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休闲服饰 > 烟台大学缝裤子的地方在哪里

烟台大学缝裤子的地方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1-07-20 07:53:36

1. 国内哪所大学的法学研究生教育比较好

一般不具体分民法或刑法等其他方向
但建议报考民法或刑法等实力强的学校,别的不说。光司考就沾光

第一批(八所院校)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的法学院实力雄厚,对任何读书的人来说可能都是一个梦想。

北大跟人大一样,每学期开设的讲座很多,经常请一些国内外知名的学者和律师去讲课,很吸引人。不过北大法硕,对广大的贫下中农来说,他收的学费确实太贵了。除了4万多的学费,毕业论文答辩还要另外交钱,没有生活补贴,性价比不是很好。需要注意的:报考北京大学不能保证一定在北京上学,每年分数排名在后的要去深圳研究生院。关于北大深院:

1、同样是法律硕士,其他学校收费每年或5000或8000或10000不等,本部也只有14000元。但每年北大深院是22000元。悬殊甚大。

2、尽管有个别优秀的老师来深圳上课,但在整体上,其师资、图书、体育设施等严重欠缺,和本部相比差距较大。

当然,如果有意在南方的广州与深圳工作(很有钱的城市,法律职业也比较发达。)同学,我觉得去深圳读书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且真心做学术的这年头也不多!

中国人民大学

培养法硕历史悠久,实力雄厚,是第一批开始招收法硕的学校之一。

人大每年报的人在2500以上,录取率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从04年开始招生规模缩减将大大提高报考难度。学费不便宜,往年(现在已经没有了)有20左右的公费名额,公费分数线在370左右。另外人大由于宿舍比较紧张,所以不解决住宿,但学校最后会尽力想办法解决的,人大每年在大运村给安排部分住宿,那边环境很好,学习生活都很方便,离人大也不远。

人大对就业工作非常重视,每年人大法硕都能找到不错的工作--人大毕业生向来有去国家机关的传统,人脉很广。03年结业的形势不太好,又遇上了非典,但是单单就人大法硕的就业来说,还是不错,比法学总体会好一点。去机关的最多,占一半以上。留北京的也很多,一班因为应届生比较多,三分之二上都留在了北京。去部委的不少,中纪委、工商总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公安部、质检总局、审计署、国务院对台办等;回省的很多都在省厅机关,或者在一些大单位的省级机构,如保检会分会。有部分去了公检法,如北京市高检,一中院,区级法院。去银行也比较特别多,除了北京也许去广州的最多,有广州日报2个,市委办公厅,人事厅,中行深分,广东中行等等。还有部分去了企业,象什么中兴,大唐之类的。

人大法硕只有2年,这是全国唯一的,早毕业早就业,未尝不是好事!

中国政法大学

大量的公费和地处北京,吸引了千万学子,是该校难考的最重要的原因。再次,他是中国最大的专业法律大学,校友多,就业不错,最后学费也不高,性价比比较高。所以中国政法大学报名人数比较稳定,一直维持在2000人左右。不利的地方是政法的法硕上课地点在昌平,离市区较远,坐公共汽车需要2个小时左右时间,也有可能丧失一些交流、聆听知名教授授课、找兼职实践的机会。

对外经贸大学

硬件很好,就像上海的复旦,吃的好,住的好,还在繁华的朝阳区,离CBD中心近,宿舍还有凤凰卫视看。国际法实力雄厚,与经济有关的学科以及与外贸有关的学科实力很强大,也是一个可以利用的资源。贸大名气没北大人大响,但学费不贵,就业不错(主要去“国”字号的大型企业以及跨国公司以及与经贸有关的国家机关),是值得报考的学校之一。

吉林大学

03年宣传的比较多,法律硕士们也很团结,学校对法硕培育也比较重视,在BBS上吉林大学法学院的老师还专门开设一个专栏介绍吉大的情况。04年有2200人报考,这跟吉林大学对法硕的重视程度和雄厚的法学实力是分不开的。但吉大的缺点也很明显:地域较差,东北三省的重工业比较发达,但服务业太弱;就业信息的获得有限,从其今年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来看,大部分人留在了吉林省工作-在中国,就业的地区性歧视在短期内仍然无法消除;外部声誉方面与原来的法学四大天王中的其他几位相比已经有所下滑。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与吉林大学比较相似。原先可能对法硕不太重视,不过现在有所改观,新设立了以院长曾令良为首,主抓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莫洪宪等为副的法律硕士培养中心(各校现在几乎都已经成立独立的“法律硕士管理中心”等类似的专门机构,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法硕师姐师哥抗争的结果。),其中有曾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律师的教授指导实习,有律师事务所和弱势群体救助中心可供实习,任课老师都是至少在武大小有名气的中青年教授博导,师资力量还可以。

不过由于法律硕士还属于新兴事物,甚至在一些任课老师中仍存在误解,教理论法学的老师大都对法硕薄有微词,而教行政法,刑法等课的老师则较重视法硕。武大整个校风很自由,有最漂亮的校园,到樱花开放的时候,确实很美-武汉大学是全国最漂亮的校园。

华东政法学院

我国历史最悠久也是实力最强的法学教育-“五院四系”。 “五院”是:中国政法学院(现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学院(现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学院(现西北政法大学)、中南政法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华东政法学院。 “四系”是:北京大学法律系、人民大学法律系、吉林大学法律系、武汉大学法律系。

这些才是现在我国法律教育的顶峰所在。甚至可以有点夸张的说,只有这五院四系的法学毕业生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法学“科班出身”。

优越的地理位置,全国的经济中心,自由法制的社会氛围,上海自然很有魅力!在上海开设法律的大学不少于10家,但只有华政在这五院四系之中,复旦法学院的上升势头很强,不过至少现在他的法学教育实力还不能和华政相比。华政有法学教授40多位,博导数十位,法学博士点四个。考华政容易一些,因为招生名额多。如果不想去北京,选择华政也是不错的。

西南政法大学

传统的法学院,深厚的历史底蕴,学术特点体现务实。03总人数259人,按生源地分5个班,住宿为新装修宿舍,约30平米,带卫生间,水房,201电话,宽带接口,空调,家具与床一体,费用1200/年。

西政是有理由骄傲的,强大的法学科研实力,辉煌的法学业绩,大量优秀的法学毕业生分布全国各地,让法律院校汗颜的“西政现象”等等。当然,也有地理位置偏僻,降为“地方队”的尴尬,但仍旧无法掩盖它在法学界的地位!04招生规模很大,而其地域的局限又掩盖了其在就业方面和传统人脉方面的优势,一部分考生会选择其他院校,另外由于不提供生活补助、奖学金和公费医疗,吸引力在下降。但说实话在法律系统中,他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第二批(五所院校)

厦门大学

环境一流,在那里上三年真的一点都不亏。厦门经济不错,法学院实力雄厚,是第二批招生的,厦大的就业也不错。

南京大学

学费很低,就业很好,南大的牌子也不错。虽然南大法学院实力是确实比不上人大北大,但因为江苏是一个经济大省,南大的法硕在本省就可以找到不错的工作。南大法硕学习气氛特别刻苦,很另人钦佩。基本情况:

1、招生名额一直控制在80左右。

2、有十个公费名额,不用交培养费和住宿费,均为应届生,每月享受研究生补助。

3、对自费生和委培生提供国家助学贷款。

4、复试公平,严格的差额复试。

5、外地生提供住宿,五人一间,每人600/年。

6、授课老师都是最受欢迎的老师,与法学硕士的配置完全相同。

7, 第一学年末分配导师,每个导师大约带5名左右。

中山大学

新生进中山大学,首先学校给我们介绍中大历史,校训和中山先生的精神。法学院在中大历史不是很久,在中国不算前几名,但肯定不算差的法学院。对法硕也非常重视。另外中大招生广东省考生占多数。

中南政法学院

中南政法大学法学实力一般,但幸运的是它与别人合并成立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成为原来5大政法院校中唯一的211院校,这样在学校硬件,资金投入方面无疑占了一些优势。

西北政法学院

业内人士都知道西政的实力不错。 大家都在研究生楼上住,收费一模一样。宿舍按级分不按专业分,一个宿舍四个人有阳台有空调。各方面都不错。03年有近30个公费名额。

第三批(九所院校)

复旦大学

借助上海的优势,前景不错。复旦的学生在上海就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对全国各地想去上海发展的学生来说,吸引力特别大。不过应届生人事档案调入学校,外地生员户籍调入学校;非应届毕业生一律不转户口和档案。

浙江大学

给的我感觉就是“三美”:美食、美女、美景。浙大就在西湖边上,风景很美,伙食也不错,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女就不用说了吧。 基本情况:

1、法学院在合并以前属于杭大,但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已有了长足的进步。浙大有雄厚的资金,在引进人才和教学质量方面可谓不遗余力。浙大的强项是法理学、宪法和行政法,其中李龙,孙笑侠,林来梵都是国内外著名学者。在民商法方面,原来确实比较弱,但是马上将变得“强大的不能再强大”,原因是法学院即将引进几位超重量级的人物。在刑法方面,今年增加了硕士点。

2.对法硕的教学非常重视,每天上午都是课满,有的老师说相比法学硕士,更喜欢法硕。每两个人跟一个导师,学习上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去问。压力挺大,因为法硕和法学硕士一样,要在核心刊物发表文章才能发学位证书。不过这体现了浙大培养方案的严谨务实。

3.待遇方面,与别的研究生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往界生没有补助与医疗保险。住的是硕博楼,居住氛围感觉不错。

黑龙江大学

无论地理位置还是法学实力都是很一般,还不如辽大,估计是为了照顾东北三省的缘故,各省都有且只有一所法硕院校;如果想留在黑龙江工作,还是可以考虑的。

湘潭大学

实力一般,师资还可以,历史悠久,适合附近考生或者有意去广东一带工作的学生报考,经济实惠,就业主要去南方的广州深圳佛山等,法学实力比湖南大学强,有几个在法学界响当当的人物,入他们的法学院院长邱兴隆教授,知识产权的冯晓青教授,还有几个国家级或省级的青年法学家。

四川大学

法律系传统上有一定的实力,就业方面亦可。同时因在西部,分数线不可能太高,且自主划线,有望降分录取。每年都接受调剂。

安徽大学

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苏州大学

苏大的法学实力较强,历史更是悠久,可以追溯到国民党的动武大学法学院,加上苏州异常发达的经济实力(比省会南京发达的多),就业很不错。

山东大学

在山东是绝对的老大,其他学校和它水平差距很大,合并后实力和吉大有一拼,师资力量强大。就业显然也受到地理位置的局限。

郑州大学

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第四批(六所院校)

清华大学

法学楼非常气派,我估计大门口的那几跟柱子一根就值几百万。法学院资金雄厚,发展很快,对法硕非常重视,学院从03年开始加大力度注重法硕的培养。住宿条件不错,女生三人一间,男生两人一间,一般是一个法硕和一个法学研究生住一起。不过招生人数比较少,每年报考的人数比较多,所以难度大。考上的都非常珍惜这个学习的机会,学风是有目共睹的。往年的毕业生就业不错,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一些大的企业事业单位都有人去了。但由于不是传统法律名校,整体实力还逊一些,毕业生以后发展不象人大北大吉大那样有人脉支撑。另外清华大学在深圳设了一个研究生分院,那边招100的法硕。不过有人反映那边的情况不是特别理想,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很大。

南开大学

法硕可以选修任何法学的课程,无论是研一还是研二的,只要教室可以坐的下。老师是南开法学院最好的老师,因此师资问题是不用考虑的。上课的地方是南开教学设施最好的地方—模拟法庭,是法硕专用的教室。法硕的统一教材是司法部法学教材编辑部组织编写的,每本书的撰稿人都是本领域的权威人士。法硕研究生都住在校外,因为学校住宿条件有限,法硕也安排在校外住宿。四人一间,单独卫生间,有电扇,每人一个书桌和大衣柜还有一个贮物箱。条件还是不错的。实力一般,但牌子好就业好啊,是天津考生第一选择.

山西大学
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兰州大学
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云南大学

地方太过偏远,虽然云大实力很强,但现状不好,又因为出了马事件,未来发展前景堪忧,就业方面也受地域限制多多。

辽宁大学

对法硕还是比较重视的,在大连与沈阳就业还是很有区位优势的。

第五批(十一所院校)

贵州大学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海南大学

实话实力一般,但海南做为一个经济特区,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是他的一个卖点,今年报考人数不多,接受调剂。

河南大学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更何况还有法律实力名气更强的郑大。

湖南大学
实力一般,历史悠久,适合附近考生报考,经济实惠。

南京师范大学

地理位置不错,江苏省经济实力很强,法学实力也不错,法理学、诉讼法学蛮有实力,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就是他们法学院的院长公丕祥教授。

江西财经大学
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烟台大学

地理位置好,自然环境一流,民商法学实力在全国很有影响,有几个著名教授。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在北京,就业渠道稳定,很强的军事院校色彩,以后会越来越受到考生关注。

上海交通大学

2002年6月才成立法学院。交大04年是第一年招法硕,在宣传上有其可圈可点之处!他的吸引力在于二年半二万元学费上,这在第一档高校中,无疑是很低的,而上海的地缘优势也是很强的!这无疑会成为很多考生报考的目标。他的缺点在于他不是法学传统强校,在业内人脉不足。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新增招生单位中最受期待的,当然他的吸引力一是传统法学实力强悍,二是地处北京的优势,三是未来的就业期望较高,四是他们有意在法硕教育探索方面作出一点贡献!05年不招生,估计与去年的招生丑闻有关吧。

2. 关于考法学研究生

一般不具体分民法或刑法等其他方向
但建议报考民法或刑法等实力强的学校,别的不说。光司考就沾光

第一批(八所院校)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的法学院实力雄厚,对任何读书的人来说可能都是一个梦想。

北大跟人大一样,每学期开设的讲座很多,经常请一些国内外知名的学者和律师去讲课,很吸引人。不过北大法硕,对广大的贫下中农来说,他收的学费确实太贵了。除了4万多的学费,毕业论文答辩还要另外交钱,没有生活补贴,性价比不是很好。需要注意的:报考北京大学不能保证一定在北京上学,每年分数排名在后的要去深圳研究生院。关于北大深院:

1、同样是法律硕士,其他学校收费每年或5000或8000或10000不等,本部也只有14000元。但每年北大深院是22000元。悬殊甚大。

2、尽管有个别优秀的老师来深圳上课,但在整体上,其师资、图书、体育设施等严重欠缺,和本部相比差距较大。

当然,如果有意在南方的广州与深圳工作(很有钱的城市,法律职业也比较发达。)同学,我觉得去深圳读书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且真心做学术的这年头也不多!

中国人民大学

培养法硕历史悠久,实力雄厚,是第一批开始招收法硕的学校之一。

人大每年报的人在2500以上,录取率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从04年开始招生规模缩减将大大提高报考难度。学费不便宜,往年(现在已经没有了)有20左右的公费名额,公费分数线在370左右。另外人大由于宿舍比较紧张,所以不解决住宿,但学校最后会尽力想办法解决的,人大每年在大运村给安排部分住宿,那边环境很好,学习生活都很方便,离人大也不远。

人大对就业工作非常重视,每年人大法硕都能找到不错的工作--人大毕业生向来有去国家机关的传统,人脉很广。03年结业的形势不太好,又遇上了非典,但是单单就人大法硕的就业来说,还是不错,比法学总体会好一点。去机关的最多,占一半以上。留北京的也很多,一班因为应届生比较多,三分之二上都留在了北京。去部委的不少,中纪委、工商总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公安部、质检总局、审计署、国务院对台办等;回省的很多都在省厅机关,或者在一些大单位的省级机构,如保检会分会。有部分去了公检法,如北京市高检,一中院,区级法院。去银行也比较特别多,除了北京也许去广州的最多,有广州日报2个,市委办公厅,人事厅,中行深分,广东中行等等。还有部分去了企业,象什么中兴,大唐之类的。

人大法硕只有2年,这是全国唯一的,早毕业早就业,未尝不是好事!

中国政法大学

大量的公费和地处北京,吸引了千万学子,是该校难考的最重要的原因。再次,他是中国最大的专业法律大学,校友多,就业不错,最后学费也不高,性价比比较高。所以中国政法大学报名人数比较稳定,一直维持在2000人左右。不利的地方是政法的法硕上课地点在昌平,离市区较远,坐公共汽车需要2个小时左右时间,也有可能丧失一些交流、聆听知名教授授课、找兼职实践的机会。

对外经贸大学

硬件很好,就像上海的复旦,吃的好,住的好,还在繁华的朝阳区,离CBD中心近,宿舍还有凤凰卫视看。国际法实力雄厚,与经济有关的学科以及与外贸有关的学科实力很强大,也是一个可以利用的资源。贸大名气没北大人大响,但学费不贵,就业不错(主要去“国”字号的大型企业以及跨国公司以及与经贸有关的国家机关),是值得报考的学校之一。

吉林大学

03年宣传的比较多,法律硕士们也很团结,学校对法硕培育也比较重视,在BBS上吉林大学法学院的老师还专门开设一个专栏介绍吉大的情况。04年有2200人报考,这跟吉林大学对法硕的重视程度和雄厚的法学实力是分不开的。但吉大的缺点也很明显:地域较差,东北三省的重工业比较发达,但服务业太弱;就业信息的获得有限,从其今年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来看,大部分人留在了吉林省工作-在中国,就业的地区性歧视在短期内仍然无法消除;外部声誉方面与原来的法学四大天王中的其他几位相比已经有所下滑。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与吉林大学比较相似。原先可能对法硕不太重视,不过现在有所改观,新设立了以院长曾令良为首,主抓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莫洪宪等为副的法律硕士培养中心(各校现在几乎都已经成立独立的“法律硕士管理中心”等类似的专门机构,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法硕师姐师哥抗争的结果。),其中有曾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律师的教授指导实习,有律师事务所和弱势群体救助中心可供实习,任课老师都是至少在武大小有名气的中青年教授博导,师资力量还可以。

不过由于法律硕士还属于新兴事物,甚至在一些任课老师中仍存在误解,教理论法学的老师大都对法硕薄有微词,而教行政法,刑法等课的老师则较重视法硕。武大整个校风很自由,有最漂亮的校园,到樱花开放的时候,确实很美-武汉大学是全国最漂亮的校园。

华东政法学院

我国历史最悠久也是实力最强的法学教育-“五院四系”。 “五院”是:中国政法学院(现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学院(现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学院(现西北政法大学)、中南政法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华东政法学院。 “四系”是:北京大学法律系、人民大学法律系、吉林大学法律系、武汉大学法律系。

这些才是现在我国法律教育的顶峰所在。甚至可以有点夸张的说,只有这五院四系的法学毕业生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法学“科班出身”。

优越的地理位置,全国的经济中心,自由法制的社会氛围,上海自然很有魅力!在上海开设法律的大学不少于10家,但只有华政在这五院四系之中,复旦法学院的上升势头很强,不过至少现在他的法学教育实力还不能和华政相比。华政有法学教授40多位,博导数十位,法学博士点四个。考华政容易一些,因为招生名额多。如果不想去北京,选择华政也是不错的。

西南政法大学

传统的法学院,深厚的历史底蕴,学术特点体现务实。03总人数259人,按生源地分5个班,住宿为新装修宿舍,约30平米,带卫生间,水房,201电话,宽带接口,空调,家具与床一体,费用1200/年。

西政是有理由骄傲的,强大的法学科研实力,辉煌的法学业绩,大量优秀的法学毕业生分布全国各地,让法律院校汗颜的“西政现象”等等。当然,也有地理位置偏僻,降为“地方队”的尴尬,但仍旧无法掩盖它在法学界的地位!04招生规模很大,而其地域的局限又掩盖了其在就业方面和传统人脉方面的优势,一部分考生会选择其他院校,另外由于不提供生活补助、奖学金和公费医疗,吸引力在下降。但说实话在法律系统中,他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第二批(五所院校)

厦门大学

环境一流,在那里上三年真的一点都不亏。厦门经济不错,法学院实力雄厚,是第二批招生的,厦大的就业也不错。

南京大学

学费很低,就业很好,南大的牌子也不错。虽然南大法学院实力是确实比不上人大北大,但因为江苏是一个经济大省,南大的法硕在本省就可以找到不错的工作。南大法硕学习气氛特别刻苦,很另人钦佩。基本情况:

1、招生名额一直控制在80左右。

2、有十个公费名额,不用交培养费和住宿费,均为应届生,每月享受研究生补助。

3、对自费生和委培生提供国家助学贷款。

4、复试公平,严格的差额复试。

5、外地生提供住宿,五人一间,每人600/年。

6、授课老师都是最受欢迎的老师,与法学硕士的配置完全相同。

7, 第一学年末分配导师,每个导师大约带5名左右。

中山大学

新生进中山大学,首先学校给我们介绍中大历史,校训和中山先生的精神。法学院在中大历史不是很久,在中国不算前几名,但肯定不算差的法学院。对法硕也非常重视。另外中大招生广东省考生占多数。

中南政法学院

中南政法大学法学实力一般,但幸运的是它与别人合并成立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成为原来5大政法院校中唯一的211院校,这样在学校硬件,资金投入方面无疑占了一些优势。

西北政法学院

业内人士都知道西政的实力不错。 大家都在研究生楼上住,收费一模一样。宿舍按级分不按专业分,一个宿舍四个人有阳台有空调。各方面都不错。03年有近30个公费名额。

第三批(九所院校)

复旦大学

借助上海的优势,前景不错。复旦的学生在上海就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对全国各地想去上海发展的学生来说,吸引力特别大。不过应届生人事档案调入学校,外地生员户籍调入学校;非应届毕业生一律不转户口和档案。

浙江大学

给的我感觉就是“三美”:美食、美女、美景。浙大就在西湖边上,风景很美,伙食也不错,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女就不用说了吧。 基本情况:

1、法学院在合并以前属于杭大,但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已有了长足的进步。浙大有雄厚的资金,在引进人才和教学质量方面可谓不遗余力。浙大的强项是法理学、宪法和行政法,其中李龙,孙笑侠,林来梵都是国内外著名学者。在民商法方面,原来确实比较弱,但是马上将变得“强大的不能再强大”,原因是法学院即将引进几位超重量级的人物。在刑法方面,今年增加了硕士点。

2.对法硕的教学非常重视,每天上午都是课满,有的老师说相比法学硕士,更喜欢法硕。每两个人跟一个导师,学习上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去问。压力挺大,因为法硕和法学硕士一样,要在核心刊物发表文章才能发学位证书。不过这体现了浙大培养方案的严谨务实。

3.待遇方面,与别的研究生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往界生没有补助与医疗保险。住的是硕博楼,居住氛围感觉不错。

黑龙江大学

无论地理位置还是法学实力都是很一般,还不如辽大,估计是为了照顾东北三省的缘故,各省都有且只有一所法硕院校;如果想留在黑龙江工作,还是可以考虑的。

湘潭大学

实力一般,师资还可以,历史悠久,适合附近考生或者有意去广东一带工作的学生报考,经济实惠,就业主要去南方的广州深圳佛山等,法学实力比湖南大学强,有几个在法学界响当当的人物,入他们的法学院院长邱兴隆教授,知识产权的冯晓青教授,还有几个国家级或省级的青年法学家。

四川大学

法律系传统上有一定的实力,就业方面亦可。同时因在西部,分数线不可能太高,且自主划线,有望降分录取。每年都接受调剂。

安徽大学

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苏州大学

苏大的法学实力较强,历史更是悠久,可以追溯到国民党的动武大学法学院,加上苏州异常发达的经济实力(比省会南京发达的多),就业很不错。

山东大学

在山东是绝对的老大,其他学校和它水平差距很大,合并后实力和吉大有一拼,师资力量强大。就业显然也受到地理位置的局限。

郑州大学

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第四批(六所院校)

清华大学

法学楼非常气派,我估计大门口的那几跟柱子一根就值几百万。法学院资金雄厚,发展很快,对法硕非常重视,学院从03年开始加大力度注重法硕的培养。住宿条件不错,女生三人一间,男生两人一间,一般是一个法硕和一个法学研究生住一起。不过招生人数比较少,每年报考的人数比较多,所以难度大。考上的都非常珍惜这个学习的机会,学风是有目共睹的。往年的毕业生就业不错,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一些大的企业事业单位都有人去了。但由于不是传统法律名校,整体实力还逊一些,毕业生以后发展不象人大北大吉大那样有人脉支撑。另外清华大学在深圳设了一个研究生分院,那边招100的法硕。不过有人反映那边的情况不是特别理想,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很大。

南开大学

法硕可以选修任何法学的课程,无论是研一还是研二的,只要教室可以坐的下。老师是南开法学院最好的老师,因此师资问题是不用考虑的。上课的地方是南开教学设施最好的地方—模拟法庭,是法硕专用的教室。法硕的统一教材是司法部法学教材编辑部组织编写的,每本书的撰稿人都是本领域的权威人士。法硕研究生都住在校外,因为学校住宿条件有限,法硕也安排在校外住宿。四人一间,单独卫生间,有电扇,每人一个书桌和大衣柜还有一个贮物箱。条件还是不错的。实力一般,但牌子好就业好啊,是天津考生第一选择.

山西大学
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兰州大学
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云南大学

地方太过偏远,虽然云大实力很强,但现状不好,又因为出了马事件,未来发展前景堪忧,就业方面也受地域限制多多。

辽宁大学

对法硕还是比较重视的,在大连与沈阳就业还是很有区位优势的。

第五批(十一所院校)

贵州大学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海南大学

实话实力一般,但海南做为一个经济特区,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是他的一个卖点,今年报考人数不多,接受调剂。

河南大学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更何况还有法律实力名气更强的郑大。

湖南大学
实力一般,历史悠久,适合附近考生报考,经济实惠。

南京师范大学

地理位置不错,江苏省经济实力很强,法学实力也不错,法理学、诉讼法学蛮有实力,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就是他们法学院的院长公丕祥教授。

江西财经大学
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烟台大学

地理位置好,自然环境一流,民商法学实力在全国很有影响,有几个著名教授。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在北京,就业渠道稳定,很强的军事院校色彩,以后会越来越受到考生关注。

上海交通大学

2002年6月才成立法学院。交大04年是第一年招法硕,在宣传上有其可圈可点之处!他的吸引力在于二年半二万元学费上,这在第一档高校中,无疑是很低的,而上海的地缘优势也是很强的!这无疑会成为很多考生报考的目标。他的缺点在于他不是法学传统强校,在业内人脉不足。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新增招生单位中最受期待的,当然他的吸引力一是传统法学实力强悍,二是地处北京的优势,三是未来的就业期望较高,四是他们有意在法硕教育探索方面作出一点贡献!05年不招生,估计与去年的招生丑闻有关吧。

(转贴)

3. 鲁东的鲁东大学

鲁东大学是山东省省属普通高等学校,省属重要综合性大学,教育部汉语言、生物学学科重点建设的高校。坐落在美丽的滨海城市烟台。 文、理、工、经、管、法、教、史、农9大学科,其中有3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99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目前共有硕士学位授权学科34个,涉及6个学科门类的15个一级学科。2005年成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目前,全日制在校生23734人,其中各类硕士研究生1000余人、本专科生23005人、外国留学生147人;另有函授生6027人、在职硕士研究生217人。
学校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适度控制办学规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过程,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基本理论扎实,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1997年山东省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和2001年山东省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中,成绩突出,名列前茅。2001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多年来,在有可比性的考试与竞赛活动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一次性过线率均在70%以上,全省计算机应用能力统考一次性通过率均在93%以上,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研录取率均在30%以 上。2005年,在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中,荣获团体总分第五名;2006年,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国家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获奖的等次和数量位居山东省高校首位;外国语学院张海燕同学参加“第三届新纪元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比赛,在连续两届冠军空缺的情况下脱颖而出,获得文学翻译组冠军,得到评委专家王蒙、陆谷孙等的高度评价。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王海强等3名同学获得山东省首届大学生物理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毕业生年底就业率连续多年均在85%以上。
【成就显著的学科建设 】
学校重视学科建设,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学科整体实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现拥有汉语言文字学、英语语言文学、专门史、艺术美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运筹学与控制论、自然地理学、原子与分子物理、应用生物技术9个省级重点学科与实验室。其中,汉语言文字学是山东省强化建设重点学科,该学科在中文信息处理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词汇学与词典学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设有教育部汉语辞书研究中心。 术研究中心、山东心理教育研究与咨询中心等9个省部级科研机构。其中,山东省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山东省食用菌专家顾问团挂靠单位,“十五”以来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共7项,省级科研课题18项;17项科研成果通过国家和省部级鉴定;获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10项奖励;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300多篇;在全省培植了12个省级食用菌示范县,创造了社会经济效益40多亿元。
2001年以来,学校先后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912项,其中“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9项,省部级项目129项,厅局级项目83项,通过鉴定科技成果44项;出版学术专著129部,发表学术论文6976篇,其中被SCI、EI、ISTP和SSCI收录284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或摘引47篇;获得各类科研奖励448项,省部级以上43项。 79年辛勤耕耘,春华秋实,如今的鲁东大学已是桃李芬芳,人才竞秀。7万多名毕业生,遍布社会各行各业,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为地方基础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多年来,毕业生以综合素质高、敬业精神强、基础知识牢和职业技能好而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在毕业生中,有的成为省、市党政领导和著名企业家;有的成为学界精英,如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院士、东方语言研究所所长袁博平,齐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王志民教授等;有的成为文坛翘楚,形成了以国际知名作家、山东省作协主席张炜为代表的饮誉文坛的“鲁大作家群”,文化部原部长、当代著名作家王蒙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与认可。
学校具有悠久的教师教育历史,形成了鲜明的教师教育优势和特色,为山东省特别是胶东地区的基础教育做出了重 在培养的7万多名毕业生中,有5.4万余人从事基础教育工作。他们秉承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红烛精神,在基础教育一线辛勤耕耘,化雨润物,育英哺华,成为烟台、威海地区基础教育的顶梁柱。
近年来,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社会影响不断扩大,赢得了多种荣誉称号。2004年被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授予“普通话水平测试先进测试站”称号;同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5年被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一级单位”称号;2007年被国家语委授予“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称号;2002年第三次被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先进教务处”;同年被山东省 教育厅评为“自动化建设先进图书馆”;2002年以来,连续五次被共青团山东省委等五个部门评为“全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2005年被山东省委高校工委评为“德育工作优秀高校”;2007年被山东省委高校工委评为“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同年被山东省人事厅、教育厅评为“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面对新世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之势,全校上下正在凝心聚力,笃志强校,力争经过20年或更长一段时间的不懈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在国外有一定知名度、国内有较大影响、水平较高、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 老舍,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文学大师。
----1930年左右在山东第二乡师(今鲁东大学)做教师
1930年,山东省立第二乡村师范学校设在莱阳。吴伯萧任过校长,王哲任过教务主任,何其芳开过语文课,老舍应聘来这里(鲁东大学前身)教学。
臧克家
---曾执教于鲁东大学前身莱阳师范学校。
何其芳(1912—1977)
--艺理论家、诗人、作家 。曾经执教于莱阳乡村师范(鲁大前身)。
吴伯箫
---任职于莱阳师范(今鲁东大学),做校长,教师。中国著名作家。在文学史上有崇高的地位。
曲 波(1923~),山东龙口人。
---当代著名作家,有名著《林海雪原》塑造了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扬子荣、坐山雕等形象。毕业于胶东公学抗大(今鲁东大学)。
荪勃 1927年4月出生,乳山寨镇刁家村人。
----中共党员。1945年毕业于胶东公学--今鲁东大学。1945年参加八路军,历任胶东东海军分区报社记者,东海军分区宣传干事,胶东军区宣传干事,山东军区前导报社编辑,华东军区某部宣传干事,总政某部宣传处干事,济南警备区政治部副主任,总政某部宣传处副处长、处长,华艺出版社社长。他从事文化宣传工作数十年,成绩卓著,多次立功受奖。
张炜
---1978年毕业于烟台师范学院--今鲁东大学,中国杰出作家,曾被评为中华百年百名杰出作家之一。代表作《古船》在国际上影响巨大,获奖无数。曾被国际文化界与老舍、沈从文并列。现为山东作协主席。
袁博平
--毕业于烟师--今鲁东大学 ,现为英国剑桥大学博士生导师,科学院院士,为英国剑桥大学聘用的首位中国人,目前为剑桥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院院士。
----------------------------------------------------------------------------------------------------------------------------- 党委书记 毕宪顺
党委副书记、校长 李清山
党委副书记 刘凤鸣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乔万敏
党委常委、副校长 冯金信
党委常委、副校长 王 庆
党委常委、副校长 柳新华 学校办公室(统战部)
纪委(监察审计室)
组织部
机关党总支
宣传部
工会
学生工作部(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团委
离退休工作处
武装保卫部(处、公安处) 汉语言文学院
音乐学院
政法学院
美术学院
历史与社会学院
交通学院
外国语学院
数学与信息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应用技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
物理学院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商学院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地理与规划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国际交流学院
马列主义教研部
心理与教育学院
大学外语教学部
体育学院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部
图书馆
汽车技术实习中心
网络中心
附属学校 学校办公室
教务处
人事处
科研处
研究生工作部(处)
资产与后勤管理处
招投标管理办公室
基建处
财务处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继续教育学院
外事处
学报编辑部
科技开发中心(服务烟台办公室)

4. 谁是威海市的名人

王玉阳(1142~1217) 名处一,号玉阳,据考乡居在今乳山市冯家镇一带。金大定八年(1168年),遇道教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请为弟子,从师至烟霞洞,“授以正法三十有六”。后玉阳独去文登铁槎山(今荣成市)云光洞结庵修炼,常赤脚往来于山石荆棘,人称“铁脚仙人”。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奉诏进京为世宗皇帝讲道,凡所应对,无不时中。世宗“延问修真之道,就御果园建道院,给三品俸,敕充生辰醮高功主,赐冠简紫衣”,玉阳皆上表辞之。未几,恳求还山,世宗“不讳其志”,仍赐钱20万为回山盘费。家乡道徒、百姓闻其归乡,“千百相率,前十余舍遮道欢迎,不令他适”。玉阳遂在圣水岩结茅为庵,行道修炼,收弟子300余,创立全真教嵛山派。承安二年(1197年),章宗皇帝召玉阳进京,问养身之道,玉阳“以无为清静少私寡
欲为对”。复问教法规仪治国之道,玉阳“以雅对,妙沃帝心”。帝特赐号“体玄大师”,并再旨留京主持修真观,玉阳再辞,求还山。帝许之,乃赐道经一藏, “绫罗绢各两千匹,月给斋厨钱二百镪”, 并牒敕圣水庵为“玉虚观”。还山后,约集“善众门人”,“献木”、“献谷”、“施财”,“剪荆芟草,夷峻堙谷”,修建玉虚观,时为北方三大道观之一。玉阳居玉虚观20余年,三次受帝王诏见。卒时,“乃沐浴冠带,焚香朝礼而逝”。生前著作有《云光集》、《清真集》行世,其中《云光集》辑诗、词、歌、赋600余篇,被收入《道藏》。

王 悦(1456~1510) 字恭轩,(籍贯?威海城里人?)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赴京游太学,不久返居乡里,致力于读书写作。他热爱乡土,悉心调查民俗,收集佚文传说,首纂《威海卫志》一编,惜失于战乱。王悦以威海地域的山海奇貌胜景,仿《京都赋》创作《威海赋》,对威海倍加赞美。弘治元年(1488年)明廷有修卫志之命,巡察海道副使赵鹤龄来威海,取阅卫志和诗文旧著,赞赏《威海赋》铺陈巧妙,气势磅礴,足以了解一卫之风物,堪称杰作,令载入志书。《威海赋》遂流传于世。弘治年间,由岁贡生任京畿县丞。因为人疏放,不肯讨好上司,任县丞九年,辞归乡里。明正德二年(1507年)春夏间,历游江南、中州等地名胜,将沿途所见所感,赋词作记,整理编辑成《南游录》三集。他在后记中写道:“我与江湖似有缘,漫游何幸一周旋。道途来往七千里,诗句吟哦二百篇。总把名山与胜水,都收断简共残编。
奚囊倾出聊收录,为付儿童作话传。”《南游录》编成不久病故。

毕 高(1520~1563) 字士登,号月亭,威海神道口村人。善骑射,爱读兵书,少年时即有抵抗外侮之志,手书“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贴于壁上,以自励。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袭威海卫指挥同知,后升任登州营后营把总、即墨营守备、泗洲营游击等职。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3月),升任淮扬营参将,负责扬州、仪征、泰兴、高邮、宝应、兴化一带防倭事宜。到任后,见卫所军队纪律松弛,缺乏训练,无战斗力,便从徐州、邳县、淮阴、扬州招募剽悍兵勇2000人,从扬州卫存留班军中精选千人,组成一支抗倭军,严加操练,在淮、扬一带抗倭战斗中,屡败倭寇,功绩卓著。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7月),调任福建兴化营参将,分守中路,兼统水寨兵船,为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得力助手。是年12月,戚继光回浙江作战,倭寇乘机进犯福建, 围攻兴化城。他率众固守。倭寇攻城不下,围困月余。翌年1月,倭寇假扮明兵诈开城门, 他与副使翁时器突出重围。4月,在与倭寇作战中阵亡,赐祭葬威海钦村狮子园。

刘振民(1900.5~1938.4) 代号水子,文登界石大界石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1932年4月,任文登二区农民协会宣传干事。同年7月,经曹云章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利用卖文具和农民协会干事的身份,走村串校,广泛结交进步教师和学生,并积极在农民中发展组织。 1933年春,任中共文登二区区委书记。翌年2月,任胶东特委委员。以行医为掩护,在文登、荣成石岛一带开展党的工作,协助建立石岛党支部和新亚药房联络站。
1935年春,任中共胶东特委委员兼宣传部长。年底,参与组织和领导“一一·四”农民武装暴动,与张连珠负责指挥东路的行动,并任第三大队政委。暴动失败,特委书记张连珠和其他领导人曹云章、程伦等人牺牲,刘振民和于得水、王亮等人带领突围出来的暴动队员,进驻昆嵛山区,建立了昆嵛山红军游击队,同国民党地方武装展开游击战。
1936年4月,刘振民主持在昆嵛山“老蜂窝”举办训练班。同年5月,被派去延安学习,并出席中共中央召开的白区党代表会议。1937年10月返回胶东,在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司令部工作。1938年2月,带领中共海阳县委组织部李桂岩等3人,去即墨县国民党地方武装韩炳宸部做统战工作,被韩部扣留,受尽酷刑,宁死不屈,于同年4月被杀害。

丛禾生(1871~1940) 名涟珠,又名宝清,字禾生。文登文城北宫村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以廪生资格考入济南优级师范第一班。翌年官费留学日本,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夏毕业回国。为挽救孱弱的祖国,他力主学习西方的科学文化,征得烟台渔业公司总办王季樵和东海关道何秋辇赞助支持,奔波胶东十余县,发动知识分子83人,如徐镜心、谢鸿涛、马秋仪等,自费去日本留学。后来这些人大都成为山东辛亥革命骨干。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5月),丛禾生 与同盟会员于春暄等在烟台创办东牟公学。该校后来成为同盟会北方支部所在地。 同年8月,再次东渡,入日本丛禾生(1871~1940) 名涟珠,又名宝清,字禾生。文登文城北宫村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以廪生资格考入济南优级师范第一班。翌年官费留学日本,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夏毕业回国。为挽救孱弱的祖国,他力主学习西方的科学文化,征得烟台渔业公司总办王季樵和东海关道何秋辇赞助支持,奔波胶东十余县,发动知识分子83人,如徐镜心、谢鸿涛、马秋仪等,自费去日本留学。后来这些人大都成为山东辛亥革命骨干。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5月),丛禾生 与同盟会员于春暄等在烟台创办东牟公学。该校后来成为同盟会北方支部所在地。 同年8月,再次东渡,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11月,由胡瑛介绍加入同盟会,与孙中山、黄兴等人均有交往。1907年1月, 被山东提学司电召回国,任省学务处视学员。武昌起义爆发,他与济南同盟会员积极响应,成立山东独立联合会,被选为会员。后因山东巡抚孙宝琦迫害革命党人,便回到文登。1912年1月与丛琯珠等发动起义,光复文登。复辟势力血洗文登时,他正在章子山岳父家探亲,幸免遇难。
1914年,丛禾生创办省立女二师,任校长。后又创办曹州中学(后命名省立第六中学),任校长。主持六中教学十余年间,适逢政局动荡,经费困难。他倾尽全力,以校为家,惨淡经营,延聘中西学士名流如梁漱溟、王近信、张雪门、亓养斋等到校任教,把该校建设成为30年代山东中等学校的楷模。他爱护学生,有如子弟,亲授修身课,示以修身立己之道。有患病者,顾抚周至。令学生组织“自治团”,自我管理卫生、自修、风纪等。又组织“互助会”,辅助困难者,薄俸收入,多捐于此。1926年,调任山东大学附设高中部主任。1928年应聘为山东大学讲师,并兼重华学院学监和国文教员。1940年病逝于文登县口子后村。
丛禾生一生淡泊,不慕仕途,专心教育,被誉为山东近代教育家。山东省立第六中学为表彰他同其他三位教师的功绩,立“四先生碑”以作纪念(此碑在今菏泽一中院内)。

王海将军和谷建芬也是威海人

5. 对报考学校 有了解的学者进....

一、学院介绍

1、青岛科技大学简介
青岛科技大学是山东省属重点建设的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医、法等学科协调发展,以材料学、化学工程、应用化学、机械工程、自动化、信息与计算机为特色学科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创建于1950年,现有崂山校区和四方校区两个校区,共有全日制在校生2.5万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近1500人。学校拥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研究生面试推荐权,现有7个博士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9个硕士点,59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国家科学技术部技术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山东省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青岛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行业依托中心;学校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6个省级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学校高质量的教学工作被教育部评估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2、青岛科技大学的历史沿革
青岛科技大学原名青岛化工学院,为原国家化学工业部直属高校,其前身是1950年9月创建的沈阳轻工业高级职业学校,1956年8月迁至青岛,改名为青岛橡胶工业学校,1958年9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组建为山东化工学院,1984年9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青岛化工学院,1998年划转山东省领导,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青岛科技大学。
3、自动化与电子工程学院的介绍
自动化专业设立于1972年,系我校历史较为悠久的专业之一,1983年成立自动化系,2004年成立自动化与电子工程学院。目前,学院拥有自动化、测控技术及仪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四个专业,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两个硕士点,同时也是国家批准的控制工程专业方向的工程硕士培养点。目前学院在校本专科生达2100多人,研究生200多人,教职工90余人,其中正教授8人,具有副高级职称的38人,博士及在读博士20余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0余人。学院原有固定资产784万余元,2005年学校又拨款310万元用于新专业建设,同时今年获准中央、地方共建电工、电子基础教学资金1200万元,为新专业建设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更好地巩固和强化已有专
4、学院的性质及业务隶属关系
青岛科技大学是教育部批准和备案的国办普通高等院校;隶属于山东省教育厅业务直接领导并负责学籍管理、教育督导、核发证书。自动化与电子工程学院是青岛科技大学的二级学院, 学院有两个教学区,一个位于四方区郑州路53号,一个位于城阳区春城路616号。位于春城路的中港教学区主要举办试点本科教育和成人本、专科高等教育。
5、中港学院(中港教学区)的规模和基本办学条件如何
中港教学区占地62亩,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建有高标准的教学楼、实训楼、公寓楼,并设有可供2000人同时就餐的的大型餐厅两个和可供400人同时洗浴的洗浴中心及超市、话吧、邮局、储蓄所、理发室、卫生所等生活服务机构;学校建有图书馆、阅览室、语音室、微机室、电子电工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电子仪器室、制图室、形体训练室和4个基础医学、口腔医疗、口腔修复技术、医学护理实训室。校舍及基本设施可满足3000人以上全日制寄宿式学生;现有在校生500余人。
6、青岛科技大学自动化与电子工程学院中港教学区管理体制和处室设置
教学区内部称谓为“中港学院”,学院实行院长负责制管理体制。
院长由自动化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王培山教授担任;常务副院长冯春屹是位曾任多所高校院级领导的医学教授;教学副院长由青岛科技大学成教学院教学副院长杨洪林教授担任。
学院设置院办公室、学生处、教务处、财务处、总务处、招生与就业指导中心等六个职能管理处室和经济管理系、外语系、传媒艺术系、信息工程系、医学系等五个专业教学部门。

二.办学宗旨、校风、指导思想、优势

1、我院的办学宗旨,人才培养目标
以人为本、素质为先,德育为首、立体育人的办学宗旨。通过思想教育、观念教育、非智力素质教育、创业与理财教育、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教育,培养学生有爱心、有信心、有责任心、胸襟开阔,具有敬业、务实和创新的精神,具有纪律性和道德感,律己规则,学会感恩,具备创业、就业与再就业竞争力,使学生成为能够满足企业、市场和社会需求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
2、办学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人才培养是学校根本任务的办学思想,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不断提高教学科研质量和办学效益,不断增强学校整体竞争力。
3、科大校训:
明德 笃学 弘毅 拓新;科大校风:自强、务实、竞合、创新;
4、科大精神:
团结自强,艰苦奋斗,敢为人先,开拓创新;
5、科大人的品格:
吃苦耐劳、坚韧不拔,朴实无华、甘于奉献,同心协力、勇承重载。
6、教学思想:
以社会需求为根本,以就业能力为导向开办专业、设置课程、编写大纲、组织教学。
7、区域优势:
青岛是充满活力的国际化的港口城市;,青岛市是外资企业云集、多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并进的技术密集型高速发展中的城市,其中韩资企业9000家,日资企业6000家。这里是国际旅游圣地、帆船之都、国际公认的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海滨城市。
8、办学优势:
集科学管理理念和雄厚的师资力量及完善的教学设备于一体。专业课程全部为硕士、博士等中、高级教学职称教师担纲任教。
9、就业优势:
把握市场脉搏,坚持“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零距离”的办学特色,学院提前与企事业单位签订定向培养协议;学生入学即与学校签订培养教育和就业安置协议书,学院对按时毕业的学生负责推荐三次就业机会,并在毕业后一年内给与持续服务与指导。

三、部分师资介绍

冯春屹 临床医学教授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高级考评员

王德金 中医临床医疗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卫生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培训中心青岛工作站常务主任

郭天文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华口腔修复学会原常务理事

郑强 硕士 副主任医师 卫生部口腔执业医师考试主考
美国美中牙科协会中国代表处主任

矫忻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青岛口腔医学会常务理事 副秘书长

苏嘉俊 美国牙科植体修复学院 博士
中外天津爱齿口腔医疗中心 院长

白茱蒂 美国注册护士(RN)公共卫生硕士
Judy Perry

四.专业、课程设置及相关内容简介
青岛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中港教学区专业介绍
年限 专/本 发放毕业证院校(主考)
会计 4 本 烟台大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4 本 青岛大学
工商企业管理 4 本 中国海洋大学
旅游管理 4 本 青岛大学
金融 4 本 山东大学
英语 4 本 烟台大学
日语 4 本 青岛大学
广告学 4 本 山东理工大学
电脑艺术设计 4 本 山东理工大学
计算机及应用 4 本 山东大学
计算机信息管理 4 本 山东大学
机电一体化工程 4 本 山东大学
电子工程 4 本 烟台师范大学
电子商务 4 本 青岛大学
药学 3 中专+大专 青岛大学
护理 3 中专+大专 青岛大学
口腔医学 3 中专+大专 青岛大学
临床医学 3 中专+大专 青岛大学

部分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介绍:

1.会计专业: 文、理兼收,学制四年,本科学历。
核心课程:中国近代史纲要、英语(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高级财务会计、财务报表分析、资产评估、会计制度设计、审计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金融理论与实务*、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市场营销学*、毕业论文等。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会计专业理论、会计实务和技能以及相关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具备一定的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和解决会计实际问题的能力,熟悉会计和财务管理方面的有关政策和法规,可胜任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审计实务等实际工作。
技能要求:学生毕业前要获会计上岗证书。

2.国际贸易专业:文、理兼收,学制四年,本科学历。
核心课程:中国近代史纲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国际市场营销学、国际商务英语、外贸英语写作、涉外经济法、企业会计学、企业经济统计学、国际运输与保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外刊经贸知识选读*、外经贸经营与管理*、世界市场行情*、毕业论文等。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熟练掌握商务英语的听、说、阅、译的能力,毕业后可胜任经济贸易部门、机构从事外贸实际业务、管理工作。
技能要求:毕业前要获报关员、制单员等职业资格证书。

3.工商企业管理专业: 文、理兼收,学制四年,本科学历。
核心课程:中国近代史纲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管理学原理、英语(二)、企业经营战略、金融理论与实务、质量管理(一)、财务管理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企业管理咨询*、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组织行为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毕业论文等课程。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既掌握一定的企业经营管理理论知识,又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并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技能要求:在校期间考取人力资源师职业资格证书。

4. 旅游管理专业:文、理兼收,学制四年,本科学历。
核心课程:中国近代史纲要、旅游学概论、旅游地理学、旅游文化、对外经济管理概论、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导游实务、旅游专业英语、中外民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旅游企业投资与管理*、组织行为学*、客源国概况*、毕业论文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既掌握本专业必需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旅游接待服务能力,能在旅游企业及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旅游服务与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技能要求:在校期间考取导游或国际导游职业资格证书。

5. 金融专业:文、理兼收,学制四年,本科学历。
核心课程:中国近代史纲要、英语(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对外经济管理概论、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学;银行会计学、国际金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金融市场学*、市场营销学*、保险学原理*、毕业论文等。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重点面向基层、面向业务第一线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面向各类保险公司从事基层业务工作等,培养从事银行、证券业的基础工作人员。
技能要求:在校期间考取会计职业资格证书。

6. 英语专业:文、理兼收,学制四年,本科学历。
核心课程:中国近代史纲要、英语翻译、高级英语、英语语法、口语与听力、英语写作、英美文学选读、日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现代语言学*、英语词汇学*等。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熟练的听、说、读、写、译等专业技能,掌握商务、经济、贸易等相关的专业知识,具有应用英文处理商务业务的复合型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技能要求:在校期间通过英语专业四级证书考试。

7. 日语:文、理兼收,学制四年,本科学历。
核心课程:中国近代史纲要、英语(一)、日语翻译、高级日语(一)、高级日语(二)、日语句法篇章法、日本文学选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日语写作*、计算机应用基础、现代汉语*、外贸函电*、进出口报关实务*、毕业论文等课程。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和熟练的听、说、读、写、译等专业技能,掌握商务、经济、贸易等相关的专业知识,具有应用日文处理商务业务的复合型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技能要求:毕业前要获日语水平考试二级以上证书。
8. 计算机及应用:理工类,学制四年,本科学历。
核心课程:中国近代史纲要、英语(二)、高等数学(工本)、Java语言程序设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系统结构、数据库系统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软件工程*、毕业论文等课程。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

6. 悬赏100追加100.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的调查与思考!

一要加强对教育活动的领导。各单位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推动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扎实开展、不断深入。要指导并帮助团组织围绕教育活动主线,紧扣教育活动主题,牢牢把握教育活动方向,确保教育活动不走过场,取得实效,成为党组织放心、团员青年满意的工程。党政领导要从人员、经费、时间、场地等各方面对教育活动予以帮助和支持,确保教育活动顺利进行。保留团籍的共产党员要把党员先进性教育的要求和作风带到团员意识教育活动中去,并在活动中发挥榜样和示范作用。

二要加强团组织建设。要建设好团的班子,健全团的组织,这是教育活动成败的关键。特别是要选好配强团的干部,将那些忠诚党的事业、热爱团的工作、竭诚服务青年,在青年中有影响力和号召力,业务上有专长、工作上有经验的优秀青年充实到团的领导岗位上来,政治上关心他们、学习上帮助他们、工作上支持他们,使他们不断成长进步,成为优秀、合格的接班人。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要完成现阶段的基本任务,必须不断加强团的建设。要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生动活泼、富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共青团建设成为团结教育青年的坚强核心。团的建设必须贯彻以下基本要求:
(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全团要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思想和行动,团的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必须把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使党的基本路线在团的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
(二)坚持先进性与群众性的统一。教育、引导青年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发挥团员的模范作用;广泛团结青年,与青年保持密切的联系。
(三)坚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共青团根本的组织原则。要充分发扬民主,切实保障团员的民主权利。要实行正确的集中,加强组织性和纪律性,保证团的决议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四)坚持不懈地抓好基层建设。基层组织是团的一切工作的基础。团的领导机关要确立基层第一的观念,发扬务实、求实的作用,深入基层,服务基层,不断增强基层活力。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受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领导,团的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受同级党的委员会领导,同时受团的上级组织领导。开展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使广大团员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不断增强荣誉感、归属感、责任感,切实解决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扩大组织覆盖,完善组织体系,健全工作机制,是共青团适应新形势、开创新局面,建设一个有强大凝聚力的共青团组织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
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共青团工作关键在于团干部。各级团委书记,作为一级组织的负责人和领头羊,担负着团结和凝聚团员青年永远跟党走、教育和培养团员青年早日成才、引导和发动团员青年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因此,我们各级团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党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切实增强为党做好青年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扑下身子,静下心来,全身心的投入到团工作去,为党的事业发展凝聚、培养青年,推进共青团事业发展。

7. 国内有哪些玩的沙滩值得推荐

说到我们的国家,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地域辽阔,海岸线非常长。当然海边也就少不到哪去。上到北方,下到南方,临海的城市多得数不胜数。

其中为我们所孰知的应该就是海南的三亚,厦门的鼓浪屿,山东的青岛,广东的珠海,辽宁的大连,还有就是广西的北海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的地方。每一处都有它们的独到之处,我们应该学会去欣赏,发现它们的美。

大连地处北方,也是北方一个不可多得的沿海城市。同时啊它也是一个避暑的圣地。去年公布出来的中国十大避暑圣地,其中就包括大连。在夏天去大连不仅能愉快的游泳更能在那感受一个不算炎热的夏天,两者皆可得。干嘛不去呢。

旅游的地方人总是特别多,要学会文明旅游,更要防止被骗。在出发前做好旅游攻略是非常必要的,同时注意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8. 哪个大学有考古专业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联合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天津
南开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河北
河北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山西
山西大学
辽宁
辽宁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吉林
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黑龙江
黑龙江大学
上海
复旦大学
江苏
南京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浙江
浙江大学
安徽
安徽大学
福建
厦门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江西
景德镇陶瓷学院
山东
山东大学 烟台大学
河南
郑州大学 河南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湖北
武汉大学
湖南
湖南大学
广东
中山大学
广西
广西师范大学
重庆
重庆师范大学
四川
四川大学 西华师范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云南
云南民族大学
陕西
西北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甘肃
兰州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9. 中国哪个大学的法律“硕士”比较有名气

第一批(八所院校)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的法学院实力雄厚,对任何读书的人来说可能都是一个梦想。
北大跟人大一样,每学期开设的讲座很多,经常请一些国内外知名的学者和律师去讲课,很吸引人。不过北大法硕,对广大的贫下中农来说,他收的学费确实太贵了。除了4万多的学费,毕业论文答辩还要另外交钱,没有生活补贴,性价比不是很好。需要注意的:报考北京大学不能保证一定在北京上学,每年分数排名在后的要去深圳研究生院。关于北大深院:
1、同样是法律硕士,其他学校收费每年或5000或8000或10000不等,本部也只有14000元。但每年北大深院是22000元。悬殊甚大。
2、尽管有个别优秀的老师来深圳上课,但在整体上,其师资、图书、体育设施等严重欠缺,和本部相比差距较大。
当然,如果有意在南方的广州与深圳工作(很有钱的城市,法律职业也比较发达。)同学,我觉得去深圳读书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且真心做学术的这年头也不多!
中国人民大学
培养法硕历史悠久,实力雄厚,是第一批开始招收法硕的学校之一。
人大每年报的人在2500以上,录取率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从04年开始招生规模缩减将大大提高报考难度。学费不便宜,往年(现在已经没有了)有20左右的公费名额,公费分数线在370左右。另外人大由于宿舍比较紧张,所以不解决住宿,但学校最后会尽力想办法解决的,人大每年在大运村给安排部分住宿,那边环境很好,学习生活都很方便,离人大也不远。
人大对就业工作非常重视,每年人大法硕都能找到不错的工作--人大毕业生向来有去国家机关的传统,人脉很广。03年结业的形势不太好,又遇上了非典,但是单单就人大法硕的就业来说,还是不错,比法学总体会好一点。去机关的最多,占一半以上。留北京的也很多,一班因为应届生比较多,三分之二上都留在了北京。去部委的不少,中纪委、工商总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公安部、质检总局、审计署、国务院对台办等;回省的很多都在省厅机关,或者在一些大单位的省级机构,如保检会分会。有部分去了公检法,如北京市高检,一中院,区级法院。去银行也比较特别多,除了北京也许去广州的最多,有广州日报2个,市委办公厅,人事厅,中行深分,广东中行等等。还有部分去了企业,象什么中兴,大唐之类的。
人大法硕只有2年,这是全国唯一的,早毕业早就业,未尝不是好事!
中国政法大学
大量的公费和地处北京,吸引了千万学子,是该校难考的最重要的原因。再次,他是中国最大的专业法律大学,校友多,就业不错,最后学费也不高,性价比比较高。所以中国政法大学报名人数比较稳定,一直维持在2000人左右。不利的地方是政法的法硕上课地点在昌平,离市区较远,坐公共汽车需要2个小时左右时间,也有可能丧失一些交流、聆听知名教授授课、找兼职实践的机会。
对外经贸大学
硬件很好,就像上海的复旦,吃的好,住的好,还在繁华的朝阳区,离CBD中心近,宿舍还有凤凰卫视看。国际法实力雄厚,与经济有关的学科以及与外贸有关的学科实力很强大,也是一个可以利用的资源。贸大名气没北大人大响,但学费不贵,就业不错(主要去“国”字号的大型企业以及跨国公司以及与经贸有关的国家机关),是值得报考的学校之一。
吉林大学
03年宣传的比较多,法律硕士们也很团结,学校对法硕培育也比较重视,在BBS上吉林大学法学院的老师还专门开设一个专栏介绍吉大的情况。04年有2200人报考,这跟吉林大学对法硕的重视程度和雄厚的法学实力是分不开的。但吉大的缺点也很明显:地域较差,东北三省的重工业比较发达,但服务业太弱;就业信息的获得有限,从其今年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来看,大部分人留在了吉林省工作-在中国,就业的地区性歧视在短期内仍然无法消除;外部声誉方面与原来的法学四大天王中的其他几位相比已经有所下滑。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与吉林大学比较相似。原先可能对法硕不太重视,不过现在有所改观,新设立了以院长曾令良为首,主抓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莫洪宪等为副的法律硕士培养中心(各校现在几乎都已经成立独立的“法律硕士管理中心”等类似的专门机构,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法硕师姐师哥抗争的结果。),其中有曾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律师的教授指导实习,有律师事务所和弱势群体救助中心可供实习,任课老师都是至少在武大小有名气的中青年教授博导,师资力量还可以。
不过由于法律硕士还属于新兴事物,甚至在一些任课老师中仍存在误解,教理论法学的老师大都对法硕薄有微词,而教行政法,刑法等课的老师则较重视法硕。武大整个校风很自由,有最漂亮的校园,到樱花开放的时候,确实很美-武汉大学是全国最漂亮的校园。
华东政法学院
我国历史最悠久也是实力最强的法学教育-“五院四系”。“五院”是:中国政法学院(现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学院(现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学院(现西北政法大学)、中南政法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华东政法学院。“四系”是:北京大学法律系、人民大学法律系、吉林大学法律系、武汉大学法律系。
这些才是现在我国法律教育的顶峰所在。甚至可以有点夸张的说,只有这五院四系的法学毕业生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法学“科班出身”。
优越的地理位置,全国的经济中心,自由法制的社会氛围,上海自然很有魅力!在上海开设法律的大学不少于10家,但只有华政在这五院四系之中,复旦法学院的上升势头很强,不过至少现在他的法学教育实力还不能和华政相比。华政有法学教授40多位,博导数十位,法学博士点四个。考华政容易一些,因为招生名额多。如果不想去北京,选择华政也是不错的。
西南政法大学
传统的法学院,深厚的历史底蕴,学术特点体现务实。03总人数259人,按生源地分5个班,住宿为新装修宿舍,约30平米,带卫生间,水房,201电话,宽带接口,空调,家具与床一体,费用1200/年。
西政是有理由骄傲的,强大的法学科研实力,辉煌的法学业绩,大量优秀的法学毕业生分布全国各地,让法律院校汗颜的“西政现象”等等。当然,也有地理位置偏僻,降为“地方队”的尴尬,但仍旧无法掩盖它在法学界的地位!04招生规模很大,而其地域的局限又掩盖了其在就业方面和传统人脉方面的优势,一部分考生会选择其他院校,另外由于不提供生活补助、奖学金和公费医疗,吸引力在下降。但说实话在法律系统中,他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第二批(五所院校)
厦门大学
环境一流,在那里上三年真的一点都不亏。厦门经济不错,法学院实力雄厚,是第二批招生的,厦大的就业也不错。
南京大学
学费很低,就业很好,南大的牌子也不错。虽然南大法学院实力是确实比不上人大北大,但因为江苏是一个经济大省,南大的法硕在本省就可以找到不错的工作。南大法硕学习气氛特别刻苦,很另人钦佩。基本情况:
1、招生名额一直控制在80左右。
2、有十个公费名额,不用交培养费和住宿费,均为应届生,每月享受研究生补助。
3、对自费生和委培生提供国家助学贷款。
4、复试公平,严格的差额复试。
5、外地生提供住宿,五人一间,每人600/年。
6、授课老师都是最受欢迎的老师,与法学硕士的配置完全相同。
7,第一学年末分配导师,每个导师大约带5名左右。
中山大学
新生进中山大学,首先学校给我们介绍中大历史,校训和中山先生的精神。法学院在中大历史不是很久,在中国不算前几名,但肯定不算差的法学院。对法硕也非常重视。另外中大招生广东省考生占多数。
中南政法学院
中南政法大学法学实力一般,但幸运的是它与别人合并成立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成为原来5大政法院校中唯一的211院校,这样在学校硬件,资金投入方面无疑占了一些优势。
西北政法学院
业内人士都知道西政的实力不错。大家都在研究生楼上住,收费一模一样。宿舍按级分不按专业分,一个宿舍四个人有阳台有空调。各方面都不错。03年有近30个公费名额。
第三批(九所院校)
复旦大学
借助上海的优势,前景不错。复旦的学生在上海就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对全国各地想去上海发展的学生来说,吸引力特别大。不过应届生人事档案调入学校,外地生员户籍调入学校;非应届毕业生一律不转户口和档案。
浙江大学
给的我感觉就是“三美”:美食、美女、美景。浙大就在西湖边上,风景很美,伙食也不错,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女就不用说了吧。基本情况:
1、法学院在合并以前属于杭大,但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已有了长足的进步。浙大有雄厚的资金,在引进人才和教学质量方面可谓不遗余力。浙大的强项是法理学、宪法和行政法,其中李龙,孙笑侠,林来梵都是国内外著名学者。在民商法方面,原来确实比较弱,但是马上将变得“强大的不能再强大”,原因是法学院即将引进几位超重量级的人物。在刑法方面,今年增加了硕士点。
2.对法硕的教学非常重视,每天上午都是课满,有的老师说相比法学硕士,更喜欢法硕。每两个人跟一个导师,学习上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去问。压力挺大,因为法硕和法学硕士一样,要在核心刊物发表文章才能发学位证书。不过这体现了浙大培养方案的严谨务实。
3.待遇方面,与别的研究生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往界生没有补助与医疗保险。住的是硕博楼,居住氛围感觉不错。
黑龙江大学
无论地理位置还是法学实力都是很一般,还不如辽大,估计是为了照顾东北三省的缘故,各省都有且只有一所法硕院校;如果想留在黑龙江工作,还是可以考虑的。
湘潭大学
实力一般,师资还可以,历史悠久,适合附近考生或者有意去广东一带工作的学生报考,经济实惠,就业主要去南方的广州深圳佛山等,法学实力比湖南大学强,有几个在法学界响当当的人物,入他们的法学院院长邱兴隆教授,知识产权的冯晓青教授,还有几个国家级或省级的青年法学家。
四川大学
法律系传统上有一定的实力,就业方面亦可。同时因在西部,分数线不可能太高,且自主划线,有望降分录取。每年都接受调剂。
安徽大学
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苏州大学
苏大的法学实力较强,历史更是悠久,可以追溯到国民党的动武大学法学院,加上苏州异常发达的经济实力(比省会南京发达的多),就业很不错。
山东大学
在山东是绝对的老大,其他学校和它水平差距很大,合并后实力和吉大有一拼,师资力量强大。就业显然也受到地理位置的局限。
郑州大学
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第四批(六所院校)
清华大学
法学楼非常气派,我估计大门口的那几跟柱子一根就值几百万。法学院资金雄厚,发展很快,对法硕非常重视,学院从03年开始加大力度注重法硕的培养。住宿条件不错,女生三人一间,男生两人一间,一般是一个法硕和一个法学研究生住一起。不过招生人数比较少,每年报考的人数比较多,所以难度大。考上的都非常珍惜这个学习的机会,学风是有目共睹的。往年的毕业生就业不错,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一些大的企业事业单位都有人去了。但由于不是传统法律名校,整体实力还逊一些,毕业生以后发展不象人大北大吉大那样有人脉支撑。另外清华大学在深圳设了一个研究生分院,那边招100的法硕。不过有人反映那边的情况不是特别理想,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很大。
南开大学
法硕可以选修任何法学的课程,无论是研一还是研二的,只要教室可以坐的下。老师是南开法学院最好的老师,因此师资问题是不用考虑的。上课的地方是南开教学设施最好的地方—模拟法庭,是法硕专用的教室。法硕的统一教材是司法部法学教材编辑部组织编写的,每本书的撰稿人都是本领域的权威人士。法硕研究生都住在校外,因为学校住宿条件有限,法硕也安排在校外住宿。四人一间,单独卫生间,有电扇,每人一个书桌和大衣柜还有一个贮物箱。条件还是不错的。实力一般,但牌子好就业好啊,是天津考生第一选择.
山西大学
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兰州大学
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云南大学
地方太过偏远,虽然云大实力很强,但现状不好,又因为出了马事件,未来发展前景堪忧,就业方面也受地域限制多多。
辽宁大学
对法硕还是比较重视的,在大连与沈阳就业还是很有区位优势的。
第五批(十一所院校)
贵州大学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海南大学
实话实力一般,但海南做为一个经济特区,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是他的一个卖点,今年报考人数不多,接受调剂。
河南大学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更何况还有法律实力名气更强的郑大。
湖南大学
实力一般,历史悠久,适合附近考生报考,经济实惠。
南京师范大学
地理位置不错,江苏省经济实力很强,法学实力也不错,法理学、诉讼法学蛮有实力,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就是他们法学院的院长公丕祥教授。
江西财经大学
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烟台大学
地理位置好,自然环境一流,民商法学实力在全国很有影响,有几个著名教授。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在北京,就业渠道稳定,很强的军事院校色彩,以后会越来越受到考生关注。
上海交通大学
2002年6月才成立法学院。交大04年是第一年招法硕,在宣传上有其可圈可点之处!他的吸引力在于二年半二万元学费上,这在第一档高校中,无疑是很低的,而上海的地缘优势也是很强的!这无疑会成为很多考生报考的目标。他的缺点在于他不是法学传统强校,在业内人脉不足。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新增招生单位中最受期待的,当然他的吸引力一是传统法学实力强悍,二是地处北京的优势,三是未来的就业期望较高,四是他们有意在法硕教育探索方面作出一点贡献!05年不招生,估计与去年的招生丑闻有关吧。希望对你有用,在职研究生报名 http://www.onjobe.com

与烟台大学缝裤子的地方在哪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省实验校服学妹 浏览:486
粉红色风衣配什么裤子好看 浏览:263
针织长款薄开衫外套搭配图片 浏览:887
哪个牌子的男装是韩国的 浏览:229
我买了一条白色的裙子 浏览:785
新裙子静电怎么办 浏览:784
男士皮带法拉利多少钱 浏览:131
这种裙子不能 浏览:16
穿睡衣的直播平台 浏览:131
皮带内齿轮是哪个地方 浏览:864
怎样穿无菌手套不会卷 浏览:800
致家长一封信订校服 浏览:590
怎么制作环保报纸裙子 浏览:359
裙子晴博士公主风 浏览:47
夏季工装外套男哪个最好看 浏览:941
武汉子和城服饰有限公司校服 浏览:949
深圳童装设计师培训 浏览:751
蕾丝衬衫公主如何搭配图片 浏览:530
睡衣套长裤 浏览:171
短袜裙子搭配图片 浏览: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