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中國校服,很多人首先聯想到的便是藍色、白色以及紅色系列的運動服。亞亞是一名初中生,上了初中之後,亞亞似乎一下子長大了很多,比小學時候愛美了不少。聽別人說上了初中之後,每天都要穿校服上課,對此小姑娘非常期待校服的模樣。
可見我國校服之所以設計的肥大,也有它存在的道理,那麼為什麼國外校服那麼好看呢?三個原因很現實。
㈡ 為什麼中國的大部分校服都很醜
其實也不能說中國的校服丑,只能說大多數人的通病:別人的都是好的,自己的再好也很難發現亮點並去珍惜。以前的我也覺得中國的校服丑,可是真正理解校服的設計理念和一些真實時就會發現,只是人的自身和心理問題。
其實時尚的完成是臉啊,不是校服的問題而是人自身的問題。劉亦菲和吳亦凡的青春電影中,劉亦菲的校服照可以說驚艷了時光,顛覆了人們對校服的看法。我們上學時也會發現總有一些人穿上校服也很漂亮或者帥氣,而自己卻不盡人意,那說明只是自己長得丑,再加上這幾年就行寬松的休閑或者運動風衣服,校服不是剛好符合潮流嘛!看看韓國和歐美的校服,女生普遍短裙和緊身的上衣,長得好就罷了,大多數普通人穿上腰肥腿粗,男生緊身的校服褲子也不利於活動,上體育課還得專門換一身體育服。這要是換做中國女生,每天穿著修身的校服多別扭多難受,反正我一定喘不過氣,我還是覺得中國的校服好看。
㈢ 為什麼學校的校服總是設計得寬松肥大,那麼難看
如果要評選最難看的衣服,我們中小學的校服肯定會榜上有名。校服只怕是我們國家穿著人數最多的服裝了,而且是一直被吐槽,從未被改變。一如既往地寬松肥大,一成不變地運動風,毫無設計感地服裝款式是校服在人們心目中的主要印象。翻開我們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前的畢業照,你不仔細找甚至都找不到自己,因為清一色的校服,男生板寸,女生短發,不用放大鏡去仔細尋找,哪裡能分得清楚誰是誰。
當學生們長大了,回顧這一段被校服束縛住個性的歲月,會不會也像現在的我們一樣,心裡湧起一股暖流呢?
㈣ 「把校服改為漢服」,為何大部分人不贊同
漢服作為中國的傳統服飾,具有濃厚的文化底蘊,近幾年來,很多年輕人喜歡漢服文化,將漢服穿出街。不少人在大街上,都能看到年輕人穿著漢服,曾經有一段對於漢服的描寫,雍容華貴。美麗無比,漢服是中國一冠上國,華服之美,禮儀之邦的來源之處。經過了千百年的歷史沉澱,任何朝代的更迭都凝聚著先人的智慧,漢服成為了無法超越的經典。
由此可見,漢服作為中小學生的校服意見,並不可行,在選擇校服的時候不僅僅要考慮,美觀、顏值,還需要考慮現實中的使用方便性,教育的目的,終究是為了讓孩子更好的成長,不知道您認為將漢服改為校服,是否可行呢?歡迎與我們分享。
㈤ 校服為什麼都「丑到爆
從學生時代我就一直在思考,為嘛每天上學都要穿「運動服」式樣的校服?當時我覺得可能是因為校長先生喜歡「運動」,但是那種鬆鬆垮垮,寬而肥大的校服似乎離「運動員」的檔次又比較遠。
後來,在閱讀過程中得知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家們做過一個著名的「模擬監獄實驗」,大致證明了「穿什麼就是什麼」並不是一句空談。
穿上校服就是學生,看來還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
纖維檢驗機構抽檢校服生產企業(圖片來源靈溪質監局)
如今,任何一件校服從面料生產到裁剪加工,直至最終拿到大家手上,各個環節,國家都制定了嚴格的檢驗檢測程序。
尤其是,校服的生產企業在校服出廠之前便要抽樣送到當地的纖維檢驗所、局進行檢測;合格之後憑借纖檢部門出具的檢測報告才能送往學校。
而學校在收到校服之後,還不能立即發放給同學們;而是必須再次對這批校服抽樣送檢,待經過檢驗檢測合格之後才能讓學生穿著。
家長們總是對校服質量「疑神疑鬼」,其實只要去學校查看一下校方送檢的質檢報告即可對一切質量指標「了如指掌」。
㈥ 校服真的丑到不能忍受嗎
從小學到高中,學生們的校園生活都離不開校服的身影。中國的校服,大都是藍色或紅色的運動服,版式比較寬松肥大。
而且考慮到學生們還在長身體,校服的尺碼往往會做得大一些,這也是為了減輕家長們的經濟負擔讓校服可以穿得更久一點。但是校方的這些想法卻沒有得到學生們的太多支持。
每一個從學生時代走過來的人,想必都曾經吐槽過自己的校服,都對校服做過自己的小「設計」吧。
對審美正在快速發展的學生來說,每天穿著同樣的衣服,並且這些衣服可能還不太舒服不合身,確實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了。
很多80、90一代的校園生活,都是在日復一日穿著校服的日子中度過的,但是近幾年,這種在學校必須穿著校服的規定,正在慢慢的做出調整。
石家莊一小學設「漢服日」,學生穿衣自由,釋放個性促進全面發展
就在近日,河北石家莊一所小學推出的關於校服的規定就打破了這一固有思維,開始讓學生們校園裝束變得更加有趣和新穎起來。
該學校規定,學生們可以在周四自願穿漢服來上學。這條規定頒布之後,立刻引起了小朋友們的熱烈反響,從新聞采訪的圖片來看,小朋友們穿著漂亮的漢服來上學都非常開心。
其實這所學校規定周四可以不穿校服並不是個例。在此之前就有不少學校將周四或是其他日子規定為可以不穿校服的日子,只不過石家莊這所學校規定可以讓孩子們穿漢服,所以才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漢服是我國的一種傳統服飾,體現了我國獨特的歷史文化風采,近些年來受到很多年輕人的追捧,這所學校鼓勵學生們穿漢服的舉動,也是希望培養孩子們從小就喜歡我們的中華文化,是讓孩子們增強自己的文化自信。
其實不管是穿哪一種服飾,學校設立服裝自由日的目的,都是為了能夠讓孩子們有一個表達自己喜好的機會,都是給孩子們展現自己的機會,相比單調的校服,孩子們也更喜歡穿能展現自己特點的衣服。
校服不僅僅是一件衣服,其背後包含了學校對學生的良苦用心
既然學生們都不喜歡穿校服,更喜歡穿自己的衣服,那為什麼學校還要堅持讓學生穿校服,甚至制定各種校規督促學生們穿校服呢?
對於那些正經歷校園生活的學生們來說,可能還不能理解學校方面的良苦用心,但是校方之所以這樣做,都是為了能夠更好的保障學生的安全,為了更有利於學生的成長。
學生們穿著統一的校服,便於學校對學生的管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校外人員借服飾之便混入校園,從而給孩子們的身心安全造成威脅。
校服的設計,更是體現著一所學校的精神風貌,代表著這所學校的辦學理念和文化風采,穿著校服能帶給學生們一種歸屬感。
讓學生們都穿著同樣的校服,也是為了減少學生之間互相攀比的現象,保護孩子們的自尊心,不讓學生們沾染上愛慕虛榮的風氣,同時也是在減輕家長的負擔。
讓學生們穿校服,也是在促進學生們的學習,簡化除學習外的其他條件,讓學生們能夠將全部精力都放在學習上。
在學校里,很多同齡的孩子聚集到一起,都會希望獲得別人的關注,允許穿自己的衣服,難免會有學生想通過奇裝異服來吸引別人眼球,這樣學生的注意力就不能全部放在學習上,對孩子學習產生不良影響。
不穿校服有利有弊,但好處更多,設立「自由穿衣日」值得提倡
對於上文中河南小學可以在周四穿漢服的規定,大部分家長和網友是贊同的,但是也有部分人表示質疑和擔憂。
部分人認為,不管是周四讓學生穿漢服還是設立讓孩子們自由穿衣的日子都是一樣的,都是違背了穿校服的初衷。
雖然只有這一天,但是孩子們還是可能產生攀比的心理,而且學生們在穿過一天自己的衣服以後,可能就更不愛穿校服了,會增加學生們對校服的反感。
這些看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任何事件都是有利有弊的,從總體上看,學生們每周有一天自由穿衣的機會,這種規定帶來的後果還是利大於弊的。
讓學生們每天穿著校服,每天都是同樣的配色和款式,學生們會覺得沉悶壓抑,覺得自己的個性被束縛,覺得自己是這樣,看別人也是這樣,沒有新鮮感。
而設立一個穿衣自由日,就可以讓學生們更好地展示自己,更有利於學生個性的發展。同時也有利於培養學生們的審美能力,培養學生們的創新能力等。
而且就算學生們每天都穿著校服,學生們還是可以從自己的鞋子、書包、甚至文具方面進行比較,這一樣還是會造成學生之間的攀比。解決的辦法不是穿不穿校服,而是在於老師和家長們的引導和教育。
筆者寄語:石家莊這所小學給孩子們設立漢服日的做法,值得其他各所學校借鑒和學習。我們的培養目標一直都是希望孩子們能夠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現階段更應該通過更多樣的方式,發展學生們的個性,培養學生們的審美能力。
㈦ 大陸的校服為什麼超級難看
中國校服又大又丑, 為什麼這么多年都不改?原來有這3個好處!
我們每個人都當過學生,相信很多人在上學的時候都需要穿校服吧?說起自己穿過的校服,很多人都覺得配色奇異、寬松肥大,一點都不好看。那麼,為什麼中國式校服總是那麼丑呢?原來有這3個好處!
1.降低成本
為了降低成本,用於製作校服的布料大多是粗糙而廉價的,款式設計也比較隨意,所以價格一般不會太高,一套下來最貴也就一百多塊,少則幾十塊錢就有一套了。
這倒也不難理解,畢竟不是每個學生的家庭都富裕,把校服的價格降下來,就能保證每個家庭都能負擔得起。
2.減少攀比心理
青春期的少年、少女們的心智還不夠成熟,容易產生叛逆心理,而大家都統一穿上一樣的校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相互攀比的情況。除此之外,大家都穿校服的話,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早戀情況的發生。看到這里,還是可以明白學校的良苦用心呀!
3.實用性強
中國式校服雖然又肥又大,但是「實用性」還是很不錯的,穿起來既舒適又寬松,到了冬天,穿多幾件衣服也塞得進去,上體育課也毫無壓力。況且每個人的體型都不一樣,寬松的校服,能保證大多數人都可能穿的進去。
其中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畢業多年後才懂得這一點,那就是校服為什麼穿得不好看?其實主要原因還是因為自己的顏值不過關,要知道現在很多熱播的青春劇,明星們穿得都很好看呀,一點也不醜。你覺得中國的校服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