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童装大全 > 带穆斯林帽子的国家

带穆斯林帽子的国家

发布时间:2021-07-23 12:19:19

① 为什么阿拉伯半岛的穆斯林普遍戴头巾,而国内的穆斯林普遍戴小白帽

因为是中国的穆斯林啊 ,所以戴小白帽 穆斯林全世界很多种嘛 像英语很多方言一样

② 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他们头顶带者小方帽

伊斯兰教在中国经过1300多年的传播和发展,穆斯林人口目前已达两千多万。在我国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有:

1.回族 回族的先民是唐宋年间来华经商的中亚西亚的穆斯林,十三世纪初,蒙古军西征他们征服了中亚、西亚的穆斯林国家之后,回师时迁移了大量的穆斯林人口。他们以驻军的形式,或以工匠、商人、学者的身份散居全国各地,被当时社会称为“回回人"。他们与唐宋时期来学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的后裔共同成为回回民族的先民。到了元末明初,回回民族在多种民族成分融合的情况下形成了。居住在农村的回族以经营农业为主,兼营商业和小手工业;居住在城镇的小商小贩居多,兼营饮食、珠宝玉器、皮毛加工。

回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分布最广的民族。人口约860馀万,全国多数省、市、自治区都有回族居住,西北地区的宁夏、青海、甘肃、新疆、陕西和西南地区的云南,以及河北、河南、山东、内蒙等省区,回族分布较多。全国有一个回族自治区,两个回族自治州,十一个回族自治县。

2.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的族源,它是生活在我国境内的一个古老民族。维吾尔族人认为“团结”“联合"。他们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量居住在湖南、河南等地。维吾尔族人口约720万。十世纪伊斯兰教传入新疆,喀什的艾提卡尔清真寺、阿帕克和卓麻扎、哈密回王墓和吐鲁番苏公塔清真寺都是早期的伊斯兰建筑。维吾尔族穆斯林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有叙事长诗《福乐智慧》、音乐舞蹈套曲《十二木卡姆》等优秀民间艺术作品流传至今。历史上维吾尔族曾经涌现出过许多杰出人物,如: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穆罕麦德·喀什噶尔、艾合买特·尤格纳克、阿卜杜热衣木·那扎尔、诺比提等,他们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维吾尔文化遗产。维吾尔族主要经营农业,对植棉、园艺有丰富的经验,他们还擅长编织地毯、制作丝绸、绣小花帽、打制小刀等。

3.哈萨克族。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的伊犁萨克族自治州和阿尔泰地区,人口约120万。伊斯兰教传入哈萨克草原较早,11世纪得到广泛传播,历史上曾出现过一批通晓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的哈萨克族毛拉、学者。哈萨克族的民间文字十分丰富,著名的叙事诗有《阿勒帕米斯》、《阔布兰德》、《萨里哈与萨曼》等,哈萨克族的主要代表乐器是二弦弹拔琴“冬不拉”。他们以经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也有人从事工业和商业活动。

4.柯尔克孜族。柯尔克孜族也是生活在新疆境内的一个古老民族,他们主要居住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人口14万,他们以经营畜牧,兼管农业。柯尔克孜人民历史上具有热爱祖国,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传统,为保卫边疆作出了贡献。著名史诗《玛纳斯》是柯尔克孜的民间艺术精品。柯尔克孜族妇女擅长绣花,制作花毯、壁挂等手工艺品。

5.乌孜别克族。乌孜别克族散居於乌鲁木齐、喀什、伊宁和塔城等地。乌孜别克族属於游牧民族,约於15世纪前后在中国定居。乌孜别克语是以阿拉伯语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由於语言相通,使他们易於接受伊斯兰教。乌孜别克族人口约15万。他们绝大多数以事商业,在南疆的乌孜别克人的丝织技术很娴熟,北疆的乌孜别克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和牧业。

6.塔塔尔族 塔塔尔族是我国唐代北方突厥汗国统治下几个使用突厥语的游牧部落的后裔,约於19世纪20-30年代陆续由中俄边境地区迁到新疆。他们中多数是商人,也有一些是宗教人士,他们还在伊宁、塔城等地开办伊斯兰教育。塔塔尔族人口约5-6千人。在城市裏的塔塔尔人多经商或从事医务和文化教育工作,居住在农牧区的则经营农牧业,他们喜欢养蜂。塔塔尔人的文化素质较高,知识份子按人口比例在全国各族中居於前列。他们擅长歌舞和烹饪。

7.塔吉克族 塔吉克族人口约3.3万。他们聚居於帕米尔高原东部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族自治县境内。十一世纪他们的祖先信奉了什叶派伊斯兰教,至今他们仍遵循该派的教义。塔吉克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和农业。他们的文学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迄今在民间仍流传著波斯古典诗人菲尔道乌西的《王书》《沙赫那只》的片段。由於塔吉克人居住在高原上,所以他们的文学作品多与雄鹰有关。

8.东乡族 东乡族世代聚居於甘肃省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现有人口37万。东乡族族源的主体是元朝时的色目人、也有回族、蒙古族和汉族的成份。东乡族穆斯林的教派门宦较多,各派的主张和习惯渗透於东乡族人的日常生活中。他们主要从事农业。东乡人在反抗清政府的斗争中表现英勇。东乡族的民间文字很丰富,有长篇叙事诗《米拉尕黑与马芝璐姑娘》、《葡萄蛾儿》等。他们和回族一样喜欢演唱"花儿"。

9.撒拉族 撒拉族居住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人口约9万。他们的祖先是十三世纪居住在中亚撒马尔汗的西突厥乌古斯马部落萨鲁克人的一支。撒拉族穆斯林保存了许多美好的民间传说。《对伊委纳》(骆驼戏)是表现撒拉族先民从中亚迁到循化这一历程的传统戏,在群众中广为流传。撒拉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兼营畜牧业和园艺业。

10.保安族 保安族聚居在甘肃临夏积石山保安、东乡、撤拉族自治县,人口约15万。他们的祖先是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和中亚的穆斯林。大约在元末明初来青海定居。他们的生活习惯与回族、东乡族、撒拉族墓本相同。保安族主要经营农业,手工业,以打制"保安刀"为主。他们的服饰与西北回族的服饰相似。

在汉族、藏族、蒙古族和云南的傣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申也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但人数不多,他们都是中国穆斯林大家庭中的一员,他们把伊斯兰数与本民族的生活习惯混合在一起,使中国伊斯兰文化多姿多彩。

③ 穆斯林国家有哪些

穆斯林国家有:

1、伊拉克:该国穆斯林占人口的95%,其中什叶派占54%、逊尼派占41%。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北部库尔德地区的官方语言是库尔德语,东部地区有些居民讲波斯语。

2、约旦:是伊斯兰国家,伊斯兰教是国教,其人口的95%是穆斯林。因此约旦的风俗习惯便带上了浓重的伊斯兰色彩。城市、乡村到处可见清真寺高高的宣礼塔。

3、利比亚:伊斯兰教是国教,95%的居民是穆斯林,绝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穆斯林占97.2%。信奉伊斯兰教,不吃猪肉,忌饮酒,忌吸毒。

4、科索沃:占人口绝大多数的阿尔巴尼亚族人信仰伊斯兰教,特别在农村,有许多虔诚的穆斯林。

5、阿富汗:国内普遍信仰伊斯兰教,穆斯林约占99%,其中逊尼派占80%,什叶派占19%。所有伊斯兰教禁忌适用于阿富汗。

(3)带穆斯林帽子的国家扩展阅读:

1、穆斯林是“伊斯兰”一词的派生名词,“伊斯兰”的意思是顺从真主,实现和平,那么信仰伊斯兰宗教的人,就要成为“顺从真主的人”、“实现和平的人”。

2、内心没有信仰真主,行为上也从未顺从过真主,即使出生在穆斯林家庭,也仍然不是一个穆斯林,相反,只要内心信仰真主,那么,即刻就能成为一个穆斯林。

3、现代阿拉伯学者认为,在伊斯兰教国家,穆斯林即穆斯林民族;非伊斯兰国家的穆斯林被称为“穆斯林少数”。

④ 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为什么都带个白帽子

宁夏被国外友人誉为中国的“穆斯林省”和“伊斯兰教省”。在宁夏的总人口中有三分之一是回族同胞,因此,一进入宁夏,就会感受到浓烈的穆斯林风情,尤其在银川市就能看到很多戴白布帽子的人,这是回族的标志之一。白色,被穆斯林视为最圣洁的颜色。

随着时代的发展,近年来又有了改进,宁夏川区及其城镇的回族妇女都以白色护土帽和彩色头巾代替了过去的盖头,使回族聚居区色彩斑烂,美化了回族人民的生活。
清真寺不仅是穆斯林进行宗教的活动场所,实质上它 又是穆斯林经济生活、政治和文化艺术的集中 表现地。

⑤ 世界穆斯林国家有57个.具体是那些国家

57个成员国主要分布于以下几个地区:

22个阿拉伯国家:阿尔及利亚、埃及、利比亚、摩洛哥、突尼斯(北非五国);阿联酋、阿曼、巴林、科威特、卡塔尔、沙特(海湾六国);

巴勒斯坦、黎巴嫩、叙利亚、伊拉克、约旦(西亚五国);吉布提、毛里塔尼亚、苏丹、索马里、科摩罗(撒哈拉沙漠以南的五个阿拉伯国家);也门(阿拉伯半岛的国家)。

1个欧洲国家:阿尔巴尼亚。

3个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

3个南亚国家:巴基斯坦、孟加拉、马尔代夫。

5个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4个西亚、高加索地区国家:土耳其、阿塞拜疆、伊朗、阿富汗。

2个南美洲国家:苏里南、圭亚那(人口只有56万与75万,穆斯林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是西半球穆斯林人口比率最大的两个国家,所以在1996年与1998年特许由观察员国成为会员国)。

17个西非、中非国家:冈比亚、几内亚、马里、尼日尔、尼日利亚、塞拉利昂、塞内加尔、乍得、贝宁、布基纳法索、几内亚比绍、加蓬、喀麦隆、莫桑比克、乌干达、科特迪瓦、多哥。

(5)带穆斯林帽子的国家扩展阅读:

穆斯林国家基本信仰:“万物非主,唯有真主。

默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这在我国穆斯林中视其为“清真言”,具体而言又有六大信仰之说:

1、信真主。

要相信除真主之外别无神(崇拜对象),真主是宇宙间至高无上的主宰。《古兰经》第112章称:“他是真主,是独一的主,他没生产,也没有被生产;真主是万物所仰赖的;没有任何物可以做他的正敌。”

据《古兰经》记载,真主有99个美名和99种德性,是独一无二、永生永存、无所不知、无所不在、创造一切、主宰所有人命运的无上权威。

2、信天使。

认为天使是真主用“光”创造的无形妙体,受真主的差遣管理天国和地狱,并向人间传达真主的旨意,记录人间的功过。

《古兰经》中有四大天使:哲布勒伊来(Jibra'il)、米卡伊来(Mikal)、阿兹拉伊来(Azral)及伊斯拉非来(Israfil),分别负责传达真主命令及降示经典、掌管世俗时事、司死亡和吹末日审判的号角。

3、信经典。

认为《古兰经》是真主启示的一部天经,教徒必须信仰和遵奉,不得诋毁和篡改。也承认《古兰经》之前真主曾降示的经典(如《圣经》),但《古兰经》降世之后,信徒即应依它而行事。

4、信使者。

《古兰经》中曾提到了许多位使者,其中有阿丹(圣经中的亚丹)、努海(诺亚)、易卜拉欣(亚伯拉罕)、穆萨(摩西)、尔撒(耶稣),使者中最后一位是穆罕默德,他也是最伟大的先知,是至圣的使者,他是真主“封印”的使者,负有传布“真主之道”的重大使命,信真主的人应服从他的使者。

5、信末日审判和死后复活。

认为在今世和后世之间有一个世界末日,在世界末日来临之际,现世界要毁灭,真主将作“末日审判”,届时,所有的死人都要复活接受审判,罪人将下地狱,而义人将升入天堂。

6、前定,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由真主预先安排好的,任何人都不能变更,唯有顺从和忍耐才符合真主的意愿。但人类有自由意志的选择权。

⑥ 穆斯林为什么戴帽子

男子拜功的衣服有三件:长袍,下摆,头巾。完美这三件衣服在教法看来是:木四太(哈儿)不(受喜悦的)。意思就是说:即使没有戴头巾(代斯大类)做礼拜同样是许可的,并且丝毫不影响拜功的质量!同时,值得提及的是:广大中国回回所谓的帽子:号帽(所谓号,即标志也,意思就是戴上帽子就知道此人是回族),可以说和圣人日常所用的头巾(也做缠头,波斯语名:代斯大类)有着天壤之别,所以要说戴号帽就是遵圣行,未免太过牵强!
中国人,一贯热衷于咬文嚼字,纠缠于盘根错节的细小问题,殊不知:本末倒置!类似帽子的事情还有:礼拜是否可以不穿袜子,殡礼拜是否可以不穿鞋,诸如此类。
《古兰》早已教导我们:最好的衣服是敬畏!帽子戴的多么端正,衣服穿的多么华丽,动作多么标准,这一切不过是外在的修为,于信仰而言,无实质帮助!
圣人*也说:安拉不看你们的外表和财富,安拉注重你们的内心和善行!
总而言之:关于礼拜能不能戴帽子这种类似的话题,只是观念上存在问题,在教法里没有分歧!务须将其列入教法问答的范畴!
——这样的回答好!
中国大部分“伊玛目”在领拜时、用白沙布或是头巾缠绕在头上,把这种做法称为圣行(السنة )这是历史上通讯落后、语言的障碍造成的。这是波斯人(伊朗人)的风俗习惯 。我们的贵圣(愿主赐他福、安)头上搭的头巾是披在后背和两肩上的,并没有将头巾缠绕在头上。因此它不是圣行 。 证据后附 。 伊斯兰教最早是由伊朗人传入中国的。因此我们长用的一些宗教用语都是伊朗语。例如:乎达,阿訇,邦克,阿布代斯,乃玛子,邦目达,撇什尼,迪格尔,萨目,胡夫坦等,都是伊朗话 。这些话大部分穆斯林懂 。可是要用阿拉伯语说出来、有些伊玛目(领拜人)都听不懂 。因此我们把伊朗的风俗、误认成圣行并不奇怪 。 另我在阿拉伯五个国家学习,工作了十八年,没见过一个阿拉伯人像伊朗人那样把头巾缠绕在头上礼拜 。只见过阿富汗人、巴给斯坦人、印度的穆斯林、东南亚的穆斯林用头巾把头缠起来 。仿照伊朗、或是其它国家穆林的着装、只要不违犯伊斯兰教规、那也没什么过。但是你不能无根据、将它说成“ 圣行 ” 。 下面将各大圣训集有关“贵圣”戴头巾的原文抄录给大家以便查证:六大圣训合订本:穆斯林圣训集904页【3312】艾卜达吾德圣训集1520页【4077】乃萨尼益圣训集2429页【5348】依卜努马杰圣训集2692页【3587】塔吉圣训集第一册169页第一行、哈来瓦尼益传述:我听门弟子、جعفر 的太爷说:我的确看到“安拉”的使者在讲台上搭着黑头巾,他将头巾的两端垂在自己的两肩上。
数年前在西北的时候,我带着一个亲戚的小孩去一个礼拜寺做主麻,刚做完两拜庆贺拜,身后有人一声大喝:“小孩,怎么不戴帽子?!”我回头一看,是一位老人,一脸的诧异和惊奇。我温和地说:“他才七岁,来学习做礼拜的。”我当然不便说戴帽子与否与礼拜成坏无关之类的话。那位老人虽然惊异未定,但也似乎若有所思,不再说什么。我想,这不能怪那位老人,因为曾几何时,在穆斯林的观念中,礼拜中戴帽子(哪怕是小孩)成了头等大事,而大批穆斯林子弟不来礼拜似乎不是什么问题。西北的许多地方,即使不礼拜,也不允许脱帽;阿訇、曼拉(学生)和哈吉不戴帽子几乎被认为是大逆不道。 但他们的人格怎样,品位如何,很少有人关心。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一些犯了重罪的人,赴刑场时“郑重其事”地戴上一顶白帽,不知是显示其“悲壮”呢,还是希望白帽在真主那里替自己说情呢?

⑦ 为什么伊斯兰要带白帽子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服饰,包裹帽子。中国穆斯林习惯戴礼拜帽,是区别其他民族的标志之一。 伊斯兰世界的穆斯林,区域不同,所披戴的也不同,有的礼拜帽,有的头巾。 戴礼拜帽与否 不是礼拜成坏的条件,但衣冠整齐体现了虔诚和恭畏真主——安拉! 一孔之见! 安拉至知!

⑧ 非洲人但是佩戴回族的帽子请问那是什么国人

各个国家的都有,虽然是黑人,但是也是信仰伊斯兰教的。
非洲很多国家都有穆斯林和清真寺,你看到的带圆形小帽的就是。

⑨ 头山戴白色小帽子的是那国人什么民族

这是礼拜帽,是识别穆斯林的外部特征。 礼拜帽:回族男子戴的无檐小白帽,亦称“顶帽”、“孝帽”、“回回帽”或“号帽”,意为回族的号头和标志。此帽源于伊斯兰教发祥地阿拉伯地区,那里天气炎热,日照时间长,人们普遍带白帽,借以反射阳光辐射。礼拜帽从颜色上看,有白、灰、蓝、绿、黑五色,分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来戴。一般春夏秋季戴白色帽最多,冬季戴灰色或黑色。云南的回民还有戴尖顶红帽的。阿訇多戴绿色帽,特别是“穿衣”的阿訇一般均戴绿帽。《固原州志》说:“阿訇,由各庄公送四角尖顶冠,长领袍,尚绿色,而回民寻常帽式,则多用白色者”。 从过去到现在大多数回族喜欢戴白帽。 白色帽子一般用的确良、涤卡、棉布等料子制作,还有用白棉线钩制的。黑色是用平绒、花达呢做的,也有用粗毛线钩的。 回族礼拜帽的样式也很多,因教派和地区不同,有戴小圆白帽的,有戴白色角帽的(有四角帽、六瓣帽),哲赫忍耶教派的回民,爱戴白色和黑色圆边六角尖顶帽。其帽由六个等边三角形缝合而成,上尖下宽,帽顶缀一个同颜色的布料结成的疙瘩,形似阿拉伯式的圆形屋顶。六瓣表示坚信六大信仰,帽圆表示万教归一,帽顶表示真主独一无二。 回民有些白色礼拜帽很精致,镶有金边和美丽的花纹。泉州、海南等地的有些回民,在帽前正中用金黄色线绣着阿拉伯经文“真主至大”,有的绣有“清真言”,即“万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真主使者”。北方回民到了冬天,里面戴一顶小白帽,并故意把小白帽戴斜,然后戴上棉帽露出小白帽的边子。这样做,一则为了衬汗,更重要的是表示自己是回回民族。 回民为什么喜欢戴无檐小白帽呢?这主要与伊斯兰教有关。回民在礼拜叩头时,前额和鼻尖必须着地,为了方便,他们就戴上了无檐小白帽。有个别回民戴遮阳帽后,遇到聚礼活动,把帽檐的一段挪到后面。可见戴无檐小白帽比戴遮阳帽方便得多。由于宗教的原因,逐步养成了回民戴无檐小白帽的习惯。现在回族男子无论是百岁老人,还是四五岁的儿童,上寺礼拜和不上寺礼拜的都喜欢戴这种标志回回民族的“礼拜帽”。当回民过节参加会礼时,你放眼望去,白帽帽白得耀人眼目,好像一片银河。 伊斯兰教于公元七世纪传入中国后,戴礼拜帽的风俗也随之传入,后发展为信仰伊斯兰教少数民族风俗之一,成为识别穆斯林的外部特征。

⑩ 为什么穆斯林要带头巾

一、信仰伊斯兰﹐服从真主的命令。真主在《古兰经》中启示说﹕“先知啊!你应当对你的妻子﹑你的女儿和信士们的妇女说﹕她们应当用外衣蒙着自己的身体。这样最容易使人认识她们﹐而不受侵犯。真主是至赦的﹐是至慈的。”

(10)带穆斯林帽子的国家扩展阅读:

一、伊斯兰与基督教、佛教被人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二、除此之外,世界上还有道教、犹太教、印度教等宗教。

三、打开一些历史读物,常常会写到伊斯兰诞生于公元七世纪,由一个名叫穆罕默德的阿拉伯人所创立,西方就曾经有人据此将伊斯兰称为“穆罕默德教”。

四、但这遭到了穆斯林强烈的反对,因为穆斯林们认为,他们信奉的宗教并不是穆罕默德创立的。

五、而是早在穆罕默德之前的千百万年,早在人类诞生之初就已经存在在这个世界上的一神论真理。

与带穆斯林帽子的国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男装货源批发网有哪些 浏览:764
办童装工厂生童好做么 浏览:139
2020年干部制服较新批发商 浏览:114
一件校服的成本 浏览:438
高档帽子品牌男款 浏览:407
做女装取什么名有气派一点 浏览:200
沙漠中带什么帽子防晒 浏览:934
童装申请条形码 浏览:549
绿色手套搭配 浏览:462
睡衣似风衣配什么 浏览:437
淘宝哪家卖裤子质量好 浏览:228
泰达一中的校服是什么样的啊 浏览:751
红色衬衫怎样穿好看图片欣赏 浏览:626
呢大衣后面开叉怎么配裤子 浏览:351
结婚男西装领带搭配 浏览:550
匡威鞋怎么搭配牛仔裤 浏览:438
如何拍摄旗袍女装与大自然结合 浏览:9
裤子腰围太小穿不上 浏览:617
花色雪纺衬衫配什么 浏览:651
胸大如何穿文胸 浏览: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