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有一种特殊的世袭爵位被称为“铁帽子王”,指的是那些享有世袭原封爵位的王爷。这类王爷的爵位由国初有大勋劳者获得,即使其后代无功,也不会降级。清梁章钜在《称谓录·宗室》中记载了包括礼亲王、睿亲王、肃亲王在内的几位享有这一特殊待遇的王爷。
赵大年在《公主的女儿》一书中提到,如果某位王爷被封为亲王或郡王之后,皇帝因他特别亲近或立过大功,便会在其爵位上加上“世袭罔替”四个字,以此确保其子孙可以代代世袭原有的爵位,而不必降级。北京人对这类王爷的称呼便是“铁帽子王”,这一称呼与满语中的“铁杆庄稼”有着相似的意义,意指稳固而不可动摇。
这种特殊的爵位不仅象征着荣誉和地位,还意味着家族世代享有特权。因此,“铁帽子王”不仅在清朝时期备受重视,也被视为一种特殊的家族传承。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爵位的传承类似于满人所说的“铁杆庄稼”,象征着一种持久和稳定。
“铁帽子王”这一称号,不仅是对那些在清朝立下赫赫战功或与皇室关系密切的王爷的一种肯定,也体现了清朝皇权对特定家族的特殊照顾。这种爵位的传承,对于家族成员来说,意味着无需为爵位的延续而担忧,可以安心享受世袭带来的种种便利。
因此,“铁帽子王”不仅仅是一个称号,更是一种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反映了清朝皇权对特定家族的特殊照顾和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