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職業正裝 > 金芝旗袍圖片

金芝旗袍圖片

發布時間:2022-05-20 17:47:48

❶ 在哪能買到又便宜又漂亮的旗袍

不可能....40
50
的旗袍根本沒有
除非你自己買布和別人講價去定做
也許成本會低一些
不然旗袍成品最低也100以上
你可以去漢正街
或者胭脂路看看
一分價錢一分貨的
我想成本低了料子也不是很好的
這個天氣穿有點...
這是我的看法

❷ 北京 在哪買旗袍

我今天下午剛去訂做了一件
這可是我的第一件旗袍!呵呵
我是去雅秀三樓弄的 就是三里屯這個
料子選擇比較多
最主要是量身訂做 最貼合我的身材的獨一無二的一件
我覺得旗袍還是訂做好
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料子 圖案 衣服領子 是否斜襟 袖子長度 開叉到哪裡 還有紐扣(要知道旗袍的紐扣有恩多種 一字扣 菊花扣 葫蘆扣 琵琶扣)選擇自己喜歡的搭配!感覺非常有意思!
手工費相對來說也還行 跟瑞蚨祥差不多好像 但料子的價錢便宜很多

主要是我也要得比較急 離雅秀近 就來這里了 感覺服務還是不錯的 而且可以侃價的!

不過還沒試樣 後天去就能看到拉 呵呵

再給你一些在網上查時看到的:
1、王府井有一家永正裁縫店,世都百貨不遠.你可以去看看,但是價格肯定會貴一點.你也可以去萬通.也有.有旗袍的料子,你可以自己挑在量身做.價格應該會便宜一點的.我看好多人都在那裡做,應該還可以吧
2、瑞福祥啊
百年老字型大小
上網查下他們有沒主頁,電話聯絡方式,應該有的
似乎前門有他家的店
3、位於.前門南邊的大柵欄街里有個"瑞福祥"綢布店,是個老字型大小.裡面可以定做旗袍.(國營的)

❸ 北京哪裡有賣旗袍

高檔旗袍請到:大柵欄或者王府井的 瑞蚨祥 綢緞庄去訂做
低檔旗袍請到:木樨園、百榮世貿、動物園天樂等服裝批發市場去選購 種類 款式 面料都很齊全

❹ 北京哪裡有賣旗袍的啊

高檔旗袍請到:大柵欄或者王府井的
瑞蚨祥
綢緞庄去訂做
低檔旗袍請到:木樨園、百榮世貿、動物園天樂等服裝批發市場去選購
種類
款式
面料都很齊全

❺ 在北京都去哪裡買旗袍呢

湖景源做工很不錯……就是小貴T-T
做棉布覺得虧做真絲的捨不得穿……遠目
其實最好是量身定做,要不找裁縫店量過之後再去taobao定製也不錯,因為旗袍要的尺寸很多,而且半身(好吧我還做了馬甲OTL)和短款、長款所需數據都不同,根據袖子的不同款式,肩寬處也有微妙的不同
我第一次去做的時候量了很多尺寸,過10天去試一次,店裡的阿姨(人很好)讓我穿上身試過,才釘的扣兒,做到最合身。
……嗯,不過如果身材不是特別不標準的話,其實我建議買現成的然後到裁縫那裡稍微改一下。這樣性價比比較高吧我想(不過有些部分成衣沒辦法改的那就沒辦法了)
另外就是最好自己選料子,南方江浙的料子比較好,比如絲綢大王,之前在taobao買過料子去找裁縫加工的。因為北京的料子貴,選擇又不算多。

❻ 金芝菇怎麼好吃

食材

❼ 誰有水滸傳108將的信息 全帶圖片的 按名次分 謝謝

001天魁星及時雨宋江
宋江,字公明,面黑身矮,忠義雙全,
天罡三十六星(36張)常替落魄江湖的好漢排憂解難,人喚「及時雨」。原為山東鄆城縣押司,刀筆敢欺蕭相國,聲名不讓孟嘗君。晁蓋等智取生辰綱,被官府緝拿,幸得宋江事先告知。晁蓋派劉唐送金子和書信給宋江,被宋江小妾閻婆惜發現,趁機要脅,宋江怒殺閻婆惜,逃往滄州。後在潯陽樓酒醉題反詩,被迫上樑山。晁蓋死後,宋江作了梁山泊首領。為了忠義之名,推行只反貪官,不反皇帝的招安路線。征方臘後被封為楚州安撫使,最後被奸臣用毒酒毒死。
002天罡星玉麒麟盧俊義
北京大名府的富豪,儀表不凡,綽號「玉麒麟 」,一身好武藝,棍棒天下無雙,河北三絕。由於名氣很大,被宋江看中。吳用裝扮成算命先生將他騙到梁山,盧俊義不願落草。回到北京,妻子賈氏卻與管家李固私通。盧俊義被誣陷私通賊人,下了死牢。梁山好漢三打大名府,救出盧俊義。在曾頭市活捉史文恭,為晁蓋報仇。征方臘後被封為廬州安撫使,後被奸臣用水銀毒傷,不能騎馬,乘船時冊立不牢,落水而死。
003天機星智多星吳用
原是村裡教書先生,道號「加亮先生」。平生機巧聰明,曾讀萬卷經書,胸中藏戰將,腹內隱雄兵。吳用為晁蓋獻計,智取生辰綱。三打祝家莊時,吳用獻連環計破敵。大破連環馬時,吳用派時遷盜甲騙徐寧上了梁山。宋江鬧華州時,吳用又出計借用宿太尉金鈴吊掛,救出了史進、魯智深。一生屢出奇謀,屢建戰功。開始時跟從晁蓋,後成為宋江心腹。征方臘後被封為武勝軍承宣使。宋江遇害後,他在宋江墳前自縊。
004天閑星入雲龍公孫勝
河北薊州人。一身道術,神鬼莫測。
地煞七十二星(一)(40張)為劫生辰綱而七星聚義。梁山人馬攻打高唐州時,高廉善妖法,使宋江折兵損將。吳用讓宋江請得公孫勝重新出山。公孫勝是二仙山羅真人弟子,道號「一清先生」。與高廉鬥法,大破高唐州。梁山好漢鬧華州後凱旋,路過芒碭山,被樊瑞、項充、李袞攔阻。公孫勝見芒碭山內盡是青色燈籠,知道有會用妖法的人在內。公孫勝作法破了三人,勸他們歸順梁山。在梁山泊英雄排名次時排行第四,封為掌管機密副軍師。宋江受招安後公孫勝回薊州專心修道,未參與征方臘。
005天勇星大刀關勝
三國名將關羽的後代,使一把青龍偃月刀,精通兵法。原來是蒲東巡檢使,後被蔡太師調往梁山泊攻打宋江後方。關勝獨戰林沖、秦明。宋江十分喜愛關勝出自名門,且將才難得。呼延灼用詐降計誘關勝進入宋江的大寨,被撓掛鉤拖下馬鞍活捉。關勝感宋江忠義,便歸順了梁山。征方臘後做了大名府正兵馬總管。
006天雄星豹子頭林沖
原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豹頭環眼,槍法絕倫。他的妻子被高俅之子高衙內調戲,自己也因誤入白虎節堂被高俅陷害。在發配滄州時,幸虧魯智深在野豬林搭救而逃過一劫。在滄州牢城看守天王堂草料場時,又遭高俅心腹陸謙放火暗算。林沖格殺陸謙,雪夜上樑山。晁蓋等劫了生辰綱上樑山後,王倫不容這些英雄,林沖火並王倫,把晁蓋推上了梁山泊首領之位。征方臘後,林沖中風,留在杭州六和寺養病,由武松照顧,半年後病故。
007天猛星霹靂火秦明
秦明,青州兵馬統制,使一條狼牙棒,
地煞七十二星(二)(22張)有萬夫不當之勇,在梁山泊英雄中排第七,馬軍五虎將第三。秦明性情急躁,聲如巨雷,外號「霹靂火」,但有勇無謀。他常立頭功。征方臘時遭暗算,被方傑所殺,梁山人馬盡皆失色。
008天威星雙鞭呼延灼
呼延灼,北宋開國名將呼延贊之後,梁山泊第八條好漢,馬軍五虎將第四。汝寧郡都統制,使兩條鋼鞭,騎一匹踢雪烏騅馬,祖傳連環甲馬陣,有萬夫不當之勇。曾用連環馬讓梁山軍馬吃盡苦頭,後被鉤鐮槍所破。他又攻打三山,使三山好漢共上樑山。征方臘後被封為御營兵馬指揮使。率軍抗金,殺至淮西陣亡。
009天英星小李廣花榮
花榮,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九,馬軍八虎騎兼先鋒使第一員。原是清風寨副知寨,一雙俊目,齒白唇紅,眉飛入鬢,細腰寬膀的美將軍。使一桿銀槍,神臂善射,百步穿楊。與宋江是知己,為救宋江大鬧清風寨,投奔梁山。宋江遇害後,在宋江墳前自縊而死。
010天貴星小旋風柴進
柴進,在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十,大周皇帝柴世宗的後代,宋太祖賜其家人丹書鐵券。龍眉鳳目,皓齒朱唇。仗義疏財,愛結交江湖好漢。江湖上有「小旋風」 美稱。征方臘時,化名柯引,潛入方臘內部,娶金芝公主,與梁山人馬里應外合。後辭官回滄州為民,無疾而終。
011天富星撲天雕李應
李應,梁山泊第十一位好漢,同柴進一起掌管錢糧財物。李應原是李家莊莊主,人稱「撲天雕」,使一條渾鐵點鋼槍,背後藏有五口飛刀 ,神出鬼沒,能夠百步以內傷人。為救時遷而與祝家莊反目,大戰祝彪。征方臘後回到家鄉做了富豪。
012天滿星美髯公朱仝
梁山英雄中位列第十二名,馬軍八虎騎兼先鋒使第六名。原是鄆城縣馬兵都頭,富戶出生,有一部美須髯,人稱「美髯公」。因私放雷橫,被發配滄州。知府見他如關公風采,讓他帶著小衙內玩。李逵砍死小衙內,斷了朱仝歸路,被迫上了梁山。征方臘後,被封為保定府都統制。後隨劉光世破金,一直做到太平軍節度使。
013天孤星花和尚魯智深
魯智深,梁山泊第十三位好漢,十員步軍頭領第一名。魯智深原名魯達,小種經略府提轄,見鄭屠欺侮金翠蓮父女,三拳打死了「鎮關西」。逃到五台山削發為僧,改名魯智深。曾倒拔垂楊柳,大鬧桃花村,火燒瓦罐寺,單打二龍山。一生鋤強扶弱,善終坐化於大剎。加贈義烈照暨禪師。
014天傷星行者武松
清河縣人。在景陽岡上醉打老虎而名震天下, 央視版《水滸傳》中的武松
做了陽谷縣步兵都頭。後來怒殺西門慶、潘金蓮,為兄長武大郎報仇。曾醉打蔣門神,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夜走蜈蚣嶺。征方臘時被天師包道乙砍去一臂。後來在杭州六和寺出家,被封為清忠祖師,活到了八十歲。
015天立星雙槍將董平
董平,梁山泊第十五條好漢,馬軍五虎將第五名。董平原是東平府兵馬都督,心靈機巧,風流倜儻,使兩枝鐵槍,打仗時橫沖直撞,勇猛無敵。宋江攻打東平府,用計活捉了董平。征方臘時在獨松關戰死。
016天捷星沒羽箭張清
張清,梁山泊第十六條好漢,馬軍八虎騎兼先鋒使第五名。宋江攻打東昌府,東昌府虎騎張清,善用飛石打人,百發百中,人稱「沒羽箭」,曾連打梁山一十五將。後娶女將仇瓊英為妻,戰死於獨松關,有一遺腹子張節。
017天暗星青面獸楊志
楊志,北宋抗遼名將楊業之後,三代將門。他中過武舉,官封制使,想建功立業,重振祖上威名,無奈命運弄人,先失花石綱,淪落東京街頭賣祖傳寶刀,後來又失生辰綱,在梁山好漢中排名第十七位,梁山軍馬里做馬軍八虎騎兼先鋒使,排行第三。征方臘時病故於丹徒。
018天佑星金槍手徐寧
徐寧,梁山第十八條好漢,馬軍八虎騎兼先鋒使第二。徐寧原來是京師金槍班教頭,會鉤鐮槍法這項絕藝。被設計騙上山,大破連環馬。征方臘時脖子上中了毒箭,由於安道全沒有出征,後來毒發身亡。
019天空星急先鋒索超
索超,梁山第十九條好漢,排馬軍八虎騎兼先鋒使第四。索超原是北京名將,使一柄開山斧,作戰時總是一馬當先。征方臘時急於追敵,被石寶回身用流星錘打死。
020天速星神行太保戴宗
戴宗原來是江州知府蔡九手下的兩院節級。練就神行法,能日行八百里,人稱「神行太保」。宋江在潯陽樓寫下反詩,蔡九令戴宗前去捉拿宋江,戴宗讓宋江裝瘋以逃過捉拿,但沒有成功。梁山好漢大鬧江州將他與宋江救上山。征方臘後,到泰安岳廟陪堂,了此一生。
021天異星赤發鬼劉唐
劉唐,紫黑闊臉,因鬢邊生有黑毛紅痣,人稱"赤發鬼"。梁山英雄第二十一名,排步軍頭領第三位,使一把朴刀。漂泊江湖,將生辰綱的情報傳達給晁蓋。征方臘時被閘板壓死在杭州候潮門下。
022天殺星黑旋風李逵
李逵,沂水縣百丈村人氏,長相黝黑粗魯,小名「鐵牛」,嗜殺如命,嫉惡如仇,江湖人稱「黑旋風」,排梁山英雄第二十二位,是梁山步軍第五位頭領。下山接老母時曾力殺四虎。一生追隨宋江。最後宋江怕自己死後,李逵造反,毀了他忠義之名,於是讓李逵喝了毒酒而死。
023天微星九紋龍史進
史進是華陰縣史家莊史太公的兒子,身上紋有九條青龍,從小喜歡舞槍弄棒,是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的徒弟,善使一根棍棒。後來一把火燒了莊院,上少華山落草。征方臘時在昱嶺關前被龐萬春射死。
024天究星沒遮攔穆弘
穆弘,揭陽鎮富戶,橫行無忌,因佩服宋江義氣,投奔水泊梁山。排梁山英雄第二十四位,是馬軍八虎騎兼先鋒使,排第八位。宋江的得力戰將。征方臘時在杭州感染瘟疫病故。
025天退星插翅虎雷橫
雷橫是梁山第二十五條好漢,步軍頭領第四位,能跳過二三丈的澗水。原是鄆城縣步兵都頭。打鐵出身,學了一身好武藝。因母親受欺負,他一怒打死娼妓白秀英而上了梁山。征方臘時和司行方單挑被斬。
026天壽星混江龍李俊
李俊,梁山第二十六條好漢,四寨八員水軍頭領第一位。李俊原來是揭陽嶺人,潯陽江上的好漢。智勇雙全的水軍統帥。在太湖榆柳庄結識了費保等人。征方臘後在太倉港造了大船出海,與童威、童猛、費保等到了暹羅國(泰國),李俊做了國主。
027天劍星立地太歲阮小二
阮小二,兩臂有千百斤力氣,在梁山好漢中排名第二十七位,是梁山四寨水軍頭領第四位。梁山泊旁邊石碣村人,以打魚為生。在阮氏三兄弟中排行第一。征方臘時在烏龍嶺兵敗自刎。
028天平星船火兒張橫
張橫,排梁山好漢第二十八位,是梁山水軍八寨第二頭領。小孤山下人氏,在潯陽江上專干船上劫財的勾當。征方臘時怒斬方臘之子方天定,為弟弟張順報仇。
029天罪星短命二郎阮小五
阮小五,梁山好漢中第二十九位,排梁山八大水軍頭領第五位。在阮氏三兄弟中排行第二。打魚為生,常做些私商勾當。人言所有和他為敵的人沒有一個可以活命。征方臘時在清溪縣被婁敏中所殺。
030天損星浪里白條張順
張順,梁山英雄排第三十位,水寨八員頭領第三位。在江州以賣魚為生。有一身雪白的肌肉,水下可伏七天七夜,人稱「浪里白條」。征方臘時魂斷涌金門。後來顯靈有功,敕封金華將軍。
031天敗星活閻羅阮小七
阮小七,綽號「活閻羅」,是梁山英雄中第三十一條好漢,梁山水軍八員頭領第六位。阮氏三雄中年紀最小。在征方臘中唯一倖存下來。後因曾穿著方臘龍袍戲耍被削去官職。攜老母回到石碣村重新做了漁民。活到了六十歲。
032天牢星病關索楊雄
楊雄,梁山十員步軍頭領中排行第七,是梁山第三十二條好漢。楊雄原來是薊州押獄兼行刑劊子手,面色微黃,外號「病關索」。因其妻潘巧雲與和尚裴如海通姦而與石秀殺了二人投奔梁山。征方臘後患背瘡身亡。
033天慧星拚命三郎石秀
石秀,江南人氏,自幼父母雙亡,流落薊州賣柴度日,有一身好武藝,愛打抱不平,外號「拚命三郎」。在薊州街頭因打抱不平與楊雄結拜為兄弟。征方臘時死於亂箭之下。
034天暴星兩頭蛇解珍
解珍原是登州第一獵戶。使一柄渾鐵點鋼叉。因打虎受到毛太公的誣陷。征方臘時攀爬烏龍嶺,不料被敵軍發現,從懸崖墜下摔死。
035天哭星雙尾蠍解寶
解寶是解珍之弟,登州第一獵戶。使一柄渾鐵點鋼叉。比哥哥更加兇悍。因打虎受到毛太公的誣陷。征方臘時攀爬烏龍嶺,不料驚動敵軍,被亂石砸死。
036天巧星浪子燕青
孤兒,從小被盧俊義收養,聰明伶俐,吹簫唱曲樣樣能行,一張弩,百步穿楊。擅長相撲擒拿,曾擊敗「擎天柱」任原,怒摔高俅。連天下第一名妓李師師也對他欽慕不已。征方臘後辭別盧俊義,從此浪跡天涯,不知所蹤。
編輯本段一百單八將之地煞星介紹
037地魁星神機軍師朱武 朱武,定遠人氏,能使兩口雙刀,精通陣法,廣有謀略。同陳達、楊春,一起在少華山落草。上樑山後成為吳用的副手,參贊軍機。征方臘後到公孫勝處學道。 038地煞星鎮三山黃信 黃信原是青州知府慕容彥手下的兵馬都督,一身好武藝,秦明的徒弟。自詡能鎮壓青州三山賊寇。宋江受招安後,征方臘後回青州做官。 039地勇星病尉遲孫立 孫立原是登州兵馬提轄,精熟弓馬,善使鞭槍,海邊的賊寇聞風喪膽,人稱「病尉遲」。是梁山第三十九條好漢,封梁山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第二名。受招安後,回登州做官。 040地傑星丑郡馬宣贊 宣贊曾因武藝好做了郡馬,他長得黑臉,朝天鼻,郡主懷恨而亡。梁中書在大名府向蔡京告急,宣贊推舉關勝領兵前往圍剿梁山,自己為副將。後來一同歸順梁山。宣贊排梁山好漢第四十位,居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第三。征方臘時戰死在飲馬橋下。 041地雄星井木犴郝思文 郝思文是梁山第四十一條好漢,梁山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第四名。其母夢見井木犴投胎而生下他。他是關勝結義兄弟,精通十八般武藝,關勝率兵圍剿梁山,郝思文是副將。征方臘時在杭州被拖入城中活刮。 042地威星百勝將韓滔 韓滔,排梁山好漢第四十二位,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第五名。宋江兵馬攻破高唐州。徽宗派呼延灼率領陳州團練使韓滔,征討梁山泊。韓滔人稱「百勝將」,使一桿棗木槊,驅趕三千連環馬打敗梁山人馬。後在攻打常州時,被金節射死。 043地英星天目將彭紀 彭紀原為潁州團練使。隨呼延灼征討梁山時任副先鋒,人稱「天目將」,使一桿三尖兩刃刀,酷似二郎神。與扈三娘交戰時,被扈三娘用紅錦套活捉,歸降梁山。封為梁山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第六名,是梁山第四十三條好漢。跟隨宋江征討方臘時陣亡。 044地奇星聖水將單廷珪 單廷珪,梁山英雄中第四十四條好漢,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第七位。單廷珪人稱「聖水將」,善用水浸兵之法勝敵。與魏定國一起奉旨攻打梁山。征方臘時落入陷坑,中長槍、弓箭身亡。 045地猛星神火將魏定國 魏定國原是凌州團練使,精熟火攻法,上陣專用火器取人,人稱「神火將」。與單廷珪一起奉旨攻打梁山。排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第八位。是梁山第四十五條好漢。征方臘時落入陷坑,中長槍、弓箭身亡。 046地文星聖手書生蕭讓 蕭讓,秀才出身,善寫當時蘇、黃、米、蔡四種字體的書法家。掌管梁山行文和調兵遣將之事。排梁山好漢第四十六位 。宋江征討方臘時,蕭讓未出征,在蔡京手下做了門館先生。 047地正星鐵面孔目裴宣 裴宣本是京兆府六案孔目,為人正直,鐵面無私。裴宣在梁山作定功賞罰軍政司官員,為第四十七位好漢。一生專記人功過,賞罰分明。征方臘後到飲馬川求閑去了。 048地辟星摩雲金翅歐鵬 歐鵬,行走如飛,人稱「摩雲金翅」,原是軍人,因得罪上司,在黃門山落草。歐鵬和蔣敬、馬麟、陶宗旺四人聽說宋江被困江州,被梁山好漢相救,便歸順了梁山。排梁山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第九名,是梁山第四十八位好漢。在征討方臘時被龐萬春用連珠箭射死。 049地闔星火眼狻猊鄧飛 鄧飛,多吃人肉而雙眼赤紅,使一條鐵鏈,人近不得身,遇戴宗而上樑山。排梁山英雄第四十九名,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第十名。在征討方臘時被石寶所殺。 050地強星錦毛虎燕順 燕順,原是羊馬販子,因虧了本做了清風山上的強盜。赤發黃須,臂長腰闊,江湖人稱「錦毛虎」。排梁山好漢第五十位,是梁山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第十一名。征方臘時被石寶所殺。 051地暗星錦豹子楊林 楊林,江湖游俠,梁山第五十一條好漢,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第十五位。戴宗奉命下山打探消息,路過薊州,遇見他投靠梁山。征方臘後到飲馬川求閑去了。 052地軸星轟天雷凌振 凌振是北宋的火炮專家,他造的火炮能打十四五里遠,所到之處山崩石裂。呼延灼攻打梁山時,請來凌振。凌振炮轟梁山鴨嘴灘,大顯神威。晁蓋用計,使阮小二在水中捉了凌振。排梁山第五十二名英雄。招安後受火葯局御營任用。 053地會星神運算元蔣敬 蔣敬,梁山第五十三條好漢,考科舉屢次落榜,後棄文從武,善排兵布陣,精通書算,人稱「神運算元」。在黃門山落草,後歸降梁山泊。蔣敬在梁山主管錢糧支出和納入。征方臘後後返鄉為民。 054地佐星小溫侯呂方 呂方,愛學三國名將呂布,使一桿方天畫戟。是梁山第五十四條好漢,被封為守護中軍馬軍驍將。呂方原在對影山落草,郭盛要來奪山寨。兩人便在山下大戰起來,幸好被花榮一箭射開,一同歸順了梁山。征方臘時,呂方在烏龍嶺摔落懸崖而死。 055地佑星賽仁貴郭盛 郭盛,愛學唐初名將薛仁貴,,使一桿方天畫戟,是梁山第五十五條好漢。因販水銀折本而占對影山。與呂方在山下大戰起來,幸好被花榮一箭射開,一同歸順了梁山。與呂方同為守中軍馬軍驍將。征討方臘時在烏龍嶺被滾石砸死。 056地靈星神醫安道全 安道全醫道精深,人稱「神醫」,萬里傳名,是梁山第五十六條好漢。宋江率兵攻打大名府時背上生瘡,病勢沉重,便回師梁山泊。張順於是請來安道全。《說岳全傳》中後來他曾在牛頭山給南逃的康王治病。 057地獸星紫髯伯皇甫端 皇甫端是東昌府城內著名的獸醫,善能相馬,有伯樂之才,同張清是好友。宋江攻下東昌府,張清向宋江推薦皇甫端。排梁山第五十七條好漢。招安後被封為御馬監大使。 058地微星矮腳虎王英 王英原是車夫,身材五短,好色成性,殺人劫財後到清風山做強盜,捉得宋江後,佩服宋江的為人而歸順了宋江。梁山專掌三軍內采事馬軍頭領,是梁山第五十八條好漢。征討方臘時被「魔君」鄭彪所殺。 059地慧星一丈青扈三娘 扈三娘原是扈家莊千金,青春貌美,使兩口日月雙刀,更有用繩套的絕技。宋江攻打祝家莊時,扈三娘首戰便捉了「矮腳虎」王英。後被林沖活捉。被宋江認作妹妹,嫁給了王英。掌梁山三軍內采事,是梁山第五十九條好漢。征討方臘時被「鄭魔君」鄭彪所殺。 060地暴星喪門神鮑旭 鮑旭原來是枯樹山的強盜,喜愛殺人,使一柄闊劍,江湖上人稱「喪門神」。李逵和焦挺路途中相識後,聯合鮑旭攻打凌州。上樑山後被封十七員步軍將校第二名,是梁山第六十條好漢。征討方臘時戰死。 061地默星混世魔王樊瑞 樊瑞早先夥同項充,李袞在芒碭山佔山為王,善使流星錘,能呼風喚雨,不把梁山泊放在眼裡。被公孫勝收服,得授五雷天心正法。做了十七員步軍將校頭一名,排梁山好漢第六十一位。征方臘後,到公孫勝處學道。 062地猖星毛頭星孔明 孔明是白虎山下孔太公的兒子,宋江的徒弟。性情暴躁。兄弟倆攻打青州救叔叔,孔明被呼延灼所捉。宋江領兵馬一起打下青州,被封為守護中軍步軍驍將,是梁山第六十二條好漢。征討方臘時病死。 063地狂星獨火星孔亮 孔亮是孔明的弟弟。性急,好與人廝鬧。宋江的徒弟。兄弟倆攻打青州救叔叔,孔明被呼延灼所捉。宋江領兵馬一起打下青州,孔亮同哥哥一起,做了梁山守護中軍步軍驍將,是梁山第六十三條好漢。 064地飛星八臂哪吒項充 項充是梁山第六十四條好漢,梁山步軍將校第三名。原先和樊瑞在徐州芒碭山佔山為王。使一面團牌,手中一條鐵標槍。梁山人馬攻打芒碭山時,公孫勝用法術活捉了項充,項充歸降了梁山。征方臘時戰死 。 065地走星飛天大聖李袞 梁山第六十五條好漢,梁山十七名步軍將校頭領第四名。早先是樊端、項充的同夥,在徐州城外芒碭山佔山為王。使一面團牌,手中使一口寶劍。征方臘時戰死 。 066地巧星玉臂匠金大堅 金大堅,著名金石雕刻家,善刻當時的蘇、黃、米、蔡四種字體,濟州人氏。金大堅同蕭讓一起,都是梁山文職將領,專管造兵符印信,排梁山第六十六位英雄。征討方臘時他被聖旨召回御前聽用。 067地明星鐵笛仙馬麟 馬麟,吹得好鐵笛,使得大滾刀,江湖上人稱「鐵笛仙」,他是梁山第六十七位好漢,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第十二位。征討方臘時中標槍落馬,被一刀砍死。 068地進星出洞蛟童威 童威,潯陽江邊人,在江上販私鹽,住在李俊家,大江中能伏水,會駕船,江湖上人稱「出洞蛟」。是梁山四寨水軍頭領第七員,梁山第六十八條好漢。後隨李俊遠征海外。 069地退星翻江蜃童猛 童猛是童威的弟弟,早先兄弟兩一起在潯陽江上販賣私鹽,水性極好,人稱「翻江蜃」。歸順梁山後,童猛是第八名水軍頭領,是梁山第六十九條好漢。後隨李俊遠征海外。 070地滿星玉幡竿孟康 孟康,祖籍真定州人氏,因長得人高馬大,又極白凈,人稱「玉幡竿」。孟康善於製造大小船隻。因押運花石綱,孟康奉命造大船,被負責的提調官欺侮,一氣之下殺了提調官,在飲馬川安身,排梁山第七十條好漢,隨宋江征討方臘時被火炮打死。 071地遂星通臂猿侯健 侯健,祖居洪都,做得一手裁縫好活,飛針走線,技藝高超。愛使槍弄棒,曾拜薛永為師。長得黑瘦輕捷,人喚「通臂猿」。入梁山後,他負責製作旌旗袍襖等軍服,是梁山第七十一位好漢。征方臘時,侯健淹死。 072地周星跳澗虎陳達 陳達,鄴城人氏,使一條出白點鋼槍,江湖人稱「跳澗虎」。他同史進一起,在梁山軍馬鬧華州時歸順了梁山,為梁山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第十三名,是梁山第七十二條好漢。 073地隱星白花蛇楊春 楊春,蒲州解良人氏,使一口大桿刀,武藝精熟,腰長臂瘦,江湖人稱「白花蛇」。同朱武、陳達在少華山落草為寇,進攻史家莊時結識史進。宋江帶人馬鬧西嶽華州時歸降梁山,做了梁山第十四名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是梁山第七十三條好漢。征討方臘時,被亂箭射死。 074地異星白面郎君鄭天壽 鄭天壽,蘇州人氏,生得白凈俊俏,人稱「白面郎君」。與燕順、王英在清風山佔山為王。做了梁山步軍將校第九位,是梁山第七十四條好漢,征方臘時被磨扇砸死。 075地理星九尾龜陶宗旺 陶宗旺,祖籍光州人氏,莊家田戶出身,慣使一把鐵鍬,也能使槍掄刀,人喚「九尾龜」。宋江江州被救後,返回梁山時,在黃門山遇見歐鵬、陶宗旺等四人。陶宗旺等人從此歸順了梁山,負責建造梁山泊城垣等一些建築物,是梁山第七十五條好漢。征方臘時陶宗旺戰死。 014天傷星-行者-武松{打虎}
076地俊星鐵扇子宋清 宋清,宋江的弟弟。在家照顧父親宋太公。宋清掌管梁山排設筵席之事,排梁山第七十六條好漢。受招安後,宋清被封為武奕郎。後來繼續在家務農。有一子宋安平做了官。077地樂星鐵叫子樂和 樂和,原是登州城的小牢子。聰明伶俐,各種樂曲,一學便會,又有一副好噪音,人稱「鐵叫子」。做了軍中走報機密步軍頭領第一員,排梁山第七十七條好漢。征討方臘前,樂和被王都尉指名要走,留在京都。 078地捷星花項虎龔旺 龔旺原是張清手下副將,外號「花項虎」,渾身刺有虎斑,脖子上刺著虎頭,在馬上會使飛槍。盧俊義攻打東昌府失敗,宋江前去支援,龔旺被捉,歸降了梁山,封為步軍將校第十四名,排梁山第七十八條好漢,征討方臘時戰死。 079地速星中箭虎丁得孫 丁得孫是張清手下副將,面頰及全身都有疤痕,會在馬上使飛叉。張清與梁山人馬交戰時,丁得孫被捉,投降了梁山。丁得孫是梁山第七十九位英雄,被封為梁山步軍將校第十五名。征方臘時被毒蛇咬死。 080地鎮星小遮攔穆春 穆春,穆弘的弟弟,原是潯陽江邊揭陽鎮上的富戶子弟,當地一霸。宋江被他們追殺,多虧李俊等相救。穆春兄弟從此認識宋江。梁山好漢劫法場救了宋江、戴宗後,穆春兄弟入了梁山。為梁山步軍將校第七名,排梁山第八十位好漢。受招安後,穆春回到家鄉,做了良民。 081地嵇星操刀鬼曹正 曹正,開封府人氏,林沖的徒弟,祖代屠戶出身,殺豬剝牛手段極好,人稱「操刀鬼」。曹正在梁山負責屠宰牛馬豬羊牲口,排梁山第八十一條好漢。征方臘時,曹正中毒箭而死。 082地魔星雲里金剛宋萬 宋萬是梁山泊的元老,早先和王倫、杜遷占梁山為王,高大威猛,武藝平常。王倫被林沖火並後,宋萬仍留在梁山,被封為步軍將校第十名,是梁山第八十二條好漢。征方臘時,宋萬戰死。 083地妖星摸著天杜遷 杜遷是梁山泊的元老,早先同王倫、宋萬一齊佔山為王,身長手長,本事平平。王倫被林沖火並後,杜遷仍留在梁山,被封為步軍將校第十一名,排梁山第八十三條好漢。征方臘時,杜遷戰死。 084地幽星病大蟲薛永 薛永,河南洛陽人,祖父軍官出身,因落窮靠賣藝賣葯度日,江湖人稱「病大蟲」。宋江被發配江州,見薛永槍棒使得好,便賞了他五兩銀子,兩人因此相識。後隨梁山人馬上山,被封為步軍將校第五名,排梁山第八十四條好漢。征方臘時陣亡085地伏星金眼彪施恩 施恩,排梁山第八十五條好漢,步軍將校第六名。武松被發配孟州城,與小管營施恩相識。施恩在快活林里開著一個酒樓,被「蔣門神」霸佔。武松替施恩奪回了酒樓。後施恩被迫上了梁山。征討方臘時在崑山陣亡。 086地僻星打虎將李忠 李忠原來是江湖上使槍弄棒賣葯的,是教史進武藝的開手師父。十分吝嗇。李忠路過桃花山時,被周通攔截,他打敗周通,上山坐了第一把交椅。呼延灼攻打桃花山,李忠請二龍山相助,後歸順了梁山,做了步軍將校第八名,是梁山第八十六條好漢。征方臘時陣亡。

❽ 北京的各位都在什麼地方買旗袍啊。。

最近我也在狂關注旗袍,總結下來旗袍一定是要試的,而且最好定做,成品很少能買到合適的,網上說的多的就是瑞蚨祥、上海徐、煙袋斜街有個湖景源裁縫店,我在淘寶又找著一家叫紅館旗袍,貌似還好,瑞蚨祥昨天去看了下,定製的手工費是900起,做工很好;上海徐昨天去王府井時看了下成衣是3800起,定製估計更貴,湖景源前天去問了下是手工費380起,感覺湖景源和上海徐的做工差不多,紅館只是在淘寶上看,打算某天去實體店看下,價錢也比較親民,樓主發現好店記得跟我分享下哈

❾ 在哪能買到又便宜又漂亮的旗袍

旗袍個人覺得還是定製比較好,不像其他衣服大一點小一點都沒關系,不合身容易影響整體風韻,樓主若要性價比高,可以去上海南外灘面料市場的鳳和祥看看,各種款式和面料,幾百到一兩千都有,而且是面料市場,逛逛了解下行情都不錯的
旗袍(qipao)是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也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

旗袍形成於20世紀20年代,後成為最普遍的女子服裝。新中國成立後,旗袍在內地漸漸被冷落。80年代,隨著傳統文化被重新重視以及影視文化帶來的影響,旗袍逐漸在內地復興,並於1984年被國務院指定為女性外交人員禮服。

2011年,旗袍手工製作工藝成為國務院批准公布的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論及旗袍風尚的起始時間,通常認為在20世紀民國時期,鄭逸梅先生即稱 「原來女子在清代穿短衣,不穿旗袍,旗袍在民國後始御之」。至於具體的年份,以往的研究相對比較含糊。周錫保先生和張愛玲女士均以為旗袍的流行在1921年以後,周氏還以1923年的畫報等資料推斷,所謂旗袍在其時的上海數十人中不過一二。事實上,以當時上海的新聞界對社會現象敏感程度,一種新式樣的風行必然會引起廣泛的關注,但是在1925年5月以前的如《申報》等報紙上很難查到有關於旗袍的文字,而大量資料為旗袍在1925年的出現提供了佐證。在作為舊帝都的北京,也有記載表明旗袍時尚始於1925年。因此,將旗袍流行的起始時間視為1925年當為合理。

❿ 誰有能力總結出港版影視劇《金枝欲孽》中服裝的特色

我好喜歡的電視劇~~嘿嘿~
幫你找了篇論文~~原文帶圖的地址是: http://blog.163.com/czy_5213/blog/static/2390663200872812622343/
不過個人是覺得裡面的服裝用色很大膽啊~~難得難得~~

-------------------------------------------------------------------

從《金枝欲孽》說清代後妃的服飾

各位同學,我們的歷史課又開始了,呃,各位同學有沒有帶好眼鏡?今天有很多精美的圖片展覽哦!還有各位女同學,上次答應大家學梳清宮的發式,老師不會失信的,好了,現在我們開始今天的內容,學習一下清代後妃的發式和服飾知識。

首先先說說服飾吧,因為樣式比較固定,而且很多類別之間都是相通的。呃,這位同學關於皇帝的服飾問題就先不要問了,因為我們這個系列課題的核心是「後妃」,當然包括宮女之類,但是男性服飾就先不涉及了,等以後到了一定時機再統一梳理。嗯,至於這位同學又問什麼時候才到時機,時機該到的時候自然就到了嘛!呃,還有,你怎麼這么多問題?怎麼有問題的總是你?你這學期的成績不及格!咳咳,還有誰有問題?都沒有了嗎?好吧,我們正式開始上課!

話說在歷史上,歷朝歷代的後宮生活都是百姓茶餘飯後八卦的熱點,只是在那個時代沒有為了挖新聞不惜一切代價的娛記,所以也就自然不可能有娛樂新聞和雜志,那麼關於後宮中的皇帝妃子都穿什麼用什麼的問題就一直成了懸疑。不過好在歷朝歷代都有史書,我們國家對於服飾的重視是上升到了同文化一樣的重視程度,所以每朝的史書最後一般都會有專門的介紹,叫作「輿服志」。「輿服志」始於《後漢書》的原創,所謂「輿服」——厄,那位同學請把你手上的《詩經》放下,老師說的是「輿服」不是「魚服」,老師知道你們都很有學問啦,不過有時人太有學問也不是一件好事(同學:她講什麼外國話?)。老師今天要介紹的不是《採薇》里的「象弭魚服」,而是史書上的「輿服」,它的意思就是指「車」和「服」兩方面,也就是講述每朝每代的交通、服飾以及相關禮儀的問題。話說大家不要覺得閱讀它的時候枯燥無味,今天的專家學者之所以能還原那時的文化和禮儀還要全靠這些流水賬式的東西!

我們今天都知道,滿人的服飾,就是所謂的旗裝,呃,這位同學,不要再舉著《花樣年華》的海報流口水了,話說雖然老師也很喜歡張曼玉,也很喜歡她穿旗袍的感覺,不過你們要記得旗袍到了民國時就已經是改良過的版本了,和它的正規形式已經有所出入,而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就是真正正規的旗裝樣式。我們先來看一段資料:

「清朝入關從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起,共歷十一帝,統治二百七十六年.隨著清朝的建立、強盛、衰落及滅亡,直接牽動著中華服飾文化的發展和變遷.清朝是我國服裝史上改變最大的一個時代,清代是個滿漢文化交融的時代,尤其是服裝文化,也是在進入中國後,保留原有服裝傳統最多的非漢族王朝。清朝是以異族入主中原,滿族原是尚武的游牧民族,在戎馬生涯中形成自己的生活方式,冠服形制與漢人的服裝大異其趣。清王朝建立後,統治者為了泯滅漢人的民族意識,強制推行滿人的服飾,禁止漢人穿漢裝的法令非常嚴厲。漢人的強烈抵制,迫使清王朝採取男從女不從,生從死不從,陽從陰不從,所謂「十不從」的對策,這才使剃發易服的民怨得到緩和,清代服飾也得以充分吸收漢族服飾的成就。在清王朝統治的200餘年中,政治、經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急劇變化,鴉片戰爭(公元1840年)後,列強侵入,我國由封建社會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也給服飾以沖擊和影響。從服飾的發展歷史看,清代對傳統服飾的變革最大,服飾的形制也最為龐雜繁縟。可以說,這是一次在特殊情況下進行的服飾大變革。」

現在詳細說一說各種服裝樣式,當然是八旗女子的服裝樣式,因為漢人的服飾我們之前已經陸陸續續說過了。

首先說說皇後皇妃之類的朝服問題:

皇後冊封時穿的禮服就是朝服。有朝冠、朝褂、朝袍、朝裙等。冠頂是三層,每層一顆大東珠,珠下一隻展翅金鳳,帽周圍有金鳳七條,嵌有貓金石、珍珠等。帽後垂金翟,上面裝飾的珍珠就有三百多顆。戴在項前的金圈稱為金約。胸前貫珠下垂,總計珍珠三百二十四顆,間以各種珍寶。左右耳飾各三具,每具金龍銜二珠。皇後的朝珠是三盤。朝褂形似坎肩,石青色底,前後綉兩條立龍。下幅綉八寶平水,襞積(衣褶)下綉萬壽萬福字文,除去前後二條立龍,上面還有正龍四條。再一種在腰間綉四條行龍,下幅綉八條行龍,無字文,無平水。朝袍也有三種,都是明黃色,披領和袖是石青色,袖是馬蹄袖,不是傳統的水袖。三種朝袍的差別主要是有無襞積,和龍的形態不同,朝裙,上織金壽字緞,下為石青行龍緞,都是整幅,有裙褶,夏日的朝裙一紗織成。太皇太後皇太後的冠服與皇後相同。

皇貴妃的朝冠、吉服冠、朝褂、朝袍、朝裙、龍袍、龍褂與皇後基本相同,差別僅是冠的裝飾珍珠樹不同。冠的翟尾(步搖)的垂珠少一百一十顆。金約的垂珠也少一百多顆,此外無差別。皇貴妃以下尚有妃、嬪二等,妃的朝冠頂是兩層,只有兩東珠兩金鳳,上端銜貓眼石,珍珠數比貴妃的少,翟尾垂珠比貴妃少十六。此外朝服、朝褂、龍袍、朝裙等均與貴妃相同。嬪:朝冠兩層,無金鳳,以金翟承東珠兩顆,翟尾垂珠較妃減少十六。朝褂則與妃同。朝袍和龍袍都不是明黃色,用的是香色。

以上是正式場合穿的禮服朝服,當然一年到頭也穿不了幾次,就好像我們家裡放著的高檔的晚禮服,不能在日常天天穿一樣。下面我們要說的才是重點內容,就是她們平時穿的常服、便服。

好,現在我們來說說便服和常服的幾種基本形式:

1.馬褂:

顧名思意,馬褂,當然是騎馬時所穿的衣服。我們都知道,滿族在關外的時候也是馬背上的民族,馬褂是一種清代穿於袍服外的短衣,長僅及臍,左右及後開楔,袖口平直(無馬蹄袖端)。滿人初入關時,只限於八旗士兵穿用,到了康雍年間才在社會上開始流行,以後逐漸發展成單、夾、紗、皮、棉等服裝,成為一種便服,士庶都可穿著。由於時代不同,用料、顏色、綴飾也有差別。乾隆時曾流行毛朝外的皮馬褂,均用珍貴裘皮,非一般人所能置。馬褂的樣式有琵琶襟、大襟、對襟三種。款式有挽袖(袖比手臂長)、舒袖(袖不及手臂長)兩類。女式馬褂衣身長短肥瘦的流行變化與男式馬褂差不多,但女式馬褂全身施紋彩,並用花邊鑲飾。

我們來看看實物圖片:

藍色漳絨團八寶大襟馬褂,清晚期,身長77cm,兩袖通長164cm,袖口寬39cm,下擺寬90cm,前後裾長17cm,左右裾長14cm。清宮舊藏。

挽袖馬褂,實物。

還是挽袖馬褂,琵琶襟。

舒袖馬褂,實物。

《乾隆大帝》中小古同學這件,呃,好吧,我承認,之所以能想到自己有這張,完全是因為某人的緣故……

玉瑩小主這件,面料很不錯的說。

PS:我們還熟知的一種馬褂形式,電視上經常見到的,就是所謂的黃馬褂,是皇帝特賜的服裝。穿著這種賜服的人,主要有三類:一是隨皇帝「巡幸」的侍衛,稱為「職任褂子」;二是行圍校射時,中靶或獲獵多者,稱為「行圍褂子」;三是在治事或戰事中建有功勛者,稱為「武功褂子」,這些人還要被載入史冊。只有這種御賜的馬褂才可以隨時穿著。

傳說中的黃馬褂。

另外再補充一點,近年來,我們大家所說的「唐裝」其實並不是真正的唐代服裝,而是清代馬褂的改良形式。這里插一句題外話,我們現在很多時候其實都存在著一些認識上的誤區,比如在傳統服飾的理解方面,很多同學一形容唐代的服飾就說起敞領大袖衫,就像《大明宮詞》里看到的那樣,其實那種並不是唐代的服飾,而是流行於北朝齊魏時代的衣服,唐代自有自己固定的服裝樣式和穿法,並不是我們所誤認為的那樣。還有的同學一寫到漢服就用「飄逸」形容,更是大錯特錯,要知道漢服的特點從來都是端莊而不是飄逸,在漢文化里厚重簡朴才是正宗,所謂的飄逸都是在那些文化動盪民族融合的特殊時期才出現的產物,從來也不是漢服文化的正統代表。漢服的正統應該是深衣之類才對。所以大家不要幻想回到古代穿著那些好像神話中的仙女那樣飄飄欲仙的衣服了!呃,至於漢服文化,等我們開完清代服飾的系列再視情況來學習好了,這里就不多說了!

2.坎肩:

坎肩又名緊身、搭護、背心、馬甲,為無袖短身的上衣,是清代服飾里必備的一件。我們今天仍然一直在穿。其實說起半袖或者無袖的短身上衣,我們的歷史也很悠久,比如唐代的半臂,宋代流傳到明朝的比甲,還有清代一直穿到今天的坎肩。坎肩的式樣有一字襟、琵琶襟、對襟、大捻襟、人字襟等數種,多穿在氅衣、襯衣、旗袍的外面。

《清稗類鈔·服飾類》記載:"半臂,漢時名綉,即今之坎肩也,又名背心。"吳語稱為馬甲。工藝有織花、緙絲、刺綉等。花紋有滿身灑花、折枝花、整枝花、獨棵花、皮球花、百蝶、仙鶴、鳳凰、壽字、喜字等等,內容都寓有吉祥含義。清中後期,在坎肩上施加如意頭、多層滾邊,除刺綉花邊之外,加多層絛子花邊、捻金綢緞鑲邊。有的更在下擺加旒蘇串珠等為飾。

《少年天子》烏雲珠,這件對襟馬甲,很不錯的效果。不過更不錯的是沒忘了加馬蹄袖!

王艷的這件。

劇中的坎肩,如妃的。

又是如妃的。

還是如妃的漂亮小坎肩。

呃,表問為什麼沒有別人的,誰讓我們如妃的小馬甲都這么精緻美觀呢?

3.襯衣與氅衣:

清代女式襯衣為圓領、右衽、捻襟、直身、平袖、無開禊、有五個紐扣的長衣,袖子形式有舒袖(袖長至腕)、半寬袖(短寬袖口加接二層袖頭)兩類,袖口內再另加飾袖頭。是婦女的一般曰常便服。以絨綉、納紗、平金、織花的為多。周身加邊飾、晚清時邊飾越來越多。常在襯衣外加穿坎肩。秋冬加皮、棉。

貼一下劇中的圖,都是平時家常穿的。

如妃的這件。

爾淳的這件。

依然是爾淳的,另外一件。

我家玉瑩小主的,粉嫩嫩的感覺哦!

還是玉瑩的,很素凈的感覺。

貼一下別人的,淑寧的一件。

沅淇的一件,單純可愛的沅淇,根本就不應該出現在這種地方。

還有其他片子,《孝庄秘史》裡面的。

玉兒的另外一款,馬蹄袖出來了,呼呼,雖然《秘史》系列裡很多造型真是有點……呃,還是先不要在這里下結論了,但是起碼讓人很驚喜地發現了很多清初劇都忽略掉的馬蹄袖。

氅衣與襯衣款式大同小異,小異是指襯衣無開禊,氅衣則左右開禊高至腋下,開禊的頂端必飾雲頭;且氅衣的紋飾也更加華麗,邊飾的鑲滾更為講究,在領托、袖口、衣領至腋下相交處及側擺、下擺都鑲滾不同色彩、不同工藝、不同質料的花邊、花絛、狗牙等等,尤以江南地區,俗以多鑲為美。據江蘇巡撫對蘇州地區的風俗衣飾《訓俗條》中稱:"至於婦女衣裙,則有琵琶、對襟、大襟、百襇、滿花、洋印花、一塊玉等式樣。而鑲滾之費更甚,有所謂白旗邊,金白鬼子欄桿、牡丹帶、盤金間綉等名色,一衫一裙,本身蘭價有定,鑲滾之外,不啻加倍,且衣身居十之六,鑲條居十之四,一衣僅有六分綾綢。新時固覺離奇,變色則難拆改。"大約咸豐、同治期間,京城貴族婦女衣飾鑲滾花邊的道數越來越多,有"十八鑲"之稱。這種以鑲滾花邊為服裝主要裝飾的風尚,一直到民國期間仍繼續流行。在氅衣的袖口內,也都綴接紋飾華麗的袖頭,加接的袖頭上面也以花邊、花絛子、狗牙兒加以鑲滾,袖口內加接了袖頭之後,袖子就顯得長了,而且看上去像是穿了好幾件講究的衣服。加接的袖頭摩臟了又可以更換新的。

貼幾張圖來看看效果:

傳世實物,後宮妃子穿過的氅衣。

依然是實物,還是後宮妃子穿過的,喜歡小竹葉刺綉的設計。

這個仍然是傳世實物。

來看看電視劇里的氅衣:

這張是我家燕子的,話說燕子的氣質呵,真是恬美純稚我見尤憐……

當年的雪梨,雖然這件衣服和前面那些精美的相比是寒酸了一點點,呃,好吧,我承認,發它上來純粹是為了懷舊。

明慧,明慧,我家秀外惠中的納蘭明慧……

同學:怎麼誰都是你家的?

4.圍巾與領衣:

在穿襯衣和氅衣時,在脖頸上系一條寬約2寸,長約3尺的絲帶,絲帶從脖子後面向前圍繞,右面的一端搭在前胸、左面的一端掩入衣服捻襟之內。圍巾一般都綉有花紋,花紋與衣服上的花紋配套。講究的還鑲有金線及珍珠。有一種說法,由於清代的衣服大多沒有領子,所以圍巾在清宮女子身上,就起到一種假領的作用,不過不知道這種說法對不對。

看一下劇中的圍巾,呵呵,《金枝》中使用的不多嘛,除了皇後和福貴人偶爾佩戴之外,就是些無名的妃嬪才使用。

我家淡泊寧靜的福雅,注意細節,圍巾上有手工刺綉的花樣,貴人就是手巧的說。

皇後偶爾也會戴。

剩下的就是一些偶爾露面的妃嬪。

還是妃嬪。

最後一個,可以清晰地看出一端是怎樣掩入捻襟中的。

其他片子里的,翁虹,呼呼,不知道為什麼那麼多人不喜歡她,反正某木是從小見到她就很喜歡,呃,害死人的《新仙鶴神針》,印象中那麼多可愛的MM和那樣的男主角……

領衣:清代禮服一般無領,穿時需在袍服上另加一硬領。春秋季節,用淺湖色緞,冬季用絨或皮,這種領子,又稱「領衣」,又因形似牛舌,故俗稱「牛舌頭」。質料用布或綢緞,前為對襟,用鈕扣系之,束在腰間。還有一種披肩。形似菱角,上面綉以紋樣,多用於官員朝服。

男式領衣,實物。

女用領衣,很漂亮哦!

5.裙子

裙子主要是漢族婦女所穿,滿族命婦除朝裙外,一般不穿裙子。至晚清時期,漢滿服裝互相交流,漢滿婦女都穿。清代裙子有百褶裙、馬面裙、襕干裙、魚鱗裙、鳳尾裙、紅喜裙、玉裙、月華裙、墨花裙、粗藍葛布裙等等。

6.雲肩:

雲肩為婦女披在肩上的裝飾物,五代時已有之,元代儀衛及舞女也穿。《元史·輿服志》一記載:"雲肩,制如四垂雲。"即四合如意形,明代婦女作為禮服上的裝飾。清代婦女在婚禮服上也用,清末江南婦女梳低垂的發髻,恐衣服肩部被發髻油膩沾污,故多在肩部戴雲肩。貴族婦女所用雲肩,製作精美,有剪綵作蓮花形,或結線為瓔珞,周垂排須。慈禧所用的雲肩,有的是用又大又圓的珍珠緝成的,1件雲肩用3500顆珍珠穿織而成。

7.斗篷:

斗篷我們都很熟悉,是那種穿在外衣之外,用來避寒以及遮擋風雪用的,最初也是戰場上的發明,後來流傳到社會上。清代的斗篷又名一口鍾,為無袖、不開衩的長外衣,滿語叫"呼呼巴",也叫大衣。有長短兩式,領有抽口領、高領和低領三種,男女都穿,官員可穿於補服之外,但蟒服不許用。行禮時須脫去一口鍾,否則視為非禮。婦女所穿一口鍾,用鮮艷的綢緞作面料,上綉紋彩。里子講究的以裘皮為襯。

貼一下劇中的斗篷裝,哇哈哈,《金枝》的冬天戲,就是一場盛大美觀的斗篷宴!

我家福貴人,怎麼穿都是這么淡雅宜人!

皇後的,超豪華版,應該是劇中最精美最奢侈的一件了吧。

看看近景效果。

我家小主,這件純白色毛邊的。

還有這件紫紅色的。

同一件斗篷,連手套都這么可愛,一定很保暖的呵!

最可愛的是有毛球做裝飾。

我們姑姑的這件也不錯,銀白色的干凈通透,同樣有小毛球作裝飾。

爾淳的,呃,大家明白為什麼清代的斗篷要叫一口鍾了吧?這個很直觀的能感受到。

還是爾淳的,皇宮里的手套款式都差不多。《金枝》的資金投入還是很大的嘛,連小宮女的冬裝都這么奢侈。

最中意如妃這一件竹葉青色飛鳳紋的斗篷。

復出後的如妃,衣服又如此精緻。

一件比一件華貴。

看看集體的斗篷裝,這張是爾淳和玉瑩的。

爾淳和安茜,清一色都有小毛球作裝飾,粉可愛的感覺哦!想想冰天雪地的,如果也能弄到這么一件,走路的時候那些小毛球就飄呀飄的……

同學:呃,她又開始胡思亂想了!

安茜和玉瑩。

三個人的,呃,突然想起前面一直忘了介紹一口鍾的穿法,它是大約從腰部以下才開禊(而且是只在前身開禊),把人幾乎整個裹在裡面的,那麼這位同學問了,穿這樣的衣服,手應該從什麼位置出來呢?總不能把衣襟撩起來吧?那多失禮呀?而且這樣的話斗篷的防風效果不就作廢了嗎?現在來解釋一下,其實人家發明這種斗篷的人早就想到了,於是在兩側脅下各開一個直孔,這樣手臂就可以從這個地方穿出來,同時又不會擔心寒風會侵入人體了。還聽不懂的同學直接看圖上的爾淳!呃,表問哪個是爾淳,就是中間那個!

姐妹兩個,全身的效果。呃,雖然某木很中意姑姑和福雅穿件淺白色的斗篷,不過其他人還是顏色鮮艷多彩一點比較好,想想冬天本來就是白茫茫的,然後所有人都穿著一身銀白色的斗篷出來耀人的眼球……

還是姐妹兩個,福雅的氣質好好哦!

依然是姐妹兩個,呃,好吧,我承認,其實某人是沾了我家福貴人的光才這么多曝光率……

其他秀女的斗篷,呃,某木說什麼來著,還是多姿多彩比較好!

都很漂亮的說——呃,說的是斗篷。

其他妃嬪們的斗篷。

8.戲衣:

清代女子還有一種戲衣,一般都用明代傳統形式,很多做工講究,紋飾精美,故宮保存的戲衣中,有一些和生活服裝相近的如女帔等,極有借鑒的意義。戲衣並不是清宮的服飾,我們就不詳細說了。

好了,最後我們來集中說說衣襟樣式:

剛才老師說了一堆什麼「琵琶襟」、「對襟」之類的,大約很多同學都聽暈了吧?現在統一解釋一下,大家可以結合圖片來了解。

1.對襟:

這個就不用多說了吧?我們的傳統服飾基本式樣除了右衽就是對襟。清代的坎肩和馬褂都有對襟的款式,而且一般會有一個如意頭的花紋作裝飾,所以通常也叫如意襟。

看一看實物效果,對襟(也叫如意襟)坎肩。為什麼也可以叫做如意襟呢?看她胸前那個如意頭裝飾就明白了!

《少年天子》中的蘇麻拉姑,依然是正宗的如意襟馬甲。

這件,更清晰地能感受到如意襟的效果。

劇中的衣服,爾淳的,對襟長馬甲。

還是爾淳的,家常便裝。

皇後的坎肩,很華貴。

還是皇後的,另外一件大紅的外衣。

如妃的馬甲。

我家小主這件。

另外一件,呃,這個是不是也可以算如意襟?

2.大襟:

又叫偏襟、捻襟、右衽、和尚領,把衣襟開在右邊的一種樣式,它也帶個如意頭。這里補充一點就是我們的傳統服飾,歷朝歷代的主流都是右衽,尤其在漢文化中是根深蒂固的(當然也有一些特殊時期會以左衽為主,不過通常都是在少數民族的文化充斥當代的時候,而且維持的時間都很短暫,並不能影響整個右衽潮流),就是衣襟如果不是對襟款式就一定要把衣襟開在右側,清代的漢化也很嚴重,所以也是以右衽為正宗。在漢文化里,「披發左衽」是對蠻荒之地的蠻夷之人最大的輕蔑和諷刺,所以今天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那些中原大俠之類動輒穿著左衽的衣服還披頭散發的,真的在那個年代的話打死他們也不肯這么穿。中原的正規穿法是,偏襟必須右衽,而且必須束發(當然尤其是指成年男性),戴冠或扎頭巾,有時也用網巾之類。呃,想起前一陣無意中看到的很讓人郁悶的06《神鵰》的楊過造型,嗚嗚,老師就不作任何評價了,因為看到這個造型我終於明白楊過的人生為什麼那麼坎坷曲折了,你想想,一個人非要跟整個社會的正統文化對著干,又怎麼能不到處碰壁呢?

大襟,也有如意頭的設計。

老照片里的效果。

《孝庄秘史》里小玉兒這件。

《少年天子》里太妃這件,有如意頭裝飾哦!

海馬的勝男,最喜歡她這件衣服,尤其是領口和袖口的毛邊。

一不小心撞衫了,《金枝》里玉瑩小主也穿了一次。

小主這件短衫。

這件很淡雅的感覺,領口的三葉草裝飾也很不錯。

還有這件漂亮的白色的,呃,個人非常喜歡,但不得不說這件衣服在清宮里是絕對不可能出現的,因為它居然有蝴蝶袖,但某木不管它是如何不符合史實,還是要說,真的好中意這件衣服呵!

姑姑也有,還是華麗版。

奶奶死的時候,姑姑這件坎肩。

爾淳的這件。

還是爾淳的。

皇後這件坎肩。

其他秀女的衣服。

3.琵琶襟:

琵琶襟大約是清代的一個獨創,又叫缺襟,因其右襟短缺,故名。坎肩、馬褂都有琵琶襟的樣式。

傳世實物,琵琶襟馬甲。

還是琵琶襟馬甲。

《金枝》里的衣服,如妃這件坎肩。

爾淳這件紅色的,有人說紫薇也有過一件一樣的,呃,沒印象了,改天找找看,不過應該不會吧?個人感覺如果撞衫也起碼是一個電台一家公司製作的電視劇才可能撞衫。比如前面勝男那件衣服玉瑩也穿了,不過兩部戲都是TVB的,不小心撞了也很正常,《洛神》里的衣服《西廂》中也出現過嘛!但是這樣跨了這么多年又從台灣(還是內地?)一直跨到香港去撞衫的幾率應該不大。

宮女的坎肩也不錯。

這兩個宮女,也是琵琶襟坎肩。

《金枝》里的宮女們好幸福呵!不過各位女同學不要真的夢想自己穿越到大清的後宮能做個穿得這么美麗的宮女。下面是真正的姑姑和小宮女們。看過一個做過宮女的孫姑姑的口述:只有在宮中被尊為姑姑的宮女才能帶扁方,梳大拉翅,一般情況下,就像圖中的兩個小姑娘,穿蘭色高領旗袍,梳一條長長的大辮子。

4.多紐式:

多紐式的衣服除在對襟的門襟有直排的紐扣外,並在前身腰部有一排橫列的紐扣。

老大她們家紫薇這件多紐式坎肩(呵呵,老大,某木對得起你了吧?特意找了這張出來貢獻給你)。

比較有代表性多紐式為一字襟。比較出名的是一字襟馬甲,這種馬甲穿在袍套之內,如果乘馬行走覺得熱時,只要探手於內解掉橫、直兩排紐扣,便可在衣內將其曳脫,避免解脫外衣之勞。滿語叫作「巴圖魯坎肩」。原來這種多紐馬甲只許王及公主能穿,後來普通的人也都能穿,並把它直接穿在衣服外面,「巴圖魯」是好漢、勇士之意,俗謂十三太保。

傳世實物,一字襟坎肩。

劇中的衣服,爾淳這件一字襟坎肩。

還是爾淳的。

玉瑩這件白色的,嗚嗚,除了她那件蝴蝶袖的,最愛這件坎肩,又保暖又養眼。

另外一件。

還是玉瑩的。

最後一件是如妃的,呃,有氣勢的人真是穿什麼都這么威風八面。

另外一些多紐式的樣式,比如人字襟,除在對襟的門襟有直排的紐扣外,並在前身有兩排直列的紐扣,狀似「人」字,故名。

《少年天子》中烏雲珠這件人字襟坎肩。

小范同學這件,呃,個人還是喜歡她當年剛出道的樣子。

劇中的圖,姑姑這件。

淑寧這件。

爾淳這件,穿過很多次。

我家小主這件黃色的。

還有這件坎肩。

又一件,這次是長坎肩。

我們今天的內容大致就是這個樣子,還有一些圖片沒有找到,等找到後會陸續更新進來,希望大家對這節課的內容能夠滿意,並能夠從中了解掌握那些基本的服裝樣式。

最後的最後,附贈一張:旗裝到了近現代的改良版,嗚嗚,某木很稀飯的翁虹,穿起旗袍來很有三十年代的懷舊感覺……

與金芝旗袍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定做工作服t恤批發 瀏覽:513
古馳皮帶真假怎麼看 瀏覽:819
紅花外套配什麼用 瀏覽:695
淘寶女裝和女包哪個好賣 瀏覽:287
童裝網紅店鋪 瀏覽:227
聖誕帽子標准 瀏覽:452
t恤短褲配什麼鞋子好 瀏覽:422
澳門交警制服 瀏覽:938
純棉襯衫面料廠家專業供應 瀏覽:151
淘氣貓童裝加盟電話 瀏覽:638
寶路易童裝 瀏覽:29
鐵帽子王是個什麼王 瀏覽:743
廣州哪裡有時尚格子女式襯衫批發 瀏覽:520
黑色大衣陪什麼外套好看 瀏覽:438
怎樣穿校服更好看嗎 瀏覽:893
旗袍歌曲有哪些 瀏覽:136
蘇州哪裡有絲巾賣 瀏覽:172
四季青高檔女裝微信 瀏覽:274
實驗學校四年級校服 瀏覽:592
上海男裝哪裡便宜 瀏覽: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