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童裝大全 > 童裝和尚袍

童裝和尚袍

發布時間:2022-04-05 12:17:35

1. 和尚的衣服叫袈裟 , 尼姑的衣服叫什麼

「袈裟」並非是比丘(和尚)的專利,它是僧、尼共同的的「法衣」。它是從衣的「色」而立名的;所以也可以把它叫做「壞色衣」或「染污衣」。又因為「袈裟」的縫制方法,必須先把布料剪成一些碎塊,然後縫合起來;所以又可以把它叫做「雜碎衣」或「割截衣」。又據四分律第四十和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說:「袈裟」是由阿難尊者奉佛指點,模擬水田的阡陌形狀縫制而成。世田種糧,以養形命。法衣之田,長養法身慧命,堪為世間福田;所以又叫做「田相衣」、「福田衣」。
除了法衣,還有海青,也是僧、尼衣服的共名。為我國佛門僧俗二眾禮佛時所穿的衣服,本屬於寬袍大袖的唐裝,身腰、下擺、袖口都很寬闊,穿著自在。對於居士而言,不是每個人都能穿海青的,只要穿上海青就意味著已經是受持了在家戒律的真正居士。
不過,在古代,比丘尼所穿的衣服,又稱為緇衣。如《紅樓夢》中講惜春出家:勘破三春景不長,緇衣頓改昔年妝。可憐綉戶侯門女,獨卧青燈古佛旁。

2. 什麼是和尚服啊(嬰兒的)

沒扣子的衣服。一般為了嬰兒的安全,預防小孩子誤食,就採用用兩根帶子交差系在旁邊的那種衣服。很方便。可以試試。

3. 童裝170和成人170有區別嗎

區別如下:

1、面料區別(職業病了)。童裝的面料要求標准要比成人高,B類以及以上,成人則沒有這個限制,這個外觀不容易看出來。

2、設計元素的區別。童裝的設計一般沒有那種鋒利感,比如童裝西裝的口袋,往往處理成圓角,買有成人西裝那種冷峻嚴肅的感覺。

3、標簽會有是童裝,不是成人。

4、童裝上裝長度。下裝長度要大於成人,因為成人的腿長比例更長。

5、童裝的橫向維度比成人小,比如相同褲長,成人褲腿部臀部更寬。


衣服款式建議:

1、0-3個月的嬰兒更加適合穿和尚服或者蝴蝶衣:和尚服和蝴蝶衣都是斜襟設計的偏襟衫,可以通過系帶調節松緊,這種服飾不僅可以很好地保護嬰兒的肚子,而且換紙尿褲也很方便。蝴蝶衣則是長款的偏襟衣,也就是連體偏襟衣,它的優點和和尚服差不多。

2、0-2歲的寶寶適合穿包屁衣和連體衣:它們的優點也是不僅可以方便換紙尿片,而且能保護肚子避免著涼。

3、購買分體內衣建議選高腰護肚褲。

4. 我想知道日本坊主(和尚)的服裝結構,有哪位好心人給一下嗎

日本是個佛教盛行的國家,在一個小小的島上有大大小小接近八萬座寺廟,9萬座神社。但是佛教在日本和其他國家有很大的區別。日本的和尚是可以娶妻生子的,還可以喝酒吃肉。在中國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和尚必須要遵守五戒,一戒不殺生,二戒不偷盜,三戒不邪淫,四戒不妄語,五戒不飲酒。但是在日本做和尚不但可以娶妻生子喝酒吃肉以外,做和尚是日本最掙錢、最安穩的工作。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在日本,和尚可以不用剃發,可以結婚、生子,還可以吃肉、喝酒重點日本和尚不用交稅。

日本和尚被稱為坊主,負責寺院附近信徒的宗教生活。日本和尚可以結婚,長子可以承繼父親的衣缽,說的通俗點就是日本的寺廟就是家族產業,大兒子可以繼承。在日本有專門管理宗教人員的法律,法律叫宗教法人法,宗教人員都要接受法律約束。

日本和尚可以結婚是從明治維新之後開始的,這是歷史條件的產物。公元6世紀,佛教傳入日本,所有的戒律是和中國一樣的。後來日本向唐朝學習,照搬了唐朝的稅收制度。但是當時日本農業生產力沒有唐朝發達,制度根本不可能實行下去。在加上當時的日本天皇下令僧人可以免稅,所以大量的日本人全家都出家了。

日本明治維新時期,政府更改了宗教政策:尊神道、貶佛教,神佛分離。這個政策目的是為了樹立天皇的權威。但是佛教幾千年的歷史,對日本民眾影響非常的深。為了瓦解佛教的影響,鼓勵和尚娶妻生子,忽視佛教教規,是當時政府的手段之一。之一政策沿用至今,所以日本和尚是可以娶妻生子的。

環球網
環球網官方賬號
2444萬粉絲 · 33萬贊
搜索
日本女生
五戒的戒律有哪些
五戒和十戒的戒律
日本葯師寺寬邦結婚
娶日本老婆真實感受
中國苦行僧修行的故事

5. 僧人身上穿的不同顏色的僧袍有什麼區別

僧人身上穿的不同顏色的僧袍其實就是身份派別不同的區別。

在佛教裡面對於僧服的顏色始有嚴格的區別的,首先僧服不能使用純色,也不允許直接上色,像紅黃白黑這樣的顏色都是不允許使用的。其次新的僧衣上面也需要點上一點別的顏色,這個顏色在佛教裡面叫做壞色。

比如在西藏的佛教裡面就有黃教、紅教、花教以及白教的區別,他們穿的僧袍就跟自己教的顏色是一樣的。其實佛教裡面也是有非常森嚴的等級制度的,只有達到一定的等級才能穿什麼樣子的衣服,這個是不能隨便穿的。一般只有等級很高的僧人才有資格穿袈裟,一般都要做到住持級別才可以。

當然僧人並沒有規定固定的僧袍顏色,有的地方還會穿灰色的僧袍,這個還是要根據每個寺廟的規定來確定。

6. 一般寺廟里的和尚穿的衣服叫什麼

一般寺廟和尚穿的衣服叫百衲衣,騷糞衣,根據佛教的制度,比丘衣服有大中小三件:一是用五條布縫成的小衣,我國俗稱為五衣,是打掃勞作時穿的;一是七條布縫成的中衣,我國俗稱七衣,是平時穿的;一是九條乃至二十五條布縫成的大衣,我國俗稱祖衣,是禮服,出門或見尊長時穿的。三衣總稱為袈裟(Kasqya)。袈裟本是一種顏色的名稱,因為佛制僧人必須穿染衣,避用青黃赤白黑五正色,而用一種雜色,即袈裟色。我國舊譯袈裟色是赤色,南方佛教典籍則說是一種橙黃色,可能是一種赤黃混合色。根據我國佛典記載,佛教在印度分了部派後,各部派衣色便有了區別,有的是赤色,有的是黃色,有的是青黑木蘭色。但據六世紀印度來華高僧真諦法師說,各部派衣色實際都是赤色,所謂青黑木蘭,僅是些微小的差別。現在緬甸、斯里蘭卡、泰國、柬埔寨、寮國、印度、尼泊爾諸國的僧服都是黃色,僅有深淺的不同。我國漢族僧人的袈裟,祖衣是赤色,五衣七衣一般都是黃色。蒙藏僧人的袈裟,大衣是黃色,平時所披的中衣近赤色。北方氣候寒冷,僧眾三衣不夠,所以我國僧眾在袈裟裡面另穿一種常服,這種常服是就古代俗人的服裝略加改變的。常服的顏色,明代皇帝曾作過規定,修禪僧人常服為茶褐色,講經僧人藍色,律宗僧人黑色。清代以後,沒有什麼官方規定,但律宗寺院自清初見月律師重興後,一般僧人常服均為黃色。緬甸佛教徒特別忌穿黑衣,因為在緬甸古代曾有一種邪教僧人穿黑衣,多行非法之事,後來嚴行禁絕。蒙藏教徒也忌穿黑色衣服。

7. 什麼是和尚袍

和尚袍外形與和尚穿的僧袍或常見的浴袍相似,但一般是短的、內衣,兒童穿著比較方便和舒適,現在的睡衣也有和尚袍樣式的。

8. 求助,和尚僧袍的發展史

佛教僧裝的歷史淵源

從佛教僧人服裝的歷史淵源來看,佛教僧侶的服裝,根據佛教的制度,僅限於三衣。如果依照佛典,僧侶最初只穿一件「糞掃衣」,即從垃圾堆或墳墓地上撿來的破舊衣服再縫好來穿。這樣是為了表示一者可以惜福,二者驅除自已的貪愛之心,有益於增長道心。在印度是熱帶地區,只穿一件衣服就可以。在佛教稱為「袈裟」,即壞色衣,意思是不能用青、黃、赤、白、藍等正色來制衣。也有的稱作「百納衣」,因為袈裟是用很多的小布塊組合而成。後來僧侶逐漸增加,佛制允許僧人接受在家居士的供養,包括衣物等。也就規定了佛教的服裝有「三衣」。即「安陀會」俗稱五衣,做務時穿。「郁多羅僧」俗稱七衣,為入眾或聽講時穿。「僧伽黎」俗稱祖衣,說法或托缽時穿。這就是佛教最早正式規定與一般世俗服裝不同的佛教僧侶服裝。

佛教傳入中國之後,由於氣候比印度寒冷,風俗習慣也大有不同。因此,佛教僧侶的服裝也有很大的改變,數量和種類也有所增加。在中國最初的漢朝的僧人是依師出家,用所依師之姓,也仍然穿俗家的服裝,並不是穿印度僧人的袈裟。後來東晉有位道安大師制定《僧伽規范》,規定出家人一律以釋迦為姓,並且要求僧人在佛事活動、講經說法等法會時一律要著袈裟。再加上後來南北朝曇無德等翻譯律典之後,僧人依「戒」為師,一切所行以戒律為准則。這樣一來中國的僧人不僅有「三衣」,除此之外還有當時漢朝一般人所穿的服裝做為內衣,即今天僧人平常穿的大褂和海青等。與一般俗人不同者只是顏色不同而已,俗語人可以用正色,而僧人只能用壞色。故稱僧服為「緇衣」。俗語稱為「素衣」,成為僧人與俗人的對比。

到了唐宋以後,隨著佛教在中國上層階級和民間群眾的普遍信仰,佛教僧人的服裝顏色也就更多的帶有世俗性的傾向。唐宋時期的佛教僧服不至於壞色,主要原因在於唐宋以來的朝庭多次賜予高僧大德紫衣、緋衣等。到了元代僧人的服裝改變為黃色為主。如元代文士歐陽玄吟道:「比丘原是黑衣郎,當代深仁始賜黃」。這些主要是元代密宗比較盛行,所以僧人服裝傾向於黃色。到了明代對僧人的服裝顏色又作了規定,明《禮部志稿》雲:「洪武十四年,令凡僧道服色,禪僧茶褐常服、青條、玉色袈裟。講僧玉色常服,綠條、淺色袈裟。教僧皂色常服,黑條、淺紅袈裟。」由此可見,明代僧人的服裝可分為禪、講、教三種差別。到了近代就更加有所改變。

至於現在僧人的內衣與俗人沒有什麼區別。外面的長袍保持了漢代的形式,中褂和小褂是由長褂改變而來,為了勞作時的方便而已。唯有袈裟是代表佛教的象徵。但現在僧人所著的袈裟也不是印度佛陀時代的固有形式,而是中國化了的。佛教傳入南韓、日本之後又有很大的改變。日本僧人的袈裟只用一條布帶掛在肩膀上,而南韓則有些象中國僧人的袈裟,可只有上半身一半的長,沒有中國僧人的袈裟是齊地的。唯有藏傳佛教和南傳佛教僧人的袈裟基本上保持了原始佛教的形式。由此可見,佛教僧侶的服裝也是隨著國界、民族的不同而改變,形成不同特色的佛教服裝文化。

9. 和尚的僧衣顏色,為什麼不全都一樣

和尚的衣服是和尚的身份證明。如果你問和尚穿什麼顏色的衣服,你一時答不上來。細心的人會發現不同的僧侶有不同顏色的衣服。不同寺院的僧侶站在一個地方,穿著五顏六色的衣服,這是佛教在中國不同民族間傳播的結果。佛教在中國的漢、藏、傣等民族中傳播了近兩千年,形成了各民族不同的佛教體系。

明朝洪武初年,對僧服的顏色有統一的規定。根據當時佛教的三大范疇,即禪宗(禪宗)、講學(天台、華嚴、法湘宗)、教法(也稱為法律、從事喪禮和儀式),規定禪宗僧人應穿茶褐色衣服、綠帶、玉色袈裟;傳教士應佩戴玉色服飾;綠帶和淺紅色的法衣;傳教士應該穿肥皂衣黑色的腰帶和淺紅色的法衣。

與童裝和尚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自製芭比娃娃旗袍簡單做法圖解 瀏覽:232
微胖女適合什麼衣 瀏覽:75
優雅淘寶女裝 瀏覽:439
個星宇508手套的批發價格 瀏覽:789
女的韓版外套批發 瀏覽:950
香港時風國際女裝百度 瀏覽:248
寶寶棉衣怎樣折布 瀏覽:206
訂做帽子要多少錢 瀏覽:707
麗褲子童裝童鞋價格 瀏覽:903
品牌女裝衛衣拿貨渠道 瀏覽:416
新褲子上的味道如何消除 瀏覽:412
地攤女裝批發市場圖片 瀏覽:673
魔鬼戀女裝 瀏覽:610
古典旗袍設計素材 瀏覽:579
裙子鱷魚紫色 瀏覽:453
裙子讓你美上天 瀏覽:695
140碼襯衫適合多少斤 瀏覽:582
女性旗袍新款 瀏覽:505
旗袍2016年夏季17周歲以下 瀏覽:711
高頂的帽子叫什麼 瀏覽: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