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节剪纸美术课(日记)
一节有趣的美术课
参考答案http://www.abc788.com/html/4844.html
今天,我期待已久的的一节美术课终于到来了。
下午上美术课之前,我的同桌便打来了我们上美术课需要的水。可是就在上课铃打响的时候,江至芸却不小心把我的水打翻了。老师已经过来了,这可怎么办呀!最后我只好向包卓群借了半杯水,才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美术老师上课了,对我们说:“今天我来教你们雕刻一些小东西,我先来教你们刻一只小猫咪和一条小金鱼。”雕刻实在太有意思了,我们聚精会神地看着老师刻。很快老师就刻好了,对我们说:“下面你们就照我的样子开始刻,想刻什么就刻什么。”我们都迫不及待的拿起美工刀准备雕刻起来,没想到老师又说:“你们不可以用美工刀,因为美工刀太锋利了,你们可以用尖一点的自动铅笔来刻。”于是,我就动起手来刻一个小爱心。可是用自动铅笔刻小爱心不怎么好刻,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刻了一个大致的样子。我想用李晟的小的美工刀来修改一下。可就在这个时候,杨老师突然站在了讲台上,大声地说:“快把美术工具收起来,回家再做!我来布置家庭作业。”唉!“可恶”的杨老师,你怎么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这个时候跑来了。就不能迟一点再来吗?没有办法,谁叫杨老师是我们的老师呢!我必须无条件的服从。
不过,今天的美术课还是非常有趣的一节课,我学会了雕刻小爱心。
B. 剪纸的由来,详细一点
中国的剪纸起源于汉至南北朝时期已相当精熟然而真正繁盛却是在清朝中期以后。古老的剪纸多在乡间,以剪刀铰出为主,趣味浑朴天然,都是出自农家妇女之手;剪纸进入城市后,不仅市民情趣和生活理想要参入剪纸艺术,而千家万户拥挤在一起,相郊成习,需要颇巨;剪纸艺人为了省工,一刀多张便改为刻刀雕刻为主,风格转向精巧,艺人也就不止于妇女了。然而,时代更迭生活改变和审美转化,传统民间艺术渐渐不能适应现实需要,所以现代新兴剪纸艺术孕育而生。
剪纸是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民间艺术,它用手工刻制,再点染以明快鲜丽的色彩而成。劳动人民把它作为年节的装饰,贴在纸窗上,所以又叫做“窗花”。
传统的窗花所表现的内容,主要有戏曲人物,翎花花卉、草虫鱼兽,以及一些吉详谐音的物象,洋溢着欢快,健康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深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C. 剪纸资料
20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先进知识分子蔡元培、鲁迅、刘半农、周作人等倡导下,建立了中国民俗学的雏形。
他们广泛收集民间文学资料,同时也努力收集民间美术作品,其中就有民间剪纸这一项。30年代,艺术家陈志农在北京开始了民间剪纸的研究与创作。他用速写和剪影的形式描绘了老北京大量的风俗民情,串街小贩、作坊工匠、食摊茶挑、集市庙会、市井闲人等。
20世纪40年代,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剪纸开始出现。1942年,毛泽东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方针。
此后,延安鲁艺的艺术家陈叔亮、张仃、力群、古元、夏风等人开始学习当地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民间剪纸,对民间剪纸进行了搜集、发掘、整理和研究,并创作出了一大批反映边区人民生产、生活、战斗的新剪纸。
(3)小猫咪帽子剪纸扩展阅读:
单色剪纸是剪纸中最基本的形式,由红色、绿色、褐色、黑色、金色等各种颜色剪成,主要用于窗花装饰和刺绣的底样。主要有阴刻、阳刻、阴阳结合三种表现手法。
用于刺绣底样的剪纸,常用剪刺结合的手法。刺是以针尖在花纹的细部刺出小型圆点,在一些部位留出“暗刀”,可以作为刺绣时套针换线的依据。折叠剪纸、剪影、撕纸等都是单色剪纸的表现形式。
D. 任选一幅剪纸作品,仔细观察,并加以想象,完成一篇习作。450字,拜托了
剪纸是我国民间文化艺术瑰宝之一。这些色彩缤纷.形象生动.风格迥异.美不胜收的剪纸深受我的喜爱!每个生动的剪纸背后,都有一个神秘精彩的故事。今天,我看到了一幅精美的剪纸,它的样子大概是这样的:一个穿着五彩斑斓裙子的年轻少女头上顶了三个雕刻精致的陶瓷碗,在生机勃勃的麦田里跳着欢快的舞蹈,好像有天大的喜事似的。我呆呆的凝视着这幅精美的剪纸,情不自禁的摆动着洁白的翅膀,飞向了想象的王国... ... ... ...
在一个偏僻的小村里,住着一群穷苦的村民,喜马拉雅姑娘就是其中的一个。村里人都很喜欢她,因为她是一位正直、美丽、善良、品德高尚的好姑娘。
其实,这个村庄以前并不穷,而是个富裕文明的地方。可是就在5年前的盛夏,这里却突如其来的下了特别快的鹅毛大雪,只过了5秒钟,整个村庄都被覆没了。第二天早晨,雪慢慢融化了,可人们惊奇的发现,他们辛辛苦苦、一砖一瓦盖建的砖房全都变成了脏乱不堪的臭茅草屋;他们去种地,刚把种子撒进泥土里,种子就烂掉了。喜马拉雅姑娘知道,这一切都是雪鬼干的。
于是,她费尽周折,终于在五年后的一天找到了雪鬼,要求他把村子变回原来的样子。因为雪鬼一心想把喜马拉雅姑娘占为己有,所以就这样回答她:“当然可以,不过我有个要求,你必须嫁给我。如果你拿到三碗神水,并将村子变回了原样,但在50分钟内不回到我的身边,那你就会死在原地变成一座雪山。哈哈哈... ... ”喜马拉雅姑娘狠狠的瞪了一眼正在狞笑的雪鬼,转身把神水端走了。
她跑到村子里最高的山坡上,小心翼翼的将神水洒到村子里的每一个角落,顷刻间,村子又恢复了原来的风貌。喜马拉雅姑娘兴奋得将三个神碗摞在一起,放到自己的帽子上,扭起腰,跳起了欢快的“顶碗舞。”跳着,跳着,她忘记了时间,五十分钟到了,她像一朵鲜花凋落了似的,突然倒在了地上,慢慢的,她变成了一座高耸入云、巍峨挺拔的雪山。
她就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喜马拉雅山,因为喜马拉雅姑娘舍己为人的崇高品德感动了天地之神,天赐予她比天还高;地赐予她比地还后,所以至今也没有一座山超过她神圣的高度!
E. 马蒂斯的剪纸作品
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作为一种镂空艺术,它能给人以视觉上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剪纸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每逢过节或新婚喜庆,人们便将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家中窗户、墙壁、门和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也因此被烘托得更加热烈。在农村,剪纸通常是由妇女、姑娘们来做。在过去,剪纸几乎可以说是每个女孩所必须掌握的手工艺术,并且还被人们来品评新娘的一个标准。在中国南北方的剪纸艺术,通过一把剪刀,一张纸,就可以表达生活中的各种喜怒哀乐。剪纸,作为一种原始艺术的载体,它在造型上总是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它善于将不同空间、时间的物象进行组合,通过一种夸张和变形的手法来改变对象的性质、形式,进而改变自然原形的惯常标准。
民间剪纸是附合中国民间习俗的必不可少一种艺术活动。它的存在,就必定依附于民间特定的文化背景与生活环境。家中有白事,窗户上不能贴得红红火火;娃娃不生病,老奶奶也不肯剪一串吊魂的小人人;用于摆衬礼品的,要看是办喜事、丧事还是做寿;一对老夫老妻的屋里如果贴上一对坐帐喜花,那肯定是年轻人的戏耍;久旱无雨,如果剪的不是求雨的“独女捣棒槌”,而是求晴的“扫天婆”,那不知要遭多少人的咒骂。这种受存在目的作用制约的依附性特征,表现在具体作品的构图处理上,也就是作品的装饰性特征。
F. 剪纸大全的作品目录
对称剪纸
基本折法
鸡冠花
荷花
向日葵
树叶
枫叶
树(1)
树(2)
松树
椰子树
大树
苹果
桃子
草莓
西瓜
菠萝
柿子
萝卜
白菜
冰激凌
棒棒糖
蝴蝶(1)
蝴蝶(2)
蜻蜓
瓢虫
蜜蜂
企鹅(1)
企鹅(2)
小鸟
鸳鸯
乌龟
章鱼(1)
章鱼(2)
海豚
螃蟹(1)
螃蟹(2)
金鱼
鲸鱼
热带鱼(1)
热带鱼(2)
海蜇
海星
蝌蚪
青蛙
小熊
老虎
熊猫
大象
骆驼
狮子
老鼠
刺猬
鹅
兔子(1)
兔子(2)
小鸡
鸭子
背心
裤子
短裙
连衣裙
马甲
衬衫
背带裤
背带裙
手套
帽子
拖鞋
书本
皇冠
提包
拎兜
花瓶(1)
花瓶(2)
奖杯
气球
邮筒
高脚杯
礼品盒
酒瓶
台灯
电风扇
电视
电脑
桌子
小凳
水桶
眼镜
蜡烛
剪刀
扫帚
坛子
铁锨
鱼缸
铲子
……
G. 剪纸的资料和材料
中国是剪纸艺术的故乡。从许多相关资料来看,其发源地在中原。阜阳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文化氛围浓郁,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剪纸艺术,并以传统多样的题材,丰满严谨的构图,浓郁的乡土气息而享有盛誉。
剪纸的发展历史
剪纸的发展历程 民间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深受国内外人士所喜爱。 剪纸的主要材料是纸。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过去一直公认造纸术是蔡伦于公元105年前后发明的。后来陕西省扶风县出土了西汉时期的纸,专家们认为纸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要提前到汉平帝之前,可能在宣帝时期(公元前73一前49年)。不管结论最后怎么定,在纸发明之前,不会有真正的剪纸。但用其它薄片材料用于剪刻镂花,却在有纸之前。让我们查看一下有关文物和史料记载:
战国(公元前476一前221年) ① 1950一1952年在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用银箔镂空刻花的弧形装饰物。 ② 湖南长沙黄泥圹出土的晋代金片装饰物。 这些用银箔镂空而成的装饰物,虽然不能说就是剪纸,但在刻制技术和艺术风格上,可以说是已经形成了剪纸艺术的前身。
北朝(公元386一534年) 用纸剪成美丽的图案花纹,目前最早发现而且有据可查的是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先后出土了五幅团花剪纸。
南北朝对马团花。南北朝对猴团花.南北朝金银花团花。南北朝菊花团花。南北朝八用形团花。
唐代(公元618一907年)唐代已将剪纸图案应用于其它工艺方面: ①1963年一1965年新疆吐鲁番出土的“人胜”剪纸。 ②1973年西安出土的皮革帽子,图案是镂空花样。 ③自汉至唐现了一种金银镶嵌技术工艺,是将刻镂的金银箔粘贴在漆器或铜镜的背面,经填漆磨干,在漆地上显出金光灿烂的花纹。河南省郑州出土的唐代金银平脱镜(直径36.2cm) ④现藏于日本正仓院唐代的“人胜”刻金箔。 ⑤1951年湖南省长沙出土的汉代金箔刻花图样。
宋代(公元960一1279年) 宋代关于剪纸的记载就很多了。有的将剪纸作为礼品的点缀,有的贴在窗上,有的装饰灯彩,还有的剪成所谓“龙虎”之类。在南宋时期,已出现了以此为职业的艺人,有的善剪“诸家书字,有的专剪“诸色花样”。这时,皮影盛行,雕镂皮影的材料,除了动物的皮外,也有用厚纸制作的。 宋代剪纸用于工艺装饰的一个重要创造,是吉州窑的瓷器,产品有茶盏和花瓶等,图案题材很多,有凤凰、梅花、枇杷和吉祥文字等,造型生动、活泼,它是作者在施釉过程中,贴上剪纸,入窑烧制而成的。 现代民间蓝印花布,是用镂花纸板刮浆后仿染而呈现花纹的,这种印染工艺宋代已很普遍,山西省出土的南宋印花布便是一例。
明代(公元1368一1644年)的夹纱灯是很有名的。它是将剪纸夹在纱中。用烛光映出花纹,这是剪纸在日常生活中的又一应用,现在人们叫它“走马灯”。
清代(公元1644一1911年)剪纸流传下来的入少,北京故宫博物院坤宁宫,室内顶棚和宫室两旁过道壁间均用白纸衬托出黑色龙凤双喜的剪纸图样。
剪纸在有关史籍中的记载:
唐朝 崔道融所留传的诗中,有这样的词句:“欲剪宜春字,春寒人剪刀”这里所讲的“宜春帖子”,也就是现在人们所熟悉的“剪纸艺术作品”唐代诗人李商隐《人曰》诗:“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也是写此。段成式《酉阳杂俎》说:“立春日,士大夫之家,剪纸为小蟠,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又剪为春蝶,春胜以戏之。
南宋 周密所著《志雅堂诗杂钞》中写有:“旧都天衔,有剪诸色花样者,极精妙。又中原有余承志者,每剪诸家书字,毕专门。其后有少年能于衣袖中剪字及花朵之类,极精工。”即是“开封”府,“剪花样”指的自然是“剪纸”。
H. 周六日的作业:手工剪纸:小蘑菇。讲过了,家长陪孩子一起做,要让孩子动手剪,粘贴。周一带来,我会选出
工具/原料
纸
笔
剪刀
方法/步骤
我们先把正方形的彩纸从中间对折起来成一个长方形,把对折的地方压平
I. 剪纸折纸心得,令我满意的狂加分!!!
剪纸艺术虽是根植于民间,但其文化底蕴是相当深广的。要学习它、掌握它,需要具备多方面素质,诸如要有敏感的审美情趣,了解一定的绘画知识,懂得艺术造型构图原理,并有娴熟的操作刀法等。下面,从初学者需要的角度,介绍一些最基本的剪纸知识与技法。剪纸必备的材料和工具常用的剪纸材料是纸,有单色纸、彩色纸、金箔纸、银箔纸、绒纸、电光纸、薄纸、厚纸等等.特殊情况下,还有用锦帛的。初学者可先用一般单色纸,剪熟练了,搞创作了,再用贵重一些的好纸。
所用工具也很简单,主要是剪刀,要求锋利有尖。其他如订书器、橡皮、铅笔和尺子等。在此基础上,再逐步添置一些刻纸、烫纸和染色的工具,使司己的剪纸艺术发展更全面。剪纸符号的识别与剪制要领
大家知道,学习汉字书法,都是先从学习笔画开始的。而剪纸符号就如同书法中的笔画,在剪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在未剪纸之前,先要了解、识别每一个剪纸符号的形状及用途(见图1)。由图得知,剪纸符号大致分为:小圆孔、月牙形、柳叶形、锯齿形、花瓣形、逗号形、水滴形等等。一幅吉祥如意的团花,或一只活泼可爱的小动物等剪纸,都是由这些剪纸符号组合而成的。初学者,要仔细观察、辨认每一种符号的造型与区别,先默记,后临摹,练熟了就能运用自如,组合成变化万千的花样。临摹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先画再剪;另一种是不用画稿直接下剪,这样效果更好,只是难度大些。无论用哪一种方法,都要先简后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下面,具体介绍几种常用剪纸符号的剪制要领。
1.小圆孔
小圆孔在剪纸中是常见常用符号(见图2),例如:人物、动物的眼睛, 花心、花瓣和浪花的水珠等。剪小圆孔时,首先对准圆孔中心空白处轻轻扎一个眼,然后顺着眼往边沿剪,即逆时针方向转360度。线条要流畅圆滑,不留茬口(见图3—图5)。剪纸的图案图纹是剪纸创作不可缺少的装饰手法,主要用来表现作品的完美气韵。就拿花边来说,无论窗花、喜花、景物、动物,加上一条或一圈精美的花边,常常会给人增添一种艺术的完美感。花边的变化多种多样,有单面不对称的,有对折的,有多折形的,有花纹、云纹、梅花纹、蝴蝶纹等。例如:图19为对折花边(一)、图20为对折花边(二)。折叠剪纸技法通常把一张纸对折或多折叠起,剪出的图案叫折叠剪纸。一般折叠方法是:取一张正方形色纸,把带颜色的一面向里对折,每折一次就随即把折线压平,用订书器订好。然后,在折叠好的纸面上画好图稿,再按画好的线条剪去要剪的部分即成。常用的四瓣形折叠法见图2l,实例使用见图22~图24。五瓣形折叠法见图25,实例使用见图26、图27。六瓣形折叠法见图28,实例使用见图29、图30。其余折叠法以此类推。一般创作,纸的层数不宜太多,以四层为佳。如果想多折几次,最好选择软且薄的纸。剪纸画面的组合画面的组合是剪纸的关键环节,就像机器制造,各种零件都备齐了,最后工序就是组装。剪纸符号、图纹、对折方法和剪纸实例等,都临摹熟练以后,就可以设计构图,组成完美的剪纸画面(见图31)。 剪纸的构图,突破了绘画的比例、透视及近大远小的关系,形成一种特有的表现方法:形象夸张、简洁明快、图幅饱满、对称平衡。要善于抓住物像的主要部分,大胆舍去次要部分,同时又要表现画面组合与装饰的自然美。例如,把天上的彩云、飞鸟与地上的人群、房屋组合在一个画面上;把春夏秋冬安排在一个时间出现;把四季花果组合在一棵树(藤)上等等,大胆组合,随意夸张,形成了剪纸的独特风格。正所谓:“千剪不断,万剪不乱”。学会了符号剪法,掌握了剪纸构图特点,就可以学习剪纸创作了。剪纸同其他造型艺术一样,创作时首先应进行巧妙的构思,然后用恰当的手法表现出来。现以7种类型的10幅剪纸作品为例,逐一进行分析。 1.扭秧歌 用剪纸表现扭秧歌的场面,可采取横队式或纵列式排列组合,动作多以平举双手舞动彩绸为主。表现人物排列图形时,因为动作基本一致,所以要在衣服、头饰上做些变化,如加花、点、线作装饰等(见图32),秧歌队伍的后面常化妆表演老俩口,或化妆表演古时的判官,在行列中起逗笑作用,他们的动作及手中拿的道具可与众不同,比较自由些。这些构图中的判官,头表现为正侧面,帽子则表现为正立面,这也是民间艺术造型中特有的求全特性。 表现两人对舞的形式,则采取对折剪法比较合适(见图33),舞者的发式采取花形装饰,身体上以月牙纹、锯齿形花纹及云勾等各种纹样做阴剪点缀。这样与流动线条表现的阴剪绸带形成对比,使画面更加生动活泼。 剪纸中人物的手脚,大多采取整体外形轮廓造型,不加或少加装饰点缀,以突出要表现的主体部分。2.猪
生活中最常见的猪,在十二生肖中是具有福气的,吉祥语叫“福猪”。猪生性好静,憨态可爱。为反映猪的习性、特征,则要夸张圆头、圆身、小短腿,显示肥壮富态。身体上,若整体突出大面积就显得太死板,故应加花草点缀,如用锯齿形表现猪身上的毛,周围也可随意添加花纹、小鸟做装饰(见图34)。
J. 猪头帽子的设计用剪纸做一个简单的猪头帽子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