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外交的基本規則是什麼
外交禮儀禮賓通則:
概括來說,目前世界流行的接待通則主要有以下12條:
第一節 維護形象。在交往活動中,每一名相關人員的一言一行,往往代表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地區、一個城市的形象,若是對自我形象毫不修飾,不但難言對交往對象的尊重,而且亦屬失禮行為。所以我們不論是領導幹部還是接待人員在公務活動中,都應時時刻刻注重個人言談舉止、服飾儀容,不可蓬頭垢面、不修邊幅。
第二節 不卑不亢。這是事關國格、人格的大是大非問題,不卑不亢同等重要,不可偏廢。既不畏懼自卑、低三下四,又不自大狂傲、放肆囂張,而要堂堂正正、坦誠樂觀、豁達開朗、從容不迫、落落大方、一視同仁。
第三節 求同存異。求同就是遵守國際慣例,取得共識、便於溝通、避免周折;存異就是注意「個性」;了解具體交往對象的禮儀習俗禁忌,並予以尊重。
第四節 入鄉隨俗。當自己身為東道主時,通常講究「主隨客便」;當自己充當客人時,則又講究「客隨主便」。接待人員必須充分地了解交往對象的風俗習慣,無條件地加以尊重,不可少見多怪、妄加非議。
第五節 信守約定。在一切公務接待活動中,都必須認真而嚴格地遵守自己的所有承諾,說話務必算數,許諾一定要兌現,約會必須准時。萬一由於難以抗拒的因素而失約,必須盡早向有關各方通報,如實解釋,鄭重致歉,主動承擔損失。
第六節 熱情有度。待人接物熱情友好要注意分寸,過猶不及。比如與人交往的距離就分4種:一是私人距離,又叫「親密距離」,小於0.5米,僅適用於家人、戀人和至交;二是社交距離,又稱「常規距離」,介於0.5米至1.5米之間,適用於一般交際應酬;三是禮儀距離,又稱「敬人距離」,介於1.5米至3米之間,適用於會議、演講、慶典、儀式以及接見;四是公共距離,又叫「有距離的距離」,超過3米開外,適用於在公共場所同陌生人相處。
第七節 不必過謙。在交往活動中涉及自我評價時,雖然不應該自吹自擂、自我標榜、一味抬高自己,但也不要妄自菲薄、自我貶低、自輕自賤、過度謙虛客套。
第八節 不宜先為。在交往活動中,面對自己一時難以應付、舉棋不定,或者不知道到底怎樣做才好時,如有可能,最明智的做法,是盡量不要急於採取行動,尤其不要急於搶先,冒昧行事。
第九節 尊重隱私。凡涉及客人收入支出、年齡大小、戀愛婚姻、身體健康、家庭地址、個人經歷、信仰政見、所忙何事等等,皆屬個人隱私,要避免與對方交談時涉及這些「隱私權」。
第十節 女士優先。在一切社交場合,每一名成年男子,都有義務主動自覺地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尊重、照顧、體諒、關心、保護婦女,並且還要想方設法,盡心竭力地去為婦女排憂解難。這並不代表女性是弱者,而是象尊重母親一樣尊重女性。
第十一 愛護環境。不可毀損自然環境,不可虐待動物,不可損壞公物,不可亂堆亂掛私人物品。不可亂扔亂丟廢棄物品,不可隨地吐痰,不可到處隨意吸煙,不可任意製造雜訊。
第十二 以右為尊。在各種類型的對外交往中,大到政治磋商、商務往來、文化交流,小到私人接觸、社交應酬,但凡有必要確定並排列主次尊卑時,「以右為尊」都是普遍適用的,以右為上、以左為下,以右為尊、以左為卑,就肯定不會失敬於人。
第十三節 衣著。接待人員在公務場合、社交場合和休閑場合著裝要得體而應景,不能雷同。公務場合要莊重保守、端莊大方、嚴守傳統,不能強調個性、過於時髦、顯得隨便,最好穿深色毛料的套裝、套裙或制服,不允許身穿夾克衫、牛仔裝、運動裝、健美褲、背心、短褲、旅遊鞋和涼鞋,衣服不能過於骯臟、折皺、殘破、暴露、透視、過大、過小或緊身。社交場合主要指宴會、舞會、晚會、聚會等應酬交際場合,服裝應突出時尚個性,可穿時裝、禮服或民族服裝,最好不要穿制服或便裝。休閑場合穿著應舒適自然,忌正正規規。在正式場合,接待人員穿著要正確得體,所有衣扣要扣嚴,不能換起袖管或褲角,衣袋或褲兜里不宜裝過多的東西,衣服上商標要先行拆除,穿西裝最好內著白色襯衣,穿深色襪子、黑色皮鞋、打領帶,不穿或少穿羊毛衫,全身上下衣著應保持在三種色彩之內。
第十四節 化妝。化妝是一種通過對美容用品的使用,來修飾自己的儀容,美化自我形象的行為。要求職員化妝上崗,有助於體現單位的令行禁止和統一性、紀律性,有助於使其單位形象更為鮮明、更具特色。要求職員化妝上崗,意在向交往對象表示尊重。參加公務活動而不化妝,就會被交往對象不由分說地理解為蔑視對方,或是一種侮辱。在公務活動中,一般要求職員在美容化妝這一事關大局的問題上,必須遵守如下幾項規則:規則之一,應當化以淡妝為主的工作妝。工作妝的主要特徵是,簡約、清麗、素雅,具有鮮明的立體感。它既要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又不容許顯得脂粉氣十足。總的來說,就是要清淡而又傳神。規則之二,應當避免過量地使用芳香型化妝品。通常認為,與他人相處時,自己身上的香味在一米以內能被對方聞到,不算是過量。如果在三米開外,自己身上的香味依舊能被對方聞到,則肯定是過量使用香水了。規則之三,應當避免當眾化妝或補妝。尤其是要在工作崗位上當眾這樣做,則是很不莊重的,而且還會使人覺得他們對待工作用心不專,只把自己當成了一種「擺設」或是「花瓶」。特別需要提到一點,女士們千萬不要當著一般關系的異性的面,為自己化妝或補妝。規則之四,應當力戒與他人探討化妝問題。規則之五,應當力戒自己的妝面出現殘缺。
第十五節 儀容。眼是心靈之窗,交往時,要行注目禮,目光與對方接觸時間累計應達到全部交談過程的50-70%,目光切忌呆滯、漠然、偷窺、左顧右盼和擠眉弄眼。微笑是接待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不宜開口大笑,滿口牙齒一覽無余。恰到好處的化妝使人容光煥發、神采奕奕,但盡量不要顯露修飾痕跡,不宜濃妝艷抹,不宜在公共場合化妝,男士尤其不要油頭粉面。發型不可怪異前衛。接待人員每天都要定時清潔面容、保持口腔衛生,勤修指甲、不蓄鬍須。
第十六節 舉止。舉止是一種不說話的「語言」,它真實地反映了一個人的素質、受教育的水平及能夠被人信任的程度。接待人員站要如松,挺拔筆直、舒展俊美、莊重大方、精力充沛、信心十足、積極向上,不要過於隨便,探脖、塌腰、聳肩、彎腿、抖足或雙手插腰及放在褲兜里均不足取。坐要如鍾,不可前傾後仰、歪歪扭扭、高翹二郎腿。行走如風,步態要協調穩健、輕松敏捷,忌內八字和外八字,不能彎腰駝背、歪肩晃膀、扭腰擺臀、左顧右盼。手勢不宜單調重復,打招呼、致意、告別、歡呼、鼓掌都要注意力度大小、速度快慢、時間長短,不可過度,尤其不要當眾搔頭皮、掏耳朵、摳鼻孔、剔牙、咬指甲、挖鼻屎、搓泥垢、打哈欠、修指甲、揉衣角。咳嗽、吐痰、打噴嚏都要避免大聲,更不能正面對人。向人致意、鞠躬、介紹、遞物、接物都要誠心誠意,表情和藹可親,神情專注。
第十七節 談吐。要注意語言文明、語氣誠懇、語調柔和、語速適中、吐字清晰;稱呼要多用尊稱、敬稱,少用愛稱、昵稱、別稱、盡量不要直呼其名;交談內容要使對方感到自豪、愉快、擅長和感興趣,要格調高雅、歡快輕松,不要涉及對方自身弱點與短處、個人隱私、庸俗下流和怪力亂神之類的東西及小道消息。發問要適時,要多談大家,少談自己,交談中自吹自擂、說個沒完、無事不曉、語言刻薄、逢人訴苦、不言不語都是不受歡迎的。談話時要有禮有節、盡心傾聽有問必答,不要輕易打斷別人談話或隨便走開,更不能面帶倦容、打哈欠、看手錶,男子不要加入女士圈內的議論,與異性談話要簡短、謙讓,爭論有節制,不要隨意開玩笑。
第十八節 美發。美發,一般是指對人們的頭發所進行的護理與修飾。在正常情況之下,人們觀察一個人往往是「從頭開始」的。經常會給他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護發禮儀的基本要求是:必須經常地保持健康、秀美、干凈、清爽、衛生、整齊的狀態。要真正達到以上要求,就必須在頭發的洗滌、梳理、養護等幾個方面好自為之。洗滌頭發,一是為了去除灰垢,二是為了清除頭屑,三是為了防止異味,四是為了使頭發條理分明。此外,它還有助於保養頭發。經過修飾之後的頭發,必須以莊重、簡約、典雅、大方為其主導風格。不管為自己選定了何種發型,在工作崗位上都絕對不允許在頭發上濫加裝飾之物。在一般情況下,不宜使用彩色發膠、發膏。男士不宜使用任何發飾。女士在有必要使用發卡、發繩、發帶或發箍時,應使之朴實無華。其色彩宜為藍、灰、棕、黑,並且不帶任何花飾。絕不要在工作崗位上佩帶彩色、艷色或帶有卡通、動物、花卉圖案的發飾。若非與制服配套,在工作崗位上是不允許戴帽子的,各種意在裝飾的帽子,如貝雷帽、公主帽、學士帽、棒球帽、發卡帽,或是用以裝飾的裹頭巾,戴在正在上班的人士頭上,與之都是很不協調、很不相稱的。
參考資料:http://www.fmprc.gov.cn/ce/cehu/chn/zhgwj/t190067.htm
❷ 國家安全局有沒有警官證和警服。
有的。
只不過國安的工作性質比較特殊,所以很少穿警服、開警車罷了。
警察的警服都是相同的,但是五大系統的胸標、警號和臂章各不相同——
國安的胸標上寫的是「國安」(監獄勞教的是「司法」、兩院的是「法院」和「檢察」,公安的最多,分別是「公安部」、「公直」、省份名稱、「鐵道」、「森林」、「交通」、「海關」、「民航」);
國安警號是六位數字,前兩位表示省份,其他系統的就不說了,有點復雜(尤其是公安的警號),幾句話說不清楚;
國安臂章上寫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警☆察」,其他系統的也一樣,不過在長城圖案上還多了兩個表示系統的小字,分別是「公安」、「司法」、「法院」、「檢察」。
(2)外交人員制服擴展閱讀:
我國的人民警察分為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監獄和勞動教養機關的警察,以及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司法警察,這六個部門是我國現行人民警察制度中的六大警種。
警察的警服都是相同的,但是各系統的胸標、警號和臂章各不相同。
國家安全局是原中央的調查部、公安部政治保衛局、中央統戰部部分單位以及國防科工委的部分單位合並而成。國家安全部雖然也參與國內安全事務,卻可能是中國政府最大和最活躍的外交、情報機構。
國家安全部的任務角色,主要是執行中國政府對於世界情勢的掌握為重點,除了廣泛收集各國的軍備動態之外,對於各國對於中國政府所採取的態度,以及該國對中國的經貿前景等,均列入情報收集的范圍。
因此,一般外界預估整個國家安全部分散在世界各國的諜報人員,人數絕不會低於4萬人,其中絕大多數是以新聞工作者、學者、商人,甚至以政治流亡人士做為身份掩護,以進行一國的國家資源搜集工作。
除此之外,國家安全局還擁有遍布世界各地固定的和機動的無線電攔截和定位站及中心,還負責協調美國情報部門的電子間諜活動,並同北約國家的無線電偵察和無線電諜報機關進行合作。
國家安全廳是人民政府的一個組成部門,主管全國家安全工作。工作內容是在省委、省政府和國家安全部的領導下,負責和管理地區防範、打擊危害國家安全行為的工作,開展隱蔽戰線的對敵斗爭,保衛國家安全,維護社會政治穩定。
❸ 外事服務人員的原則問題有哪些
我說一點:涉外人員的著裝原則及日常衛生
在涉外交往中,每個人的穿著打扮均被視為其自身教養的最為形象的說明,並且被視為與自己對交往對象尊重的程度有關,故不可掉以輕心。 1、著裝分為正裝和便裝,在不同的場合著不同的裝束。涉外活動大致有三種場合:公務場合 以莊重、保守為總體風格。著裝宜為套裝、制服或者套裙。男裝宜為藍色或灰色的西服套裝、制服;女裝宜為單色的套裙、連衣裙或者制服(少數民族可著少數民族服裝)。外國人眼中,裙著是正裝。社交場合 以時尚、個體為總體風格。在宴會、舞會、音樂會、拜訪以及聚會等常見的社交場合,宜著時裝與禮服。目前,深色中山裝套裝與單色旗袍,可分別作為中方男女人員的准禮服,在隆重的社交場合使用。休閑場合 以舒適、自然為總體風格。往往可以由人們自行其是。在休閑場合,運動裝、牛仔裝、夾克衫等是最適當的,若身著套裝、套裙,便會顯得不協調。 2、掌握「三色」原則:在正式場合,應當有意識地令自己全身衣著的色彩,在總量上限制在三種之內,若多於三種,難以給人以莊重之感。男士:掌握「三一律」,即在涉外場合著正裝時,應當盡可能地使自己的皮鞋、腰帶以及手包為同一顏色,並且以三者同為黑色最佳,越是有身份者,在涉外活動中越要注意此點。另外,部長以上穿系帶皮鞋,是國際重大場合的標志。在正式場合,以穿深色單排扣西服、白襯衫、黑色皮鞋為佳。最好不要內穿羊毛衫,不要穿布鞋或涼鞋,站立時一定要扣上西服的鈕扣,坐下來時可解開,但西服最下粒扣子永遠不扣。西服上衣外側的胸袋中不宜別鋼筆,西服上衣衣袖上的商標必須拆去。在涉外活動中不宜穿淺色西服,不莊重,也不禮貌。穿西服套裝時,一定要打領帶。在公務場合宜打單色或帶有幾何圖案的領帶,並應慎用黑色領帶或花領帶,最好不使用一拉得或一卡得領帶,打好之後的領帶,不應長過腰帶。在一般情況下,沒有必要使用領帶夾。夾領帶夾時,宜令其處在七粒扣襯衫從上往下數的第四與第五粒衣扣之間,它的位置越上越不好。領帶只配兩種服裝:正裝和長袖襯衫,短袖襯衫打領帶不正規,穿夾克衫一般不宜打領帶。領帶的顏色應在灰色、藍色、咖啡色和紫紅色中選一種,首選真絲或純毛,不能打羊皮、蛇皮、珍珠領帶。領帶結下留個槽,稱為「男人的酒窩」。參加正式活動時,不宜穿涼鞋、拖鞋或旅遊鞋,赤腳不穿襪子也不合適。穿西服時,通常忌穿尼龍襪與白色的襪子。女士:切忌過於雜亂、鮮艷。著裝尤忌「六露」,即:露胸、露肩、露臍、露背、露腳趾、露腳跟。穿裙服時,切勿穿殘破的襪子,兩雙襪子疊穿或以健美褲代替襪子。穿裙子時,襪口如果外露,既不雅觀,也不禮貌。不要光腿穿裙子。不能半截裙子時穿半截襪子。不能穿黑色皮裙,因為在歐美人眼中,黑色皮裙是專業服裝,特別是美國人眼中是黃色娘子軍的標志,皮裙者,妓裝也。佩戴首飾參與涉外活動時,其所佩帶的首飾必須符合身份,以少為佳。在公務場合通常不宜佩帶珠寶首飾以及耳環、腳鏈等女性化首飾,它們僅僅適用於社交場合。應當注意的是,在佩帶首飾時,通常不宜多於三種,每種應以兩件為限。戴多種、多件首飾時,應當盡量使質地、色彩相同。在參加涉外活動時,一般應該化妝。在國際交往中,化妝不僅意味著自尊自愛,而且也是對交往對象重視有加的一種表示。在公務場合宜化淡妝,在社交場合化妝可以稍濃一些,在休閑場合則沒有必要化妝。 涉外人員要特別注意日常衛生。在正式場合不但要注意個人衛生,對自己的儀容進行必要的整理和修飾,還要注意保持環境的清潔衛生。注意個人衛生:參加涉外活動前應進行梳理,胡須要刮凈,指甲要修剪,鼻毛應剪短,頭皮屑太多應洗干凈。內衣、外衣保持整潔,特別是衣領、袖口要干凈,皮鞋要打油擦亮。不應當著別人的面擤鼻涕、淘鼻孔、撮泥垢、擠眼屎、打哈欠、修指甲、剔牙齒、挖耳朵等。咳嗽、打噴嚏時,應用手帕捂住口鼻,面向一旁,避免發出大聲。參加活動前不應吃蔥、蒜、韭菜等辛辣食品。身體不適時最好不要參加外事活動。如感冒,在我國不算什麼大病,但在西歐、北美等地區的人比較忌諱。臉部、手臂等外露皮膚有病的人也應避免對外接觸,以免引起別人的反感,有口臭毛病的人應注意口腔衛生。保持環境衛生:注意不要隨地吐痰和隨地丟果皮紙屑。客廳、房間要通風,不要有怪味。沙發套和墊布要換洗。注意保持地毯、地板的清潔。吸煙時應把煙灰搕入煙缸。用餐時應把骨、刺、牙簽、餐巾紙等物放到盤中或桌上,不要隨手丟到地下。個人的不潔物品,應丟入垃圾桶中。進入地面干凈的室內,應先在門口踏擦鞋底再進入。雨、雪天應把雨具放在門外或前廳,不要把雨水、雪水、泥巴等帶入室內。
❹ 清代在外交活動中,有什麼因為傳統服飾產生的尷尬
長袍馬褂,頂戴花翎,前額剃發,腦後蓄辮,這是清代的冠服制度。這種帶有明顯滿族傳統特色的服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並沒有讓人感覺到不便,甚至還是人人追求的目標,因為一套體面的官服代表著權力和地位的象徵。
還有一次,駐英公使郭嵩燾出席舉辦的茶會,一位外國婦女“忽覺有觸其頸者,覺其物松軟,奇癢不可耐,按之不得,四顧又無所見。再三察之,始知中國欽使之花翎左縈右擴拂也。”這樣的遭遇,同樣令郭嵩燾感到頗為尷尬和難堪。
❺ 中世紀西歐貴族、官員有沒有服裝級別的劃分
當然有的。西方標示等級的有很多方面,如衣領節,爵位勛章綬帶,項鏈飾物,胸章,帽冕的樣式進行區分。
如英國的貴族禮服,用珍珠的數量標示侯伯子男爵位,冠的枝數區分國王、親王、公爵。
沙皇俄國的文官都有勛位或等級標志,看了就知道是幾等文官。
歐洲國家的市長、總督都佩戴標志性的鏈墜和胸章。外交官用勛位和綬帶。等等很多了。
平民不能佩戴武器,只有貴族和佩劍教士才能帶劍。
平民的衣服質料有限制,好像只能麻、布。
❻ 涉外工作人員的儀容儀表非常重要嗎
涉外工作人員的儀容儀表非常重要嗎?
秘書資格考試技巧心得:秘書工作與禮儀
我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文明傳統的禮儀之邦,很久以來就十分關注和重視禮儀禮節,甚至將其上升到國本和教化程度高低的地位。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對外交往的增多,禮儀問題越來越受到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各類社會組織的重視。對於直接為領導者服務、代表著單位和組織形象的辦公廳(室)工作人員來說,增強禮儀觀念、提高禮儀素養顯得尤為重要。所以,我認為《秘書工作》雜志開辦「禮儀展現風采」的專題討論,非常及時,很有必要。在此,我應雜志社之約,談一談自己對秘書禮儀的一些看法。
一、秘書禮儀的基本理念
禮儀並非僅僅是言談和舉止,從根本上說,它是一個人內在素養的外在表現。真正受人稱道的禮儀是由內而外的,心裡有「禮」,舉止才能合「儀」。因此提高禮儀修養,首先要樹立正確的理念。我認為,秘書禮儀的基本理念有三:
一是尊重為本。不論是學習還是運用秘書禮儀,關鍵是要懂得尊重為本,尊重在先,時時處處事事尊重所有的人。要尊重別人,首先要尊重自己,必須嚴於律己,自尊自愛。如果一個人對自己都不尊重,就不可能尊重別人。尊重自己的交往對象應當是一種自覺的、由衷的行為,包含著自己的德才學識和氣度雅量,絕不是裝出來的。對秘書人員而言,尊重上級意味著服從,尊重同事是一種本分,尊重下級是一種美德,尊重所有人是一種教養。
二是善於表達。尊重別人只在心裡頭尊重是不夠的,還得善於表達。不僅要有「禮」,還要有「儀」。「儀」就是恰到好處地向別人表示尊重的形式。必要的表達形式絕對不可或缺,沒有具體的表達形式,你的尊重就無法讓別人感知。比如說,我們在接待來訪者時,如果不使用規范化的待客「三聲」,即「來有迎聲」、「問有答聲」、「去有送聲」,就會使客人感覺不到被尊重。即使你是從心裡尊重對方的,但人家感受到的卻可能是你的冷漠。
三是形式規范。除了尊重為本、善於表達之外,還必須講究形式規范。講究形式規范,就是要以標准化的、規范化的具體形式來表現自己對他人的尊重。講究形式規范,就是要求秘書人員不僅要有尊重別人的願望,有表達禮儀的行為,還要求這種行為准確規范,也就是有規矩。講不講待人接物的規矩,既能反映秘書人員自身素質的高低,又可以體現一個單位的管理是否完善。
二、秘書禮儀的主要內容
秘書禮儀所涉及的范圍較廣,辦公禮儀規范、接待禮儀規范、外事禮儀規范、社交禮儀規范、形象禮儀規范等等,哪個方面都不可偏廢。個別秘書人員認為,在工作中只要注意辦公禮儀規范就可以了,至於個人形象,那是自己的事情,「穿衣戴帽,各有所好」,與他人無關。其實,這是對秘書禮儀認識的誤區。總體說來,秘書禮儀的內容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方面:
一方面的內容可以稱之為形象設計。它具體涉及秘書人員的穿著打扮、儀容儀表、言談舉止,是對秘書人員的禮儀修養所提出的具體要求,是其自尊自愛的具體表現形式。秘書人員的禮儀形象向來被視為個人素質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形象體現於細節,細節展示素質。衣著打扮、言談舉止、待人接物,其實都是素養問題。有些同志在正式場合甚至在國際交往中不修邊幅,歪戴帽子斜穿衣,當眾「打掃」個人衛生,這些都是禮儀修養不夠的表現,都會給交往對象留下不良的印象。人的形象是具有整體性的,一定要保持和諧。我就見到過有的秘書在上班時間,甚至是在身著制服的時候,腳上穿露腳趾或者露腳跟的涼鞋,這也是不得體的。大家都知道,在正式的公務場合或者涉外場合,男性秘書身著西裝為宜,但是我也見過有人此時腳穿白皮鞋,腰系紅腰帶,手拿咖啡色手袋,簡直讓人「退避三舍」。
另外一方面的內容可以稱之為溝通技巧。溝......喜居寶地千年旺 福照家門萬事興 喜迎新春
❼ 又都不落痕跡,默然無語。當年的中國外交官穿著清代的標准服裝在這里進進出出
又都不落痕跡,默然無語。當年的中國外交官穿著清代的標准服裝在這里進進出出,而清代的男裝實在太不好看,把身材全都吞沒了。這些外交官心情都不太好,其中幾位,
❽ 我國政府對我外交人員的禮服並無規定,我國男外交人員在必須穿禮服時,一般穿什麼服裝(請答出兩種)
藏藍色西裝 灰色中山裝 應該是
❾ 外交部公務員面試著裝有什麼具體要求
從各種考試公告來看,並沒有對外交部公務員面試著裝的明文要求,但公務員面試是一個嚴肅的場合,考生著正裝可以體現出考生對面試機會的珍惜以及對考官的尊重。這里給出以下幾點參加外交部公務員面試著裝的建議:
男生:
1. 注意頭發修整,如果稍嫌過長,應修剪一下。
2. 避免穿著過於老舊的西裝,顏色以素凈為佳。
3. 正式面試時,以長褲並熨燙筆挺為好。
4. 襯衫以白色比較好。
5. 盡量選擇顏色明亮的領帶。
6. 領帶不平整給人一種衣冠不整的觀感,盡可能別上領帶夾。
7. 西裝和皮鞋的顏色以保守為原則,面談時最好避免穿著過分、怪異的顏色。
8. 戴眼鏡的朋友,鏡框的配戴最好能使人感覺穩重,調和。
女生:
1.女生的服飾總體顏色不超過三種
2.化淡妝即可
3.對於頭發,短發最簡單,梳好不飛起就可以了;長頭發最好扎
起來,最常見的就是扎馬尾,也可以簡單地綁起一部分來。會盤發的話把長發盤起來,無論直發、卷發,都顯得很高貴成熟。劉海需要重點注意,因為過長的劉海遮擋視線,風格也顯得幼稚。染發和燙發已經為社會所認可,不必過於在於,除非是十分誇張的顏色或是發式,否則不需要做太多的調整。整體的干練形象是最終的目的,干練對於機關女性是最好的誇贊。
4.如果穿工裝裙子,裙子不易過短
❿ 請教這張圖片里的人是穿著什麼制服,以及他領章的階級他明明是個外交官卻穿制服,又不像俄軍軍服。
這是外交官禮服,沙俄、蘇聯、俄聯邦時代都有
各國設有外交官禮服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比較普遍,當時的中國北洋政府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