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当代中学生对校服认可度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 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贰』 有关“日本人注重细节”方面的参考文献有哪些啊
晨风的《日本细节》。
『叁』 哪些文献有关日本和服
1 “和服”中体现的日本人的几个性格特征 长治学院学报 2007/01
2 浅谈和服形色变迁与日本人的审美意识 消费导刊 2007/03
3 中国唐代女装与日本和服造型研究 辽宁丝绸 2006/03 4 日本和服手绘纹样的审美特征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6 5 中日服饰文化交融的产物:和服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4
『肆』 日本校服的历史是什么急啊...
水手服:水手服顾名思义就是给水手穿的服装,上头那块四方形的布适用来维护头发清洁的,另一个说法则是在海战时,可以竖起来帮助听觉以及舰炮射击时用以保护耳膜之用,至于使用白色系则是因为在黑暗中比较显眼的缘故。后来在1859年被英国海军正式采用为水兵的乘船正装了。到了1864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首开先例,把它拿来穿在幼年王子与公主的身上,当时的人们觉得"好可爱啊!",因而引起了一阵风潮,从法国开始,逐渐流行到欧洲各国,在其时,通常是给4~5岁的孩子穿用,而且男孩女孩的式样并没有什么分别。于是水手服成了儿童的一种代表性服饰,这样的流行后来被贵族小学校制定为制服之后,就成了一种正式的服装。只不过当时还是给小孩使用,中学以上的学生并没有这种风尚。从某一种层面来说,把海军士兵的制服拿来给小孩当作制服,是一种尚武精神的表征,因为英国海军是世界海军的领导者,因而使的这种流行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东亚的日本受到这种影响则是与日英同盟的建立有关。水手服最初在日本也只是海军士兵的服装,大约是1872年海军服制制定时所导入,因为制服本身象征一种服从的概念,而没有海军的国家,即使把水手服当作儿童服装,但也很少把它制定为制服,所以水手服在日本会成为制服,日英同盟是很重要的因素。明治维新时的日本,沉溺于富国强兵的思想之中,因此这种带有军事意涵的服装也就正对日本人的胃口。原本日本学生的制服为传统的和装,也就是所谓的裤裙,不管男女都是穿这种,现在也只有在大学毕业典礼看的到了。明治末期到大正初期逐渐洋装化运动后的结果,日本的学校陆陆续续抛弃了传统的和装,采用的式样则是我们现在常见的黑色立领制服,这是真正的军服修改而成,要说它是准军服也可以,其实就是海军军官的第一种军装,最早是1879年日本贵族学校学习院正式采用。(关于黑色立领制服的由来,另外一说是明治15年根据文部省的指导,首先在公立学校普及学生制服,最早是贵族院学校和东京农林学校先行采用,东京大学接着跟进,样式订为立领金扣,之后就逐渐变成中学以上学校的正式服装了,之所以如此,乃是传统的日本和装不适合用于进行军事训练和体操的缘故,同时以军官制服做为学生服也能让人产生菁英意识,达到提振尚武精神的作用)至于女孩子由于没有女兵专用的服装,所以就借用了水手服来代替,最早是福冈女学院先采用作为体操服,然后逐渐变成正式的制服,接着风行全国,在战前全日本的女学生全部都是穿用水手服,而根据国情,原本下半部的裤子也被修改成裙子。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从服装表现上,同样是穿着海军制服,但是男女却不相同,这是日本传统男尊女卑的文化使然,因为制服代表权威,服从的意义,男学生穿着代表管理者的军官制服,而女学生穿的却是代表被支配阶级的士兵制服,经由这种方式确定了整个社会秩序。后来在战争的岁月里,水手服也成为整个国家动员体制中的一个重要配件,象征了绝对服从的意涵。原本在其它国家只是单纯的儿童服饰,流传到日本却有了这样的大变化,也是当初英国所始料未及的……
私立学校:由于没有海军服的限制,因此他们的可以更加放开的设计,80%以上的私立学校都是采取三种设计:以西装为主要轮廓展开设计、以海军服为轮廓展开变化更大的设计、西服和海军服结合式设计;少数学校也参考欧洲近代服饰设计校服,而现在开始有的学校参考世界其他地区的民族服饰设计校服了。韩国、台湾、香港以及东南亚部分城市也都是学习日本的。
『伍』 日本漫才 参考文献
青山刚昌
『陆』 我的日语论文也是校服方面的,你当初找到什么文献了嘛我的题目是从校服看中日文化
我的日语论比
共同关注,有内容之说
的
『柒』 关于日本的樱花文化写论文,都可以写哪些方面,有哪些可以参考的文献
日本的整个文化与樱花都是有关联的
樱花象征日本文化中的礼仪和温文尔雅的民族性格。
与此行对应的是武士刀,其民族中刚毅坚强及极端的一面。
至于参考文献建议楼主看看《菊与刀》对人本人文精神的深入分析
『捌』 关于日本和服的参考文献 要出版的书籍 不要别的乱七八糟的资料
[1]吴宇 陆斌. “和服现象”暴露中国外贸软肋[N]. 中国纺织报,2004-03-11
[2]于佳婕. 日本和服的审美情趣[J]. 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09,(1).
[3]何伟,李洪琴. 浅谈日本和服的文化传承[J]. 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12).
[4]高岩. 中国唐代女装与日本和服造型研究[J]. 辽宁丝绸,2006,(3).
[5]辛艺华. 日本和服手绘纹样的审美特征[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
[6]姜淑媛,顾平. 早期中国官服补子与日本和服家徽的比较研究[J]. 国外丝绸,2005,(6).
[7]樊宁. 做生意就是做人——记苏州的日本和服大王韩锦途[J]. 中国外资,2003,(10).
[8]邢宇新. 趣谈日本和服[J]. 北京纺织,2002,(2).
[9]顾和华. 日本和服销售回升绉绸、大岛紬用量增加[J]. 丝绸技术,1997,(1).
[10]朱晓春. 从传统走向现代の日本和服[J]. 江苏纺织,1998,(8).
[11]日本和服[J]. 丝绸通讯,1973,(7).
[12]日本和服里料绸的刷染加工技术[J]. 丝绸,1979,(4).
[13]陆国忠. 漫谈日本和服[J]. 世界知识,1980,(9).
[14]周卫中/编译. 借重组提升企业价值[N]. 中国服饰报,2006-02-10(C39).
『玖』 关于日本校服的问题
分别吗?嗯......应该就是高中课程比较多吧,初中基本上都在玩。现在基本上大多数日本女生校服都是裙子,但现在也有少数部分学校女生校服慢慢改为运动服,据说是防色狼。(汗!)校服在他们那女生有分两类(初中和高中),一个就是我们常见的水手服,另外一个就是我们所说的西式校服。现在大部分学校都穿西式校服(高中,初中也有,但少数,因为初中几本上都穿水手服。),高中穿水手服一般就在乡村小镇或某个县才会看到.还有,他们冬天是不怕冷的,因为在日本从小就教育孩子们不要怕冷,所以对它们来说是很平常。如果真的太冷了,就会穿学校发的围巾,手套以及大戎衣,袜子就穿泡泡袜。但是不能穿自己的衣服来上学啦,因为在日本对校服是极其重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