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棒球帽分为两种,一种是休闲帽或者是嬉哈风格的帽子,
在淘宝店铺:(淘帽帽
topcul)均有出售,这个
卖家信誉很好,大多比较有个性,特点也比较突出。建议楼主可以去看看的
还有一种是比赛标准的帽子,这种帽子的特点是后面没有调节大小的扣子,是多大就是多大,是按号来卖
的。
颜色比较正规,帽沿也要比普通的要更长更宽,
至于一般的帽子,冒似都管普通的帽子叫棒球帽,没有什么特别的区别,
就是休闲的和比赛专用的区别
比较大
Ⅱ 带普通的帽子有防晒效果吗
有,最基本的物理防晒还是有的。你光着脑袋顶着太阳,和带着普通的帽子顶着太阳,很明显,后者会舒服很多。
简单的遮阴隔热,普通的帽子就够了。迪卡侬的性价比就很高
Ⅲ 棒球帽和一般的帽子有什么区别
1、形状不同。
棒球帽的帽檐是有一定弧度的,帽檐较宽、较长;一般的帽子是平檐的,帽檐较窄。
2、风格不同。
棒球帽更注重于运动风,搭配衣服比较随意;一般的帽子搭配衣服讲究些。
3、场合不同。
棒球帽比较适合运动场合,如果你想在绿茵场上挥杆,或者在户外来场棒球,一定小巧的棒球帽绝对很吸睛;一般的帽子适合上街闲逛、出门玩耍。
(3)普通帽子扩展阅读:
棒球帽:之所以叫棒球帽,主要是美国棒球队的球员在比赛时多数都是要戴一个棒球帽的,所以很多fans也会戴自己喜欢的球队的帽子。是市场普及率最高的一种款式的帽子;棒球帽的工艺;棒球帽对材质和LOGO工艺要求较小,制作简单,拼接撞色还有辅料搭配灵活;显著标志就是弯帽舌。
运动帽:主要是进行体育运动时佩戴的帽子,款式较多,一般是用比较轻薄的面料制作,拼接较多;对质量要求比较高;LOGO有绣花,印花,胶章!
Ⅳ 鸭舌帽与普通的帽子有什么区别
个人觉得鸭舌帽比较有型,但不适合圆脸的人。
Ⅳ 普通的帽子是由什么面料做成的
帽子面料按材质来分的话有尼龙的、草编的、麻质的、纱质的、棉质的等等,而样式更是变化多端,不管是从图案色彩还是款式造型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需要帽子面料的话可以上布联网试试。
Ⅵ 帽子怎么洗,就是春秋戴的普通帽子
实在担心就送去干洗店干洗好了
我都是自己用毛刷刷
但是的确会有些褶子
像安踏或者李宁这些帽子是不会塞纸片进去的
Ⅶ 普通的帽子50元是不是太贵了
嗯!着实有点贵!不过你说的普通不知道普通到什么程度!
有的帽子网上几块钱都能买到!相应质量也不怎么样!
有的稍微好点!不过对于普通人来说,普通帽子再加上没什么品牌,没什么知名度的!确实50算贵了!
Ⅷ 一个普通帽子最低多少钱啊
5元
Ⅸ 普通帽子的执行标准是什么谢谢
安全帽标准指安全帽生产规格要求、技术要求、标记要求及检验规则。一般指最新国家标准GB2811-2007。安全帽标准如下:
一、规格要求
1、垂直间距:按规定条件测量,其值应在25-50mm之间。
2、水平间距:按规定条件测量,其值应在5-20mm之间。
3、佩戴高度:按规定条件测量,其值应在80-90mm之间。
4、帽箍尺寸:分下列三个号码
小号:51-56cm
中号:57-60cm
大号:61-64cm
5、重量:一顶完整的安全帽,重量应尽可能减轻,不应超过400G。
6、帽沿尺寸:最小10mm,最大35mm。帽沿倾斜度以20°-60°为宜。
7、通气孔:安全帽两侧可设通气孔。
8、帽舌:最小10mm,最大55mm。
9、 颜色:安全帽的颜色一般以浅色或醒目的颜色为宜,如白色、浅黄色等。
二、技术要求
1、冲击吸收性能:用三顶安全帽分别在50±2℃(矿井下用安全帽40℃)、-10±2℃及浸水三种情况下处理,然后用5Kg钢锤自1m高度落下进行冲击试验,头模所受冲击力的最大值均不应超过4900N。
2、耐穿透性能:根据安全帽的材质选用50±2℃、-10±2℃及浸水三种方法中的一种进行处理,然后用3KG钢锥自1m高度落下进行试验,钢锥不应与头模接触。
三、标记要求
1、每顶安全帽上都应有以下四项永久性标记:
a.制造厂名称及商标、型号;
b.制造年、月;
c.许可证编号;
d.检验合格标志。
2、具有其他性能的安全帽应按下述规定在帽子上做出标记:
a.符合2.2.1耐低温性能的安全帽,做出低温温度标记,如“-20℃”、“-30℃”字样;
b.符合2.2.2耐燃烧性能要求的安全帽,在帽上做出“R”标记;
c.符合2.2.3电绝缘性能要求的安全帽,在帽上做出“D”的标记;
d.符合2.2.4侧向刚性要求的安全帽,在帽上做出“CG”标记。
(9)普通帽子扩展阅读:
安全帽检验规则
1、安全帽必须经国家指定的监督检验部门按标准进行鉴定,取得许可证后方可生产。
2、每个安全帽出厂时,必须有检验部门批量验证和工厂检验合格证。
以1000~20000顶为一批。
3、安全帽在按GB2812~81规定批量抽验时,如不合格,应再取双倍产品复验。复验后仍有一项不合格者,则该批安全帽为不合格。
4、 国家指定的技术检验部门,有权直接对产品进行不定期技术性能检验。对于不按标准进行生产,产品技术性能达不到要求的企业,有权提出警告或吊销生产许可证。
5、生产许可证每两年更换一次。
Ⅹ 学士帽为什麼不是普通帽子的形状,有什麼意义吗
粘的,长了点。学士服说起
莘莘学子,在大学校园内,或本科,或研究生,寒窗苦读数载,毕业了,都要穿上一套礼服,去参加毕业典礼,不参加毕业典礼,也要穿上它去照几张像,留作永久的纪念。过去,笔者一看到头戴平底方形帽,身披黑色长袍,就以为这个人获得了博士学位。后来,随着国内的大学又开始流行学生毕业时穿学校礼服,翻阅了一些资料,笔者才明白自己的孤陋寡闻,把学士服,硕士
服,统统看成了博士服。
大学礼服是怎么来的呢?不同学位之间的礼服又有什麽不同呢?要追寻它的来历,就要循着欧洲大陆大学教育发展的轨迹,回溯到中世纪的西欧。西欧大学教育的发展,是中世纪生活影响的结果。在中世纪初期,罗马帝国灭亡了,希腊和罗马灿燃的古典文化被摧残,迅速走向衰弱,一度繁华的城市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各种教育机构荡然无存,罗马基督教会成了古代文化主要的承继者和传播者。到了十二世纪,由于基督教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神职人员帮助主教管理他们的教区。于是陆续出现了修道院,大主教区学校和教区学校。大主教区学校设在大主教区内,教区学校设在神职人员所在的村落。教会利用这些场所,对教士和僧侣进行读、写、算和教义基本知识的教育,他们采用古典文化的一些成果,逐步形成了被称为“七艺”(语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音乐,天文)的学习课程。这些学校的教师在意大利被称为博士(Doctor,来源于拉丁文doctoreum,意即教师),而在巴黎则把教师称为硕士(Master,来源于拉丁文magister,意即教师,师傅)。
那个时候,手工业兴盛起来,并逐步与农业分离,商业也随之发展,重新形成了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出现了各种手工业的同业公会和商业行会,这些行会有严密的组织和规章制度,拥有相当大的自主管理权。随着学校的发展,被称之为硕士或博士的教师数量日益增加,各个地方的教师们仿效手工业和商业的同业公会,组织起了教师的同业公会,学生则组织成同乡会,管理他们自己的事务。他们都把自己的行会叫做大学(University,来源于拉丁语Universitals,意为共同体),因而大学这个词成了各教育中心的共同称谓。也就是说,最初的大学机构就是这些教师的行会和学生的行会组织。而同一行会里的相同专业的教师又组成特殊的专业行会,称为系或教授会(faculty,来源于拉丁语facultas,意为才能,即教授某种学科的能力,)后来又把系这个名词的含义扩展为教授某部门知识的大学分部(学院)。 在意大利北部的玻洛尼亚地区,建起了中世纪最早的两所大学――波洛尼亚大学和萨莱尔诺大学,随后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等学校像雨后春笋般相继产生。
这些早期大学的学生,要编成班级进入教室听课,但学校不会对他们进行考试。只有那些决定今后要成为一名教师的学生,学校才会对他们进行考试。考试过程的第一步,是要对他们进行一系列的不公开的和公开的预试。考试合格的应试者,要穿上僧侣的长袍(gown),同学士们(Bachelor,来源于拉丁文baccahalar,意即学士)坐在一起。接着要举行由顺利通过了考试的应试者提供葡萄酒的盛宴。这就是学生毕业典礼仪式的雏形。但是,要成为一个硕士或博士(当时,博士和硕士并无区别,都是教师,师傅的意思),还要经过二至三年的学习,通过了严格的最后的考试才行。
在中世纪的欧洲,城镇里的男男女女都穿长袍,寒冷的大厅和透风的建筑使得人们不得不披上长及地板并连着头巾(hood, 兜帽,又叫坎肩)的长袍。这些长袍和头巾制作的原料和颜色,由各的人财富和社会地位而决定。既然在早期大学中的学者都是传教士,他们的穿着应与其在修道院的地位相一致,身上穿土褐色长袍,用头巾保护他们的头。于是,这种僧侣的黑色长袍和头巾演变成了今天大学流行的礼服,不但学校毕业典礼的仪式上要穿,其他一些重大庆典也要穿。
后来,长袍和头巾开始采用较为明亮的色调,不同学位的礼服也逐渐变得有些不同。学士,硕士,博士的礼服样式的差别,主要出现在头巾上。过了一段时间,头巾不再与长袍相连,单独成了一件物品,人们把它戴在头上。到了十五世纪,帽子开始流行,头巾几乎成了饰物,人们穿它时,把它从头顶顺着脖子往下套,披挂在肩上,向后背垂下来。于是,学校礼帽应运而生。最初的学校礼帽的形状起源于硕士学位的符号,有几种不同的形状,有的是圆形,有的是方形,有的在帽子中央有一簇装饰物。今天的流苏(tassel)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只不过更精致罢了。牛津大学最先采用平低方形礼帽(mortarbard,意即灰泥板),民间则建议学校礼帽应做成学者的一本书那样的形状,这样更能表现它的学术含义,更有书卷气。
在美国,哈佛大学率先穿上学校礼服,接着各大学相继使用,但式样与欧洲仍在使用的礼服不同,各校也有差别。在1895年,各校的代表开会,建立了统一的服装样式,1903年,产生了美国大学礼服的统一标准体系,后来,又在1936年和1960年两次进行了修订。因此,美国今日各大学流行的礼服规格一样,只是在诸如颜色等一些细部略有差别而已。
笔者在美国作为家长参加了普渡大学一次毕业典礼,目睹了普渡学子身穿大学礼服的风采。礼服由长袍,方帽,和头巾三个部分组成。
博士和硕士的长袍士是黑色的,准学士的长袍为灰色。学士的长袍,尖袖,前面不敞开;硕士的长袍,方袖,袖口呈弧形;博士的长袍,喇叭袖,胸前扣子两旁各一道宽5英寸的天鹅绒贴边,袖子上也横着缝有三道平行的天鹅绒贴边,颜色属黑或别的颜色,它是学科类别的标志。
帽子是方形“牛津帽”,各种学位的人都可以戴。帽子左边垂下漂亮的流苏,流苏的颜色表示授予学位所属院系。
最能体现学位等级的是头巾,其尺寸大小,形状,随学位的不同而不同,学位越高,尺寸就越大,做工就越精致。头巾的外层与长袍的黑色材料相匹配,衬里折叠向外翻出的部分,使用普渡大学代表颜色――金色和黑色。天鹅绒贴边的颜色表示学科类别。在普渡大学学士是不用头巾的。
普渡每年要举行三次毕业典礼,参加仪式的人都要穿上礼服,在典礼官的率领下,列队在校园主要道路上绕行一周,然后进入会场。进行完传统仪式后,从博士开始,每个毕业生都要上台,从校长手中接过毕业证书,博士要让教务长把头巾披在肩上。有数千位家长或亲友,长途跋涉,其中也有不少像笔者这样的同胞飞越大洋,前来庆贺自己的子女或亲友完成了学业,许多学生一上台,会博得自己亲友的一阵热烈的掌声和喝采。如此盛况令人叹为观止!而万千学子为了有一天能穿上这象征登上了学术殿堂的方形帽和长袍,又不知要付出多少辛劳!
参考资料:http://campus.sohu.com/20041103/n22282914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