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历史上,最特殊的帽子就属于清朝的铁帽子王,而铁帽子王属于世袭制,拥有铁帽子王的人比一般的王爷拥有更丰富的物质待遇和政治待遇,在特权上也不同于其他王爷。
三、而到了清代末期,铁帽子王更是属于可无可有的角色了,虽然有一些将军非常的有实力,文武双全,并且在镇压太平天国和鸦片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依旧没有将铁帽子王重新回到清朝刚开国的时候的地位。虽然号称铁帽子王,但是清朝朝廷对他们管理的非常严格,一向是有错必罚,所以很多的人都受到了处理,而随着清朝逐渐的落寞,革命不断地爆发,民国逐渐取代了落后的清朝,铁帽子王也逐渐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⑵ 帽子的知名品牌有哪些
1、丽华LH
始建于1985年,中国驰名商标,河北著名商标,制帽行业大型集团企业,河北丽华制帽集团有限公司。
2、红日
于1993年,世界专业生产羊毛呢毡礼帽/呢毡帽胚龙头企业,极具竞争力,河南红日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3、盛锡福
始创于1911年,中华老字号,国际知名品牌,专业的制帽品牌企业,北京盛锡福帽业有限责任公司。
4、阿迪达斯Adidas
创立于1948年德国,全球领先的大型体育用品制造商,世界知名体育运动品牌,阿迪达斯(中国)有限公司。
5、博柏利Burberry
于1856年英国,英国顶级品牌,十大帽子品牌,世界著名奢侈品品牌,博柏利(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6、爱马仕Hermes
于1837年,世界顶级奢侈品品牌,帽子十大品牌,业界享有极高声誉,法国爱马仕(Hermes)国际集团。
7、耐克Nike
于1972年美国,世界知名体育用品品牌,全球最大体育用品制造商之一,大型跨国集团,耐克体育(中国)有限公司。
8、快乐狐狸Arcticfox
品牌创建于1990年欧洲,十大帽子品牌,户外运动帽大型专业公司,上海森帝诺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9、拜丽德lide
中国驰名商标,浙江省著名商标,中国著名休闲服饰及服饰配饰产品品牌,拜丽德集团有限公司。
10、GAP盖璞
逾40的品牌历史,引领潮流的国际时尚品牌,十大帽子品牌,知名服饰品牌,盖璞(上海)商业有限公司。
⑶ 帽子品牌排行榜是怎么样的
帽子品牌排行榜是:New Era、LV、GUCCI、NY、Maison Michel。
1、New Era
New Era 是全球领先的头饰设计者、开发商和制造商,是一家拥有95年历史的全球头饰公司,也是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Major League Baseball)官方球帽的唯一制造者和经销商。随著许多嘻哈明星、影视名人佩戴New Era帽子,New Era帽子跨出运动范畴,受到喜欢街头文化及运动休闲人士的欢迎,成为最新的时尚穿著指标。
5、Maison Michel
来自巴黎的制帽工坊Maison Michel,以一个大写的“M”字母logo标记为品牌特色。自从1963年由创始人Auguste Michel创立以来,到后来由设计师Pierre Debard及儿子Claudine Debard入驻,始终都在为各大品牌提供高级订制的服务,并持续创新设计,保持在手工制帽界的不败地位。
⑷ 国内著名品女帽品牌有哪些
加宝莱,楠哥子,季候风,gabiline
⑸ 中国古代帽子及官位等级划分
1、在清代时,官帽珠子各种颜色代表不同的级别:正、从一品官的官服,文官前后均绣鹤,武官前后均绣麒麟。麒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其形状如鹿,头上长有独角,全身遍生鳞甲,尾似牛,古人拿它象征祥瑞。帽顶,唐宋明的官帽上对称的两支就叫翅。举例清朝: 1.一品:180两 红宝石帽顶 绣仙鹤 2.从一品:正俸81两 加支524两 红宝石顶 绣麒麟 如: 将军 提督 2.二品
2、最早的纱帽并非全是黑色,晋朝时的高筒纱帽,贵族们是用白纱制作,品职低下的官员才用乌纱帽黑纱。到了明朝,朝廷官员才全部都戴乌纱帽。据史载,洪武三年(1370年),明政府规定:凡文武官员入朝,都要戴乌纱帽,穿圆领衫。今天舞台上的传统戏剧,尤其是京戏,演员们穿的多是明装,通过看戏我们可以见到明朝官员们戴乌纱帽的样子。
乌纱帽起初是用藤编织,以草茎为里,纱为表,再涂上漆。后来官员用乌纱帽时,由于纱经过涂漆后坚固而又轻便,于是去掉藤里不用,又在纱帽上"平施两脚,以铁为之",也就是帽子两侧伸出两只帽翅,这两只帽翅从宋初开始逐渐加上,目的是防止官员们上朝站班时互相交头接耳。如果交头接耳,两只帽翅相触,很可能会把帽子碰掉,皇帝就很容易发现。
3、帽子,人称"乌纱帽"。到了南北朝宋明帝时,这种帽子又在民间流传开来。于是,"乌纱帽"便成为民间百姓常戴的一种便帽。
明代开国皇帝朱洪武定都南京后,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作出决定:凡文武百官上朝办公时,一律要戴乌纱帽、穿圆领衫、束腰带。另外,取得功名而未授官职的状元、进士等,也可戴乌纱帽。从此,"乌纱帽"遂成为官员的一种特有标志。由此看来,"乌纱帽"作为官帽,距今也仅有600多年的历史。
可是到了清代,"乌纱帽"又被换成"红缨帽",乌纱帽便不再作为官员的标志。但时至今日,人们仍旧习惯地将"乌纱帽"作为官员的标志。如"丢官",依然被说成"丢掉乌纱帽"。
东晋成帝咸和九年时,成帝让在宫廷中做事的官员戴一种黑纱制成的帽子,叫"乌纱帽"。
后来,南朝宋明帝时,有一位叫王休仁的,创制了一种用黑纱抽边扎边的帽子,亦称做"乌纱帽"。这种帽子很快在民间流行起来。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无论贫富,都戴这种式样的帽子,只不过颜色不同而已。当时,帽子的形状也不固定,有的卷成荷叶形,有的像高高的屋宇,有的还伸出两个黑纱"耳朵"。据《中华古今注》记载,唐武德九年(626年),唐太宗李世民下诏书说:"自古以来,天子服乌纱帽,百官士庶皆同服之。"这说明唐朝时候,乌纱帽仍然是作为"常服"的帽子。
乌纱帽成为官员专用的帽子并作为官员的代称,则是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太祖朱元璋规定:"凡常朝视事,以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为公服。"从此,乌纱帽成为只有当官的才能戴的帽子,平民百姓就不能问津了。
⑹ 中国历史上十大著名“绿帽子”,分别是什么呢
汉经学、晋清淡、唐乌龟、宋鼻涕、元糊涂、清邋遢,(另一说为臭汉、脏唐、宋不清、元迷糊、明邋遢、清鼻涕)这些称号多赋予各个时代的文人士子,其他朝代不好说,但唐乌龟这一称号确实是恰如其分,上至君王下至朝野,当乌龟成了时尚,甚至丧失人伦的君主也屡见不鲜,
大概是因为隋唐的皇帝身上都留着异族的血,认为妻父兄之妻是理所当然的,然而正应了《肉蒲团》中的名言,淫人妻女者必得报应,让别人当乌龟的结果是自己成为更大的乌龟,现仅列出我所知道的那个淫乱年代的著名乌龟。
1、最让人惋惜的乌龟——杨坚
10、让人当乌龟不要命的乌龟——贺兰敏之
与上述帝王将相比起来,这个家伙草鸡无名,他之所以能在唐史上留名完全因为他是武则天姐姐贺兰氏的儿子,他的姨妈是皇后,母亲和姐姐同时和高宗通奸,又同时被姨妈武则天害死,他不但继承了家族淫乱的本色,还是个要色不要命的家伙,他很小的时候被寄养在外婆家,
就和自己的亲外婆、武则天之母杨氏通奸,期间很可能又奸了年仅八岁的表妹太平公主,真是应了乾隆的名言:除生我者和我生者皆可淫。后来武则天为太子李宏选太子妃,这个家伙竟然先下手强奸了未来的太子妃杨氏(真不知道哪来那么多杨氏)。武则天对他忍无可忍杀了他,也算死在让人当乌龟上了。
⑺ 中国古代帽子
中国古代的帽,主要有冠、冕、弁、巾帻、幞头、盔等品种。
⑻ 国内有名的帽子,围巾品牌有哪些
EX2 NORTHLAND ONEPOLAR KAILAS SCALER TTISS K2 ......
探路者 奥索卡,NIKKO,,手套的话有很多品牌,以上品牌都有做手套
⑼ 中国古代帽饰
帽子是古代“头衣”的一种,并且是最古老的一种“头衣”,古代“头衣”包括帽子、巾、幞、头、冠、冕、弁等。《说文解字》未收“帽”这个字,可见帽是出现于东汉以后的字。
古代的帽子也没有什么特别明确的定义,有时和其他“头衣”外形相近,没有一个特别严格的界限,但一般说来,帽子是圆顶形的,能覆盖整个头部,且易戴易脱,为人们日常所戴。
我国戴帽子的历史很久了,早在春秋战国以前,人们都是戴帽子的,并且是皮帽子。只是后来随着封建制度的建立,,等级制度的出现,一般有地位有身份的人才转而戴弁、冠、冕等,帽子转而成了小孩的专用品。到晋代已经要求不是那样很严格了,一般士人亦可戴帽子。实际上在三国时期,凡不做官的士人就可以戴帽子,有名的高士管宁就在家中戴黑布帽子,但在正式场合是不允许戴帽子的,而要按规定戴冠和帻等。
有趣的是,在汉族已不是很讲究的时候,作为习惯于戴帽子的少数民族,一面推行汉化制度,一面却严格要求不得戴帽子,还有人为此丢了官。北魏孝文帝一次南征回京,见城里妇女仍有戴帽子穿小袄的,就责备留守的任城王元澄,问他为何不管,元澄辩解说,戴帽子穿小袄的只是少数。孝文帝很生气,质问他:“你是否觉得全城人都应该戴帽子穿小袄呢?”结果将任城王及其他留守的官员全罢免了,演出了我国历史上为帽子而丢官的一幕,可见戴不戴帽子在当时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此事在《魏书》《北史》上都有记载。而据《宋书。礼志》记载,当时的南方,百姓已普遍戴帽子,且士大夫也逐渐以帽子为常服,这对推行汉化的北魏不啻是一个讽刺。由于帽子有其方便的一面,因而北魏以后,士大夫阶级也逐渐戴起了帽子,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打扮。到隋唐以后,由于民族的大融合,帽子成为人们日常普遍的一种服饰,并且和现代的帽子一样,容易脱掉。古代人戴帽子也和现在一样,喜欢赶时髦,后周时独孤信打猎时帽子稍微斜了点,结果百姓戴帽子都要学他将帽子斜戴上,以为时髦。隋文帝杨坚未当皇帝以前,因脖子上长有一肉瘤,怕人看见,便戴帽子以遮掩,竟流行而为时尚。帽子的类很多,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突孙帽、大帽子、白纱帽、乌纱帽、皂帽等;唐宋时代有席帽、浑脱帽、毡帽、压耳帽、风帽、妇女戴的帷帽、胡帽等;明清有棕结草帽、遮阳大帽、圆帽、鹅帽、堂帽、巾管帽、瓦楞毡帽、小帽、卷檐毡帽、皮帽、狗头帽、凉帽等等。它们因材质、形状等的不同,而分别具有防风、遮阳、保暖、美饰等功用。这其中最负盛名的乃是乌纱帽。
乌纱帽,顾名思义就是用黑色的纱制作的帽子。它不是严格的一类帽子,而是将凡是用乌纱制作的帽子都可称为乌纱帽。在隋以前,帝王戴白纱帽。宫官和官宦有戴乌纱帽的。隋唐时乌纱帽成为朝中官员的一般顶戴。到宋代,四脚幞头兴起,原来式样的乌纱帽逐渐废止,但由于幞头亦多用乌纱制作,故仍将幞头称为乌纱帽。宋代乌纱帽多为展脚,即帽翅平展,据说这样可以防止大臣们在朝上窃窃私语。在明代,官员戴的乌纱帽的定制是前低后高呈台阶形,两翅为牛舌形,宽寸余,长五寸,但亦有戴其他样式者。由于明代只有官吏才能戴乌纱帽,故后世将乌纱帽作为官帽的代称。后世在舞台上出现的官员所戴的乌纱帽就是明代的式样。乌纱帽到清代即废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