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二戰時期美軍各部隊的裝備
樓主,這又是一個軍事常識。
就以您的問題而言,(太深的我就不講了)在HBO的《兄弟連》電視劇中,美軍空降步兵的裝備的確要比《硫磺島的來信》、《父輩的旗幟》中的美軍裝備強。
但,稍微懂點美軍戰史的人都明白,美軍中士兵最精銳,裝備最先進的就屬空降師。在美軍的戰法里,空降兵通常都是深入敵後,與敵人大部隊或精銳部隊作戰。而且,作戰模式通常被包圍。所以,空降兵們需要有良好的訓練和精銳的武器裝備與敵人周旋,許多裝備都是為空降師特別研製的。不僅美軍是這樣,各國的空降部隊都是這樣。而且,美軍在歐洲戰場上面對的是世界上最精銳的作戰集群。要是火力貧弱,那不等於送死一樣嗎?!
而太平洋戰場上則是不同而語,美軍面對的對手照歐洲戰場的德軍相差上數倍。僅以單兵的火力和作戰技戰術就不只相差一大截。面對這樣的對手,美軍的裝備只要比日本人強就足夠了。所以,美軍的先進裝備要優先裝備歐洲戰場。然後,那些美軍的庫存武器就派到了用場。比如說春田步槍,湯普森M1928型沖鋒槍....換句話說,你見過美軍在太平洋用過比謝爾曼更強的坦克嗎?用中國的話來說:殺雞焉用牛刀?
美軍的海軍陸戰隊的兵員大部分較差,我這么說倒不是貶低海軍陸戰隊。因為在太平洋戰場上的美軍士兵都較為年輕,且受到的訓練較少。所以,根本不能和空降師的士兵比。
完.....
⑵ 二戰時期,日本陸軍和美國陸軍的單兵裝備都有哪些差距大嗎
差距很大。
二戰時期,美國陸軍已經奉行「火力至上」,而日本陸軍還處於「兵力至上」階段。
美軍的M4坦克已經如潮水一般,而日軍坦克(所謂豆坦克)只能對付完全沒有反裝甲能力的純步兵。
火炮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級上。
美軍的自動火力(如湯姆森)大量進入步兵班,日軍的大正十一年(歪把子)裝備到小隊,火力連續性也不好。
單兵的伽蘭德已經是自動裝填的半自動步槍,友坂步槍還是栓動上膛,發射速度相差很大。
m1911在關鍵時刻能抵擋一氣,南部十四(王八盒子)問題超多,抗日軍民使用了大量日制武器,卻很少看到使用王八盒子……
日軍的擲彈筒還是可圈可點的。
其它還有,美軍當時已經摩托化(汽車機動),日軍還是騾馬化為主力。
美軍開始有系列的單兵攜行具,日軍還是左背右挎……
⑶ 二戰的期間美國大兵脖子上帶的牌子叫什麼
軍用識別牌
每一位美軍胸前都佩戴自己光榮的身份牌(俗稱「狗牌」,Military Dog-Tag),是美軍現役必配的配置,用於士兵的身份識別;它是一套(兩張)不銹鋼薄板,兩張尺寸都為5cm X 3cm,主牌有一條24英寸不銹鋼的長頸鏈,而副牌有一條4英寸的短頸鏈。兩張都加上黑色消音墊圈(當然您可以要求配上不同顏色的消音墊圈),是軍事愛好者的必備收藏。
現在,在美國軍隊里,「身份識別牌」不僅僅是一個載有士兵信息的金屬片,更是士兵服務軍隊的榮譽象徵,得到了廣大官兵的追捧。在退役以後,士兵都會小心珍藏其佩戴過的「身份識別牌」;日後戰友聚會的時候,都會戴著各人的「身份識別牌」敘舊。
正是因為美軍士兵的熱愛,許多士兵退役以後,仍然整天脖子上掛著「狗牌」;不過,「狗牌」上面的內容就變得五花八門了,也更加個性化了,當然個人身份的信息還是會刻在上面的...... 由於「狗牌」的簡便實用,現在的美國人,在各種場合都會用到它
由於美國是個移民國家,所以在今天的美軍身份牌上,除了常有的一些標識,如兵種、部隊番號、姓名、軍銜、血型外,還增加了宗教信仰一項,不同的宗教信仰用不同的字母來表示,如C代表信仰基督教(Christianity ),B代表佛教(Buddhism ),j代表猶太教(Judaism ),l代表伊斯蘭教(lslam)等,而無宗教信仰者則用NR表示。
⑷ 二戰美軍軍銜是怎樣的
二戰時期美國軍銜各不相同。
普通士兵的軍銜臂章以角線(角向上)和弧線的數量區分軍銜等級:一級軍士長兵1角線,二等兵無軍銜標志。
技術兵的軍銜臂章樣式與普通士兵基本相同,只是在臂章上印一個英文T字(英文單詞技術 「Technical」 的首字),在技術兵中不設一級軍士長(上級)、二等兵等軍銜等級,其他技術兵在軍銜稱號前冠以「技術」,如技術一級軍士長、技術中士、技術一等兵等。專業兵的軍銜臂章以一條角線和若干弧線區分軍銜等級,一級專業兵(一級軍士長[下級])1角線6弧線,二級專業兵(二級軍士長)1角線5弧線,三級專業兵(上士)1角線4弧線,四級專業兵(中士)1角線3弧線,五級專業兵(下士)1角線2弧線,六級專業兵(一等兵)1角線1弧線,在臂章上印專業符號,如炊事兵為廚師帽、衛生兵為天使飛翅和蛇杖。
陸軍航空兵,參戰前只有幾百架飛機,按現在的編制還不如美軍一個航空隊的規模,其軍銜和標志與陸軍完全相同,只是飛行員在制服上配帶飛行員徽章、在飛行夾克上配帶中隊徽標。到二戰勝利時已經擁有數萬架戰機,成為世界最大的「陸軍航空兵」!終於在1947年成立了美國空軍,開始使用空軍軍銜,其首腦阿諾德也終於被改授「空軍五星上將」軍銜。
美國海軍在戰前已經成地跨兩洋的「遠洋海軍」,其上將也比陸軍多:海軍部長、海軍參謀長、太平洋艦隊司令、大西洋艦隊司令全是海軍上將,其下的軍銜結構與今天的美國海軍軍銜已經相差無幾了。
一、 軍官:
1、將官——海軍五星上將(1944年增設)海軍、上將、海軍中將、海軍少將、海軍准將;
2、校官——海軍上校、海軍中校、海軍少校;
3、尉官——海軍上尉、海軍中尉、海軍少尉;
二、准尉:
4、准尉——海軍一級准尉(1942年增)、海軍二級准尉;
三、士兵:
5、士官——海軍一級軍士長(1943年設)、海軍二級軍士長(1942年設)、海軍三級軍士長;
6、軍士——海軍上士、海軍中士、海軍下士;
7、水兵——一等水兵、二等水兵。
美國海軍陸戰隊倒是「軍銜」的大贏家,戰前連個少將、准將都鳳毛翎角,到勝利時上將、中將一大把,就差點來個「陸戰隊五星上將」了!部隊經過法國海岸、挪威峽灣、義大利沙灘、太平洋島嶼的錘煉,也愈發英勇頑強、好漢輩出——「海豹」的前身就是誕生於1944年的水下特種爆破隊,國家禮賓部隊(總統衛隊、駐外使領館警衛隊)的榮譽也始於此時。
到戰爭結束,美國陸戰隊設有如下軍銜等級:
1、將官——陸戰隊上將、陸戰隊中將、陸戰隊少將、陸戰隊准將;
2、校官——陸戰隊上校、陸戰隊中校、陸戰隊少校;
3、尉官——陸戰隊上尉、陸戰隊中尉、陸戰隊少尉;
4、准尉——陸戰隊高級准尉、陸戰隊初級准尉;
5、士官——陸戰隊一級軍士長、陸戰隊二級軍士長;
6、軍士——陸戰隊上士、陸戰隊中士、陸戰隊下士;
7、列兵——陸戰隊一等兵、陸戰隊二等兵。
⑸ 美軍的單兵制式裝備有哪些
據簡氏防務網站披露,由於頻繁參與反恐戰爭,美軍單兵裝備成本自2000年以來已增加了兩倍。一名美軍士兵的裝備成本(包括夜視裝備)在2000年時約為7083美元,如今已躍升到近2.6萬美元。
美國單兵裝備如今已涵蓋個人防護、生存保障、武器裝備、夜視裝備等四大方面。以一個美國陸軍步槍手負荷為例,除了單兵武器外,他一般身著防核生化的三防衣、手套、面具,還有標准配置的防彈背心,單兵用的望遠鏡/瞄準鏡,夜視儀及電池等,他還要肩挎一個吊帶式攜行具,其背架為鋁合金材料,裡面裝有子彈、水壺、GPS、掌上電腦、偵察設備、生化武器檢測儀、醫療急救包等,甚至還有備用的內衣內褲。細數下來一個士兵背的掛的各種裝備品種不下百號,用「武裝到牙齒」都難以形容。
根據現行的1996年版美軍單兵攜行負重標准,美國單兵負荷比二戰時期整整翻了一倍。美軍許多單兵裝備都具有多種功能。美軍頭戴的凱夫拉頭盔不光是抵禦子彈、彈片的襲擊,而且成為士兵的「第二大腦」。目前駐伊美軍陸戰隊士兵所戴頭盔容納下一部微型無線電設備、一個話筒和一副耳機,便於士兵同戰友和指揮官聯系。頭盔上部的雷達裝置將報告士兵所處的確切位置。而美國兵腳穿的軍靴也非同小可,駐伊美軍配備的沙漠作戰靴包含了15種新發明和新工藝,不僅能強力吸汗,透氣性好,甚至連伊拉克反美武裝設置的鐵釘陣也奈何不了美軍這雙沙漠作戰靴。甚至美國強生公司為美軍生產的止尿內褲也有妙用,由於伊拉克沙漠里的沙礫像爽身粉一樣細,駐伊美軍士兵用止尿內褲套在槍口上,可以防止這些細小的沙礫堵塞槍管。
此外,進入信息化時代的美國士兵全身布滿了各種感測器材。摩托羅拉公司為美國士兵提供了一種微型電腦,居然在軍服的皮帶上裝上一個小滑鼠。這樣,計算機和通信等技術將成為士兵佩戴在腰、背、肩和頭部的最普通的武器。這些裝備使士兵與上級指揮和通信系統直接聯系起來
⑹ 二戰美軍士兵有幾套衣服有常服,作訓服,還有類似夾克一樣的外套,船形帽貌似也有兩種,到底有多少套衣
沒那麼復雜。只有常服和禮服,不過分春秋服和冬裝罷了。
夾克是冬裝的一種。
二戰時候美軍還沒有現代意義上的作戰服,軍官是肩章或領章表示軍銜,士兵是臂章表示軍銜。美軍第一代作戰服是越戰期間,官兵一律用領章表示軍銜。
⑺ 美國大兵的單兵裝備
據簡氏防務網站披露,由於頻繁參與反恐戰爭,美軍單兵裝備成本自2000年以來已增加了兩倍。一名美軍士兵的裝備成本(包括夜視裝備)在2000年時約為7083美元,如今已躍升到近2.6萬美元。
美國單兵裝備如今已涵蓋個人防護、生存保障、武器裝備、夜視裝備等四大方面。以一個美國陸軍步槍手負荷為例,除了單兵武器外,他一般身著防核生化的三防衣、手套、面具,還有標准配置的防彈背心,單兵用的望遠鏡/瞄準鏡,夜視儀及電池等,他還要肩挎一個吊帶式攜行具,其背架為鋁合金材料,裡面裝有子彈、水壺、GPS、掌上電腦、偵察設備、生化武器檢測儀、醫療急救包等,甚至還有備用的內衣內褲。細數下來一個士兵背的掛的各種裝備品種不下百號,用「武裝到牙齒」都難以形容。
根據現行的1996年版美軍單兵攜行負重標准,美國單兵負荷比二戰時期整整翻了一倍。美軍許多單兵裝備都具有多種功能。美軍頭戴的凱夫拉頭盔不光是抵禦子彈、彈片的襲擊,而且成為士兵的「第二大腦」。目前駐伊美軍陸戰隊士兵所戴頭盔容納下一部微型無線電設備、一個話筒和一副耳機,便於士兵同戰友和指揮官聯系。頭盔上部的雷達裝置將報告士兵所處的確切位置。而美國兵腳穿的軍靴也非同小可,駐伊美軍配備的沙漠作戰靴包含了15種新發明和新工藝,不僅能強力吸汗,透氣性好,甚至連伊拉克反美武裝設置的鐵釘陣也奈何不了美軍這雙沙漠作戰靴。甚至美國強生公司為美軍生產的止尿內褲也有妙用,由於伊拉克沙漠里的沙礫像爽身粉一樣細,駐伊美軍士兵用止尿內褲套在槍口上,可以防止這些細小的沙礫堵塞槍管。
此外,進入信息化時代的美國士兵全身布滿了各種感測器材。摩托羅拉公司為美國士兵提供了一種微型電腦,居然在軍服的皮帶上裝上一個小滑鼠。這樣,計算機和通信等技術將成為士兵佩戴在腰、背、肩和頭部的最普通的武器。
一支M16A2 大概在500美元左右
攔截者 大概在3000美元
OCA瞄準鏡 大約600多美元
M203 大約200多美元
軍裝 160美元
靴子 50美元
夜視儀 6200美元
防紅外戰斗服 6000美元
一個普通美國大兵全身上下不超過1000美元
一個精裝美國大兵需要20000W 美元
一個超級美國大兵= 天價
⑻ 二戰美軍單兵裝備
作為指文「二戰單兵裝備」系列叢書的第一冊,《二戰美國陸軍單兵裝備》力求通過寬闊的視角,色彩豐富的圖片,來詳細介紹二戰美軍編制體制、部隊兵種、制服鋼盔、標志飾品、武器彈葯、制式裝備等各個方面,其內容豐富令人眼花繚亂,涵蓋了一名士兵從入伍到退役所能接觸和使用的眾多制式裝備和個人物品。
⑼ 美國在二戰時期的軍銜制度是什麼
二戰時期的美國軍銜
1941年12月7日前的美國陸軍軍銜設有:
一、 軍官:
1、 將官——上將、中將、少將、准將;
2、 校官——上校、中校、少校;
3、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二、 准尉:
4、 准尉——准尉;
三、 士兵:
5、 軍士——軍士長、上士、中士、下士;
6、 列兵——一等兵、二等兵。
這時的美國陸軍還不如說是支警備隊,唯一的上將就是陸軍部長馬歇爾,部隊的最大編成只是師。而隨著美軍參戰,其軍隊規模越來越大,漸次編成了軍、集團軍、集團軍群、戰區等高級軍團。軍銜的等級也與日俱增,先後增設了五星上將(1944年底)、高級准尉、一級軍士長等軍銜。
戰爭期間,美國陸軍的軍銜標志主要分為軍官、准尉肩徽和士兵臂章二種。軍官肩徽依次為:五星上將5顆銀星,上將4星,中將3星,少將2星,准將1星,上校銀鷹,中校銀槭樹葉,少校金槭樹葉,上尉兩道銀杠,中尉一道銀杠,少尉一道金杠。准尉符號為褐色金邊的圓頭橫杠,高級准尉嵌一個金色長條,初級准尉嵌一個金色豎杠,陸軍航空兵准尉符號是天藍色金邊的圓頭橫杠。
陸軍士兵按軍人類別區分為普通士兵、技術兵、專業勤務兵等3類,其臂章樣式也各不相同。普通士兵的軍銜臂章以角線(角向上)和弧線的數量區分軍銜等級:一級軍士長3角線3弧線(一級軍士長分為兩個等級,上級的另加1個菱形符號),二級軍士長3角線2弧線,上士3角線1弧線,中士3角線,下士2角線,一等兵1角線,二等兵無軍銜標志。技術兵的軍銜臂章樣式與普通士兵基本相同,只是在臂章上印一個英文T字(英文單詞技術 「Technical」 的首字),在技術兵中不設一級軍士長(上級)、二等兵等軍銜等級,其他技術兵在軍銜稱號前冠以「技術」,如技術一級軍士長、技術中士、技術一等兵等。專業兵的軍銜臂章以一條角線和若干弧線區分軍銜等級,一級專業兵(一級軍士長[下級])1角線6弧線,二級專業兵(二級軍士長)1角線5弧線,三級專業兵(上士)1角線4弧線,四級專業兵(中士)1角線3弧線,五級專業兵(下士)1角線2弧線,六級專業兵(一等兵)1角線1弧線,在臂章上印專業符號,如炊事兵為廚師帽、衛生兵為天使飛翅和蛇杖。
陸軍航空兵,參戰前只有幾百架飛機,按現在的編制還不如美軍一個航空隊的規模,其軍銜和標志與陸軍完全相同,只是飛行員在制服上配帶飛行員徽章、在飛行夾克上配帶中隊徽標。到二戰勝利時已經擁有數萬架戰機,成為世界最大的「陸軍航空兵」。
美國1947年成立了空軍,開始使用空軍軍銜,其首腦阿諾德也終於被改授「空軍五星上將」軍銜。
美國海軍在戰前已經成地跨兩洋的「遠洋海軍」,其上將也比陸軍多:海軍部長、海軍參謀長、太平洋艦隊司令、大西洋艦隊司令全是海軍上將,其下的軍銜結構與今天的美國海軍軍銜已經相差無幾了。
一、 軍官:
1、將官——海軍五星上將(1944年增設)海軍、上將、海軍中將、海軍少將、海軍准將;
2、校官——海軍上校、海軍中校、海軍少校;
3、尉官——海軍上尉、海軍中尉、海軍少尉;
二、准尉:
4、准尉——海軍一級准尉(1942年增)、海軍二級准尉;
三、士兵:
5、士官——海軍一級軍士長(1943年設)、海軍二級軍士長(1942年設)、海軍三級軍士長;
6、軍士——海軍上士、海軍中士、海軍下士;
7、水兵——一等水兵、二等水兵。
美國海軍陸戰隊倒是「軍銜」的大贏家,戰前連個少將、准將都鳳毛翎角,到勝利時上將、中將一大把,就差點來個「陸戰隊五星上將」了!部隊經過法國海岸、挪威峽灣、義大利沙灘、太平洋島嶼的錘煉,也愈發英勇頑強、好漢輩出——「海豹」的前身就是誕生於1944年的水下特種爆破隊,國家禮賓部隊(總統衛隊、駐外使領館警衛隊)的榮譽也始於此時。
到戰爭結束,美國陸戰隊設有如下軍銜等級:
1、將官——陸戰隊上將、陸戰隊中將、陸戰隊少將、陸戰隊准將;
2、校官——陸戰隊上校、陸戰隊中校、陸戰隊少校;
3、尉官——陸戰隊上尉、陸戰隊中尉、陸戰隊少尉;
4、准尉——陸戰隊高級准尉、陸戰隊初級准尉;
5、士官——陸戰隊一級軍士長、陸戰隊二級軍士長;
6、軍士——陸戰隊上士、陸戰隊中士、陸戰隊下士;
7、列兵——陸戰隊一等兵、陸戰隊二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