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柿子的形態特徵
柿樹樹冠開張,葉大光潔綠樹濃影,夏可遮蔭納涼;入秋碧葉丹果,鮮麗悅目,晚秋紅葉可與楓葉比美,也是一種優良的觀賞樹木。
柿樹(Diospyros kaki Linn.f.)為柿科柿屬植物。又名朱果,猴棗。
落葉大喬木,上冬芽先端鈍落,小 枝密被褐色毛。葉闊橢圓形,表面深綠色、有光澤,革質,入秋部分葉變紅,葉痕大、紅棕色,維管束痕呈凹入狀。花雌雄異株或雜性同株,單生或聚 。
生於新生枝條的葉腋中,花黃白色。果形因品種而異,橙黃或紅色,萼片宿存大,先端鈍圓。花期5~6月,果熟期9~10月。柿已有300年栽培歷史,其栽培品種約有900個以上,都是作為果樹栽培的。在綠化造林中也作為觀果樹和色葉樹應用。 葉闊橢圓形,表面深綠色、有光澤,革質,入秋部分葉變紅,葉痕大、紅棕色,維管束痕呈凹入狀。
柿蒂的主要功效是降逆止呃。
Ⅲ 柿子的形狀
結在樹上的柿子有100多個,柿子個頭雖然不大,但形狀著實讓人結目瞠舌,只見柿子形狀各有不同,有像桃子的,有三連體的,也有像人生果的。
Ⅳ 柿子形狀的詞語10個
柿柿科植物漿類水
實形狀:球形、扁圓、近似錐形』形等;
顏色:淺桔黃色深桔紅色等;
味道:
柿:較硬水少酸澀苦澀
半熟柿:稍軟皮難剝離淡甜帶著酸澀
Ⅳ running man吃柿子的那個帽子是怎麼做的
其實就是一個普通的朝鮮帽子上面弄一根木棒再吊一根繩子
Ⅵ 柿子葉是什麼形狀的
柿子葉——葉闊橢圓形,表面深綠色、有光澤,革質,入秋部分葉變紅,葉痕大、紅棕色,維管束痕呈凹入狀
柿子樹——落葉喬木,單株自然生長可高達20米。樹冠闊卵形或半球形,樹皮黑灰色裂成方形小塊,固著樹上,冬芽先端鈍,小枝密被褐色毛。
想看柿子請到河北省易縣來,我們這是全國聞名的磨盤柿之鄉。
Ⅶ 柿子有哪些形狀
柿子,果實形狀較多,如球形、扁圓、近似錐形、方形、棱形等,直徑3.5-8.5厘米不等,基部通常有棱,嫩時綠色,後變黃色,橙黃色,果肉較脆硬,老熟時果肉變成柔軟多汁,呈橙紅色或大紅色等,有種子數顆;
種子褐色,橢圓狀,長約2厘米,寬約1厘米,側扁,在栽培品種中通常無種子或有少數種子;宿存萼在花後增大增厚,寬3-4厘米,4裂;
方形或近圓形,近平扁,厚革質或干時近木質,外面有伏柔毛,後變無毛,裡面密被棕色絹毛,裂片革質,寬1.5-2厘米,長1-1.5厘米,兩面無毛,有光澤;果柄粗壯,長6-12毫米。果期9-10月。
(7)柿子形狀的帽子擴展閱讀:
我國柿品種繁多,據全國柿資源調查統計,我國柿品種有1058種,其中有很多是我國的特有品種。通常將柿分為甜柿和澀柿兩大類;按柿果色澤又可分為紅柿、青柿、黃柿、朱柿、白柿和烏柿;
而以果實形狀不同,則可分為圓柿、方柿、長柿、葫蘆柿及牛心柿等。在我國較為著名的有陝西涇陽、三原一帶盛產的雞心黃柿,陝西富平的尖柿,浙江杭州古盪一帶的方柿,華北地區大磨盤柿,河北、山東一帶出產的蓮花柿以及菏澤的鏡面柿。
Ⅷ 這是什麼桃子樣子像柿子扁的,那裡的特產
蟠桃形美、色艷、味佳、肉細、皮韌易剝、汁多甘厚、味濃香溢、入口即化等特點而馳名中外。蟠桃不僅色、香、味俱佳,而且含有一定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及多種礦物質,每年外銷港、澳及海外達百噸以上,受到人們的青睞。
蟠桃是較珍貴水果之一,是桃子的一種,形狀扁圓,頂部凹陷形成一個小窩,其果皮呈深黃色,頂部有一片紅暈,味甜汁多,不愧為「仙桃」之稱。
蟠桃是一種枝椏蟠曲的異種桃樹,所產果實蟠桃有「仙果」、「壽桃」之美稱。果實的樣子卻是扁的,果皮呈深黃色,果肉為黃色,不但好看,而且好吃。
新疆是蟠桃的原產地,蟠桃在新疆、山東(馬寨村)、河北、陝西、山西、甘肅等省區均有栽培,但從品質、色澤、口感、各種營養成份上比較,數新疆的蟠桃最好。新疆石河子143團的蟠桃從口感外貌到營養價值都屬於蟠桃的桃中極品。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八師143團從1955年開始大面積種植蟠桃,2000年10月,被中國農業特產專業委員會正式命名為「中國蟠桃之鄉」。黨和國家領導人及40多個國家的朋友曾到那裡參觀過蟠桃園、品嘗蟠桃。
(8)柿子形狀的帽子擴展閱讀:
蟠桃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鈣、磷、鐵和維生素B、C等成分。花園蟠桃果形獨特,個大鮮艷(最大果300—400克),肉質細膩,甘甜可口,味道鮮美。
果實中富含多種營養成分,食用後可以補心活血、清熱養顏、潤腸通便、幫助消化,深受消費者喜愛。蟠桃結果早,產量高,一般栽植兩年見果,三年受益,豐產、穩產性強,果實成熟採收期較集中(8月10—9月5日),以鮮食銷售為主,果實不耐貯運,易褐變、腐爛。
蟠桃營養豐富,風味優美,外形美觀,被從們譽為長壽果品。盆栽蟠桃,不但美化環境,而且春花秋實,具觀賞與食果雙重作用。蟠桃比普通的桃更有營養。常說的桃養人就是體現在它的營養價值療效。
Ⅸ 請問這種樣子的柿子叫什麼名字
磨盤柿」歷史悠久,相傳,明代洪武年間(公元1368-1399年)房山就有柿樹栽培。明萬曆年間(公元1573-1620年)編修的《房山縣志》記載「柿為本鏡出產之大宗,西北河套溝,西南張坊溝,無村不有,售出北京者,房山最居多數,其大如拳,其甘如蜜」。被朱棣皇帝封為御用貢品。「磨盤柿」,以果實個頭大,形狀似「磨盤」而得名,產自中國北京房山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