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明朝紫色官衣是什么官
官衣:是一般文职官员穿用的礼服。式样同蟒。图案是在胸前和背后绣一块方形的图案,官衣的色彩有红、蓝、紫、黑、古铜等。
官衣是文官的官服。用于中级文官(个别情况如新科状元、婚典新郎等也用之)。源于明代官服—盘领窄袖大袍。其形制,基本与蟒相同,唯不绣纹样,用素色缎料制成。胸前与后背各缀一块方形“补子”,上面绣飞禽及旭日海水。明、清两代,以“补子”纹样区分官阶、身份,文绣飞禽,武绣走兽,所绣纹样皆有严格规定。但京剧眼装官衣上的“补子”,仅起到艺术符号的作用。官衣以眼色区别大致的官级:紫色最高、红色较高、蓝色次之、黑色最低。凡穿官衣均佩戴玉带。
紫官衣,官衣最高级。一般是高级文官所穿,有的会在特别场合换蟒。穿紫官衣的有京剧《群英会》、京剧《龙凤呈祥》等剧中鲁肃、京剧《王安石拜相》的王安石、京剧《将相和》的蔺相如、川剧《曹献剑》的曹操、豫剧《换太子》的刘延清、豫剧《四老除吕》的王陵、京剧《斩华雄》的曹操等。
改良紫官衣,改良官衣的一种。如京剧《赤壁之战》的鲁肃等、豫剧《铡西宫》的孙家淦、豫剧《双开铡》的刘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