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川自貢市有哪些初中
四川自貢市初中有:
一、自貢市第二十二中學
自貢市第二十二中學校始建於1968年,是一所全日制高完中學校。學校位於自貢市自流井區舒坪鎮,規劃佔地51.9畝,校園布局科學合理,是一所全面綠化的花園式學校。
該圖為本校校徽,其校徽美觀、大方、莊重,其精神內涵具體表現為:整個表識採用同心圓,象徵學校的團結、和諧;中間圖形是「22中」的行草變形,背景附之中國書法字帖米字格,既突出了自貢二十二中校名,也突出了中華傳統文化歷史悠久之意。
二、自貢市第四中學校
自貢市第四中學,是1995年經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全市唯一一所具有外語教學特色的全日制普通高中,是自貢市首批示範性高中,其前身是自貢市五所老高中之一。
具有52年辦學歷史的自貢四中,在未實行重點中學制度前,一直和蜀光中學、自貢一中、旭川中學並駕齊驅,其培養的優秀人才遍及祖國大地。
三、自貢市第二十三中學
自貢市第二十三中學校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地處自貢市南端、自流井區漆樹鄉俞沖街,與沿灘區富全鎮和宜賓市孔灘鎮毗鄰,建於1968年(曾為蜀光中學分校)。現辦有初中部、小學部和幼兒園,佔地面積11270平方米。
近年來,學校硬體條件不斷改善,校園面貌極大改觀。教學樓、綜合樓、學生公寓、教師宿舍錯落有致,運動場、籃球場、排球場、羽毛球場和單杠、雙杠、雲梯、乒乓台一應俱全,建有衛生室、實驗室、語音室、網路教室、微機室、圖書室、閱覽室、音樂室及大小會議室等。
四、自貢市第三十五中學
學校佔地面積15畝,建築面積3800平方米,1978年9月創建,建校初期為單設初中,2006年11月與榮邊鎮核桃灣小學合並成為一所九年制學校,並涵蓋學前三年教育,現有17個教學班700餘名學生。
學校分中學部、小學部、幼兒園區,學校設備設施齊全。2006年12月遠程教育模式三投入使用,2008年1月中學部教學大樓竣工,並建成了校園廣播系統。
五、自貢市第十中學校
自貢市第十中學創辦於1957年,原名自貢市第七初級中學,後經過多次更名,是自貢市首批重點中學。該校地處紅岩英烈江姐故里,佔地面積近70畝,政府規劃面積200餘畝。
建校40多年來,學校為國家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優秀人才,他們中有西南財大博士生導師劉錫良教授,西南交大建築系主任邱建博士,重慶師院黨委負責人徐仲偉教授,自貢市師專數學系主任、教授朱培勇博士,中共自貢市委副書記梁國定等傑出人才。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自貢市第二十二中學
網路—自貢市第四中學校
網路—自貢市第二十三中學
網路—自貢市第三十五中學
網路—自貢市第十中學校
2. 自貢市蜀光中學怎麼樣
還可以,在自貢,在自貢好的的文科學校就是榮中和富順一中,理科嘛就是自貢二中(蜀光中學)富順二中,還有就是榮中。
3. 關於張伯苓簡介
張伯苓(1876.4.5-1951.2.23),原名壽春,字伯苓,後以其字行世,天津人,中國現代職業教育家,私立南開系列學校創辦者。西方戲劇以及奧運會的最早倡導者,被譽為「中國奧運第一人」。張伯苓早年畢業於天津北洋水師學堂,後獲得上海聖約翰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名譽博士,曾受教於美國教育家、哲學家杜威、桑代克等人。
民國三十八年(1948年)六月,曾出任中華民國的南京國民政府考試院院長,1949年11月底,重慶解放前夕,張伯苓婉拒蔣介石赴台要求而留守大陸。
張伯苓把教育救國作為畢生信念,先後創辦南開中學、南開大學、南開女中、南開小學和重慶南開中學,接辦四川自貢蜀光中學,形成了著名的南開教育體系,為國家培養了包括周恩來在內的大批人才,被尊為「中國現代教育的一位創造者」。
(3)自貢蜀光中學老校服海軍領擴展閱讀: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畢業後服務於海軍。承甲午敗績,帝國主義強盜的協議既成,清廷派大員去山東辦理接收和轉讓手續,張伯苓隨艦前往。船到威海衛的頭一天,降下日本的太陽旗,升起中國的黃龍旗。第二天,又降下中國的黃龍旗,升起英國的米字旗。
張伯苓目睹這場「國幟三易」的接收和轉讓儀式,親自嘗受了這一喪權辱國的場面,氣憤填膺。從威海衛歸來之後,他認為海軍報國無望,決定退役。不久離職回天津執教於家館。
光緒二十三年(1898年)七月,英國強租威海衛,張伯苓隨船送清廷官員前往辦理移交手續,親身經歷了「國幟三易」的屈辱場面,深感「自強之道,端在教育」,立志「創辦新教育,造就新人才」。是年,他結識倡導新學的嚴修,共同開啟了艱難的辦學之路。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張伯苓乘暑假航海東渡,親眼看到日本明治維新後的盛況,領略了日本對教育的重視及辦學規模和教育方法,深受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