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歐包和和一般的麵包有什麼區別
「歐包與麵包的區別:歐包的個頭比較大,分量比較重,顏色比較深,外面通常撒上一層白色粉末。且是低糖、低油、低脂、高纖,內部組織細致均勻,風味香甜柔軟。而麵包則個頭小,分量比較輕,顏色比較淺。且無糖、無油,吃起來硬,有鹹味。」
❷ 歐包和麵包都有哪些區別呢
硬歐麵包:一般為較低成分麵包,配方中使用的糖、油脂皆為麵粉用量之的4%以下,具有外脆內軟的特質,如法棍。其特性等具有吐司麵包所不及的濃馥麥香味道,表皮要硬或脆,內部組織需有韌性,但並不太強,有嚼勁。老歐麵包:老麵包是指麵粉自然發酵到即將變酸或微帶酸味時烤出來的麵包。與現代的普通麵包相比原料單一,沒有增添雞蛋、牛奶、巧克力等原料,也沒有現代麵包蓬鬆、好吃,口感偏硬,但是比較健康,比如像大列巴之類的。簡單說:硬歐包代表---法棍,外皮硬,裡面氣孔大,有咬勁兒,吃的時候有撕扯的感覺;老歐包代表—俄羅斯大列巴,硬、緊、結實;硬歐包和老歐包東方人有時候吃不慣,覺得太硬費勁,但習慣後會有越嚼越香、離不開的感覺。所以經過不斷的改良後就出現了適合東方人吃的軟歐包。軟歐麵包:一般為較高成分麵包,配方中使用的糖、油脂皆為麵粉量的10%以上,餡料應為面團重量20%以上,組織較為柔軟,可應用各式餡料來做成最終之烘焙品。其特性為成分較高,配方中含糖、蛋、油脂量較多,外表形狀及餡料變化多,外觀漂亮美觀,內部組織細致均勻,風味香甜柔軟。(但也有不加或者稍加奶糖,是使用各種發酵烘焙手法保持麵包的軟度的)軟歐包是近年新寵,外皮比硬歐包略軟,內心也比硬歐包松軟,具有歐包的麥香味,又有日式的軟,但蛋糖油奶相對比日式少,比較適合亞洲人口味兒。軟歐包不是傳統的麵包,算是個改良品種,是在歐包的造型、技術和日式軟麵包的口感之間找的一個平衡點,為了達到內心的軟,它不能完全象硬歐包一樣無糖無油、因為它需要一些副材料或者發酵手法來達到軟的要求;而它又有歐包的要求,所以不能只在外形方面象硬歐,配比方面也應該有點兒歐式麵包的樣子,它可以有糖、有油、甚至有蛋,但相對來講這些副材料的量要用得少一些。
❸ 帽子和帽子(頭戴)有什麼區別
圓形禮帽是絕配 我之前就是這樣的。。。或者想帥氣一點 鴨舌帽之類的應該也可以
❹ 蛋糕和麵包的區別是什麼
1、做法不同
蛋糕是由烤箱製作的,蛋糕是用雞蛋、白糖、小麥粉為主要原料。以牛奶、果汁、奶粉、香粉、色拉油、水,起酥油、泡打粉為輔料。經過攪拌、調制、烘烤後製成一種像海綿的點心。
麵包也寫作麺包,一種用五穀(一般是麥類)磨粉製作並加熱而製成的食品。以小麥粉為主要原料,以酵母、雞蛋、油脂、糖、鹽等為輔料,加水調製成面團,經過分割、成形、醒發、焙烤、冷卻等過程加工而成的焙烤食品。
2、材料不同
蛋糕的材料主要包括了麵粉、甜味劑(通常是蔗糖)、黏合劑(一般是雞蛋,素食主義者可用麵筋和澱粉代替)、起酥油(一般是牛油或人造牛油,低脂肪含量的蛋糕會以濃縮果汁代替),液體(牛奶,水或果汁),香精和發酵劑(例如酵母或者發酵粉)。
麵包就是以黑麥、小麥等糧食作物為基本原料,先磨成粉,再加入水、鹽、酵母等和面並製成面團坯料,然後再以烘、烤、蒸、煎等方式加熱製成的食品。
3、特點不同
蛋糕配方中油脂用量高達麵粉的60%左右,用以潤滑麵糊,使產生柔軟的組織,並幫助麵糊在攪混過程中融合大量空氣以產生膨鬆作用。一般奶油蛋糕、布丁蛋糕屬於此類。
麵包的配方特徵是油和糖的比例較其他的產品低一些。根據國際上主食麵包的慣例,以麵粉量作基數計算,糖用量一般不超過10%,油脂低於6%。其主要根據是主食麵包通常是與其他副食品一起食用,所以本身不必要添加過多的輔料。主食麵包主要包括平項或弧頂枕形麵包、大圓形麵包、法式麵包。
❺ 請問帽和帽子有什麼區別
硬講的話,還是有點區別的
帽是一個泛指,泛指像帽的東西,例如螺帽、感冒等等
帽子是個專指,就是頭上戴的帽子
❻ 歐包和普通麵包有什麼區別呢
軟歐包和普通麵包相比還真的算是少油少糖的,而且大部分的軟歐包都是用全麥粉製作而成,更加天然健康。比如去年爆紅的臟臟包、白富美都是屬於軟歐包。吃起來會比普通麵包稍稍硬一些,但內部的纖維層次也會更明顯。硬歐包其實我們會更熟悉一些,比如蒜香法棍就屬於硬歐包,基本無糖、無油,味咸,吃起來更硬。
❼ 歐包和麵包有什麼區別
1、外觀:一般歐包的個頭比較大,分量比較重,顏色比較深,形狀偏歐式,外面通常撒上一層白色粉末。普通歐包則個頭小,分量比較輕,顏色比較淺。軟歐包在外觀上與硬歐包沒有太大的區別,可能就是看起來更加膨鬆飽滿,更加的漂亮美觀。
2、內里:硬歐包無糖、無油,吃起來硬,有鹹味。例如:法國的長棍麵包。軟歐包則是低糖、低油、低脂、高纖,內部組織細致均勻,外脆里嫩,內陷豐富,風味香甜柔軟。
例如:臟臟包。普通麵包則非常的軟,沒有軟歐包那種Q彈爽滑,具有高糖、高油、高脂的特點。歐包一般切片食用,普通麵包則是一個一個的吃。
3、歐包與普通麵包的區別:歐包都是比較健康營養的,有天然的麥香,普通麵包則營養少,油脂高。近軟歐包更是烘焙界的寵兒,刮出了一股席捲九州大地的罡風。
4、歐包從字面上來看不難理解,通常就是指歐洲的麵包。歐洲土地雖小,卻有眾多國家。這些國家有著自己獨特的美食文化,但多數情況下,他們都以麵包為主食。
歐包就是一類被歐洲人用作主食的麵包。而歐包給人的感覺,就是硬和干。甚至有人開玩笑說歐包是可以當凶器的一類麵包。
5、麵包是一種神奇的食物,它經過揉搓、發酵、烘烤而成。相傳在公元前2600年左右,一個偉大的夜晚,一個埃及奴隸為主人烘烤用水和麵粉製成的面餅。結果他睡著了,爐火也滅了。
第二天面餅發酵,比昨晚大了一倍。他一覺醒來,又匆匆把面餅塞進爐子。然後就有了幾千年歷史的麵包。
❽ 烘焙西點的師傅戴的帽子和廚師戴的帽子有什麼區別
廚師帽都是一樣的,只是廚師長、廚師和廚工的帽子有高矮之分;廚師服的紐扣也是用金色、黑色和白色來區別的。此外,好的廚師即使戴廚師帽一般也是剃光頭的。
❾ 帽子麵包怎麼做
帽子麵包做法
食材
主料
雞蛋
4個
低筋粉
60g
色拉油
40g
白糖
60g
牛奶
40g
抹茶粉
10g
高筋粉
300g
白糖
25g
酵母
4g
淡奶油
40g
黃油
30g
鹽
5克
輔料
水
適量
步驟
1.准備好酵母;
2.抹茶過篩後待用;
3.准備好黃油;
4.把除黃油及酵母外的所有材料拌勻後放置一個小時。這里加水時需要分次加入,不能一次性全部倒入。(這是一個省力的揉面法前期工作,可以視自己的情況而定數小時以上);
5.放置面團材料的期間,我們來進行抹茶蛋糕的製作。所需材料4個全蛋, 60克低粉, 40克色拉油, 60克白糖, 40克牛奶;8克抹茶。分離蛋白蛋黃,分三次往蛋白內加入白糖,將蛋白打發至小彎鉤狀態待用;
6.往蛋黃內加入牛奶及色拉油,再加入15克白糖;
7.用打蛋器打勻;
8.加入篩過的8克抹茶粉及低筋粉;
9.用電動打蛋器攪攪(不接動電源的狀態下),然後接通電源後攪打5秒左右;
10.再用切刀拌幾下,抹茶蛋黃糊就拌好了;
11.往抹茶蛋黃糊里瓢入三分之一的蛋白糊,
12.用切拌的手勢拌勻;
13.重復上面的步驟多一次;
14.將拌好的抹茶蛋黃糊倒入到餘下的蛋白糊中;
15.用切拌的手勢拌勻;
16.將拌好的蛋糕糊倒入到6寸蛋糕圓模里,抓住圓模邊沿振動一下把蛋糕糊里的氣泡振走;
17.預熱烤箱150度,將抹茶蛋糕糊放入;
18.烤60分鍾左右至抹茶戚風蛋糕烤好取出倒扣放涼後待用;
19.將放置了1個小時後的面團材料倒入麵包機的麵包桶內,灑入酵母,啟動和面功能鍵;
20.在麵包機將材料攪拌成光滑擴展階段的面團時,加入黃油,繼續讓麵包機進行攪拌工作;
21.麵包機和面程序的前期工作完成後,取出一小面團拉開,看看面團的效果,如圖效果(很厚的手套狀態,都有著很大的破洞,說明面團揉得還不是十分的到位)
22.用手拉扯摔打了50下左右後的面團手套效果,這個狀態非常的不錯了,有了很薄的面團手套狀態,說明面團己達到了完全階段;
23.將達到完全階段的面團整圓放入麵包機進行一發,發至兩倍大,用手在中間戳一個小洞,小洞不回縮表示發酵好了;
24.把一發好的面團從麵包機里取出來排氣,再分成三小團;最小的這團加入2克抹茶粉揉勻;蓋保鮮膜醒發15分鍾;
25.將放涼後的抹茶戚風蛋糕修成自己需要的圓形;
26.取醒發好的最大塊面團再排氣後用手拉扯整成薄圓片, 放在烤盤中間,把修好的抹茶蛋糕體放在圓面片上;
27.另一團面團也整成薄圓片,蓋在抹茶蛋糕體上,整理好邊沿,此時己有了帽子稚形;
28.烤箱里放一碗熱水,功能鍵擰到發酵處,將帽子稚形面團放入烤箱進行二發;
29.取醒好的抹茶麵團一部份擀成薄面片,壓出5片小圓形面片;
30.然後如圖排好;
31.由上往下捲成團;
32.再用刀對半切開,微微再整理一下,即可得兩朵小玫瑰花;
33.另外將一小團抹茶麵團搓成小條狀;
34.把抹茶小條圍在二發好的帽子面團上,將抹茶玫瑰花也鑲好,大草帽麵包的形態就出來了;
35.預熱烤箱170度,烤30分鍾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