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職業正裝 > 九江三中退校服流程

九江三中退校服流程

發布時間:2021-08-14 04:47:29

『壹』 跪求有關《新中國成立60周年》文章

彈指揮間、滄桑巨變,60年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開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億萬人民艱苦創業,努力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歷程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實現著強國富民、民族復興的百年夢想。當今之中國,到處充滿勃勃生機,各項事業蒸蒸日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改革開放,使中國一步步走向繁榮昌盛,華夏兒女們安居樂業。青藏鐵路,一條幾乎不可能的鐵路,中國人民做到了;火車多次提速,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捷;奧運場館建設,奧運會的成功舉辦,讓舉國上下一片歡呼雀躍……中國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完成著一個又一個壯舉!
改革開放,使中國這個擁有13億人口的文明古國成為了一個和諧的大家庭。1998年,南方特大洪水,淹沒了許多樓房,淹沒了許多人民,卻淹不滅中華兒女的愛心;2007年年底,當春節來臨之際,一場突如其來的雪災,阻礙了人們回家的道路,卻阻礙不了中華兒女救災的決心;2008年5月,里氏高達8.0級的汶川大地震一度牽動了世界各地的心,地震震倒了一座座樓房,震碎了一顆顆逝世者家人的心,卻震不倒中華兒女突破重重困難的熱情。我相信,再大的困難除以13億,會變成小小的煩惱,再小的幫助乘以13億,會變成大大的扶持。炎黃子孫會手挽手,心連心,克服一切困難!
改革開放,使中國的航天事業迅速發展,中國在歷史上刻下了輝煌的一頁。2003年,神舟五號發射成功,楊利偉叔叔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2008年,中國的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飛上太空,到月球上去拜訪嫦娥和玉兔;同樣是2008年,神舟七號升空,翟志剛成為中國歷史上首位進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員。中國的科技技術蒸蒸日上,為發展中的中國做出了巨大貢獻!
改革開放,使中國建設新農村的腳步越走越快。以前,農村人知識很少,只知道勞作。現在,「活到老,學到老」的理念越來越普遍,連許多老年人都發奮學習。農業不僅用上了力氣,同時也充分運用上了智慧。越來越多的農村人上了中學、大學,成為了建設祖國新一代的智囊團;以前,農村生活是吃不好,穿不暖,過的都是苦日子。現在,農村人的經濟能力越來越好,紛紛過上了小康生活。手機、彩電、冰箱……這些曾經連想都不敢想的東西,一樣樣成為了現實。以前,農村給人的印象是又臟又亂。一下雨,小路便成為了「水泥路」,山上雜草叢生,無人問津……現在,一提到農村,人們想到的是清新的空氣,美麗的青山綠水……改革開放,讓農村展現出了勃勃的生機,讓人們的生活過得更加幸福。
我堅信,中國將會迎來更美好的未來!

『貳』 建國六十年人民生活的變化(物質生活)

60年,可謂彈指一揮間!60年的個人經歷讓我觸摸到了社會前進的脈搏,60年的改革開放惠及了每一個國人的生活。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這是建國以來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國家經濟在三十年間飛速發展,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條件也在這三十年間發生著巨大的變化,衣食住行和生活環境、工作條件哪一樣都是翻天覆地。
聽媽媽說,計劃經濟時期憑證供應的年代,一年至多能添置上兩件新衣服,還是一般的平布。「過年穿新衣」的期盼是她們那個時期的同齡人都有過的願望吧,如果能在沒有過年就穿上新衣裳,讓鄰居羨慕時的那種滿足和得意讓現在的年輕人不能理解,更不要說現在的小天使們每個至少都有多套樣式和質地都很好且四季分明的衣物了。
食品的供應更是讓媽媽難忘,買肉憑票是自然的,但絕對沒有挑肥選瘦的份兒,更不要說得排上擁擠不堪的露天長隊,並要擔心輪到自己時還有沒有貨物可以買到。因為爭購食品引起大人們吵鬧甚至是相互抓扯讓孩子們驚恐不已,媽媽十幾歲時最怕的就是讓家長吆喝著去排隊,常常在接受這個任務時嘴硬地說「寧可不吃肉也不去排隊」。六七十年代物資極度匱乏,一塊紅糖或豆腐乳,甚至是加了點食鹽的辣椒面都曾經是分享的零食,而在當時津津有味的吃相一點不遜於現在孩子們吃到最新上市食品時的興奮程度,被辣椒麻木過後的暢快也不亞於現在吃火鍋後的酣暢淋漓。
三十年前,許多家庭的住房都只有一間,幾乎相同的布局就是用一張床或一個大立櫃放在房屋的中間,拉上簾子把屋子隔成兩間,前面是客廳兼飯廳,媽媽說,她們玩時只能以床入座,條件好些的能備上一兩只小馬扎或小木凳;孩子多的家庭還得設計成上下鋪,而床後面就是另一間卧室與儲藏室的統一。現在,條件好了,我住上了單位分的三室一廳,有了自己的獨立王國,興奮不言而喻。
且不說現在的自動化辦公條件如何先進,單說喝開水一項都不知道換了多少種熱水器,而在上個世紀50年代末,開水只能是在早上鍋爐房供應時間打好以保證全天的需要。現如今,坐在辦工作旁,伸手就是飲水機加純凈水,冷熱自斟,好不自在。
還有通訊工具的變化,八十年代用的是手搖式電話,每次需要聯系時頭疼不已,且不說先要接通郵電局的接線員,再轉接至某個地方或某個單位,若對方是信號不太好,得打上好幾個電話,有時甚至得呼叫上一天才能接通。九十年代,改革開放的先行者,腰間跨著BB機,傳呼信號隨時呼叫,每每發出叫聲,還要故意裝作聽不見,讓它多響幾聲......,持有者的那份自豪,不言而喻。到了千禧之年,大哥大又成了身份的象徵,持有者不僅要用上與自己身高不成比例的嗓音大喊,還得夾雜著地方語同時進行,才覺得在人前顯聖。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每一個人手裡都有不止一個手機,無論走到哪裡都與對方近在咫尺,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三十年間的種種變化讓我感慨多多,而自己經歷的只是千千萬萬國人生活中的一個小小的縮影。中國三十年的改革開放,走完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幾百年的歷程,取得的偉大成就來之不易。我們生活在如此美好的黃金時代,這種幸福和安定和諧的局面也需要我們倍加珍惜和維護,通過我們的努力和奮斗,祖國還會越來越富強,人民生活也會越來越美好。
別忘了給我分!!!!~~~

『叄』 作文:獻給祖國的禮物

我的中國。清晨我放飛一群白鴿,為你銜來一枚橄欖葉,鴿子在崇山峻嶺飛過。我們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國,願你永遠沒有憂愁,永遠寧靜。我們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國,這是兒女們心中期望的歌……」

1949年10月1日,在東方的土地上,站起了一個自強不息的民族,那就是中國。毛主席在宏偉的天安門城樓上向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我們戰勝了多少苦難,才得到今天的解放。從此,古老的中華民族獲得了新生,中國歷史進入了一個偉大的新時代。

「開國元勛打江山,金戈鐵馬踏平川;砸碎萬惡舊社會,共和千秋永相傳。」中華人民共和國來之不易,十大元帥,十名大將身先士卒,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輝煌歷史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譜寫了嶄新的篇章。

戰士們視死如歸,撰寫著一部部抗美援朝的英雄之歌:捨身堵槍口的黃繼光,與敵人頑強拼搏的楊根思,烈火中永生的邱少雲……這轟動人民,震撼人心的偉大事跡,將流傳千古,永不暗淡。

有人說「時代像一本大書」,而一代偉人鄧小平爺爺,就是這書中最精彩的篇章。在七十多年波瀾壯闊的革命生涯中,他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跡般的聚起座座山。開辟了一條讓人民擺脫貧窮,讓民族走向振興,走向繁榮富強的大道,使十三億中國人民齊心協力,走向了一曲改革開放的氣壯山河的激情,宏偉樂章。改革舊體制,開放強國家,責任承包干勁大,窮村變成富裕村。改革開放如星星之火,迅速燃遍了中國農村大地,低矮的房屋一晝間拔地而起,城市裡幢幢樓房欲與天公勢比高。走在大街上,每個人手裡都握著一部精美的手機,談笑風生。電視電腦也鑽進了每個人的家裡,用途廣泛,可真是滑鼠一點看世界呀!老爺爺老奶奶出來活動了,拄著根拐杖,一腳淺,一腳深,現在城市,農村車水馬龍,我們的生活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

「改革開放就是好,中國走向世界了;互通有無結友好,和諧世界立功勞。」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個正在蘇醒的東方巨龍已成為世界的驕傲。2008北京第29屆奧運會傳達了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和合作,讓世界人民微笑著面對中國。奧運五福娃連心一致,敞開寬敞的大門盛情邀請來自海內外、大陸的貴客,一齊說出:北京歡迎你!」這是一個美麗的五環童話,白鴿在長城上展翅飛翔,聖火在華夏大地放射光華,要學運動員去沖刺金牌,要學志願者把友誼傳達。十三億人民手牽手,心連心,一起歌頌奧運之聲,奧運之想。

「天災無情人有情,全國上下心連心;一方有難八方助,眾志成城人定贏。」就在人們喜氣洋洋的准備會之前,一場噩耗打破了一個美夢,一場無情的地震降臨到大熊貓的故鄉------四川。若不是親眼目睹溫總理親臨災區,我真不願相信這四面環山的美麗小城,遭逢如此巨大的劫難。山崩地裂,地震猶如一隻怪獸,瞬間侵噬著四川的千萬生靈。「解放軍來了,人們的愛心來了,祖國母親的呼喚來了」災區人民從迷茫的黑暗中看到了一絲希望。今天,人類已經渴望與地球和諧相處。面對災難,信奉生於憂患的中國人民,有信心,也有能力戰勝任何困難。7.8級汶川大地震,再一次考驗了中國意志,這堅強的意志同樣使當年的唐山大地震甘拜下風,俯首稱臣,而去年的汶川大地震也無法打垮中國之義,神州中國式神龍幻化的山河,每一次地磨洗,都將使我們的山河更加輝煌!

「神五神六載人起,神七譜寫飛天詩」。飛天一直是人類悠久的夢想,從嫦娥奔月到敦煌飛天,從鳳舞九天到巨龍騰飛,華夏兒女對飛天之夢逐漸成真。2003年10月15日,英雄楊利偉叔叔乘坐「神舟」五號載人飛船飛向太空,中華民族數千年的飛天夢想拉開了勝利的序幕。隨後在2005年10月12日,我國的「神州」六號再次飛上太空;2008年9月25日,「神州」七號相繼去太空做客。從此一個孕育了「飛天」傳說的浪漫國度,一個誕生了四大發明的文明古國,一個曾飽經風霜的東方大國,以更加自信的姿態屹立於國際舞台,世界舞台!

騰飛吧,偉大的東方巨龍!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征程,必將出現一個又一個輝煌,中華民族的的崛起,必定讓世界為我們自豪!我愛你中國!

『肆』 中國改革開放60年的變化

優質的經濟來源就是房地產,國家放棄這些,貌似損失很大吧。
跨越式發展與科學發展,是我國經濟發展中兩個不可割裂的階段,是合乎邏輯地相互連接的。沒有跨越式發展就不會有科學發展,而科學發展又是跨越式發展的必然結果。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的發展經歷了由跨越式發展階段向科學發展階段轉化的過程。所謂跨越式發展主要是從發展速度而言的,即在較短的時間內走完以往需要相當長時間才能走完的路程,或者是走完相同的路程比以往所用時間要少很多。從1952年到1978年時,我國年GDP總量只有3624.1億元,而到了本世紀初的2003年,即25年間我國年GDP總量已高達117251.9億元,大約是1978年的32倍。
穩定壓倒一切,社會穩定之後,是中央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出台。「農民種地、政府貼錢」的標語口號不僅刷上了牆,還深入人心。但當地老百姓更習慣用「不交公糧還發錢」來理解這一政策。
多項措施鼓勵嘗試
近年,國家及各地政府出台了多項措施,鼓勵農民以各種形式嘗試土地流轉、規模經營。2008年10月,全國首家農村產權交易所在成都掛牌,為林權、土地承包經營權等項目提供專業服務。
如果說,當年第一輛解放牌汽車的誕生承載著中國工業的現代化夢想,那麼今天,載人航天器的升空則承載了中國創造的新夢想。積累科技優勢,培育知名品牌,將是中國工業新的征途。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武漢長江大橋等系列工程開啟中國工業化進程。在新中國成立60年的歷史長河裡,它早已超越了一座橋本身的意義,成為中國大規模工業化的開端。

『伍』 祖國60年滄桑巨變作文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60年來,我國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還是個經濟水平落後,生活水平低下的貧窮國家.但是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進行了土地改革.公私和營.科教興國等戰略,使國家有了新的面貌.不說遠的,就說我的家鄉:張家港!

10年前,張家港並不如現在發達,馬路全都是水泥做的,而且十分狹窄,路面也不平整,行人行車不方便.再看看現在,一條條平整寬闊的大馬路縱橫交錯,水泥路日益減少,取而代之的是較好的柏油路,樣式落後的人行道和路燈也被換成了最新款式的.

追溯到30年前,那時的張家港不叫張家港,而叫"沙洲縣".沙洲縣在那時是個貧窮落後的地方,道路坑坑窪窪,房屋低矮破舊,交通工具貧乏,只有腳踏車,連公交車也很少見,晚上黑燈瞎火,外出不方便,夏天沒有空調,空氣悶熱.冬天,刺骨的寒風穿過簡陋的房屋,嚴寒難奈.人們的溫飽問題勉強解決.但是現在,張家港改頭換面,煥然一新了,繁華的街道人流如潮,好不熱鬧!高大的樹木鬱郁蔥蔥,巨人般的高樓連接著天與地,人們穿著獨俱一格的個性服裝.晚燈火通明的步行街;國貿大酒店的富麗堂皇;世紀廣場上人們動人的舞蹈構成了一幅和諧美麗的畫!美在港城!

如今的張家港號稱"文明城市",在這兒,絕對看不到有人斗歐,罵人,把臟物亂扔,隨地吐痰等一系列不文明現象.反之,我們走在大街上,只會看到青少年致願者到處行善做好事呢!人們互敬互愛,尊老愛幼,互相扶持創建了一個和諧的港城.美在港城!青少年

張家港!我們美好的家園,這幾十年來她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迎來了這新世紀的曙光,我們身為青少年,更有義不容辭的責任更好的建設家園!建設祖國!

『陸』 中國哪所高中學校比較好

你可以搜一下,全過高中前百名,有各個地區的學校比較強的就入圍百強,有學校的照片和簡介,也可以看看關於校服的事,這樣你也可以挑挑

『柒』 中國建國六十周年的變化是如何改變的,拜託,,十萬火急

http://..com/question/110954065.html
請看申子於磁的回答

『捌』 開國到現在的變化簡介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每個人被迫著 ,發出最後的吼聲。起來, 起來,起來。我們萬眾一心 ,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前進 ,前進 ,進......

每當耳邊聽到國歌我都會熱血沸騰,尤其是在這建國70周年即將到來之際,我的心情更是無比激動。下面我來分享下建國70周年以來,偉大的祖國巨大變化!

1 科技變化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從「向科學進軍」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到建設創新型國家,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到開啟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新征程,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在實踐中越走越寬廣。

我國高技術製造業、新興產業、建築業和服務業等領域科技能力持續增強,重大產品、重大技術裝備和重大科學設備的自主開發能力以及系統成套水平明顯提高,有力地支撐了三峽工程、青藏鐵路、西氣東輸、南水北調、奧運會、世博會等重大工程建設和舉國盛事,「中國製造」走遍世界。

2 交通變化

從走路到自行車,從自行車到摩托車,從摩托車到汽車。在上世紀80年代,自行車基本可以說是奢侈品,不是說有錢就能買,還需要一張自行車票才能購買。在那個年代男人結婚都需要三大件:自行車、縫紉機、手錶。這可是與如今的房子和車子異曲同工之妙。

現如今交通四通八達,上下班公交、地鐵。出差、遊玩飛機、高鐵。中國的高鐵已成為新四大發明之一。

3 生活變化

過去,沒有電視,沒有電腦,沒有手機,沒有空調,沒有......過去什麼都沒有。

現在每家每戶都有電視、電腦,空調,各種家庭電器都有。每個人都不只有一部手機、ipai。

過去交易都是用糧票、米票,各種票;再後來有了人民幣;現如今大部分人身上都不帶現金了吧,大家都用微信、支付寶掃碼支付。用戶通過手機客戶端掃拍二維碼,便可實現與商家賬戶的支付結算。最後,商家根據支付交易信息中的用戶收貨、聯系資料,就可以進行商品配送,完成交易。

過去沒什麼好吃的,也沒什麼零食可以吃,現在只要你想到的都可以買到。
過去只有線下購物,現如今網上可以直接購物,就是通過互聯網檢索商品信息,並通過電子訂購單發出購物請求,廠商通過郵購的方式發貨,或是通過快遞公司送貨上門。 足不出戶可以買到你想要的任何產品。

建國70周年,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玖』 建國60周年的變化

1、絢麗多彩的服飾
①剛建國時期——新舊交替,革命特色
新中國剛成立時,人們的服裝上還保留著民國時期的樣式。城市市民一般穿側面開襟扣扣的長袍,婦女穿旗袍。農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對襟短衣、長褲,婦女穿左邊開襟的短衫、長褲,有的還穿一條長裙。當時人們做衣的面料多是機織的「洋布」、粗棉布、麻布。此外還時行西裝和中山裝。晚年的孫中山經常穿的服裝在長袍馬褂與西裝革履中間顯得格外突出,人們把這種服裝稱作中山裝,並把它的款式與孫中山的革命信仰和原則聯系在一起,比如四個口袋象徵國之四維,即禮、義、廉、恥;袖子上的三顆紐扣則代表民族、民權和民生三民主義,中山裝成為國民革命的象徵,實際上國民黨早已叛變革命。
新中國成立後,穿衣打扮與革命緊緊的聯系在一起。西裝和旗袍被看作資產階級情調,它們在人們的生活中逐漸消失了將近20年。中山裝和列寧裝成為人民的普遍選擇。開國大典時,新中國的領導人第一次在天安門城樓上集體亮相,毛澤東和他身邊的領導人穿中山裝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矚目。男性穿中山裝,顯得莊重、精神。中山裝十分正統,上衣的紐扣很多,四個口袋也都平平整整,但樣式過於呆板,缺乏創新。後來演變成經過一定改進的人民裝。也就是從那時起,一種來自蘇聯的雙排扣制服——「列寧裝」,在參加工作的女性中流行起來。它因列寧在十月革命前後常穿而得名,樣式為西裝開領,雙排扣,各有三個紐扣,腰中束一根布帶。這款服裝後來竟成了無數中國女性最崇尚、青睞的「時裝」,其中,革命女幹部幾乎是人人必穿列寧裝,以顯示其革命。
②改革開放前——樸素單調
50年代的人們崇尚勞動最光榮,樸素是時尚。年輕姑娘們曾一度愛上了男式背帶工裝褲和格子襯衣。1956年,三大改造開始轟轟烈烈的進行,人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來的時候,流行的色彩也從藍色、灰色變得豐富多彩了。從蘇聯傳入的連衣裙「布拉吉」成為最受歡迎的服裝。布拉吉裙在中國的流行,得歸功於一位蘇聯的領導人。這位領導人來中國訪問時,提出中國的服裝不符合社會主義大國形象,「女性應該人人穿花衣,以體現社會主義欣欣向榮的面貌」。於是,色彩鮮艷的布拉吉裙成了各大中城市最亮麗的風景。
在講求勤儉的年代,美麗的服裝大多是家庭製作而來。巧手的姑娘和母親們按照畫報上的服裝裁剪式樣,自己動手,使軍裝變得合身,棉布襯衣變得漂亮。而此時的中山裝成為中國最莊重也最為普通的服裝,那時擁有一套毛料中山裝是令人羨慕的事情,而在中山裝的右上口袋插上一支甚至兩支鋼筆,則是有知識、有文化的表現。後來,有人根據中山裝的特點,設計出了款式更簡潔、明快的「人民裝」、「青年裝」和「學生裝」。還有一種稍加改進的中山裝,就是將領口開大,翻領也由小變大,很受人們的歡迎。當時,共和國的領袖毛澤東就特別喜歡穿這一款式的中山裝。以後,國外有人便將這一款式的中山裝稱作「毛式中山裝」。從那時開始,中山裝的流行持續了近30年的時間。
60年代初期,是新中國歷史上最艱苦的時期,由於三年自然災害,1959年到1960年棉花大幅減產,棉布定量為每人21尺。人們買服裝、棉布和日用紡織品都要憑布票,為了盡可能地節約,購買服裝的標準是耐磨和耐贓,灰、黑、藍色成為街頭流行色,千篇一樣、季節不分、男女不分的服裝樣式也更通行了。一位漫畫家曾經形象地描繪出「人人一身藍」的情景。
「文化大革命」時,擁有一套軍裝是那個年代無數年輕人的理想。青少年喜歡穿一身草綠色的軍裝,頭戴草綠色軍帽,肩挎草綠色書包。這一身在當時來說可算是很奢侈、很有派頭的了。當然,艱苦樸素還是那時最主流的時尚。為了表現自己的艱苦樸素,有人甚至將新買的衣服在水中做舊,或者在並未被損壞的衣服上打上幾個補丁。這種今人看來相當可笑的行為,但在文革十年中盛行一時。當時的順口溜是這樣說的: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還有一首歌,也同樣飄盪在建國初期的大街小巷:勤儉是咱的好傳統呀,社會主義建設離不了,離不了……
但是,即使在色彩單一的年代,人們的愛美之心也依然會流露出來,一位攝影師把這種流露稱之為「擋不住的春光」,這種自然而然傳遞出的美的追求,是一個時代留在人們腦海中深深的印記。
③改革開放以來——豐富多彩、時尚個性
改革開放以來,服裝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樣化,面料、質地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1980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三個年頭。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穿著越來越豐富,色彩也從單一的藍色灰色變得五顏六色。當時上映的國產故事片《廬山戀》成為年輕人喜愛的影片。久違了的愛情故事,加上片中女主角新穎的時裝,都令人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她在影片中換了多少套衣服,成為當時年輕人討論的熱門話題。這一時期,戴太陽鏡、留長頭發、穿喇叭褲、蝙蝠衫成為時尚,很多人看不習慣,但年輕人卻從中找到個性和自我的感覺。
1981年成立的中國大陸的第一支時裝模特隊成立,盡管當時只以「服裝廣告藝術表演班」的名義招生,但令舉辦者感到意外的是前來報名的人數是預計的四倍。三年後,這支表演隊出訪歐洲,引起了轟動。西方輿論驚呼:「毛澤東的孩子們穿起了時裝!」來自中國的時裝旋風,帶給世界一個開放的新形象。
1984年,中國女排的姑娘們在美國洛杉機奧運會上實現「三連冠」的時候,北京流行起了運動裝。色彩鮮艷的運動裝成為愛美的人們首選服裝。人們幾乎隨時隨地地穿著運動服,甚至還成為了學生的校服和工人的廠服。
90年代,人們的生活向小康過渡,思想觀念更為開放。人們的服飾在急速變化,穿衣打扮講求個性和多變,很難用一種款式或色彩來概括時尚潮流,強調個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為一種時尚。
從服裝的變化上,我們看出了時代的進步和人們內心觀念的轉變。服飾的變化是以經濟的發展為前提的,同時也反映了人們的思想觀念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從以往的「從眾」心理到「追求個性」。服飾的變化是人們生活質量提高的一個表現。
2、日益豐富的飲食
有一句話叫「民以食為天」,可以說人們將「食」作為生活的最低標准,同時人們也將「食」作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從「食」的變化中,可以反映出一個社會的貧富盛衰,可以體味社會歷史的變遷。
①剛建國時期——生活貧困,食不果腹或粗茶淡飯
②改革開放前——很有改善,但食物匱乏單調、票證盛行,人們營養不足,有些農村沒有解決基本的溫飽問題
糧票是計劃經濟的產物。50年代初,我國糧食短缺。中央政務院於1953年10月發布命令:全國實行糧食計劃供應,採取憑證定量售糧辦法,糧票出現了。北京從1960年8月起全市飲食業實行憑票用餐,食油、禽、蛋、肉、豆製品、蔬菜也實行限量供應。這一時期票據種類繁多,除了糧、油、布票,還增發了補助豆票、糕點票、高級腦力勞動者補助油票、節日補助油票,有些地方還發放過煤球票、冰棍票、煙酒糖票、豆腐票。在票證盛行的年代,也是物質短缺的時代,只有在逢年過節的時候,人們才能憑票購買一些糕點糖果、干貨果品,而且分量都極少。
提問:書上112頁人們為什麼要使用票證?
生答:因為生產力水平不高,物質供應緊張,需要用票證限制人們的購買力。
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糧食、蔬菜緊缺,在吃不飽的情況下,人們往往以胡蘿卜充飢。由於缺乏最基本的營養,人們都有些浮腫。
③改革開放以來——不但吃飽,還可以吃好,營養均衡,粗細搭配,綠色食品深入人心
20世紀90年代以來,糧食供求走向市場,糧票消亡成為歷史的必然。1993年5月,北京最後停止使用糧票,糧票全面退出歷史舞台。一些象徵短缺經濟的布票、油票、肉票、豆腐票,也相繼退出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如今這些時代象徵已經成為收藏家手裡的珍品。
今天,我們的物質生活已經極大地豐富了,菜場、超市、大賣場,琳琅滿目的食品應有盡有。人們對於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要「吃好」,還要吃得健康,科學衛生觀念深入人心。人們講究營養均衡,粗細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糧食不夠用來充飢的野菜、粗糧,如今卻成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動腦筋」:以前因糧食不夠用來充飢的野菜、粗糧,為什麼如今成為餐桌上的美味呢?
生答:因為過去人們食物匱乏,只有野菜和粗糧,人們為解決溫飽並無選擇。現在食品供應豐富,人們不僅要吃飽,更要吃好。人們注意營養均衡,粗細搭配和選擇綠色食品。
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生產力進一步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繁榮。
3、面貌一新的居民住宅
①剛建國時期——居住條件極差
城市居民的住宅大多面積小,設施簡陋。如北方的大雜院,南方的亭子間等,十分擁擠雜亂,屋子小得給人以壓迫感。農村裡,北方內地多為土坯房、窯洞,南方多住茅草房,房屋破舊,年久失修,岌岌可危。人畜有時混居一室,衛生條件差。
②改革開放前——不斷改善,但居住條件仍較差
樣式統一單調的平板房取代了建國初的破舊民居。一片片魚鱗狀的瓦片取代了破舊的屋頂,牆也不再是石磚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潔白的牆面。但房屋內部很少有裝修,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傢具,看上去簡朴整潔,洋溢著和諧寧靜。
③改革開放以來——居住面積擴大,居住條件有了明顯改善
老式的普通民居已經不能滿足人民居住的需要,於是新型的住宅小區拔地而起,樓房鱗次櫛比,猶如一座新城。
北京從1998年開始興建經濟適用房,為危改居民和北京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買得到、住得起」的選擇。通過經濟適用房,人們理解了什麼叫「破舊立新」。一大批居民走出沒有廚房、廁所,沒有上下水道的老房子,搬進房屋質量有保障、小區環境優美、購物交通方便的新樓房。
今天,人們居住的選擇更多了,有高層住宅區,有復式樓,有花園小區,甚至還有單門獨院的特色別墅。當我們登上高樓遠眺城市流光溢彩的景色時,也可以體會到古人「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裝修也成為熱點,風格多樣的裝修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也體現了人們生活品位的提高。
4、四通八達的交通
①剛建國時期——交通不便
大城市(如北京、上海),電車、汽車比較多見,黃包車,自行車是比較普遍的代步工具。在一般的中小城市,有少量的自行車和人力車。而農村裡,北方有馬車、人力板車,南方有航船、牛車,步行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
②改革開放前——有所改善,但以自行車為主
「一五」計劃期間興建寶成鐵路、鷹廈鐵路;新藏、青藏、川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國內地同邊疆的聯系,也便利了經濟文化的交流;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連接了長江南北的交通。國家整體交通水平有所提高。
改革開放前,城市的交通資源極為有限,人們出行除了用雙腳行走之外,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公交車和自行車了。但是公交線路少,車廂經常擁擠不堪。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具當然是自行車,中國曾被稱作「自行車王國」,可見人們對於自行車的依賴。但當時的道路建設也十分落後,這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多不便。
③改革開放以來——交通條件明顯改善,鐵路、公路和航線增長很快
在80年代末的中國,出行對於許多人來說並不是一件愉快的事,買票難,乘車難,運輸難。因鐵路運輸能力的不足,當時的鐵路客運量每天超載50%,高峰時超出100%,每天有80萬人站著乘火車,而全國每年積壓的物資則高達1億5000萬噸,南北運輸的缺口達6000萬噸。
在民國時期,貫通南北的大動脈是京漢鐵路,而時代的進步使得它已經滿足不了人民的需求。1992年中央作出果斷決定:京九鐵路三年開通,並且京九鐵路的概念已經更新,南端的終點由江西的九江延長到了香港九龍。1993年5月2日,建國以來興建的規模最大、投資最多、一次建成里程最長的鐵路干線開工了。1995年11月16日上午,京九鐵路全線鋪通。1996年9月1日,比原計劃提前四個月,京九鐵路實現全線開通運營。這條鋼鐵大動脈跨越九個省市,緩解了南北運輸的矛盾,解決了鐵路運輸的瓶頸問題;它把即將回歸祖國的香港和北京連接在一起,維護港澳地區的繁榮與穩定;它穿過多個革命老區,給老區人民帶去了脫貧致富的希望。
高速公路是一個國家交通現代化的一個主要標志。高速公路的擁有量,也成為衡量經濟發達程度的一項指標。1984年12月,滬嘉高速公路開始在上海興建,並於1988年10月31日建成通車。這是我國第一條全線通車的高速公路,從此掀開了我國公路建設史上新的一頁。除了跨省高速公路之外,全國許多省區都在地區內修建中短程高速公路,形成覆蓋全國的高速公路網。同時應該指出學生,便利的交通也帶來了城市發展中的環保問題,迫切需要解決環境污染和交通阻塞問題。要求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撰寫文章《我看城市交通》。提醒增強環保意識,認識建設和發展生態城市的重要性。
現在我們看到現代化大都市的道路可謂是生機勃勃,人群涌動,車流穿梭。這些交通工具也花樣繁多,公交路線增多、設施改善(不僅有普通公交車,還有較為先進的豪華大巴、雙層巴士,車內還安裝了空調、移動電視);計程車招手即是,私家車也屢見不鮮,地鐵、輕軌等新型交通工具出現。人們在繁忙的工作中發現出行的來回行程已縮短,道路也變得越來越通暢了……人們的交通觀念也大為轉變,假日旅遊增多,國內游、出國游開始由觀光型走向休閑度假型,並且出境旅遊變得越來越平民化,選擇也越來越多,而且走馬觀花式的旅遊已越來越不能滿足遊客的需求,個性化旅遊悄然升溫,人們放鬆心情度假,開始真正享受旅遊帶來的樂趣.

這個很多,但是很詳細,你可以找重要的寫!

與九江三中退校服流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穿皮褲子配什麼鞋子 瀏覽:276
幼兒園可愛校服 瀏覽:962
襯衫勁霸男裝格子 瀏覽:724
怎樣的女性適合穿旗袍 瀏覽:503
褲子劃破如何處理圖片 瀏覽:275
穿褲子怎樣穿尿不濕圖 瀏覽:647
海軍藍鞋子配什麼顏色的褲子 瀏覽:130
山東醫葯技師學院的校服 瀏覽:611
我喜歡穿裙子怎麼改啊 瀏覽:446
絲巾店怎樣陳列才更能吸引顧客 瀏覽:752
淘寶女裝進貨渠道有哪些 瀏覽:165
男運動鞋的搭配什麼褲子 瀏覽:111
怎樣自己做一件古風裙子 瀏覽:312
沒有耳朵的褲子可以系皮帶嗎 瀏覽:714
皮帶打圓孔還是扁孔 瀏覽:798
扣子後面的帽子是什麼 瀏覽:548
鹿皮絨夾克搭配 瀏覽:651
童裝百搭款 瀏覽:726
古奇皮帶女士一般賣多少厘米的 瀏覽:668
藍色裙子綉花 瀏覽: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