、洗涤方法等情况。如果是带颜色的衣服,可以用白纸或白布蹭一下,看有无掉色情况。一般来讲,颜色过于鲜艳的衣服容易有问题。尤其是婴幼儿、儿童的服装,最好不要选颜色过于鲜艳的。
切:摸一摸服装面料的手感,有无瑕疵、拉链是否顺滑。贴身衣物最好选天然纤维成分的,如棉、亚麻、苎麻,桑蚕丝、羊毛、羊绒等。衣服买回家后,最好按照正常洗衣程序清洗一遍后再穿。
Ⅳ 小孩子的衣服上安全类别标为B类是什么意思
是指可以不能直接接触皮肤的 就是一个安全类别 一般的话就是打底衫外套内的 内衣的话就得是a
Ⅳ 童装a类b类c类什么意思
衣服A类B类C类意思如下:
A类为婴幼儿产品。
衣服:
衣服,汉语名词,读作(yī fu),是指人类或通过人类来完成遮掩身体、载体的用布料(如棉布、丝绸、天鹅绒、化学纤维等)等材质做成的各种样式的遮挡物。
衣服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穿着,样式非常的多,衣服在当今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东西,中国常说的“衣食住行”中排在首位。
A类:婴幼儿用品。主要是指24个月以内的婴幼儿使用的纺织品,主要包括尿布、尿裤、内衣、围嘴、睡衣、手套、袜子、帽子、床上用品等。
B类: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主要是指在穿着或使用时,大部分面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的纺织产品。比如:背心、短裤、棉毛衣裤、衬衣、裤子、腹带、床单等。
C类:是指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标准,如冬天穿的厚外套、大衣、羽绒服、厚裤子等。
Ⅵ 有谁有最新的儿童服装安全类别和执行标准
应该是2017年6月1日新出的童装类安全技术类别是GB30701-2015
Ⅶ 儿童服装要买安全等级多少的最好
儿童服装要买安全等级为A类。基本安全技术要求(general safety specification):为保证纺织产品对人体健康无害而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很显然,这里提出的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由于纺织产品上所可能涉及的有害物质种类繁多、对人体可能造成的危害也各不相同。
该规范将所有列入控制范围的产品分成三个大类,A类:婴幼儿产品;B类: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procts with direct contact to skin);C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procts without direct contact to skin)。
由于不同产品的最终用途各不相同,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因而,根据用途对产品进行分类并规定不同的要求是必须的。
目前,国际上现有的一些法规、标准或者是一些标签标准,都按产品的用途进行分类,并规定不同的控制标准,虽然其中的分类方法各不相同,但绝大部分是按产品与人体皮肤的接触程度不同分类,且把婴幼儿产品单独列出,并辅之以更严格的控制标准,因为某些有害物质对婴幼儿的危害更大。
(7)童装安全级别分类扩展阅读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
纺织产品在印染和后整理等过程中要加入各种染料、助剂等整理剂,这些整理剂中或多或少地含有或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当有害物质残留在纺织品上并达到一定量时,就会对人们的皮肤、乃至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有必要对纺织产品提出安全方面的最基本的技术要求,使纺织产品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能够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安全。
产品分类:
产品分为3类:
A类:婴幼儿用品;
B类: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
C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
异味的判定采用嗅觉评判的方法:评判人员应是经过一定训练和考核的专业人员。样品开封后,立即进行该项目的检测。
试验应在洁净的无异常气味的环境中进行。操作者须戴手套,双手拿起试样靠近鼻腔,仔细嗅闻试样所带有的气味,如检测出有霉味、高沸程石油味(如汽油、煤油味)、鱼腥味、芳香烃气味中的一种或几种,则判为"有异味",并记录异味类别。否则判为"无异味"。
应有3人独立评判,并以2人一致的结果为样品检测结果。
参考资料
网络-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Ⅷ 衣服的安全等级分类
一、衣服的安全类别
根据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 18401-2010)这个强制标准的规定,对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安全类别划分了三等级。
A类:婴幼儿用品,指36个月以内婴幼儿所使用的纺织品服装。包括婴儿服装、服饰、围嘴、帽子、尿布、纸尿裤、床上用品在内的所有婴幼儿纺织服装用品,均属于A类安全级别。不直接接触皮肤的窗帘、床垫等不在此类。
B类:直接接触皮肤用品,指在穿着或使用过程中产品的大部分面积与皮肤直接接触的纺织产品。如内衣、衬衫、泳衣、袜子、围巾、夏季裙装、裤装、床单、被罩、毛巾等纺织品。
C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用品,指在穿着或使用过程中不直接接触皮肤或只有小面积与皮肤接触的纺织品。如外套、秋冬裤子、裙子、地毯、床罩、挂毯、窗帘、桌布等纺织品。
二、不同安全类别对应的质量指标
之所以对纺织品服装进行不同安全类别的标注,是为了明确对这三类纺织产品的内在安全性指标的检测要求。具体要求见下表,此表是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的核心内容。
根据消费品使用说明-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GB5296.4-2012)标准规定,纺织品服装的使用说明上必须根据GB 18401进行正确的安全类别标注。通常服装都是标注在吊牌上,如上图所示。
四、服装使用说明其内容
除了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外,消费品使用说明是服装标准中最重要的一个强制执行标准,该标准的现行版本为GB5296.4-2012,于今年的5月1日起开始执行。
在新修正的标准中对服装使用说明的内容做了如下要求:
1、制造者名称地址;
2、产品名称;
3、产品号型或规格;
4、纤维成分及含量;
5、维护方法;
6、执行的产品标准;
7、安全类别;
8、使用和贮藏注意事项。
这八项内容除了第八项可以在没有特殊说明时不必标注,其余七项都必须在服装或者纺织品上体现,其中号型、纤维成分及含量以及维护方法还需要以耐久性标签的形式缝制在服装上。
使用说明是服装质量最直接的了解渠道,是服装检验的重点,是消费者对服装进行维权的最直接依据,服装必须保证使用说明的正确、清晰。其中安全级别是服装内在质量的重要体现,无论是制造商还是消费者都应当充分重视这一细节。
Ⅸ 衣服的安全类别
正规厂家生产的衣服,即便是C类也不会有质量问题,只是在穿着的时候需要在皮肤与衣服之间有一个夹层而已。
为确保对人体健康无害,我国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对纺织品服装提出了基本安全技术要求,并根据指标的严格程度将技术要求分为A、B、C三类:
A类:婴幼儿用品,如宝宝的衣服、被褥、尿布之类。
B类: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成人贴身内衣、单衣、外衣、家用纺织品和其他制品等。
C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必须穿在其他内衣或中衣外面及家用及其他纺织制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