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找 粵語 咖啡店 啊。。。。。。。
邦特咖啡的愛情故事
咖啡其實是一種愛,咖啡的愛情是沒有結尾的,喝咖啡的時候,眼光里不都是一半滿足一半寂寞么?喝一點,不喝完,暫時放下,留等她的香飄,一股生活的氣息和生命的沖動。咖啡,如此一種寂寞的愛情。我們在愛情里看到寂寞的自己,在咖啡中偶遇昨天的自己,在咖啡里獨自品嘗。如果沒有經歷過一場愛情的傷痛,也許不會真正懂得咖啡的物語。是的,咖啡的確是寂寞的,她高雅細膩,她纏綿多情,她幽怨苦澀,她孤傲落漠,她的快樂與哀愁,讀懂了咖啡的清幽也就讀懂了愛情的凄美,一咖啡一故事。
這是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一百多年前的一個春天,一艘英聯邦的商船在香港停泊。幾個月來,水手們看到的是藍天白雲和茫茫大海,枯燥而寂寞。船長決定,貨輪在香港補充給養。
水手中有一位英俊的男孩,名叫布魯斯•邦特(Borth•Bont)。邦特每天都去一個李姓老闆的店裡吃飯、喝中國茶,很快便與李老闆一家熟絡了,特別是那個正值青春年少的女兒,對邦特更是依依不捨。邦特對豆蔻女孩,也產生了深深的眷戀。
邦特很喜歡喝咖啡,他的家鄉有很多的咖啡豆,他把隨身帶的咖啡豆送給李老闆一袋,並細致的講解了咖啡研磨、沖泡等細節。
半個月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商船要離開了,邦特要走了。臨走,邦特對女孩說:「明年春曖花開的時候,我還會再來。」
邦特離開後,李老闆按照邦特的方法製作出了咖啡。街坊鄰居喝了,都感覺特有精神,過往的異域商人、水手喝了,都倍感親切。於是,李老闆又買進了很多原料,把店名也換成了「李記咖啡店」。
一年過去了,邦特沒有回來。二年過去了,邦特還沒有回來。
李老闆一家向過往的商人、水手打聽,沒有人給他一個確切的答案。關於邦特,後來有很多種說法,有說他回國,娶了庄園主的女兒,不再當水手;有說他參加了戰爭,成了英雄;有說他在一次遠航中遭遇了颶風,漂流到了天涯海角的孤島……
轉眼又是幾年,紫荊花開了又謝了。女孩就為著那句承諾,於是守著,等著,候著。守候,不是為了榮華富貴,不是為他買了什麼禮物,而是盼著一種生活,有他相伴,平平淡淡的人間歲月。盼著那個曾經許了諾的人,他會站在她面前,無限愛憐,一眼萬年。
「李記咖啡店」的生意越做越好,但他們一家總有一種揮之不去的惆悵,特別是女孩心靈的一隅,總有絲絲的悸動……在她那有所期待的眼神中,只能看到寂寞。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李老闆一家取下了那塊「李記咖啡」的牌子,換成了「邦特咖啡店」。咖啡演繹了邦特和女孩在一起時的甜蜜,分開時思念的苦澀,沒有結果時的酸楚,邦特店的咖啡味道更是綿延了整世界的相思。彷佛又回到最初的時光,只是那心儀的人兒早已遠離,冥冥中增加了咖啡幽雅的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