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急急,蒼南靈溪賣服裝的廳基街一共有幾街,我只知道廳基三和四街(都是賣女裝的郁悶廳基1.2街在哪呢
廳基一街和二街在廳基三街的北面,中間隔了一條康樂路,最多到廳基四街
② 溫州是一個什麼樣的城市
有人說溫州人是中國的猶太人,個個精明過人,全民皆商;有人說溫州人是蝗蟲,所到之處,房價飛漲,炒房團令百姓遭殃;也有人說溫州人是勤奮一族,敢為天下先,創新自強;還有人說溫州人是夜郎之輩,知識缺乏,文化落後,十足的暴發戶形象。人們對溫州人的評價褒貶不一,極具分歧....
溫州是一個只有11700平方公里的中小城市,八十年代初借成為首批對外開放沿海城市的春風,溫州人因地制宜地全力發展輕工製造業。一下子,家庭作坊遍布全城,市場經濟異常火爆。通過多年地摸索滾爬,經歷了無數風雨的溫州民企逐漸地做大做強,不斷地向外擴張了。如今,溫州人的皮鞋、眼鏡、閥門、打火機、服裝、變壓器、制筆、印刷品、鎖具等等都名揚國內外,中國鞋王、筆王、鎖王....比比皆是。
溫州人的理財觀有些與眾不同,常有不按常理出牌的,因此也取得了些出人意料的收獲。溫州人對股市不太感冒,國內上市的溫企只有浙江東日一根獨苗。但炒房和炒匯卻比較火爆,比如炒匯,資金並不多的溫州匯市去年的成交額名列全國第三,頻繁地交易足以說明匯市的巨大吸引力。炒房一族更為厲害,東奔西跑,四處尋覓投資良機,為推動我國經濟建設做了不小的貢獻,卻還落得個臭名昭著。冤是冤,不過有錢賺,懶得管那許多了。
溫州人不只是商人,在各行各業中都有精英翹楚,既有蘇步青、谷超豪、姜立夫、姜伯駒、陸善鎮、楊忠道等近百位數學大師;也有鄭振鐸、葉永烈等知名作家。在年青人關注的體壇、娛樂圈也有許多耀眼的名星:朱啟南、葉榮光、諸宸、戴麗麗、周曉菁、姜嘉鏹、白雪、黃豆豆、毛戈平、李慧珍、請接著看陶慧敏.......可以說是有文有武,百花齊放。
溫州人的總體文化涵養相對來說還有點落後,這從央視舉辦的「中國十大活力城市」評選活動中可見端倪,溫州的代表們(領軍贏得外貿反傾銷案的黃發靜等人)在言談等方面明顯不如其它兄弟城市的代表。但溫州人也已意識到這種狀況,大幅地增加了對下一代的教育投資。溫州高教園區已初具規模,小不點留洋求學也早不是什麼稀罕事了。為了發揚溫州人自己的語言,溫州的廣播電視都設立了方言欄目,第二屆溫州話散講大賽也正在激烈進行中。
金無足赤,當然溫州人也存有許多不足之處。不過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相信溫州人也一定會繼續努力,大步向前邁進。
溫州蒼南仙居服裝批發市場最好。蒼南仙居服裝批發市場位於蒼南縣仙居鎮中華路與仙溪大道交會處,是蒼南地區最大的服裝批發市場之一,主營女裝、男裝、童裝等,擁有上百家專業服裝批發商家,規模較大、品種豐富。市場運營管理完善、交通便利、物流發達,為商家采購和銷售提供了方便。除此之外,溫州有多個服裝批發市場,主要有龍灣服裝城、虹橋服裝城、鹿城服裝城、江南皮革城等。其中鹿城服裝城是溫州市最早的服裝批發市場之一,主要以中低檔的產品居多。市場內有海量的品牌及價格適中的服裝、飾品等商鋪。同時市場還有餐飲、娛樂設施。該市場以東莞生產的中低檔T恤為主。
④ 武漢哪有賣童裝的地方
1、天洋大世界市場:武漢市天洋區隔岸路133號;
2、三木市場:武漢市三木區飛霞南路948號;
3、東方大市場:武漢市林河區飛霞北路114號;
4、新瑞市場:武漢市北瑞區黎明西路110號;
5、蒼南市場:武漢市蒼南縣沿河北路101號;
6、新時代市場:武漢市蒼南縣樂清人民路1號;
7、吉祥大市場:武漢市甌海區榮新路37號;
8、金獅大市場:武漢市蒼南縣金獅路111號;
9、金色時代市場:武漢市安陽路21號;
10、東甌市場:武漢市蒼南縣東建大道33號。
⑤ 溫州市跟泉州市相比,哪個城市好一點
城市好不好,有很多地方可以比較。
單純從經濟發展和宜居情況來看,溫州和泉州各有千秋,不妨用數據來說話。
一,十八年前,溫州起點比泉州高
1990年的GDP數據,溫州78億,泉州62億,溫州小有名氣,而泉州剛剛起步。
城市人口,溫州50萬,屬於大城市,而泉州只有30萬,屬於中型城市。
二,現在的數據,泉州逆襲溫州
在2017年,溫州GDP是5435億元,全國第35名,而泉州達到了7548億元,全國第20名,可以說實現了逆襲。泉州實體經濟超過了溫州的資本經濟。
三,經濟模式
溫州起步於實體經濟,後來卻走上了炒房和資本運作道路,溫州存款余額高達11120億元,泉州只有6891億元。溫州實體經濟跌至谷底,資本 游戲 玩的卻是馳名中外。但是,泉州實體經濟尤其是五大優勢產業突出,服裝,鞋業,石化,機械製造,建材家居,有上百個品牌。
四,第三產業欠發達
溫州與泉州的共同之處,是第三產業雖然有特色,但是相對欠發達,沒有形成規模經濟。這也是 旅遊 業不夠堅挺的一大原因。
五, 歷史 文化底蘊突出
至於宜居情況,溫州作為古代有名的風水之城,據說是郭璞營造,已經有上千年 歷史 。而泉州 歷史 文化也很深厚,作為宋元時代第一大港,地位相當於現代的上海,紐約,而且有眾多海外華僑,從泉州走向世界各地。
六,結論
溫州有溫州的風采,泉州有泉州的亮點。
按照第一 財經 ·新一線城市研究所公布的數據,溫州和泉州屬於2線城市,浙江的寧波和杭州是屬於新一線,福建的福州和廈門屬於2線城市。
2018年溫州GDP6006.2億元,浙江省內排名第4。2018年泉州GDP為8467,97億元,福建省內排名第1。
2018年溫州人均GDP64931億元,2018年泉州人均GDP為97896元。
從GDP和人均GDP看,泉州比溫州強。
華頓經濟研究院以GDP總量排名前100的城市作為基礎數據,而後根據經濟指標(權重0.618)和軟經濟指標(權重0.382)計算總得分,以此為排序,經濟指標由GDP和儲蓄構成,軟經濟指標以環境、科教、文化和衛生組成。
泉州綜合得分46.97分,經濟指標得分為39.74分,軟經濟指標得分為58.66分。
溫州綜合得分48.90分,經濟指標得分為42.29分,軟經濟指標得分為59.60分。
綜合實力,溫州比泉州強。
這兩個城市我都呆過,溫州呆得比較長點,談點感受:
溫州是民營經濟的發源地,經濟的重心在民間、在鄉野。溫州三面靠山、面朝大海、土地貧瘠,溫州人靠傳統的農業幾乎是無法維持生計,自古是南蠻荒蕪之地,經商傳統一直是代代相傳的。南宋的時候,就有了葉適的功利之學,對後世影響深遠,是溫州創業精神的思想發源。
溫州人注重實際、嗅覺靈敏,敢闖敢幹,很多企業家都是農民出身,很少受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溫州的經濟,給人一種螞蟻啃骨頭、蜂擁而上的感覺,什麼東西在市場上好賺錢,他們就會第一時間出現在這個市場上,什麼業態趕潮流,他們就會很快地進入這個業態之中。來得快、去得也快;不怕失敗、不怕重頭再來。
如果從城市文化和城市品位來看,溫州的基礎設施非常一般,溫州人的財富大多分散在民間、投資在了全國各地、世界各地,臟亂差是以前溫州給世人的深刻印象;經過這么些年的整治,現在好了很多,
泉州經濟跟溫州有相似的地方,也是民營經濟特別發達的區域。而且,泉州人的海洋意識更強、海外關系更多。泉州最早開發於周秦兩漢,唐朝就是世界四大口岸之一了,宋元時期為東方第一大港,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曾有「市井十洲人」、「漲海聲中萬國商」之盛景。泉州是很多海外僑胞、台灣同胞的老家,很多泉州人在東南亞一帶都有親戚、故交的。
泉州是閩南文化的發祥地,地域特色鮮明,晉江、石獅都是民營經濟非常發達的地方,三來一補的加工業眾多,紡織服裝、鞋帽箱包、 體育 品牌都做得非常好、非常大,非常有實力。
泉州企業家很多都是靠海外關系特別是台灣的東南亞的親戚、朋友接單子做起來的,海外市場佔了很大的份額,出口貿易發達。八、九十年代開始,泉州人開始自己做品牌,數年之後,很多都做成了全國一流的大牌,像恆安、九牧、安踏、利郎、勁霸這些牌子,市場佔有率都是相當可觀的。
泉州的城市風貌古色古香、充滿閩南特色,人文氣氛濃郁,城市的基礎設施也相當不錯。
整體上感覺,泉州比溫州要好些。
溫州、泉州可謂姐妹城市,相似相近的地方太多了,首先都是民營經濟的典範城市,小五金業特別的發達,服裝業製鞋業的代表城市,泉州的服裝業石獅的童裝,成人服裝特別發達,特別是男裝,著名品牌七匹狼、勁霸、愛登堡、柒牌、利郎、富貴鳥、九牧王、虎都、才子…製鞋業以晉江為代表,安踏、鴻星爾克 旅遊 鞋為主,也有石獅的報喜鳥一類的皮鞋;溫州的製鞋業更發達,高中低檔的皮鞋一應俱全,服裝業也很出色,森馬等後起之秀讓人對溫州人的品牌意識刮目相看,兩地的人都愛出門闖盪,泉州人「愛拼會贏」,溫州人團隊打天下,如出一轍,難分伯仲,溫州的電器做得出色,一大批類似於正泰插座的大品牌都出自於溫州,泉州人擅長水龍頭等閥門潔具,大理石建材石材業是泉州人的傳統產業,兩座城市又都靠海,飲食習慣相近相同,都是省內的經濟強市,都強調人的優勢,有意思的是,溫州境內好幾處人講閩南語,例如洞頭縣、蒼南縣、部分平陽縣的人都說閩南話,同祖同根同俗同音…讓泉州人和溫州人親如兄弟,幾線城市不重要,重要的是二個城市的人都很勤奮,很努力,很能打拚,很會賺錢,骨子裡都有一股子不認輸的閩南精神,談到這兩個城市,大多是贊譽兩地的人很特別,很優秀,城市再美再漂亮也是由人來建的,人是第一要素!人定勝天這是毛主席說的真理!
溫州和泉州中國民營經濟發展非常好的地方。在他們的崛起過程中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依靠市場的力量,抓住一兩個主營產業群,帶動民營企業迅速崛起。因為他們發展成就,媒體給他們總結出了「溫州經驗」和「晉江經驗」。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前,溫州的名氣大於泉州,但是近10年來,泉州的發展風頭已經蓋過了溫州。2018年七八月間,來自泉州的「晉江經驗」被國家級媒體廣泛宣傳報道,在理論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泉州下轄的縣級晉江市,全國百強縣中長期位居前10。競爭發展起來的 體育 產業,在全國乃至全球形成了很大的影響力。據稱他的 體育 產業年產值已經超過了千億元,並且誕生了像匹克、361度、鴻星爾克等知名 體育 品牌。晉江也因此被稱為「中國鞋都」。
溫州,也是另一座知名的「中國鞋服」。製鞋產業一直是當地一項非常重要的產業。和晉江的 體育 、休閑用鞋不同,溫州的製鞋業主要集中在皮鞋領域。據稱,在最鼎盛時期溫州的製鞋企業超過6000家。雖然現在的溫州製鞋業叫鼎盛時期有所衰落,但依舊還擁有紅蜻蜓、奧康、康奈、蜘蛛王等知名皮鞋品牌。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溫州的實體經濟受到嚴重沖擊。很多實力較小、利潤不高的企業倒閉破產,有的「脫實向虛」走向了金融、投資等虛擬經濟領域。整體上溫州的實體經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2008年,溫州和泉州的經濟規模差距很小。的GDP是2424億元,後者是2702億元,差距不到300億。但是10年之後的2018年,他們之間的差距接近2500億左右,是之前的8倍。2018年溫州GDP是6006億元,泉州則達到了8467億元。
真正懂的人都知道三個泉州不一定比的過一個溫州。溫州強大不是泉州這種小城市能比的。
溫州的交通基礎設施:空港千萬級的,海港有樂清灣港區和洞頭狀元嶴港區,高速有甬台溫高速,甬台溫高速復線,金麗溫高速,溫福高速,溫州繞城高速,高鐵動車有,甬台溫動車,金溫動車,溫福動車,還有杭溫高鐵在建設中,還有市域鐵路即將於春節載客運行,城市中心區有鹿城甌海龍灣,高樓大廈數不勝數,城市建設由沿江到濱海,甌江口新區的建設也正在展開……說福建泉州比溫州發達的,可得掂量掂量,我也不想多說。
溫州創造的GDP和溫州人創造的GDP是不一樣,溫州人是全國最無私的,為全國各地創造GDP,而溫州市的人均GDP在浙江常年倒數,雖說數據不好看,但是溫州人的消費能力還是扛扛的,浙江的人均豪車保有量第一,百人 汽車 保有量第二
個人感覺沒啥可比性,因為根本不在一個檔次的兩座城!!泉州不論是城貌、經濟、城市建設、宜居值方面都遠優於溫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