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整裝革命,是攪局者還是破局者
攪局者還是顛覆者 2014-03-24 00:32 在公眾視野,造紙企業是相當模糊不清的,盡管來自這個行業的信息多數情況下與污染關聯;同樣,人們對造紙整個行業的關注度並不高,盡管這個行業與國計民生緊密相連。不過,有一種現象值得關注
『貳』 為什麼楊基威認同馬雲攪局金融行業
馬雲認為未來的金融有兩大機會,一個是金融互聯網,金融行業走向互聯網;第二個是互聯網金融,純粹的外行領導,其實很多行業的創新都是外行進來才引發的。金融行業也需要攪局者,更需要那些外行的人進來進行變革。
金融生態系統主要特點應該是開放。中國的金融監管過度,美國則監管不力。監管過度會讓生態系統變成一個農場,想種什麼種什麼,不想種的永遠進不來,但真正的生態系統一定是開放的,百花齊放。對於中國金融業來說,讓更多人參與比多發幾張牌照顯得更重要。
風險永遠存在,但是我們必須用創新的方法解決風險,永遠不要忘記,我們的目的是解決生活問題、商業問題和商貿問題。我跟很多人一樣以前抱怨很多,說金融這不對那不對,後來了解多了發現,人家也沒辦法。中國的金融行業特別是銀行業服務了20%的客戶,我看到的是80%沒有被服務的企業。把他們服務好,中國經濟巨大的潛力就會被激發出來。我們必須用新的思想、新的技術去服務他們。這可能是中國未來金融行業發展的巨大前景所在。
有時候我們認為,我可以做得更好,因為不懂,而世界往往是被那些不懂的人搞翻天的。所以,開放首先是思想開放,不是政策開放。只有思想開放,才可能有技術開放、政策開放。
中國不缺銀行,但是缺乏一個對10年以後經濟成長承擔責任的金融機構。今天的金融,確實做得不錯,沒有今天的支撐20%客戶這樣的金融機構,中國的經濟30年來不可能發展到今天。但是靠今天這樣的機制,我不相信能夠支撐30年後中國所需要的金融體系。很多問題不是今天造成的,而是歷史造成的。我們很難改變歷史,但我們可以改變未來。今天做准備,10年以後才有機會。今天我們引進開放,可能會有問題,但是今天的問題就會變成10年以後的成績。
所以,我作為一個外行者,一個不懂金融的人,對金融好奇,不是因為它能掙多少錢,而是因為它可以讓很多人掙錢,可以讓很多人發生變化。我希望外行人能夠參與這個領域,不僅僅是來攪局,而是共同創造一個未來。金融是為外行人服務的,不是自己圈裡自娛自樂、自己賺錢的。
『叄』 吳海軍的攪局者
別人賣七八千元的筆記本電腦,同樣的配置,他敢打出「4999搬回家」的廣告。別人賣上萬元的筆記本電腦,在他那裡能便宜20%至40%。深圳市新天下集團董事長吳海軍和他的「神舟」電腦一道,一時間成了IT界的「攪局者」。短短幾年工夫,吳海軍造出的「神舟」筆記本,憑借低價格優勢,迅速坐上了國內筆記本電腦零售市場上的第二把交椅,僅次於老大哥「聯想」。
吳海軍
「便宜沒好貨,你的筆記本肯定偷工減料了吧」,總有人這么問吳海軍。面對那些外行,吳最常用的一個方法就是,將自己手頭的筆記本重重摔在地上,然後反問一句,「你拿其他筆記本摔一下試試」。時間久了,吳發現這是對付外行最好的辦法。其實,內行人都知道,IT行業有一個定理就是——產品性能越高則價格越低。拿電腦最關鍵的部件CPU來說,「3月24日我們廠家都會接到英特爾的報價單,從4月1日開始,所有產品要更新。3月31日以前即第一季度時,2.26G的CPU價格是40美元;到了第二季度時,這兩種CPU已經不賣了,更好的2.66G的CPU價格才33美元,這就是更先進的東西更便宜的道理」。
通常的情況是,每個廠家都會得到CPU廠家的最新報價,也都可以公平地在第一時間拿到最新產品,但不同的是,大多數廠家裝有新CPU的產品都會在幾個月後才面世。「速度制勝。」3月末剛剛從歐洲考察歸來的吳海軍道出了成功的秘訣——在電腦這個行業,產品性能提高一倍,價格卻可以降低一半,關鍵看如何運作。「我在歐洲的時候,發現電腦基本都是惠普、宏基、東芝等品牌,每個銷售店裡每個品牌都有約5台樣品,這樣,1000個店就是5000台存貨,1萬個店就有5萬台存貨。但是,對電腦行業來說,如果兩周還賣不出去,就意味著這個產品是失敗的。」吳海軍說。
電腦核心零部件的生產能力基本都掌握在國際大廠商手裡。「打開所有電腦,核心零件無一不是來自那幾個國際大廠商,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降低成本很關鍵。」吳海軍透露。「如果上個季度的貨這個季度還在賣,你的產品就又貴性能又差,怎麼和別人競爭?你會死得很慘。」吳海軍說,「神舟」電腦沒有死,而且活的很好,原因是他總能比別人快半拍。
「很多企業老總已經官僚化,打高爾夫,旅遊,娛樂,產品核心部件的采購則讓下級去弄,自己無法掌握最新情況,結果是慢魚被快魚吃掉了。」吳海軍則不同,公司重要部件采購,由他一手掌握。隨便什麼時候,他都能背出任意一款CPU的最新報價。連采購的事情都自己親自做,吳海軍常常被人嘲笑「不懂管理」。每逢這個時候,他會回敬一句,「戴爾公司做這么大了,關鍵部件的采購還是老戴爾親自抓」。吳海軍認為,老總抓采購,恰恰是飛速發展的IT行業的管理特點。
每天晚上9時以前,全國30多個分公司的銷售情況都必須上報給吳海軍——今天多少台電腦賣掉了,多少台還在庫房,多少台正在路上……無論身在何處,這是吳海軍每天必做的功課,「這決定了整個企業的決策速度」。在吳海軍率領的新天下集團,有一個外人無法理解的不成文的規矩——副總裁以上的管理人員不許用電腦。外人把這當成了笑話,吳海軍卻有自己的道理,「公司高層需要的是人腦不是電腦」。在他看來,對海量信息的粗處理,完全可以讓秘書代勞,重要的信息和文件直接列印給他看。
『肆』 寵愛鏈這個項目怎麼樣啊有知道CA的老哥嗎
竟然有人提問,看樣子寵愛鏈也有一定知名度了,話說我還真的研究過寵愛的白皮書,簡單來說,CA是一個專注於寵愛鏈是基於區塊鏈技術架構打造的服務於寵物產業的寵物大數據及寵物電子病歷公鏈;就是寵物+區塊鏈技術結合了
因為我自己養了只二哈,對做寵物的行業比較感興趣,我家狗因為細菌感染去了醫院,其實很小的一個問題,但是一頓檢查,花了670塊錢,我都不知道為啥看這個病要這么多錢,收費標准食啥,這比人看病還要貴啊,如果區塊鏈技術可以解決信息不透明,信息鏈斷裂等較為普遍的信息混亂狀況,那我對這個項目的前景是相當看好的。
而且,在深扒的過程中,CA的社群營銷以及社區活躍度,非常好,所以對這個項目保持了一定關注,最近看他們官方群不停在發布新的進度,感覺這個團隊做事效率挺高的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項目的一點了解,很期待寵物行業有攪局者
『伍』 X5 xDrive45e是行業的攪局者他們是這么說的...
寶馬X5的成功,我想是其他任何汽車廠商都復制不了的,而全新混動xDrive45e作為X5的一個重要分支,則開啟了寶馬混動系統的新紀元,為什麼這么說?
校對:彭炫愷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BMWSKY寶馬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陸』 汽車行業為什麼沒有類似「神舟電腦」的攪局者
第一,汽車比電腦的技術含量高得多得多
第二,汽車行業資金需求量巨大,一家整車工廠動輒需要70億資金才能完成廠房建設和產品引進——如果要研發車型,另算
第三,汽車行業已經百年歷史,非常成熟,歐美大公司的運作不是沒有瑕疵,但是改進空間不是很大,因此同樣的車別人10萬,你賣5萬,那不可能,產品肯定在某些方面不如別人
第四,汽車涉及全家人的安全,廉價電腦壞了就壞了,廉價汽車跑著跑著突然冒煙了或者沒剎車了,誰敢為了省錢去賭那個啊
『柒』 行業攪局者還是為民做主者,小米如何平衡智能手機越來越高的價格
年來,隨著互聯網手機品牌扎堆,紅利逐漸下降,線上市場的日子變得難過起來,曾經很「酷」的小米也逃避不了遲早要面對的困境。雷布斯其實很清楚,手機廠商終究還是要走到線下去,這樣才能長久的發展,所以小米請了代言人、花錢投入宣傳打廣告、找線下渠道代理商合作、推出運營商定製版本等等一系列舉措,這一切的努力就是為了讓小米手機銷量繼續增長。
為了線下渠道的長遠發展考慮,上調單台售價對於小米目前的渠道建設,品牌宣傳力度以及高端市場布局都是積極的,甚至對於整個手機行業的發展也是有利的。為什麼這樣講?從行業角度來看,小米手機賣的便宜,其他手機廠商也只能硬著頭皮跟著小米一起玩低價,但是利潤空間被壓縮,這些企業賺的錢就少了,往創新研發中投入的資源就跟不上,也不利於手機行業的創新發展?就拿魅族來說,為什麼自身研發跟不上,光賣個手機都虧了13個億,哪裡還有研發資金?
『捌』 金融行業需要攪局者 人民日報多少版
人民日報2013年6月21日第10版經濟版
『玖』 為什麼說酒店業或將成為聯合辦公行業新的攪局者
在聯合辦公行業中,不乏各個行業的跨界「攪局者」。但擁有資產運營和服務優勢的酒店業是否會成為行業的創新力量?
先行者、跨界者、投機者並存,誰會先找到行業的突破口?
從2015年初到現在,聯合辦公行業的發展已經經歷了一輪摩爾定律周期。經歷過從2015年4月到2015年底的泡沫興起期之後,當前的市場現狀是先行者、跨界者、投機者並存。傳統孵化器、創投機構、管理咨詢公司、房地產開發商以及媒體都先後進入這一領域,其中也不乏產業資本的強勢入駐。
光房地產開發商來說,今年下半年,龍湖地產和首創置業就先後在聯合辦公領域試水創新業務。11月15日, 龍湖地產 攜手聯合辦公品牌「夢想加」發布 「一展空間」,並宣布計劃發展300個長租公寓和20個一展空間的項目。
11月28日, 首創置業 與優客工場、共享際三方達成合作,並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未來三方將在全國七個城市,十八個項目中實現合作。
依託於自有物業和傳統地產商的背景, SOHO中國 於2015年2月推出了聯合辦公品牌——「SOHO 3Q」作為房企轉型的突破口。此外, 萬科 在去年7月推出了首個聯合辦公項目——「雲工坊」,在去年9月與P2聯合創業辦公社正式簽約,並合作推出新產品,旨在打造辦公的全生態體系。
更值得一提的是,不少擁有傳統地產運營經驗的地產人紛紛投身於聯合辦公行業: 前萬科高級副總裁、北京區域本部首席執行官 毛大慶 離職後創辦了 優客工場 ; 方糖小鎮 創始人 萬里江 曾是上海德必集團聯合創始人,創業前擁有近10年的園區運營經驗; 主打服務式辦公的 世鰲國際 創始人 劉天飈 創業前擁有5年的美國商業地產運營經歷; 星庫空間 創始人 白羽 曾是恆大副總裁 ,擁有多年商業地產運營經驗。
酒店業憑借自身的管理服務和資產資源成為新的入局者
不難看出,此前跨界轉型踏入聯合辦公市場的從業者多擁有地產運營背景。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酒店業從2016年上半年也開始進軍這塊市場,它們會是聯合辦公行業新的攪局者嗎?
華住酒店集團看中聯合辦公市場:先後投資思微、方糖、創邑
華住酒店集團成立於2005年,是國內第一家多品牌的連鎖酒店管理集團。2010年3月,華住前身「漢庭酒店集團」在納斯達克上市。發展11年來,華住酒店已擁有12個酒店品牌線、近3200家酒店。
自2015年開始,華住酒店開始布局聯合辦公空間,這是它繼中檔酒店、長租公寓之後的又一轉型布局,在近2年的時間內,華住先後投資了思微、方糖、創邑,並與勵業公社展開了深度合作。
6月20日,深圳本土聯合辦公空間思微SimplyWork獲得IDG資本、華住酒店集團及萬科商業地產聯投的3000萬A輪融資 ,華住創始人季琦曾表示希望通過聯投共同推動辦公企業的發展。
9月9日,聯合辦公品牌方糖小鎮完成近2億元A輪融資 ,此輪融資由鼎暉投資領投、歌斐資產和華住酒店集團跟投。而在去年11月, 華住酒店集團和天使投資人馮波曾領投方糖小鎮的3000萬天使輪融資 。
12月2日,CREATER創邑宣布完成由華住酒店集團領投的億元級融資 ,雙方將進一步打通線上線下資源,華住未來會藉助CREATER創邑所擁有的全產品線運營能力,爭取在共享辦公行業打造高品質的全類型辦公服務提供商。
與勵業公社展開深度合作,華住集團推出全新共享辦公空間
在今年初,華住集團董事長季琦作為發起人聯合吳小丹、朱潔、陳修侃創立了空間社群產品——勵業公社,並宣布這是圍繞全季酒店推出的全新共享辦公空間。
通過將現有的酒店空間升級為服務式辦公產品,並激活商旅客戶的碎片化辦公需求,華住與勵業公社旨在打造「酒店+辦公」的辦公空間。同時,這也是國內首個辦公業態與酒店行業合作共生的商業模式。
錦江投資聯合辦公空間「鼻祖」——WeWork
除華住外,另一家國際酒店集團也將轉型的觸角伸向了聯合辦公領域。2016年10月13日,上海錦江國際酒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確認了投資美國聯合辦公空間WeWork的消息,包括錦江酒店在內的投資者向WeWork投資了2.6億美元。
錦江國際集團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綜合性旅遊企業集團之一,公司注冊於1991年,以酒店管理與投資、旅行服務及相關運輸服務為主營業務,錦江酒店是集團核心產業之一。本次錦江向聯合辦公領域的跨界注資很可能是其謀求轉型的戰略之一。
「攪局者」的優勢:管理服務和品牌形象
從兩家大型酒店集團接連向聯合辦公領域注資的事件中可以看出,聯合辦公已經成為酒店業轉型的方向之一。
近年來,華住酒店集團較為注重在空間運營方面的全產業鏈布局,除酒店業務外,頻頻出現跨界創新的大動作。據悉,目前華住已延伸出長租公寓、短租公寓、共享辦公等產品,並計劃打通旗下各類產品及品牌的協同效應。
酒店業作為重線下服務的傳統行業,面對產業互聯網時代的「來勢洶洶」,正在尋求新的轉型升級之路。在消費升級的大潮流下,人們的出行住宿需求日益多元化,價格低廉的經濟型酒店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它的優勢。同時,更多的人在出行時傾向於選擇非標准化住宿,能夠提供民宿客棧等非標住宿產品的在線短租平台應運而生,傳統酒店業也受到了一定的沖擊。
因此,酒店業在近年來開始尋求多元化的跨界轉型,以適應當前的新理念和新變化,比如往中端酒店及產品升級、布局長租公寓和進軍聯合辦公空間。
未來,酒店跨界聯合辦公空間將以三種模式為主:住宿+共享空間、住宿+辦公空間、純辦公空間。在雙創的大潮下,酒店業希望通過本身所擁有的管理資源、服務優勢和品牌形象,為更多創業者或商旅客戶提供更好的辦公體驗,並藉此打造創新業務的聯動效應。
酒店業已然成為了聯合辦公行業新的攪局者。憑借本身擁有的重資產與管理、服務等資源,酒店業未來將會給聯合辦公行業注入一股什麼力量?會不會有更多傳統酒店集團進入這個領域?聯合辦公行業未來又將因此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唯有時間能告訴我們答案。
當前,聯合辦公行業正在經歷由泡沫興起期向平穩發展期轉變的過渡階段,隨著入局者起來越多,行業的洗牌也在悄然進行,各個企業正在不斷完善或發展其商業模式,以應對即將發生的行業變化。
在這個過程中,服務始終是聯合辦公發展的核心,它將是決定一家企業是否能夠做大做強的關鍵性因素。因此,放慢擴張的腳步,不要盲目追求盈利,回歸到服務的本質、做好全流程服務體系的搭建才是一家聯合辦公企業應有的核心優勢所在。
2016年最後一場行業盛會,第二屆創新獎評選再度來襲,12月23日,北京亮馬橋四季酒店,見證新資本、新產業、新技術、新理念帶來全新變革。科技賦能產業,見證下一個商業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