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想知道帝政裙是什麼
帝政裙,又叫攝政裙,它流行於18世紀末至19世紀早期,特點是低領口、高腰線,小裙擺。
帝政裙最直觀的特點是高腰線,實則是胸線,胸以下全是裙擺,不費力就能營造大長腿的效果。另一個特點是裙擺明顯縮小,幾乎是歐洲歷史上最小的了,整條裙子只有一個直筒,沒有裙撐。這在歐洲歷史上是極其少見的。
帝政裙特點
帝政風是拿破崙統治的法蘭西第一帝國時期的流行女裝風格,主要流行於1790-1820年左右。高腰,長裙是兩個帝政風的經典特徵。這種優雅的高腰設計叫做帝政剪裁(Empire Cut),而這種高腰的長裙被統稱為帝政長裙(Regency Dress)。
精緻刺綉的泡泡袖,大大的領口露出了優美的肩頸曲線。帝政時代作為當時女性的流行服飾,沒有堆積的蕾絲,只用簡單的裝飾,有花紋也是那種小巧的刺綉,甚至在1790-1810年一度流行純色、完全沒有裝飾的裙子。
❷ 茶歇裙是什麼裙子
茶歇裙是復古款式裙子。
茶歇裙是從英文Teadress直譯過來的,起源於歐洲是貴族名媛們在午茶時刻穿著的舒適優雅的裙裝。其實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裹身裙」。茶歇裙是歐洲復古款式的裙子,特點是深V、收腰、下擺開叉,是古代歐洲貴族在下午茶時間穿著的自由舒適的裙子,比較簡約,花紋的顏色比較豐富。
深V的領口+收緊的腰帶+開叉的裙擺,是茶歇裙的三大特點,而且大部分茶歇裙都有大面積碎花、波點、色彩鮮艷,材質飄逸舒適!普通的復古茶歇裙卻能讓不同的仙女穿出不同的風格,可以是初春田園風的可愛淘氣,也可以是職場中氣定神閑的休閑的Lady風,大V低領再加上開叉,性感又高雅。
黃色的一款茶歇裙,自帶明艷色彩的黃色讓人在第一眼就被牢牢吸引,雪紡的材質配上波浪紋的圖案,V字領口顯現時尚性感,搭配上袖口的荷葉邊造型和高腰荷葉邊的設計,整體給人一種精緻浪漫,溫柔性感的味道,茶歇裙絕對是梨形妹子的福音,能夠遮住大粗腿不說,還能很好地顯示你的腰線,不管是性感V領還是復古方領,都很顯瘦。
❸ 英國以前的裙子叫什麼
基爾特。
蘇格蘭方格裙起源於一種叫「基爾特」的古老服裝。這是一種從腰部到膝蓋的短裙,用花呢製作,布面有連續的大方格。
一套蘇格蘭民族服裝包括:一條長度及膝的方格呢裙,一件色調與之相配的背心和一件花呢夾克,一雙長筒針織厚襪。裙子用皮質寬腰帶系牢,下面懸掛一個大腰包,掛在花呢裙子前面的正中央,有時肩上還斜披一條花格呢毯,用卡子在左肩處卡住。
歷史民俗
蘇格蘭裙(Kilt)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6世紀。Kilt這個詞源於古斯堪的那維亞語,意思是折起來包裹身體的衣服。最早,它是蘇格蘭高地人的服裝。它起初的形態,是一段超過1.5米寬,6米長的未經剪裁的布料,折疊裹在身上,腰間用皮帶固定。為了對付陰雨寒冷的氣候,還有把布料浸透鵝油的做法,以達到防水的效果。
這種裝束非常適合高地的氣候和地形。下半身的樣子和蘇格蘭短裙相仿,比褲子舒服,行動自如;上半身可做斗篷禦寒,打開腰帶就是毯子。
19世紀以後,這種高地人的傳統服飾,也逐漸被地底人接受,成為蘇格蘭民族特色的標志。
只有純羊毛、純手工、製造於蘇格蘭的格子裙,才能被稱為「蘇格蘭格子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