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職業正裝 > 校服褲子改完後土

校服褲子改完後土

發布時間:2021-07-31 16:01:02

Ⅰ 問題後土寫字

問題後土寫字這是什麼問題呀?沒有說完把詳細的點說呀,我才能活好好回哪呀,這個問題好像沒有生完問題後讀圖寫字這是什麼問題呀?問題沒有出完呢,怎麼能吐字寫呢?或者是用鉛筆鋼筆油筆了自動鉛筆很多筆啦。問題出完了我們才有很多很多

Ⅱ 灑水車灑完水後倒出的水干後土能用嗎

灑水車灑完水後,倒出來的水干後的土,如果用於鋪路,可以用。如果用於栽花栽樹不能用。因為自來水管道中,抽出來的泥,是屬於地下很深的地方的泥土,這種泥土是沒有什麼養分的,可能還會有沙子在裡面。就是合理抽上來的水土也不能用於做花土。

Ⅲ 司母戊鼎什麼時候改名為後母戊鼎的,為什麼要改

2013年底改的。

最初給該鼎命名的是郭沫若先生,稱其為司母戊鼎,他認為「司母戊」即為「祭祀母親戊」。另一著名學者羅振玉也曾認為:「商稱年曰祀又曰司也,司即祠字。」於是,這一命名便一直沿用下來了。但爭議一直不斷,有多位學者提出,「司」字應作「後」字解,因為在古文字中,司、後是同一個字。

於是在此後出版的《辭海》對「司母戊鼎」作了這樣的描述:商代晚期的青銅器,鼎腹內有銘文「司母戊」三字(或釋「後母戊」)。是商王為祭祀其母戊而做。如今,把「司」改為「後」,實際上是否定了從前把「司」理解為「祭祀」的說法。

大部分專家認為「後母戊」的命名要優於「司母戊」,其意義相當於「偉大、了不起、受人尊敬」,與「皇天後土」中的「後」同義。改為「後母戊」,意思相當於:將此鼎獻給「敬愛的母親戊」。


(3)校服褲子改完後土擴展閱讀:

價值

後母戊鼎是世界上罕見的青銅器貴重文物,它是迄今為止所有出土的鼎中最大最重的:重832.84公斤,高133厘米,口長110厘米,寬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大得可以做馬槽,所以人們又叫它「馬槽鼎」。

後母戊鼎紋飾美觀莊重,工藝精巧,一向為世人所欽羨。它的價值因此而更高。鼎身四周鑄有精巧的盤龍紋和饕餮紋,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

後母戊鼎是中國殷代青銅器的代表作,標志著商代青銅鑄造技術的發展水平和中國高超的鑄造水平。

鑄造工藝

後母戊鼎的鑄造工藝十分復雜。根據鑄痕觀察,鼎身與四足為整體鑄造。鼎身共使用8塊陶范,每個鼎足各使用3塊陶范,器底及器內各使用4塊陶范。鼎耳則是在鼎身鑄成之後再裝范澆鑄而成。鑄造此鼎,所需金屬原料超過1000千克。

後母戊鼎的鑄造,充分說明商代後期的青銅鑄造不僅規模宏大,而且組織嚴密,分工細致,顯示出商代青銅鑄造業的生產規模與傑出的技術成就,足以代表高度發達的商代青銅文化。

Ⅳ 後土的地位信仰

後土信仰源於中國古代對土地的崇拜。《禮記·郊特牲》載:大地承載萬物,上天垂示景象,從大地取材,從上天取法,因此尊崇天而親近地的。所以教化民眾善良回報。 古代人們生括有賴於地,故「親於地」,並加以「美報、獻祭」,遂有「後土」崇拜,大約始於春秋時期。
土地是人們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基礎,人們稱大地是「人類的母親」。因此,後土被奉為社神。遠古時代,與黃帝同列中央之神,漢建「後土祠」,有「皇皇帝天,皇皇後土」之說。天為陽,地為陰,帝又與後相對,於是後土成了女神。而今稱為「大地母親」。
後土原本是道教神名,全稱為「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後土皇地祇」,亦名「承天效法土皇地祇」,這位掌陰陽生育、萬物之美與大地山河之秀的女神,是道教尊神「四御」中的第四位天帝。中國古代有「皇天後土」的說法,可見主宰大地山川的後土神是相對於主宰天界的玉皇大帝,是尊貴的大神。 後土對民間來說,並不是一個不熟悉的神,她其實就是人們俗稱的「地母娘娘」。
《禮記·郊特牲》對地神崇拜的原因的解釋,還是比較樸素。也就是說,古代人類祭祀地神,是為了酬勞它負載萬物與生養萬物的功勞。
據《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一《後土皇地祇》條說:天地未分,渾然為一體;天地初開,陰陽定位所以清氣上升成為陽天,濁氣下降成為陰地。為陽天的,五太相互流傳,五天定位,上用太陽和月亮,參差玄象。為陰的地方的人,五黃相互乘加,五之氣凝結,負載隱居山林房屋。所以說,天陰陽地,天公地母的。」 《世略》所謂」土者,乃天地初判黃土也,故謂土母焉。「廟在汾陽,宋真宗朝大中祥符5年7月23日,誥封「後土皇地祇」,其年駕幸華陰親祀之。今揚州玄廟觀,後土詞也。殿前瓊花一株,香色柯葉絕異,非世之常品也。真宗皇帝封曰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後土皇地祇(按:應為徽宗)。」 一、
關於後土神的來歷,有各種不同的傳說:
《國語·魯語》說神明是共工之子,能平定九州,成為地神。
《左傳》又說是神的名稱:「土正曰後土。」
《周禮·大司樂》稱「地示」。
《禮·月令》稱:「中央土,其帝黃帝、其神後土。」
如果把一些漢代以前的著作集中就可看到,漢代以前「後土」信仰其實已是一種土地信仰 。
二、
《周書·武成》曰:「告於皇天後土。」蔡傳:「句龍為後土。」按《五禮通考》曰:「此以後土為人神。」
《禮記·祭法》曰:「共工氏之霸九州,其子曰後土。」孔疏:「共工後世之子孫,好後土之官。」
《五禮通考》曰:「此以後土為土官。」
《禮記》:「南郊祀天,則北郊祭地矣。祀天就陽位,則祭地就陰位矣。」
當時後土曾是專指由歷史產生的神明名字,而且「後土」演變過程中有人格化的過程。這位神邸有個在中國神話中有名的家族。血親即是與黃帝爭帝,怒觸不周山的共工氏。後土又有一個神話中有名的後代,即曾位鍥而不舍追蹤太陽的理想家「誇父」。
《左傳》昭公29年說:所以有五行的官員,這就是五官,木神是句芒,火神是祝融,金神正是蓐收,水神是玄冥,土神是後土。顓頊氏有個後代叫黎,是祝融;共工氏有個後代叫句龍,是後土。後土是社神。 《山海經·海內經》:「共工生後土,後土生下噎嗚,噎嗚生年十二。」同上面《大荒北經》說:大荒當中,有一座山名叫成都承載著天。有人插在耳光上兩條黃色的蛇,手握著兩條黃色的蛇,名叫誇父。後土下生信,信生下誇父。 郝懿行註:「後土,共氏之子句龍也。見昭公29年《左傳》,又見《海內經》。」《海內經》:「共工生後土。」
三、
在所有這些有關後土的記載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山海經》的記載。根據這一記載,「後土」掌管的是死者的世界。
山海經的原始版本應是周朝官府所收藏的地理檔案。早在1929年,上海世界書局出版茅盾以「玄殊」為筆名寫作《中國神話研究ABC》,即曾以《山海經》的內容與《楚辭》互相對證,發現到在春秋時代。根據《楚辭》的《招魂》一篇,後土是主治地下幽都之神。《山海經》的《海內經》:北海以內,有山,名叫幽都的山。黑水發源。其上有玄鳥、玄蛇、玄虎、玄豹、玄狐蓬尾。有大玄山,有玄丘民(郭註:說上人物都一樣),有大幽國,有一種赤腿的民眾(郭註:膝蓋以下全部紅色)。
茅盾以為這里所說「幽都」之內,凡物皆黑,頗與希臘神話中說的冥國內陰慘無光相仿。原始人對於死後世界的觀念大都是慘厲的。但《山海經》的「幽都」神話並不完全。茅盾還是要引用王逸注《招魂》的內容,才能說明後土是幽都之王:
「魂魄回來吧,不要下到幽冥王國(王逸註:地下陰間,所以說幽都。)。那裡有扭成九曲的土伯(王逸註:土伯,後土的侯伯。約,彎曲的。),它頭上長著尖角銳如刀鑿(王逸註:對地下有土伯執衛門,本人九折,有角,主遇害人的。鋒利,利貌)。脊背肥厚拇指沾血(敦,厚的;肱,背的;拇指,手拇指的。),追起人來飛奔如梭(駓駓,走貌。)。還有三隻眼睛的虎頭怪,身體像牛一樣壯碩。這些怪物都喜歡吃人,回來吧。恐怕自己要遭受災禍。」
《楚辭》的王逸是後漢順帝時代的人。茅盾是以王逸的註解為實而下了定論。由這一註解看《楚辭》作者對後土的印象,人們至少可以了解這是當時在長江兩域的中國南方對不可測的甚至時而對敵的北方,加諸其神話人物的印象。所以《楚辭》這種把後土說成幽王的傳說,一面對應了《山海經》的記載,又與《禮記》、《左傳》所載的社神形象有相異之處。這就影響了後來人們在南北文化交流後,對後土的看法會出現以為神明兼俱土地之神與幽冥之神的性質。
茅盾在論述中的結論以為:「參目虎首,其身若牛」的土伯便是幽都的守衛者,彷彿等於北歐神話中守衛地獄門的獰狗加爾姆。中國大概也有極完備的冥土神話,可是現代只存留上述的二斷片。後人只能知曉幽都門口的守衛者土伯,彎著九曲的身體,搖晃一對利角,參目虎首,張開了滿塗人血的手指趕逐人。幽都之內有什麼,後土是怎樣一個狀貌,原來大概一定有,可是現代全都逸失了。後代的書籍講到冥土的故事極多,然而大抵摻入了佛教思想、印度神話,已不是中國民族神話的原樣。佛教在中國的興盛,恐怕是中國本有的冥土神話絕滅無存的最大原因。」
從歷代以來,民間對後土的祭祀,尤其華南一帶墳邊普遍拜祭後土,可從中得知其幽冥之神的原型,在民間並未完全消逝。它恰是「禮失求諸野」般地繼續流傳成為墓葬文化的一部份。 至於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祭祀後土,《文獻通考》引孔穎達疏說:地神有兩個,每年有兩次祭祀。一個在夏至的日期在澤中方丘祭祀昆侖山之神;第二個夏正的日期在北郊祭祀神州.……又又有人說:知道四方之山嶽的神是昆侖山的,按地統書《括地象》說:「地中央是昆侖」。又說:「它的東南方五千里是神州」。
夏至之日祭地抵於澤中方丘的「方丘」到底在哪兒,遠古的傳說並不很明確,故早期的祭地多採用後一種祭法,也就是夏至日,農歷七月的時候,用泰折之壇祭地抵於京城的北郊。
漢代帝皇的崇祀後土,以及《淮南子·天文》載:「中央土地,其帝黃帝,其佐後土」,又可知道,這時的後土信仰畢竟是統一了。後土被視為黃帝之佐,代表總樞中國大地不同方向的神話人物。人們並以感謝土地負載萬物的心情去崇祀後土,把它視其信仰為主流。
漢朝是後土信仰進一步獲得尊崇的開始。在這朝代,它成為了皇家祭祀的對象。
在那個時代,後土代表全國土地之形象是較為突出的。
漢文帝
西漢文帝時,由國家統一祭祀地只,「冬至祀太一,夏至祀地只」。
漢武帝
到漢武帝時,因為汾陰一位名字叫錦的巫士,在瀕臨黃河的地方發現了一個寶鼎,上報給當時的河東太守,太守上書武帝,武帝即刻派有司勘驗。而這時一汾陰籍的道士公孫澇洋正侍於皇帝左右,乘機上書說汾陰就是古地理書中的昆侖山東南之五千里的神州,是中國的中心,而發現寶鼎的地方則是遠古祭地抵的「澤中方丘」,因其形如人臀,故曰脽上。武帝深信其言,並舉行了聲勢浩大的迎鼎儀式,將發現寶鼎之處改為寶鼎,次年改國號為元鼎。隨後在汾陰脽上建後土祠,親自到此舉行了一場大規模的祭地儀式。
《史記·孝武本紀》:第二年冬天,天子到雍縣郊祭,與群臣議論說:「現在朕親自郊祭上帝,而不祭後土,這在禮上是不報答它的恩德。」主管官員與太史公、祠官寬舒等議論說:「祭天地的小牛,角要像蠶繭、栗子那樣的小。現在陛下親祭後土,後土應在澤中圓形的高地上建五個壇,每一個壇要用一頭小黃牛為大牢進行祭祀,祭完後,祭品都埋掉,陪祭的人穿上黃色的衣服。」於是天子駕車東行,依照寬舒等人議定的辦法,在汾陰高丘上立後土祠,皇帝親自望後土而拜,用祭上帝的禮儀。
《漢書·郊祀志》說:之後又遇了一年,天子郊祭雍,說:「現在上帝由朕親自來郊祀,但後土無人來祭祀,是禮所不能對應的。」有關官員就同太史令司馬談、祠官寬舒商議:「祭天地的牲,其牛角大小如繭如栗。現在陛下親自祭祀後土,後土應在大湖中的圓丘上建立五壇加以祭祀,每壇用一頭黃犢祭品。祭完後全埋在土中,跟隨祭祀的人員都穿黃衣。」於是天子東到汾陰。汾陰男子公孫滂洋等人見汾陰旁有光芒如深紅色,皇上便在汾陰的小土山上建立後土祠,一如寬舒等人的建議。皇上親自去望祭,跟祭上帝禮一樣。
故而汾陰後土祠又稱漢武帝祠,但今天的萬榮後土廟已非漢時的廟宇,是宋金以後因黃河泛濫易地而建的,廟內現存有重槍歇山頂漢武樓,正殿,配殿,前後山門等建築。只是漢武帝時將遠古的「澤中方丘」改為「澤中圓丘」,並分立五壇,主持祭祀儀式的官員著黃衣,用癱埋之禮將黃色的牲口奉獻給神靈。而後又在祭祀儀式中加人歌舞,《漢書》:這年,已經消滅了南越,皇上的寵臣李延年以美妙的音樂來進見。皇上很贊賞,下交公卿討論,說:「民間祭祀尚且有鼓舞音樂,現在郊祀卻沒有樂章,難道這樣合適嚒。」公卿們說:「古時祭祀天地都有樂章,這樣才能以禮祭祀神靈。」又有人說:「泰帝使素女彈五十弦瑟,音調悲切,泰帝忍不住悲泣起來,所以破開她的瑟為二十五弦。」於是為討伐南越的勝利而舉行賽祭,禱告祭祀泰一、後土,開始用樂舞,又增招歌童,製作二十五弦的瑟及箜篌瑟是從此開始的。
平帝
平帝元始5年,大司馬王莽奏言:「......孝文帝十六年使用新垣平,剛開始建造渭陽的五帝廟,祭祀泰一、地神,用太祖高皇帝來配享。太陽冬至的時候祭祀泰一,夏至時祭祀地神,都一同祭祀五帝,共用一牲,皇上親自郊祀拜禮。後來新垣平被誅殺,皇上才不再親自前去,而派有關官員去辦理事情。」 。後莽又奏言:「......建始元年,遷移甘泉的泰時、河東的後上到長安的南北郊。永始元年三月,因未有皇孫,又行甘泉、河東之祭。綏和二年,因最終未獲福佑,又行長安南北郊祭。」 漢武帝專門建立後土祠,親自祀拜,「如上帝禮」,後土崇拜從此成為定製,歷代皇朝都列入祀典,歲時祭祀。
哀帝
最後一位祭後土於汾陰的漢代皇帝是哀帝。《漢書·哀帝本紀》說:......「皇帝孝順,稟承聖人業績,沒有懈怠,但久病不愈。早晚憂思,大概是繼承體制的君主不適合改造建作。令恢復甘泉的泰時、汾陰的後土祠到以前的樣子。」 因為哀帝有病在身,不能親至汾陰,故派有司代為祭祀。但三年後,哀帝還是不治而亡了。兩代皇帝為祈求福佑而祀汾陰後土,終無靈顯出現,故後來的漢代帝王放棄了對汾陰後土的祭祀,將後土祭祀遷於京城北郊。
漢武帝後來的皇帝,包括魏、晉至宋、齊、梁、陳、隋的南北朝,後土信仰依然受看重。必須注意的是,上述用的條文都有一共同特點:當時並不能證明後土是何性別——祭後土常是以皇後配享卻又是事實 。 關於後土的記載很多,有各種不同的傳說:
《春秋左傳·昭公二十九年》雲:「土正曰後土。」杜預注「使主後土,以揆百事。」
《左傳》曰:君履後土而戴皇天。」孔疏:「以地神後土言之。後土著,地之大名也。」
《左傳·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謂五官,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後土。顓頊氏有子曰黎,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為後土。後土為社。」
《周禮·春官·大宗伯》曰:「王大封,則先告後土。」原註:「後土,土神也。」
《楚辭·招魂》雲:「魂兮歸來,君無下此幽都些。」東漢王逸註:「幽都,地下後土所治也。地下幽冥,故稱幽都。」
《楚辭·九辯》雲:「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後土何時而得漧?」漧,即干。
《禮記·檀弓》曰:「君舉而哭於後土。」鄭註:「後土,社也。」
《禮記·祭法》:「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後土,能平九州,故祀以為社。」
《禮記·月令》:「中央土,其帝黃帝,其神後土。」 鄭註:此黃精之君,土官之神也,後土亦顓頊氏之子,曰黎,兼為土官。
《國語·魯語》雲:「共工氏之霸九有也,其子曰後土,能平九土。」看來即《山海經》「共工生後土」神話之歷史化。
《山海經·海內經》:「共工生後土,後土生噎鳴,噎鳴生歲十有二。」郭璞註:生十二子,皆以歲名名之,故雲然。袁珂《山海經全譯》案:古神話當謂噎鳴生十二歲或噎鳴生一歲之十二月。
《山海經·大荒西經》:「黎(後土)下地是生噎,處於西極,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此噎鳴,蓋時間之神也。
《山海經·大荒北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誇父。後土生信,信生誇父。」郝懿行註:後土,共工氏之子勾龍也,見昭十九年《左傳》,又見《山海經》。
《山海經·海內經》:「共工生後土。」袁珂《山海經全譯》案:《國語·魯語》雲:「共工氏之霸九有也,其子曰後土,能平九土。」即此經「共工生後土」之歷史。
《淮南子·天文訓》:「中央土也,其帝黃帝,其佐後土。」
《史記·五帝本紀》雲:「舜舉八愷,使主後土,以揆百事,莫不時序。」杜預註:「後土,地也。」
《史記·五帝本紀》:「至於堯,堯未能舉。舜舉八愷,使主後土,以揆百事,莫不時序。」
《史記·孝武本紀》:「及五年修封,則祠泰一、五帝於明堂上坐,令高皇帝祠坐對之。祠後土於下房,以二十太牢。」
《文獻通考》卷七十八曰:「建邦國先告後土。」又雲:「後土,即曰土神,又名社神,是兩者之也,書曰,敢昭告於皇天後土。」
以上關於後土的記載,有的是作為神仙出現的;有的是作為一般人出現的;有的則記官名,卻多為男性。但是中國古代傳統,以天陽地陰,在甲骨文與金文中,「後」與「土」字均為女人形狀。
「後土」一詞,早期多見於儒家幾部經典。如《尚書·武成》有「告於皇天後土」,《左傳·文公十八年》有「使主後土,以揆百事」,《周禮·春官·大宗伯》有「王大封,則先告後土」等。從這些文句看來,後土是位享有很高權威的統治者。國家有什麼大事,得先報告給後土,請後土管理。 由於古人認為天陽地陰,加上《楚辭》的流傳,因此又有後土神主掌幽都的說法;這種說法也因此不易消失。既然東漢王逸《楚辭》註:「幽都,地下後土所治也。地下幽冥,故稱幽都。」因此,早在唐宋以來,古人常在建墓、上墳或舉行喪禮時,也已把祀後土神相沿成俗。
明《道藏》的《儒門崇理折衷堪與完孝錄》卷八《祠後土》說:「按古禮,無所謂後土氏者,惟唐《開元禮》有之。溫公《書儀本》《開元禮》《家禮》本書儀,喪禮開塋域,乃窆與墓祭俱祀後土。」又說《家禮》曰:「祀以後土恐其潛竊也」,它也說「擇遠親或賓客一人吉服冠素告後土氏。」可見這也是儒家推行「天地父母」教義的結果。

Ⅳ 寫後土祭文將先祖王姓改為白怎麼寫

〆、抓不住莪旳心,就別說莪花心。

Ⅵ 我種了兩棵小樹,過了段時間澆水發現澆完水後土變成黑色,且聞起來有鹼性味道,樹根底部也變色了

應該是有人在樹根底下澆了【食物垃圾】讓土壤變成黑色了。鹽鹼地除了一些特殊的基因改造的種植物能活以外,其他的植物幾乎都會死。如果澆灌太多食物垃圾在種植地上可能造成大面積的植物枯死焊死等情況發生。

Ⅶ 菜苗栽下後土變的很硬怎麼改善

在這個菜苗站下之後,這些圖變得很硬,如果想要進行改善的話,可以用水來轉化。

Ⅷ 問道2016剛抽到一隻後土神獸,請問點化完羽化完需要多少錢專業人士解答,謝謝!

600差不多 200點化400羽化(羽化丹)用未鑒定喂也可以。1級的神獸要繼承吧,繼承的錢就要看等級了

Ⅸ 司母戊鼎為什麼改成後母戊鼎了

原因:

郭沫若當時把」後「字誤以為「司」字。原本應該記載的是這個墓主人的身份,墓主人生前是商王之「後」,並且新說認為「母戊」並不是商王文丁之母。「後」是王後、母後的意思。

後母戊鼎因鼎腹內壁上鑄有「後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長方形,口長112厘米、口寬79.2厘米,壁厚6厘米,連耳高133厘米,重達832.84公斤。鼎身雷紋為地,四周浮雕刻出盤龍及饕餮紋樣,反映了中國青銅鑄造的超高工藝和藝術水平。

經歷:

1955年,郭沫若擔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經過他的考證,發現這座商超出土的大鼎上有三個字「司母戊」。於是這座從商朝埋在地下知道幾千年後出土的龐然大物叫做司母戊鼎。

2010-2011 年基本完成改擴建工程之後,國家博物館在出版圖錄和專題展覽中將原來的「司母戊鼎」正式更名為「後母戊鼎」。

(9)校服褲子改完後土擴展閱讀:

後母戊鼎(原稱司母戊鼎),又稱後母戊大方鼎、後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陽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時期青銅文化的代表作,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經研究考證,鼎腹內壁銘文「後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後妃婦妌的廟號。後母戊鼎是用陶范法鑄造而成的,在商後期鑄造後母戊鼎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且要在大約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下才能完成,經測定,鼎含銅84.77%、錫11.64%、鉛2.79%,與古文獻記載制鼎的銅錫比例基本相符。

參考資料:網路-商後母戊鼎

與校服褲子改完後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黑色短袖衛衣怎樣配褲子 瀏覽:319
終於能開團這個超好看的童裝 瀏覽:659
上熱門女裝批發 瀏覽:1000
媛姿女裝旗艦店 瀏覽:569
圍巾怎樣弄才好看圖解 瀏覽:401
最性感校服美女 瀏覽:182
女款夏季睡衣可愛款 瀏覽:136
立烏帽子線大概在多少 瀏覽:9
衛衣搭配哪個裙子 瀏覽:369
藏青羊大衣配什麼顏色褲子 瀏覽:180
劍網三霸道女校服 瀏覽:818
抺茶綠裙子配什麼顏色鞋 瀏覽:345
有什麼東西長得像帽子 瀏覽:803
大號高腰牛仔褲批發商 瀏覽:949
哈爾濱哪裡有賣大號帽子 瀏覽:545
洛陽童裝生產基地 瀏覽:105
咱們結婚吧楊桃裙子 瀏覽:769
南京大學要穿校服 瀏覽:350
屁股大穿褲子什麼顏色 瀏覽:481
裙子腰帶長出來的那部分怎麼系 瀏覽: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