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女生,漢族,能去牛街開齋節嗎就是去看看,不進清真寺
我們不反對汗族同胞進清真寺,但必須尊重我們的民族習慣 ~當然可以看看了~
『貳』 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有很多,大家常常聽到的節日有:蒙古族的那達慕、傣族的潑水節、彝族的火把節。
1、蒙古族的那達慕
「那達慕」蒙古語意為「游戲」或「娛樂」,原指蒙古族傳統的「男子三競技」——摔跤、賽馬和射箭。隨著時代的發展,演變成今天的盛大慶典活動和物資交流活動。
那達慕在每年夏秋之交舉行,規模一般是看當年牧業的生產情況,小豐收小開,大豐收大開。活動內容除了傳統的「男子三競技」,還有文藝演出、田徑比賽和各類經濟文化展覽以及訂貨洽談、物資交流等。
2、傣族的潑水節
潑水節,亦稱「浴佛節」,又稱「楞賀尚罕」,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泰語民族和東南亞地區的傳統節日,當日,中國西雙版納、泰國、寮國、緬甸、柬埔寨等國,以及海外泰國人聚居地如香港九龍城、台灣新北市中和區等地的人們清早起來便沐浴禮佛。
之後便開始連續幾日的慶祝活動,期間,大家用純凈的清水相互潑灑,祈求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相當於公歷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續3至7天
3、吃立節
龍州縣、憑祥市一帶壯族民間節日。「吃立」壯語意為「歡慶」或「補過春節」。相傳在1894年春節即將來臨之際,法國侵略者進犯邊疆,為打擊侵略者,當地青壯年紛紛拿起武器,保衛家園,所以未能按時過春節。
正月三十日,出征的將士凱旋歸來,鄉親們殺雞宰羊,做糯米糍粑,盛情款待,歡慶勝利,補過春節,並相沿成俗。節日期間,人們舞獅子、耍龍燈,唱歌跳舞,熱鬧非凡。
4、農具節
桂西南地區壯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歷二月二十九日舉行。是日,各家各戶把自家加工製作的各種農業生產工具,挑到圩上,依次排列成行,有犁架、牛軛、簸箕、畚箕、扁擔、鋤頭、犁頭、耙、鋤柄、籮筐、竹墊、谷籮、谷桶及傢具等。人們紛紛選購以備春耕。
5、火把節
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有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
6、酥油花燈節
藏歷正月十五是傳昭大法會的最後一天,這天,藏民族居住的地方多會擺出用五彩酥油雕塑成的花鳥魚蟲和人物形象,歡慶酥油花燈節。
『叄』 以「回族的開齋節」寫一篇作文!500字左右的左右的左右的左右的左右的時候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開齋節,一早7點鍾開始,從不堵車的路段開始堵車,一看情形不對,馬上換衣服出發。越靠近人越多,最後我被人潮吞沒了。和往年一樣,依然有好多好吃的,我從頭吃到尾,什麼糖蜜果、肉棗、五花糕、年糕好多,肚皮撐到不行,臨走還帶了那麼多。可惜了3件事,1是沒吃著肉串,今天的肉串比平時的要大,而且肉也挺好的,可惜人太多,估計排到我得明天,算了吧,還得上班呢!2是沒買著頭紗,排了好久,好不容易到我這了,我喜歡的顏色賣沒了,我來的也不晚呀!真郁悶,不買了!寧缺毋濫……3沒進去寺里,人太多了,怎麼擠進去的又怎麼把我擠出來了,體格不行,唉!開齋節每年一次,只要我有時間我一定會去,因為那裡有好多我童年的回憶,好多都是我小時候愛吃愛玩的東西,開齋節,回民特有的節日,一個能帶給我回憶的節日!
『肆』 穆斯林開齋節穿什麼服飾
穆斯林喜歡白色,所以男士一般戴白帽,逢到開齋節,也喜歡穿白衣服(衣服和漢族一樣)。女士喜歡戴蓋頭
『伍』 齋月里不戴帽子戴假發可以嗎
齋月里不戴帽子戴假發一般應該也還可以。
『陸』 回族人過開齋節是不是一天都不吃飯
回族人過開齋節可以吃飯。
開齋節是全家團聚的日子,晚輩都要專門回家問候父母、拜訪長輩;而父母、長輩則要主持家風,對兒孫做一番教導,引導孩子們愛國愛教、一心向善。
開齋節期間,穆斯林家家戶戶都准備饊子、油香、課課、花花等富有民族風味和特色的傳統食品,同時還要宰羊、雞、兔等,做涼粉、燴菜等,互送親友鄰居,互相拜節問候。
在節日的第一、二天,已婚和未婚的女婿都要帶上節日禮品給岳父母拜節。許多穆斯林青年男女還選擇在開齋節舉行婚禮,更添節日氣氛。
(6)開齋節女士帽子擴展閱讀
開齋節是伊斯蘭教最盛大的節日之一,穆斯林在一年一度的齋月結束後,前往清真寺參加盛大的會禮,並和家人一起聚餐,走親訪友,共慶節日。開齋節也稱肉孜節,這一天穆斯林群眾慶祝齋月封齋圓滿完成。新疆有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等10個民族1300萬穆斯林。
開齋節當天,西寧市城東區不少清真飯館里,帶著白帽子的穆斯林群眾和漢、藏群眾共同圍桌進餐。回族小伙兒馬明宇說:「每年過節,我們都要和親戚朋友在外面吃飯,都是朋友,不分哪個民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開齋節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寧夏歡度開齋節
『柒』 中東地區的齋月是怎麼回事咱們中國有什麼類似的傳統
齋月是指伊斯蘭歷的9月,阿拉伯語叫"拉馬丹"。按照伊斯蘭教教義,齋月是偉大、喜慶、吉祥和尊貴的月份。因為安拉是在這個月把《古蘭經》降給穆斯林的。 伊斯蘭教關於齋月最早的正式規定,始於公元623年。《古蘭經》第二章第183、184、185、187節等對此都有記述。真主的使者穆罕默德也說:「拉馬丹月是安拉的月份,它貴過一年中的任何一個月。」 齋月的開始和結束都以新月牙的出現為准,伊斯蘭教長在清真寺的宣禮樓上遙望天空,如果看到了纖細的新月,齋月即開始。 由於看到月牙時間不一,不同伊斯蘭國家進入齋月的時間也不完全一樣。同時,因為伊斯蘭歷每年約355天,與公歷相差10天左右,所以齋月在公歷中沒有固定的時間。 在齋月里,每天日出至日落期間,除了患病者、旅行者、乳嬰、孕婦、哺乳婦、產婦、正在行經的婦女以及作戰的士兵外,成年的穆斯林必須嚴格把齋,不吃不喝,不抽煙不飲酒、不行房事等。直到太陽西沉,人們才進餐,隨後或消遣娛樂,或走親訪友,歡天喜地如同過年。
中國回教也有齋月,
『捌』 求伊斯蘭教開齋節感言 急 急 !!
哭著送齋月 ,笑著迎開齋
一直都不知道這個開齋節該怎麼慶祝。小的時候每年的開齋節前奶奶都會領著我和姐姐買從頭到腳的新裝備。全身里外上下不能有一樣不是新的,否則拒絕開齋,宣布會將封齋進行到底!
長大了,卻沒有了這樣的形式。奶奶老了,走不動了,說我們的要求太高,還是自己去折騰吧!權力下放了,卻沒那樣的心情了。
寫完第四篇後,突然知道這個開齋節應該怎麼慶祝了!就用我寫的文字來慶祝吧!套用一句廣告詞:今年開齋不送禮,送禮就送齋月感想。准備打出來回家送給家人,也送親戚朋友。雖然寫得不是最好的,還得姐姐,姐夫來改錯別字,但卻是我最真切的感受!
上周末回家的時候,老媽已經放假了。女寺一般都會在齋月的前10天放假,因為各家都要徹底打掃,還要炸饊子,花花。家裡的饃饃已經炸完了,基本也沒什麼可忙的。封完齋聊天的時候,老媽說靈巧的媽媽對提前10天就放假很想不通。說在她們河州齋月的最後10天是大家哭著學習的日子。說這么尊貴的月份就要結束了,大家應該抓緊時間多念,多拜。的確,齋月對許多人來說,是一個督促。進了齋月,寺里的人會多起來,不作禮拜的搶著時間作,不戴帽子,蓋頭的也會全副武裝裝扮起來!可齋月結束了,寺里的人也會猛然減少,這身行頭也會束之高閣,等來年齋月再重見天日。基於此,我們是應該哭著送齋月的,可也不能不送呀!否則那些辦了手續准備去朝覲的阿爺阿奶們該多著急呀!
哭著送走了齋月,可開齋節是喜慶的呀,總不能也哭著迎接吧?那就笑著迎接嘍!這個笑應該是發自內心的笑,是你完成了齋月的齋的喜悅的笑,是你在齋月里學到一定的知識的欣慰的笑,也是你在齋月結束後還要繼續將這種封齋的精神貫徹到底的堅定的笑!總之,就是要真正的笑,可不能是皮笑肉不笑,心裡的小算盤僅僅打著這下總可以大吃大喝犒勞自己干癟的胃了!?
整整一個齋月,不僅僅是封自己的口,同時也是封自己的心,眼,耳,手。忍耐飢餓以堅強自己的意志,擯棄私慾以提高自己的品德,磨礪自己的人生!齋月結束了,更需要保持這種狀態。
至此我的2004年的齋月感想就告一段落了!剛打電話回家,老爸去宰羊了,明天爾德下來要請阿訇,要回家幫忙了!祝大家開齋節吉慶!AN SAI LIA MU ER LAI KU MU !
最後要把這些文字送給我的家人,遠在異國的姐姐姐夫。謝謝他們一直以來的關愛和容忍,才能讓我有機會坐在這里寫這些。老媽也說,如果他們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不能堅持到底,可能現在我的baby都該會打醬油了!所以提醒各位父母,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自己的孩子。老媽說了父母的好都哇是子女最好的幫助!也謝謝阿訇和大家的好都哇,在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了我不可或缺無私的鼓勵,在他們共同的激勵下,我迎來了清晨最明媚的陽光!知感真主,願安拉賜給他們兩世的吉慶!
『玖』 回族人頭上代的帽子是什麼意思
回回帽:男子戴的無檐小白帽,亦稱「禮拜帽」,回族傳統男帽,一種無沿小圓帽。回族在禮拜磕頭時,前額和鼻尖必須著地,戴無沿帽行動更為方便,遂發展成為一種服飾習俗。
回回帽從顏色上看,通常有白、灰、藍、綠、紅、黑等顏色,有的是純色,也有很多帶伊斯蘭風格花邊或圖案、文字的,如星月圖案、阿拉伯文的「真主至大」、「清真言」等,可根據季節和場合的不同選擇戴那種合適。一般春夏秋季戴白色帽最多,冬季戴灰色或黑色。最尋常的還是以白色為尋常帽式,結婚的新郎多戴紅色帽子,以示喜慶。
回回帽一般用的確良、滌卡、棉布等布料製作,也有用白棉線鉤制的。黑色是用的多為平絨、棉粘毛氈、花達呢等材料,用毛線鉤織也可。此外還有用牛羊皮革製作的帽子也很受人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