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民間繪畫、手工藝有什麼
中國民間繪畫、手工藝等民間藝術是千百年來民眾創造並享受的文化,是民眾智慧的創造,是民間文化的重要組成,是大眾的、生活的、民俗的藝術,是藝術領域中的一項分類。泛指勞動者自己,而非專業美術工作者創造,在鄉村城鎮中由民間藝人創作並廣為流傳的美術作品如:糧食字畫、年畫、剪紙、木雕、皮影、石雕、磚雕、泥塑、玩具、陶瓷等,和民俗生活密切相關,民間群眾喜聞樂見,體現出清新、質朴的藝術風格。民間藝術反映著勞動人民獨特的生活情趣,包含著豐富深刻的社會歷史信息,代表著民眾的審美理想。民間藝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種類繁復,是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內容,是民族文化的寶貴財富。 民間繪畫、手工藝等民間藝術的主要種類:牟氏糧食字畫、武強年畫、唐山皮影、蔚縣剪紙、雄縣花燈、曲陽雕刻、等這些民間藝術大都具有色彩鮮艷,造型雖已體材吉利,構圖飽滿和簡朴,粗獷古拙強烈、渾厚、率真的氣質、成仙之北方的性格。 1、糧食字畫的起源、藝術特色及用途:糧食字畫是用各種五穀雜糧顆粒製作而成的一種特殊之書畫藝術品。起源於清朝末年勞動人民為祈盼五穀豐收、天下太平,能過上吃飽飯的好日子而創制的一種民間藝術,曾作為地方官上京為民請命所奉之特殊貢品。具有很高的藝術收藏價值,是一種純手工工藝。如同刺綉一樣精細,每一粒都要恰到好處,方能出神入化的反映它的藝術風格,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將名人書法、字畫、警句、格言、詩詞等不同內容,用於真、草、隸、篆等多種字體,製作成一幅幅靈動飄逸、獨具特色的藝術作品。其作品不僅具有北方的粗獷、豪放,也具有南方的細膩、清雅,真可謂氣勢雄偉、精湛絕倫,是其它作品無法企及的。 糧食字畫作為一種特殊的藝術裝飾品,為人類文化藝術裝飾行業增色添輝。行政機關、事業單位辦公室、會議廳,掛上糧食字畫能充分體現公僕的為民情懷,時時提醒自己不忘土地,把人民時刻放在心裡,站在最大多數人民的一面,其意義是可想而知的;"民以食為天",糧食字畫用五穀雜糧所創作,與飲食文化密切相關,落盡繁華、一派天然、淳樸親切,為裝修裝飾行業獨樹一幟,增色添輝;酒店賓館、農家飯庄等飲食行業,掛上糧食字畫,有天然融合的獨特韻味,別具一格,與眾不同;生活中的人們都需要至情至愛的關懷,其作為禮品贈送友人,能體現最純真、最朴實、最信譽的感情與友情。 2、年畫色彩的特點:色彩明艷、明快、強烈、宋代出現明朝盛行。年畫:是我國民間歲末歡度春節喜慶豐收預示來年光景美好的一種最普及得民俗藝術品。 河北武強年畫:是傳統民間木刻版畫一種,以木刻版,套色印刷。構圖飽滿,線條剛強有力,設色濃郁,艷而不媚,色彩以紅、黃、綠為主,是人們喜聞樂見的一種民間藝術。武強年畫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採用杜木刻板、採用黑、紅、綠、黃、紫、粉幾套色水印的木牌畫。手工刻板,手工拓印,繪、刻、印緊密結合,古樸而精美。其構圖飽滿,線條粗放,色彩強烈,裝飾性強,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畫面結構緊湊,主題突出,人物場景簡練。刻版以陽刻為主,兼施陰刻,線條穩健、流暢。運用黑白對比手法,不失其古樸、雅拙的風格。色彩用原色,單純而富有變化,強烈而又調和,形成了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 3、民間剪紙基本類型:單色、染色、套色、陰文剪紙、陽文剪紙。通過剪刻染等方法塑造個中形象。剪紙歷史久遠,據著《西陽雜祖》記載,唐代就有"剪紙的小幡"之說。 4、剪紙的用途和分類:窗花、喜花、花樣。剪紙的藝術特色:題材廣泛,製作簡便,構圖富於變化,造型洗練,線條明快,色彩明快形式優美,否有強烈的裝飾感。多用象徵手法 、長壽、吉祥內容。 創作方法:(1)確定體裁內容 ;(2)選擇最能表現物象特徵的角度畫單線設計稿,注意形象的平面化;(3)把單線稿變成雙線稿 ;(4)把雙線稿放在紙上用大頭針別好後一起剪刻。 5、風箏:是中國傳統工藝品也是民間玩具,在河北流傳相當廣泛。基本結構是用細竹紮成骨架,糊上紙或絲織品並施彩繪而成。風箏的種類:硬翅風箏、拍子風箏、直串風箏、軟翅風箏、筒形風箏、折裝風箏。樣式:禽、鳥、魚、蟲、人物。起源:漢初韓信 6、阿福:民間泥塑,一般宜細眉善目、面帶微笑的胖娃娃的形象出現,寄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體現著人們求富託付盼福的感受。 7、彩陶:在中國現存原始藝術中最早以色彩圖形與造型相結合成為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產。 8、皮影戲:是傀儡戲的一種影人是平面製作,最初用紙刻制後來用驢、牛、羊等動物皮剪刻,製作成關節能動的人或物象,染色後由人操作動作,靠燈光映現在白布屏幕上演出,又稱"影子戲" 。唐山皮影:刻制精細,造型優美裝飾性強。 中國木偶類別:仗類木偶、鐵枝木偶、布袋木偶、提線木偶。 9、版畫:在不同材質的版面上經過加工製作,製成印版輔與油墨或色彩,印出的作品。 10、染紙:主要表現形式為將較薄的吸水紙經過折疊、扎、卷、夾搓、揉等方法,並通過並通過、點、暈、刷、擠、捏、洗垂、潑等染色技法而形成千變萬化絢麗多彩的裝飾紋樣。 11、折紙:以簡化、誇張、變形為表現手法 。 12、戲劇臉譜:生、旦、凈、末、丑是中國戲劇中特有的化妝藝術,以寫實與象徵相結合的藝術誇張手法,鮮明地表現人物面貌,揭示人物性格類型,臉譜既是中國戲劇舞台上特有化妝手段又是一種富有裝飾性的圖案藝術,具有極高的欣賞價值。分為凈角臉譜和丑角角臉譜。 京劇臉譜的顏色是以某種顏色象徵某一人物的品格,這種顏色作為主色,它是一個臉譜最主要直覺得表現手段,每個臉譜至少用三種以上顏色,各種色彩有不同的作用象徵。黃、勇、凶暴。紫 剛正穩練沉著。藍 剛強、勇有心計。綠頑強暴躁。白陰險-狡詐。紅忠貞英勇。黑正直無私、剛正不阿、金銀神聖。 13、繪畫日記:繪畫日記形式把一天中最有意義的事情記錄下來,用形象的語言表達思想感情,將會為你的學習生活增添許多樂趣,同時,又培養了繪畫造型能力。 14、水彩點染以水為媒介通過滲化來進行色彩變化。 15、頭飾的作法很多,一般要經過剪、畫、粘、貼的過程完成,最後將做好的頭飾粘在帶箍上,帶箍長短要與自己頭的大小合適。有的頭飾也可以直接戴在頭上。 16、面具是表演用的道具,所以形象要大膽、誇張。把一塊硬卡紙經過撕、剪、貼、畫線等方法,做成各種藝術造型,拉上皮筋即可。 17、綉花樣是河北廣大農村喜聞樂見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綉花樣可以做成帽子、門簾、坐墊、鞋子、書包。
B. 手工藝製品有哪些分類歷史簡介
C. 關於地震的些小知識。
1.(1)由於地球在不斷運動和變化,逐漸積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殼某些脆弱地帶,造成岩層突然發生破裂,或者引發原有斷層的錯動,這就是地震。地震共分為構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誘發地震四種。
(2)地震預報是對未來破壞性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和震級及地震影響的預測。震後地震趨勢判定(震後地震趨勢預報)——指對社會產生影響的地震發生後,對受其影響地區近期內地震活動形勢的分析結果,包括對震後不會再發生破壞性地震的無震預報,也包括對震後強餘震或更大地震的預報。 地震預報的三要素指發震時間、地點和震級。
(3)直接災害有:建築物與構築物的破壞,如房屋倒塌、橋梁斷落、水壩開裂、鐵軌變形等等;地面破壞,如地面裂縫、塌陷,噴水冒砂等;山體等自然物的破壞,如山崩、滑坡等;海嘯、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沖上海岸,造成沿海地區的破壞; 在有些大地震中,還有地光燒傷人畜的現象。
次生災害主要有:火災,由震後火源失控引起;;水災,由水壩決口或山崩壅塞河道等引起;毒氣泄漏,由建築物或裝置破壞等引起源失控引起;瘟疫,由震後生存環境的嚴重破壞所引起。
D. 用報紙咋手工折疊小四方帽
1、准備一張報紙,把紙折疊一下,要正方形的紙。
E. 邀請手工藝品藝術團隊展示對城市節有何作用
中國民間繪畫、手工藝等民間藝術是千百年來民眾創造並享受的文化,是民眾智慧的創造,是民間文化的重要組成,是大眾的、生活的、民俗的藝術,是藝術領域中的一項分類。泛指勞動者自己,而非專業美術工作者創造,在鄉村城鎮中由民間藝人創作並廣為流傳的美術作品如:糧食字畫、年畫、剪紙、木雕、皮影、石雕、磚雕、泥塑、玩具、陶瓷等,和民俗生活密切相關,民間群眾喜聞樂見,體現出清新、質朴的藝術風格。民間藝術反映著勞動人民獨特的生活情趣,包含著豐富深刻的社會歷史信息,代表著民眾的審美理想。民間藝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種類繁復,是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內容,是民族文化的寶貴財富。民間繪畫、手工藝等民間藝術的主要種類:牟氏糧食字畫、武強年畫、唐山皮影、蔚縣剪紙、雄縣花燈、曲陽雕刻、等這些民間藝術大都具有色彩鮮艷,造型雖已體材吉利,構圖飽滿和簡朴,粗獷古拙強烈、渾厚、率真的氣質、成仙之北方的性格。1、糧食字畫的起源、藝術特色及用途:糧食字畫是用各種五穀雜糧顆粒製作而成的一種特殊之書畫藝術品。起源於清朝末年勞動人民為祈盼五穀豐收、天下太平,能過上吃飽飯的好日子而創制的一種民間藝術,曾作為地方官上京為民請命所奉之特殊貢品。具有很高的藝術收藏價值,是一種純手工工藝。如同刺綉一樣精細,每一粒都要恰到好處,方能出神入化的反映它的藝術風格,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將名人書法、字畫、警句、格言、詩詞等不同內容,用於真、草、隸、篆等多種字體,製作成一幅幅靈動飄逸、獨具特色的藝術作品。其作品不僅具有北方的粗獷、豪放,也具有南方的細膩、清雅,真可謂氣勢雄偉、精湛絕倫,是其它作品無法企及的。糧食字畫作為一種特殊的藝術裝飾品,為人類文化藝術裝飾行業增色添輝。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公室、會議廳,掛上糧食字畫能充分體現公僕的為民情懷,時時提醒自己不忘土地,把人民時刻放在心裡,站在最大多數人民的一面,其意義是可想而知的;「民以食為天」,糧食字畫用五穀雜糧所創作,與飲食文化密切相關,落盡繁華、一派天然、淳樸親切,為裝修裝飾行業獨樹一幟,增色添輝;酒店賓館、農家飯庄等飲食行業,掛上糧食字畫,有天然融合的獨特韻味,別具一格,與眾不同;生活中的人們都需要至情至愛的關懷,其作為禮品贈送友人,能體現最純真、最朴實、最信譽的感情與友情。2、年畫色彩的特點:色彩明艷、明快、強烈、宋代出現明朝盛行。年畫:是我國民間歲末歡度春節喜慶豐收預示來年光景美好的一種最普及得民俗藝術品。河北武強年畫:是傳統民間木刻版畫一種,以木刻版,套色印刷。構圖飽滿,線條剛強有力,設色濃郁,艷而不媚,色彩以紅、黃、綠為主,是人們喜聞樂見的一種民間藝術。武強年畫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採用杜木刻板、採用黑、紅、綠、黃、紫、粉幾套色水印的木牌畫。手工刻板,手工拓印,繪、刻、印緊密結合,古樸而精美。其構圖飽滿,線條粗放,色彩強烈,裝飾性強,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畫面結構緊湊,主題突出,人物場景簡練。刻版以陽刻為主,兼施陰刻,線條穩健、流暢。運用黑白對比手法,不失其古樸、雅拙的風格。色彩用原色,單純而富有變化,強烈而又調和,形成了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3、民間剪紙基本類型:單色、染色、套色、陰文剪紙、陽文剪紙。通過剪刻染等方法塑造個中形象。剪紙歷史久遠,據著《西陽雜祖》記載,唐代就有」剪紙的小幡「之說。4、剪紙的用途和分類:窗花、喜花、花樣。剪紙的藝術特色:題材廣泛,製作簡便,構圖富於變化,造型洗練,線條明快,色彩明快形式優美,否有強烈的裝飾感。多用象徵手法、長壽、吉祥內容。創作方法:(1)確定體裁內容;(2)選擇最能表現物象特徵的角度畫單線設計稿,注意形象的平面化;(3)把單線稿變成雙線稿;(4)把雙線稿放在紙上用大頭針別好後一起剪刻。5、風箏:是中國傳統工藝品也是民間玩具,在河北流傳相當廣泛。基本結構是用細竹紮成骨架,糊上紙或絲織品並施彩繪而成。風箏的種類:硬翅風箏、拍子風箏、直串風箏、軟翅風箏、筒形風箏、折裝風箏。樣式:禽、鳥、魚、蟲、人物。起源:漢初韓信6、阿福:民間泥塑,一般宜細眉善目、面帶微笑的胖娃娃的形象出現,寄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體現著人們求富託付盼福的感受。7、彩陶:在中國現存原始藝術中最早以色彩圖形與造型相結合成為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產。8、皮影戲:是傀儡戲的一種影人是平面製作,最初用紙刻制後來用驢、牛、羊等動物皮剪刻,製作成關節能動的人或物象,染色後由人操作動作,靠燈光映現在白布屏幕上演出,又稱「影子戲」。唐山皮影:刻制精細,造型優美裝飾性強。中國木偶類別:仗類木偶、鐵枝木偶、布袋木偶、提線木偶。9、版畫:在不同材質的版面上經過加工製作,製成印版輔與油墨或色彩,印出的作品。10、染紙:主要表現形式為將較薄的吸水紙經過折疊、扎、卷、夾搓、揉等方法,並通過並通過、點、暈、刷、擠、捏、洗垂、潑等染色技法而形成千變萬化絢麗多彩的裝飾紋樣。11、折紙:以簡化、誇張、變形為表現手法。12、戲劇臉譜:生、旦、凈、末、丑是中國戲劇中特有的化妝藝術,以寫實與象徵相結合的藝術誇張手法,鮮明地表現人物面貌,揭示人物性格類型,臉譜既是中國戲劇舞台上特有化妝手段又是一種富有裝飾性的圖案藝術,具有極高的欣賞價值。分為凈角臉譜和丑角角臉譜。京劇臉譜的顏色是以某種顏色象徵某一人物的品格,這種顏色作為主色,它是一個臉譜最主要直覺得表現手段,每個臉譜至少用三種以上顏色,各種色彩有不同的作用象徵。黃、勇、凶暴。紫剛正穩練沉著。藍剛強、勇有心計。綠頑強暴躁。白陰險-狡詐。紅忠貞英勇。黑正直無私、剛正不阿、金銀神聖。13、繪畫日記:繪畫日記形式把一天中最有意義的事情記錄下來,用形象的語言表達思想感情,將會為你的學習生活增添許多樂趣,同時,又培養了繪畫造型能力。14、水彩點染以水為媒介通過滲化來進行色彩變化。15、頭飾的作法很多,一般要經過剪、畫、粘、貼的過程完成,最後將做好的頭飾粘在帶箍上,帶箍長短要與自己頭的大小合適。有的頭飾也可以直接戴在頭上。16、面具是表演用的道具,所以形象要大膽、誇張。把一塊硬卡紙經過撕、剪、貼、畫線等方法,做成各種藝術造型,拉上皮筋即可。17、綉花樣是河北廣大農村喜聞樂見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綉花樣可以做成帽子、門簾、坐墊、鞋子、書包。參考資料:26可否解決?
F. 中國民間有什麼手工藝
中國民間手工藝品有多種分類方法。
①從使用功能出發,可將民間手工藝品分為欣賞類、實用類和宗教、祭祀類。欣賞類是供置於案頭、粘貼於牆壁或懸掛於室內,供人們欣賞的民間手工藝品,如剪紙、木版年畫、麵塑、彩塑、絹花、燈彩等;實用類是在生活中有使用價值的民間手工藝品,如陶罐、彩印花布、藍印花布、木雕糕點模子、竹編器皿等;宗教、祭祀類有彩塑神佛像、紙扎車馬(以紙和葦桿紮成人物、車馬、樓閣等,為喪家焚化,供慰亡人)。
②從社會生活出發,可將民間手工藝品分為實用類、節日喜慶類、敘事和抒情類。實用類如服飾、印染、刺綉、陶器、磚雕建築裝飾;節日喜慶類如木版年畫、首飾、剪紙、民間玩具、彩塑、麵塑、木雕糕點模子、風箏、燈彩、皮影、木偶頭雕刻、面具等;敘事和抒情類如綉花球、刺綉香荷包、刺綉服裝和鞋帽等,作為定情信物或結婚紀念物。
③按照行業,民間手工藝品可分為雕塑(如木雕、磚雕、彩塑、麵塑、吹糖人)、印染(如藍印花布、木版彩印、蠟染、刺綉(如香荷包、布老虎)、編織(竹編和草編器皿)、陶器、服飾、首飾以及木版年畫、剪紙、風箏、皮影、木偶、絨制工藝品、絹花、燈彩、彩扎獅頭、面具、民間玩具等。
特色
民間手工藝的特色主要有:
①以實用為主,注重功能,並把功能和審美要求完美地結合起來。民間手工藝品的品類繁多,如日常生活用品、勞動工具、服飾、以及喜慶和節令用品等等,幾乎遍及生活的各個領域。日常生活用品有陶器、木製傢具、竹編(筐、籃、斗笠、席)、扇子、傘等;勞動工具有舟船裝飾、掛於車馬的金屬鈴鐺、馬鞍墊等;服飾類有刺綉、藍印花布、蠟染、棉線織錦、 帽、 鞋等;喜慶和節令用品更是豐富多彩。因此,民間手工藝反映了某一時代、地區人民的社會生活。在歐美國家,人文學家把民間手工藝作為研究的對象之一。
②大多就地取材,採用當地豐富的資源,使用簡單的工具,並以手工勞動為主。泥土、麥秸、竹、棉線、木、玉米皮等天然材料都可作為原料,產品具有粗獷、厚實、拙樸的藝術特色。手工操作的簡單工具更使這一特色趨於完整。如民間雕刻手工藝的刀法粗獷,而青花瓷器的彩繪也是寥寥幾筆。
③民間手工藝著重整體效果,舍棄細微末節,誇張主題,手法十分簡潔;在色彩上,用色不多,單純、明快,對比強烈;在構圖上則大多採用勻衡、協調的手法,線條流暢,韻律感強。不少民間手工藝的圖案由於運用誇張、變形的手法,因而具有強烈的裝飾趣味。
④民間手工藝表達了勞動人民祈求美好、幸福生活的願望和思想感情,反映了人民群眾的生活習俗。藍印花布上的「福、壽、多子(佛手柑、桃、石榴)」、「葫蘆萬代」等圖案象徵著希望一生幸福、長壽、子孫眾多和綿延不絕。木雕糕點模子上「鴛鴦雙喜」、「萬年如意」、「聚寶盆」等圖案體現了人們願望婚姻美滿、諸事遂心和財產豐富。「麒麟送子」銀鎖項鏈「麻姑獻壽」刺綉掛屏「壽星」瓷塑、「天官賜福」紙織畫、「一帆風順」和「車馬平安」木版年畫等,都是流行較廣的民間手工藝品。此外,在古代,作為節令用品的民間手工藝品,幾乎一年四季都隨著人民的風俗活動而增添喜慶氣氛,有些一直沿襲到現在。
⑤民間手工藝具有獨特的地方風格。很多民間手工藝的生產和使用受到一定時間的限制,所以又具有季節性的特點,其中木版年畫、木雕糕點模子、燈彩等民間手工藝品的季節性表現更為突出。
民間手工藝又大多數是在本地區世代相傳,當地的藝人長期以來就耳濡目染鄉土的藝術,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因而也具有承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