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童装大全 > 格格帽子佩戴教程

格格帽子佩戴教程

发布时间:2021-07-25 12:04:25

㈠ 清朝格格帽子怎么

用珍珠一个一个的慢慢串。

㈡ 格格帽子做法

1. 葱姜切末,和肉馅一起,加入蛋清、姜末、料酒、酱油、盐、五香粉,淀粉,根据自己口味的轻重适量放置,然后搅拌均匀,朝一个方向搅拌上筋。

2. 冬瓜去皮切成块,取一个锅加适量清水,锅中加入葱白、姜片煮开,也可以加入适量花椒,放入冬瓜。

3. 水再次烧开时用勺将肉馅一勺一勺挖入锅内成丸子状。

4. 把肉馅都挖进锅里。

5. 煮8-10分钟,丸子颜色变白全部浮起就可以了,关火。

6. 撒上香葱,淋上香油就可以吃了,因为丸子有咸味了,汤里不需要再加盐,如果有香菜更好,因为孩子不喜欢吃我就没加。

7. 汤里还可以适量放点胡椒粉,根据个人口味添加哦。

㈢ 格格帽是怎么做的

你自己也能做,用一些硬的纸盒,还需要一朵花和两个穗穗,把纸盒绞成你想要的形状,然后涂黑,在把花固定在上面,最后把穗弄上。提示:最好不要弄太大的,不好看!~

㈣ 都有不同的寓意,清朝格格的各种帽子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清朝女子带的是旗头,带旗头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也没有品级之分。主要是满族妇女的发式。满族已婚妇女的发式多是绾髻。旗头是由"两把头"发展而来的,由于是进关以后才流行起来的,所以,人们也把它叫"大京样"。

常见的是扇面状的中空硬壳,高度一尺左右,下方是头围大小的圆箍。以铁丝做架,布袼褙(浆糊粘合起来的多层布)做胎,表面包裹黑色缎子或绒布。大拉翅的表面可以插绢花、簪、钗等众多装饰,有时候侧面还悬挂有流苏。使用的时候用扁簪固定在头上,不用的时可取下。

满族妇女传统发式是辫发盘髻,盘髻又分单髻与双髻。双髻通常为未婚女性梳用,即在头顶左右两端节成长辫然后盘转成为髻,汉族则称这种发饰为丫头。单髻多用于已婚女性,即将头发集于头顶,编成一条长辫,盘转而为髻,这种发式简洁、利落,便于骑射远行,在野外宿营又可枕辫而眠。

当时无论身份高低,贫富贵贱,发式皆如此。区别贵族与平民处只是髻上所插簪饰,贵族女子髻上装饰颇多而平民女子仅插木簪。

(4)格格帽子佩戴教程扩展阅读:

旗头的发展:

入关后由于在满汉文化逐渐融合的基础上,满族女子发式被汉族女子所模仿;汉族女子发式也在不同程度上被满族女子所模仿,由此而形成满、汉族女子发式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变风格,极大的丰富了满族妇女的头饰艺术。

其中主要的几种发式有“软翅头”、“两把头”“一字头”、“架子头”、“大拉翅 ”、“燕尾”、“高粱头”等等,形式稍异。如“两把头”和“架子头”等。有的是在其他发式的基础上演变而成,即保留了原来发式的基本形状,又在某些地方有所创新。

还有的在其他民族习俗影响下,即保持自己民族发式。发式特征,又融进了其他民族的风格,形成了新的发式,如汉族的“如意缕”与满族的“如意头”。

至于满族中老年普通妇女在平常梳的“高粱头”,则有着上千年的历史,至今在满族聚居地仍可看到。满族妇女的发式和汉族妇女的发式相比,显得高大和夸张,具有艳丽夺目的效果,使发饰在满族妇女的服饰中占有较为突出的位置,并形成了满族妇女风韵独特的发式——旗头。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旗头

㈤ 还珠格格香妃帽子怎么做呀,有详细步骤么,有图就更好了

直接网上买 啊

㈥ 格格帽(旗头)怎样做.谢谢了(跪求)

中国陶瓷│中国丝绸│东周图说│风云辽代│民族│印刷│园林│建筑│

民族馆> 风情篇> 满族

民族概述
中华英才
各族人口
民族分布
自治地方

其他民族 阿昌族 白 族 保安族 布朗族 布依族 朝鲜族 傣 族 侗 族 德昂族 独龙族 东乡族 达斡尔族 鄂伦春族 俄罗斯族 鄂温克族 仡佬族 高山族 汉 族 回 族 哈尼族 哈萨克族 赫哲族 京 族 基诺族 景颇族 柯尔克孜族 黎 族 珞巴族 拉祜族 僳僳族 满 族 苗 族 门巴族 蒙古族 仫佬族 毛南族 怒 族 纳西族 普米族 羌 族 畲 族 水 族 撒拉族 土 族 土家族 塔吉克族 塔塔尔族 佤 族 维吾尔族 乌兹别克族 锡伯族 瑶 族 彝 族 裕固族 藏 族 壮 族

满族

旗袍”与“马褂儿”
“发冠”与“旗鞋”
“六合一统”瓜皮帽
“满洲饽饽”与“满汉全席”
救驾传说与敬狗崇乌鸦
努尔哈赤与八旗制度
尊祖敬宗修家谱
原始多神的萨满教
“雪地走”与“采珍珠”

“发冠”与“旗鞋”

旗装

二十世纪以来,满族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传统的服饰已十分鲜见了。但从电影、电视和博物馆里,我们还常常可以欣赏到往日旗装的风采。其中妇女头上又宽又长、似扇非扇、似冠非冠的头饰――发冠十分引人注目。

过去,满族妇女幼年时同男孩一样,多剃去头顶四周头发,只留颅后发,编成辫子垂于脑后,一直到成年方蓄发留辫。婚后则开始绾大盆头、架子头、两把头等式发髻,其中以两把头较为典型。两把头就是把头发束在头顶,分成两绺,各绾成一个发髻,然后再将后面的余发绾成一个“燕尾式”的长扁髻。平时,发髻上横插长二三十厘米、宽二三厘米的被称为“大扁方”的头簪,喜庆吉日或接待贵客时便要戴上发冠了。

旗头

发冠是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面,蒙裹成的长约三十多厘米、宽约十多厘米的扇形冠。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之上即可。上面还常绣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此头饰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结婚时方以为饰。戴上这种宽长的发冠,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之身体挺直,再加上长长的旗袍和高底旗鞋,使她们走起路来纤纤碎步,分外稳重、文雅。

马蹄底鞋

除“旗袍”、“发冠”外,满族妇女的“旗鞋”也极富特色。这种绣花的旗鞋以木为底,史称“高底鞋”,或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跟底的形状通常有两种,一种上敞下敛,呈倒梯形花盆状。另一种是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马蹄。“花盆底”和“马蹄底”因此而得名,又统称“高底鞋”。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或串珠加以装饰。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穗子,长可及地。这种鞋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无损,还可再用。高底旗鞋多为十三四岁以上的贵族中青年女子穿着。老年妇女的旗鞋,多以平木为底,称“平底鞋”,其前端着地处稍削,以便行走。现在都已不穿了。

满族自古就有“削木为履”的习俗。关于这种高底鞋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过去满族妇女经常上山采集野果、蘑菇等,为防虫蛇叮咬,便在鞋底绑缚木块,后来制做的日益精巧,发展成了高底鞋。另外还有一种传说,说是满族的先民为了渡过一片泥塘,夺回被敌人占领的城池,便学着白鹤的样子,在鞋上绑上了高高的树杈子,终于取得了胜利,达到了报仇雪恨、发展壮大的目的。人们为了不忘那些苦难的日子,纪念高脚木鞋的功劳,妇女们便穿上了这种鞋,并世代相传,越做越精致美观,成了后来这种样子。

〔上一页〕 〔下一页〕

关于我们 站点地图 版权声明 帮助信息
--------------------------------------------------------------------------------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Mail: [email protected]
Tel: 86-10-58812506

与格格帽子佩戴教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把衣服包裤子里面吗 浏览:805
东阳绝缘手套劳保厂家批发价格 浏览:397
男瘦的穿什么裤子好看 浏览:866
旗袍模特形容词 浏览:888
成都便宜男装货源哪里便宜 浏览:465
今夏主流的时髦衬衫裙 浏览:680
冬天西裤怎么搭配外套 浏览:430
肚子大的男生穿哪种裤子好看图片 浏览:603
广州童装质量好不好 浏览:891
裙子蜡笔传说尺码140 浏览:90
白裤子脏了一块怎么洗掉 浏览:337
长歌门派校服初始套 浏览:127
十大拳击手套品牌排行榜 浏览:299
宝宝夏裙子1 浏览:354
帽子的串串花怎么勾 浏览:277
小羊皮长款女装上衣 浏览:997
豆沙粉色风衣搭配什么颜色好看 浏览:794
海宁九分裤儿童打底裤批发 浏览:989
婴儿线圆圈围巾怎么做 浏览:333
米杏色外套配红色内搭好看吗 浏览: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