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所有的衣服都是前幅的肩斜大于后服的吗
男装:
前肩15:6
后肩15:5
(如果是西装,上面两个比值刚好相反)
女装:
前后均为15:5.5即可!
以上是无垫肩净肩斜度,如果加装垫肩需增加垫肩量,
垫肩有效厚度*0.6=增加量。
例如:垫肩厚度1CM*0.6=增加量0.6CM
前后同时加。
⑵ 女装2xl是肩宽多少
你可以看一下淘宝上的参考图片,上面会显示肩宽多少,多对比几个,一般就可以知道了。
⑶ 女装175码的肩宽是多少
按照一般专卖店来说的话是42CM。
女上装尺码详细数据如下:
1、S:155/80A
胸围(cm):78-81,腰围(cm):62-66,肩宽(cm):36,适合身高(cm):155/160。
2、M:160/84A
胸围(cm):82-85,腰围(cm):67-70,肩宽(cm):38,适合身高(cm):160/165。
3、L:165/88A
胸围(cm):86-89,腰围(cm):71-74,肩宽(cm):40,适合身高(cm):165/170。
4、XL:170/92A
胸围(cm):90-93,腰围(cm):75-79,肩宽(cm):42,适合身高(cm):170/175。
(3)女装前肩冲量一般为扩展阅读
测量方法是受试者两腿分开与肩同宽,自然站立,两肩放松。测试人员站在受试者背面,先用两食指沿肩胛冈向外摸到肩峰外侧缘中点即肩峰点,再用测径器测量两肩峰点间的距离读数。测量误差不得超过0.5厘米。
⑷ 服装的前后肩斜如何定
男装:
前肩15:6
后肩15:5
(如果是西装,上面两个比值刚好相反)
女装:
前后均为15:5.5即可!
以上是无垫肩净肩斜度,如果加装垫肩需增加垫肩量,
垫肩有效厚度*0.6=增加量。
例如:垫肩厚度1CM*0.6=增加量0.6CM
前后同时加。
⑸ 服装打版里的上浮值指的是什么
给你举例说明:
男西装前衣片的上浮值计算方法
男西服结构在前中做胸撇门15:1.3的倾角,约为5度,是胸至前颈窝倾角的33.3%。取前胸宽的50%垂直前胸倾斜线,看到胸线上翘了0.8厘米,将0.8厘米作为上浮量平移至前衣上平线。此浮量是人体胸部厚度的长,其中包括在工艺设计中要夹入厚度所需的量(胸棉衬)。随着号型的增大,前衣的上浮量也会渐渐地增大。可通过前肩冲值的计算方法B'/24厘米来确定前衣的上浮量。如B'-96厘米B'/24=4厘米,其中2厘米为前肩冲量,还有2厘米就是前胸撇门量,其上浮值就是0.8厘米。如前肩冲量是4.5厘米,上浮值就为1厘米。
⑹ 女装服装内肩宽跟外肩宽怎么测量
其实,内肩宽一般和前肩宽是差不多的,具体是这样的:
总肩宽:由左肩端点通过第七颈椎点成弧线测量到右肩端点,具体是:沿着颈肩点顺着拢起的肩线在外端,找到肩端骨再向外0.5厘米界定肩端点,并将两肩端点做明显的定位。
前肩宽:由右肩端点通过锁骨上沿量至左肩端点为前肩宽
⑺ 文化式女装原型后小肩斜线比前小肩余线长多少厘米
应该很少有书讲原理的。 上图是torso原型,这个原型和文化式原型差不多,只是比文化式原型长了一截。 文化式原型也称扒皮原型,是像图片中一样直接在人体上得到的(搜集大量人体的数据得出来的平均值),而原型的公式是用得到的数据总结出来的规律,是固定值,所以要讲什么原理其实也没办法讲。 我觉得文化式原型的公式类似于中国的比例法,举一例:前领宽=B/24+3.4=6.9cm(原型法);前领宽=N/5-0.3=6.9cm(比例法)。他们的参照点不同,得出来的结果却相近。所谓的公式并没有什么深奥的原理,只是为了方便制版,前人会总结出一些比较稳定的公式,这就是为什么会有比例法,原型法,箱式原型,torso原型等等的这么多原型。 总结:那些公式只是经验值,你记住一种原型的公式,还有千千万万种原型的公式,没意义的事。由此可得:你可以直接记住原型(160/84)的结果,没几个数字,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是这么记的。记住中码是因为中码用得比较多,其他码数可以通过放码得到。如果你想了解原理,先了解人体,服装构成的依据不是某件衣服的数据和公式,而是人体。
⑻ 女装两个加的肩宽是多少厘米
这个没有固定尺寸,看是什么季节,什么款式的服装。
⑼ 那个在淘宝上的、女装衣衣肩宽的尺寸是如何量的啊
肩宽一般指两肩峰点(肩胛骨向外摸到肩峰外侧缘中点)的距离,
衣服胸围是90cm穿着者应该是84-86cm之间(指夏天的衣服)
⑽ 服装纸样里的肩斜要怎么确实男装和女装的是多少
根据款式来定,比如贴身的肩斜就会大点,宽松的肩斜就会相对小点,一般前肩斜22°,后肩斜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