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清朝 泰朝 宋朝 元朝 漢朝 排列
按什麼標准排列?
時間?
秦朝 漢朝 宋朝 元朝 清朝
國土面積?
元朝 清朝 漢朝 宋朝 秦朝
歷時年代?
漢朝(兩漢共426年) 宋朝(兩宋共319年) 清朝(267年) 元朝 (97年) 秦朝 (從秦始皇統一六國到秦朝滅亡共15年)
或者樓主是想按其他標准???
B. 泰朝歷代皇帝都是誰
應該是秦朝歷代皇帝:
秦始皇帝嬴政
秦二世皇帝嬴胡亥
秦三世皇帝嬴子嬰
秦始皇嬴政(前259~前210),出生於趙國,又稱趙政,秦莊襄王之子。庄襄王死後繼秦王位,後滅六國,統一中國,稱始皇帝,是秦王朝的開國皇帝。在王位25年,帝位12年,病死,終年49歲。葬於酈邑。
秦始皇嬴政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中國統一的第一位皇帝,秦莊襄王之子,十三歲即王位,三十九歲稱皇帝,在位三十七年。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中央實施三公九卿,地方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里長城。把中國推向了大一統時代,為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開創了新局面,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秦二世,名胡亥(公元前230至前207年),秦始皇第十八子,從中車府令趙高學習獄法。太子嬴扶蘇的弟弟秦始皇出遊南方病死途中時,在趙高與李斯的幫助下,殺害哥哥扶蘇並偽造遺詔繼位,當上秦朝的二世皇帝。在位時間前209年—前207年,在位3年,又被趙高逼迫自刎而死,終年24歲。葬於杜南宜春苑。
秦王子嬰(? - 前206年),姓嬴,名子嬰。身世不詳,胡亥自刎後繼位,在位47天,秦朝最後一個統治者。後為項羽殺死於咸陽。子嬰性格仁愛,有節制。秦二世胡亥被弒後。趙高迎立子嬰,扶蘇的兒子(又說子嬰是秦始皇的弟弟或侄子,是秦始皇侄子,即成蟜之子更可靠),胡亥死的時候才23歲,即皇帝位。其後不久,子嬰依趙高建議,廢帝號,稱秦王。
C. 歷史泰朝幾個大王
一共有37位,具體如下:
秦非子(前900年—前846年)約前900年東周孝王封贏非子於秦邑(今甘肅省清水縣東北)始建秦國。
秦侯 (前857-前848年在位)
秦公伯(前846年—前844年)史書上很少關於秦公伯的記載,大略知道他是秦侯與秦非子之後。
秦仲(前845年—前822)周宣王五年(前823年)以秦仲為大夫,令攻西戎,次年秦仲戰敗而死。其長子贏也繼位。
秦庄公嬴也(前821年-前778年在位44年)周宣王七年(前821年),秦庄公率兄弟五人以及周朝兵馬七千人,擊敗西戎,周宣王封庄公為西垂大夫,封大駱犬丘(甘肅天水市西南禮縣一帶)之地。
秦襄公嬴開(前777年-前766年) 在位12年。秦國列為諸侯的第一代君主。幽王之亂時,犬戎進攻鎬京,秦襄公以兵救周。平王東遷,秦襄公出兵護送,以功封諸侯。公元前766年,秦襄公在戰爭中陣亡,葬於故地西垂。
秦文公(前765年-前716年) 在位50年。
秦竫公 秦文公之子,文公四十八年(前718),太子即竫公去世,賜謚號為竫公。
秦寧公嬴立(前715年-前704年) 在位12年。
秦出子(前703年-前698年) 5歲即位,在位6年被殺。秦出子是秦寧公小兒子。
秦武公(前697年-前678年) 在位20年。
秦德公(前677年-前676年)在位2年。
秦宣公(前675年-前664年) 秦德公之長子、秦成公及秦穆公之長兄,在位十二年而卒,葬於平陽墓區(陝西省寶雞縣東陽平鎮)。有子九人,未立,傳位於其弟秦成公。
秦成公(前663年-前660年) 在位4年。
秦穆公 嬴任好(前659年-前621年) 在位39年。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胸懷大志,非常重視人才,其任內獲得了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孫支等賢臣的輔佐,曾協助晉文公回到晉國奪取王位。周襄王時出兵攻打蜀國和其他位於函谷關以西的國家,開地千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為為西方諸侯之伯,遂稱霸西戎。
秦康公贏英(前620年-前609年)在位12年。秦穆公和夫人穆姬所生之子,是晉文公的外甥,康公送重耳回國,送到渭陽,作詩:「我送舅氏,日到渭陽」,後人以渭陽喻甥舅關系。
秦共公嬴和(前608年-前604年) 在位5年。《呂氏春秋》中所謂的秦三公是指秦穆公、秦康公、秦共公三人。
秦桓公贏榮(前603年-前577年)在位27年。
秦哀公(前536年-前501年) 在位36年。前
秦夷公 他未曾成為秦國的正式君主。
秦惠公 (前500年-前491年) 在位10年。
秦悼公 (前490年-前477年) 在位14年。時
秦厲共公 贏利 (前476年-前443年)在位34年。
秦躁公 (前442年-前429年) 在位14年。
秦靈公(前424年-前415年)在位10年。
秦簡公 嬴悼( 前414年-前400年) 在位15年。
秦惠公 (前399年-前387年) 在位13年。
秦出公 (前386年-前385年) 在位2年。
秦獻公 嬴師隰(前384年-前362年) 在位23年。
秦孝公 嬴渠梁(前361年-前338年) 在位24年。
秦惠文王 嬴駟(前337年-前311年)在位27年。
秦武王 嬴盪(前310年-前307年) 在位4年。
秦莊襄王 嬴異人 又名子楚( 前249年-前247年)在位3年,秦王嬴政之父。
秦始皇帝 嬴政(前246年-前222年) 首位完成中國統一的秦王朝的開國皇帝。
秦二世皇帝 胡亥(前209年-前207年)在位3年。
秦末王嬴子嬰(前207年)在位47天。胡亥被弒後。趙高迎立子嬰繼位。子嬰即位五天後設計殺死趙高。秦朝在子嬰投降的一刻正式結束。一個延續550年的帝國滅亡。
D. 揭陽市泰朝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揭陽市泰朝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是2017-05-18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揭陽市榕城區東山臨江北路東以西東升路以北寶德數碼廣場一期IT商場第五層之A67。
揭陽市泰朝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45200MA4WK8N27W,企業法人陳喆,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揭陽市泰朝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體育文化用品研發、銷售;網路軟體研發、銷售;網路軟體技術研發;游戲軟體研發、銷售;體育活動組織策劃;體育賽事組織策劃;文化藝術交流活動、文藝演出活動組織策劃;體育活動經紀服務;體育健身服務;展覽展示及會議服務;設計、製作、代理、發布國內外各類廣告;對建築業、教育業、實業、商業的投資;投資管理;企業管理;軟體開發;室內外建築設施設計、裝飾、裝修;園林綠化;銷售:健身器材、體育設備、文體用品、辦公用品、家用電器、影音器材、圖書、音像製品、電子設備、計算機及配件、教學設備及儀器、辦公耗材、網路設備、服裝、鞋帽、工藝品、文具;國內貿易。
揭陽市泰朝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對外投資1家公司,具有0處分支機構。
通過愛企查查看揭陽市泰朝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E. 泰朝的文化
泰素包容客著稱每都示微笑謙遜態度般旅客都容易適應本風俗習慣些特別值提示: 、君主體制 傳統泰皇室員懷深厚敬仰情訪遊客應泰皇泰及其表示尊重比:每午08:00 午18:00公共場所歌奏響您應站立若參與皇室員席公場合佳做觀察及仿效場士禮儀 二、宗教微觀 泰律章節闡述宗教違行徑包括信眾佛教其信仰所佛像論完或殘破都奉神聖物 般要求佛像做欠尊重行參拜佛寺衣著需整齊要裸露身或穿短褲或袖襯衫供奉佛像寺堂內應穿著鞋進入 佛教僧侶均禁止與士接觸希望東西交給僧侶則應先東西交予位男士由代勞 件袖罩衫扣至脖頸並且披發巾 三、社習俗 泰打招呼雙手合十狀似禱告泰稱Wai般說先向打招呼隨禮合十 泰認身體高部,容許拍任何部縱使友善表現偶摸某您要快向道歉 同腳認身體低部別使用腳指向或象別與腳摸任何別交放桌或椅休息別跨身體請附近繞或禮貌要求移板坐應使您腳指向任何
F. 清朝各品級的官員都戴什麼樣子的帽子
清朝頂戴花翎
清代改冠制,替以禮帽。禮帽分二種,一為暖帽,圓形,有一圈檐邊,多用皮、呢、緞、布製成,多黑色,中有紅色帽緯、帽子最高處有頂珠,其材料多以寶石製成、有紅、藍、白、金。
按清禮儀,一品為紅寶石,二品為珊瑚,三品為藍寶石,四品用青金石,六品用硨磲,七品為素金,八品用陰紋縷花金,九品為陽紋鏤花金。無頂珠者無官品;二為涼帽,無檐,喇叭式,初期扁而大,後期小而高,用藤、篾席,外裹綾羅,多為白色,也有湖色、黃色,上綴紅纓頂珠。
清朝的禮帽,在頂珠下有翎管,質為白玉或翡翠,用以安插翎枝。清翎枝分藍翎和花翎兩種。藍翎為鶡羽所做,花翎為孔雀羽所做。花翎在清朝是一種辨等威、昭品秩的標志,非一般官員所能戴用;其作用是昭明等級、賞賜軍功,清代各帝都三令五申,既不能簪越本分妄戴,又不能隨意不戴,如有違反則嚴行參處;一般降職或革職留任的官員,仍可按其本任品級穿朝服,而被罰拔去花翎則是非同一般的嚴重處罰。
花翎又分一眼,二眼,三眼,三眼最尊貴;所謂「眼」指的是孔雀翎上的眼狀的圓,一個圓圈就算做一眼。藍翎是與花翎性質相同的一種冠飾,,又稱為「染遏帷保
G. 介紹一下清朝的八大鐵帽子王
和碩禮親王:代善,清太祖努爾哈赤次子,清初「四大貝勒」之一,他隨清太祖征戰四方作戰英勇,被稱為「古英巴魯圖」。清太祖死後,代善與其子岳托擁皇太極即位,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年)晉封和碩禮親王。
皇太極死後,代善又與睿親王多爾袞主持立福臨為帝。代善於順治五年病逝,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廟。禮親王世爵共傳10世,12人襲爵,2人被奪爵。
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努爾哈赤弟舒爾哈齊六子。濟爾哈朗是清太祖的侄子(努爾哈赤之弟舒爾哈齊六子),也是唯一非帝王直系子孫。順治初年與多爾袞同為攝政王,順治十二年去世,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廟。鄭親王世爵共傳10世,17王。其中5人被奪爵。
和碩睿親王:多爾袞,努爾哈赤十四子。多爾袞因作戰智勇雙全,賜號「墨爾根代青」(聰明的統帥),崇德元年封為睿親王。
皇太極死後,與禮親王代善共立太宗之子福臨即位,被順治稱為「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順治七年出獵時死於喀剌城(今河北省盧龍縣),年僅39歲。乾隆四十三年追謚其為睿忠親王,配享太廟。睿親王世爵共傳11世,除去追封的,共8王。
和碩豫親王:多鐸,努爾哈赤十五子,多鐸是睿親王多爾袞同胞幼弟,崇德元年封豫親王。清軍入關後,他率領軍隊攻克南京,南明弘光帝出降。順治六年因天花病逝,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廟。豫親王世爵共傳9世,13王,其中2人被奪爵。
和碩肅親王:豪格,皇太極長子,豪格因功於崇德元年封肅親王,後因皇太極死後的皇位之爭與多爾袞不和,順治元年被奪爵,順治五年被拘禁死於獄中。順治八年世祖親政,為長兄昭雪,恢復原封謚肅武親王。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廟。肅親王世爵共傳9世,10王。
和碩庄親王(原稱和碩承澤親王):碩塞,皇太極五子,碩塞是皇太極第五子,曾與多鐸共同在河南攻擊李自成,又隨軍攻破南京,俘虜明弘光皇帝朱由崧。順治十一年碩塞死,其子襲爵改號庄親王。庄親王一支共傳8世,11王,其中2人被奪爵。
多羅克勤郡王:岳托,努爾哈赤之孫、禮親王代善長子,自幼隨父祖征戰,太宗崇德元年封為成親王,但性格狂妄傲慢,兩度被降為貝子,太宗兩次免其死罪。崇德三年,岳託病逝軍中。詔封克勤郡王,乾隆四十三年詔享太廟。克勤郡王世爵共傳13世,17王,其中3人被奪爵。
多羅順承郡王:勒克德渾,努爾哈赤曾孫、禮親王代善之孫,勒克德渾的父親為代善第三子薩哈璘,薩哈璘兼通滿、漢、蒙古三種文字,屢建戰功,崇德年間病死,追封穎親王,勒克德渾是其第三子。順治五年封順承郡王,順治九年去世。順承郡王世爵共傳10世,15王,其中3人被奪爵。
(7)泰朝帽子擴展閱讀:
鐵帽子王是指世襲罔替的王爵,它源於清朝的封爵制度,鐵帽子王比一般的親王享有更優厚的待遇和特權。
清朝共有12位承襲爵位無需降等的「鐵帽子王」,其中八位是在清朝開國之初立下戰功的皇親宗室,因為他們功勛卓絕,所以獲得世襲罔替的永久封爵,同時還享有配饗太廟的殊榮。
鐵帽子王是世襲罔替的王爵,和其他親王相比享有的特權主要有3項:
「世襲罔替」, 隔代不降爵;
俸祿優厚,歲俸銀1萬兩,祿米1萬斛;
賜予世襲罔替王府,又叫鐵帽子王府
H. 說說泰朝怎麼演變到漢朝地
《淮南子·泰族訓》:趙政晝決獄而夜理書,御史冠蓋接於郡縣,復稽趨留,戍五嶺以備越,築修城以守胡,然姦邪萌生,盜賊群居,事愈煩而亂愈生。趙政不增其德而累其高,故滅。
《阿房宮賦》: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過秦論》: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秦任刑法不變,卒滅趙氏。
《漢書·武五子傳》:昔秦據南面之位,制一世之命,威服四夷,輕弱骨肉,顯重異族,廢道任刑,無恩宗室。其後尉佗入南夷,陳涉呼楚澤,近狎作亂,內外俱發,趙氏無炊火矣!
I. 泰朝的暴政有哪些........................................
征發徭役、征發兵役、刑法嚴酷、文化專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