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找尋連帽衫結構製版圖
你好!
帽子的高度和圍度要做的比頭大一點,人帶起來不會覺得緊,高度在30CM以上,圍度要在50CM左右。
具體工藝要看什麼款式,一般是先拼在領圈上,然後用包條把毛邊包進去就行了,有領貼的就把帽子夾在大身和領貼中間縫合。
㈡ 如何在帽子上印LOGO
使用絲網印刷。先印刷在半成品的布片上,然後再縫合。
【絲網印刷】:
絲網印刷屬於孔版印刷,它與平印、凸印、凹印一起被稱為四大印刷方法。孔版印刷包括謄寫版、鏤孔花版、噴花和絲網印刷等。孔版印刷的原理是:印版(紙膜版或其它版的版基上製作出可通過油墨的孔眼)在印刷時,通過一定的壓力使油墨通過孔版的孔眼轉移到承印物(紙張、陶瓷等)上,形成圖象或文字。
印刷時通過刮板的擠壓,使油墨通過圖文部分的網孔轉移到承印物上,形成與原稿一樣的圖文。絲網印刷設備簡單、操作方便,印刷、製版簡易且成本低廉,適應性強。絲網印刷應用范圍廣常見的印刷品有:彩色油畫、招貼畫、名片、裝幀封面、商品標牌以及印染紡織品等。
㈢ 服裝製版原型法與比例裁剪法那個更實用一些
服裝製版原型法與比例裁剪法都屬於平面裁剪。
兩種方法實用性分析如下:
一、原型法
原型製版是一種國外引進的一種方法,在80年代初期,日本原型被求知若渴的中國學者引入中國,幾乎統治了國內所有的高等院校的服裝結構設計課堂,這主要是因為傳統的比例裁剪由於系統性和科學性不夠強,難以登上大雅之堂,不如原型法操作那樣靈活、直觀,而日本體型與國內的體型相差不多,也順理成章成了占據中國高校課堂的理由。(近年來國內也有人推出了自己的原型,但應用的范圍相對狹窄的多)誠然,原型也有不足之處,例如我們在應用時,都離不開原型板,這其實在給我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更大的不便:我們總不能走到哪裡都要帶著那些原型板。
二、比例裁剪
傳統的比例裁剪是一種比較大眾化的一種服裝裁剪的方法。它以簡單、靈活、速度快而受到一般裁剪愛好者的歡迎。但是,它也存在著諸多缺點。例如,它對經驗的依賴很強,在精確程度方面以及女裝轉板的結構設計的靈活性方面也有一定的欠缺。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服裝技術領域除了短寸方法,也只有傳統的比例裁剪法可供選擇,可以說處在一段蠻荒的時期。
㈣ 帽子立體刺綉製版要注意什麼
你好。
立體刺綉,首先要選擇你客戶要求的立體膠。
包括硬度,厚度。
製版時,選把平綉制好。
最後制立體綉。
先打平針,確定范圍,放便放立體膠。
希望能幫到你,請採納。
謝謝。
刺綉製版,學製版,我可以。
㈤ 求服裝製版基礎計算公式
服裝製版基礎計算公式是:
在服裝製版過程中,雖然各部位最終數據會因款式的不同而不同,但也有相當一部分數據是常量或者是根據同一個公式計算得來的,熟記這些數據和公式將很大地提高製版的工作效率。
領子部位
男裝後領窩深17度,前身肩斜18度,後身肩斜22度,撇胸6度。後身肩斜小於前身2度以上,避免因肩縫線偏後而引起袖子中線偏向。後領窩長度約為2/5頸窩周長,前領窩約為3/5頸窩周長。立領領腳前凸後凹型領腳一般在3-7度或1-2cm;領腳前凹後凸型,領前後各不超過3.5~4.5cm。翻駁領,翻領寬一般為3.5~6cm。領座寬為2.5~5cm。翻領寬與領座寬差值小於0.8cm。
袖子部位
襯衫袖窿周長約佔半胸圍的85%~92%。西裝袖窿約佔半胸圍的92%~96%。薄的袖山吃勢量為2~3cm,中厚的如西裝,袖山吃勢量為7%~12%袖窿,約在3~4.5cm之間;厚的如大衣袖吃勢量為7%~12%袖窿周長,約為4~5cm。袖山高:低袖山以袖窿周長/4為基數,約12~14cm;普通袖山以袖窿周長/4為基數,約15~16cm;高袖山以袖窿周長/3為基數,約17~18cm。
肩寬
西裝肩寬與衣長比例接近黃金比; 總肩寬=胸圍/2-(7~8),沖肩2~2.5cm(女)2.5~3cm(男)。過肩正統為9~9.5cm,休閑式過肩約為12~13cm。)
腰圍部位
褲腰省,褶的分布約1.5~2cm一個,省長為10~11cm,後片省長為7~8cm(男褲),距側縫4~5cm處,袋寬13~14cm。
腰口線定位:基型在髖骨點上1~2cm。低腰型比基型下落2~6cm。高腰型比基型高出1~2cm。
檔位:立檔深:基型為0.1號+0.1h。低腰型:基型減去低腰部分約2~5cm。高腰型立檔加長1~3cm。
衣長確定
馬夾衣長占身高31%~32%,到腰節與臀部中間;茄克衣長占身高35%~42%,袖長放3.5~5Cm;西服衣長占身高43%~45%,袖長放2~3cm;短外套衣長占身高50%~55%,在中指間與膝蓋的1/2處,袖長放7~8cm,齊虎口;中長外套衣長占身高50%~63%,在膝蓋上下,袖長放7~8cm,齊虎口;長外套衣長占身高65%~70%,在膝下10~15cm處。袖長放7~8cm;休閑裝衣長占身高的31%~70%。
褲子相關部位
上裝口袋位置位於腰節線下7.5cm與胸寬線內2.5c平行線相交處,寬度為5cm左右,與袖口寬度基本一致。袋絆為1cm寬,長3~5cm。褲側縫口袋,位於腰線下4cm處,袋長15cm。牛仔褲斜插口袋為8x10cm左右,麥袋為7x4cm,後口袋口為13~15cm。前褲身中縫撇勢為0.5~0.7cm一個。省長為10~11cm,後片省長為7~8cm(男褲),距側逢4~5cm處,袋寬13~14cm。褲子前浪一般位25~29cm,後浪為32~37cm,緊身前後差為7cm左右,合體為10cm左右。門襟長低於臀圍4cm,長度為16~17cm。基本褲口=1/2(足跟圍+10),後褲口=前褲口+3~4cm。360度群擺圍修正,腰圍線抬高1~1.5cm,底邊加2~4cm。
其他
襯衫原形:領寬+0.5=領深;西裝原形:領寬-0.5=領深。領口弧線短於領腳弧線0.5cm。後領竄高為後領寬度的1/3,一般位2.5cm。夏裝為1cm左右。
標准型籠門寬與袖窿深之比接近2:3,接近黃金比:袖窿深度為胸圍/6+7,無袖式緊身T恤約為17~18cm,襯衫,外套約為19~26cm。茄克寬松類不大於背長。
㈥ 帽子上面的圖案是用什麼軟體設計的
AI吧!反正製版常用的軟體
㈦ 帽子上用綉花機綉的圖案需要使用電腦製版,求教這種要使用什麼電腦軟體,謝謝!
田島7.0打版軟體,我用的就是這個。
㈧ 服裝打版方法
你的這個問題在這里是得不到什麼答案的, 因為根本不現實,服裝打版是一個專業性的名詞,同時需要的是以圖講解為主,而且需要配合車工得到成品,然後不斷完善修改以得到最好的版型.而不是文字,這個專業不是學文化課背背公式就可以了.
看來你對打版了解得很表面,可以先對這個專業有一定的專業了解然後再決定是否真要學這個專業也不晚,真正學就要靜下心,配合一定的場地,設備等等一套去學下來就業才估有希望,因為打版的特殊性,所以一般是不會招生手的.只是會打版的人是很難找到工作的.一定要熟練.
前期看書的話, 作為基礎積累以及服裝設計核心(服裝結構設計,也俗稱服裝打版或服裝紙樣)學習。高鴻老師的《服裝結構設計及其應用》基礎入門工具書,實用為主,139元.如果這本書能消化,那麼《服裝廠紙樣大全》可以作一個更好的鞏固.也是139元.貴在實用,不是那些幾十元東拼西湊的理論書。對你以後的正式學習以及將來的工作都比較有實用性的幫助。詳細介紹你可以上這兩本書的網路了解.
㈨ 一個新手零基礎的印刷之路.(一)如何製版
首先是如何製版。
技術員簡單地說明流程。實際應用中,技巧還是很多的。
最常用的是復印製版,但是文字的大小,以及在印板上的位置很關鍵。我就用了好多紙測試。
我們學校主要印刷的是試卷。他們從網上下載的大都是A4紙型。我用的版材是A3的。從2張A4到一張A3要縮小86%左右。具體多少,要看你想在紙上顯示多大面積。我用的是9開試卷。為了大一點,常常選擇86%到90%左右。總的目的不能超出試卷紙的面積,並要留出一點邊距。
二張A4之間用所料膠布粘住。熟練了也不用粘。紙在復印製版機上的位置不同會在印版上位置有所改變。耐心調整,只是時間問題。
印版上要留出上版的地方,可以用一些廢版練習。
另外說一下,列印製板的方法。畢經大部分用戶送來的都是從網上下載的電子版。
㈩ 誰能給出這個手套的制圖圖片,製版及方法。謝謝
好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