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剛出生時,排泄功能還不受大腦控制,有時甚至意識不到自己在排泄。隨著發育的完善,對排便的控制能力逐漸增強。
11.孩子可能在每次尿濕後,自己扯下紙尿褲,如果一天消耗10條以上紙尿褲,從經濟成本上來說也應該讓孩子學會控制大小便了。
② 孩子快4歲了,大便幾乎天天都拉到褲子上,平時說話什麼的都很好,睡覺從來都不尿床,到醫院檢查說沒事
孩子上幼兒園了嗎?會不會是孩子在幼兒園大便時受到驚嚇或者老師嚇唬孩子,家長到幼兒園好好了解一下吧,這種情況也是發生過的。孩子不是故意拉在褲子上的,好好勸勸他媽吧,拉在褲子上就要挨打的話,孩子的心理會受到傷害的,也會對大便產生恐懼的。情況就會變的更嚴重了,三思吧
③ 自閉症的孩子沒有大小便習慣,常拉在褲子上,該怎麼辦
1、幫助孩子建立如廁概念
家長要幫助自閉症孩子建立如廁概念。當孩子在衛生間大便或者小便時,我們就輔助孩子說「我要大便/小便」,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將這句話與自己正在做的行為配上對,讓孩子知道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大便或者小便。
而且如廁的整個過程從脫褲子一直到擦屁股、沖馬桶,每個步驟都要一邊做,一邊清晰地告訴孩子,每天上廁所的時候都要重復,從而幫助孩子建立如廁概念。
2、掌握孩子上廁所的時間規律
每天上廁所6次:家長設定每天「5短1長」的6次如廁目標,可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稍作次數調整,但在訓練期間最好能固定次數和時間。
大便一天一次,盡量養成定時的習慣,到了固定時間就要讓孩子多在馬桶上坐一會,並且告訴孩子要養成定時大便的習慣。如果孩子無意間定時大便,家長一定要誇張地表揚孩子,然後再給一些獎勵,明確告訴孩子是因為定時大便給予的獎勵,以形成正強化。
3. 盡早讓孩子穿上內衣褲!
我們知道很多家長對於清洗孩子沾有排泄物的內衣褲感到恐懼。但是我們發現這很重要。隨著時代的進步,現代的紙尿布改進得太好了,可以直接讓孩子在裡面大小便,甚至你的孩子可能都不知道他已經排尿了。讓你的孩子穿上內衣可以幫助他將隨時隨地大小便與皮膚濕潤的不適感相關聯。家長要為孩子多准備些內褲,並讓他習慣在白天穿上內褲,可有效訓練孩子獨自脫衣褲。
4、訓練孩子聽懂如廁指令
訓練孩子聽懂上廁所的指令是進行如廁訓練的關鍵。到了上廁所的時間,家長要給孩子下達簡單明確的指令,語句簡短、語氣堅決。
剛開始可以在下達指令後直接帶孩子去衛生間進行如廁,之後就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完成,但家長一定要從旁觀察協助。能夠聽得懂上廁所的指令了,就離孩子自主上廁所不遠了。
5、 不要大呼小叫。
當孩子確實發生「尿褲子」的意外時,大人千萬不要大驚小怪,盡量減少討論、責罵、取笑、挑逗或其他可能導致強化尿褲子的行為。有的星孩可能連續多年大小便失禁。當孩子尿床、拉褲子或隨地大小便時,別大聲叫喊和責罵,更不能拖拽或拍打孩子。相反,提供一個簡短的提醒,比如,「下次在廁所尿尿。」然後盡可能低調地完成清理。也可以給他看強化物,然後從他面前拿走,說「不給你了,因為你尿褲子」,讓孩子明白「尿褲子」是一件不好的事。
6、對孩子偶爾的自主上廁所的行為進行強化
在孩子聽懂上廁所的指令之後,偶爾孩子會有自主如廁的行為。在這個時候,家長應不吝表揚獎勵。挑選一些可以激勵孩子的獎勵物、玩具或零食。當孩子成功地上廁所時,進行適當的獎勵與誇獎。如果TA不能以其他方式獲得這些物品獎勵時,孩子可能會更加努力地取得成功,從而獲得獎勵。
需要注意的是,在孩子使用廁所小便後,盡快給予獎勵,快速給予獎勵往往會加快技能的獲取。在訓練的早期階段,獎勵每一個小小的成功 ——即使是一小滴尿。這些都是重要的行為,您可以在隨後的廁所時間表中建立。
7、要讓孩子適應不同的馬桶
自閉症的孩子很容易刻板,通常學會用家裡的坐便器之後,就很難接受外面的蹲便器。在家裡上廁所很好,但是一到外面就不肯上廁所了,這就需要家長要帶自閉症孩子去使用不同的馬桶,讓孩子能夠適應不同形式的馬桶。
如廁是自閉症孩子自理訓練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項目,家長一定要有足夠耐心去教會孩子這件事情。當他學會獨立如廁之後,將來也會活得更有尊嚴。
對很多視覺學習型的自閉症孩子來說,如果有一個視覺輔助來把上廁所的步驟描述清楚,將是十分有用的。比如下圖的這個事例就很清晰,讓孩子一目瞭然。
例:男孩大便視覺提示圖 ——節選自《生活自理訓練卡》
8.玩具娃娃練習
這個方法是最直觀形象的一個方式,給買回來的娃娃屁股上抹上易擦洗的塗料或者醬料,讓孩子自己拿廁紙,最好用兩截折疊一起,加大厚度後再去擦。
因為孩子不會掌控力度,用一層或者一截紙容易戳透,必須教會他們折疊兩截廁紙。
每擦一次,讓孩子看看廁紙上還有沒有「臟物」,不能讓孩子去看屁股干不幹凈,因為給自己擦是看不見屁股的。
開始教的時候要拿著孩子的手去擦,讓他們自己領會和感覺從前往後擦的手法,每擦一次拿回來放低一下看看紙上,如果還不幹凈,接著撕廁紙,繼續折疊。
家長這時候直接簡單幾個字來解讀這個場景,比如看見廁紙上有「臟物」,當即告訴孩子:好臟啊!再擦一下!
直到上面不再有「臟物」為止,大概三兩遍就可以了,紙上干凈後也是簡單的表達:不擦了,干凈了!
如此讓孩子明白什麼是臟,什麼是干凈了,什麼情況下不用再擦了。
8步,讓自閉症孩子學會獨立上廁所
④ 青春期的高中男生尿濕了褲子和床單或大便拉進了褲子不及時換洗會影響健康嗎
這個肯定對身體會有影響的,一是你的皮膚,二是你的心理
建議去醫院檢查一下,如果有問題早治療,沒問題更好
知道自己有這個毛病以後要多准備衣服和床單,勤換勤洗,到晚上不要喝太多水,特別是睡覺前,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眼光了,其實是自己過不了自己那一關,不要有心理壓力。祝好運!!
⑤ 大冷天2歲的兒子白天老尿濕褲子怎麼辦
是啊,這么冷的冬天也不太好訓練他的排泄習慣啊。前面一歲半的時候你們干什麼去了啊,那是多好的培養時機啊,白白浪費掉了嘛。現在穿這么多衣服肯定是不好訓練的,只有等到春夏的時候再去訓練了。等天暖和些了再買個談盂,慢慢的給他養成會談盂尿尿和大便的習慣吧。一般過了個把月他感到有尿意時就會自己去找談盂了,然後你要多誇誇他能自己找談盂尿尿的本領,這叫正性強化,孩子有成功快感,不用你說他也會自己處理的。
⑥ 三歲孩子, 大小便不主動說不主動去廁所 ,老是便褲子上怎麼辦
有家長向我求教,三歲女孩兒,大小便不主動說 ,也不主動去廁所 ,老是弄褲子上 該怎麼解決?
在孩子3歲前,沒有養成排便好習慣,經常便在褲子上,遇到這個問題的家長很多,也讓家長很苦惱。經常會接到幼兒園老師打來的電話,孩子又便在褲子上了……
孩子便在褲子上雖然不是 育兒 上的大問題,但是孩子尿褲子的問題得不到很好的解決,那麼也會影響到孩子的心靈 健康 ,和家長的情緒,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不利因素。
@夢雨幼兒教育 我答復家長:要培養孩子良好的排泄習慣,孩子不主動說,那就從家長按時提醒開始訓練,每天隔兩小時左右的時間讓孩子去如廁,睡前和起床後讓孩子去排便。通過這樣的排便提醒訓練,孩子就會養成主動如廁好習慣了,也就不會便在褲子上了。
家長回復說,孩子已經上幼兒園了,老師提醒的時候說不去,過一會兒就弄褲子上了。
我想有這樣情況的孩子,原因是孩子便在褲子上時,受到了家長和老師的批評或者指責,讓孩子造成了排便上的心裡陰影。所以首先要解決的不是孩子為什麼會便在褲子上的問題,而是要打開孩子的心結,解決孩子因為便在褲子上造成的自卑心理。
孩子便在褲子上,家長不當的指責和嫌棄,會在孩子心裡上造成陰影,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從心靈,到生理上的正常排便。無論是家長,還是幼兒園老師都要對這個問題引起重視!
孩子無論是在幼兒園,還是在家裡,如果孩子便在褲子上了,千萬不能只是簡單粗暴的指責,更不能當眾批評和羞辱孩子,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雖然小但也會有羞恥感
大人這樣做的後果,孩子會因為自卑,造成排便的困惑和懼怕,嚴重的還會造成排便的異常。去廁所時沒有便,起來後就會不由自主的便在褲子上。或者是不停的去廁所。
那麼遇到孩子有排便問題,家長又該如何幫助孩子去解決?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如廁習慣
一,不指責去隱蔽的環境給孩子換褲子
孩子便在褲子上時,如果是在幼兒園,老師要悄悄的把孩子帶離現場。去只有老師和孩子的房間里,然後小聲的告訴孩子沒關系的,老師馬上給你換褲子。
如果孩子在家裡便在褲子上,媽媽用同樣的方法,告訴孩子沒關系,媽媽給你換褲子。
二,蹲下來耐心的開導教育
在孩子便在褲子上時,不要嫌棄。老師或者家長要蹲下來,或者是把孩子摟在懷里。耐心的開導教育,告訴孩子因為你還沒長大,控制力不強,因為玩或者做其他事情,就會忘記去廁所,有了便就會憋著,等憋不住了,來不及去廁所了,就會便在褲子上了。
小孩子都會發生便在褲子上的事情,所以不用怕,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三,提示孩子便在褲子上會很難受的
老師或者是家長,在孩子便在褲子上後,要用親切的語氣和孩子交談。寶寶,你便在褲子上會不會很難受呀?孩子肯定會說是很難受的。那要是老師或者(媽媽)沒有發現你便在褲子上,那你是不是要一直穿著有便的褲子,那會難受很長時間的,寶寶說是不是這樣呀!所以為了寶寶不穿尿濕的褲子,最好的辦法就是,有便後寶寶要去廁所排便
四,告訴孩子在做事前,要先去廁所排便
要培養孩子有良好的排便習慣,首先要告訴孩子,無論在做任何事情前,先要去廁所排便,然後才能安心做事。比如,飯前要先去排便,然後洗手吃飯。睡覺前要去排便,然後上床睡覺。玩前要先去排便,然後再去和小朋友去玩。幼兒園活動前要先去排便,出門前要先去排便。
五,要對孩子多提醒
孩子在幼兒園時,需要老師多提醒,讓孩子去如廁。在家裡媽媽要多提醒,讓孩子去如廁。經過這樣不厭其煩的進行如廁的提醒教育,孩子會養成有便自主如廁的好習慣,便褲子的壞毛病也就改掉了。
六,表揚獎勵的方式
孩子沒有便在褲子上,改掉了便在褲子上的壞習慣時,或者減少了便在褲子上的次數時,在幼兒園老師要給與表揚,貼小紅花的獎勵。
在家裡媽媽要給與鼓勵和適當的獎勵,比如帶孩子去想去的游樂場,買個孩子喜歡的玩具等等。用表揚獎勵的方法,提高了孩子的自信心,有利於培養孩子良好的如廁習慣。
七,用講故事的方法,培養孩子有正確的排便意識
媽媽給孩子講故事,看繪本讓孩子學習正確的排便方法,通過親子 游戲 《寶寶要尿尿》進一步加深孩子樹立正確排便的意識,和自主如廁的能力。
八,家園共育培養孩子良好的如廁習慣
如果孩子有便褲子的毛病,要想培養孩子自主排便的習慣。那麼需要家長和老師經常溝通,了解孩子便褲子的原因,家長和老師要達成共識,對孩子進行耐心的教育引導,共同承擔起培養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如廁習慣。
九,鼓勵孩子有便要大膽子的告訴老師
告訴孩子在幼兒園,想要去廁所排便時,千萬不要憋著,要主動告訴老師,老師會安排你去廁所的。在家裡可以自己去廁所,或者告訴媽媽我要去廁所了。
孩子尿褲子,家長煩惱,孩子苦惱。但只要進行正確的教育和引導,這都不是個事,相信孩子會養成良好的如廁習慣的。同時也希望這篇圖文,能解決了讓家長困惑的孩子排便的問題。
# 育兒 有招#
⑦ 小孩九歲了,經常把屎拉在褲子里,不知哪位知道,請告訴怎麼辦謝謝了!
可能是孩子缺少維生素或其他物質 建議去醫院看看 嚴重了可能是 腦神經或腸道有問題 不過先確認一下 是近期還是先天性 若是近期好說 要是先天性的 可能就跟尿床一樣 自己控制不了自己 若是控制不了 就買些尿不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