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衣服A類B類C類是什麼意思
衣服吊牌上的A類、B類、C類,指的是紡織產品的安全級別。
1、A類為嬰幼兒服裝,其甲醛含量不得大於20毫克每公斤;
2、B類為直接接觸皮膚類服裝,其甲醛含量不得大於75毫克每公斤;
3、C類為非直接接觸皮膚類服裝,其甲醛含量不得大於300毫克每公斤。
(1)裙子有哪幾種樣品擴展閱讀
檢驗規則
1、從每批產品中按品種、顏色隨機抽取有代表性樣品,每個品種和每個顏色抽取1個樣品。
2、布匹至少距布端2m取樣,樣品尺寸為長度不小於0.5m的整幅寬;服裝或製品的取樣數量應滿足試驗需要。
3、樣品抽取後密封放置,不應進行任何處理。
4、根據產品類型(安全要求類別)對照表1評定,如果樣品測試結果全部符合表1的要求(含有2種及以上組件的產品,每種組件均符合表1的要求),則該樣品的基本安全性能能合格,否則為不合格。
註:一般,對B類和C類產品重量不超過整件製品的1%的小型組件可不要求。
5、如果抽取樣品全部合格,則判定該批產呂的基本安全性能合格。如果有不合格樣品,則判定該樣品所代表的品種或顏色的產品不合格。
❷ 裙子毀了《亮劍3》,但抗戰時確有女兵穿裙子!一代代裙裝美翻了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最近被人吐槽連連的抗戰神劇《亮劍3:雷霆戰將》可算徹底涼了!影片中除了流量小鮮肉們耍帥扮酷外,還專門為女演員們搭配了一套猶如舞台劇般的裙裝外加白色小高跟鞋,讓人格外出戲!難道八路軍打鬼子,女戰士們就穿成這樣?
看真實的八路軍女護士們!腰間那枚手榴彈非常醒目,這才是戰爭時代的女護士!
那麼抗戰時期我們的女戰士到底有沒有穿過裙子呢?還真的有!那就是東北抗聯第一路軍的女戰士。1940年日寇大掃盪後,為保存我黨在東北唯一的抗日武裝,東北抗日聯軍進行戰略轉移,大部分部隊陸續撤退到蘇聯遠東境內。1942年7月,在蘇聯遠東軍的支持下,撤至蘇聯境內的東北抗聯余部整編為一個教導旅,並納入蘇軍編制,全旅官兵按照規定穿上了蘇軍配發的蘇式軍服,其中女軍人戴無沿帽,穿筒裙,配長統靴。
這是1943年10月5日,東北抗聯教導旅身穿蘇式軍服的部分幹部合影。
1945年解放東北時的抗聯教導旅准尉,她這時穿的軍裙應該是藏藍色。
我軍從1950年統一了全軍軍服式樣,稱50式軍服。當時最神氣的要數女軍人的連衣裙(夏服)了,那是一種仿蘇式裙服,女軍人的連衣裙完全是「布拉吉」(俄語連衣裙的音譯)的軍隊版。
這也是50式連衣裙,這幾位都是陸軍的女戰士。
1953年,我軍專門給文工團員設計了制式服裝,並陸續配發到全軍專業文工團。其中女團員戴無檐帽,上衣是蘇式套頭衫,扎武裝帶,下裝為藍色裙子,穿長統靴。這張就是剛剛換裝後的女文工團員們。
1954年解放軍歌舞團出訪東歐,專門為她們定製了軍裝。女文工團員的大檐帽、無沿帽、套頭衫、筒裙都是仿蘇的。當時這衣料是呢子的,還有呢子大衣,可以說是非常奢華的了。
1955年,為配合軍銜制的實施,全軍裝備新式軍銜服裝55式軍服。周總理在審查軍服樣品的修改意見中,曾特別提出「女同志夏服上衣擬應改為西服式大翻領,以配穿裙子;女冬服上衣仍可以用小翻領(開關領),因為冬季不穿裙子。」
西遊記中女兒國國王扮演者朱琳在電影《駱駝草》中的角色,身穿沒有裙裝的空軍55式女式軍裝。
55式軍裝中的陸海空三軍女尉官夏常服,也是有裙子的。
1974年5月1日,我軍服裝進行了一次改革,海軍服裝全部恢復了1955年的顏色和樣式,全軍女軍人配發裙服,軍帽改為無檐軟帽。裙子前身兩個折,用料為「三元」混紡布(俗稱「的確良」),顏色陸軍為草綠色,海軍、空軍為藏藍色。
1978年,軍服又進行了小幅改革。軍裙由前身兩個折改為六個折,陸軍也改為藏藍色,三軍裙子顏色一致。
1984年國慶節閱兵,我國第一支由422名女學員、女戰士組成的女兵方隊走過天安門。這次受閱部隊全部穿著新式服裝——即將裝備全軍的85式軍服。女兵方隊身穿85式夏常服,戴大檐帽,佩新式肩章、領章,扎皮帶,穿毛料上衣和裙子,腳蹬長統靴,軍容嚴整,精神抖擻。其中,女兵方隊的裙子面料是70/30毛滌凡爾丁,顏色為藏青色,更加平展、挺括和舒適。女兵方隊還專門配發了長筒靴。
85式之後,87式女軍官和女士兵夏常服也很快裝備部隊,為小開領,配白襯衣,系玫瑰紅色領帶,制式襯衣為開領、短袖(後增加長袖),下衣為西式褲和裙子,戴大檐帽。面料方面,女將官為純毛凡爾丁,女校官為70/30毛滌混紡凡爾丁,女尉官為45/55毛滌混紡凡爾丁。女士兵為藏藍色三元混紡布(「的確良」)料。
87式軍服穿了很久。新一代07式軍服為女軍人重新設計了裙子, 時尚 美觀,收腰明顯,曲線突出。有固定式裙帶,裙帶扣美觀大方,拉鏈式後開口,改變了我軍裙服長期以來都是側開口的樣式。與裙子搭配的淺口皮鞋,鞋跟也比過去高了、細了,更能顯示出女軍人的美麗與端莊。
2013年增發的軍官夏禮服,女軍官採用裙裝,面料為高織毛滌薄嗶嘰,前面無折,後開叉,裙身縮短,簡潔大方,夏季穿著更為涼爽。
閱兵式上女兵的最新軍裝,簡直美翻了!
❸ 衣服的製作過程
1:收集資料:在設計構思之前,要了解市場各種信息,做好充分調查。 做衣服之前,我去了東大門買材料。 襯衣布買了2米,裙子布買了2米,同時還買了襯衣扣子,裙子的拉鏈,還有襯衣和裙子的襯布各1米。
2:規劃設計風格:自己畫了服裝效果圖。構思的圖樣,畫了出來 並且量了自己的尺寸 以便與做衣服。
3:確定設計方案:考慮技術細節。從色彩、質地、完整型性及後處理幾個方面來確定與創意相吻合的面料及輔料等。
4:樣品製作:確定其不同的比例,尺寸的正確位置,畫出剪裁的式樣以及其構成部分,並且開始打板。依據服裝面料組織緊密不同、確定不同縫合方式對加縫份的不同要求。
按照布料厚薄的區別可劃分薄、中、厚三種放縫量,薄型面料的服裝紙樣放縫量一般為0、8cm,中型為1cm,厚型為1、5cm。
接縫弧度較大的地方放縫要窄,如袖窿、領窩線等處,因為弧度問題縫份太大會產生起縐褶,然而生產紙樣的放縫設計盡可能整齊劃一,這樣有利於提高生產效率,同時也提高了質量的標准,所以襯衫領子和領窩線的放縫還是為1cm,縫制後統一修剪領窩線為0、5cm,既可以使領窩圓弧部位平服又可以避免因布料脫散而影響縫份不足。加服加量的地方放縫要寬些。然後把用打好的板來裁減布。裁的同時 要在板的周圍布上留出2厘米的縫紉空間。特別是裙子的下面留出4厘米的長度。布裁減好後 開始用縫紉機製作衣服。
縫紉衣服時 我把速度調在2。5 把前後面都連接起來 第一次做難免會做錯 我縫了又拆 好幾次才縫好。多次的縫紉 才把衣服和裙子縫好。襯衣大概用了3個晚上做好 裙子大概用了4個晚上做好。最後用手把邊縫住 和縫扣眼和扣子。用時大概4 個小時做好。這樣就把襯衣和裙子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