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僧人可以帶黃色的僧帽嗎
僧人衣冠需要配套穿戴,要麼都黃的,要麼都灰的,要麼都藍的,要麼都黑的。看衣戴帽准沒錯,施主請便。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Ⅱ 居士供養僧人應注意些什麼
護持三寶、護持僧眾,是在家居士必需要做的事。但供養要清凈,絕不能供奉有動物成份的飲食及用品給僧寶,包括:燕窩、冬蟲夏草、蜂蜜等,以護持僧寶的戒律,否則就有過失。
有位女居士看見法師口唇乾裂,供養了一支潤唇膏給法師,本是功德無量;只可惜潤唇膏有蜂蠟,這就對法師的戒律或多或少構成影響。
可否收集羊毛來自製毛筆?
如果受了五戒或菩薩戒,可免則免;雖無犯戒,但盡量不服不用動物源性的東西是最理想的,那就不用酬償來生欠動物的債務;哪怕你貪這里一條草,將來也是要還的。
師兄問那你寫大字如何?我會用科學毛筆寫,是人造纖維,與動物無關。她還打算供養一批羊毛內衣給法師們,供棉衣吧!
有師兄更打算供養一床絲綿被給法師。如果那位法師收得下蓋得上的話,相信功力非凡,自非普通凡輩!
師兄竟然還問供養蠶絲被有什麼問題?難道她白皈依了三寶?完全不顧忌不謹慎小心供僧的事。
供養蠶絲物品比供養羊毛果報嚴重千百倍,剝抽蠶絲,衣物都是血造成的!居士們供僧要有智慧,否則三贏變了三輸。
----《持戒這些事》
Ⅲ 和尚可以帶帽子嗎
可以 和尚成道前是普通人 光頭只是向人們展示自己立志學佛 人的頭發是最能變花樣的東西 所以出家人首先要剃光頭
Ⅳ 在家居士供過佛的東西可以在供給僧人么
居士供養僧人應注意些什麼
佛法強調布施,這對於在家眾而言,是一條非常殊勝的迅速積累福報資糧的業行。更為甚者,如果我們如法,供養清凈的比丘僧團,那麼所獲得的福報,則更是無窮。然而,我們是否知道,如何依法而行供養么?此文,就想簡述供養比丘僧團,所需要注意的幾大問題。
比丘所能接受的供養,以衣、食、葯、缽、坐具、卧具、資具等為主,那麼如下,就圍繞這一些供養品,來談談如何依法而行供養。
食:關於比丘的飲食,我們需要注意。佛制比丘當正命而活,日日行乞、依團食而活;然而佛陀還是聽許比丘接受供養,那這對於居士而言,就是絕好的積累福報的機會。食有時食與非時食。先說時食,也就是主食,一般是日出之後、正午之前,是食主食時。其餘時候則為非時。時食,有五大類:飯、糕點、餅、肉、魚。當然,還可為:根、莖、葉、花、果。那麼這些食物,都是可以在正時食用。佛陀對於食物的態度,稱為葯。是維持肉身所必須之物,和病人需要吃葯的意義相等,以體現制戒的根本精神:少欲知足知慚愧。在主食方面,佛陀雖未制比丘不許食肉。然而,卻當避開人肉、人血、象、馬、狗、蛇、獅、虎、熊、豹等獸肉。豬、牛、羊等肉,還有一切糧食、素食,都許吃。我們作為居士,要供養比丘食物的時候,當明確,肉類必須是三凈肉。關於三凈肉的規定,不見殺、不聞殺、不疑為己故殺。那麼已經死亡的動物屍體,還是可吃。我們供養比丘的時候,一般,都是先做好了,然後再布施。可千萬不要問比丘,想吃什麼東西。如果是對於生病比丘而言,那麼這么做是允許的。比丘也可以提出一些要求(許多嚴謹持戒的比丘,雖然病重,還是不違例的),然而一般情況下,比丘是不會指定要求的。很多居士發心,或者會去特意買了新鮮的活物,殺了給比丘做食物吃。那麼當你供養的時候,如果你不說話,不讓比丘知道,那麼比丘吃了也無過,因為比丘不知道這是為他們而殺的。但是如果你告知比丘、或者比丘有天眼、或者他心通,則比丘絕對不會食用。所以,如果居士發心,給比丘做食物,還是需要注意,要用三凈肉。漢傳佛法,提倡吃素食,那麼就不會遇到這類問題。然而戒律上卻沒有相關的戒條,所以只能是提倡,而不當作為戒律看待。另外,如果比丘到家中應供。我們要供養比丘水果,那麼比丘會問:Kappiyam karohi?(是否已經做凈?)我們當立即回答:Kappiyam Bhante(已經做凈)。然後,用刀把其中的一個切開、或者用指甲掐一下其中的一個。這樣比丘才會食用。再就關於非時食,則聽在非正食時飲用。主要還是果漿,把果子打成漿,用布慮出殘渣,然後再加水稀釋,不煮、不另太濃,並不可過夜。如上是關於時食、非時食的一些建議,供大家參考。另外,我們一次給比丘們供養的主食不要太多,而且,最好是在早上八、九點的時候就供養完畢,那麼即使有多餘的殘食,也可以有充裕的時間,好讓比丘們帶回去給其它比丘們食用。因為一旦過了正午,就不能再食用時食,也不能放置過夜再食,這點需要注意。
另外,關於非時所用的飲料,各派的意見不同,可以酌情為比丘准備。可以超過一日所需,然而,如果擱置的時間,超過七日,則可以把剩下的飲料再次布施。這里有一個七日食的概念,又稱作七日葯,大凡酥、生酥、油、蜜、蔗漿,這些都可以在非時服用。然而蓄不可過七日。所以,一旦擱置超過七日,我們可以再次行供養法,供養比丘。另外在供養的時候,要親手奉到尊者面前,而不能讓尊者自取。因為比丘是不會隨意動用他人之物的,我們要表示把東西供養給比丘,他們才會食用。所以,有些居士如果發心,每天都做食物等比丘們來乞食,那是不太可能的。因為除非比丘有病,不然比丘不會每天都去你那裡接受供養。所以,建議可以自己先去邀請僧團,表明自己願意每天都提供供養。而且,千萬不要把菜譜說出。就說,邀請比丘來某處應供。那麼比丘會依律、酌情考慮。或者也可以每天把食物准備好,到比丘每日行乞的必經之路,把食物放入比丘的缽中,那樣會比較好。
如上是布施供養。如果是邀請比丘來自己家裡應供,那一般不要同時點名邀請超過三位比丘來家裡受供。我們可以按自己的能力,告知僧團,某日,希望多少位比丘來自己家裡應供。不然,比丘們是不會隨意有四個、或者四個以上的僧眾來家中應供的。這一點,是對於在家居士的提醒,不要因為自己不懂戒,而誤會了出家比丘。
衣:如法的比丘衣,有三衣:下衣、上衣、大衣。我們可以把已經如法縫制的衣服供養僧團,也可以把整塊布料供養僧團。但是其中,有一些細則,我們仍需注意。作為普通居士,如果對於如法僧衣的標准不確,那就不要隨心所欲地做。可以賣現成的,也可以賣一塊白色布匹,供養給整個僧團,讓僧團自行製作和分配。材料一般是布匹,當然,若依戒而言,則樹皮、棉、野蠶絲、獸毛(除人發)、麻,並且這些材料的混合物,都可以作為衣料。顏色呢,剛才說了,最好是白色的,讓比丘自行染色。我們千萬不要自以為好看的,買了正色的布料,比如紅、黃、黑、紫、褐等等。如果我們無法確定顏色,那就還是老老實實買白色的布匹,讓僧團自行處理。當然,我們也可以供養給某一位比丘。然而一定要對比丘表達了供養的意願,不然比丘是不會輕易自動索要的。其它的衣服,比丘們是不用的,比如帽子和第四件衣服。但是,可以用雨傘、或者頭陀傘。頭陀傘漢地很少能見到,其實,也就是類似於蚊帳的樣子。在森林裡打開,一方面可以遮避昆蟲、一方面也可以擋風遮雨。另外,在雨季來臨之前,供養雨衣、浴衣,比丘僧團也會接受。
坐具、卧具:談到坐具,首先要提醒一點:邀請尊者到居士家中臨時的坐具。和供養給比丘,比丘的日常坐具。那麼這個要求是不同的。如果我們要供養坐具或者卧具給比丘,那麼經過供養,這些資具將成為比丘的日常用品。那麼要求會比較多些。首先,卧具不可高於八指。床足不得刻有獸形圖案。禁止兩人同卧一床,所以,以兩人能平躺的床為廣大床,為非法。坐具的規定類似,只是後來開許,可高於八指。不過仍然不能在足底雕以獸紋。許用卧褥,但不得填以棉、人發。其它如樹葉、草、羊毛等均可。坐具上也許用座墊,然而以實用為標准,過於美飾的,不許用。如上,大概就是對於坐、卧具的要求。如果我們邀請比丘來家中做客,則沒有那麼高的要求,一般的椅子都可以請尊者坐。但是不能用獅子坐。俗家卧具一般亦不許用。不過對於坐、卧資具的要求,不是一般在家人所能明確了知,如果確有發心想供養比丘的,可以去如法的僧團中去看一下,或者就買一些現成的,那樣會比較如法。
缽:如果居士要供養缽,那一般就容易一些。因為我們都會去買,而很少有這個條件,親手做一個給比丘。以瓦、鐵兩種材料所制,禁用其它材料。一般有大、中、小三種缽。如今一般使用的是中缽,直徑差不多是21厘米。一般全套的,則有缽蓋和缽袋等,這個,我們可以在店裡買到,不用太操心。不過漢地有許多缽,會在上面刻字,雕花,以金線勾邊,那麼這些,都是不被許可的。
資具:除了上述這些資具以外,還有其它的資具,也是我們可以行供養的,比如針盒、腰帶、濾網、剃刀、鞋。居士對於這些小資具的標准,很難確准,所以,不必太過苛求。只要到專門的商店裡,購買如法的資具即可。關於鞋,最好是塑料的;而且不許覆蓋到腳面、腳跟、腳尖。所以,日式的,可以夾入大腳趾虎口的那種,最為合適。
葯:關於葯物,一般不建議供養保健葯。因為作為居士,很難知道,哪些葯物是如法的。並且,比丘們是否能夠食用這些葯物,這也是一個問題。所以,關於葯物,可以到當地,請知情的凈人代辦,這樣會比較好。關於如何請凈人幫忙,這一點,會在下面重點談。
凈人:這里,需要談一個很嚴肅的問題。關於比丘不允許擁有任何形式的貨幣以及有價財產的問題。這一點要提請在家人注意,不要供養給比丘任何形式的貨幣。也不要私自給出家人送什麼有價財產。因為作為一個清凈的比丘,他必須是舍財的。這里,就有一個問題,如果我們實在不知道該買什麼東西供養比丘的時候,我們可以找凈人代理,而千萬不能對比丘說:我供養這些錢給您。那樣,比丘一定會默不做聲予以拒絕。所以,我們當學會如法行供養,我們可以說:尊者,我想供養一些資具,請您告訴我凈人是誰。這樣,比丘會告知凈人的情況。我們可以把錢給凈人,托凈人代理。當然,我們應當把結果告訴比丘。讓比丘在適當的時候,去向凈人拿資具。大概也就是這樣,總之,我們記住一點,出家意味著舍財。所以,正命而活的比丘們,他們所使用的一切,都不屬於他們的私財。是故當他們身亡之後,所使用的資具都將交給僧團,分配給其它有需要者。
女眾:接下來要說的一個問題,是關於女眾所特有的。作為女眾,為了要成就比丘的如法戒行,當有一些須知。比如,不得與比丘私處,不得與比丘觸碰,不得與比丘通宿一室。那麼比較好的做法,是女眾莫要輕易接觸比丘。如果需要聽到比丘開示,則需要當場有一名有智男子坐陪。另外,電話、信件的傳播方式,太過秘密,所以最好不要用這些私人方式,與比丘交流。哪怕是講解佛法,最好當場也有一名有智男子坐陪,不然,比丘將只能開示五到六句話。雖然戒律有規定,可以站起來、坐下重新說,或者有其它方法可開許,然而畢竟還是找一位有智男子坐陪,這種方式會比較方便些。
遇到女眾要行供養,則絕對不許觸碰比丘。一般比丘會在面前放一塊布,女眾可以把供養物放在布上,則比丘可把布拖到自己身邊,再取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和比丘私處一室,尤其是晚上。哪怕是有病患,需要照顧病患的時候,亦不許獨處一室。可請男眾照顧陪夜。我們不要有一種觀念:某某比丘是我私人的,其它人不能來照顧。那麼這種想法是愚痴的,如法的比丘僧團,是全人類的聖寶,不屬於任何一個人所有。所以,還是要如法行供養,不可意氣用事。對於我們而言,如何做到自身的如法,另外還要考慮到是否會影響到他人。那麼這一點,作為居士,則要謹慎考慮,所以這里還是需要大家了解這些情況。如上,簡述了在家人如法供養清凈比丘僧團所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希望這篇文章,能夠使得廣大在家眾學習一些相關的戒律。因為,要做到如法供養,那麼必須要先學。不學,將不可能做到如法。漢傳佛法有這么一種說法,說居士不準閱戒。這一點,還是很值得我去置疑。試問,如果不學,那麼居士當永遠不知如何依法行布施。那麼這樣,對於僧團而言,不可能是一件好事。所以,我們還是當要樹立正信。當學的,還是要學。因為佛陀說過,佛滅後,當以正法律為導師。
Ⅳ 供養僧人可以用錢嗎
一、財供養:根據《増一阿含經》中佛的開示,在家人宜以四件事供養出家僧人,即衣被、飲食、卧具、醫葯。
1、衣被:「衣」即袈裟,而有三品。上品二十五條及九條,中品七條,下品五條。「被」即覆身之物,此皆可以蔽形體,禦寒暑,嚴肅威儀,以成道業,是以供養佛僧也;
2、飲食:飲即種種漿水,如果漿、甘蔗、葡萄等漿;食即柴米油鹽等日常食品,此皆可以資色身,進道業,而證菩提,是以供養佛僧也;
3、卧具:卧具即床褥被子枕席之類,此可以調攝身心,將養勞苦,以進道行,是以供養佛僧也;
4、醫葯:醫葯即冷熱甘苦辛酸草木諸劑,及金石丹砂之類,此皆可以治溫寒濕燥之病,藉以固身延命,成就道業,是以供養佛僧也。
現代社會出家人的生活已經和佛陀在世時有了很大的不同,佛陀規定的「四事供養」是以能滿足最基本的生活即可,不宜供養太多,以免增長出家人的貪心而壞其道業。但現在出家僧眾的用品往往也隨著時代發展而進步,如手機、汽車、電腦等現代化工具也基本上經常用到,所以大部分居士都直接以金錢供養來代替。此事利弊參半,但作為在家居士而已,只要自己拿出真誠供養僧田之心,也是修福的一個方式。
二、法供養:普賢行願品中說,一切供養中,法供養最。我們除了在財物方面對出家僧人供養之外,最好的供養就是按照佛的教誨,如法修行,選擇適合自己的一個法門,一門精進,長時熏修,出離三界,永斷輪回,這才是最殊勝的供養。
Ⅵ 居士供養僧人應注意些什麼,佛教網
1 佛門裡面講供養法師,這是福報,怎麼供養?佛給我們講,四事供養,不能過分。這個四事是什麼?飲食、醫葯、衣服、卧具。
2 供養不在物質多少,在心量。量大福就大,你修的是大供養;量小怎麼修都是小供養,這總要知道。
3 供養不能過分,隨分隨力,表我們的誠意敬心就好。供養過分了,他拿你的供養去造惡業,他有罪,你有過失。所以供養要有智慧,如果沒有智慧,往往就造業。
4 你要是供養一個外道,供養一個不如法的道場,這個道場建立,它天天在造業,那好了,他造了罪業,你將來要跟著倒霉。他為什麼能造這么大的罪業?你幫助他的。他墮地獄,你也得跟著去,免不掉的。
5 所以要知道,供養要有高度的智慧。尤其是供養法師,你們常常聽到供養法師功德很大,在我看未必,甚至於我所見到的,供養法師不是功德很大,是罪過很大。
6 法師身上沒有財,他就會好好地修行,乖乖地天天在念經、天天在念佛;財一多,他一沾上名聞利養,他就會胡思亂想,造無量無邊的罪業。名聞利養,那是害人的東西,你拿這個東西來供養法師,那是消滅佛法。滅佛法的果報,將來墮阿鼻地獄。
7 所以我這么多年來,我在講席當中,沒有勸過人建道場,也沒有勸過人去供養法師。我教給大家印經、放生、施捨醫葯,這三個沒有大過失,可以避免造業。
8 大家供養法師,求的是什麼?求福、種福。如何為大家修真實的福報?真實的福報,是普賢菩薩講的「請轉XX,請佛住世」,我多年來就幫大家做這兩件事。請轉XX,我們印經;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佛也就常住。
Ⅶ 和尚過齋可以戴帽子不,依據是什麼
僧人過齋的儀軌與行持那是人家出家律規定的是。與你無關。
我們普通人沒有權利看出家律,也不能拿著出家律來衡量出家人是否如法。
所以你也不要找依據了。因為在家人是不可以看出家人過失的更不可以隨便宣傳出家人過失。這對你有好處。不還是多擔心擔心自己的前途吧。別人是否如法與你的解脫毫無相關。
Ⅷ 居士供養僧人衣服,僧人的衣服是不是要給居士
僧人的僧服居士也不能穿的,可以給需要的僧人穿吶。
Ⅸ 去寺廟可以戴帽子嗎
可以,只要在禮拜佛菩薩聖像的時候,在禮拜僧人的時候,在佛子們相互問好的時候不要戴帽子,平時進出可以。
Ⅹ 供養僧人衣服有何功德
功德?這裡面用這個詞也沒問題,但是不貼切,用善業比較好,畢竟是有漏功德,況且您還在意識里把這種供養當做交易,否則您也不會來問不是嗎?
所得善業估計至多就是來世不少衣服穿,僅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