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幼兒園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准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活動目標:
1、通過討論交流,了解各種運動護具及其用途。
2、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
活動准備:
1、知識經驗的准備:幼兒已經初步掌握身體上會動的部位。
2、一個身上穿戴著各種護具的幼兒圖例(護具包括:頭盔、護腕、護肘、護肩、腰帶、護腿、護膝、護踝等)。
3、 運動員穿戴著護具參加運動時的照片或圖片若干張。
活動過程:
1、回憶身體上會動的部位。
2、出示幼兒圖例,討論:
這個小朋友身上的穿戴和我們有什麼不一樣?
你知道他們有什麼用嗎?
猜猜他要去做什麼?
為什麼要穿戴上這些運動護具?(幼兒無法識別的運動護具教師可加以補充,提升幼兒經驗)
3、出示運動員圖片,討論:
他們是誰?在做什麼?
他們戴了哪些運動護具?為什麼要戴?(進一步鞏固運動護具的名稱及其作用)
4、說說我們平時在做哪些運動時要戴上運動護具?如果沒有穿戴運動護具會怎麼樣讓幼兒體會到運動護具對運動安全的重要性,從而激發幼兒在運動中穿戴運動護具的積極性,提高幼兒在運動中的自我保護意識。
5、實踐游戲:運動護具真正好
【活動設計】 《給大象穿褲子》這個故事中利用了一個語句「如果要給大象穿褲子,它們想要穿什麼褲子呢?」簡單明了的線索展開有趣的聯想,用懸讀的方法,一層一層調動了孩子想像的慾望。利用繪畫的活動進一步開發了孩子的思維能力,從而簡單的掌握了故事的內容。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能力。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大象穿上不同褲子的有趣形象。
2、能用連貫的語句大膽講述自己的理解。(重點)
3、學用故事中的句式進行仿編。(難點)
【活動准備】
1、小圖書、大圖書、錄音帶、圖畫本、彩色筆,各種顏色的彩色紙。
2、教師的周圍布置豐富的線條和一些色彩鮮艷的圖畫。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幼兒有序的.邊走邊取地上的彩色紙,並說說像什麼?
二、自由閱讀。
1、幼兒有序取書,自由閱讀故事。
2、幼兒隨意翻閱故事的畫面內容,說一說畫面上都有誰。猜猜發生了一件什麼事。
3、幼兒結伴自由閱讀圖書?教師觀察指導。
4、讓幼兒相互說一說自己所看到的故事。鼓勵幼兒大膽地講述分享故事內容。
三、大圖書閱讀。
1、幼兒集體看大圖書1-7頁。理解故事內容。
看第1頁,教師邊問邊出示大句卡:如果要給大象穿褲子,它們想要穿什麼褲子呢?說說圖中的大象穿了什麼褲子?讓幼兒想像穿上棕色褲像什麼?
看第2-3頁,故事中說大象穿上棕色褲像什麼?又給大象穿了什麼褲子?像什麼?(幼兒自由想像)
看4-5頁,故事中是怎麼說的?還給大象穿了什麼褲子?像什麼?(幼兒自由想像,發表看法)
看6-7頁,故事中說像什麼?教師再次和幼兒認讀字卡上的字。
看7-13頁,用上述懸讀的方法,逐頁讓幼兒猜測,想像。
2、讓幼兒給故事取名字。
3、幼兒看大圖書,聽老師完整讀故事一遍。
4、幼兒看自己的小圖書?聽錄音帶跟讀故事。
四、討論交流。
你最喜歡故事中大象穿的哪條褲子?為什麼?如果讓你來當設計師,你會給大象穿怎樣的褲子呢?說說你的理由。
五、仿編活動。
1、幼兒將自己的想像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出來引導幼兒大膽想像,大膽地用色,畫出與眾不同的作品。
2、自製圖書,請個別幼兒看圖講述自製圖書里的小故事。
【活動延伸】
1、還可以給其他的動物設計不同款式的褲子。
2、完成閱讀延伸活動「大象穿褲子」。
家庭延伸:搜集各種款式褲子的圖片。
創新意圖:用懸讀的方法逐步讓幼兒猜測想像這個趣味的故事從而來發揮幼兒想像,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幼兒從故事中能用優美的語句,仿編故事。
活動目標:
1.欣賞散文詩"聽雨",感受春雨帶來的美好意境。
2.學說象聲詞,嘗試用象聲詞創編兒歌。
3.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4.理解故事內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
活動准備: 圖片活動過程:
1.通過談話引出活動主題。
你喜歡春雨嗎?春天的細雨像什麼?打在身上有怎樣的感覺?
2.分段欣賞散文詩《聽雨》。
小蝴蝶為什麼覺得沒意思?媽媽是怎麼和他說的?
小雨點發出了哪幾種聲音?它落到什麼地方發出這么好聽的聲音的呢?小雨點落在這些地方好像在做什麼?
幼兒完整欣賞散文。
教師帶領幼兒學說象聲詞:沙沙沙、叮叮叮、吱吱吱、嗒嗒嗒。
3.創編兒歌《快樂的小雨點》。
小雨點,沙沙沙,是和樹葉在玩耍;小雨點,叮叮叮,落在屋上翻跟頭;小雨點,吱吱吱,是和花兒捉迷藏;小雨點,嗒嗒嗒,在和蝴蝶打招呼。想一想,小雨點還會落在哪些地方?還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
引導幼兒嘗試使用象聲詞表現小雨點落在不同地方發出的聲音。
教師鼓勵幼兒將剛才想像的內容編入兒歌中,並進行朗誦。
散文詩:《聽雨》
春天到了,窗外下起了細雨,小花蝴蝶不能出去玩。他舞著美麗的翅膀在屋子裡飛來飛去,嘴裡嘟噥著:"沒辦法出去玩,真沒意思。"蝴蝶媽媽慈愛的看著小花蝴蝶,然後帶他到窗前,"孩子,你來聽,小雨正在唱歌呢!""媽媽,你說什麼呀!小雨怎麼會唱歌?"媽媽向他點點頭,閉上眼睛仔細聽。
小花蝴蝶閉上眼睛側著耳朵靜靜的聽,"啊,聽見了,聽見了,沙沙沙,那是小雨跟森林裡的樹葉在玩耍;叮叮叮,那是小雨在小熊的鐵皮窗上翻跟頭;吱吱吱,那是小雨鑽進花蕊里;嗒嗒嗒,那是小雨在敲自家的窗玻璃,跟自己打招呼呢!"小花蝴蝶高興的說:"沙沙沙,叮叮叮,吱吱吱,嗒嗒嗒,小雨在唱一支多麼有趣、多麼好聽的歌啊!"窗外,小雨還在輕輕的唱;屋裡,小花蝴蝶在靜靜的聽。
活動反思:
這節活動目標已經完成,我們不應該停止腳步,把學到的知識延伸到我們的生活,啟發幼兒去探索新的知識。
活動目標:
1.根據故事「蘋果樹找醫生」的情節,學習聽辯三段體的樂曲,理解每段樂曲的意思。
2.學習有節奏的捉蟲,樂意用動作來表現對第二段樂曲的感受。
3.活動能與同伴共享空間,學習合作表演,感受表演的樂趣。
活動准備:
1.事前聽過故事。
2.啄木鳥圖片、字卡。
3.樂曲節奏圖。
活動過程:
(一)導入,模仿啄木鳥捉蟲的動作。
1.你們看這是誰呀?它有什麼本領?它是怎樣捉蟲的?(請個別幼兒學一學)
2.集體學一學啄木鳥捉蟲的動作。
(二)跟著B段音樂表演。
1.出示第二段圖譜:這些樹上有很多蟲,跟著音樂的變化有節奏的做出捉蟲的動作。
2.幼兒再次練習第二段樂曲節奏(重音處啄洞捉蟲)。
(三)完整欣賞樂曲。
1.(出示第二段樂曲圖譜)啄木鳥又要出去給樹看病、捉蟲了,瞧,這幾棵蘋果樹怎麼啦?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啄木鳥是怎樣給蘋果樹看病、捉蟲的。
2.幼兒完整欣賞。
3.提問:你聽出來樂曲中啄木鳥是怎樣給蘋果樹看病、捉蟲的?
4.蘋果樹生病了,它們感覺怎樣?(請個別幼兒學一學)啄木鳥又會怎樣給蘋果樹檢查呢?(個別幼兒學一學)
(四)分段欣賞。
A段:
我們一起跟著音樂學一學蘋果樹生病和啄木鳥檢查的動作。
1.提示:前兩句表演蘋果樹生病,後兩句表演啄木鳥檢查動作。
2.請一位表演較好的幼兒帶大家一起表演。
B段:
(樂曲第二段圖譜)啄木鳥醫生檢查的可真仔細,發現了很多蘋果樹上藏著蟲子的洞,它要開始吧這些蟲子捉出來了。
1.幼兒聽音樂看著圖譜表演捉蟲動作。
2.蟲子還沒捉干凈呢,再捉一次。
C段:
蘋果樹身上的蟲子全被捉掉了,它們現在感覺怎樣呢?
1.個別幼兒表演蘋果樹舒服、有精神等動作(配C段音樂)。
2.集體表演(看圖聽音樂)。
(五)完整表演。
1.介紹樂曲名,及樂曲結構(ABC),再次完整欣賞。
2.幼兒聽音樂完整表演。
3.分角色表演。
4.交換角色表演。
活動延伸:
1.給每段樂曲配上相應的樂器,並嘗試完整演奏。
2.在表演區提供樂器和音樂,鼓勵幼兒繼續練習節奏表演。
活動內容:
比較9以內數的多、少、一樣多
活動目的:
通過各種感官感知9以內的數,不受物體大小、排列方式、顏色的影響,比較物體數量的多、少、一樣多。
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准備:
小鈴一副、數字卡片一套、幼兒按小組人數每人一套學具:有數量分別為5-9的物品,數字卡片若干張,分組操作活動的作業、印泥、印章、筆。紙偶「小熊」、三組「泡泡」。
活動過程:
一、操作活動「比一比」
1、教師提出活動要求:每四人一組,請小朋友取出桌上的一個小碗,數一數小碗里的物體有幾個,並找出相應的數字卡片。找好後,比一比你的這兩個物品哪樣多,多幾個?哪樣少,少幾個?還是一樣多?
2、 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3、 組織幼兒回答、提問後發幼兒說出多少、一樣多。
二、不受物體大小、排列方式、顏色的影響,感知9以內的數。
1、出示貼絨教具「小熊吹泡泡」引入活動
小熊吹泡泡,吹了三組「泡泡」(泡泡的顏色、排列形式均不同,見下圖),請小朋友仔細看看每組「泡泡」的數量,比一比哪組多?哪組少?
綠色 紅色 藍色
2、幼兒回答後,教師請幼兒點數每組「泡泡」的數量,並貼上相應的數字。
3、請幼兒說出7比8少1,8比7多1,8比9少1,9比8多1。
三、通過感官感知9以內的數
1、出示背景圖,發幼兒觀察圖中物體的數量,並說出相應的數字,比較9以內數的多、少、一樣多。
2、教師敲小鈴,幼兒拍手,拍手的次數要與鈴聲數相同,同時啟發幼兒說出小朋友拍的數與教師敲小鈴的數一樣多。
3、教師出示數字卡片,請幼兒按比數卡片多1或少1的次數拍手,同時發幼兒說出小朋友拍的數比數字卡片的數多1或少1。
四、分組操作
1、教師講解每組的作業要求:
第一組幼兒在帶數字的卡片上畫上相應的數量的物體,如:5。
小網路:9,是8與10之間的自然數,是一個正整數,是奇數和合數。9是一個簡單的阿拉伯數字。
教育目的:
1、了解構成地球的基本地形---陸地和水,認識和使用地球儀。
2、初步認識洲和洋,為下一步學習地理學做准備。
活動准備:
1、裝有土壤的褐色瓶子、裝有水的藍色瓶子、空的白色瓶子各一個
2、手的縮微圖
3、地球儀一個
4、地球、洲、洋的標簽
活動過程:
一、走線活動:播放舒緩的走線音樂,幼兒自然進行走線活動。
二、在線上活動:談話---我生活的地球
三、蒙氏工作內容---認識地球儀
1、 老師分別將裝有土壤、水、空氣的三個瓶子放到孩子面前。
(1)師:小朋友,你們說這些瓶子里都有什麼?這三個瓶子里有土壤、水、空氣。(把以上材料放在一邊)
(2)師:今天我們來觀察一下地球儀
2、認識地球儀。
(1)討論「地球」這個詞的意思。
(2)師:我們所看到陸地和水都只是地球的外部,而且我們每天看到的還都只是地球的一小部分。那麼我們怎樣才能看到整個地球呢?(幼兒進行討論後請個別幼兒發言。)
(3)師:我們可以開車圍繞它跑,還可以乘飛機圍繞它飛,這樣做可以看到地球更多的部分。但是仍不能看到全部地球。地球太大了,在現實中,我們不可能看到它的全貌。
(4)出示手的縮微圖,師:「畫手的輪廓圖時,我把它縮小了,這樣就能把它畫在小紙上。」
(5)把地球儀放到幼兒面前,師:「如果我想一次看到整個地球,就可以按照它的樣子把它縮小,製作成一個模型,這樣就能看到全部了。」
老師指著地球儀:「這叫地球儀,它不是真實的地球,只是地球的一個模型。當我們轉動地球儀時,我們能看到地球的各個部分。」(教師轉動地球儀並請幼兒觀察。)
師:「你們看到了什麼?(鼓勵孩子討論他們看觀察到的東西,)
(6)師:「你們知道這些藍色的區域在地球儀上代表什麼嗎?(教師用藍色瓶子里的水做提示,進行引導孩子。)
師:「地球儀上的藍色區域代表的是水。」
(7)師:「你們說這些褐色的區域在地球儀上代表什麼?(用裝有土壤的褐色瓶子引導)
師:「褐色的區域在地球儀上代表陸地。
(8)師:「雖然我們看不到,但地球的四周都被空氣包圍著。」(用空的白色瓶子做提示。)
(9)師:「地球上有廣闊的陸地,我們給每一片陸地起一個名字---洲。請小朋友指出一個洲。(請每個幼兒分別指出一個洲)
(10)師:「一大片水的區域我們叫做 『洋』。
(11)給幼兒發「地球(globe)」「洲(conti-nent)」「洋(ocean)」的標簽,讓他們配對。
4、整理教具,放回教具櫃。
㈡ 小班健康穿褲子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小班健康穿褲子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設計思路
這一內容包含二個方面要求:一是會分辯褲子的里外前後,二是穿著褲子的正確方法和順序。幼兒已經學過穿秋天的單褲和初冬的褲子,也有一些分辯褲子前後的經驗。但是,由於假期中,春節期間又增添了不少新款的較厚的冬季褲子,因此,可能會在分辯「前後」方面發生困難。另外,幼兒在穿著兩條以上褲子時,還須顧及裡面褲腿的平腳,這對一部分幼兒來說也尚有問題。
據此,在設計活動中,一要注意引導幼兒運用過去的經驗來分辨冬季褲子的前後面;二要提醒幼兒在自下而上的拉褲腰的過程中,不要用力過猛,以免內褲褲腿卷縮。三要用一則順口溜來提示穿褲子的方法與步驟,並增添愉快的練習氣氛。
活動目標
1、能分辯冬季褲子與前後面,學習自己穿褲子。
2、學會自己有序地、整齊地穿著褲子。
3、體會到自己穿褲子的樂趣。
重點和難點
1、重點:分清不同款式褲子的前後面,用正確的方法穿褲子。
2、難點:男孩的褲前拉鏈的使用(易將裡面內褲卡在拉鏈上),以及能整齊地穿上褲。
活動准備
1、幼兒各自當天所穿的冬季外褲。
2、新奇角或活動區放置一些娃娃的各款褲子,供幼兒練習。
活動過程
1、用開「聰明小火車」方式,引導幼兒依次描述自己褲子的前片上有什麼。
說明1:這樣有助於幼兒在平行影響中獲得更多的分辨褲子前後片的方法:如看貼花、口袋、拉鏈、扣子等等。
說明2:幼兒講完後,教師應稍稍加以歸納。
2、由1—2名幼兒示範穿褲子的方法與步驟;教師作適當的講解。
要點:
(1)褲子的前片要向上(或向前方),雙手攔住褲腰,坐在椅子上,逐一將腿伸入褲腿。穿上後站起將褲縫處拉正,並將內衣塞入褲腰內。有帶、後、鏈者繫上。
(2)如有內褲,應塞入襪筒,以免向上卷縮。
3、幼兒邊看教師念順口溜(或自己念),邊練習穿褲子:拉著褲腰兒,穿進褲腿兒,伸出腿丫兒,自己穿褲兒,真是乖孩兒。
說明1:幼兒穿褲子時,教師可重點指導使用門襟拉鏈有困難的男孩。
說明2:教師也可利用順口溜的最後兩句,對穿好褲子的幼兒作評價和鼓勵。
4、活動的延伸:
幼兒在生活區為娃娃穿各種褲子。(或在家裡自己嘗試穿不同款式的褲子)
活動建議
1、此活動可根據幼兒穿褲子的能力分小組進行。
2、此活動宜在幼兒午睡起床時進行。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幼兒的生活能力得到了鍛煉,進一步學會了穿褲子。
【活動目標】
1、學會新單詞hat;T-shirt;trousers;學會句子:I am wearing a hat;T-shirt;trousers.
2、能正確發音,有適當的語調和語感。
3、通過小游戲喜歡上用英語表達,喜歡說英語。
【活動准備】
【活動過程】
1、引入話題:「孩子們,這個學期你們學習了不少新的英語單詞,那麼有誰知道我身上的這件衣服怎麼說呢?褲子呢?」引起孩子的興趣。
2、教師展示桌子上的t恤,繼續引導孩子「孩子們這件衣服叫t恤,它的英文發音啊跟中文有點像。」接著教師正確示範。請每一個小朋友發音,
3、介紹帽子和褲子的發音。
4、插入游戲,鞏固新學單詞發音。
教師將三樣東西放到身後,請三位小朋友猜一猜教師將會出示哪樣物品,並且搶先用英語回答物品的名稱。回答最快且發音正確的小朋友將得到老師的表揚,輸掉的小朋友要換另外的小朋友上台。
5、繼續深入游戲。
請三位小朋友分別手持一樣物品,教師示範句子「I am wearing trousers」並且做出相應動作,然後請小朋友學習嘗試說出完整的句子描述自己的動作。待小朋友能熟練表達後,請三位小朋友站在台前,再另請一位小朋友說出某個單詞例如「hat」,拿帽子的小朋友就要迅速做出戴帽子的動作並且大聲說出「I a mwearing a hat」。隨著游戲進展,適當加快速度,練習孩子的反應能力和對單詞句子的熟悉程度。
6、請小朋友回家後向父母介紹新學的單詞。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大象穿上不同褲子的有趣形象。
2、能用連貫的語句大膽講述自己的理解。
3、學用故事中的句式進行仿編。
4、願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
5、理解故事內容,豐富相關詞彙。
【活動准備】
1、小圖書、大圖書、錄音帶、圖畫本、彩色筆,各種顏色的彩色紙。
2、教師的周圍布置豐富的線條和一些色彩鮮艷的圖畫。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幼兒有序的邊走邊取地上的彩色紙,並說說像什麼?
二、自由閱讀。
1、幼兒有序取書,自由閱讀故事。
2、幼兒隨意翻閱故事的畫面內容,說一說畫面上都有誰。猜猜發生了一件什麼事。
3、幼兒結伴自由閱讀圖書?教師觀察指導。
4、讓幼兒相互說一說自己所看到的故事。鼓勵幼兒大膽地講述分享故事內容。
三、大圖書閱讀。
1、幼兒集體看大圖書1—7頁。理解故事內容。
看第1頁,教師邊問邊出示大句卡:如果要給大象穿褲子,它們想要穿什麼褲子呢?說說圖中的大象穿了什麼褲子?讓幼兒想像穿上棕色褲像什麼?
看第2—3頁,故事中說大象穿上棕色褲像什麼?又給大象穿了什麼褲子?像什麼?(幼兒自由想像)
看4—5頁,故事中是怎麼說的?還給大象穿了什麼褲子?像什麼?(幼兒自由想像,發表看法)
看6—7頁,故事中說像什麼?教師再次和幼兒認讀字卡上的字。
看7—13頁,用上述懸讀的方法,逐頁讓幼兒猜測,想像。
2、讓幼兒給故事取名字。
3、幼兒看大圖書,聽老師完整讀故事一遍。
4、幼兒看自己的小圖書?聽錄音帶跟讀故事。
四、討論交流。
你最喜歡故事中大象穿的哪條褲子?為什麼?如果讓你來當設計師,你會給大象穿怎樣的褲子呢?說說你的理由。
五、仿編活動。
1、幼兒將自己的想像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出來引導幼兒大膽想像,大膽地用色,畫出與眾不同的作品。
2、自製圖書,請個別幼兒看圖講述自製圖書里的小故事。
【活動延伸】
1、還可以給其他的動物設計不同款式的褲子。
2、完成閱讀延伸活動「大象穿褲子」。
家庭延伸:搜集各種款式褲子的圖片。
創新意圖:用懸讀的方法逐步讓幼兒猜測想像這個趣味的故事從而來發揮幼兒想像,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幼兒從故事中能用優美的語句,仿編故事。
活動反思:
孩子們的心中充滿好奇,喜歡想像。《給大象穿褲子》以簡單明了的線索展開了有趣的聯想,有效地調動了孩子們想像的慾望,在為其插上想像的翅膀之時也創造了一個心馳神往、浮想聯翩的意境,給孩子們提供了無限的想像空間。
在導入部分先融入了想像。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看到了什麼?分享自己的觀點。自由閱讀環節請幼兒通過觀察畫面,說說有誰,發生了什麼事情?幼兒爭先恐後的說有大象、小熊、瓢蟲、項鏈、褲子等。對褲子的顏色並不是太注意,可能是提出的問題不夠具體,沒有將幼兒的注意引到褲子顏色的不同上。
大圖書閱讀環節我打破了以往的教學形式,教師先講,幼兒再回答問題,而是逐頁請幼兒猜測畫面的內容,幼兒想像過後教師再講。通過這種懸讀的教學方法有效地幫助幼兒展開想像的翅膀,去盡情的想大象穿上這樣的褲子後到底想什麼,使教師的提問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在幼兒猜測想像後教師在講故事中的語句,幼兒會恍然大悟原來書里是這樣說的。本故事語句重復的較多,而且句式相近,所以我請幼兒跟讀,更有利於幼兒對故事句式的理解。
討論環節我請幼兒通過同伴間的交流說說「你最喜歡給大象穿哪條褲子?為什麼?如果讓你來當設計師,你會給大象設計怎樣的褲子?」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設計意圖。運用過度語進入仿編活動。「大家都給大象設計了不同的褲子,我們也可以學著故事中的句式,說一說給大象穿上自己設計的褲子像什麼。」運用故事的句式我們編了一個完整的故事。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大象穿上不同褲子的有趣形象
2.能用連貫的語句大膽講述自己的理解
3.學用故事中的句式進行仿編活動准備:
變化的雲朵形狀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藍天上的雲朵會變魔術哦!風一吹,它的形狀變了。看,雲朵好像什麼?(引導用「好像」說話)(出示大象的鼻子)這回,雲朵又會變成什麼呢?(字卡:大象)
二、感知故事:
1、大象身上光禿禿的,如果給大象穿褲子,你猜猜,大象想要穿什麼褲子?
2、老師給大象准備了幾條褲子,來看看,大象穿上後像什麼。
(1)「給大象穿綠色的條紋褲」:小朋友,這種顏色,這種圖案你熟悉嗎?什麼東西也是這樣的?(西瓜)哈哈哈哈,我看啊,大象穿的這條綠色的條紋褲,好像西瓜的瓜皮。
(2)換條別的再試試。「給大象穿上紅色的斑點褲」,你覺得像什麼啊?
(3)我這還有幾條備用的褲子,誰來挑一條給大象穿上?不過,要說說像什麼哦!
3、小朋友們的小腦筋可真靈活,大象真開心,穿了那麼多的.褲子,帥呆啦!
大象說,為了感謝小朋友,他要把一個好聽的故事推薦給大家,這個故事就藏在書里呢。一起來看看!
三、自由閱讀
1、幼兒有序取書,鞏固翻頁習慣,自由閱讀故事,也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一起讀。
2、你最喜歡故事中大象穿的哪條褲子?為什麼?能讀出來嗎?
3、我們一起來講這個故事,你喜歡大象穿哪條褲子,輪到穿那條褲子的時候,你就站起來讀,好嗎?
四、拓展延伸我這兒還有一條褲子,不過,還沒想好用什麼顏色和圖案,這樣吧,我們來比一比,誰的創意好,我們就把它畫下來給大象穿上,好嗎?(鞏固比喻句)
活動延伸:
1、還可以給其他的動物設計不同款式的褲子
2、完成閱讀延伸活動「大象穿褲子」
動物是孩子們的朋友,當孩子們沉迷於扮演動物角色的游戲時,自己的情感也常常與動物角色同化。給大象穿上褲子,在成人的眼裡是一件多麼不可思議的事啊!可是在充滿童真的孩子眼中,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
給沒穿過褲子的大象穿條什麼褲子呢?穿上褲子後的大象又像什麼呢?這正符合孩子們喜歡想像、充滿好奇的心理特點。
故事圍繞「給大象穿褲子」這一簡單、明了的線索展開有趣的聯想,運用排比的句式,使故事清晰、易懂,配上優美的詞語和繽紛的色彩,有效地調動了孩子們想像的慾望,
在為其插上想像的翅膀之時也創造一個心馳神往、浮想聯翩的意境,給孩子們提供了無限的想像空間。
教材分析:
幼兒園的孩子都喜歡動物,把動物作為自己的好朋友,當孩子們沉迷於扮演動物角色的游戲時,自己的情感也常常與動物角色同化,經常會聽孩子叫動物弟弟、妹妹等。給大象穿上褲子,在我們成人眼中是一件多麼不可思議的事。可是在充滿童真的孩子眼中,這是在自然不過的事了。分級閱讀的《給大象穿褲子》這個故事,幼兒能通過「給大象穿褲子」這一簡單明了的線索讓幼兒展開有趣的聯想,更大限度的激發幼兒說的慾望,發展幼兒語言組織表達能力。
給沒有穿過褲子的大象穿什麼褲子?穿上褲子後的大象又像什麼?這正符合孩子們喜歡想像、充滿好奇心的心理特點。而且故事中有很多需要想像的部分,有效地調動了孩子們想像的慾望,在為其插上想像的翅膀之時也創造了一個浮想聯翩的意境,給孩子們提供了無限的想像空間。
活動目標:
1、看畫面猜測故事內容,感受大象穿上褲子時的有趣形象。
2、樂意大膽講述圖中穿上褲子的大象的模樣。
3、體會故事中形容詞的運用,激發閱讀的興趣。
活動准備:
大圖書一本、小圖書人手一冊,大字卡(大象、褲子)、各種褲子若干。
活動重點: 樂意大膽講述大象穿上褲子時的有趣現象。
活動難點: 大象穿上褲子後形象的想像遷移。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發幼兒閱讀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褲子,我們來看看是什麼樣的褲子?像什麼?
(教師出示褲子)藍色的條紋褲、亮亮的黃色褲、紅色的斑點褲……
二、集體閱讀,感知理解故事。
師:這么多漂亮的褲子,有頭大象也想來穿這些褲子。(出示大字卡「大象」)
師幼一起看大圖書1—6頁。
1、師:咦,今天寶寶貝貝也想給大象穿褲子。(出示大字卡『褲子」)
寶寶幫他們想一想:如果要給大象穿褲子,大象想要穿什麼褲子呢?
2、師:貝貝想給大象穿什麼褲子?(毛絨絨的棕色褲)
大象穿上毛絨絨的棕色褲,會像什麼?(幼兒想像)
3、師:貝貝又給大象穿了什麼褲子?(五彩繽紛的格子褲)理解「五彩繽紛」的意思。
大象穿上五彩繽紛的格子褲,會像什麼?(幼兒自由想像,各抒己見)故事中是怎麼說的?
4、師:貝貝還給大象穿了什麼褲子?(綠色的條紋褲)像什麼?(幼兒自由想像,發表看法)故事中說像什麼?
幼兒看圖書7—13頁。
過渡:貝貝給大象穿了這么多漂亮的褲子, 我們一起來看看。(有……有……還有……)
寶寶看了可羨慕,也想給大象穿褲子!
1、示範取書,看小圖書。
老師幫寶寶們都准備了一本小圖書,放在書袋裡,一會兒寶寶輕輕地拿出來,放在自己的小桌子上。一隻手扶書,一隻手捏書腳,一頁一頁地翻。
邊看邊想:如果要給大象穿褲子?大象還想要穿什麼褲子呢?小朋友開始吧!
2、幼兒自由閱讀,教師觀察指導。
先看完的寶寶可以和你的好朋友說說、討論一下……
3、寶寶又給大象穿了什麼褲子?好像什麼?(紅色的斑點褲 好像瓢蟲的外衣)
4、又給大象穿了什麼褲子?好像什麼?(亮閃閃的金色褲 好想媽媽脖子上的項鏈)
三、師幼看書,完整講述故事。
1、剛才書里的寶寶貝貝都搶著給大象穿褲子,這本書還沒有名字呢,誰來起個名字?
2、讓我們跟著寶寶貝貝一起來講講好聽的故事吧!(無意識記「大象」、「褲子」)
四、仿編,拓展延伸。
師:寶寶貝貝給大象穿了這么多漂亮的褲子,你看:這么多小朋友都來了,他們也想給大象穿褲子。
猜猜看:大象還會穿什麼樣的褲子呢?穿上後好像什麼呢?
小朋友一起開動你的小腦筋,想一想,說一說,告訴你的好朋友,告訴你的老師……
閱讀:給大象穿褲子
如果要給大象穿褲子,大象想要穿什麼褲子呢?
給大象穿毛絨絨的棕色褲?好象熊的皮毛。
給大象穿五彩繽紛的格子褲?好象馬戲團的小丑。
給大象穿綠色的條紋褲?好象西瓜的皮兒。
如果要給大象穿褲子,大象想要穿什麼褲子呢?
給大象穿紅色的斑點褲?好象瓢蟲的外衣。
給大象穿亮閃閃的金色褲?好象媽媽脖子上的項鏈。
㈢ 幼兒園《大象穿褲子》備課教案
教材分析:
幼兒園的孩子都喜歡動物,把動物作為自己的好朋友,當孩子們沉迷於扮演動物角色的游戲時,自己的情感也常常與動物角色同化,經常會聽孩子叫動物弟弟、妹妹等。給大象穿上褲子,在我們成人眼中是一件多麼不可思議的事。可是在充滿童真的孩子眼中,這是在自然不過的事了。分級閱讀的《給大象穿褲子》這個故事,幼兒能通過「給大象穿褲子」這一簡單明了的線索讓幼兒展開有趣的聯想,更大限度的激發幼兒說的慾望,發展幼兒語言組織表達能力。
給沒有穿過褲子的大象穿什麼褲子?穿上褲子後的大象又像什麼?這正符合孩子們喜歡想像、充滿好奇心的心理特點。而且故事中有很多需要想像的部分,有效地調動了孩子們想像的慾望,在為其插上想像的翅膀之時也創造了一個浮想聯翩的意境,給孩子們提供了無限的想像空間。
活動目標:
1、看畫面猜測故事內容,感受大象穿上褲子時的有趣形象。
2、樂意大膽講述圖中穿上褲子的大象的模樣。
3、體會故事中形容詞的運用,激發閱讀的興趣。
活動准備:
大圖書一本、小圖書人手一冊,大字卡(大象、褲子)、各種褲子若干。
活動重點: 樂意大膽講述大象穿上褲子時的有趣現象。
活動難點: 大象穿上褲子後形象的想像遷移。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發幼兒閱讀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褲子,我們來看看是什麼樣的褲子?像什麼?
(教師出示褲子)藍色的條紋褲、亮亮的黃色褲、紅色的斑點褲……
二、集體閱讀,感知理解故事。
師:這么多漂亮的褲子,有頭大象也想來穿這些褲子。(出示大字卡「大象」)
師幼一起看大圖書1—6頁。
1、師:咦,今天寶寶貝貝也想給大象穿褲子。(出示大字卡『褲子」)
寶寶幫他們想一想:如果要給大象穿褲子,大象想要穿什麼褲子呢?
2、師:貝貝想給大象穿什麼褲子?(毛絨絨的棕色褲)
大象穿上毛絨絨的棕色褲,會像什麼?(幼兒想像)
3、師:貝貝又給大象穿了什麼褲子?(五彩繽紛的格子褲)理解「五彩繽紛」的意思。
大象穿上五彩繽紛的格子褲,會像什麼?(幼兒自由想像,各抒己見)故事中是怎麼說的?
4、師:貝貝還給大象穿了什麼褲子?(綠色的條紋褲)像什麼?(幼兒自由想像,發表看法)故事中說像什麼?
幼兒看圖書7—13頁。
過渡:貝貝給大象穿了這么多漂亮的褲子, 我們一起來看看。(有……有……還有……)
寶寶看了可羨慕,也想給大象穿褲子!
1、示範取書,看小圖書。
老師幫寶寶們都准備了一本小圖書,放在書袋裡,一會兒寶寶輕輕地拿出來,放在自己的小桌子上。一隻手扶書,一隻手捏書腳,一頁一頁地翻。
邊看邊想:如果要給大象穿褲子?大象還想要穿什麼褲子呢?小朋友開始吧!
2、幼兒自由閱讀,教師觀察指導。
先看完的寶寶可以和你的好朋友說說、討論一下……
3、寶寶又給大象穿了什麼褲子?好像什麼?(紅色的斑點褲 好像瓢蟲的外衣)
4、又給大象穿了什麼褲子?好像什麼?(亮閃閃的`金色褲 好想媽媽脖子上的項鏈)
三、師幼看書,完整講述故事。
1、剛才書里的寶寶貝貝都搶著給大象穿褲子,這本書還沒有名字呢,誰來起個名字?
2、讓我們跟著寶寶貝貝一起來講講好聽的故事吧!(無意識記「大象」、「褲子」)
四、仿編,拓展延伸。
師:寶寶貝貝給大象穿了這么多漂亮的褲子,你看:這么多小朋友都來了,他們也想給大象穿褲子。
猜猜看:大象還會穿什麼樣的褲子呢?穿上後好像什麼呢?
小朋友一起開動你的小腦筋,想一想,說一說,告訴你的好朋友,告訴你的老師……
閱讀:給大象穿褲子
如果要給大象穿褲子,大象想要穿什麼褲子呢?
給大象穿毛絨絨的棕色褲?好象熊的皮毛。
給大象穿五彩繽紛的格子褲?好象馬戲團的小丑。
給大象穿綠色的條紋褲?好象西瓜的皮兒。
如果要給大象穿褲子,大象想要穿什麼褲子呢?
給大象穿紅色的斑點褲?好象瓢蟲的外衣。
給大象穿亮閃閃的金色褲?好象媽媽脖子上的項鏈。
㈣ 《給大象穿褲子》幼兒園教案
【活動設計】 《給大象穿褲子》這個故事中利用了一個語句「如果要給大象穿褲子,它們想要穿什麼褲子呢?」簡單明了的線索展開有趣的聯想,用懸讀的方法,一層一層調動了孩子想像的慾望。利用繪畫的活動進一步開發了孩子的思維能力,從而簡單的掌握了故事的內容。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能力。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大象穿上不同褲子的有趣形象。
2、能用連貫的語句大膽講述自己的理解。(重點)
3、學用故事中的句式進行仿編。(難點)
【活動准備】
1、小圖書、大圖書、錄音帶、圖畫本、彩色筆,各種顏色的彩色紙。
2、教師的周圍布置豐富的線條和一些色彩鮮艷的圖畫。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幼兒有序的邊走邊取地上的彩色紙,並說說像什麼?
二、自由閱讀。
1、幼兒有序取書,自由閱讀故事。
2、幼兒隨意翻閱故事的畫面內容,說一說畫面上都有誰。猜猜發生了一件什麼事。
3、幼兒結伴自由閱讀圖書?教師觀察指導。
4、讓幼兒相互說一說自己所看到的故事。鼓勵幼兒大膽地講述分享故事內容。
三、大圖書閱讀。
1、幼兒集體看大圖書1-7頁。理解故事內容。
看第1頁,教師邊問邊出示大句卡:如果要給大象穿褲子,它們想要穿什麼褲子呢?說說圖中的大象穿了什麼褲子?讓幼兒想像穿上棕色褲像什麼?
看第2-3頁,故事中說大象穿上棕色褲像什麼?又給大象穿了什麼褲子?像什麼?(幼兒自由想像)
看4-5頁,故事中是怎麼說的?還給大象穿了什麼褲子?像什麼?(幼兒自由想像,發表看法)
看6-7頁,故事中說像什麼?教師再次和幼兒認讀字卡上的字。
看7-13頁,用上述懸讀的方法,逐頁讓幼兒猜測,想像。
2、讓幼兒給故事取名字。
3、幼兒看大圖書,聽老師完整讀故事一遍。
4、幼兒看自己的小圖書?聽錄音帶跟讀故事。
四、討論交流。
你最喜歡故事中大象穿的哪條褲子?為什麼?如果讓你來當設計師,你會給大象穿怎樣的褲子呢?說說你的理由。
五、仿編活動。
1、幼兒將自己的想像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出來引導幼兒大膽想像,大膽地用色,畫出與眾不同的'作品。
2、自製圖書,請個別幼兒看圖講述自製圖書里的小故事。
【活動延伸】
1、還可以給其他的動物設計不同款式的褲子。
2、完成閱讀延伸活動「大象穿褲子」。
家庭延伸:搜集各種款式褲子的圖片。
創新意圖:用懸讀的方法逐步讓幼兒猜測想像這個趣味的故事從而來發揮幼兒想像,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幼兒從故事中能用優美的語句,仿編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