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阿凡提的故事 教案
鸟 语
阿凡提夸耀自己说:“我懂得鸟语。” 这话让皇帝听到了。皇帝就带着阿凡提去打猎。走着走着,碰到了一座塌毁了的破土 墙。皇帝在土墙下听到一只猫头鹰在“咕咕”的叫,就问阿凡提:“你听它在说什么呢?” “它这样说呢,”阿凡提回答,“如果皇帝还是这样往下压榨,不久他的国家也就要跟我的 老窝一样子。”
驴的朋友
阿凡提骑着驴,来找本城的法官。法官望见了,就大声招呼道:“欢迎你们两位一同光 临!” 阿凡提回答说:“我的驴跟我纠缠个没完,要我带它出来找它的朋友,我就决定带它来 找您了”
只此一法
阿凡提有一个很调皮的邻居。这个邻居想愚弄一下阿凡提,他说:“昨天晚上我睡觉的 时候,一只耗子钻到我肚子里去了,这应该怎么治?” “怎么治?你赶快抓一只猫来吞下肚去,除此而外,再没有别的好办法了。”阿凡提说。
以后才知道
阿凡提当了喀孜(伊斯兰教宗教法官),许多人争先恐后地和他交朋友。有人讨好地 说:“阿凡提真了不起!瞧你的朋友真多啊!” “不见得。”阿凡提说,“我有多少朋友,现在说不上来。 等我哪天不当喀孜了,才能知道。”
猫与肉
有一天,阿凡提想吃饺子,买了3斤肉。可是他的妻子给他吃的是素汤面。 “肉呢?”阿凡提问。 “给猫吃了。” 阿凡提把猫放到天平上,猫重3斤。他歪着脑袋问道:“老伴呀,如果说这是猫,那么 肉呢?如果说这是肉,那么猫呢?”
油当成水
阿凡提在巴依家做苦工,不仅吃不饱,而且吃的菜里一点儿油星都见不着。 这天,阿凡提问巴依:“老爷,你家里有一缸油,为什么给我吃的菜里一点油都见不着 呢?” 巴依听后说:“对不起,阿凡提,给你做菜的时候,总是错把水当成油了。” 过了些日子,巴依家失火了,阿凡提拎着木桶,从油缸里舀出满满一桶油往火上泼去, 这样一来,火势更大了。巴依吼叫起来:“阿凡提,你怎么往火上浇油啊?” 阿凡提故作惊讶地说:“哎呀!老爷,我错把油当成水啦!” “和你一样” 国王把一条卷毛的哈巴狗交给阿凡提,摸摸翘胡子,洋洋得意地对阿凡提说:“阿凡 提,我把这条我最喜欢的哈巴狗交给你,你必须好好照管它,像照管你最喜欢的亲生孩子一 样!” “是的!我的陛下。”阿凡提把狗搂抱在怀里,轻轻地抚着卷卷的狗毛,毕恭毕敬地对 国王说,“我还要像恭敬服侍陛下您一样照管它,让它的精神天天和您一样,轻松而又愉 快!”
胡大是放高利贷的
有一回,阿凡提因有急用,需要10块钱,可是到处借也借不着。阿凡提没办法,只好 半夜里向胡大(上帝)祷告道:“啊,胡大!求您开开恩,赐给我几块钱吧!要是您不肯白 给,就是借给我也好呀!” 阿凡提还没祷告完,就听见有人敲门,还敲得很急。阿凡提一边继续祷告,一边给妻子 使了个眼色,叫她去开门。门开了,一看,原来是百户长(管辖100户的官)来了。“阿凡 提!”百户长说:“我们村上要修礼拜寺,胡大保佑,派你出5块钱。” 阿凡提叹口气说:“咳,胡大原来是个放高贷的呀,钱还没借给我,就已经来收利息 啦!”
魔鬼的脸
卡孜问阿凡提:“别人都说你见识广,你说说魔鬼的脸是什么样?” “你要想知道鬼脸的模样,就对着镜子照照吧!”
至理名言
有个财主在集市上买了一箱细瓷器,他喊道:“哪位给我背回家去,我就教给他三句 ‘至理名言’。” 打短工的人都不愿理他,阿凡提却动了心,他想:钱在哪儿都挣得到,可“至理名言” 却是不容易听到的。于是阿凡提背起财主的箱子跟他走了。 走着,走着,阿凡提请财主教他“至理名言”。财主说:“好,你听着!要是有人对你 说:肚子饿着比饱好。你可千万别相信呀!” “妙,妙极了!”阿凡提说,“那么,第二句呢?” “要是有人对你说:徒步走路比骑马强。你可绝对别相信呀!” “对,再对没有了!”阿凡提说,“多么不容易听到的‘至理名言’呀!那第三句呢?” “你听着,”财主说,“要是有人对你说:世界上还有比你傻的短工,你可怎么也别相 信呀!” 阿凡提听完,猛地把手里的箱子摔在地上,对财主说:“要是有人对你说,箱子里的细 瓷器没有摔碎,你可真不能相信呀!”
一头獐子的价格
阿凡提猎到一头獐子,想卖给伯克,在门口碰到伯克的表兄弟哈尔克。哈尔克说:“今 天伯克正要一头獐子,你可以卖一个好价格。不过,除非你答应把卖到的价钱分一半给我, 否则我不让你进去。” 阿凡提说:“只要你哈尔克愿意接受,我高兴全部奉送。” 阿凡提进去了,伯克看后非常高兴,说:“要多少钱,说吧!” 阿凡提说:“你买我的獐子,我要价100板屁股。” 伯克收了獐子,说:“好吧,我们来结账吧!” 阿凡提说:“是这样的,哈尔克先生要我把獐子售价的一半给他才让我进门,我答应全 部奉送给他。现在,请你把价钱如数付给他吧!”
也不好,也不坏
阿凡提摆小摊子时,伯克走过来问道:“阿凡提,你们生意如何?” 阿凡提答:“也不好,也不坏!” 伯克问:“这是什么意思哩?” 阿凡提说:“我说生意很好,你就会多多抽税的;我说生意很坏,回到家中妻子又要嘀 嘀咕咕。所以,我只能说:“也不好,也不坏!”
“今天是发疯的日子”
阿凡提从城里办完事以后回家乡去,路上遇见这个城里的伯克。伯克问阿凡提是什么地 方的人,阿凡提遥指着伯克的城市说:“我是从那个城市来的。” 伯克问:“那里的有钱人怎么样?” 阿凡提答:“全部又贪财又残暴。” “伯克怎么样?” “伯克更加残暴。” 伯克生气地说:“请注意,我就是这个城市的伯克!” 阿凡提笑道:“伯克大人,我是这个城市的疯子啊!有的日子疯病不发作,就给伯克老 爷们祈祷幸福。有的日子发起疯来,我的嘴巴就胡说起来。今天恰恰是发疯的日子,可是对 你说了实在话,真使我惊讶!”
好像给了
阿凡提在卖蜂蜜。一个巴依说:“给我来一碗吧。”说着,递给阿凡提一个碗。 阿凡提倒了一碗,巴依端着蜂蜜就走。阿凡提一把拉住他的腰带,说:“巴依,你还没 给钱呀!” 巴依支支吾吾地说:“我好像给了你10块钱呀!” 阿凡提一把夺过碗,把蜂蜜倒在蜜缸里,把空碗交给巴依,说:“拿去吧,我好像给了 你一碗蜂蜜呀!”
心肝都是黑的
阿凡提背了一笼兔子到市集上去卖。走过巴依阿拉汉的房子时,一只兔子蹦了出来,跳 进院子,混进阿拉汉的兔群里面去了。阿凡提进去找这只兔子。 阿拉汉说:“院子里的兔子都是我的,并没有什么兔子混进来。” 阿凡提说:“没有我的就好。我的兔子发了瘟病。” 阿拉汉说:“那得看一看,说不定混进来了。你的兔子你认得准吗?你得把它找出来, 别把兔瘟传到我这儿。” 阿凡提随手抓了一只,说:“就是这只。” 阿拉汉仔细看了一会,问道:“这不像有什么病的兔子,你没认错吗?” 阿凡提说:“没错,你莫看它一本正经,其实它只想混。外表上看它好像没有什么病, 可里面心肝都是黑的。”
只差一件东西
懒汉对阿凡提说:“吩咐你的妻子做顿好饭,我要上你家去作客哩。” 阿凡提答应了。一会儿,懒汉来了。阿凡提说:“咳,饭到现在还端不出来,是因为就 差那么一件东西。” 懒汉问:“什么东西呀?” 阿凡提说:“干活的手呀!”
谁的力气大
有人吹嘘说:“我一只手能把1000斤重的石头轻而易举地拿起来,从城墙外面扔到城 里头。” 阿凡提给他一块手帕,说:“咱们比赛一下,谁的力气大。这是条不到二两的小手帕, 请你从院墙内扔到院墙外头。”那人一扔,手帕仍然落在了院内。阿凡提说:“我不仅能把 手帕扔过墙去,还能同时扔过去一块小石头。”说着,从地上捡起鸡蛋大的一块石头包在手 帕里,一下子就扔过了墙头。 “怎么样,认输了吧!” “大力士”无话可说。
很像牛奶的井水
阿凡提到一个人家里作客,主人很吝啬,在招待客人的牛奶里掺了大量的水。席间主人 问起阿凡提乡间的井水。阿凡提说:“今年那里发生了奇异的事情,井里冒出来的不全是 水,很像掺了牛奶。色泽和真的牛奶一样。只是味道淡,又像是牛奶,又像是水,就和这杯 里的牛奶差不多。”
别渴着它了
有一天,阿凡提赴宴。见身边的客人嘴里大嚼着,手里还抓着好吃的菜肴往口袋里装, 就顺手拿起茶壶,往他的口袋里灌茶。 客人惊问:“你干什么?” 阿凡提笑道:“咳,你那口袋吃多了荤腥,难道不口渴吗?”
没有你们喝的水
一个大热天,阿訇和乡约从阿凡提的门口经过,向阿凡提讨水喝。阿凡提说:“很对不 起,我这里没有你们喝的水了。” 又来了两个牧人,也到阿凡提家里讨水喝。阿凡提立即拿水给他们喝了。 阿訇生气了,说:“阿凡提,你刚才说没有供我们喝的水了,可你却有水给他们喝!” 阿凡提说:“我一点也没有骗你。刚才我说得明白,没有供你们喝的水。但我从来也没 有说,他们喝的水没有啊!”
朝过圣的驴子
有个阿凡提从阿拉伯回来,对阿凡提说:“你知道吗,阿凡提,我到麦加朝过圣啦!” 阿凡提说:“如此说来,你骑的驴子也朝过圣了?” “对啦,带它去了一趟,我让它也对圣堂行了礼啦!” 阿凡提说:“不过,我看它还是一头驴子!”
防 贼
阿凡提看见好几位大臣,正在监督工人忙着把宫墙加高,感到奇怪,问道:“宫墙本来 就够高的了,还加高它干什么呀?” 大臣们说:“这是防外面的贼进宫里来偷金银财宝呀!” 阿凡提指着大臣们说:“可是,原来就在里面的贼,怎么防哩?”
百姓最快乐的日子
国王问阿凡提:“什么日子,才是我的百姓最欢乐的一天?” 阿凡提答:“陛下有幸上天堂的那一天。”
国王的灵魂
一天,国王问阿凡提:“依你看,我死后,我的灵魂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呢?” 阿凡提说:“您的灵魂一定下地狱。这是因为您把应该上天堂的人杀得太多了。天堂已 经让他们住满了,再也容不下您啦!”
马飞上天空去啦
国王问阿凡提:“很久以来,我就想飞上天去,周游周游,开开眼界。你有没有什么高 招妙法,帮助我达到目的?” 阿凡提说:“把您常骑的那匹枣红马给我,我骑上它到遥远的高山顶上去采一种药草 来。马吃上这种药草,就会长出翅膀。那时节,您骑上它,一切都会如愿以偿!不过,往来 得一年时间。” 国王立即赏给阿凡提一褡裢金银。阿凡提骑上国王的马,一溜烟似地回到了家中。立刻 把马杀了。 快满一年时,阿凡提来到皇宫。国王满脸堆笑地问道:“阿凡提,只差3天,就满一 年。你看我的马能不能长出翅膀来?” 阿凡提说:“陛下,您的马已经长出翅膀来啦!” 国王欢喜得从宝座上站起来,说:“那你今天为啥没给我带来?” 阿凡提假装难过地说:“我倒是带来啦,可是走到半路上,您的马拍打拍打翅膀,四蹄 腾空而起,飞上天啦!”
明智的措施
国王问阿凡提:“我想叫老百姓人人都富裕起来,你看我需要采取哪些明智的措施?” 阿凡提说:“陛下,把您盘剥来的粮食,搜刮来的金钱,统统归还给人民,人民不就会 丰衣足食了吗?”
国王的名声
国王对阿凡提说:“我死了以后想把遗体保存起来,就是怕尸体发臭,人们来瞻仰时要 掩着鼻子,你有什么办法吗?” 阿凡提说:“我帮你用香油涂在脸上,把香粉装进腹腔,全身用香水泡着,它一定不会 发臭了。但是,你的名声发臭,我可一点办法也没有啦!”
国王眼力不差
阿凡提给国王织毛毯。国王看了之后说:“收边的针子太稀!” 阿凡提说:“陛下眼力不差,确实是稀了点。”阿凡提把毯子背了回来,丢在地下,一 针也没有动。过了3天,又把毯子送给国王去看。国王看了高兴地说:“这就可以了。” 阿凡提说:“我说陛下眼力不差嘛,加上3天工夫,针子确实就很密了。”
换个地方睡觉
国王告诉阿凡提,他非常烦恼,心境不宁,总是睡不安稳,问有没有什么药可治。 阿凡提说:“这种病无药可治,你只有换个地方睡觉—— 睡在棺材里,准可以永远地安安稳稳。”
⑵ 《阿凡题的故事》体栽是什么
种金子,卖树荫,兔子送信,神医,比智慧,偷东西的驴,吝啬鬼,驴说话,巧断案,狩猎记,寻开心,宝驴,奇婚记,真假阿凡提 还有阿凡提大战变形金刚 呵呵
⑶ 啊凡提的故事主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啊凡提的故事主要告诉做每一件事情,应该动动脑子,仔细想一想,才能使自己做的每件事令人满意。就象阿凡提一样,善于运用聪明才智的结果。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但只要开动脑筋,用自己的智慧去做每一件事,一定会得到理解的结果。
鸟 语
阿凡提夸耀自己说:“我懂得鸟语。” 这话让皇帝听到了。皇帝就带着阿凡提去打猎。走着走着,碰到了一座塌毁了的破土 墙。皇帝在土墙下听到一只猫头鹰在“咕咕”的叫,就问阿凡提:“你听它在说什么呢?” “它这样说呢,”阿凡提回答,“如果皇帝还是这样往下压榨,不久他的国家也就要跟我的 老窝一样子。”
驴的朋友
阿凡提骑着驴,来找本城的法官。法官望见了,就大声招呼道:“欢迎你们两位一同光 临!” 阿凡提回答说:“我的驴跟我纠缠个没完,要我带它出来找它的朋友,我就决定带它来 找您了”
只此一法
阿凡提有一个很调皮的邻居。这个邻居想愚弄一下阿凡提,他说:“昨天晚上我睡觉的 时候,一只耗子钻到我肚子里去了,这应该怎么治?” “怎么治?你赶快抓一只猫来吞下肚去,除此而外,再没有别的好办法了。”阿凡提说。
以后才知道
阿凡提当了喀孜(伊斯兰教宗教法官),许多人争先恐后地和他交朋友。有人讨好地 说:“阿凡提真了不起!瞧你的朋友真多啊!” “不见得。”阿凡提说,“我有多少朋友,现在说不上来。 等我哪天不当喀孜了,才能知道。”
猫与肉
有一天,阿凡提想吃饺子,买了3斤肉。可是他的妻子给他吃的是素汤面。 “肉呢?”阿凡提问。 “给猫吃了。” 阿凡提把猫放到天平上,猫重3斤。他歪着脑袋问道:“老伴呀,如果说这是猫,那么 肉呢?如果说这是肉,那么猫呢?”
⑷ 谁有阿凡提的故事
《只差一件东西》
懒汉对阿凡提说:“吩咐你的妻子做顿好饭,我要上你家去作客哩。”
阿凡提答应了。一会儿,懒汉来了。阿凡提说:“咳,饭到现在还端不出来,是因为就差那么一件东西。”
懒汉问:“什么东西呀?”
阿凡提说:“干活的手呀!”
《爱唱歌的毛拉》
阿凡提上经文学堂念书的时候,经常与几位同学聚在一起唱歌取乐。他们一开始唱,那位讨人嫌的毛拉也凑过来,扯起破锣嗓子瞎唱一通,来扫他们的兴。
阿凡提决心一定要把这位讨厌的毛拉支开,到了晚上,他来到毛拉的家,对他说:“尊敬的毛拉先生,我要告诉您一个好消息,请给我赏钱吧!”
毛拉急忙掏出赏钱给了阿凡提后,问:“快说,是什么好消息?”
“刚才我听村里的几位乌力玛说,准备推选您为村里的喀孜”。毛拉听了后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
第二天晚上,阿凡提又来找毛拉说:“毛拉先生,所有的人对您当喀孜都没有意见,就是有几个同学反对说您爱唱歌,说爱唱歌的人怎么能当喀孜呢?”
“阿凡提,快想想办法吧,别让他们几个人坏了我的事。”毛拉恳求说。
“您说自己不爱唱歌,老人们是不会相信的。您最好是把那几位反对您当喀孜的同学找来,当着他们的面立下保证今生今世不再唱歌了,并写下保证书。”阿凡提说。
毛拉果然把那几位同学找来了,并当着他们的面发誓再不唱歌了,还写下“如反悔我是驴”的保证书。
过了一个礼拜,另一个人在选举中当选为喀孜。毛拉又气又恼地对阿凡提说:“阿凡提,你耍弄了我,也好,我还不想当那个喀孜呢!以后我还照唱不误!”
“好吧,您再唱一次,我就用宠头把您套上,还要让同学们把您当驴骑!”毛拉一听,无话可说。
《助 产》
阿凡提的妻子分娩前痛得死去活来。可阿凡提却在一个盆子里放了几把核桃,在妻子的肚皮上摇来摇去,发出哗啦啦的响声。
疼痛难忍的妻子没好气地问他:“阿凡提,你疯了?”
“不,亲爱的,我在帮助你生产,小孩子喜欢吃核桃,他听见核桃的声响不就出来了吗?”阿凡提回答说。
⑸ 中国西北部有哪些民族
散居全国的回族天刚蒙蒙亮,四方的回族歌手就开始向莲花山进发。路过回族山寨时,歌手们要高歌一曲,再喝上一杯甘美的青稞酒,才准上路。登山开始以后,歌手们一边游山,一边对歌赛诗,莲花山顿时成了歌和诗的海洋。夜幕降临后,在农家的土坑上,在临时搭起的帐逢里,在山坡、河滩的篝火边,歌声此起彼伏,通宵达旦。这就是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莲花山的“花儿会”。“花儿”是甘肃、青海一带流传了几百年的民歌,深得回族人民的喜爱。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他们散居全国各地,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甘肃、青海、河南、河北、山东、云南等省也有大小不等的聚居区,共有两个自治州,六个自治县,三个与其他民族的联合自治县。
回族的生活习惯有较深的宗教烙印,婴儿出生要请阿訇(伊斯兰教教士)起回回名字,结婚要请阿訇证婚,去世后要由阿訇主持葬礼。葬俗不用棺材,白布包尸,实行土葬。回回人忌吃猪肉,不吃一切动物的血和自死的动物。男子习惯戴自帽或黑帽。由于长期与汉族人民杂居,现在回族在农饰、姓名、习惯等方面都逐步汉化。
回族的形成与发展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所以中国历史上称伊斯兰教为回回教。回回人大多信仰伊斯兰教,奉安拉为宇宙独一无二的神,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回人习惯在聚居地修建清真寺,并环寺而居,在农村往往自成村落。他们在星期五要到清真寺聚礼,每年要封一个月的斋,过圣纪节、开斋节、古尔邦节三大节日。
回族最初使用阿拉伯语、波斯语和汉语,后来由于与汉族的融合,逐渐通用汉语,保留了一些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
回族人民为祖国的发展和中华民族文化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古代回族学者在传播西洋的天文、历算、医药、制炮等科学文化方面有过很大成就。回族中有许多杰出人物,如元代天文学家扎马鲁,明代航海家郑和与进步思想家李贽等。在近现代,广大回民以不同的形式参加了反帝爱国斗争。
回族的孪生兄弟东乡族相传在很久以前,甘肃东乡黑大山上蟒精为害一方,一个勇敢的妇女用酒灌醉了大蟒精,用白布蒙上它的眼睛,然后唱了一句事先约好的暗语“哈利阿宏哟”,人们听到暗语后,冲进蟒洞,把大蟒精打死。为了纪念这位勇敢的妇女,东乡人把“哈利”当作迎婚调。每当举行婚礼的时候,迎来了新娘,“拿杜赤”歌手便唱起了哈利调,众人一边齐声伴和,一边拍掌起舞,十分热闹。
公元14世纪后半叶,居住在东乡的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蒙古人同当地的汉人、藏人等逐渐融合,发展成为东乡族,在历史上曾经被称为“东乡回回”、“东乡蒙古”。东乡族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东乡自治县,少数散居在甘肃兰州市、定西地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东乡人大多信仰伊斯兰教,生活习惯与回民相似。东乡族至今仍保留着一种称为“阿哈教”的宗教组织形式,每一个阿哈教包括数十户至数百户不等。
本乡人说东乡语,大部分人还会说汉语,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东乡族人民爱唱“花儿”民歌,并有丰富的群众娱乐活动,如赛马、摔跤、打土坡等。东乡族的民间口头文学也多姿多彩,有各种传说的故事、叙事诗。
东乡族最大的聚居区一东乡族自治县是一个干旱山区,以农业生产为主,畜牧业,特别是养羊,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东乡人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减少了水土流失,发展文化事业,根除了黑热病、麻风病。
自称“白蒙古”的土族当年,雄风盖世的成吉思汗率领蒙古铁骑纵横天下,征服了很多部落。相传,在巍峨的祁连山南麓,美丽的青海湖东畔,驻扎着一支骡悍的蒙古军队,首领是大将格日利特(格热台)。他跟随成吉思汗东征西讨,最后被派驻到这水草丰茂的地方。这支军队与当地的霍尔人通婚,渐渐繁衍成土族。后来,格日利特被追封为“尼达”(土主),被土族当作祖先崇拜。
上族自称“蒙古人”(蒙古尔)、“白蒙古”(察罕蒙古尔),主要聚居于青海省东部湟水以北、黄河两岸及其毗连地区,其中大多住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县、大通县、同仁县等地,还有一部分居住在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
土族人的服饰风格独特,男女上衣都有绣花高领。男子常穿布袍,系腰带,穿大档裤。妇女穿斜襟长衫,两袖由五色布组成,外套坎肩,裤腿外夹一尺高的裤筒,穿绣花腰鞋,戴各种头饰。过去,土族流行一种叫“戴天头”的风俗。女子到15岁时,由父母做主,在除夕与男子结为夫妇,将少女的发式改梳成妇女发式,从此婚恋自由,生下子女归女家。这种风俗现在已经改变。
土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没有文字。过去通用汉文,近年创造了拉丁字母形式的土族文字,正在试行。土族人过去信奉神教,也有一些人信奉道教,元、明以后普遍崇信喇嘛教,建有许多喇嘛教寺院。土族人大多保持传统火葬习俗,只有夭折的小孩实行天葬。
土族聚居区可耕可牧,出产五谷,农家有酿酒习惯,所酿制的酒叫作“酩醪”,互助县所产的青稞烧酒驰名全国。
黄河岸边的撒拉族撒拉族的婚礼别具一格。新娘到门前了,小伙子们立即蜂拥上去“挤门”——阻挡新娘入门。送亲者认为新娘入门应足不沾尘,由长辈直接抱进洞房,迎亲者认为这样会贬低新郎的身份,硬要新娘下地步行。于是,双方你冲我堵,各不相让,好不热闹。婚宴上,四个年轻人表演传统的“骆驼戏”;二人翻穿羊皮袄扮作骆驼,一人扮作本地人,一人扮作撒拉阿訇(伊斯兰教教士),宾主对答,众人应和,十分风趣。
撒拉族自称“撒拉尔”。元朝时,经新疆迁入循化一带的中亚撒马尔罕人与周围的藏、回、汉、蒙古等族长期相处,互相融合,形成了撒拉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黄河两岸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甘都乡和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一些乡村,还有少数散居在甘肃、青海、新疆的其他地方。
撒拉族有本民族语言,许多人还会说汉语和藏语,没有本民族文字,一般使用汉字。撒拉族口头文学丰富多彩,“撒拉曲”等具有民族特色。
撤拉人大多信仰伊斯兰教,各村都有清真寺,风俗习惯与回族大体相同。撒拉族妇女戴盖头,喜穿颜色鲜艳的衣服,常在红衣上套黑色坎肩,善于刺绣。男子戴黑色或白色平顶圆帽,冬天穿光板羊皮袄或羊毛织的褐子。
撒拉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种植小麦、青稞、荞麦、土豆等,同时兼营牧业、伐本、熬盐及羊毛编织等副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实行民族自治。撒拉人兴修农田水利,生活日益富足。
保安三庄的保安族保安族原来住在青海同仁境内隆务河两岸的保安三庄,后来迁入甘肃,在积石山地区定居下来。他们居住的大墩、甘梅、高李等村庄,仍被习惯地称为保安三庄,保安也就成了民族的名称。保安族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各县和青海的一些地方。
保安族聚居的大河家地方,西傍积石山,北邻黄河,气候温和,宜农宜牧。保安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兼营手工业和副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制作技艺高超,锋利耐用,精致美观,称为“保安刀”,享有盛名。著名的双刀和双垒刀的刀把,用黄铜、红铜、牛骨等垒叠丽成,图案美丽,有“十样景”的美名。
保安人大多信仰伊斯兰教,风俗习惯与回族、东乡族相似。饮食以米面为主,吃牛羊肉,忌吃其他家畜兽类及动物的血,不吃自死的动物。保安人还善于骑射,喜爱摔跤运动。
保安族使用保安语,大多数人兼通汉语,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保安人能歌善舞,民歌“保安花儿”独具特色,舞蹈欢快豪放。妇女擅长剪纸。在保安族的各种器具上,常绘有别致的花纹或绚丽的图画。
自称“尧乎尔”的裕固族相传,古时居住在西域地区的裕固族先民立志迁徙到生长着红柳、河柳的地方去。他们历经艰险,长途跋涉,得到汉族兄弟的热情帮助,最后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他们中的一部分定居在生长河柳的地方,成了平原的裕固族;另一部分人定居在长红柳的地方,成了山区的裕固族。这个传说透露了裕固族的族源和历史迁徙情况。
裕固人是唐代回鹘人一个分支的后裔,自称“尧乎尔”。1953年,决定采用与“尧乎尔”音相近的“裕固”做为族名,汉语是“富裕巩固”的意思。裕固族主要分布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酒泉市的黄泥堡裕固族乡。过去,肃南地区以游牧经济为主,兼营家庭副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裕固人的农牧业有了较快发展,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裕固族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男子戴毡帽,穿高领的左大襟长袍,系红蓝色腰带,穿高统靴。女子一到结婚年龄就把头发编成许多小辫,结成三条大辫,两条垂在胸前,一条垂在背后。妇女头戴喇叭形白毡帽,前边镶有两道黑边,顶上缀有红线穗子,穿高领长袍,外套短褂,系各色腰带。牧区饮食以酥油、糌粑、乳制品为主,农区饮食以粮食、蔬菜为主,款待贵客要献全羊或羊背子。裕固族牧民居住的方形帐房用六根或十根木杆支撑,周围用褐毡搭盖而成,别具特色。
裕固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有自己的语言,一部分地区通用汉语。裕固人大多信奉喇嘛教。在清代时,裕固人建有九大寺院,每一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寺院。现在,他们享受着信教自由的权利。
“联合”“协助”的维吾尔族古尔邦节的清晨,维吾尔人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聚集在大礼寺前的广场上,随着铁鼓和唢呐的伴奏声,跳起富有劳动气息的萨玛舞。他们的舞姿轻盈优美,以旋转和快速多变著称,“赛乃姆”是最普遍的舞蹈形式,“夏地亚纳”是一种民间集体舞。每逢迎接宾客、节日、结婚等喜庆的日子,男女老少都要载歌载舞,尽情欢娱。
维吾尔族自称“维吾尔”,有“联合”、“协助”的意思,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多聚居于天山以南的各个绿洲,也有少数分布在湖南省桃源、常德等县。
维吾尔人一般穿棉布衣,男子穿的对襟长袍称为“袷袢”,妇女在宽袖连衣裙上套黑色对襟背心,现在大多穿西装上衣和裙子。男女老少都爱戴四楞小花帽,俗称“尕巴”。未婚少女梳十几条发辫,以长发为美。饮食以面为主,喜欢喝奶茶,吃用玉米面或面粉烤制的馕。抓饭是节日和待客不可缺少的食品,用羊肉、羊油、胡萝卜、葡萄干、洋葱、大米制成,用手抓食,别有风味。维吾尔族农民的住房一般用泥上建筑,用天窗采光,屋内设壁炉,可以烧柴做饭和取暖。中等以上人家还有冬房、夏房之分。
维吾尔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古代使用回鹘文,伊斯兰教传人后,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老维吾尔文。维吾尔族有着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的文学艺术。长诗《福乐智慧》和《突厥语大词典》等都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阿凡堤的故事”为各族人民所喜爱,至今仍广泛流传。维吾尔族在古代信奉过萨满教、袄教、佛教等,在11世纪后主要信奉伊斯兰教。
维吾尔人很早就从游牧的畜牧业转向定居农业了。南疆干旱而温暖,素有“塞外江南”之称;北疆寒冷,雨雪充足。在盆地边缘和戈壁上开发绿洲,是维吾尔族农业的一大特色。这些绿洲依靠地下暗渠——坎儿井灌溉。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水稻。维吾尔人对于植棉和园艺具有丰富的经验。维吾尔人的手工业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和田地区韵地毯、丝绸和喀什的绣花小帽驰名中外。和田地区至若羌一带还出产美玉。
直到20世纪初,维吾尔族地区一直处在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阶段,有些地方还残存着农奴庄园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革除了封建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发展工农业生产,维吾尔族人民逐步走向繁荣幸福。
好客的哈萨克族在百花争妍的草原上,一对对青年男女骑马并辔而行。在走向指定地点的路上,小伙子可以向姑娘任意逗趣,姑娘不能生气。而在返回的路上,姑娘举鞭追赶抽打小伙子,“报复”他们的调笑,这是哈萨克族青年们最喜爱的马上游戏,俗称“姑娘追”。这种戏谑性游戏为青年男女提供了接触的机会,成为表达爱情的一种别致的方式。每逢节日和喜事,哈萨克人都要举行这种活动,同时还要进行摔跤、叼羊、马术等比赛。
早在公元15世纪,位于中亚地区的乌兹别克汗国发生内江,一部分人向东逃走,被称为哈萨克,意思是“避难者”或“脱离者”。哈萨克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木垒、巴里坤两个自治县,少数分布在甘肃和青海等地。
哈萨克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他们服装多数用皮毛制成,长袖肥身,便于骑乘。男子在冬天穿皮大氅,腰系皮带,右侧佩挂小刀。妇女穿连衣裙,天冷时外罩对襟棉大衣。姑娘们的花帽上常用猫头鹰羽翎做帽缨,十分美丽。妇女们所戴的白布披巾绣有各种图案,一直拖到脚跟,男女牧民都穿长统皮靴,冬天穿毡制长袜。哈萨克人以肉类和奶制品为主食,用马肉灌腊肠,制奶疙瘩、奶皮子、奶酪、酥油等奶制品,用马奶制名贵饮料马奶酒,用米、面制馕、抓饭等。哈萨克牧民按季节转换牧场,春、夏、秋住圆形毡房,俗称“字”,冬天住平顶土房。
哈萨克人热情好客,来客不论认识与否都待如上宾。进餐时,主人献上羊头,客人要将羊头右面颊上的肉割下来放在盘中,再割一只羊耳给座上年幼的人,这是表示接受的礼节。
一哈萨克族使用哈萨克语,有自己的文字。哈萨克族民间流传许多古老的诗歌、故事、谚语和格言。他们也非常爱好音乐,民间乐器有“冬不拉”。哈萨克人大多信仰伊斯兰教,有些地方仍保留着对萨满教的信仰。他们的生活和礼俗有许多地方受宗教的影响,婚嫁、丧葬都要按教规进行。
哈萨克族长期从事畜牧生产,靠天养畜,逐水草而居,常常受到自然灾害的袭击。有些哈萨克人改营农业,但农作物产量不高。哈萨克人的家庭手工业只是辅助性生产,用以补充生活的不足。商品交换是以物易物。有时,他们也进行狩猎活动,狩猎物由参加狩猎韵人平分。直到20世纪中叶,封建宗法制度还笼罩着哈萨克族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革去了旧制度,哈萨克人民做了自己命运的主人。
“四十百户”的柯尔克孜族金色的秋天来到了草原,在迎亲的考姆兹琴的催促声中,新娘的亲友们唱起哭嫁歌,把罩着绣花盖头的新娘扶上马背,前呼后拥地出发了。一路上,每个牧场的青年人都拉起绳子拦住新娘的马头索要糖果,牧场的老人们端出抱孜酒,向新人祝福。到了新郎家,新娘踏着花毡进人洞房,盛大的婚宴及赛马、叼羊等活动便开始了。夕阳落山,新郎新娘率先跳起了“会面舞”。跳舞时,新郎必须抓住新娘长长的辫梢,据说这样可以心心相印,白头偕老。直到深夜,柯尔克孜族的婚札才降下帷幕。
这个民族自称“柯尔克孜”,意思是“四十百户”,可解释为“四十个部落”。他们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其余散居在新疆各地和黑龙江省富裕县。
过去,柯尔克孜人大多以畜牧业为主,停留在逐水草而居和靠天养畜阶段,各种生活用品都用畜产品交换。狩猎是柯尔克孜人的重要副业,以获取肉食、兽皮和药材等。柯尔克孜族保留着氏族部落组织形式,分为若干大部落,下设由若干家庭组成的“阿寅勒”。这种组织内部实际上已经是牧主和牧民的关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柯尔克孜族废弃了旧的组织形式,各项生产事业都有了新的发展。
柯尔克孜族的男子戴用皮子或毡子制作的高顶方形卷沿帽,外面穿无领“袷袢”长衣,里面穿绣有花边的圆领衬衣,系皮带,下面穿宽脚裤,脚上穿高筒靴。女子通常穿连衣裙,外套黑色小背心,戴包头巾。饮食主要是畜产品,吃牛、马、羊、骆驼等肉食,饮山羊奶、酸奶,也有米、面等细粮。柯尔克孜人十分好客,客人无论相识与否,都受到热情的款待。他们拿出家中最好的饮食,以羊头肉表示对客人的最大尊敬。柯尔克孜族人夏季住帐篷,冬季住四方形土房。
柯尔克孜人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少数人信仰喇嘛教和萨满教。
柯尔克孜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他们的文学艺术绚丽多彩,民间流传着丰富的诗歌、故事,史诗《玛纳斯》是人民智慧的结晶。他们用鼠、牛、虎、兔、鱼、蛇、马、羊、狐狸、鸡、狗、猪等12种动物纪年,一年12个月。每年第一个月过新年——“诺劳孜节”,家家吃“克缺”饭,预祝丰收。傍晚,牧民放牧归来时,每家毡房前都生着一堆火,人和牲畜要从火上跳过,相传这样可以兔难消灾,人畜两旺。
能骑善射的锡伯族清朝中期,一个装备简陋的部族队伍奉命从东北的盛京(今沈阳)启程,跋山涉水,餐风露宿,奔赴新疆伊犁河畔建设新家园,以戍卫国家的西北边陲。这个部族属于锡伯族。这次英雄历程,在锡伯族的长诗《迁徙歌》中有生动的记述。
锡伯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还有一部分聚居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现在,东北的锡伯人的风俗习惯基本上和汉人相同。新疆的锡伯人由于居住集中,在社会生活中较多地保留了自己的特点。老年妇女爱穿旗袍,扎裤脚。男子穿对襟短衫,裤脚在脚踝处扎紧,冬天则穿大襟开权长袍。锡伯人的饮食以米、麦为主,忌食狗肉。每个锡伯族村落都筑有城堡,便于守卫。每家都有矮墙,住房坐北朝南,用土坯筑成。房前屋后是果园、菜园和畜圈。
锡伯人信奉多神教,主要供奉保护家宅安祥的“喜利妈妈”和保护牲畜的“海尔堪”。“喜利妈妈”是请村里年纪大、辈分高、子孙满堂的长者,制作一些小物件,挂在室内西北墙脚上,这既是赐福子孙的神抵,也是每个家庭添丁增口、记述辈分的家谱,“海尔堪”供在住房南墙外面的上方,逢年过节都要焚香献供。他们十分重视祭耙祖先,每年都要祭祖扫墓,农历四月十八日是锡伯族西迁到达新疆的纪念日,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婚姻由父母做主,同姓不婚,但可以与外族通婚。锡伯族有本民族语言;东北的锡怕人通用汉文和蒙古文,新疆的锡伯人使用锡伯语,锡伯族民间文学丰富多彩,叙事长诗《喀什喀尔之歌》《三国之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锡伯族妇女善于刺绣和剪纸,窗户都用剪纸装饰得十分美丽。锡伯人能骑善射,清代时被编入“八旗”,由于驻防征调,分别在东北、西北两个地区为建设和保卫边疆作出了贡献。
冰山上的住户塔吉克族“塔吉克”原来的意思是“王冠”。相传,古代波斯国王与中国皇家联姻,娶到一位美丽的汉家公主做皇后。公主在前往波斯国的途中,经过塔什库尔干地方,因为发生战乱,被迫暂时驻扎在一座高高的雪山上。此后,每天中午,一位英俊的小伙子从太阳上骑着神驹降临山上,与公主相会。两人情投意合,共同生活,不久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个聪明的儿子就是塔吉克族的先祖。
塔吉克族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大多数人聚居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其余分布在莎车、泽普、叶城和皮山等县。
塔吉克男子穿无领对襟长外套,系腰带,寒冷时外加光面羊皮大氅,戴羔皮圆筒帽。女子穿连衣裙,带圆顶帽,外出时在帽子上系方形头巾。男女都穿红色长筒尖头软底皮靴,塔吉克人爱吃酥油、酸奶等,忌食猪肉、狗肉、自死动物等。他们居住在正方平顶、木石结构的房屋,牧民大多住毡房、矮土屋。
塔吉克人信奉伊斯兰教,但清真寺很少,教徒不封斋,不朝觐,仅在节日作礼拜。宗教首领称“依禅”。塔吉克人十分注重礼节,男子行礼时右手放在胸前鞠躬,女子则扪胸躬身10在塔吉克人家做客,忌脱帽,忌用脚踩食盐和其他食物;也不能骑马穿过羊群,或用脚赐羊,否则会被认为是大不敬。
塔吉克族有本民族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普遍使用维吾尔文。塔吉克牧民善于骑马,在节日或婚礼上经常举行“叼羊”游戏。这种游戏以一只被杀死的羊作为猎物,由几十名优秀骑手分成两队争夺,把猎物抢到手并送到目的地的一队算优胜。马球也深为塔吉克人所喜爱。
历史上,塔吉克族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人畜两旺,塔什库尔干变成了“帕米尔的明珠”。
散居新疆的乌孜别克族世纪中期,俄国境内的乌孜别克人陆续迁来中国新疆,形成中国境内的乌孜别克族。这个民族现在大部分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地的城镇。
乌孜别克族男子穿长袍,系三角形绣花腰带b妇女穿连衣裙,宽大多褶,不系腰带。过去,妇女在出门时还必须戴面纱。男女都戴各式各样的小花帽,穿皮靴,外加浅帮套鞋。乌孜别克人一日三餐都吃馕和奶茶,禁酒,忌食猪、狗、驴、骡肉,喜欢吃牛、羊、马肉以及蜂蜜和糖浆,他们用切碎的熟肉、葱头、酸奶、肉汁烹制的“那仁”,是一种民族风味食品,经常用来待客。居住平顶长方形土房,取暖多用壁炉。
乌孜别克人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在他们聚居的喀什、莎车、伊宁等地建有较大的清真寺,有本民族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维吾尔文。乌孜别克人能歌善舞。舞蹈优美轻快,以多变著称。传统的手鼓舞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民间乐曲节奏较快,乐器以差角形“斜格乃”琴最为动听。
在公元19世纪中叶以前,乌孜别克人以经营商业为主。他们开始是组成商队,赶着成群的骆驼、马、骡,往返在新疆与中亚各地之间,后来逐步开设店铺。妇女善于刺绣。居住在木垒、奇台、新源等地的乌孜别克人经营蓄牧业。居住在喀什、莎车、伊宁等城市附近的少数乌孜别克人经营农业,主要种植蔬菜、水果等。
中国的俄罗斯人公元18世纪以后,沙皇俄国的一些俄罗斯人陆续迁入中国的新疆一带。在封建军阀统治时期,他们被称为,“归化族”,聚居的村落也称为“归化村”,后改称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是中国人数最少的民族之一,主要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宁、塔城、阿勒泰和乌鲁木齐,还有一部分散居于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地。1949年以前,居住在城镇的俄罗斯人大多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的还兼营农业,少数人则经营园艺、饲养家畜及养蜂等。居住在农村的俄罗斯人大多几十户聚居一起,独自成为一个村庄,在伊犁河、特克斯河两岸开垦荒地。居住在靠近牧区地方的俄罗斯人也从事畜牧业。
俄罗斯族妇女穿领口带褶的麻布衬衫,外罩一件称作“萨拉凡”的无袖长袍。男子穿斜领麻布衬衫,细裤腿,呢子上衣,系腰带。生活习惯与俄罗斯的俄罗斯族基本相同,信仰东正教。
古称为鞑靼人的塔塔尔族塔塔尔是“鞑靼”的不同译音。唐代以后,鞑靼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蒙古人西征时,中亚和欧洲人也将蒙古人统称鞑靼。公元15世纪,伏尔加河中游及卡马河一带兴起了喀山汗国。自称为蒙古人的后代的塔塔尔人,作为一个民族就是在这时形成的。中国的塔培尔族是在19世纪20至30年代以后陆续从俄国迁来的。
塔塔尔族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宁、塔城和乌鲁木齐,还有一部分散居于新疆各地。男子喜穿绣花的白衬衫,外加黑色齐腰短背心或黑色对襟长衫,女子戴着镶有珠子的小花帽,穿自、黄或紫红色长裙。妇女擅长烹调,所制作的各种糕点精美可口。塔塔尔人一般住平顶土房,自成院落;喜好挂壁毯,爱整洁。在牧区的塔塔尔人多住帐篷。
塔塔尔人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小孩出生后,要举行各种仪式,依据《古兰经》取名字。40天时,要从40处取水给孩子洗澡,叫“四十份水礼”,祝愿孩子健康成长。成年后,将父亲或祖父的名字放在自己的名字后,类似姓氏。人死后,用白布缠尸,送葬的人每人抓一把土,放在死者胸前,诵《古兰经》,然后埋葬。
塔塔尔族有本民族语言和文字,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较快。塔塔尔人善于歌舞,每年春大的“撒班节”(犁头节),都要举行歌舞、摔跤、赛马、拔河、赛跑等群众性娱乐活动。
⑹ 求阿凡提一个故事
鸟 语
阿凡提夸耀自己说:“我懂得鸟语。” 这话让皇帝听到了。皇帝就带着阿凡提去打猎。走着走着,碰到了一座塌毁了的破土 墙。皇帝在土墙下听到一只猫头鹰在“咕咕”的叫,就问阿凡提:“你听它在说什么呢?” “它这样说呢,”阿凡提回答,“如果皇帝还是这样往下压榨,不久他的国家也就要跟我的 老窝一样子。” 驴的朋友 阿凡提骑着驴,来找本城的法官。法官望见了,就大声招呼道:“欢迎你们两位一同光 临!” 阿凡提回答说:“我的驴跟我纠缠个没完,要我带它出来找它的朋友,我就决定带它来 找您了” 只此一法 阿凡提有一个很调皮的邻居。这个邻居想愚弄一下阿凡提,他说:“昨天晚上我睡觉的 时候,一只耗子钻到我肚子里去了,这应该怎么治?” “怎么治?你赶快抓一只猫来吞下肚去,除此而外,再没有别的好办法了。”阿凡提说。 以后才知道 阿凡提当了喀孜(伊斯兰教宗教法官),许多人争先恐后地和他交朋友。有人讨好地 说:“阿凡提真了不起!瞧你的朋友真多啊!” “不见得。”阿凡提说,“我有多少朋友,现在说不上来。 等我哪天不当喀孜了,才能知道。” 猫与肉 有一天,阿凡提想吃饺子,买了3斤肉。可是他的妻子给他吃的是素汤面。 “肉呢?”阿凡提问。 “给猫吃了。” 阿凡提把猫放到天平上,猫重3斤。他歪着脑袋问道:“老伴呀,如果说这是猫,那么 肉呢?如果说这是肉,那么猫呢?” 油当成水 阿凡提在巴依家做苦工,不仅吃不饱,而且吃的菜里一点儿油星都见不着。 这天,阿凡提问巴依:“老爷,你家里有一缸油,为什么给我吃的菜里一点油都见不着 呢?” 巴依听后说:“对不起,阿凡提,给你做菜的时候,总是错把水当成油了。” 过了些日子,巴依家失火了,阿凡提拎着木桶,从油缸里舀出满满一桶油往火上泼去, 这样一来,火势更大了。巴依吼叫起来:“阿凡提,你怎么往火上浇油啊?” 阿凡提故作惊讶地说:“哎呀!老爷,我错把油当成水啦!” “和你一样” 国王把一条卷毛的哈巴狗交给阿凡提,摸摸翘胡子,洋洋得意地对阿凡提说:“阿凡 提,我把这条我最喜欢的哈巴狗交给你,你必须好好照管它,像照管你最喜欢的亲生孩子一 样!” “是的!我的陛下。”阿凡提把狗搂抱在怀里,轻轻地抚着卷卷的狗毛,毕恭毕敬地对 国王说,“我还要像恭敬服侍陛下您一样照管它,让它的精神天天和您一样,轻松而又愉 快!” 胡大是放高利贷的 有一回,阿凡提因有急用,需要10块钱,可是到处借也借不着。阿凡提没办法,只好 半夜里向胡大(上帝)祷告道:“啊,胡大!求您开开恩,赐给我几块钱吧!要是您不肯白 给,就是借给我也好呀!” 阿凡提还没祷告完,就听见有人敲门,还敲得很急。阿凡提一边继续祷告,一边给妻子 使了个眼色,叫她去开门。门开了,一看,原来是百户长(管辖100户的官)来了。“阿凡 提!”百户长说:“我们村上要修礼拜寺,胡大保佑,派你出5块钱。” 阿凡提叹口气说:“咳,胡大原来是个放高贷的呀,钱还没借给我,就已经来收利息 啦!” 魔鬼的脸 卡孜问阿凡提:“别人都说你见识广,你说说魔鬼的脸是什么样?” “你要想知道鬼脸的模样,就对着镜子照照吧!” 至理名言 有个财主在集市上买了一箱细瓷器,他喊道:“哪位给我背回家去,我就教给他三句 ‘至理名言’。” 打短工的人都不愿理他,阿凡提却动了心,他想:钱在哪儿都挣得到,可“至理名言” 却是不容易听到的。于是阿凡提背起财主的箱子跟他走了。 走着,走着,阿凡提请财主教他“至理名言”。财主说:“好,你听着!要是有人对你 说:肚子饿着比饱好。你可千万别相信呀!” “妙,妙极了!”阿凡提说,“那么,第二句呢?” “要是有人对你说:徒步走路比骑马强。你可绝对别相信呀!” “对,再对没有了!”阿凡提说,“多么不容易听到的‘至理名言’呀!那第三句呢?” “你听着,”财主说,“要是有人对你说:世界上还有比你傻的短工,你可怎么也别相 信呀!” 阿凡提听完,猛地把手里的箱子摔在地上,对财主说:“要是有人对你说,箱子里的细 瓷器没有摔碎,你可真不能相信呀!” 一头獐子的价格 阿凡提猎到一头獐子,想卖给伯克,在门口碰到伯克的表兄弟哈尔克。哈尔克说:“今 天伯克正要一头獐子,你可以卖一个好价格。不过,除非你答应把卖到的价钱分一半给我, 否则我不让你进去。” 阿凡提说:“只要你哈尔克愿意接受,我高兴全部奉送。” 阿凡提进去了,伯克看后非常高兴,说:“要多少钱,说吧!” 阿凡提说:“你买我的獐子,我要价100板屁股。” 伯克收了獐子,说:“好吧,我们来结账吧!” 阿凡提说:“是这样的,哈尔克先生要我把獐子售价的一半给他才让我进门,我答应全 部奉送给他。现在,请你把价钱如数付给他吧!” 也不好,也不坏 阿凡提摆小摊子时,伯克走过来问道:“阿凡提,你们生意如何?” 阿凡提答:“也不好,也不坏!” 伯克问:“这是什么意思哩?” 阿凡提说:“我说生意很好,你就会多多抽税的;我说生意很坏,回到家中妻子又要嘀 嘀咕咕。所以,我只能说:“也不好,也不坏!” “今天是发疯的日子” 阿凡提从城里办完事以后回家乡去,路上遇见这个城里的伯克。伯克问阿凡提是什么地 方的人,阿凡提遥指着伯克的城市说:“我是从那个城市来的。” 伯克问:“那里的有钱人怎么样?” 阿凡提答:“全部又贪财又残暴。” “伯克怎么样?” “伯克更加残暴。” 伯克生气地说:“请注意,我就是这个城市的伯克!” 阿凡提笑道:“伯克大人,我是这个城市的疯子啊!有的日子疯病不发作,就给伯克老 爷们祈祷幸福。有的日子发起疯来,我的嘴巴就胡说起来。今天恰恰是发疯的日子,可是对 你说了实在话,真使我惊讶!” 好像给了 阿凡提在卖蜂蜜。一个巴依说:“给我来一碗吧。”说着,递给阿凡提一个碗。 阿凡提倒了一碗,巴依端着蜂蜜就走。阿凡提一把拉住他的腰带,说:“巴依,你还没 给钱呀!” 巴依支支吾吾地说:“我好像给了你10块钱呀!” 阿凡提一把夺过碗,把蜂蜜倒在蜜缸里,把空碗交给巴依,说:“拿去吧,我好像给了 你一碗蜂蜜呀!” 心肝都是黑的 阿凡提背了一笼兔子到市集上去卖。走过巴依阿拉汉的房子时,一只兔子蹦了出来,跳 进院子,混进阿拉汉的兔群里面去了。阿凡提进去找这只兔子。 阿拉汉说:“院子里的兔子都是我的,并没有什么兔子混进来。” 阿凡提说:“没有我的就好。我的兔子发了瘟病。” 阿拉汉说:“那得看一看,说不定混进来了。你的兔子你认得准吗?你得把它找出来, 别把兔瘟传到我这儿。” 阿凡提随手抓了一只,说:“就是这只。” 阿拉汉仔细看了一会,问道:“这不像有什么病的兔子,你没认错吗?” 阿凡提说:“没错,你莫看它一本正经,其实它只想混。外表上看它好像没有什么病, 可里面心肝都是黑的。” 只差一件东西 懒汉对阿凡提说:“吩咐你的妻子做顿好饭,我要上你家去作客哩。” 阿凡提答应了。一会儿,懒汉来了。阿凡提说:“咳,饭到现在还端不出来,是因为就 差那么一件东西。” 懒汉问:“什么东西呀?” 阿凡提说:“干活的手呀!” 谁的力气大 有人吹嘘说:“我一只手能把1000斤重的石头轻而易举地拿起来,从城墙外面扔到城 里头。” 阿凡提给他一块手帕,说:“咱们比赛一下,谁的力气大。这是条不到二两的小手帕, 请你从院墙内扔到院墙外头。”那人一扔,手帕仍然落在了院内。阿凡提说:“我不仅能把 手帕扔过墙去,还能同时扔过去一块小石头。”说着,从地上捡起鸡蛋大的一块石头包在手 帕里,一下子就扔过了墙头。 “怎么样,认输了吧!” “大力士”无话可说。 很像牛奶的井水 阿凡提到一个人家里作客,主人很吝啬,在招待客人的牛奶里掺了大量的水。席间主人 问起阿凡提乡间的井水。阿凡提说:“今年那里发生了奇异的事情,井里冒出来的不全是 水,很像掺了牛奶。色泽和真的牛奶一样。只是味道淡,又像是牛奶,又像是水,就和这杯 里的牛奶差不多。” 别渴着它了 有一天,阿凡提赴宴。见身边的客人嘴里大嚼着,手里还抓着好吃的菜肴往口袋里装, 就顺手拿起茶壶,往他的口袋里灌茶。 客人惊问:“你干什么?” 阿凡提笑道:“咳,你那口袋吃多了荤腥,难道不口渴吗?” 没有你们喝的水 一个大热天,阿訇和乡约从阿凡提的门口经过,向阿凡提讨水喝。阿凡提说:“很对不 起,我这里没有你们喝的水了。” 又来了两个牧人,也到阿凡提家里讨水喝。阿凡提立即拿水给他们喝了。 阿訇生气了,说:“阿凡提,你刚才说没有供我们喝的水了,可你却有水给他们喝!” 阿凡提说:“我一点也没有骗你。刚才我说得明白,没有供你们喝的水。但我从来也没 有说,他们喝的水没有啊!” 朝过圣的驴子 有个阿凡提从阿拉伯回来,对阿凡提说:“你知道吗,阿凡提,我到麦加朝过圣啦!” 阿凡提说:“如此说来,你骑的驴子也朝过圣了?” “对啦,带它去了一趟,我让它也对圣堂行了礼啦!” 阿凡提说:“不过,我看它还是一头驴子!” 防 贼 阿凡提看见好几位大臣,正在监督工人忙着把宫墙加高,感到奇怪,问道:“宫墙本来 就够高的了,还加高它干什么呀?” 大臣们说:“这是防外面的贼进宫里来偷金银财宝呀!” 阿凡提指着大臣们说:“可是,原来就在里面的贼,怎么防哩?” 百姓最快乐的日子 国王问阿凡提:“什么日子,才是我的百姓最欢乐的一天?” 阿凡提答:“陛下有幸上天堂的那一天。” 国王的灵魂 一天,国王问阿凡提:“依你看,我死后,我的灵魂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呢?” 阿凡提说:“您的灵魂一定下地狱。这是因为您把应该上天堂的人杀得太多了。天堂已 经让他们住满了,再也容不下您啦!” 马飞上天空去啦 国王问阿凡提:“很久以来,我就想飞上天去,周游周游,开开眼界。你有没有什么高 招妙法,帮助我达到目的?” 阿凡提说:“把您常骑的那匹枣红马给我,我骑上它到遥远的高山顶上去采一种药草 来。马吃上这种药草,就会长出翅膀。那时节,您骑上它,一切都会如愿以偿!不过,往来 得一年时间。” 国王立即赏给阿凡提一褡裢金银。阿凡提骑上国王的马,一溜烟似地回到了家中。立刻 把马杀了。 快满一年时,阿凡提来到皇宫。国王满脸堆笑地问道:“阿凡提,只差3天,就满一 年。你看我的马能不能长出翅膀来?” 阿凡提说:“陛下,您的马已经长出翅膀来啦!” 国王欢喜得从宝座上站起来,说:“那你今天为啥没给我带来?” 阿凡提假装难过地说:“我倒是带来啦,可是走到半路上,您的马拍打拍打翅膀,四蹄 腾空而起,飞上天啦!” 明智的措施 国王问阿凡提:“我想叫老百姓人人都富裕起来,你看我需要采取哪些明智的措施?” 阿凡提说:“陛下,把您盘剥来的粮食,搜刮来的金钱,统统归还给人民,人民不就会 丰衣足食了吗?” 国王的名声 国王对阿凡提说:“我死了以后想把遗体保存起来,就是怕尸体发臭,人们来瞻仰时要 掩着鼻子,你有什么办法吗?” 阿凡提说:“我帮你用香油涂在脸上,把香粉装进腹腔,全身用香水泡着,它一定不会 发臭了。但是,你的名声发臭,我可一点办法也没有啦!” 国王眼力不差 阿凡提给国王织毛毯。国王看了之后说:“收边的针子太稀!” 阿凡提说:“陛下眼力不差,确实是稀了点。”阿凡提把毯子背了回来,丢在地下,一 针也没有动。过了3天,又把毯子送给国王去看。国王看了高兴地说:“这就可以了。” 阿凡提说:“我说陛下眼力不差嘛,加上3天工夫,针子确实就很密了。” 换个地方睡觉 国王告诉阿凡提,他非常烦恼,心境不宁,总是睡不安稳,问有没有什么药可治。 阿凡提说:“这种病无药可治,你只有换个地方睡觉—— 睡在棺材里,准可以永远地安安稳稳。”
《只差一件东西》
懒汉对阿凡提说:“吩咐你的妻子做顿好饭,我要上你家去作客哩。”阿凡提答应了。一会儿,懒汉来了。阿凡提说:“咳,饭到现在还端不出来,是因为就差那么一件东西。”懒汉问:“什么东西呀?”阿凡提说:“干活的手呀!”《爱唱歌的毛拉》阿凡提上经文学堂念书的时候,经常与几位同学聚在一起唱歌取乐。他们一开始唱,那位讨人嫌的毛拉也凑过来,扯起破锣嗓子瞎唱一通,来扫他们的兴。阿凡提决心一定要把这位讨厌的毛拉支开,到了晚上,他来到毛拉的家,对他说:“尊敬的毛拉先生,我要告诉您一个好消息,请给我赏钱吧!”毛拉急忙掏出赏钱给了阿凡提后,问:“快说,是什么好消息?”“刚才我听村里的几位乌力玛说,准备推选您为村里的喀孜”。毛拉听了后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第二天晚上,阿凡提又来找毛拉说:“毛拉先生,所有的人对您当喀孜都没有意见,就是有几个同学反对说您爱唱歌,说爱唱歌的人怎么能当喀孜呢?”“阿凡提,快想想办法吧,别让他们几个人坏了我的事。”毛拉恳求说。“您说自己不爱唱歌,老人们是不会相信的。您最好是把那几位反对您当喀孜的同学找来,当着他们的面立下保证今生今世不再唱歌了,并写下保证书。”阿凡提说。毛拉果然把那几位同学找来了,并当着他们的面发誓再不唱歌了,还写下“如反悔我是驴”的保证书。过了一个礼拜,另一个人在选举中当选为喀孜。毛拉又气又恼地对阿凡提说:“阿凡提,你耍弄了我,也好,我还不想当那个喀孜呢!以后我还照唱不误!”“好吧,您再唱一次,我就用宠头把您套上,还要让同学们把您当驴骑!”毛拉一听,无话可说。《助 产》阿凡提的妻子分娩前痛得死去活来。可阿凡提却在一个盆子里放了几把核桃,在妻子的肚皮上摇来摇去,发出哗啦啦的响声。疼痛难忍的妻子没好气地问他:“阿凡提,你疯了?”“不,亲爱的,我在帮助你生产,小孩子喜欢吃核桃,他听见核桃的声响不就出来了吗?”阿凡提回答说。评论|赞同0 检举|2007-
《助 产》
阿凡提的妻子分娩前痛得死去活来。可阿凡提却在一个盆子里放了几把核桃,在妻子的肚皮上摇来摇去,发出哗啦啦的响声。 疼痛难忍的妻子没好气地问他:“阿凡提,你疯了?” “不,亲爱的,我在帮助你生产,小孩子喜欢吃核桃,他听见核桃的声响不就出来了吗?”阿凡提回答说。 《想让您高兴高兴》 阿凡提的儿子脾气十分古怪,专与父亲作对,父亲说东他说西,父亲让他站住他非走。熟悉儿子脾气的阿凡提,平时就对儿子说反话。 一天,父子俩到磨坊磨面归来,半路遇到了一条河,他们只好趟水过河,到了河中心,驮在驴背上的一麻袋面失去重心,有点倾斜了。阿凡提对儿子说反话道:“儿子,把麻袋推下河去!” 怪脾气的儿子听了父亲的话,心想:我长这么大老是与父亲作对,这次我得听他一句话了,于是,按照父亲说的把麻袋真的推到河里去了。 “孩子,你这是干什么?”阿凡提生气地嚷道。 “爸爸,我长这么大还没有听过您的一句话,这回我想真的听您一次话,想让您高兴高兴。”儿子回答道.
⑺ 有关阿凡提的故事
《只差一件东西》
懒汉对阿凡提说:“吩咐你的妻子做顿好饭,我要上你家去作客哩。”
阿凡提答应了。一会儿,懒汉来了。阿凡提说:“咳,饭到现在还端不出来,是因为就差那么一件东西。”
懒汉问:“什么东西呀?”
阿凡提说:“干活的手呀!”
我先开始踢的
--------------------------------------------------------------------------------
阿凡提和小朋友们在一起玩得无聊,一时想不出该玩什么。一个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对阿凡提说:“如果你把自己的帽子放在地上亲自踢一下,我们就封你为孩子王。”
“那有什么不能的,你们看!”阿凡提说完把自己的帽子摘下来,放在地上一脚踢了出去。然后,其他孩子一拥而上,开始拿阿凡提的帽子当球踢。
晚上,妈妈看见阿凡提的帽子肮脏不堪,便质问他:“好端端的帽子怎么弄成这个样子?”
“是小朋友们把我的帽子当足球踢着玩了。”阿凡提回答说。
“他们把你的帽子当足球踢,你就眼巴巴地看着吗?”妈妈责怪道。
“不,妈妈,是我先开始踢的。”阿凡提回答说。
《爱唱歌的毛拉》
阿凡提上经文学堂念书的时候,经常与几位同学聚在一起唱歌取乐。他们一开始唱,那位讨人嫌的毛拉也凑过来,扯起破锣嗓子瞎唱一通,来扫他们的兴。
阿凡提决心一定要把这位讨厌的毛拉支开,到了晚上,他来到毛拉的家,对他说:“尊敬的毛拉先生,我要告诉您一个好消息,请给我赏钱吧!”
毛拉急忙掏出赏钱给了阿凡提后,问:“快说,是什么好消息?”
“刚才我听村里的几位乌力玛说,准备推选您为村里的喀孜”。毛拉听了后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
第二天晚上,阿凡提又来找毛拉说:“毛拉先生,所有的人对您当喀孜都没有意见,就是有几个同学反对说您爱唱歌,说爱唱歌的人怎么能当喀孜呢?”
“阿凡提,快想想办法吧,别让他们几个人坏了我的事。”毛拉恳求说。
“您说自己不爱唱歌,老人们是不会相信的。您最好是把那几位反对您当喀孜的同学找来,当着他们的面立下保证今生今世不再唱歌了,并写下保证书。”阿凡提说。
毛拉果然把那几位同学找来了,并当着他们的面发誓再不唱歌了,还写下“如反悔我是驴”的保证书。
过了一个礼拜,另一个人在选举中当选为喀孜。毛拉又气又恼地对阿凡提说:“阿凡提,你耍弄了我,也好,我还不想当那个喀孜呢!以后我还照唱不误!”
“好吧,您再唱一次,我就用宠头把您套上,还要让同学们把您当驴骑!”毛拉一听,无话可说。
《助 产》
阿凡提的妻子分娩前痛得死去活来。可阿凡提却在一个盆子里放了几把核桃,在妻子的肚皮上摇来摇去,发出哗啦啦的响声。
疼痛难忍的妻子没好气地问他:“阿凡提,你疯了?”
“不,亲爱的,我在帮助你生产,小孩子喜欢吃核桃,他听见核桃的声响不就出来了吗?”阿凡提回答说。
《想让您高兴高兴》
阿凡提的儿子脾气十分古怪,专与父亲作对,父亲说东他说西,父亲让他站住他非走。熟悉儿子脾气的阿凡提,平时就对儿子说反话。
一天,父子俩到磨坊磨面归来,半路遇到了一条河,他们只好趟水过河,到了河中心,驮在驴背上的一麻袋面失去重心,有点倾斜了。阿凡提对儿子说反话道:“儿子,把麻袋推下河去!”
怪脾气的儿子听了父亲的话,心想:我长这么大老是与父亲作对,这次我得听他一句话了,于是,按照父亲说的把麻袋真的推到河里去了。
“孩子,你这是干什么?”阿凡提生气地嚷道。
“爸爸,我长这么大还没有听过您的一句话,这回我想真的听您一次话,想让您高兴高兴。”儿子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