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記六一語》
頃歲,孫莘老識歐陽文忠公,嘗乘間以文字問之。雲:「無他術,唯勤讀書而多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懶讀書,又一篇出,即求過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見之。」此公以其嘗試者告人,故尤有味。
(選自宋·蘇軾《東坡志林》)
近年間,孫莘老結識了歐陽修,曾乘機拿寫文章的事向他請教。歐陽修說:「沒有別的方法,只有勤奮讀書並經常寫文章,自然會有長進;但是世上一般人的毛病是練筆的機會很少,還懶於讀書,而且一篇文章寫好後,馬上要求它超過別人,像這樣很少有成功的。文章缺點也用不著別人指出來,自己多練筆就能發現毛病了。」歐陽修把自己曾親身體驗的方法告訴別人,所以意味尤其深長。
勤讀書,多作文,才能提高文章的質量,此外別無蹊徑。作者蘇軾,主人公歐陽修,文學大家,才華絕世,飲譽古今,猶能這樣重視別人的成功經驗,並引為良訓,足見他治學的嚴謹、刻苦。由此,它給了我們—個很大的教益:文章的好壞與讀書的勤懶、練筆的多少,有著密切聯系。
頃歲:近年間
孫莘老:宋孫覺,字莘老,高郵人。
歐陽文忠公: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文忠」是他的謚(shi第四聲)號。
乘間:乘機,趁著空兒。
他:其他,別的
唯:副詞,只,僅⑺
勤:努力,盡力
而:並且
為:寫,練習(寫作)
自工:自然精妙;
工:精妙,好。
患:憂慮,擔憂。
即:就
至:達到。
疵病:指文章毛病
指摘:挑出毛病、錯誤,加以批評
尤:尤其,更加
術:方法
以:用,憑借
2. 東坡志林·記六一語的譯文
譯文:
某年初,孫莘老結識了歐陽修,曾乘機拿寫文章的事向他請教。
歐陽修說:「沒有別的方法,只有勤奮讀書並經常寫文章,自然會有長進;但是世上一般人的毛病是練筆的機會很少,還懶於讀書,而且一篇文章寫好後,馬上要求它超過別人,像這樣很少有成功的。文章缺點也用不著別人指出來,自己多練筆就能發現了。」
原文:
頃歲,孫莘老識文忠公,嘗乘間以文字問之。雲:「無他術,唯勤讀書而多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懶讀書,又一篇出,即求過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見之。」
出處:出自宋代蘇軾的《東坡志林》。
《東坡志林》,蘇軾[宋]著。此書所載為作者自元豐至元符年間二十年中之雜說史論,內容廣泛,無所不談。其文則長短不拘,或千言或數語,而以短小為多。皆信筆寫來,揮灑自如,體現了作者行雲流水涉筆成趣的文學風格。
此書宋時或稱《東坡手澤》,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一即著錄《東坡手澤》三卷,並注雲:「今俗本《大全集》中所謂《志林》也。」《四庫全書總目》以為「蓋軾隨手所記,本非著作,亦無書名。其後人裒而錄之,命曰《手澤》;而刊軾集者不欲以父書目之,故題曰《志林》耳。」
(2)記六一帽子秀擴展閱讀: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 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嘉祐二年(1057),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
元豐三年(1080),因「烏台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後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謚號「文忠」 。
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
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志林》《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3. 六一的日記
六一的日記應該很好寫啊,就寫一些你在六一這一天所做的活動或是其他事情,大略的寫一些就可以了
4. 記一次六一的活動的作文600子字
「六一」兒童節到了,班級舉行了許多活動。校園也不再寂靜,而是一片歡聲笑語。
上午,我懷著無比興奮的心情走出家門,便直奔學校。剛放下書包,活動便開始了。
第一個活動是「蒙著眼睛畫鼻子」,一聽到這個消息,小李便滿懷信心地走上講台,她把眼睛蒙上,眉頭緊鎖,兩手慢慢地推敲著位置。突然,她拿起筆,不慌不忙地畫了一個圓圈。「啊!畫對了」大家不停地歡呼,這歡呼聲簡直可以把人的耳膜給震碎。她露出了笑容,懷著勝利的喜悅走下了講台。
第二個活動是「猜字謎」,我胸有成竹地走了上去,語文老師便馬上出題:「早上四條腿,中午兩條腿,晚上四條腿的是什麼?」我斬釘截鐵地說:「是——人。」「答對了!」語文老師把一堆糖果塞入我手中,教室里響起一片排山倒海的掌聲,我拿著屬於我的「戰利品」,在掌聲中走了下去,我一蹦三尺高。
「叮鈴鈴」,放學的鈴聲響起,我們好像一隻著了火的馬,帶著一大包滿滿的「美食」,如百米沖刺般沖出了教室,大家說啊、笑啊,議論著這些糖果來之不易。
5. 慶祝六一前秀我風采小作文140字
五月的夏天裡,我們曹縣小記者團又再次登上路程,這次的目的地是鄭庄,小記者團的叔叔說:「這次我們要去慰問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掙錢,沒有時間和他們的兒女團聚,只能把他們寄託給老師們,我們要關愛他們,不要欺負他們呀。」我們連聲說:「我們不會的。」然後叔叔讓我們報些節目,讓我們秀出些風采給孩子們看。我報的節目名叫《說反話》。是我和其他4個同學想出來的。然後叔叔發給我們一人二張鄭州·方特的門票讓我們送給孩子們做禮物,當然我也帶了禮物是許多的本子和筆。
鄭庄到了後,一起下了大巴車,頭帶記者帽,腰挎記者包的我們依次走進他們的學校,他們站在樓梯口排著隊齊聲的喊道:「歡迎!歡迎!熱烈歡迎!」我們趕緊揮起了手回答道:「同學們好!」接著他們的校長和我們的小記者導師分別講話。大家認真地聽完。下一個環節是互贈禮物,他們給的禮物是一張的卡片,上面寫著祝福語和自己的名字,雖然我只得到了2張又小又薄的卡片,但禮輕情義重嘛,大家都非常開心,我找到了一個和我有共同語言的孩子,說道:「你好,我叫張培涵,今年11歲你叫什麼名字啊?幾歲呀?」他說:「我叫陳夢涵,今年10歲,你送給我的禮物,我非常喜歡,謝謝你哥哥。」「沒事小弟弟,雖然我送你的本子和筆不多,但這是我平時積攢下來的零花錢買來的,希望你以後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他又說:「哥哥你好高呀!我10歲了,比你快矮半頭了。」我想了想他應該是缺乏營養,導致生長速度緩慢吧?我沒好意思說,然後我們又聊了許許多多的話可開心了。
表演開始了,我和我的同學們等了一會,對對台詞,時間過的真快馬上該我們了,老師們把話筒給了我們,我們其中一個當老師,,別的當學生,一會老師的說:「今天天氣很好。」我們說:今天天氣很壞。」老師又說:「到處陽光明媚。」我們又說:「到處陰雲密布。」……逗的學生們哈哈大笑,就連我們表演的也情不自禁的笑起來了。
表演結束,我們也依依不捨的走出校門,走進大巴車里,陳夢涵在那裡給我招手再見,我微微的笑了一下,眼淚卻流了出來。
我的好朋友們,謝謝,謝謝你們,謝謝小記者團給我這次機會讓我展示自己的才華,讓我結實更多的朋友
6. 求文言文翻譯「記六一語」
近來孫莘老先生結識了歐陽文忠(歐陽修)先生,經常找機會問他如何寫好文章,歐陽修說:「沒有別的辦法,只有勤奮讀書並自己多多練習,自然就寫好了。世上的人埋怨自己的文章字數少,又懶於讀書,每寫作一篇文章出來,就想追求超過別人,像這樣很少有達到目的的。毛病瑕疵不必等到別人指出來,多多寫作自己救能發現了。」歐陽先生用他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別人,所以特別有趣味。
7. 作文《記一次"六一"聯歡會》五百字
如果有人問我,一年365天你最喜歡哪一天,我會毫不猶豫的回答:「六一兒童節。」今天的陽光格外燦爛,今天的空氣格外清新,今天的心情格外激動,想知道為什麼嗎?因為今天是我們自己的節日——六一兒童節。
下午三點,我們三一班同學在文化宮西報告廳舉行「幸福童年六一聯歡會」。來到大廳里,只見舞台上有一面巨大的藍色噴繪牆,上面寫著——激揚的旋律,快樂的節日,突出了這次聯歡會的主題。今天的演出我們還邀請了馬校長、老師們和家長,舞台下座無虛席。在激昂的樂曲聲中,在五彩斑斕的燈光映照下,四個主持人滿面笑容地走上舞台,精彩的演出開始了:
全體同學的詩朗誦拉開了聯歡會的序幕,由我和四個同學表演的快板《校園贊》表達了我們熱愛對校園的熱愛和贊美。我的節目有三個,還有電吉他演奏和童話劇《羊吃狼》。我打快板的時候,聲音洪亮,氣宇軒昂,彈吉他的時候大家說我彈得很有韻味兒,表演的童話劇媽媽說我大灰狼的角色表演的很到位,贏得了大家的陣陣掌聲。我真是太開心了,看來這一陣辛苦的排練沒有白費啊!再來看看我的同學們,他們的節目也是精彩紛呈,很多人都多才多藝,鋼琴、小提琴、古箏、葫蘆絲、薩克斯、架子鼓等樂器演奏,還有魔術、珠心算、現場書畫表演和充滿動感的球操、健排舞、爵士舞,讓在場的觀眾目不暇接,贏得了陣陣熱烈的掌聲。
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在聯歡會的結束,當趙老師領著全體同學跳完健康操,燈光全部熄滅了,李博研和綦妙兒從後台推出一個點著蠟燭的三層大蛋糕,原來六一也是趙老師的生日,我們馬上圍了上去一起唱起了生日歌,趙老師激動的熱淚盈眶,我們吃著美味的蛋糕,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現場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
從節目的排練到演出,我發現我們三一班是一個團結、幸福的班級,感謝辛苦付出的老師們,感謝敬愛的趙老師對我們的教誨,希望趙老師能陪我們一起度過小學的五年時光。
8. 作文《今天是我們的節日、記六一兒童節聯歡會》400字左右
一年四季有好多節日,有一個節日是真正屬於我們少年兒童的,那就是「六.一兒童節」。
早晨,我開開心心地到學校去,剛進教室,就看見了窗上、牆上、門上、黑板上都掛著綵帶,黑板上還有著同學們自己畫的畫呢!
大約八點,大家開始了游戲,有的同學上講台演小品,引來了陣陣歡笑聲,有的同學組成一個小合唱團,來唱歌......
正當我們玩得高興時,縣委領導們來了,我們馬上站起來行了一個隊禮,說:「叔叔阿姨好!」說完,把領導們往自己座位上拉,還親自給他們掛上了紅領巾。這時,縣委書記代表著全縣人民祝我們學習成績天天向上......「下面請領導們、老師們、同學們欣賞詩朗頌《無聲的語言》」。隨著「主持人」——陳醇之的話音一落,詩朗頌的同學們開始朗頌了,當然,我也在內。後來,同學們和領導們一起玩了一個游戲——「踏石過河」,同學們「鋪石」,領導們「過河」......「噢!」同學
們舉出了表示勝利的手勢。由於我們的精彩表演,領導者們還發給我們禮物呢!
晚上,我看見電視上有我,原來記者們把上午的情景全拍下來了。啊!我度過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六.一兒童節」。
9. 記六一語 翻譯
一、原文
記六一語
頃歲②,孫莘老識歐陽文忠公,嘗乘間以文字問之。雲:「無他術,唯勤讀書而多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懶讀書,每一篇出,即求過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擿③,多作自能見之。」此公以其嘗試者告人,故尤有味。
(選自《東坡志林》)
【注】①六一:與文中的「歐陽文忠公」「此公」都指歐陽修。②頃歲:近年。③指擿:批評指正。
二、譯文
近年間,孫莘老結識了歐陽修,曾乘機拿寫文章的事向他請教。歐陽修說:「沒有別的方法,只有勤奮讀書並經常寫文章,自然會有長進;但是世上有人擔憂自己練筆的機會很少,還懶於讀書,而且一篇文章寫好後,馬上要求它超過別人,像這樣的事很少有成功的。
文章的缺點也用不著別人指出來,自己多練筆後就能發現毛病了。」歐陽修把自己曾親身體驗的方法告訴別人,所以意味尤其深長。
(9)記六一帽子秀擴展閱讀
簡析
勤讀書,多寫作,才能提高文章的質量,此外別無蹊徑。作者蘇軾,主人公歐陽修,文學大家,才華絕世,飲譽古今,猶能這樣重視別人的成功經驗,並引為良訓,足見他治學的嚴謹、刻苦、勤奮。由此,它給了我們—個很大的教益:文章的好壞與讀書的勤懶、練筆的多少,沒有密切聯系。
蘇軾 (北宋文學家、書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 。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台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後,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謚號「文忠」 。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10. 記六一語的翻譯
譯文:
某年初,孫莘老結識了歐陽修,曾乘機拿寫文章的事向他請教。歐陽修說:「沒有別的方法,只有勤奮讀書並經常寫文章,自然會有長進;但是世上一般人的毛病是練筆的機會很少,還懶於讀書,而且一篇文章寫好後,馬上要求它超過別人,像這樣很少有成功的。文章缺點也用不著別人指出來,自己多練筆就能發現了。」歐陽修把他寫文章的經驗告訴別人,所以(我認為)特別有意義。
原文:
頃歲,孫莘老識文忠公,嘗乘間以文字問之。雲:「無他術,唯勤讀書而多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懶讀書,又一篇出,即求過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見之。」此公以其嘗試者告人,故尤有味。苕溪漁隱曰:舊說梅聖俞日課一詩,寒暑未嘗易也。聖俞詩名滿世,蓋身試此說之效耳。
(10)記六一帽子秀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本篇文章選自宋代·蘇軾的《記六一語》。文章講述了勤讀書,多寫作,才能提高文章的質量的道理,此外別無蹊徑。作者蘇軾,主人公歐陽修,文學大家,才華絕世,飲譽古今,猶能這樣重視別人的成功經驗,並引為良訓,足見他治學的嚴謹、刻苦、勤奮。由此,它給了我們—個很大的教益:文章的好壞與讀書的勤懶、練筆的多少,有密切聯系。
人物背景
歐陽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 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且在政治上負有盛名。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
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累贈太師、楚國公。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並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被後人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 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他的散文創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了一代文風。歐陽修在變革文風的同時,也對詩風、詞風進行了革新。在史學方面,也有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書》,並獨撰《新五代史》。有《歐陽文忠集》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