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鰲拜被擒,為何是一群少年而不是大內高手出手
順治帝死的時候,康熙只有八歲,所以順治帝就給康熙留下了四個顧命大臣,分別是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
索尼是首輔,康熙四年,他的孫女赫舍里氏嫁給了康熙,成為孝誠仁皇後,孝誠仁皇後的兒子就是後來的廢太子胤礽,索尼是正黃旗,而鰲拜屬於鑲黃旗,所以兩人都屬於兩黃旗,有比較一致的利益,而且索尼的年紀比較大了,所以很多時候就稱病不上朝,所以就沒有過於反對鰲拜,而且索尼在康熙六年就過世了。另外鰲拜看到康熙一直跟一群少年一直在玩摔跤的游戲,覺得康熙是玩物喪志,自然就降低了對康熙的警惕心,而康熙正是利用鰲拜這種驕傲和疏忽,才能把鰲拜召進宮中,然後用這群少年將鰲拜擒拿。
康熙很清楚,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而鰲拜在怎麼厲害,只要是孤身一人,只要十幾個少年,就可以搞定了,而且知道的人少,越不容易泄密。
❷ 康熙活捉鰲拜,為什麼讓一群孩子動手,而不是大內高手
康熙大帝有很多說起來讓人津津樂道的生平成就,捉鰲拜,平三番,收復台灣,為康乾盛世奠定基礎。這是一位擁有充滿傳奇色彩人生的皇帝,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少年皇帝捉鰲拜。
康熙的卓越能力更展現在他的御下有方和政治治理上,而生擒鰲拜這件事,可謂是給他的功勞簿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❸ 康熙生擒鰲拜的時候,為什麼會用一群孩子而不是使用大內高手
不是用大內高手,可能當時的情況不能動用大內高手吧
❹ 康熙為何要讓一群孩子生擒鰲拜,而不動用大內高手
因為大內高手裡面有很多是鰲拜的人,康熙不可能信任他們。一群孩子足以讓鰲拜放鬆警惕,生擒鰲拜簡直輕而易舉。
為了讓鰲拜放鬆警惕,康熙可謂是精心設計、步步為營,平時對鰲拜言聽計從,還經常賞賜他。康熙當了那麼久的孫子,怎麼可能會在用人的關鍵環節上面出錯呢。而鰲拜狂妄自大,註定會被康熙拉下馬來。鰲拜被關進大牢之後,康熙並沒有下令處死他,只是將他抄家了。
❺ 康熙為什麼要讓一群孩子生擒鰲拜而不動用大內高手
因為可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啊,而且此計甚好,可以進退自如,另鰲拜防不勝防。
(一)生擒鰲拜
康熙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少有的長壽皇帝。而在這長達61年的執政生涯當中,15歲就生擒了被譽為“滿洲第一勇士”的鰲拜,這件事情到現在也是很多崇拜康熙人所津津樂道的事情。
其一、無人可用
眾所周知自鰲拜獨霸朝堂後,整個朝堂幾乎都已被鰲拜完全控制,不但六部都是鰲拜的人,連皇宮的侍衛處都被鰲拜控制,更別說當時康熙周邊的太監、宮女也有很多都是鰲拜的人。 所以,康熙為了保證計劃的順利實施,只能去用這些初出茅廬的清白子弟,只有用這些身家清白的人,才能確保計策不會被鰲拜得知。
其二、忠君愛國
這些小孩子本就是從忠於皇家的那些家族中挑選出來的親貴子弟,而這些孩子可以說就是一張白紙,此時的他們身上沒有跟朝堂上的任何派系有瓜葛,而且也沒有任何成年人的那種心思。正如康熙當年在決定抓捕鰲拜的時候問這些小孩子“你們怕朕,還是怕鰲拜?”,他們毫不猶豫的回答“怕皇帝” ,正是有著這份心性,才敢於向鰲拜出手。
其三、進退自如
話說這條計策最好的一點在於,不論是成功還是失敗,康熙都有充足的理由和說法應付鰲拜。如果成功了的話,自然不用多說,而如果失敗了,也可以推說是這群孩子們想要領略滿洲第一武士的風采,屬於孩子們之間鬧得玩的。畢竟,以一群少年就想制服權臣,恐怕連鰲拜自己都不太相信吧,所以這才是康熙計劃的最大保護色。
❻ 康熙為什麼要讓一群孩子生擒鰲拜,卻沒有選擇動用大內高手
康熙用一群孩子生擒鰲拜,卻不是用大內高手,主要原因有三個。第一個是鰲拜勢力太大,大內高手裡也遍布他的眼線;第二個是孩子可以麻痹鰲拜,讓他放下戒備;最後一個原因就是康熙也是為了以後自己人才培養考慮。
因此康熙選擇一群孩子生擒鰲拜是經過多方考慮的。康熙既有針對現在眼前權臣弄權的現況,也是為自己的後來掌權鋪路。
❼ 康熙扳倒鰲拜,找大內高手不是更好嗎,為何偏偏找幾個小青年
因為鰲拜在大內高手中也有眼線,找他們容易走漏風聲,所以康熙沒有這樣做。
❽ 康熙14歲除掉鰲拜,那些幫助過他的布庫少年,他們最終下場如何
可以說清朝前幾代的皇帝都是英年早逝,早早的撒手人寰,將一堆爛攤子就留給了年幼的繼承人,康熙皇帝就是這些年幼繼承人中的一位,他在自己8歲的時候就開始掌管國家,但是因為年紀太小,國家權力已經被幾個大臣分割完畢,康熙皇帝為了奪回自屬於自己的權利,在1669年的時候依靠著一群少年打敗了鰲拜,徹底將權力收回自己的手中。
最後一位就是年齡最小的一個少年的他,那個時候還只有12歲,但是他卻表現得十分的冷靜,為了不讓鰲拜逃離他們的控制,他緊緊的抱住鰲拜的大腿,正是因為他的這一個貢獻,讓鰲拜最後被他們制服,康熙皇帝看出魏保全的能力,就將他安排在了御林軍當中,之後還帶領著他一起平定了三藩之亂。
❾ 康熙和索額圖設計制服鰲拜的電視劇叫什麼
康熙王朝
❿ 都說鰲拜很狡詐,想要擒住他很難,那麼康熙是用什麼方法將他擒住的
康熙能夠擒住鰲拜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主動示弱,讓鰲拜掉以輕心,最後擒住了鰲拜。鰲拜是四大輔臣之一,手中掌握著軍權,在康熙成年之後,四大輔臣中其他的三個輔臣只剩下鰲拜和索尼還有權力。索尼是一個老狐狸,為了躲避災禍,很少表明自己的立場。朝中的大權基本上就落在了鰲拜的手裡,康熙很早就像除掉鰲拜,自己就可以掌握國家的大權,但是要除掉鰲拜不是那麼輕松的。
在擒住鰲拜之後,康熙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迅速的清除鰲拜的其他黨羽。從抓住鰲拜到判決鰲拜一黨,僅僅花了不到20天的時間,可以看出康熙的手段真的是雷厲風行。鰲拜罪該萬死,但是康熙並沒有立刻就殺了他,這才是康熙真正高明的地方,也體現了他君王的胸懷。康熙要真正親政必須跨過鰲拜這一關,這也昭示這康熙的宏圖霸業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