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想找個懂蟋蟀的師傅教教我。
養蟲日記-- 孵化白蟲的經過孵化白蟲的經過
前言
我是1993年去山東寧陽的。當時,收購了7-8十條蟲回來,裡面有7條披子,竟然條條會斗,其中一條將軍打扮,河馬臉,牙齒超大.在當時,這么大的牙齒,我從來也沒有看見過。直到現在,這樣的牙齒,不論是我自己,還是在斗場上,我也從未遇見過。為了第二年能獲得上品蟋蟀,我突然想到孵化蟋蟀的念頭,但是,用什麼工具孵化呢?我想來想去,還是用最簡便的方法,泡沫箱,因泡沫箱上的泡沫是軟性,蟋蟀容易咬洞逃跑,於是我用封箱帶在泡沫箱的內壁四周從上到下封一層,又在泡沫箱的外壁四周從上到下封一層,這樣我估計蟋蟀逃跑的可能性較小,於是,我把土鋪於泡沫箱底,厚約1工分,把上年集中起來的好蟲卵鋪在土上,趕快到江陰路買衡溫器,把溫度控制在25度,經過20天左右孵化,小蟋蟀蛻殼而出了。幼蟲時期,我給螞蟻大小的蟋蟀餵食胡蘿卜,此時不能用混合飼料,因為小蟋蟀吃食時宜被粘住,無法掙脫,極易死亡。兩三齡後,我喂混合飼料,如黃豆粉,玉米粉,大米粉等,從94年4月10日孵化,到7月中旬成蟲,可我萬萬沒有想到,我花了90多天的心血,孵化出最大的蟋蟀只有0.8正,當時我看不懂了,還以為蟋蟀孵得小,是沒有用山東土造成的。於是我94年8月去山東寧陽收蟲,還特意帶了很多土回來。95年繼續孵化,沒想到孵化的結果還是和94年一樣,最大的還是0.8正。這次我徹底死心了。我暗暗地發誓,從此以後我再也不孵化蟋蟀了。直至今年1月,我在花鳥市場看見有白蟲出售,出於好奇,我隨便翻看了一下,不由得大吃一驚,人工孵化的蟋蟀這么大啊!普遍均在4正以上。我望著這些大白蟲,不由得心潮起伏,於是我又想到孵化蟋蟀的念頭。但是怎樣孵化呢?我怕這次再失敗,便邀請網友,幫我查資料,在一次和藍色的蟲子私聊中,我把今年孵化蟋蟀的打算告訴他,他就把孵化蟋蟀的資料發給我。資料中有一段話,對我深有啟發,即「高溫高濕能孵化出大蟲,溫差能孵化出強蟲。蟲卵積溫時間越長,孵化出蟋蟀就越大。」之後,我又請網友唐山小飛,幫我查資料,他又熱情地把《蟋蟀保幼激素》的資料發給我。還有天下無敵,無知的小混混,經常和我通電話,把《孵化注意事項》告訴我,使我少走了不少彎路。在此,我衷心地感謝各位網友給我熱情的支持和幫助。同時我更希望各位看貼的網友們給我多提寶貴意見,或共同探討孵化知識。雖然我這次孵化不算很成功,但和我以前孵化出0.8正最大的蟲相比,成績確實好多了。
這次孵化,我總的感覺,有得有失,得的是,這次最小的蟲也要比我以前孵化出最大的蟲大,失的是,這次厘碼普遍都不大,1正半左右的蟲,占絕大多數。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望高手指點迷經,萬分感謝!
2008年4月14日
14日.15日播撒含有鈴子的土。溫度從28度一下升到31度—32度之間。這主要是擔心溫度偏低,不利幼蟲生長,造成不必要的死亡。18日.19日.20日.21日.22日.23日,這一星期,未發現幼蟲覓食。24日下午2點鍾觀之,有幾條幼蟲正在聚精會神地覓食,花芽菜上留有被幼蟲嚼食的洞眼。我想,這一餐恐怕藏身蛻第一次皮殼了。
2008年4月25日
今日餵食胡蘿卜,有十條左右的幼蟲停在上面覓食。晚上我又將胡蘿卜浸泡在蟹.雞合並的飼料里,飼料里放些避孕葯水和無敵送我的幾種說不出名字的粉,拌成湖狀燒之,把花芽菜和胡蘿卜拌在糊狀的飼料中,明日觀之,看幼蟲愛食哪種?
2008年4月26日
乃喂飼料浸泡白菜,幼蟲大者為5毫米,小者2毫米。長金曰:上個星期比螞蟻小,現在大多了。須尾也看出來了。長金帶來瓦片,明天洗干凈,放開水裡浸泡,鋪與泡沫箱,設法鋪高點。
08年4月27日
下午把瓦片鋪於泡沫箱中,乃用飼料浸泡白菜喂之。
08年4月28日
下午小欒來,建議我把飼料塗在白菜上。按要求辦之。今看見一條幼蟲死在白菜上,估計被飼料粘死的,中毒不可能,因死亡非一窩。
08年4月29日
乃以以上飼料喂之。發現幼蟲小的小,大的大,這和出土先後有關。我發覺小欒方法並非合理,把飼料塗在菜葉上,即菜葉的正面,反面卻沒有,幼蟲往往在反麵食之,只食一些水份,這樣,對幼蟲生長不利。明日改之。
08年4月30日
還是和以前一樣用白菜浸飼料喂之。這次飼料拌得濃厚,粘附在白菜上厚之,但是否會粘住小蟋蟀,明日便知。
今晚看見一條5毫米左右的蟋蟀把2毫米左右的蟋蟀活活咬食了。小小蟋蟀在自然界也形成大魚吃小魚的現象,顯得如此殘暴。何況人類也。
08年5月1日
今改方法,用自製飯板塗飼料喂之,但未見幼蟲食之。因土不平,飯板下空隙大,幼蟲不一定能爬上去,若明天再不見幼蟲食之,乃用老辦法。
08年5月2日
胡蘿卜拌飼料,但胡蘿卜質量不行,有點苦。
08年5月11日
牛心粉,羊肝粉,豬肉粉40克 蟹飼料40克 小雞飼料35克 蛋白粉2克 無敵送我飼料如下:(1)英文飼料1克 (2)另一種飼料2克 還有一種飼料未用。
08年5月12日
好久未作記錄了。今日觀蟲,大蟲有1.5厘米,小者比螞蟻大些。以上拌的飼料,肝粉太重,百分之十點一,燒時有一股味道,好象蟋蟀並非愛吃
,故乃用老飼料拌白菜飼之,食量好象也不大。還有無敵答應給我耔,由於最近弄房子,太忙,無顧得及。這兩天要打電話給他,問他別人是怎麼孵化的?取取經。尤其是餵食,溫度,濕度,飼料,飯板,水碗怎麼操作等。
08年5月18日
今晚無敵打電話來,要我給小秧子食小米,麥片,胡蘿卜,玉米(少些),並要求我分缸。我明天准備分缸。
08年5月19日
買小米打成粉,胡蘿卜還未加工。明天放在粉碎機里試試看。
20日.21日.22日.23日.24日.25日.26日.27日.28日.29日未作記錄,方法同上。故而懶筆焉。
2008年5月31日 星期六 (多雲)
一
為了觀察秧子蛻變情況,我泡沫箱上特意飼養了7條三尾秧子。冬瓜每次來,都習慣地打開箱上小瓷罐。當他翻看第三隻罐子時,稍一驚訝,對我說道:
「老鄭,這條蟲蛻皮了。」
我一愣,昨天晚上餵食時,還沒有看見其蛻皮 ,怎麼今天?......接著他又補充說:「這條三尾,翅膀已經變出來了。」
我一聽,大吃一驚,因為我前幾次孵化,成蟲至少90天以上,這次孵化,前後只有44天,怎麼這么快就成蟲呢?想到這里,我肯定地對他說:「不可能。」
他聽了我的回答,平靜地說:「真的。你看看。」
我急忙接過瓷罐,定睛一看,傻了眼,翅膀真的變出來了,又小又瘦,重量最多不超過一正。我情不止禁地說道:「這一次我又失敗了。」「嘿!」我無奈地嘆了口氣。以前我住臨房,孵化過幾次白蟲,和這一次一樣,最大的不到一正。坐在天井門口喝茶的李貴看見我無奈的樣子,從我手上接過瓷罐,看後說道:「去年,我在我們小區抓到這么大的三尾肯貼鈴呢!」。我回答說:「有什麼用呢?太小了。」
坐在旁邊的冬瓜對我冷冷地說道:「孵化這么小的蟲,有什麼用呢?你不是在浪費錢嗎?本來,我今年想搞些特大三尾給你的,現在不搞了。還留什麼種呢?」
李貴放下茶杯,吸了口煙,笑了笑說道:「老鄭,失敗是成功之母,你想辦法找找失敗的原因,或者去網上問問。」
我點點頭,「嗯!」了一聲,便問李貴,「你看過我泡沫箱里蟲嗎?」
「看過。」
我又問:「裡面最大的蟲,你估計有多大?」
他說:「兩正多。」
我說:「這次,我能孵化出28點左右的蟲,就心滿意足了。」
他肯定地答道:「有的!」。
二
晚飯後,老穆,呆瓜相續登門,他們說了些什麼,我無心留意。我為這次失敗而納悶。為什麼市場上白蟲普遍都在4正以上?而我......問題出在什麼地方呢?是不是飼料里蛋白質太高,還是溫度太高?或是激素,密度等原因?我一一琢磨著。難道這次真的完全失敗了嗎?難道孵化箱里真的沒有一條象樣的蟲嗎?面對這一連串的疑問,我實在按納不住了,默默地跑到天井裡,打開孵化箱,仔細觀察著。除了表面有幾只秧子覓食外,其餘都躲在瓦片里,無法看清。為了看清真面目,我用噴水壺在瓦片上噴水,秧子一隻只先後跳出,我左看右看,沒有一條比我分進另一隻孵化箱的秧子大。於是,我用噴水壺噴灑另一面,還沒噴幾下,不料跳出一條成蟲三尾,目測有三正半左右,我很激動,連忙扣上網罩,由於地面不平,蟋蟀在網底的縫隙處逃進了瓦片,我又噴水,一會兒,其又跳出。這回我吸取剛才的教訓,提起網罩,對准其小心翼翼地扣下去,待其上網後,另一隻手捂住網底。回到客廳,呆瓜看著蟲問我:「 這是你孵化的?」
我說:「是的。」
他開玩笑地對我說:「你肯定是在外面抓的。」
我認真的回答;「不是的。」便問他們:「這條蟲有多大?」
李貴說:「28點有的。」
老穆說:「沒有,最多25點。」
李貴說:「不止。」
呆瓜沒有表態,看著蟲,站在一旁傻了眼。
老穆對我說;「你秤一下。」
我拿出秤,拿出紙杯,老穆校好秤,李貴迅速地把蟋蟀抓進紙杯里,屏幕上顯示45,我激動地說道:「45點。」
老穆說:「不會的,是4厘5。」接著他又說:「你拿一分錢,校校秤。」
我很快地找出一分錢,把秤關閉,打開,放上紙杯,去皮,把錢放在紙杯里,秤上顯示40點,老穆「嗯」了一聲說道:「行了,把蟋蟀放進去。」
李貴把蟋蟀放進紙杯里,再秤,大家吃了一驚,屏幕上顯示47。
老穆說:「這條蟲沒有這么大的。主要是屁股大,一泡水,所以分量重。」
此時李貴最激動,走進我卧室,拎起電話筒,把孵化的結果告訴他朋友。他朋友聽後,吃驚地說道:「這么大啊。」
李貴放下話筒,走進客廳對我說:「這條蟲我帶回去。」
我知道他的用意。回答說:「行!」我停頓一下,補充道:「大學生叫我三尾子一條不要流出去。」
李貴聽後,說道:「下個禮拜,我帶給你。」
三
此時,我淘醉在無盡的興奮中。我前幾次孵化,最大的0.8正,以後蛻出的則更小,越看越使人失望。而我又找不出失敗的原因。這次孵化,完全出乎意料之外,比前幾次大多了。然而,這僅僅是三尾的重量,二尾以後成蟲怎樣?是大是小?我心理實在沒底兒。但我衷心地希望,這次試驗,要比我前幾次,要大些,要好些...... 然而,這是我孵化白蟲籽的成果,將來秋蟲籽如何?實是一個未知數,因為孵化秋蟲的好壞,大小,和遺傳是分不開的。
2. 捉蟋蟀的動作描寫.一定要細。細節描寫要多。
捉蟋蟀作文(共10篇)
篇一:捉蟋蟀作文
捉蟋蟀 作文
一陣陣清脆、銳利的蟲鳴聲,劃破了夏夜的沉寂,這就是蟋蟀的叫聲,它像是多聲部的合唱,覆蓋了整個夏天,一直延續到深秋。
聽爸爸講,他小時候最愛玩蟋蟀。為了捉蟋蟀,爸爸弄破過衣服,也曾被菜農「追捕」過。爸爸喜歡蟋蟀,喜歡它的勇猛頑強,爸爸說,兩只蟋蟀的打鬥遠比現在的功夫片來得真實。
一個明亮的月夜,我和爸爸走進了小花園。循著叫聲,我們躡手躡腳地靠近牆角,爸爸熟練地翻動著泥土,我端著電筒瞄準目標。瞬間,一隻蟋蟀出現在眼前,它身上烏黑的,長著一對長長的觸須,瞪著兩只圓溜溜的眼睛,看上去機靈極了。爸爸迅速地一網罩下,用手一扣,蟋蟀被罩在手心裡。我趕忙拿出空瓶子,把蟋蟀放入瓶中。手電筒光下,蟋蟀在瓶中踢著腿,蹦躂著,掙扎著,彷彿在說:「放我出去!放我出去!我不要呆在這兒!」看著可憐的蟋蟀,惻隱之心油然而起,我和爸爸商量後,決定還給它自由。
一眨眼,蟋蟀消失在草叢中,我深刻地感悟到,自由對於每個生命而言,是多麼的寶貴。
篇二:捉蟋蟀作文
童年趣事之捉蟋蟀 作文
童年往事,像天上的星星,海邊的貝殼,可愛、美麗,讓人難忘。回憶童年,可以讓你把煩惱拋到九霄雲外。
我和爸爸捉迷藏,為了不讓爸爸發現,我躲到了隱蔽的角落裡,結果卻在那兒睡著了。幫媽媽幹活,看到媽媽洗米,我洗鹽,拿出一袋鹽,結果把鹽洗得乾乾凈凈,一點也沒有了……最令我難忘的,是那年夏天和小夥伴們捉蟋蟀的事。
那天,我約上幾個小夥伴到田野里捉蟋蟀。我們先一人拔了一根狗尾草,雖說是我號召大家捉蟋蟀,但內行人一看就知道,我並不會捉。我趴在草叢里,一根草一根草地找,草上如果有,我一走過去,蟋蟀便也跳走了。捉了半天,我一隻也沒捉到,於是,我決定拜師學藝。一個小夥伴教我,讓我到草長得茂盛的地方去捉,先打草驚「蟀」,把蟋蟀引出來,然後再捉。我試了一下,果然有一定效果,把蟋蟀引出來了。但是,我眼睜睜地看著又肥又大的蟋蟀從我眼前跳沒了,眼看煮熟的鴨子飛走了,心裡更覺得不好受。我決定先盯一隻,捉住再說。於是,瞅准一隻,我跟著它,它跳一下,我跟一步。我想:是時候了!正要伸手捉,卻被小夥伴搶先了一步。這么多蟋蟀偏要這一隻是為什麼呀?我想,可又不敢說,生怕嚇著蟋蟀。一隻蟋蟀跳到了我的腳下,嘿嘿!這回你可跑不了了!我用力連草帶蟋蟀捉了起來,打開手一看,呀!那隻可憐的蟋蟀被我活活捏死了!忽然,有一隻蟋蟀跳到了我的胳膊上。我暗自高興: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自來投呀!這可就別怪我了,是你自己找上門來的!我輕輕一抓,把蟋蟀穿到狗尾草上。之後,我又接連捉了許多的蟋蟀,夕陽西下了,我們在田野上生起了火,火光映紅了每一個小夥伴的笑臉。蟋蟀在我們周圍唱著動聽的歌,開朗的笑聲久久回響在空曠的田野里……
每當回憶起這件事,我心裡總有幾分留戀。童年啊,我愛我的童年!
3. 蛐蛐怎麼換籠子
蛐蛐是養在罐里的,籠子是養蟈蟈的。如過是蛐蛐倒出來就行
4. 蟋蟀的資料
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總科的一個大科。通稱蟋蟀,一名促織,中國北方俗名蛐蛐。全世界已知約2500種,中國已知約150種,其中台灣省50種。若干種類為旱作物的害蟲。蟋蟀多數中小型,少數大型。黃褐色至黑褐色。頭圓,胸寬,觸角細長。咀嚼式口器。有的大顎發達,強於咬斗。前足和中足相似並同長;後足發達,善跳躍;前足脛節上的聽器,外側大於內側。產卵器外露,針狀或矛狀。
雄蟲前翅上有發音器,由翅脈上的刮片、摩擦脈和發音鏡組成。前翅舉起,左右摩擦,從而震動發音鏡,發出音調。蟋蟀穴居,常棲息於地表、磚石下、土穴中、草叢間。夜出活動。雜食性,吃各種作物、樹苗、菜果等。蟋蟀的某些行為可由特定的外部刺激所誘發。在鬥蟋蟀時,如果以細軟毛刺激雄蟋的口須,會鼓舞它沖向敵手,努力拚搏;如果觸動它的尾毛,則會引起它的反感,用後足脛節向後猛踢,表示反抗。
常見的蟋蟀(如北京油葫蘆)每年發生一代,以卵在土中越冬。卵單產,產在雜草多而向陽的田埂、墳地、草堆邊緣的土中。雄蟲築土穴與雌蟲同居。喜棲息於蔭涼、土質疏鬆、較濕的環境中。蟲口過於密集時,常自相殘殺。花生大蟋在廣西1年1代,若蟲在土穴中越冬,翌年3~4月出土,為害花生幼苗。6月上旬羽化為成蟲 ,繼續為害。11月中下旬,以若蟲開始越冬。成蟲、若蟲穴居深達0.6米甚至更深。新建的洞穴很簡單,只有一個逃避孔。在產卵前增建3~5個供產卵用的支穴,並出外搜索花生嫩莖葉和種子,運回穴內儲存,以供飼養初孵的若蟲。初孵若蟲群居,數天後外出覓食,各自分別掘穴。
蟋蟀是中國東北地區、華北地區、長江下游和華南地區的重要農業害蟲,它們破壞各種作物的根、莖、葉、果實和種子,對幼苗的損害特別嚴重。在南方,花生大蟋破壞花生幼苗達10%~30%,它們也危害玉米、黃麻、煙草、棉花、大豆和木薯,往往造成缺苗,影響收成。
5. 怎樣在田間大量誘捕蟋蟀 就是傳說中的蛐蛐 謝謝
一、用報紙捕捉蟋蟀
1.把等量的砂糖和原味麵包屑一起攪勻。這是蟋蟀的食物!如果你捕捉少量蟋蟀,一杯糖和一杯麵包屑綽綽有餘。
不能使用辣味或有味道的麵包屑。原味麵包最適合用來捕捉蟋蟀,任何添加成分都有可能嚇跑它們。
你可以一次攪拌多點砂糖和麵包屑,把捕捉蟋蟀剩下的食物裝進罐子里供日後使用。這樣可以每隔幾天就捕捉蟋蟀一次。
2.把蟋蟀食物撒在蟋蟀聚集的地方。這種方法可能最適合室外使用,因為把食物倒在室內地板上會引來其他動物害蟲,如蟑螂和老鼠。黃昏時分,在夜間才行動的蟋蟀出來覓食前,把食物撒在地上。
3.用一層報紙蓋住食物。把報紙延伸到撒有砂糖和麵包屑的地方。使用的報紙不能超過一層, 因為不能太重,你要讓蟋蟀能鑽進下面。
4.選擇帶蓋子的大罐子捕捉蟋蟀。取一隻蓋子密實的大玻璃罐或塑料容器。如果你想捕捉到蟋蟀後給點空氣它們,可以在蓋子上面扎幾個小孔。
有很多特別製作的罐子可以用來儲存活蟋蟀。你可以去賣誘餌的商店看看他們有什麼推薦,或者上網搜查,在網店買一隻。
你還可以裝點食物進瓶子喂養蟋蟀。
5.早晨露水蒸干之前回到捕捉蟋蟀的地方。這是捕捉蟋蟀的黃金時間。這時候的蟋蟀肚子吃飽鼓鼓的,正在報紙底下靜靜地等你來捕捉。如果等到太陽蒸幹了霧水,就有可能讓蟋蟀逃走。
6.掀開報紙,把蟋蟀撥進罐子里。你可以用勺子或毛刷輕輕地把蟋蟀推進瓶子。逮住蟋蟀,把瓶蓋擰緊。
二、用軟飲料瓶捕捉蟋蟀
把一隻2升裝的汽水瓶的頂部切掉。使用鋒利的小刀修剪瓶子切口周圍。一定要用一隻手握緊瓶身,防止小刀打滑。
把切下來的瓶子頂部反過來,放進瓶子下部分。瓶口要朝向瓶底,並且要取下蓋子。用膠布密封瓶子頂部邊緣。
從瓶口撒點砂糖進瓶底。一直到瓶底有一層薄薄的砂糖。
把瓶子側放在有蟋蟀出沒的地方。室內室外都可以使用這種方法。蟋蟀會從瓶口爬進去吃糖,並且很多蟋蟀都會找不到出路。
清晨回到原地點收集蟋蟀。把蟋蟀裝到密封的瓶子待會再處理。
6. 抓蛐蛐有什麼竅門
抓蛐蛐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兩點,一個是叫聲大小,另一個就是看速度怎麼樣。
蛐蛐的叫聲由兩個過程組成,剛叫的時候聲音比較小,而且速度慢,這個時候不要去捉。等它叫幾聲之後聲音會有明顯的變化,不僅聲音變大,速度也更加急促。同時還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徵,就是聲圈會變得大很多,而且波動頻率也變高了,這時候去捉,就比較容易成功。
除了捕捉之外,我們還可以通過聲圈、頻率和叫聲來分辨蛐蛐的品質。聲圈越大越稀疏、波動頻率越小,同時叫聲比較低沉的,一般品質就要好一些。
(6)蛐蛐手作鉤帽子擴展閱讀:
捕捉工具
1、籠子:是用長10厘米左右,直徑2厘米左右的小竹筒 製成。一頭可以是竹節,一頭可以棉花作塞;也可兩頭均用棉花 作塞子,以利透氣。
2、罩:蟋蟀的跳躍能力很強,如徒手捕捉,容易使之傷殘,因 此,用特製網罩捕捉,效果較好。一般用尼龍絲網製成的罩,無論 製作或購買,都很方便。
3、杏葉杴:用來挖掘泥塊,從巢穴中驅趕蟋蟀,也可用旋鑿 或水果刀代用。
4、水壺:用以灌水驅出蟋蟀。
5、竹簽:當土塊較硬或在磚石坑中翻掘時,可用以助力。另外手電筒和熒草都是必備的工具。
7. 這只蛐蛐是什麼
油葫蘆一般都能飛,但個體較大。
你說的可能是 「斗蟋」,斗蟋叫聲洪亮好聽。
斗蟋一般不能飛,能飛的是異型蟲,叫「翅子」或「飛虎」
8. 怎麼用蛐蛐草斗蛐蛐,蛐蛐草要怎麼弄成斗蛐蛐的草,求高手。必採納。要詳細。
蛐蛐草有點像馬鞭草,但比馬鞭草要瘦弱,抽的穗是立著的。抽一根帶穗的蛐蛐草,捏住兩邊的穗,小心地將草莖豎著撕開成兩瓣,撕開約兩厘米長,然後將兩瓣草莖朝外折180°,緊貼未撕開的草莖,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這兩瓣草莖,慢慢向上運動,草莖芯就會被扯掉,只剩下越來越薄的呈絲狀的外皮,有點像一支細細的毛筆,蛐蛐草就做好了。
9. 如何再抓蟋蟀的時候判斷蟋蟀的好壞
蟋蟀多數中小型,少數大型。黃褐色至黑褐色。頭圓,胸寬,絲狀觸角細長易斷。咀嚼式口器。有的大顎發達,強於咬斗。雄性蟋蟀相互格鬥是為了爭奪食物、鞏固自己的領地和佔有雌性。凡雄性蟋蟀都會打架,只是打架的能力相差很大。 蟋蟀穴居,常棲息於地表、磚石下、土穴中、草叢間。夜出活動。雜食性,吃各種作物、樹苗、菜果等。蟋蟀的某些行為可由特定的外部刺激所誘發。在鬥蟋蟀時,如果以細軟毛刺激雄蟋的口須,會鼓舞它沖向敵手,努力拚搏;如果觸動它的尾毛,則會引起它的反感,用後足脛節向後猛踢,表示反抗。 蟋蟀生性孤僻,一般的情況都是獨立生活,絕不允許和別的蟋蟀住一起(雄蟲在交配時期也和另一個雌蟲居住在一起),因此,它們彼此之間不能容忍,一旦碰到一起,就會咬鬥起來。 蟋蟀是以善鳴好鬥著稱的。在蟋蟀家族中,雌雄蟋蟀並不是通過「自由戀愛」而成就「百年之好」的。哪只雄蟋蟀勇猛善斗,打敗了其它同性,那它就獲得了對雌蟋蟀的佔有權,所以在蟋蟀家族中「一夫多妻」現象是屢見不鮮的。當然,從生物學進化論觀點來分析,這也是自然選擇,優勝劣汰,有利於蟋蟀家庭子子孫孫健康昌盛。此外,蟋蟀的鳴聲也是頗有名堂的,不同的音調、頻率能表達不同的意思,夜晚蟋蟀響亮的長節奏的鳴聲,既是警告別的同性:這是我的領地,你別侵入!同時又招乎異性:「我在這兒,快來吧!」當有別的同性不識抬舉貿然闖入時,那麼它便威嚴而急促地鳴叫以示嚴正警告。若「最後通牒」失效,那麼一場為了搶佔領土和捍衛領士的兇殺惡戰便開始了,兩只蟋蟀甩開大牙,蹬腿鼓翼,戰在一起,其激烈程度,決不亞於古代兩國交戰時最慘烈的肉搏。 蟋蟀的分布地域極廣,幾乎全國各地都有,黃河以南各省更多。它喜歡棲息在土壤稍為濕潤的山坡、田野、亂石堆和草叢之中。 此蟲一般在夏季的8月開始鳴叫,野外通常在20度時鳴叫得最歡,10月下旬氣候轉冷時即停止鳴叫。它每年發生1代,產卵在土中以卵越冬。 雄蟲遇雌蟲時,其鳴叫聲可變為:「唧唧吱、唧唧吱」,交配時則發出帶顫的「吱......」聲。 雄蟲好鬥,當兩只雄蟲相遇時,先是豎翅鳴叫一番,以壯聲威,然後即頭對頭,各自張開鉗子似的大口互相對咬,也用足踢,常可進退滾打3~5個回合。然後,敗者無聲的逃逸,勝者則高豎雙翅,傲然地大聲長鳴,顯得十分得意。 蟋蟀因其能鳴善斗,自古便為人飼養。據記載,中國家庭飼養蟋蟀始於唐代,當時無論朝中官員,還是平民百姓,人們在閑暇之餘都喜歡帶上自己的「寶貝」,聚到一起一爭高下。據研究,蟋蟀是一種古老的昆蟲,至少已有1.4億年的歷史。 每個寧靜的夏夜,草叢中便會傳來陣陣清脆悅耳的鳴叫聲。聽,蟋蟀們又在開演唱會了!蟋蟀優美動聽的歌聲並不是出自它的好嗓子,而是它的翅膀。仔細觀察,你會發現蟋蟀在不停地震動雙翅,難道它是在振翅欲飛嗎?當然不是了,翅膀就是它的發聲器官。回為在蟋蟀右邊的翅膀上,有一個像銼樣的短刺,左邊的翅膀上,長有像刀一樣的硬棘。左右兩翅一張一合,相互摩擦。振動翅膀就可以發出悅耳的聲響了。每到繁殖期,雄性蟋蟀會更加賣力地震動翅膀,用動聽的歌聲,尋找佳偶。其中歌王當屬長顎蟋蟀。體長可達20毫米左右,觸角長約35毫米,因兩顆大牙向前突出,故名長顎蟋蟀,俗稱克斯。 除了善於歌唱,蟋蟀還十分好鬥。
10. 如何消滅家裡的蟋蟀
1、用捕蟲網。如果家裡沒有捕蟲網,可以自己簡單弄一個,即用木棍之類的東西,在一頭綁上網或者綁上塑料袋,一經找到,即可扣下。
(10)蛐蛐手作鉤帽子擴展閱讀:
蟋蟀穴居,常棲息於地表、磚石下、土穴中、草叢間。夜出活動。雜食性,吃各種作物、樹苗、菜果等。蟋蟀的某些行為可由特定的外部刺激所誘發。
蟋蟀生性孤僻,一般的情況都是獨立生活,絕不允許和別的蟋蟀住一起(雄蟲在交配時期也和另一個雌蟲居住在一起),因此,它們彼此之間不能容忍,一旦碰到一起,就會咬鬥起來。一隻雄性蟋蟀可與多隻雌蟋蟀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