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朝鲜族有一种舞蹈,头上顶个布条,转动,叫什么
那叫“象帽”
象帽舞是朝鲜族富有代表性的一种舞蹈形式,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汪清县一带广为流传,深受朝鲜族居民喜爱。每逢节日、庆典等特殊日子,人们就跳起欢快的舞蹈,摇动色彩缤纷的象帽,线条流畅的长长飘带旋转如风,在舞者周围画出各种光辉耀眼的美妙彩环。象帽舞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一门综合性的民间艺术,它把音乐、舞蹈、演唱融为一体,其舞姿活泼优雅,节奏欢快舒畅,充分反映了朝鲜族人民在劳动、生活中的喜悦之情和活泼大方的民族气质,是朝鲜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宝贵的文化财富。 象帽舞是农乐舞中的最高表现形式,表现出整个农乐舞当中的最高技巧和最高兴奋点,并散发出浓郁的民族情趣,可以称之为农乐舞当中的华彩篇章。象帽舞具有很高的技巧性,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观赏性,给人以视觉的美感。舞者以颈项的力量频频摇动头部,使所戴象帽的飘带旋转如风,似车轮飞转般在舞者的周围画出光辉耀眼的美妙彩环。甩象帽动作花样繁多,含"平甩象"、"左右甩象"及"立甩象"和"抖露珠象"等。
买一个不就得了。。
Ⅲ 朝鲜族跳板的手工
朝鲜族是心灵手巧的民族,匠艺精深、制作精美的工艺品是象征。其中,最
具有代表性的是螺钿漆器、木工艺和韩纸工艺。
Ⅳ 朝鲜族大酱怎样做
1、准备黄豆,粒大,光亮,均匀的。挑选一下,去掉不好的豆子,确保没有石子。这样打豆子的过程得到了彻底的优化。
Ⅳ 朝鲜族象帽的生产工艺和尺寸
舞者将象帽甩起,带动帽子上的飘带形成线条流畅的动态圆环。舞技精湛者甚至能够边甩边跳跃,表演出“甩象跨步”和“俯身甩象”等高难动作,很累的不停甩头。
据记载,每年秋收后,古朝鲜都举行隆重的祭天仪式,象帽舞就是祭祀上天、欢庆丰收的最高舞蹈,也是古代农乐舞当中最高技巧的舞蹈。本次演出象帽舞的飘带足有30米长,是目前这一舞蹈使用最长,也是最难的一次挑战。
Ⅵ 朝鲜族的女帽子怎么做
有点穆斯林风格,我不是很喜欢。
Ⅶ 朝鲜族男子头上戴着一顶帽子加一条绳子的东西叫什么
是象帽,可以甩起来划圈,那种舞蹈叫象帽舞
Ⅷ 朝鲜族特色民间工艺品有哪些
1、螺钿漆器
所谓螺钿是通过精心选用夜光螺等优质贝壳,将其剥离、裁切成纤细的点、线、片,然后一点一点地嵌贴于漆器底地上,有时还间以金、银的条、片、屑等,再经髹饰、推光而成,作品五光十色,灿若虹霞,精致纤巧。
2、韩纸工艺
通常以构树或楮树皮为材料,由于构树或楮树皮的纤维很长,作成纸张后有足够的韧性,因此利用韩纸制作的手工艺品也具有坚固耐用的特色,除了质地轻巧外,制作成各种外型精美的生活用品也令人爱不释手,可说是亦兼具美观及实用的观光纪念品。
(8)怎样做朝鲜族手工帽子扩展阅读:
朝鲜族传统乐器有伽倻琴、筒箫、奚琴等。伽倻琴为朝鲜族传统弦乐器之首,是民族色彩很浓的弹拔乐器,形状近似于汉族民乐器古筝,演奏时一端着地、一端放于腿上,右手弹,左手弄,表演姿态稳雅别致。
筒箫是朝鲜族民族音乐中一种重要的吹奏乐器,自其诞生以来就备受朝鲜族人民的青睐,其音色十分优美,是竹管乐器中的中音乐器。奚琴是朝鲜族人民喜欢使用的一种弓弦乐器,相传是我国宋代东北一带的奚部族所创造,故而得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螺钿漆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韩纸工艺
Ⅸ 朝鲜族手工打糕的制作方法
朝鲜族打糕的制作食材:
2杯糯米,2/3杯水,1/4杯黄豆粉,5汤匙白糖。
朝鲜族打糕的做法详细步骤
1。炉子开中火,把黄豆粉和2汤匙白糖炒香。
2。煮熟糯米,加入3汤匙白糖搅匀,摊凉。
3。工作台垫保鲜膜,把糯米平铺在上面。
4。用擀面杖敲打糯米糕,边敲边撒水,直到看不见米粒,大约40分钟。
5。把米糕切成喜欢的式样,在黄豆粉里滚一下。
6。把少量黄豆粉筛在米糕上。
心得:
。用椰汁代替一部分水烧饭会很香。
。糖比较少,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糖的分量。
。用擀面杖竖着锤打糯米糕最有效。
。每次撒水糯米糕都软化一点。
。糯米糕面积越锤越大,建议每次把糯米糕从中间折起来,旋转90度再打。
。打到一定程度,米糕会粘在擀面杖上。 建议在水里涮一下擀面杖再打。
。切米糕的时候,米糕也粘刀。 建议每切一刀就在水里涮一下刀。
。打好的米糕味道像糯米饭,只是柔软很多;没有打散的米粒相对有点硬。
。米糕裹上黄豆粉就变得像年糕, 带有浓浓的米味。
。用花生粉代替黄豆粉应该香很多。
Ⅹ 朝鲜族象帽在哪有卖的
拼多多,淘宝,京东,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