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无接触戴手套是卫生厅的新标准吗以后是不是都要用这种方法戴手套
医学界的很多问题都是在日以更新的,而且无接触式戴手套较传统带无菌手套法,更严谨,更科学
『贰』 标本采样人员如何自我防护
1、病毒不是活生物体,而是被脂质(脂肪)保护层覆盖的蛋白质分子(DNA),当被眼、鼻或颊黏膜细胞吸收时,其遗传密码就会改变(变异),并将其转换为攻击者和倍增细胞。
2、由于病毒不是活生物,而是一种蛋白质分子,因此不会被杀死,只会自行降解。解体的时间则取决于温度、湿度和依附材料的类型。
3、病毒非常脆弱,唯一能保护它的是薄薄的脂肪外层。这也就是为什么任何肥和或清洁剂都是最好的预防方法,因为泡沫会割伤脂肪(这就是为什么洗手时必须摩擦20秒钟或更长时间,才能产生大量泡沫)。通过溶解脂肪层,蛋白质分子会自行分散并分解。
4、热可以融化脂肪。这就是为什么最好使用摄氏25度以上的水来洗手,洗衣服和所有东西。此外,热水会使泡沫更多,从而使泡沫更加有用。
5、酒精或酒精含量超过65%的任何混合物均可溶解脂肪,尤其是病毒的外部脂质层。
6、任何含有1份漂白剂和5份水的混合物都可以直接溶解蛋白质,并从内部分解蛋白质。
7、含氧水在肥皂、酒精和氯之后会长期起作用,因为过氧化物会溶解病毒蛋白,但是必须使用纯净的含氧水,否则会伤害皮肤。
8、病毒不是像细菌那样的生物,所以无法使用抗生素来杀死这些没有生命的东TOP西。但可以通过上面所说的一切方法,迅速分解病毒结构。
9、切勿抖动用过或未用过的衣服、床单或布。当病毒黏在多孔表面上时,它是非常惰性的。在织物和多孔表面,只能存在3小时;在铜上面只能存在4小时(因为铜是天然防腐剂。木头只会去除其水分,不会让其剥离和分解);在纸板存在24小时;金属存在42小时;塑料存在72小时。但是如果抖动衣物或使用鸡毛掸子,那么病毒就会在空气中漂浮,时间可长达3个小时,也会借此进入我们的呼吸道。
10、病毒在寒冷的外界,或是室内及汽车的空调状态中,能稳定存在。它们也还需要黑暗和水分来保持稳定,因此除湿、干燥、温暖和明亮的环境会使病毒更快地降解。
11、在任何物体上照射紫外线,会分解病毒蛋白,例如消毒和不重复使用口罩是完美的选择。但要注意,紫外线也会分解及P肤中的胶原蛋白(蛋白质),最终导致皱纹和皮肤癌。
12、病毒无法通过健康的皮肤。
13、醋没有用,因为它无法破坏病毒由脂肪构成的保护层
『叁』 环境卫生学采样是指对消毒后的物品吗
我们整理的这个给你看看,希望对你有用环境卫生学采样结果判定标准1手消毒效果结果判断:ws/313-2009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a卫生手消毒≤10cfu/cm2b外科手消毒≤5cfu/cm22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结果判断:ws/t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a洁净手术部,。
『肆』 如何戴湿手套
带湿手套法:
在灭菌手套内先盛放适量的无菌清水,使手套撑开,手易于伸入。选取适合自己手大小的手套,解开灌有清水手套的绳结。以左手拇指、食指及中指提住撑开套口,迅速将右手伸入右手套内,使各指尖直达手套顶部之顶端,然后将右手腕向上背伸,使手套中积水向腕下方流出,再用右手指插入左手套的翻折部,并提起,将左手同上法插入手套中,使水依右手方法从腕下部排出。
带干手套的方法:
先穿无菌手术衣,用手套袋内无菌滑石粉包轻轻敷擦双手,使之光滑。用左手自手套袋内捏信两只手套的翻折部提出手套,使两只手套拇指相对向。先用右手插入右手手套内,再将戴好手套的右手2-5指插入左手套的翻折部分,让左手插入左手套中,然后将手套翻折部翻回套压住手术衣袖口。用无菌盐水冲净手套外面的滑石粉。在手术开始 前应将双手举于胸前,切勿任意下垂或高举。
『伍』 手套要如何戴才是正确的戴法呢
你好,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_^
首先应该选择暖而薄些的手套,戴起来显得比较好看。
带手套要合适,呵呵。
『陆』 请结合工作实际,谈谈怎样应对和处置突发卫生应急事件
1、政府主管领导人担任总指挥,负责对全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2、制定科学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一支合格全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
3、适时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模拟应急演练。
4、建立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
5、应当定期对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定期组织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推广最新知识和先进技术。
『柒』 怎样正确戴手套
礼仪往往映照着一个时代。我们回顾一下历史便能了解到人们的行为举止是如何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结构,以及传统是如何对配戴手套的礼仪产生强烈影响的。
戴手套时,要尽可能轻柔地戴上手套,手指不要紧抓袖口而要把手部轻轻送进手套。当你不需要佩戴手套的时候要记住要小心保管你的手套,绝对不能随便把它们塞到你的大包里。
脱下手套时,要先解开手腕处的纽扣,然后从开口把手轻轻褪出。你可以把脱下的手套部分整齐地卷至腕部位置。
下面我们来看看二十世纪佩戴手套的几点重要注意事项:
1)在礼拜场所要配戴手套显示尊重。
2)正式的室内场合要配戴手套。
3)正式的聚会上跳舞时要佩戴手套。
4)鸡尾酒会上要佩戴手套,除非服务生拿饮料或开胃菜走过身边时,你才能摘下一只手套取用食物。
5)用餐前,如果佩戴的是短手套或者3/4长度的手套,就需要完全摘掉手套;如果佩戴的是长手套,就应该松开纽扣并把手套叠好。
6)到达一个非正式的聚会或午餐会之后要脱去手套,使把他们与你的外套放在一起。
7)用餐、喝饮料、抽烟、打牌或化妆时不要佩戴手套。
8)手套外不要佩戴珠宝首饰,但手镯例外。
9)手套应成为你的整体服装的一部分,而不能总是被你拿在手里。
10)与人握手时不要摘下手套。
如何选择手套
在出席各种场合之时选择最合适的手套款式需要注意以下三个要素:型号、颜色和手套的长度。当然任何时候还要保持佩戴手套的礼仪。
首先是如何选择合适的手套型号。想要确定手套型号,就要先用卷尺测量不包括拇指的其它四指与手掌连接的关节处最宽部分。
而颜色方面,黑色手套自然最为百搭,但正式场合更建议佩戴白色或米色的手套。如今多种颜色的手套越来越受欢迎,尤其是参加婚礼的时候,佩戴合适的手套和女帽会为你的形象大大加分。如果手套的颜色与你的服装袖子部分的颜色相同会让你的手臂看起来更修长,相对的,不一样的颜色则会让你的手臂显得更短。
手套的长度由当下潮流以及衣服袖子的长度决定。上街时、白天以及出席非正式夜间活动时通常只需要戴短手套;而正式场合则需要佩戴长手套。
如何正确佩戴手套
在不同的场合,配戴手套的方式会有所不同。
正式场合(如观看歌剧或参加舞会时):
如果身着晚礼服,一双黑色长歌剧手套是最优雅的选择。理想的手套长度取决于你礼服袖子的长度:短袖则佩戴长手套,因此歌剧手套通常都会搭配无袖或短袖晚礼服。至于到手腕长的短手套则更适合在身着短款礼服或参加夏季舞会或婚礼时佩戴,同时也是一种出席晚宴时的时尚搭配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黑色歌剧手套不要搭配浅色的服装,而只能搭配黑色或深色的衣服。
婚礼和教堂场合:
新娘通常都要穿无肩带连衣裙搭配蕾丝披肩以覆盖肩膀,除非是参加非正式的夏季婚礼或在婚礼后跳舞时。新娘在婚礼仪式中佩戴戒指时不要戴手套。传统的婚纱手套颜色应为白色。在婚礼上,新娘的侍者和到场来宾可以根据自己服装的需要选择白色或者其它各色的长款或短款手套。新娘、迎宾队伍成员和来宾应该时刻佩戴手套直到迎宾结束。
旅游、休闲或运动场合:
滑雪、滑冰、驾车的时候都需要佩戴高品质的户外手套。在寒冷的季节里,毛皮衬里的皮手套或内衬轻薄的羊毛手套最受欢迎。而驾车时,掌心部分为皮质的针织手套能够确保双手握住方向盘是不会打滑,既实用又时髦。
其它与都市运动相配的功能性手套还有搭配骑马装和马术表演服装的骑术手套,通常由棕色皮革制成。
高尔夫手套。手套没有指尖部分,让手指可以露出来。
打猎手套,通常由针织羊毛或纯棉制成。
『捌』 采样时如何防污染
河流涉水采样应有两人以上同时进行,并限制在卵石河床断面使用,采样前应用探深杆对水深进行探测,水深到大腿处时不许涉水采样
如果采样人员不能确定自己的淌河能力或水流较急时,应在河岸一坚固的物体上系一根安全绳并穿一套经安全检查的救生衣
在桥上采样时应在人行道上作业防止发生事故
如果因采样作业干扰交通,应提前与地方交通部门协商并在桥上设置“有人作业”显示标志
在通航河流的桥上采样时,现场作业应特别小心注意航行来往船只和航行安全,在船上采样必须有两人以上船要有良好的稳定性
采样过程中船要悬挂信号旗以示采样工作,正在进行中防止商船和捕捞船只靠近
采样人员自行划船采样必须经过专门训练,熟悉水性并按照水中安全规则与规定作业,测船严禁超载,在较小河流中用橡皮船采样时,应有安全绳系在河岸坚固的物体上船上还须有人拉绳随时做好保护
需要破冰采样的地方应预先小心地检查薄冰层的位置和范围,作好标识行走,采样时应有专人做监视工作防止采样人员掉进冰窟内
采样过程中应注意不要接触有毒植物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严重污染的河流可能有细菌病毒及其他有害物质应注意防护安全
为了保证采样人员作业人身安全必须考虑气象条件在大面积水体上采样时应穿救生衣或戴救生圈
安装在河岸上的仪器和其他设备为了防止洪水淹没或破坏行为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利用酸或碱来保存水样时应戴上手套保护镜穿上实验服小心操作避免烟雾吸入或直接与皮肤眼睛及衣服接触
酸碱保存剂在运输期间应妥善储存防止溢出溢出部分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稀释或用化学物质中和
具体参照《水质采样技术规程》
『玖』 医务人员的洗手和手卫生消毒应遵循哪些原则
3.1 手卫生 hand hygiene
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3.2 洗手 handwashing
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悄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3.3 卫生手消毒 antiseptic handrubbing
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3.4 外科手消毒 surgical hand antisepsis
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3.5 常居菌 resident skin flora
能从大部分人体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回有的寄居菌,不易被机械的摩擦清除。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类、丙酸菌属、不动杆菌属等。一般情况下不致病。
3.6 暂居菌 transient skin r flora
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
3.7 手消毒剂 hand antiseptic agent
用于手部皮肤消毒,以减少手部皮肤细菌的消毒剂,如乙醇、异丙醇、氯已定、碘伏等。
3.7.1速干手消毒剂 alcohol-hand rub
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剂,包括水剂、凝胶和泡沫型。
3.8 手卫生设施 hand hygiene facilities
用于洗手与手消毒的设施,包括洗手池、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干手用品、手消毒剂等。
4 手卫生的管理与基本要求
4.1 医疗机构应制定并落实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
4.2 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手卫生的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应掌握手卫生知识和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障洗手与手消毒的效果。
WS/T313-2009
4.3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工作的指导与监督,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4.4 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
a)卫生手清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2
b)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2
5 手卫生设施
5.1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设施
5.1.1 设置流动水洗手设施。
5.1.2 手术室、产房、导管室、层流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应中心等重点部门应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在诊疗区域均宜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
5.1.3 应配备清洁剂。肥皂应保持清洁与干燥。盛放皂液的容器宜为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的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皂液有浑浊或变色时及时更换,并清洁、消毒容器。
5.1.4 应配备干手物品或者设施,避免二次污染。
5.1.5 应配备合格的速干手消毒剂。
5.1.6 手卫生生设施的设置应方便医务人员使用。
5.1.7 卫生手消毒剂应符合下列要求:
a)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b)宜使用一次性包装。
c)医务人员对选用的手消毒剂应有良好的接受性,手消毒剂无异味、无刺激性等。
5.2 外科手消毒设施
5.2.1 应配置洗手池。洗手池设置在手术间附近,水池大小、高矮适宜,能防止洗手水溅出,池面应光滑无死角易于清洁。洗手池应每日清洁与消毒。
5.2.2 洗手池及水龙头的数量应根据手术间的数量设置,水龙头数量应不少于手术间的数量,水龙头开关应为非手触式。
5.2.3 应配备清洁剂,并符合5.1.3的要求。
5.2.4 应配备清洁指甲用品;可配备手卫生的揉搓用品。如配备手刷,刷手应柔软,并定期检查,及时剔除不合格手刷。
5.2.5 手消毒剂应取得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有效期内使用。
5.2.6 手消毒剂的出液器应采用非手触式。消毒剂宜采用一次性包装,重复使用的消毒剂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
5.2.7 应配备干手物品。干手巾应每人一用,用后清洁、灭菌;盛装消毒巾的容器应每次清洗、灭菌。
5.2.8 应配备计时装置、洗手流程及说明图。
6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
6.1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a)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b)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6.2 在下列情况下,医务人员应根据6.1的原则选择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a)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b)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c)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d)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e)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f)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6.3 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手卫生消毒:
a)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b)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6.4 医务人员洗手方法,见附录A
6.5 消毒应遵循以下方法:
a)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
b)严格按照附录A医务人员洗手方法A.3揉搓的步骤进行揉搓。
c)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
7 外科手消毒
7.1 外科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a)先洗手,后消毒。
b)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7.2 洗手方法与要求
7.2.1 洗手之前应先摘除手部饰物,并修剪指甲,长度应不超过指尖。
7.2.2 取适量的清洁剂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清洁双手时,应注意清洁指甲下的污垢和手部皮肤的皱褶处。
7.2.3 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下臂下1/3。
7.2.4 使用干手物品擦干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7.3 外科手消毒方法
7.3.1 冲洗手消毒方法 取适量的手消毒剂涂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2min~6min,用流动水冲净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无菌巾彻底擦干。流动水应达到GB 5749 的规定。特殊情况水质达不到要求时,手术医师在戴手套前,应用醇类手消毒剂再消毒双手后戴手套。手消毒剂的取液量、揉搓时间及使用方法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7.3.2 免冲洗手消毒方法 取适量的免冲洗手消毒剂涂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直至消毒剂干燥。手消毒剂的取液量,、揉搓时间及使用方法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7.4 注意事项
7.4.1 不应戴假指甲,保持指甲和指甲周围组织的清洁。
7.4.2 在整个手消毒过程中应保持双手位于胸前并高于肘部,使水由手部流向肘部。
7.4.3 洗手与消毒可使用海绵、其他揉搓用品或双手相互揉搓。
7.4.4 术后摘除外科手套后,应用肥皂(皂液)清洁双手。
7.4.5 用后的清洁指甲用具、揉搓用品如海绵、手刷等,应放到指定的容器中;揉搓用品应每人使用后消毒或者一次性使用;清洁指甲用品应每日清洁与消毒。
8 手卫生效果的监测
8.1监测要求
医疗机构应每季度对手术室、产房、导管室、层流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等部门工作的医务人员手进行消毒效果的监测;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医务人员手卫生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性微生物的检测。
8.2 监测方法
按照附录B进行。
8.3 手卫生合格的判断标准
细菌菌落总数符合4.4的要求。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医务人员洗手方法
A.1 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
A.2 取适量肥皂(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A.3 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
A.3.1掌手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见图A.1。
A.3.2 手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见图A.2。
A.3.3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见图A.3。
A.3.4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见图A.4。
A.3.5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见图A.5。
A.3.6 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见图A.6。
A.4 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手卫生效果的监测方法
B.1 采样时间 在接触患者、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
B.2 采样方法 被检者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水液浸湿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面从指跟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将棉拭子接触操作者的部分剪去,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及时送检。
B.3 检测方法 将采样管在混匀器上振荡20秒或用力振打80次,用无菌吸管吸取1.0ml等检样品接种于灭菌平皿,每一样本接种2个平皿,平皿内加入已溶化的45℃~48℃的营养琼脂15ml~18ml,边倾注边摇匀,待琼脂凝固,置36℃±1℃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
细菌菌落数总数计算方法:
细菌菌落总数(cfu/cm2)=平板上菌落数×稀释倍数/采样面积(cm2) (式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