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員工制服費用支出應作為職工福利費稅前扣除嗎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若干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34號)的規定,企業根據其工作性質和特點,由企業統一製作並要求員工工作時統一著裝所發生的工作服飾費用,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的推定,可以作為企業合理的支出給予稅前扣除。
上述費用支出不屬於職工福利費范疇。
② 單位給員工發放工作服,是屬於福利費嗎
您好!單位給員工發放工作服,不屬於福利性支出,屬於勞動保護用品支出。謝謝閱讀!
③ 公司為職工購買的工衣、工鞋算不算福利費是不是不能超過工資的14%
一、勞動保護費的范圍
作為勞動保護支出,需要滿足以下三個條件:1、因工作需要;2、為其雇員配備或提供;3、限於工作服、手套、安全保護用品、防暑降溫用品等實物。
二、稅前扣除
(一) 國家稅務總局下發《關於企業所得稅若干問題的公告》,對企業所得稅相關實務操作中若干有爭議的問題作了明確。文件中規定:企業根據其工作性質和特點,由企業統一製作並要求員工工作時統一著裝所發生的工作服飾費用,根據《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的規定,可以作為企業合理的支出給予稅前扣除。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工裝並非全是勞保用品店購買的粗布服飾,尤其是商業銀行、機場等企業購買西裝做為統一工裝,支出數額較大,究竟屬於「勞保用品」還是福利費,各地執行不一。本條款將工裝支出定位為「合理的支出」,允許稅前扣除,符合時代的特點)。
(二)防暑降溫用品等稅前扣除是以企業發放工作服、解毒劑、清涼飲料等實物為前提,對以現金形式發放的勞動保護費用,不符合有關勞動保護支出的規定,不得以勞保費形式在稅前扣除,而應當按照企業發放獎金、補貼計入工資薪金。
(三)個人所得稅法及相關文件沒有規定對「勞保用品」征個人所得稅。此事實需要所屬稅務機關判定,如果不屬於從福利費中發放的「人人有份」的福利性質的「津貼、補貼」就不征個人所得稅。
④ 員工制服是認定為福利費還是計入成本
通常情況下,行政管理部門員工的工作服或制服計入管理費用,銷售經營部門的員工制服計入銷售費用,生產現場員工工作服計入製造費用,企業自有食堂或醫療部門等後勤福利部門的員工制服一般計入福利費;
請予核實。
⑤ 工作服究竟是列入勞保用品,還是列入福利費
勞保用品.沒有錯
⑥ 員工的工作服可以計入什麼費用
工作服應屬於勞保用品,不屬企業福利,公司應有發放標准。按規定發放。購入時可入庫,發放時出庫計入下列費用科目核算:
1企業.生產工人的工服應計入:製造費用--勞保用品費
2企業.管理人員的工服應計入:管理費用-勞保用品費
3企業.銷售人員的工服應計入:銷售費用--保用品費。
勞保用品 勞動防護用品分為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和一般勞動防護用品。
⑦ 服裝費能做為福利費
應是工會費用,若因晚會給職工購買了服裝是福利費用
⑧ 單位為職工洗工作服的費用算福利費支出嗎
計入管理費用科目。
⑨ 如何避免員工制服被認定為福利費
主要是做好相關解釋和宣貫工作。
企業為員工購買的制服,有時候確實是生產經營需要,相當於生產工具,與福利費無關,但是企業如何避免這種生產工具式的員工制服被認定為福利費呢?要知道,是和不是職工福利性質,這稅務處理上差別是非常大的。
這兩天正好看到一兄弟的總結,於是咱就拿來用用了。員工制服要想不被稅務機關認定為職工福利,最好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一、服裝所有權不轉移。
也就是說,服裝所有權屬企業,員工僅僅是有使用權,由於前面大世文章已經分析過,這類制服實質和企業辦公電腦、辦公桌一樣,都是生產經營需要的一類工具,所以所有權權最好不能屬於職工,否則可能認定為員工福利。畢竟,只能在單位穿的衣服與回家可以到處穿,其中福利不福利區別還是很明顯的。
二、要有明確的使用規定。
員工制服既然是和辦公電腦一樣,那麼為了證明是生產經營相關和需要,應有明確的規定,在生產經營場所應穿制服。如果制服發了,生產經營時穿不穿無所謂,則很容易被認為與生產無關了。
三、制服價要符合行業一般標准。
制服價應該符合行業一般標准,也就是說不能遠高於行業價,或者遠高於生產經營需要的要求。例如企業生產經營,每人一套500元的制服就足以達到目標,結果公司非買5萬元一套的制服,則存在福利性質了。
⑩ 工作服能做應付福利費嗎
不可以。
應付福利費是指企業從費用中提取的、准備用於職工福利方面的資金。比如職工的醫療衛生費用、職工困難補助費,以及應付的醫務、福利人員工資等。外商投資企業按規定從稅後利潤中提取的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用於支付職工的非經常性獎金(如特別貢獻獎、年終獎等)以及職工集體福利的,也通過「應付福利費」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