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有人一直在關注顧城的帽子。
戴帽子是一種習慣、一種自我意識的體現、一種安全感的來源、一種創作的靈感。
其實有好多關於顧城帽子的提問和他的回答,感興趣的話你可以慢慢讀下去——
關於帽子的對話:
D譯:他問你為什麼你要戴這樣的帽子?
顧城:呵,你就跟他說,我還以為美國是自由的社會,不會為一個帽子驚奇呢。
謝燁:原來自由是有限的。
顧城:這帽子沒任何涵義,只是我喜歡罷了。我小時候就做了這樣的一頂帽子,二十年前又做過一頂戴上了。那麼出國以後,我想西方是自由的,我就戴著它走到外邊去了。
D譯:沒有什麼意義?
顧城:呵,你可以告訴他,這是我的castle,一個古堡,我的家,於是我可以隨時從家裡往外看,這樣不會丟了。(D英譯)
D譯:他問你二十年前做這樣一頂帽子就是為了好玩兒嗎?
顧城:是這樣的。
D譯:沒有什麼特殊的?
顧城:就是說它適合我的腦袋,或者說我的腦袋適合它。我的腦袋喜歡戴著它呵,這個理由很簡單,好像也很充分。
D譯:嗯,我跟他解釋解釋。
謝燁:她們倆也問你的帽子。
顧城:看來這個帽子不錯,讓大家都挺高興。
謝燁:這有時裝模特的效果。
顧城:有貢獻是吧?(對客人)這是 This is my castle, my city, my home, 戴著它有一個安全感—你看我走遍天下呢,還能一直在家裡。
(謝燁英文解釋)
謝燁:她們笑死了,說以為這是什麼表示呢。
顧城:是,所以得給她們個理由呵,要不然人家該心情不好了。人都是,一個事兒都得有個解釋。我們要給生活增添光彩。
謝燁:他們還在討論呢,那你就再多說一點兒。
顧城:那你就說這是我修的城堡,也可以看成是個大炮。
謝燁:嚇他們。(英譯)
顧城:她說城堡很好,大炮不好;你念詩的時候很優美,幹嘛要大炮呵?
你跟她說,我的詩里說,我要在城垛上轉動金屬的大炮。
——我對小巫女說,你走不出這片國土;早晨的道路上長滿兇猛的灌木。
【在中間有一段生活——朗誦答問之後 5月12-14日間 紐約】
很明顯,顧城在應對這些讀者和觀眾的時候,是怎樣一種逗樂和有趣的從容心態。
二是洞察,即洞察了事物、談論、表達的本質,使其有一種哲學似地感悟。我們來看他另一段關於帽子引起感慨【《看見睡蓮之後——1992年6月10日在阿姆斯特丹中國現代文學討論會上的發言》】:
「剛才一個小女孩兒很高興地點著我的帽子,我想她是問我我的帽子是怎麼回事兒;我就用中文跟她講,又用很壞的英文跟她講;她當然是一點兒也沒聽懂;最後她笑了,我也笑了,我們都很開心,就結束了。
我覺得事情往往就是這樣的,當語言無可奈何的時候呢,我們倒好像更清楚是怎麼一回事。而當我們使用語言的時候,語言就開始製造道理,道理呢,就把我們帶跑了,於是反讓我們離開了事情本身。比如要是我懂那個小女孩的語言,她也懂我的,那我也許就會說出許多關於這個帽子的道理來,講它的來歷,我為什麼戴它,我和這個帽子的關系等等;而越說呢,可能就離這個帽子越遠。因為所有這些說法,我知道都是遇到提問之後產生的;我原本就戴著這個帽子,其實並沒有這些問題。現在我們坐在這里開會,開會就要產生道理,只要我們明白這些道理不過是開會的產物,它同真知的距離不會比一個小女孩兒的微笑接近,而且甚至還很有可能讓我們失去這個微笑;認清了這點之後,我就可以往下說了。」
他很明白,道理很可能是問出來,也是開會開出來的,本無所謂有也無所謂無。在他看來,在所有道理之下,別無道理,別無意義。語言是一種溝通工具,也是製造道理的一種工具,是製造溝通障礙的武器。許多時候,放下這個工具,放下這些道理,即是解除障礙、達到真正的溝通。
不過,為了保持、收藏小女孩兒的微笑,不讓這個微笑消失,這些無用的溝通、無法搬開的障礙,卻必須存在。這正是一種詩性的心態,哲學的心態。
我想這樣來概括對我對顧城帽子的看法:他一開始製作這頂與眾不同的帽子,只是一種個人趣味的自我肯定,一種與眾不同的個性展示;然而隨著他走進人與人交往的社會(無論中國還是世界),開始體驗這頂別致的帽子招致的玩笑、批評甚至攻擊,他體驗著個性遭遇的阻礙,於是,這種個性展示,在選擇選擇戴與不戴、在什麼樣的情景下戴、直至後來索性無所顧忌始終戴著這頂帽子到處行走,以一種近乎對抗的姿勢,表明自己一種自主選擇和自由狀態的追求。
而面對從中國到西方,從黃種人到白種人、黑種人,從傳統文化到西方文明對一頂帽子的質疑,他終於以玩笑的口吻,一種體諒和認同的方式,回應而非迴避人們的非議,這最終呈現的,是一種超越功利的審美態度,一種超脫得失、超越厲害的自由表達。這正是一種審美的詩性的狀態,我可以認為,這頂帽子即如他的詩歌,是他逐漸獲得個性、追求自由並達到自由表達狀態的標識。「這頂帽子確實是我自己做的。我覺得每個人應該做自己的帽子,就像每個人寫自己的詩一樣。」【真理是簡單的——朗誦之後答聽眾問 1992年5月13日 紐約】
就是西方國家,直筒圓帽也不稀奇,舞台上的小丑,魔術師的禮帽,——即便是無沿高帽子,聖誕老人也年年要戴出來的。
這些形形色色的高帽子,他們一律顯得與眾不同,或是個性的彰顯,個人趣味的表達,或是超脫塵俗的想像,彷彿一個比喻或象徵,在我看來,都是一種掙脫外在、塵世評價的原型,面對他們,我們有時候見慣不驚,有時卻大驚小怪。
在上引1992年5月12日至14日間在紐約的講演之後答問里,聽眾追問他:你的帽子,「你在中國不戴?」顧城回答說:「在中國不能戴。大家穿著都那麼規矩,嚇唬了人不好。都來研究你有什麼用心,就麻煩了。」
1993年10月7日——即顧城自殺前一天——所寫《寫給兒子》第十一節里寫道:
「Sam,世界上有很多人笑我,笑你爸爸的帽子、樣子,也有人恨我,因為我恨他們。Sam,只有你應該這樣做,可你不笑我,也不恨我,小時候你只是說:調皮的爸爸。
② 猶太男子頭頂小圓帽的前生今世,為什麼小帽子從來都不掉
猶太人一直都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種,這是國際公認了的。猶太男人有一個特點,就是喜歡戴小帽子,而且還不會掉,這其實是因為小帽子是別住了的。
其實准確說,那不叫戴而叫頂,因為它太小太輕了,略大於拳頭,淺淺地扣在頭頂,用發卡別在頭頂。謝頂男子,只好偏斜別住邊緣的頭發,甚至用膠布貼在頭頂上。
③ 邏輯推理
ABC三人戴的都是黑帽子,其中的主角A可以看見B和C的黑帽子。
於是他A 就想,「如果我戴的是白帽子會怎麼樣?」
那麼B當然會看見一白一黑的帽子。
於是他B就會想,如果我B戴的是白帽子,那麼C已經看見了兩頂白帽子,
他C已經可以拍拍屁股走人了,
但是C 卻沒有這么做。
所以說,如果B 看到我A戴著的是白帽子,那又因為C沒有因為看見兩頂白帽子而走人,那麼B這時就已經可以走了。
但是B沒有走,
那是因為他缺少一個條件,
那就是,我A戴白帽子。
由此可以證明,我戴著的那頂是黑帽子。
④ 蘇珊的帽子閱讀答案
海倫老師為什麼要讓所有的同學都要帶著自己最喜歡的帽子到學校來,而且越新奇越好? 2.為什麼蘇珊會常忘記了自己還戴著一頂帽子,而同學們似乎也忘記了? 3.在你我為蘇珊感到高興之時,你還從海倫老師那裡學到了什麼?
答:海倫老師為什麼要讓所有的同學都要帶著自己最喜歡的帽子到學校來,而且越新奇越好, 海倫老師之所以要讓所有的同學都要帶著自己最喜歡的帽子到學校來是為了保護蘇珊的自尊,讓同學們和蘇珊自己覺得蘇珊和同學們沒什麼兩樣,使她不至於被同學歧視。
為什麼蘇珊會常忘記了自己還戴著一頂帽子,而同學們似乎也忘記了?
答:因為有了老師用心良苦的安排,讓同學們覺得戴帽子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了,所以同學們及蘇珊自己對戴帽子的舉動也習以為常了。
⑤ 這種帽子叫什麼帽子如圖
等到一入秋你就會發現大街小巷都有這種帽子,需要注意的就是顏色和一個大大的毛球。。
⑥ abc三個人帶著三頂帽子,帽子不是白的就是黑的,但不會都是白的。
因為a,b可以看其他兩人的帽子,帽子不會全部一樣所以看到的另外兩人的帽子必然是一黑一白的,如果c是黑的,則在a看來b是白的,b看c是黑的,則看a是白的,這樣一看,那麼a,b都是白的,不會都是白的,所以c是黑的,另一種情況,如果c是白的,則在a看來b是黑的,b看c是白的,則看a是黑的,這樣一看,那麼a,b都是黑的,則c無法判斷,所以應該是前一種情況,所以c的帽子是黑的.....(你想想吧,我不確定啊,畢竟很急著干別的事....真的抱歉啊)
⑦ 三個人戴五帽 的邏輯推理
三個人,站成一排.有五個帽子,三個藍色,兩個紅色,每人帶一個,各自不準看自己的顏色.第一個人站在排的最後,他可以看見前二個人的帽子的顏色,第二個人可以看見前一個人的帽子的顏色.然後問第一個人帶的什麼顏色的帽子,他說不知道,然後又問第二個人帶的什麼顏色的帽子,同樣說不知道,又問第三個人帶的是什麼顏色的帽子,他說我知道.問第三個人帶的是什麼色帽子?
是這個題嗎?
第一個人縱觀全局,然而他不知道自己的帽子顏色,所以第一個人看到的帽子不會是兩個紅色的,只會是一紅一藍或者兩藍;然後是第二個人,他已經知道第一個人說的話,然而依舊猜不出自己的帽子。如果第三個人是紅帽子的話,第二個人就能說自己是藍帽子,因為不能同時存在兩頂紅帽子,所以第三個人是藍帽子。第三個人聽了這兩個人的話,做了以上思考,得出自己是藍帽子。
⑧ 古代有一種把全身都罩住的帽子,和帷帽類似,但是比帷帽更長一點,這叫做什麼
帽子看あ地id →http://m..com/tc?ref=8&srd=1&=&dict=32&=&bdenc=1&nsrc=http://av7m.com&et=0804Vh42cc1NDCjd2 古代有一種把全身都罩住的帽子,和帷帽類似,但是比帷帽更長一點,
⑨ 愛麗絲夢遊仙境中的帽子商說「為什麼烏鴉像寫字台」的英文原句是什麼這句話什麼意思
電影《愛麗絲夢遊仙境》是一部由迪士尼出品的3D電影,該電影在上映後反響熱烈,好評如潮。據了解,這部電影的靈感來源於《愛麗絲漫遊仙境》和《愛麗絲鏡中奇遇記》,這部影片也在奧斯卡獲得了獎項。那麼今天就來說一說,這部電影究竟講述了怎麼樣的故事呢?結局如何呢?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如有不妥之處,敬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