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朱元璋时期明朝首都在哪
南京,那时候称应天府。
应天府,或称京师,是南京在明朝时期的名称,为明朝前期首都,后永乐时期迁都顺天府,应天府作为留都。应天府下辖上元、江宁、句容、溧阳、溧水、高淳、江浦、六合八县。
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亲自带兵分三路用十天时间攻破集庆路(今南京),并改名应天府。三月,改集庆路名为应天府。
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建为南京。 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月至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的25年间,应天府为明朝的京师。
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北迁,以顺天府为京师,以南京应天府为留都。清初顺治二年(1645年),满清攻克应天府后改名为江宁府。
(1)朱元璋的帽子在哪扩展阅读:
由于历代统一王朝的都城大多都在中原,明朝统一全国之初,明太祖便打算择机将京师迁往北方。洪武元年,下诏以汴梁为北平,以金陵为南京,效仿周唐的京平故事。
洪武二年,朱元璋又在故乡河南凤阳营建中都,同时下令从江南移民中都。但是开封和凤阳都是久经战乱,破败不堪,难以承担京师的重任,朱元璋于是放弃了迁都这两处的打算。洪武十一年,罢北平,改南京为京师。
由此,南京再次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迎来历史上的发展高峰。
明初京师(即南京)总人口近百万人,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修造历时达27年的南京明城墙,是世界上第一大城垣。
鸡笼山麓的国子监学生多达近万人,还有日本、朝鲜等国的留学生在此学习。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明朝
『贰』 朱元璋 当皇帝以后,他带的帽子叫什么
冕旒( liú )
http://iask.sina.com.cn/b/10831797.html
『叁』 朱元璋陵墓在哪
朱元璋的陵墓即明孝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
明孝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位于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墓。因皇后马氏谥号“孝慈高皇后”,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其占地面积达170余万平方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
(3)朱元璋的帽子在哪扩展阅读:
明孝陵作为中国明皇陵之首,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明清两代五百余年20多座帝王陵寝的形制,依历史进程分布于北京、湖北、辽宁、河北等地的明清皇家陵寝,均按南京明孝陵的规制和模式营建,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故而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誉。
1961年3月,明孝陵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7月,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明孝陵及其明功臣墓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12月,又被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明孝陵
『肆』 明朝官帽有哪些
明朝的文武百官,依照官位大小品级,有不同的规定。戴在头上的有:
一、梁冠:文武百官在国家重大祭祀典礼,庆祝大功告成,正月初一进朝贺年、冬至、皇帝生日、圣旨开读,进呈奏表等时候,都要戴上梁冠。依公、侯、伯,一到九品,以梁线的多寡来区分。
二、乌纱帽:是明代官人上班常戴的官帽。前低后高,靠后脑的地方,左右各有一片长椭圆形的帽翅,帽内有网巾,束著头发。
三、襆头:是在重大的朝廷集会、奏事、谢恩时戴的,形体和宋代的差不多,帽缘左右有两支像直尺的展角,展角尾端有的往上弯,再往左右弯。
四、四方平定巾:布做的像长方体的帽子,又称方巾、角巾。明朝建国初年,做这种帽子的人,为了歌颂皇帝平定四方的功勋,所以命名为「四方平定巾」,是读书人、官家常戴的帽子。
五、飘飘巾:帽子像三角形屋顶、帽脊前后又各有一片长方形布披,随风飘动,所以叫飘飘巾。跟八仙中的吕洞宾戴的帽子一样,所以又称纯阳巾(纯阳真人是吕洞宾的道号),不过纯阳巾的前后帽顶布披有圈卷的云纹。有的帽披上也加块玉,脑后垂两条长带子。
六、东坡巾:苏东坡发明的帽子。长方帽子,戴成菱形状,摺线居中,两边角上又各附一片比帽子短的竖披。
其他尚有儒巾、平顶巾、汉巾、软巾、吏巾、二仪巾、万字巾、披云巾、网巾、瓦楞棕帽、瓜皮帽等等,形形色色,有时也加上披肩。
『伍』 朱元璋将乌纱帽定为官帽后,为什么要在帽的两边各加一翅
因为要防止议事时朝臣交头接耳,就下诏书改变乌纱帽的样式:在乌纱帽的两边各加一个翅,这样只要脑袋一动,软翅就忽悠忽悠颤动,皇上居高临下,看得清清楚楚
『陆』 WOW卡洛斯的著名帽子在哪出
塔纳利斯,加基森的墓地旁边,和一匹马在一起,做个任务拿
『柒』 明朝官员帽子两边的东西叫什么
王上
『捌』 朱元璋有两张画像,一丑一俊,哪一张才是真身
在明朝的十六位皇帝中,朱元璋显然是最受人们关注的皇帝之一,他的一生就都是一个传奇,后人们页给他贴上了何种各样的标签“开国皇帝”、“滥杀忠臣”等等褒贬不一,甚至就连他的画像也流传了一丑一俊两种。
朱元璋的画像在如今看来并不是显得神秘,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甚至早就已经传播开来,因为那张“鞋拔子”脸实在是让人过目不忘,但除了这一张之外普遍还流传着另外一幅画像,两张画像大相径庭,看起来更像是两个人,那么到底哪一张才是朱元璋的真身呢?民间所认为的“鞋拔子”脸是否就是朱元璋的形象?
综上所述,官方的俊美画像更符合朱元璋的历史形象,这点甚至从他的后代画像中就能看出来,没理由只有朱元璋一人有奇样貌。
凡是帽子都难看
秦汉时的那种冠还不错
有皇帝的感觉
『拾』 朱元璋为了防止官员上朝时互相交头接耳的帽子叫什么
1、乌纱帽
2、乌纱帽的两只帽翅从宋太祖时开始加上,目的是防止官员们上朝站班时互相交头接耳。如果交头接耳,两只帽翅相触,很可能会把帽子碰掉,皇帝就很容易发现。
3、乌纱帽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太祖朱元璋规定:“凡常朝视事,以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为公服。”从此,乌纱帽成为只有当官的才能戴的帽子。
4、据史载,洪武三年(1370年),明政府规定:凡文武官员入朝,都要戴乌纱帽,穿圆领衫。今天舞台上的传统戏剧,尤其是京戏,演员们穿的多是明装,通过看戏我们可以见到明朝官员们戴乌纱帽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