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江南布衣童裝被曝印不良圖案,此事件給該品牌造成了哪些負面影響
引言:兒童還屬於未完全發展的狀態,所以說對於他們的世界觀教育以及對兒童身心健康的保護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江南布衣的童裝卻被曝因有不良圖案,那麼這個一事件會對品牌造成哪些負面影響呢?
其實江南布衣的童裝設計以及品牌回應已經嚴重的影響了品牌價值,再加上媒體對於該品牌的深挖發現了創始人的國籍並不是所謂的中國國籍,而是其他國家的國籍。在這個過程中也一定激起了觀眾以及消費者的民族情誼,所以也希望江南布衣能夠針對自己出現的問題及時改進,並擺正自己的態度。
⑵ 毒奶粉的毒奶粉事件
2008年9月8日甘肅岷縣14名嬰兒同時患有腎結石病症,引起外界關注。至2008年9月11日甘肅全省共發現59例腎結石患兒,部分患兒已發展為腎功能不全,同時已死亡1人,這些嬰兒均食用了三鹿18元左右價位的奶粉。而且人們發現兩個月來,中國多省已相繼有類似事件發生。中國衛生部高度懷疑三鹿牌嬰幼兒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三聚氰胺是一種化工原料,可以提高蛋白質檢測值,人如果長期攝入會導致人體泌尿系統膀胱、腎產生結石,並可誘發膀胱癌。2008年9月11日上午10點40分,新民網連線三鹿集團傳媒部,該部負責人表示,無證據顯示這些嬰兒是因為吃了三鹿奶粉而致病。據稱三鹿集團委託甘肅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對三鹿奶粉進行了檢驗,結果顯示各項標准符合國家的質量標准。不過事後甘肅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召開新聞發布會,聲明該局從未接受過三鹿集團的委託檢驗。很快在同一天的晚上,三鹿集團承認經公司自檢發現2008年8月6日前出廠的部分批次三鹿嬰幼兒奶粉曾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市場上大約有700噸,同時發布產品召回聲明,不過三鹿亦指出其公司無18元價位奶粉。事件曝光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對全國嬰幼兒奶粉三聚氰胺含量進行檢查,結果顯示,有22家嬰幼兒奶粉生產企業的69批次產品檢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除了河北三鹿外,還包括:廣東雅士利、內蒙古伊利、蒙牛集團、青島聖元、上海熊貓、山西古城、江西光明乳業英雄牌、寶雞惠民、多加多乳業、湖南南山等22個廠家69批次產品中檢出三聚氰胺,被要求立即下架。國產奶粉至此喪失民眾信任。2013年8月3日質檢總局突然公告稱,紐西蘭恆天然乳粉檢出肉毒桿菌,緊急召回2012年5月生產的所有可能污染產品,雖然隨後被證實為烏龍事件,但使毒奶粉陰霾再次浮上眾人心頭。
⑶ 哪一部武俠電視劇裡面有毒童裝老婆婆的
是天龍八部中的天山童姥
⑷ 近日,HM因童裝質量問題被處罰,你還會買他們家的衣服嗎
近日,HM因童裝質量問題被處罰,我不會買他們家的衣服。
一、之前HM這個品牌就曾經因為棉花問題而有辱華行為,這樣的品牌我從之前就不會選擇,因為我知道這樣的品牌不會真正為中國消費者考慮。
我們都知道小孩在服裝質量上要特別注意,因為小孩的皮膚都非常脆弱,必須要達到一定標准才能夠使用,但是這個品牌卻做了如此惡劣的行為,就連小孩也不放過。童裝質量都敢採取惡劣的態度來對待,那麼怎麼能夠要求他們會對成人的服裝有嚴格的質量把關呢,這是對於消費者的一種蔑視行為,既想賺消費者的錢,卻還不提供同對等質量的服裝,沒有選擇的必要。
⑸ 耐克等品牌童裝被海關總署點名,它們都違反了哪些法規
他們的兒童服裝耐濕摩擦色牢度不合格,可能就會有兒童用嘴去咬衣服。可就會導致染料或有害物質或通過皮膚、口腔等被人體吸收,這樣還是非常危害健康的。也是對小孩子非常不負責任的行為。好多人都說覺得這些外國品牌質量特別有保障。才會選擇他們的。
所以肯定要嚴查他們的質量。都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還是他們這些品牌自身有問題。所以才能怕查出來。而且還是在嬰幼兒用品這么寶貴的事情上面。都能做到不合格。真的是非常大跌眼鏡。國內的嬰幼兒品牌都是非常負責任的。用的原材料都是最好的。基本上也沒有一些染色過多的衣服。我覺得小孩子可以多嘗試一下這個國產品牌的東西和衣服。像是安踏李寧,質量真的是沒有話說。所以我們應該給國產品牌一個機會。
⑹ 毒誘餌被村民撿走准備給孩子吃,事件的原委是什麼
這件事情是因為農科院拿去消滅“紅火蟻”的採集箱被當地路過的居民撿回家當成食物了,而農科院的工作人員發現放置的採集箱不在了,趕忙進行了報警,最後民警一家一家的排查,才找到了這家人,把這些帶有劇毒的東西取走了。這些毒誘餌因為外形酷似“火腿腸”,所以被這些村民帶回了家,准備給自己的孫子吃。
這個差點就引起意外和事故的發生,絕多部分原因還是因為這對夫妻的“貪便宜”,都說路邊的東西不要撿,他們這個行為也給自己帶來生命的威脅;而農科院的這類消滅有毒螞蟻的採集箱,我覺得也應該在箱子外面著名一個“科學研究”或者“食物有毒”字樣的提示性標語,這樣也能避免這種情況的再次發生。
⑺ 如何知道衣服有有毒芳香胺
核心提示
據7月9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披露,許多含有有毒甚至致癌物質的童裝上充滿鮮艷動人的圖案,這些都是用含有毒物質芳香胺的塗料加工而成,而這些塗料一般是用在皮革、塑料甚至外牆上。目前,服裝中最可怕的隱形殺手莫過於服裝中違法添加的致癌物芳香胺,長期穿著這些含致癌物的童裝,對兒童的身體健康無疑會有不良影響。記者采訪中了解到,目前我省對服裝中是否含有芳香胺這種致癌染料還無法檢測,由於監管缺位,導致了大量不符合國家標準的服裝充斥市場。業內人士指出,致癌童裝已經成為兒童的健康殺手。
致癌童裝鄭州市場尚未發現
「服裝也會不安全嗎?」很多人對身上穿的衣服都抱有一種無所謂的態度。然而,近期,廣東省公布的一項童裝檢測結果卻讓很多人改變了對童裝的這種看法。
廣東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對全省流通領域的童裝市場進行檢查時發現,有9個批次的童裝違規使用了致癌工業染料或甲醛超標,更令人吃驚的是,這些童裝中很多都是大品牌,9種不合格產品包括有名的叮當貓、貝蒂、哈奇、米娜等,目前一些不合格產品的生產廠家已經發布通知在全國范圍內緊急召回這些問題產品。
記者昨日對鄭州的服裝市場進行了走訪,並未發現這9種致癌童裝。但,此事已經對消費者的購物心理有所影響,為數不少的市民認為:連這些大品牌服裝都有問題,還有安全的服裝嗎?
省工商局一位負責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目前我省尚未接到國家工商總局下發的通報。一般情況下,應該是由查出問題的工商部門將問題產品的流向查清楚,並上報國家工商總局,各地接到通報後再開始統一查處。
問題童裝市場上比比皆是
在采訪中,記者雖未發現廣東省查出的9種致癌童裝,但市場上不安全的服裝卻比比皆是。2005年1月1日起實施的《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以下簡稱《規范》)首次提出不能在服裝生產中使用致癌物芳香胺,原來的國家標准中對此並未明確規定。記者走訪中發現,很多服裝執行的都是老標准,對是否使用了「芳香胺」這一高危化學原料並未作任何說明。
昨日上午10時許,記者在鄭州市花園商廈五樓看到拉比、米奇妙、巴布豆、海辰·貝貝、水孩兒等諸多知名的兒童品牌。記者注意到,
這些品牌是按照《規范》生產的。某品牌的銷售人員胡小姐表示,她們所銷售的童裝是國內知名的品牌,廠家從面料選取到加工出廠都要經過有關部門一系列的嚴格檢測,不可能出現PH值不合格、甲醛超標等情況,更不會含有毒化學物質。
隨後,記者又來到鄭州市緯四路服裝市場,這里的童裝可謂品牌眾多、琳琅滿目,有小天使、紅蘋果、卡秋莎露等。有的一個店裡甚至有10多個品牌,令人眼花繚亂。在這里,記者卻很難找到符合《規范》要求的服裝,這里大多數童裝只標注了所執行的行業標准,更多的則只簡單地註明了品牌名、規格、成分等。
對於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所報道的「致癌童裝」事件,很多經營者稱沒看到該報道,對童裝的安全性問題一無所知。同時,他們還一再表示自己銷售的童裝是安全的。
服裝安全市民大多沒認識
如果說商家對服裝的安全指標「一無所知」是「情有可原」的話,那麼消費者又是如何對待此事的呢?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些正在為孩子挑選衣服的女士,她們中很多人表示不太在意衣服是否安全。
在花園商廈五樓,一位年輕的媽媽正在給兩歲多的女兒挑選裙子,「我主要挑選那些顏色淺的、全棉的、手感柔軟的衣服,回到家裡後用熱水燙一遍,然後才給孩子穿」。她說,平時都是在商場里給孩子買衣服,因為都是一些大品牌,所以比較放心,沒考慮過衣服是否安全。
在緯四路服裝市場,市民孫女士說,平時選購童裝,往往只追求款式、顏色及布料,不知道服裝中還會含有致癌物質,「有毒物質芳香胺還是頭一次聽說呢」。
大人對這個問題基本沒認識,那麼孩子是否知道呢?看到3個小朋友在緯四路服裝市場的樓道里玩耍,記者便走過去和他們攀談,當問及他們是否知曉此次央視報道的「致癌童裝」事件時,兩個上小學的孩子搖了搖頭,另一個上初一的孩子則說:「我知道,但我一點都不擔心。我媽媽只在商場給我買衣服,從不到小店和批發市場去買。」
正說著,其中一個孩子的媽媽買完衣服走過來說:「孩子的衣服大多都是我買面料給他親手做的,這樣我比較放心。」
致癌童裝我省尚無檢測能力
「目前,我省還不能開展對芳香胺的檢測,如果廠家和消費者委託,我們會送到北京去檢測。」昨日,省纖維監督檢驗局綜合質量科的技術人員李曉慧告訴記者。她介紹說,按照2005年1月1日起實施的《規范》要求,在童裝中不允許檢出芳香胺,也就是說,2005年1月1日後生產的服裝絕對不允許使用含有芳香胺的染料,而對這種有毒染料的要求在其前執行的國家標准GB18401-2001中沒有提到過。
她拿出了一本《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記者注意到,在不允許使用的芳香胺清單中共包含23種。其中,包括聯苯胺、4-氨基聯苯等4種已經證實對人體有致癌作用,還有對氯苯胺、鄰甲苯胺等19種證實對動物有致癌作用,對人體可能有致癌作用。
檢測費高維權變成「鏡中花」
「今年我們還沒有受委託檢測過芳香胺。」李曉慧告訴記者。由於我省目前尚無能力檢測芳香胺,送到北京檢測的費用為480元,不僅生產廠家覺得貴,普通消費者面臨這一數字也咋舌。
家住黃河路的黃先生告訴記者,就是覺得自己的衣服有問題,也不可能花這么多錢去檢測呀!這比買一件衣服還貴呢!
除了芳香胺外,甲醛含量、色牢度等指標也屬於服裝的安全指標,檢測這些項目的花費也不菲。記者從質監部門了解到,檢測一件衣服的甲醛含量收費為130元;檢測色牢度的指標包括耐水、耐汗漬、耐摩擦、耐唾液等5項,這幾項指標中最低的收費60元,最高的收費100元,全部指標檢測下來需要近500元。
對此,河南文豐律師事務所主任王登巍說,沒有辦法救濟的權利就不是真正的權利,目前消費者是找到了權利依據、違法依據,卻又沒有救濟通道。他說,有了救濟通道,有了責任體系,權利才是現實的,才是可消費的。沒有救濟通道,沒有賠償責任體系,消費者的權利永遠就是商家的非賣品,可望而不可即。
監管缺位導致市場混亂
按照《規范》要求,2005年1月1日後生產的服裝不允許再使用含有芳香胺的染料,為了給企業一個調整的時間,該《規范》又給了企業一個緩沖期,執行老標準的服裝可以銷售到2006年1月1日,以後市場上銷售的服裝如果沒有按照《規范》進行生產和標注,都將被視為不合格產品,禁止銷售。面對市場上大量充斥著的不安全服裝,相關監管部門又該如何解釋呢?市場的監管現狀又如何呢?
省技術監督局法規處的一位負責人介紹,按照相關規定,生產和流通領域的產品質量監督檢查由兩個部門來負責: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負責生產領域,工商部門分管流通領域。服裝生產企業生產的服裝批批都要檢驗,進入商場銷售時也必須持有產品的合格檢驗報告,商場對此負有把關的義務。但對於目前市場上充斥的這種不安全服裝問題,因為沒有市場管理執法權,質量技術監督部門也無能為力。
「一般大型服裝生產企業和質監部門都常年簽訂有委託檢驗合同,大批檢驗時檢測費還可以優惠。」省纖維監督檢驗局的一位工作人員透露。
省工商局的一位負責人介紹,工商部門的檢查主要是一種直觀檢查,從外觀和品牌上區分是否為假冒產品、劣質產品等,對於像服裝這類商品的安全性等技術指標的檢測,工商部門沒有專門的檢驗機構。據記者了解,質監部門也接到過工商部門的委託檢測,但數量很少,一般都是由糾紛引起的。
■相關鏈接
今年的六一兒童節前夕,廣東省工商局對廣州、深圳、汕頭、佛山、東莞、潮州等6個城市的童裝市場進行全面檢查,抽檢了約80個品牌的童裝,共91個批次。讓人擔憂的是,有9個批次的童裝被檢出了嚴禁使用物——可能致癌的有毒物質芳香胺。
⑻ 耐克等品牌童裝被海關總署點名,此次事件對該品牌的聲譽會造成什麼影響
我們國家強調的是品牌自信,這一觀點從沒有改變過,一個公司只有取信於民才能夠長久的發展下去,要是仗著自己的產品是品牌而欺騙消費者,那麼迎來的將是蕭條。一、為什麼耐克等品牌童裝產品不合格現在才被發現?海關總署今日(6月1日)通報近一年來(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檢驗配送的部分進口兒童產品質量情況,涉及童裝、兒童玩具、兒童牙刷、童鞋、奶嘴81批次包括嬰兒奶瓶在內的5大類進口兒童產品。其中耐克、無印良品、ARCELO BURLON、Bonton、GAP、GU、H&M、mikiHOUSE、STORY LORIS、ZARA等10種品牌的部分兒童服裝耐濕摩擦色牢度不合格,可能會導致染料或有害物質可能通過皮膚、口腔等被人體吸收而危害健康。
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以前耐克等品牌還沒出名之前,該公司生產的產品的質量確實不錯,而且一直在保持,也沒有被爆出有任何的問題,所以耐克公司也放鬆了對自身的要求,覺得海關公司的檢查會因此而放鬆,但是事實卻不是這樣,還有可能是海關之前放鬆了對耐克等品牌童裝的檢測,直到6月1日才突發檢測。
⑼ 12個被查品牌童裝都有哪些有毒物質
調查報告顯示,有61%的樣品檢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以下簡稱:NPE),12個參與檢測的品牌都有至少一件童裝樣品被檢出NPE殘留。在共計82件兒童服飾樣品中有50件樣品被檢測出含有NPE,含量范圍在1.2毫克/千克到17000毫克/千克。
⑽ 江南布衣因童裝印有不當圖案被約談,該事件對公司的影響有多大
江南布衣因童裝印有不當圖案被約談,該事件對公司的影響有多大?
有網友向相關部門投訴說,江南布衣,這家企業所銷售的一些童裝的圖案使用非常的不恰當,很多圖案所傳達的內容非常的消極,嚴重的影響到了兒童的心理健康,隨後當地的相關部門就約談了江南布衣這家公司,並且要求這家公司把所有印有不當圖案的童裝盡快下架,對於已經銷售出去的童裝,必須要及時的和消費者溝通,進行退貨處理,當地的監督管理部門也已經對這件事情展開了調查,後續會根據法律法規對這家企業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