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方土养一方人的地理原因能说下不
大家知道,按照肤色地球上分三种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肤色是色素积淀的多少决定的。低纬度光照强烈,黑色素积淀得多,因而是黑色人种;高纬度地区的白种人因为阳光微弱,黑色素积淀得很少,故为白色人种;中温带介于中间,故肤色为黄色。白种人的眼睛是蓝灰色的,其原因是白色人种的源地是阳光高度角很低的北欧地区。大家注意过老鼠的眼睛没有,蓝灰色对吧?也就是说蓝灰色的眼睛适应光线的微弱,大家不要忘了人也是动物。如果你生活在同样暗的地方,你与动物的眼色也一样,这就反映了地理环境对人的影响。
大家注意过黑人的头发吗?他们蓬松的黑色卷发可以对头皮起很好的保护作用,不至于遭遇过热阳光的灼烤。白种人的头发适应潮湿的气候,是椭圆截面的,故自然卷曲;黄种人介于中间,头发的截面是圆柱形的。我们现代女孩把自己的头发弄成黄色的卷发,这完全是违背自然状态的。
对于鼻子,欧洲人鼻子的典型特点,一个是长,一个是前端带钩,因为那里纬度高,气候冷,要把冷空气预热一下,否则进入肺部不舒服,带点钩可以阻挡过量的冷空气进入。非洲人的鼻子宽大,是为了把热量及时交换出去,包括东南亚地区,可见这是典型的生物学特征。
我们再说中国,北方姑娘脸色比较红润,来自于冷空气的刺激,北方寒冷天气,使得人的脸部毛细血管增多,随着血流量的加大,脸部皮肤得到较多的营养,加速了新陈代谢,使其红润。江浙地区的南方人脸色偏黄,缺乏强烈的冷热季节调节,使脸部毛细血管减少所致。
地理环境对人类容貌的影响,古人早就总结出了“依山生伟男,临水产娇娃”的规律,当然大家最为关注的是“秀山丽水出美人”。“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浑源的女子不用挑”就是大家的总结。前者来自农耕民族和草原民族血缘的混交,后者来自山水的秀美。
人类身高———高纬高于低纬,牧区高于农区,沿海高于内地,低海拔高于高海拔,城市高于农村,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
东北人的身材较高,而且块头也大。这是因为高大身材单位体积对应的表面积小,利于御寒。
■为什么东北人高,四川人矮?地理环境影响人类身高
人类身高的地域差异主要是“高纬高于低纬”。大家知道,东北人的身材较高,而且块头也大。这是因为高大身材单位体积对应的表面积小,利于御寒。因此大自然筛选出了一批高大的东北人。同样的道理,身材矮小的人单位体积对应的表面积大,利于散热,这也就是生活在低纬度的人身材矮小的原因。按照这个道理,我国海南岛的人应该身材最为矮小,但事实是四川人、贵州人最矮,为什么呢?万物生长靠太阳,四川、贵州的光照都少,首先骨骼发育不良,再加上食物以营养比较低的大米为主,而且又因气温较高而消耗比较多,所以四川、贵州人身高最低。
有意思的是,人类食物的营养价值也是高纬高于低纬的,如蒙古高原的主食以肉和奶为主,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主食以小麦和杂粮为主,长江中下游的主食以稻米为主,岭南和东南亚地区的主食以稻米和薯类为主。
最后从人的生长素分泌来说,生长素的分泌有两个特点,一是晚上睡熟了生长素才会分泌,二是深夜一两点分泌最旺盛。低纬度地区终年炎热,晚上一两点还难以入睡,生长素分泌较少。高纬度地区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中国人的特征:北高南低,北胖南瘦,北白南黑,这些基本上都和地理环境有关。
欧洲多海洋性气候,地面常年湿漉漉的,贵妇人的长裤脚经常被打湿,因而有人发明了高跟鞋。
■为什么大理那么热人却戴帽子?地理环境影响人类服饰
先说帽子和头饰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最有意思的是大体处在同一纬度带上的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的帽子和头巾的变化。陕北地区,男人用一条羊肚子毛巾包头,打结在前额头;到山西、河北南部男人把羊肚子毛巾包在头上,在后面系结;到了山东沿海,女同志把一块方巾对折,内套一截铁扎片或封存箱带,使头巾在额前挺括,伸出一段距离,系结在嘴巴下面。
陕北地表缺乏植被,冬春风速很大,人们用羊肚子毛巾包头,是为了防止尘土弄脏了头发和御寒。山西中南部,人们用毛巾包头系结在脑后,比较宽松舒适,是因为晋中南多盆地,风沙小一些,气温稍高的缘故。冀中南、鲁西北位于太行山脉与鲁中南山地丘陵西北角之间的狭窄地区,是冬夏季风的通道,“狭管效应”使这里风速较大,尘土较多,故这里的人们也用毛巾包头且系结在脑后。
山东沿海女人头巾的功能是防晒、防风、防沙。沿海地区大气较洁净,太阳辐射强,女人的头巾可以遮住阳光保护脸部。濒海地带多海陆风,女人包上头巾,以免风吹乱了头发,也可以防止沙尘弄脏了头发。
还有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大理。“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是该地的四大胜景。下关又名“风城”,风大来自于山“海”的组合。洱海呈南北走向,西面是苍山,东面是穷山,下关位于洱海的南面。长达40公里的洱海的“狭管效应”,加之湖面阻力很小,使得洱海及岸边的风速很大,其中的下关最甚。大理的气候四季如春,按理说人们不用戴帽子或头巾御寒,但因风大,男子多用白布包头,而女子的头围则护住了最易受冷的额头,更是适应了这里的环境特征。
再说袍子、鞋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身穿长袍,足蹬靴子是草原民族的服饰特色。高寒大风地区的人穿上袍子,再系上腰带,上下空气不易对流,十分保暖。最有意思的是藏族人穿袍子露出一只胳膊,这是因为高原昼夜温差太大所致。相反,日本人的和服、东南亚的纱笼、阿拉伯人的黑袍确是因为宽松散热所致。
穿靴子不仅是御寒和上下马利索,更重要的是靴子适应穿行在戈壁、沙漠上,有利于保护腿脚。木屐是为多雨地湿而备,在日本和中国的南方尤其多见,在塑料鞋没有出现之前,浴室内均备有木板鞋,典型的木鞋则出现在低地之国的荷兰。欧洲多海洋性气候,地面常年湿漉漉的,贵妇人的长裤脚经常被打湿而显得不雅,因而有人发明了高跟鞋。
最后说说裙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裙子是典型的炎热气候和天气的产物。地理环境丰富多彩的地方,裙子十分艳丽。中国广西、泰国等地的女人经常要涉河而过,故多穿筒裙,边向河中走,边往上卷裙子,过了河中心之后又逐渐放下来,十分有趣。
大家想过为什么山西人爱吃醋?原因是黄土高原土壤含量钙太多。
■为什么东辣西酸南甜北咸?地理环境影响人类食物
下面要讲的是东辣西酸南甜北咸。我们先说西酸,西酸大家首先会想到山西醋,其实整个黄土高原上大家都爱吃醋。据说阎锡山的士兵以前交枪不交醋葫芦,山西女孩陪嫁必须要陪几个醋坛子。大家想过
为什么山西人爱吃醋?原因是黄土高原土壤含量钙太多,食入过量的钙,易得胆结石等疾病,因而人们就选择了醋来中和。
另外特别能吃醋的地方是云贵高原。贵州在北京开的酸菜鱼馆有这样的招贴画,说贵州人“三天不吃酸,走路老打窜”就特别说明问题。云贵高原是石灰岩地貌,石灰岩的化学成分是碳酸钙,水和食品中含有众多的钙,所以要用酸来中合。显而易见,是地理环境导致了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的人特别爱吃醋。
第二个是东辣。中国有个顺口溜,讲“江西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可见四川人是最能吃辣的。其实辣是潮湿气候的产物。过度的潮湿,毛孔闭合,人体内需要排泄的物质难以排出,多阴雨的天气,也使得人的情绪低落,吃上一次麻辣火锅,冒一身大汗,身体和情绪都得到排解,十分舒服。四川是蜀犬吠日的地方,江西和湖南各有一个大湖,均是气候过度潮湿的地方。
至于南甜北咸是南方的主食为大米糖分较少,人们需要补充糖分;北方的气候导致蔬菜较少,要多放些盐来弥补蔬菜的匮乏。
曲阜的孔庙东面的商店月收入是西面的几百倍。原因在于游人在进入孔庙后按逆针向运动,先到东面商店。
■为什么打扑克、搓麻将、跑步、赛车、赛马都是逆时针运动?地理环境影响人类心理行为
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十分广泛。
首先,我们来讲人类的逆针向行为。大家回想一下,农村的推碾、拉磨,我们的打扑克、搓麻将,还有传统游戏击鼓传花是逆时针转圈还是顺时针转圈?再想一想体育运动:跑步、赛车、赛马是否也是逆时针运动?更有意思的是:过去农村的“鬼打墙”,人的转圈也是逆针向的,我们用右手夹食物往嘴里送是逆针向运动(故大家不习惯左撇子),以及攀援植物按逆针向向上生长,老柏树的扭曲也是逆针向等等。
人类的逆针向行为是因为地球的自转方向造成的,大家知道,北半球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逆针向的,那么地球上的生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是在地球这个摇篮中逐步被“摇”大的,人类的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吻合了逆时针向的运动。
人类的逆针向行为是有应用价值的。最典型的案例是曲阜的孔庙,为了满足游人购物的需求,孔庙在前半部东西对应的两个小房间内开设了商店。有意思的是,东面的商店每月的收入是西面商店的几百倍。原因在于游人在进入三路布局的孔庙后按照逆针向运动,先到达了东面商店。依此原理,如果商店(背靠商店)左面的入口对着车站、影剧院、体育场就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另外,古代的阵法、迷宫,都是利用人类的逆针向行为,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一会儿顺针向转,一会儿逆针向转,干扰你的神经系统,使你晕头转向。
第二是人类性格的地域差异。
地域性格差异大的当数我国的东北人和西北人。他们的性格特点是:如果认为你是朋友,可以为你肝脑涂地,两肋插刀,如果认为你是敌人,他将与你不共戴天、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南方人则不这样,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异?其实,主要是因为季相变幅大造成的,东北和西北按照候平均气温,基本上没有春秋二季,尤其是新疆,山顶上白雪皑皑,山麓下是滚烫的黄沙。这样的变化,对人类进行经常性的启发式教学:要么寒冷,要么火热;要么冰凉,要么滚烫!致使东北人和西北人的性格具有典型的季风气候特点。雷锋同志的“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的无情”是季风性格的典型写照。
所以有人说东北人只打不吵,上海人只吵不打,武汉人是既打又吵(冬天湿冷,夏天火热)。四川女人,说话像机关枪点射,为什么?散热,因为实在太热,没有办法。还是那句话,人也是动物。
性格的地域差异还反映在犯罪的类型方面。中国犯罪的地理规律是:喝白酒的能杀能抢,喝米酒的能诈能骗。
如东北罪犯中为什么暴力型犯罪比较多?首先是东北人身材高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也往往是发挥“优势”,深层次的原因是狩猎民族的基因,狩猎民族见到血不是恐怖,而是兴奋!另外,后来闯关东的人中有不少是在山东等地犯了事而逃过去的,这些人也有不怕事的行为特征。而矮小的江浙人肯定是打不过北方人的,因此那里的不法之徒只好另辟蹊径,曲线救国,进行诈骗。
地理环境对人类行为影响还有一个特典型的案例,就是美国阿拉斯加州最北部巴洛镇的离婚率和自杀率均为世界第一。其原因是这里有漫长的极夜。每当极夜快要来临时,当地的人都要通宵达旦地跳舞,以驱除心中的恐惧。在漫长的极夜里很多人实在熬不住无聊和无奈,就选择了更换配偶的方式,极少数人选择了自杀。
第三是中国人的方向感。
北方人方向感强,南方人方向感差是大家都知道的特征。北方人一直生活在大平原上,白天都能看到日出日落,晚上看到高悬在天上的北斗星,不管白天黑夜,确定方向非常容易。这样的地理环境导致了北方人方向感和方向意识特别强。南方就不一样,多丘陵地貌,曲折水网,山丘的阻挡,往往看不到太阳从哪出来,又从哪落下,晚上的北斗星也不见得看得到。所以南方人就不管方向了,只好按照前后左右来确定方位。地理环境导致了北方人确定好方向再走,南方人不管咋走,走出去就行。因此,长时间的积淀,导致了北方人直来直去不转弯,南方人见风使舵转向快。这是南方比北方发展快的深层次原因。
提问者评价
谢谢!http://..com/link?url=__4mhQpfBMXRlzzuMMYkFP_
⑵ 炫舞时代有什么好看的点卷连衣裙短的
气质纱裙挺好看的而且可以用黄色染色瓶染成黑色
⑶ 在韩国,校服的裙子为什么不能卷
卷起来很不礼貌的…韩国人很重这个。再说了,女孩子的校服本来就是裙子阿。咱们这里也差不多啦,譬如,不能随意更改校服啦等等。
⑷ 日本女生的裙子到底有多短
到过日本就知道,日本女生的裙子并不短,都是及膝裙没有露大腿的。你在图片上看到日本女生裙子短,只不过是人家爱美为了好看,把裙子腰部卷了起来,让裙子看着短而已。日本学校基本上是不允许女生卷裙子缩短露大腿的,所以到了学校就要把裙子放下来,出了学校才把裙子卷起来
⑸ 冉莹颖穿长裹身裙勾勒优越曲线,你认为如何呢
对于喜欢性感搭配的女孩来说,裹臀长裙实在是不可错过的,带有一点运动风格的设计更为突出,不仅时尚,更是一种野性之美,已经有孩子了冉莹颖当她和丈夫去机场时,她穿了一件无袖紧身连衣裙,她的身材肌肉发达,虽然她不那么瘦,但她看起来很健康,有一种女性健康美,冉莹颖单独穿裹着的裙子很容易,机身印刷设计时尚,字母自上而下弯曲,它真的很引人注目,冉莹颖这件无袖裹裙很方便。
冉莹颖她的身材很丰满,她穿在外套上的粉红色t恤很薄,看起来很浮华,但幸运的是,她的皮肤是白色的,所以粉红色可以完全控制,冉莹颖下半身穿的高腰裙采用分体式设计,包裹臀部的效果也非常显著,这件衣服真的很性感迷人,展现了一个小女人的感觉,冉莹颖我真的很喜欢卷裙子,我看到她在很多场合都穿得很紧,在机场时,她上身穿了一件黑色T恤,下身穿了一条高腰紧身的裹臀裙,这条裙子的设计材料属于亮片风格,亮片风格和漆皮不太鲜艳。
⑹ 如何安装平缝机上的卷边器
卷边器俗称拉筒,拉筒上面都会有两个螺丝和螺丝孔.平车上面也有两个螺丝孔,就在针板的而后一点,你直接装上去就好,不过压脚也是跟拉筒配套的,卷裙摆还有一种叫卷边压脚,有很多规格的,有宽有窄,你到针车行问一下就知道了.
⑺ dress是什么意思
dress 英[dres] 美[drɛs]
n. 衣服;装饰;连衣裙;礼服
vt.& vi. 给…穿衣;穿着;打扮
adj. 连衣裙的;须穿礼服的;适合于正式场合的;
⑻ 日本中学生到底是怎样的
想知道日本的中学生啊..问我就对了
~~ 我就住在日本~~ 顺便说下 今年我18
日本的中学生啊..跟中国不太一样的
日本的学校 校服都是有规定的 进入学校的话 日本教学楼里面门口都有专门放鞋子 东西的柜子 要换事前准备在学校的鞋子
体育课的话 还要有学校专门定制的体育校服 很露的说 有专门的更衣室让你放衣服 顺带一提 日本的校服 书包 很贵
像小学生背的那种书包 最少都要4万日币 很贵很贵..但是日本学费没钱 而且 还有奖学金的哦~~
日本的女生的校服很好看 但是都是裙子 女生们会故意把裙子的裤头卷上来
裙子会变得很短 我昨天才看的新闻 日本有的学校有的贴出告示 专门检查这些卷裙子的女生
中学生 全部都要有手机的 最近日本的教育局对这件事情看的很重 有的学校不让带的
日本的女学生很漂亮的 一般都要化妆的 不化妆会被人说的
日本的女学生都穿的很好看的.日本人真的很漂亮
但是10个有6个牙齿有缺陷
日本的漫画中的女学生其实跟现实中还真的差不多
日本的女生们其实满随便的..,,真的
日本的教育很看重学生的体力 都很严格的..
不像中国 能过且过
日本的男女生 很早熟的说 都很经常出去玩
卡拉OK 其实不算什么的
但是总的说来 漫画是有那么点夸张的 ..
吁~~~老大 ..我说了这么多 可以把分给我了吧~~
如果还想知道什么 跟我聊天联系啊~
⑼ 紫色连衣裙好看显白,皮肤偏黄的女孩子适合吗
通常当我们选择衣服时,一定要注意颜色的搭配。如果您想看起来高级且独特,可以选择浅紫色的连衣裙,例如王鸥。无袖设计展现出她的完美身材,并且在这件衣服的上半部分。它的一部分还添加了柔软的纱布织物,营造出非常优雅的氛围,上面还装饰有紫色花朵,可以为这款王鸥的连衣裙带来更精致的感觉。此外,她为自己选择了发型,因此她的面部特征可以很好地显示,并且看起来清新而整洁。
除了这件更加优雅迷人的礼服外,我们还可以选择纯白色无袖礼服。无袖设计将展现我们手臂和腰部的线条。它也可以突出我们的腰部。另外,在侧面添加黑色按钮设计可以为王鸥创建相对简单的气氛,并且不会使她看起来过大。改良旗袍连衣裙也是不错的选择,尤其是白色流苏装饰也融入了肩膀,可以起到很好的装饰和遮挡作用,这将使我们的整体搭配显得大方而又清新,流苏的装饰带有些许优雅的感觉,而旗袍风格的设计可以很好地展现我们的身材。
⑽ 地理学科公开课——主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为什么说“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地理环境影响人类容貌
大家知道,按照肤色地球上分三种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肤色是色素积淀的多少决定的。低纬度光照强烈,黑色素积淀得多,因而是黑色人种;高纬度地区的白种人因为阳光微弱,黑色素积淀得很少,故为白色人种;中温带介于中间,故肤色为黄色。白种人的眼睛是蓝灰色的,其原因是白色人种的源地是阳光高度角很低的北欧地区。大家注意过老鼠的眼睛没有,蓝灰色对吧?也就是说蓝灰色的眼睛适应光线的微弱,大家不要忘了人也是动物。如果你生活在同样暗的地方,你与动物的眼色也一样,这就反映了地理环境对人的影响。
大家注意过黑人的头发吗?他们蓬松的黑色卷发可以对头皮起很好的保护作用,不至于遭遇过热阳光的灼烤。白种人的头发适应潮湿的气候,是椭圆截面的,故自然卷曲;黄种人介于中间,头发的截面是圆柱形的。我们现代女孩把自己的头发弄成黄色的卷发,这完全是违背自然状态的。
对于鼻子,欧洲人鼻子的典型特点,一个是长,一个是前端带钩,因为那里纬度高,气候冷,要把冷空气预热一下,否则进入肺部不舒服,带点钩可以阻挡过量的冷空气进入。非洲人的鼻子宽大,是为了把热量及时交换出去,包括东南亚地区,可见这是典型的生物学特征。
我们再说中国,北方姑娘脸色比较红润,来自于冷空气的刺激,北方寒冷天气,使得人的脸部毛细血管增多,随着血流量的加大,脸部皮肤得到较多的营养,加速了新陈代谢,使其红润。江浙地区的南方人脸色偏黄,缺乏强烈的冷热季节调节,使脸部毛细血管减少所致。
地理环境对人类容貌的影响,古人早就总结出了“依山生伟男,临水产娇娃”的规律,当然大家最为关注的是“秀山丽水出美人”。“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浑源的女子不用挑”就是大家的总结。前者来自农耕民族和草原民族血缘的混交,后者来自山水的秀美。
人类身高———高纬高于低纬,牧区高于农区,沿海高于内地,低海拔高于高海拔,城市高于农村,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
东北人的身材较高,而且块头也大。这是因为高大身材单位体积对应的表面积小,利于御寒。
■为什么东北人高,四川人矮?地理环境影响人类身高
人类身高的地域差异主要是“高纬高于低纬”。大家知道,东北人的身材较高,而且块头也大。这是因为高大身材单位体积对应的表面积小,利于御寒。因此大自然筛选出了一批高大的东北人。同样的道理,身材矮小的人单位体积对应的表面积大,利于散热,这也就是生活在低纬度的人身材矮小的原因。按照这个道理,我国海南岛的人应该身材最为矮小,但事实是四川人、贵州人最矮,为什么呢?万物生长靠太阳,四川、贵州的光照都少,首先骨骼发育不良,再加上食物以营养比较低的大米为主,而且又因气温较高而消耗比较多,所以四川、贵州人身高最低。
有意思的是,人类食物的营养价值也是高纬高于低纬的,如蒙古高原的主食以肉和奶为主,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主食以小麦和杂粮为主,长江中下游的主食以稻米为主,岭南和东南亚地区的主食以稻米和薯类为主。
最后从人的生长素分泌来说,生长素的分泌有两个特点,一是晚上睡熟了生长素才会分泌,二是深夜一两点分泌最旺盛。低纬度地区终年炎热,晚上一两点还难以入睡,生长素分泌较少。高纬度地区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中国人的特征:北高南低,北胖南瘦,北白南黑,这些基本上都和地理环境有关。
欧洲多海洋性气候,地面常年湿漉漉的,贵妇人的长裤脚经常被打湿,因而有人发明了高跟鞋。
■为什么大理那么热人却戴帽子?地理环境影响人类服饰
先说帽子和头饰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最有意思的是大体处在同一纬度带上的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的帽子和头巾的变化。陕北地区,男人用一条羊肚子毛巾包头,打结在前额头;到山西、河北南部男人把羊肚子毛巾包在头上,在后面系结;到了山东沿海,女同志把一块方巾对折,内套一截铁扎片或封存箱带,使头巾在额前挺括,伸出一段距离,系结在嘴巴下面。
陕北地表缺乏植被,冬春风速很大,人们用羊肚子毛巾包头,是为了防止尘土弄脏了头发和御寒。山西中南部,人们用毛巾包头系结在脑后,比较宽松舒适,是因为晋中南多盆地,风沙小一些,气温稍高的缘故。冀中南、鲁西北位于太行山脉与鲁中南山地丘陵西北角之间的狭窄地区,是冬夏季风的通道,“狭管效应”使这里风速较大,尘土较多,故这里的人们也用毛巾包头且系结在脑后。
山东沿海女人头巾的功能是防晒、防风、防沙。沿海地区大气较洁净,太阳辐射强,女人的头巾可以遮住阳光保护脸部。濒海地带多海陆风,女人包上头巾,以免风吹乱了头发,也可以防止沙尘弄脏了头发。
还有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大理。“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是该地的四大胜景。下关又名“风城”,风大来自于山“海”的组合。洱海呈南北走向,西面是苍山,东面是穷山,下关位于洱海的南面。长达40公里的洱海的“狭管效应”,加之湖面阻力很小,使得洱海及岸边的风速很大,其中的下关最甚。大理的气候四季如春,按理说人们不用戴帽子或头巾御寒,但因风大,男子多用白布包头,而女子的头围则护住了最易受冷的额头,更是适应了这里的环境特征。
再说袍子、鞋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身穿长袍,足蹬靴子是草原民族的服饰特色。高寒大风地区的人穿上袍子,再系上腰带,上下空气不易对流,十分保暖。最有意思的是藏族人穿袍子露出一只胳膊,这是因为高原昼夜温差太大所致。相反,日本人的和服、东南亚的纱笼、阿拉伯人的黑袍确是因为宽松散热所致。
穿靴子不仅是御寒和上下马利索,更重要的是靴子适应穿行在戈壁、沙漠上,有利于保护腿脚。木屐是为多雨地湿而备,在日本和中国的南方尤其多见,在塑料鞋没有出现之前,浴室内均备有木板鞋,典型的木鞋则出现在低地之国的荷兰。欧洲多海洋性气候,地面常年湿漉漉的,贵妇人的长裤脚经常被打湿而显得不雅,因而有人发明了高跟鞋。
最后说说裙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裙子是典型的炎热气候和天气的产物。地理环境丰富多彩的地方,裙子十分艳丽。中国广西、泰国等地的女人经常要涉河而过,故多穿筒裙,边向河中走,边往上卷裙子,过了河中心之后又逐渐放下来,十分有趣。
大家想过为什么山西人爱吃醋?原因是黄土高原土壤含量钙太多。
■为什么东辣西酸南甜北咸?地理环境影响人类食物
下面要讲的是东辣西酸南甜北咸。我们先说西酸,西酸大家首先会想到山西醋,其实整个黄土高原上大家都爱吃醋。据说阎锡山的士兵以前交枪不交醋葫芦,山西女孩陪嫁必须要陪几个醋坛子。大家想过
为什么山西人爱吃醋?原因是黄土高原土壤含量钙太多,食入过量的钙,易得胆结石等疾病,因而人们就选择了醋来中和。
另外特别能吃醋的地方是云贵高原。贵州在北京开的酸菜鱼馆有这样的招贴画,说贵州人“三天不吃酸,走路老打窜”就特别说明问题。云贵高原是石灰岩地貌,石灰岩的化学成分是碳酸钙,水和食品中含有众多的钙,所以要用酸来中合。显而易见,是地理环境导致了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的人特别爱吃醋。
第二个是东辣。中国有个顺口溜,讲“江西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可见四川人是最能吃辣的。其实辣是潮湿气候的产物。过度的潮湿,毛孔闭合,人体内需要排泄的物质难以排出,多阴雨的天气,也使得人的情绪低落,吃上一次麻辣火锅,冒一身大汗,身体和情绪都得到排解,十分舒服。四川是蜀犬吠日的地方,江西和湖南各有一个大湖,均是气候过度潮湿的地方。
至于南甜北咸是南方的主食为大米糖分较少,人们需要补充糖分;北方的气候导致蔬菜较少,要多放些盐来弥补蔬菜的匮乏。
曲阜的孔庙东面的商店月收入是西面的几百倍。原因在于游人在进入孔庙后按逆针向运动,先到东面商店。
■为什么打扑克、搓麻将、跑步、赛车、赛马都是逆时针运动?地理环境影响人类心理行为
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十分广泛。
首先,我们来讲人类的逆针向行为。大家回想一下,农村的推碾、拉磨,我们的打扑克、搓麻将,还有传统游戏击鼓传花是逆时针转圈还是顺时针转圈?再想一想体育运动:跑步、赛车、赛马是否也是逆时针运动?更有意思的是:过去农村的“鬼打墙”,人的转圈也是逆针向的,我们用右手夹食物往嘴里送是逆针向运动(故大家不习惯左撇子),以及攀援植物按逆针向向上生长,老柏树的扭曲也是逆针向等等。
人类的逆针向行为是因为地球的自转方向造成的,大家知道,北半球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逆针向的,那么地球上的生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是在地球这个摇篮中逐步被“摇”大的,人类的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吻合了逆时针向的运动。
人类的逆针向行为是有应用价值的。最典型的案例是曲阜的孔庙,为了满足游人购物的需求,孔庙在前半部东西对应的两个小房间内开设了商店。有意思的是,东面的商店每月的收入是西面商店的几百倍。原因在于游人在进入三路布局的孔庙后按照逆针向运动,先到达了东面商店。依此原理,如果商店(背靠商店)左面的入口对着车站、影剧院、体育场就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另外,古代的阵法、迷宫,都是利用人类的逆针向行为,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一会儿顺针向转,一会儿逆针向转,干扰你的神经系统,使你晕头转向。
第二是人类性格的地域差异。
地域性格差异大的当数我国的东北人和西北人。他们的性格特点是:如果认为你是朋友,可以为你肝脑涂地,两肋插刀,如果认为你是敌人,他将与你不共戴天、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南方人则不这样,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异?其实,主要是因为季相变幅大造成的,东北和西北按照候平均气温,基本上没有春秋二季,尤其是新疆,山顶上白雪皑皑,山麓下是滚烫的黄沙。这样的变化,对人类进行经常性的启发式教学:要么寒冷,要么火热;要么冰凉,要么滚烫!致使东北人和西北人的性格具有典型的季风气候特点。雷锋同志的“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的无情”是季风性格的典型写照。
所以有人说东北人只打不吵,上海人只吵不打,武汉人是既打又吵(冬天湿冷,夏天火热)。四川女人,说话像机关枪点射,为什么?散热,因为实在太热,没有办法。还是那句话,人也是动物。
性格的地域差异还反映在犯罪的类型方面。中国犯罪的地理规律是:喝白酒的能杀能抢,喝米酒的能诈能骗。
如东北罪犯中为什么暴力型犯罪比较多?首先是东北人身材高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也往往是发挥“优势”,深层次的原因是狩猎民族的基因,狩猎民族见到血不是恐怖,而是兴奋!另外,后来闯关东的人中有不少是在山东等地犯了事而逃过去的,这些人也有不怕事的行为特征。而矮小的江浙人肯定是打不过北方人的,因此那里的不法之徒只好另辟蹊径,曲线救国,进行诈骗。
地理环境对人类行为影响还有一个特典型的案例,就是美国阿拉斯加州最北部巴洛镇的离婚率和自杀率均为世界第一。其原因是这里有漫长的极夜。每当极夜快要来临时,当地的人都要通宵达旦地跳舞,以驱除心中的恐惧。在漫长的极夜里很多人实在熬不住无聊和无奈,就选择了更换配偶的方式,极少数人选择了自杀。
第三是中国人的方向感。
北方人方向感强,南方人方向感差是大家都知道的特征。北方人一直生活在大平原上,白天都能看到日出日落,晚上看到高悬在天上的北斗星,不管白天黑夜,确定方向非常容易。这样的地理环境导致了北方人方向感和方向意识特别强。南方就不一样,多丘陵地貌,曲折水网,山丘的阻挡,往往看不到太阳从哪出来,又从哪落下,晚上的北斗星也不见得看得到。所以南方人就不管方向了,只好按照前后左右来确定方位。地理环境导致了北方人确定好方向再走,南方人不管咋走,走出去就行。因此,长时间的积淀,导致了北方人直来直去不转弯,南方人见风使舵转向快。这是南方比北方发展快的深层次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