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教汉服布料问题,170 做衣裳和曲裾
1、全长曲裾,或者叫大曲裾,或者叫长曲裾,长度以覆盖脚面不露中衣为准的话。假定衣服长度为四一米四五,袖子大小为一尺左右。幅宽一米五的料子,则衣服主体需要至少四米,缘边的料子若为直裁,大概需要二尺,若为斜裁约需要一米多点。2、半长曲裾,或者叫短曲裾,或者叫曲裙,长度过膝盖,下露裙裳的款式。假定衣服长度为一米一,袖子大小为一尺左右。幅宽一米五的料子,衣服主体不少于三米二,衣缘直裁约半米,斜裁约一米。裙长以一米计算,约需要两米一。3、小曲裾,长度覆臀,下配裙裳,假定衣长70公分,袖子大小为一尺左右。幅宽一米五的料子衣服主体不少于一米四,衣缘直裁一尺,斜裁半米。裙同上。另,腰带若采用腰封款式,相应料子须至少加买20公分。以上用料量为续左衽且袖子较小的省料裁剪方式,如果不采用这种裁剪方式,或者袖子想做的比较大,则1号衣服主体料子须加至少一米五,2号须加至少一米一,三号须加至少70公分。
标准的身形大概是五米,衣缘是两米的。买宽的的裁开来。
布料一般可以用丝、棉类,经济宽裕就用绫罗绸缎,
㈡ 听说正统汉服里面是光屁股的,对吗
并不是,就算是最早的时候因为生产技术有限没有现在意义上的裤子,那也是有内衣的。后来发展有了开裆裤,再后来有合裆的。并不能说里面都没有穿
㈢ 新到的汉服马面裙试穿炸褶厉害,是因为胯宽屁股大吗
可能是不够宽
清代汉人女子所着马面裙较为繁复,褶子细密,有多至百褶的,褶为死褶,一些马面裙褶间还有镶边。清代马面裙重视马面的装饰,多用刺绣等方式装饰马面。
㈣ 汉服儒裙制作方法图
1、襦裙简介:
襦裙出现在战国时期,兴起于魏晋南北朝。襦裙属于汉服的一种,上身穿的短衣和下身束的裙子合称襦裙,是典型的“上衣下裳”衣制。上衣叫做“襦”,长度较短,一般长不过膝,下身则叫“裙”。可见,“襦裙”其实是两种衣物的合称。
以裙腰之高低,将襦裙分为齐腰襦裙,高腰襦裙,齐胸襦裙。以领子的式样之分,将襦裙分为交领襦裙和直领襦裙。按是否夹里的区别,将襦裙分为单襦和复襦,单襦近于衫,复襦则近于袄。
2、具体制作方法:
(1)襦的裁法
因为交领的缘故,前襟会重叠一部份的布,一片布很难满足,因此,由两片布来组成一件襦。
下面要介绍的是后中补量法(这种方法要更传统一些)。
①开剪前首先要掌握以下几个数据:胸围、肩袖长、背长、衣长、袖缘宽、领边宽、袖口止口、衣服下摆止口等。
胸围:指衣服的胸围而非人体的胸围。它等于人体的净胸围+衣服松量。一般来说,松量4CM~6CM为紧身型(适合要求比较紧身的中衣或单穿的襦),8-10CM为合体型(可单穿或里面再加一两件衣服),14CM以上算是宽松型,但这是对一般厚度的布料而言的,如果是比较厚的冬天布料或者里面准备做夹棉,还要在各型的基础上视面料的厚度而加大松量。如果不方便量,可以参考现代成人女子的净胸围尺寸:S型76CM,M型82CM,L型88CM,XL型96CM。
肩袖长:从脖子后隆起的那块颈椎(也称后颈点)量至手臂上你所想要做到的袖子位置上。肩袖长里面还包含了袖缘的宽度。长袖可量到手指尖(如果考虑到汉服袖长回肘的说法,可以做得更长一些)。现代参考尺寸(只到小臂与手掌的交界处):S型59CM,M型61.5~63.5CM,L型63~64CM,XL型64.5CM。
背长:从后颈点量到腰部最细处。现代参考尺寸:S型36.5~37.5CM,M型38~39.5CM,L型38~40CM,XL型39CM。
衣长:可以直接量,是从后颈点量到腰部以下你所想要的位置上,但不要到臀部最宽的地方(因为这是短襦)。如果不想量,也可以用背长加,一般背长加上5~14CM都可以。
袖缘宽:是否要袖缘,一般来说,窄袖可无缘,大袖须有缘,中袖则有无缘自定。
领边宽:随个人喜好自定。瘦小的人则不宜做太宽的领边。
袖口止口:止口(又叫缝份,就是折进去用于缝线的部分)是用于接合布料的量。如果有袖缘,止口1CM即可,如果无袖缘,那么要留2~3CM。下摆止口:2~3CM。
②开格,剪出一块方形的布料或纸样(图(2))。如果是比较不容易变形的布料如棉、呢等,可以直接在布料上操作,如果是容易变形的布料如雪纺真丝之类,最好先做纸样。开格的大小为:长=1/4胸围+肩袖长-袖缘宽+袖口止口;宽=(衣长+下摆止口)×2
开格后在布料(纸样)上画出以下几条辅助线,辅助线的位置如图(2),说明如下:
肩袖线:是襦前后部分的中分线(或者说对折线)
1/4胸围线:这条线可确定后背正中的位置
1/2胸围线:这条线确定衣服的宽度
背长线:确定腰的位置
胸围线:这条线通过胸部但并非通过乳峰点,可表示袖窿(袖子与衣身的交界线)深度的位置,距肩袖线的垂直距离为:净胸围/6+7CM
③画出衣身与袖子下方的线、后中线、领口线、左前襟线(图(3))。
衣身与袖子下方的线:如图所示。袖子下方的线与衣身的交界处宜在胸围线与背长线之间,如果在胸围线之上,则袖窿过窄,如在背长线之下,则袖窿过宽。这条线决定袖子的形状,图中仅为示范,至于是窄袖还是大袖、琵琶袖、直袖之类的,由个人选取的款式决定这条线的画法。须注意的是袖口下方最好是直角,以方便袖子前后片的拼接。
后中线:后背正中的线。把图2中的辅助线变为实线即可。
领口线:画法如图。AB长度=后领横+(领边宽-N)+M,其中后领横=1/4颈围=净胸围/20+2.9CM;M为领边离脖子的宽度,M越大领口越大;N的大小为0CM~领缘的宽度,在M为0的前提下,它决定着领边的角度,理论上,当N为0时,领边刚好到颈侧,当N等于领边的宽度时,领边则立起来包住颈部。但是,AB长度<1/2大肩宽(大肩宽是左右肩峰点的长度,测量时要通过后颈点)。后领深=1/3后领横。
领口线与后中线的交界处须为直角,然后画圆顺的弧线经B点到C点。图中C点为胸围线到背长线间的左边线上的任一点,但最高不能超过袖子下方的线与衣身的交界点,最低不宜低于背长线。B点到C点的弧线弧度不能太大,弧度最大处离BC的直线最好不要超过1~1.5CM。注意一整条线都要圆顺流畅。
左前襟线:在BC弧线上作垂直线到下摆线上,垂直线离最左边线的距离约为2~6CM(如果距离太大,两侧的衣缝会被拉得变形,如果太小,就不能靠衣襟的系带来调节领口的大小与衣身的松紧)。
④把布料(纸样)沿肩袖线对折,画出袖子下方与衣身的止口(1CM)(如图(4)),然后把袖子下方线与衣身线剪出来(图中阴影部分的外侧线)
⑤剪出衣片。把对折的布料(纸样)打开,画出后中线、领口线与左前襟线的止口(1CM),然后沿止口线外侧剪开(如图(5)。图中箭头表示与布料边沿平行的经纱方向。
⑥画出第二块衣片。把图(5)中的布料(纸样)反过来,覆在另一块布料上,照这块衣片的形状剪出第二块衣片。
⑦剪出领边与袖缘(图略)。领边的长=图(3)中领口线的长度×2,领边的宽=(做好后款式所需的宽度+止口1CM)×2。袖缘的长=袖口长度+止口2CM,袖缘的宽=(做好后款式所需的宽度+止口1CM)×2
襦的剪裁完成。
(2)裙的裁法
汉服传统的裙是围合式的裙子,裙由数幅裙片拼成,上接裙腰。裙腰两侧有系带(如图(6)。裙片的数目不固定,因为古代布幅窄,裙片的数目越多,裙围与裙摆的幅度才会越大。汉代裙式仅四幅,唐代一般为六幅,宋代裙幅多在六幅以上,明末多用八幅、十幅。现代的布幅宽,可以增大裙片的面积而减少裙片的数目,现代围合式裙子的裙片数一般为3~4片,但从传统的继承上来说,做汉式裙最好还是采用传统的裙片数,如6、8、10、12片等。
下面介绍裙片的裁法。这里介绍的裙片裁法为剪开法(借鉴现代裁剪法,非传统方法,个人觉得这种方法比较方便),须做纸样,不能直接用布料裁。
①:开剪前先掌握以下数据:腰围(或上胸围/下胸围)、裙围、裙长。
腰围(或上胸围/下胸围):需要哪一个数据视基本款式而定。裙的穿法有胸上束、胸下束、束腰。应根据穿法的不同量出上胸围、下胸围、腰围的数据。
裙围:=腰围(或上胸围/下胸围)×1.5~2倍+褶量+裙左右侧增加的止口量(2~4CM)。其中倍数根据个人的行走习惯和布料的重量决定,走路时步伐越大,裙围的倍数就要越大,布料的垂感越好,手感越重,裙围的倍数则可略小些,但不能小于1.5倍,否则有会有走光的危险。褶量大小决定裙子褶裥的数量与大小,褶裥的方法有百褶、抽褶等,这里不详述。但要注意褶的数量与大小要根据布料的厚薄与人的体型来决定,因为褶裥会增加裙上部的体积感,所以厚的布料不宜做太多太大的褶,体型比较丰满的人也要注意只做适量的褶裥(适量的褶裥可以起到掩饰体形的作用,不过若布料较硬并且裙下摆较大能形成较多的波浪,也可不要褶裥)。
裙长:由款式决定。但裙长下方须到脚踝处,若裙长过短,露出袜口或小腿都是不雅观的。
②开格并剪好。开格大小如图(7)。开格后在纸样上画出垂直的辅助线,数量2、4条不限,最好以格子中线为准两边对称距离画辅助线(如图(8))。
③放摆(如图(9))。沿格中的辅助线剪开,最上方留一丝连着不要剪断,然后覆在另一张较大的纸上,用大头针之类定住中间的一片,把其余几片按相同的距离展开,展开的距离越大,裙片上方的弯曲度就越大,做成的裙子裙下摆也就越大,同时下摆起的波浪度也越大。这里也要根据布料的厚度、硬度来决定摆量的大小,布料越厚越硬,放的摆量就要适量,否则做出来裙下部的体积会过于庞大。
④沿上层放好的纸样外沿,在下层的纸上画出裙片的轮廓线(如图(10)。注意裙片上方与下方的弧线都要画得圆顺,同时四个角要保持直角。
⑤画好裙片的止口,裙片上方、两边都是1CM,下摆处为2~3CM,打好经纱方向线(如图(11)),剪出来(图(12)),裙片纸样的做法完成。一般来说裙片的经线方向是与地面垂直的,也有经纱方向与地面成斜角的做法,这种做法可以形成比较柔和的波浪,但不宜用于太容易变形的布料以及会破坏花纹的布料。
⑥用纸样在布料上裁出所需的裙片数。裁完后注意再用纸样对照一下,因为裙片的边是斜线,容易拉长变形,所以需要再对照一下原样,把因拉伸而长出来的部份剪掉。
⑦裁出裙腰。裙腰长度=裙围-褶量-裙左右侧增加的止口量(2~4CM)+止口量(2CM)。裙腰的宽度自定。注意当裙腰的宽度增加到一定量时,裙腰也可像宽腰带一样,起到修正腰形的作用(最好裙腰采用比襦和裙片颜色略浅的布料)。但裙腰的宽度不宜大于腰与人体胸前肋骨最下方之间的距离(除非特别设计的款式)。
3、图片:
㈤ 马面裙蓬蓬了有什么补救的办法
马面裙炸褶不是大和小能决定的,主要与马面裙的做工有关,炸褶一般是裙门没有对齐或者缝纫不对称导致的,与裙子的尺寸没有太大的关系。马面裙是汉服里最容易炸褶的一种裙子,与裙子里料又分不开的关系,因为马面裙的褶子细密又杂乱,甚至还有百褶,穿在身上不炸褶都是奇迹。
马面裙炸褶怎么恢复
因为炸褶的主要原因是面料和做工导致的,如果出现这类情况的炸褶需要送到专业的裁缝店进行改善,将裙子的褶皱调整过来,才能恢复马面裙的褶皱。还有一些人是因为腰臀差距过大、胯骨不对称等自身原因导致的,这样的尽量选择大一码的马面裙,可以规避炸褶的现象。
马面裙怎么清洗和打理
市面上大部分马面裙都是棉麻材料的,棉麻类衣物清洗时最好手洗,机洗可能会打乱马面裙的裙褶,建议温水清洗,选择中性洗涤剂。先将马面裙浸泡在水中,然后加入适量的洗涤剂,搅拌均匀后在浸泡10分钟,用手轻轻揉搓即可。因为棉麻类的衣物遭太阳直射后会使棉麻变黄,所以将洗净的马面裙放在阴凉通风处自然风干即可。日常收纳马面裙可以直接用衣架挂起来,叠只能让马面裙的裙褶变得奇形怪状,直接挂在衣架上晾晒即可。
马面裙怎么搭配好看
马面裙肯定要搭配传统的汉服才好看,尽量选择纤细显身材的上半身,如果上半生选择道袍等宽大的汉服,可能会显胖显矮,170以下的女孩最好不要尝试。穿马面裙可以选择搭配汉服中的短衫和长衫,也可以选择搭配现代T恤和衬衫,市面上有很多褶皱裙子都是以马面裙为原型制作的。
㈥ 炸褶是什么意思
炸褶是裙子上的褶不平整,炸开了。炸褶通常是出现在汉服和jk制服裙上的。
炸褶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个原因是裙子的版型不好,和褶子压的好坏无关。比如相同尺码的两个裙子,臀围比较大的那个裙子就不会炸褶。
炸褶的第二个原因是腰围和臀围的差距过大,导致裙子腰围合适但是臀围不合适。比如某个人的腰围只有59,但臀围却有90+,臀围腰围差距太大,这样穿裙子一定会炸褶的。
第三个原因是裙子制作出现问题,比如裙子的经纬度车反了,布料过硬等等。
要注意,想要防止裙子炸褶,在洗衣服的时候就不可以放进洗衣机,也不可以进行脱水,这样会让炸褶的情况更加严重;这种裙子应该用手洗,而且手法也有轻柔一点。
㈦ 汉服当中她们所说的马面裙门歪和马面炸褶分别是什么意思呀
裙门歪就是没对齐或是裁缝做歪了
炸褶就是图片上的样子
㈧ 汉服曲裾臀围,腰围大于实际数据会不会导至穿成低腰的
你好!
低腰倒是不会嗯-
-但是如果是深衣的话可能就会翘起来,短曲的话。。把裙子系紧点倒是不会掉,但是外面的曲裾看起来会很怪异吧-
-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㈨ 穿汉服褥裙拍照动作示范
亲,是襦裙,不是褥裙。
襦裙分为很多种,齐胸襦裙,齐腰襦裙等等,都有各自的特点。
襦可分为单襦和复襦,单襦近乎衫,复襦则近袄,区别在于是否夹里。
襦的袖子一般较长,明代多见琵琶袖。交领右衽汉服标准的领口式样,外观如字母y形。(左衽为异族或死者的样式,方向不可以相反)。
直领则多配以诃子或抹胸。
腰带用丝或革制成,起固定作用。(汉服没有像和服的宽腰带的式样)
宫绦以丝带编成,一般在中间打几个环结,然后下垂至地,有的还在中间串上一块玉佩,借以压裙幅,使其不至散开影响美观。(非必需)
裙从六幅到十二幅,有各种颜色及繁多的式样
与其它服装形制相比,襦裙有一个明显的特点:上衣短,下裙长,上下比例体现了黄金分割的要求,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
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平面裁剪,多缘边,绸带系结;上襦变化主要在领型及门襟上,下裙长至鞋面。
大凡衣短则裙长,衣短至腰间,裙长至脚踝骨之下;衣长则裙阔,衣长时,长到臀至膝下,而裙露仅几寸,裙子不必显出特色,襦裙忌讳上下平分秋色,会显得呆板少变化。
动作示范请看图片。
大概就是这么多,以及,楼主想要什么pose的话,随意咯,只要看起来好看,只要看起来端庄秀丽、不卑不亢就好!望采纳!
㈩ 汉服所有的形制中,哪个最适合胯宽的你
我们不论裙子衣服的布料和垂感,单单说版型来讲,齐腰的藏褶裙恰好是最突显自己胯宽确定的一条裙子。
首先很多汉服商家都会选择说比较蓬松的面料,但越蓬松的布料做的裙子越容易暴露自己的跨宽的缺点。连带得也显得比平时还要粗、还要更宽。
如果说你跨宽,有点小屁股,千万别选有蓬松度的裙子,再好看都不要买。
而两片式的齐腰褶裙也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主要是因为两片式,前后两边围好的,而在两边会有一个小口子,但凡胯宽的妹子如果说不能特别准确的对自己腰围把握不是很准确的话,真的不建议。
可能你在腰上穿好了,但是到了跨的位置,两个拼接处的小口很不服帖,不服帖的后果就是导致两侧围起来得接口处会非常明显的蓬起来,也显得会更加的宽也不好看。
最适合胯宽的妹子的最好是选择一片式的齐腰褶裙。
一片式的齐腰褶裙不会显得裙子有很大蓬松度,整个感觉就比较匀称。而一片式的齐腰褶裙也不像两片式存在小口子,不会使它蓬起来。
齐胸襦裙是一种非常好看的汉服形制。
但是好看也烦恼,很多妹子对于齐胸襦裙最为烦恼的事是自己胸大穿起来显胖。平时穿时装胸大是非常令人羡慕的事,然而穿齐胸襦裙非常的显胖。
那么,这个时候齐胸襦裙应该选择齐胸破裙。
破裙是由梯形拼接起来的,显得上窄下宽,十分显瘦。
还一种就是脖子短但是肩膀较为宽的妹子,一般这种情况,脖子短的妹子最好是不要穿交领袄,曲裾、魏晋风以及立领衫这样一想遮住脖子的汉服,真的会显得自己没有脖子。
而相反,一些露脖子又显得自己修长得汉服应该选择穿坦领襦裙,褙子褶裙,齐胸襦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