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職業正裝 > 旗袍亂感覺

旗袍亂感覺

發布時間:2021-07-28 17:47:42

1. 對於上街穿旗袍大家是怎樣的看法

作為一個資深旗袍愛好者,我恨不得天天穿旗袍上街啊,旗袍也分很多種啊,改良款和日常款上街很好看啊,況且穿衣打扮為了討自己歡心就可以了。

2. 旗袍給女子到底什麼樣的味道

穿旗袍最明顯的給人一種視覺上的性感,也可以說成嫵媚。這是一種褒義的評價。旗袍是性感的,不因為「露」也不因為「透」。

穿旗袍也有端莊的美,是的,是端莊,沒有矛盾,是在性感中的端莊和優雅,靜若處子,如楊柳般搖曳生姿。

旗袍是很挑人的,誰都知道,旗袍最能體現女子的玲瓏有致,也就是線條美。就像是速寫畫一樣,寥寥幾筆,卻筆筆有神,如畫龍點睛。

是的,旗袍是美麗的,和旗袍相伴的女子,也是幸福的,就像是俗套的紅花和綠葉的相配,因為遇見彼此,才美了一雙。
女人味是一種溫柔

溫柔是女人最本質的特性,是來自骨子裡的一種柔情似水,它像一縷清新的空氣,讓你能感覺的到,卻無法形容;它像一泓清泉,能脈脈地流到你的心上,卻觸摸不出。徐志摩在《致沙揚娜拉》中深情地寫道:「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我想,這是對溫柔的最貼切描繪吧?!溫柔,能讓剛硬的男人自動臣服,能讓調皮的嬰孩酣然入睡;溫柔,能化干戈為玉帛;溫柔,能使陰霾的心情陽光燦爛。可以說:溫柔,是女人征服男人的最銳利武器。

女人味是什麼 一種男人無法抗拒的誘惑

女人味是一種嬌羞

大凡女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種嬌羞的天性,她們說話時輕言軟語,舉手投足絕不會「大刀闊斧」,她們動作、語言矜持,目光羞澀,總有一種淡淡的欲語還休。那嫣然一笑的神態,楚楚動人的容貌,總是勾起男人無限的憐香惜玉之情。當遇到心儀的男人如炬的目光時,她們甚至不敢抬頭迎視,只那一低頭的嬌羞,便更會讓男人怦然心動,意亂情迷。

女人味是一種浪漫

浪漫是女人最徹頭徹尾的情調,幾乎所有的女人都喜歡浪漫,追求浪漫。情人節到了,一束嬌艷欲滴的玫瑰,便讓女人如痴如醉;女人的生日到了,一頓雅緻的燭光晚餐,便會讓她熱淚盈眶。女人是感性的動物,她的笑,她的哭都掛在臉上。女人愛幻想,往往追求那種超脫實際的夢幻的情調,所以,她閑暇時,會把家布置得浪漫溫馨;男人回到家,她會出其不意地撲上來,給男人一個擁抱;外出旅遊時,她會背好多件衣服,累得氣喘吁吁,僅僅是為了拍照。。。。。。女人在浪漫中生活,天馬行空,浪漫是女人永遠至愛的情調。

女人味是一種幽香

女人味的幽香包括兩層意思:一層是來自體外的,即香水味。女人,是美麗的天使,沒有一個女人不愛美,出門前,在身上撲上淡淡的香水,往往讓女人衣袂飄飄,香氣撲鼻,女人所過之處,空氣中也彌漫著淡淡的清香。還有一層是來自內在的,即氣質和修養。這種幽香是由內向外散發出的一種迷人氣息,這種女人味,即使沒灑香水,你也會覺得她是幽香的,她的亭亭玉立,她的淡雅脫俗,她的卓爾不群,她的文雅高貴,吸引著你去嗅、去聞、去探求、去親近、去遐思。當然,這種幽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獲得,它是博覽群書,經過深沉的積淀而形成的。

女人味是一種風情

女人味是一種風情,一種從里到外的性感。穿著古典的旗袍,發髻高挽,或穿著低胸的吊帶,長發飄飄,修腿皙長,美目顧盼,那種嫵媚,那種風騷,是來自天使的誘惑,令男人為之震撼,為之傾倒。女人的風情還包含內在的品位,沒有品位的女人,即使再風騷也只是花瓶,只能艷一時,不能艷一世,所以,有女人味的女人,從不吝嗇時間學習,她們花在讀書、上網、練書法、練瑜伽、學英語上的時間遠遠超過去街上閑逛的時間,她們更不會東家長西家短地去扯八卦。風情的女人能憑自己的內在氣質令人傾倒,令人嘆服。風情,是女人味中最具魅力的一種。

3. 今天去做禮儀小姐,結果後面有個男的突然掀開我穿的旗袍調戲我,還威脅我不許亂說,我該怎麼

不要去那上班了,你不反抗,以後去那上班,他還會得寸進尺的。要不你現在就報警。

4. 關於旗袍的問題

古裝比較復雜,後來慢慢演變的吧,最先的旗袍應該是滿洲傳入的,清宮劇上就是雛形,後來民國簡化成現在的樣子

5. 旗袍明明是漢族服裝,怎麼成了滿族服裝了

旗袍的樣式起源,在學術界爭論很多,主要觀點有四種:
第一種以周錫保先生《中國古代服飾史》[24] 為代表,認為旗袍即是從清代旗女的袍服直接發展而來。
劉亦菲旗袍照
但也有學者認為:「民國旗袍雖然具有類似於旗女之袍的形式,卻不再具有旗女之袍的涵義,如果完全認為民國旗袍是直接由旗女之袍發展而來,未免有失偏頗」[25]
第二種以袁傑英教授《中國旗袍》[26] 以及包銘新教授《中國旗袍》[27] 《近代中國女裝實錄》[28] 為代表,認為旗袍和旗裝袍有一定繼承關系,但同時認為旗袍的源頭應是西周麻布窄形筒裝或先秦兩漢的深衣。江南大學崔榮榮教授也在著作《近代漢族民間服飾全集》中說:「有些人質疑旗袍是滿族服飾……我認為這些認知是片面和表面化的,漢族的袍服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而滿族的袍和褂的歷史淵源又從哪裡來的呢?答案我想很容易得到[29] 。」國學大師章太炎亦認為:「昔諸葛亮造筒袖鎧……滿洲之服,其筒袖鎧之緒也[30] 。」將滿族服飾的源頭追溯到三國時期的蜀漢服飾。
第三種以王宇清《歷代婦女袍服考實》[6] 為代表,認為中國婦女所穿的袍,遠溯周、秦、漢、唐、宋、明時代,並不是只有在清代旗女才穿袍服。他認為旗女之袍對民國旗袍有影響,但不認為二者有直接繼承關系,因此認為民國旗袍稱之為「旗」袍並不合適,所以他倡導旗袍改名為「祺袍」,並把「台北旗袍研究會」改名為「台北祺袍研究會」。多年以來,台灣服裝界人士一直呼籲為「祺袍正名」。[31]
第四種以卞向陽教授《論旗袍的流行起源》[5] 為代表,認為旗袍是中國服裝傳統的西

范冰冰(3張)
化變異。融合了旗袍馬甲和文明新裝的特點, 同時又結合了西式裙裝的配伍形式, 構成了既有西方流行的影子而不同於中國傳統袍服,又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和時代象徵的新時尚流行和服裝審美的特點,可為中西服飾交融的設計典範。他同時認為「旗袍」名稱的起源是一種「誤稱」,因為較早倡導旗袍的群體都是都市中受西學影響較深、追求男女平等反對封建禮教的新女性、學生等社會群體,她(他)們絕大多數是漢族人,她(他)們的祖先在清初經過流血抗爭才為漢族婦女取得不穿滿式服裝的權利,她們不可能去復辟帝制時代的、還是異族壓迫者的服飾,所以旗裝袍在民國復辟的條件並不具備[5] 。

而民國之時「旗袍」的稱呼之所以最終會流行開,是因為整個清代,漢族女裝依然保留漢族女性傳統的「上衣下裳」制。除了貴族命婦禮服外,尋常女子一般並不穿袍服,而旗女不論貴族女性禮服還是尋常女子的日常服飾卻都是袍服。因此在長達近300年時間的潛移默化下,普通人已經習慣了「女子穿袍=旗女之袍」的歷史記憶,所以在民國旗袍開始出現的時候會給普通人一種這是「旗袍」的聯想。實際上民國旗袍首倡群體並不承認「旗袍」這個稱呼,而是「只叫它做長衫、長衣或長袍,與男性服裝混為一詞,1926年2月27日上海《民國日報》有短文《袍而不旗》,提議改稱「中華袍」。又有人提議叫做祺袍的,但兜兜轉轉的,最後還是叫回旗袍了[18]
望~采~納哦

6. 旗袍結局怎麼樣

關萍露穿上了九鳳旗袍,丁默群將錢鵬飛去雲安寺找那種機密文件的事告訴了她,他給她分析了未來的三種可能性。關萍露用簪子將東西刺在她的身上,她對錢鵬飛的話實際上就是提醒他。他們結婚當晚,錢鵬飛從下水道進入丁府。

丁默群對關萍露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得到那份密件,關萍露說她可想想,但是不能逼她,她利用換衣服的時候打開了廚房中的煤氣。晚上丁默群的住宅里的燈全不亮了,錢鵬飛的手下以電力公司維修工的身份合理進入他家,吳土保攔住了那輛車,雙方一場激戰。

關萍露將丁默群推向廚房,然後用火點燃了煤氣,煤氣的爆炸沒將丁默群炸死,關萍露也已奄奄一息,他抱著關萍露走了,身上中槍的丁默群還有知覺。

錢鵬飛在關萍露的胸前發現了蓮花圖案的圖形,他急速趕往雲安寺,在蓮花台下錢鵬飛找到了那份密件,關萍露被搶救過來,他們奔赴延安。李部長說等她身體好了就開始新的旗袍行動。

(6)旗袍亂感覺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丁墨群

演員王志文

76號汪偽特工首腦人物,陰險狠毒、深謀遠慮,殺害軍統特工和共產黨地下黨員時絕不手軟。同時也是一位服飾文化研究者,喜歡收藏旗袍,並對旗袍典故津津樂道。

2、關萍露

演員馬蘇

代號「旗袍」的中共諜報人員,在中共地下黨組織,她聰明勇敢、臨危不亂;在大漢奸丁默群和日本人面前,她是才貌雙全、風情萬種的滬上名媛;而在不知情的家人和男友眼裡,她卻是賣國求榮、令人不齒的漢奸。

3、錢鵬飛

演員李幼斌

中共地下黨員,潛伏在丁墨群手下,除了與關萍露一同傳送情報,還要和丁默群明爭暗鬥。

4、趙世傑

演員祖峰

衣食無憂的富家少爺,一開始對革命抱有熱情,然而危險到來,卻投敵叛變,成為陰險的反派。

5、關父

演員劉佩琦

戲院的班主,為人忠厚老實,支持女兒走上革命道路,在女兒淪為「漢奸」後,仍然支持她。

7. 請問穿旗袍的人越來越少的原因是什麼

旗袍要面料好
你看禮儀小姐穿得那種很垃圾面料 感覺人的檔次很低 一般要高級面料才能做出高雅氣質的旗袍 而這種旗袍價格就非常高
普通家庭對花幾千乃至幾萬買一件旗袍感覺太奢侈了 所以很少有人買
旗袍的場合不明確
比如你要參加高級宴會 看到服務生穿的旗袍 那你也穿旗袍肯定不會高興 而旗袍服務生打扮很多 所以為了自己的身份地位 肯定也不願意穿旗袍
穿大街上 會引來怪異的目光 中國人中庸文化的體現 穿得和別人不一樣 自己心裡也不舒服。。。。。。
其實這種情況和旗袍的設計單一有關
歷史文化的矛盾
現在出現兩種極端 一個是極端追求漢文化 就是反對旗袍轉穿漢服 一個是對傳統文化的極端不追求(這個很主流。。。曾經有一MM穿漢服上街 居然有人說她穿的和服 那叫氣死人啊)舉例:日本韓國的孩子的成人禮要穿傳統服飾 而中國絕大部分人根本不重視這個 (你看中國的校服 大街上亂穿衣服的人。。。就知道形象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了)再加上傳統文化的淪喪。。。。
所以旗袍越來越少有人穿

8. 旗袍的袍之爭議

經過對數千年中國袍服演變的了解,對旗袍一詞提出質疑。
受清朝旗人袍服影響,從民國至今開始將女袍統稱為旗袍,受當時環境影響,一般人都知道滿清時代的旗人婦女有其特有的旗袍,而誤認為漢人婦女只服裙裝,不同於旗人。於是今人皆曰裙是漢人婦女的服裝,卻不知兩三千年來中國的婦女們本是袍、裙兼施,以袍形長衣為傳統的禮服,但因時代變遷,便有袍裙夾雜的糾葛,亟待澄清。台灣就曾針對旗袍的問題有過一場正名運動,將對近代漢籍女袍之名旗袍正名為祺袍。去其歧義,取其吉祥之意。顧證名實,澄清訛誤庶幾名歸實至,順理成章。中國婦女有多種袍服,上下兩三千年一脈相承,更不應只以旗袍一詞涵蓋一切。台灣中國旗袍研究會主席王宇清就曾發起正名運動,改旗袍為祺袍,並呈報官署,獲得批文。其理由如下:「一台市店招已有大部用了十餘年祺袍。二祺為吉祥之意。為何必改旗袍為祺袍,因中國婦女之袍服,乃兩三千年來的古禮,而旗袍一詞起源甚晚,只三百餘年,和可當三千年女袍之實?在這旗人所穿之旗袍有其固有之款式,且較固定,而中國數千年的女袍多姿多彩,遠非旗袍所能望其項背,則旗袍之實又何可稱其名?因此,必得旗為祺。又說為何不只稱袍或女袍,因袍缺少女性的專屬詞性,女袍不習慣不順口,無可行性。如果不改,則名不副實,更且旗、祺、褀亂成一片,莫衷一是。且先例很多,如緙絲之刻絲,縉紳之搢紳等。」
其實旗袍之改名祺袍,已在中華民國六十三年元旦正式開始。這一天中國旗袍研究會舉行成立大會於台北市。改旗為祺一致通過,立即著為會章條文,呈報主管官署核備。遂成定案,明載官籍。
就袍服的演變過程看,袍服的演變史就是一部民族的融合史,文化的交融史。北朝後期流行的袍服的圓領就是受北方少數民族影響而產生的 ,袖子從寬松到緊窄更是少數民族和漢族服飾文化相互影響的結果。衣身的寬舒到緊身適體更是受到西洋文化的影響而形成的,總體而言,中國袍服的演變就像中國民族的演變一樣,是漢族不斷與周邊少數民族交融的結果,這是一個基本的事實,傳統的袍服演變基本是以漢族主流袍服款式為主,吸收其它民族好的元素而成,而今受西方文化影響深重,本末倒置,直至基本將傳統的全部丟掉了,文化的喪失對於一個民族無疑是一場重大的災難。呼籲對傳統的傳承,對傳統服飾的傳承無疑是每一位華人應有的責任,這需要民眾對傳統服飾文化的普及、執政者對服飾文化的重視、及文藝知識界的倡導。

9. 為什麼很少有人穿旗袍怎麼穿旗袍才有韻味

旗袍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女性服飾,之所以稱為「旗袍」,是因為它是從清代滿族女性的袍子演變而來的。旗袍它給人一種莊重和優雅的感覺,略帶緊腰設計反映出優美的身體曲線。穿著旗袍不僅可以突出身材,而且可以展現氣質。因此,旗袍對穿著者有很高的要求。讓我解釋一下旗袍應注意的幾點。

鞋子還根據穿著的旗袍的顏色風格和參加場合的搭配而定。例如,在婚禮中,金色或紅色旗袍本身會讓您充滿氣質。如果要匹配,可以選擇一雙與旗袍顏色相同的高跟鞋,上下呼應,高跟鞋也可以彌補您的身高缺陷,氣質更好。

與旗袍亂感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黑顏色睡衣女人圖片 瀏覽:734
挖機空調壓縮機皮帶怎麼緊 瀏覽:394
派出所接警果斷制服 瀏覽:594
第七章女裝禮儀 瀏覽:315
我想買一個中年穿的裙子 瀏覽:736
宋威龍紫色帽子 瀏覽:49
夢到找帽子好嗎 瀏覽:144
羽絨服男土哪個品牌好 瀏覽:827
國際奢侈羽絨服有哪些品牌 瀏覽:263
在泉州哪裡可以印製個性t恤杉 瀏覽:666
買個帽子太大怎麼辦 瀏覽:501
青蛙寶寶衣怎樣織 瀏覽:757
童裝布衣 瀏覽:309
小三弄臟原配的裙子 瀏覽:586
傲雪棋塑身衣怎樣 瀏覽:411
10大品牌女裝店加盟 瀏覽:151
愛麗絲裙子新款 瀏覽:258
請問武漢哪裡有裙子里襯賣 瀏覽:504
墨綠色衛衣配什麼褲子搭配圖片 瀏覽:719
批發童裝的技巧集錦 瀏覽: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