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柬埔寨有什麼特色
1、吳哥古跡
吳哥古跡(Angkor)位於暹粒省境內,距首都金邊約240公里,是柬埔寨民族的象徵,被譽為東方四大奇跡之一。現存吳哥古跡主要包括吳哥王城(大吳哥)和吳哥窟(小吳哥)。
2、金邊王宮
金邊王宮也稱四臂灣大王宮,因位於上湄公河、洞里薩河、下湄公河與巴薩河的交匯處而得名,是諾羅敦國王於1866—1870年建造的。王宮為長方形,長435米,寬402米,外有城牆。王宮的建築具有高棉傳統建築風格和宗教色彩,宮殿均有尖塔,代表繁榮。
3、塔山
塔山也稱塔仔山,山體較小,是金邊的發祥地。相傳古代一名叫「奔」的女子因發大水順湄公河漂流至此,拾到一尊佛像,供奉在小山上,後在此修廟,信徒香客盈門。
並逐漸發展成繁華的城鎮,被命名為「百囊奔」,意為「奔夫人之山」,當地華僑譯為「金邊」。塔山高約百米,塔頂供有奔夫人之像,終日香火不斷,是金邊的象徵之一。
4、節日
在柬埔寨,一年中的節日很多,有新年節、送水節、風箏節、齋僧節、雨季安居節等,其中的送水節是柬埔寨最盛大而隆重的傳統節日,在每年佛歷十二月月圓時邊疆慶祝三天。送水是為慶祝雨季結束,河水消退而設。
5、服飾
「紗籠」是由數尺印有各種美麗圖案的布兩邊縫合,圍系腰間,狀似裙子。「山朴」是用長條布,不加縫合,從腰中往下纏繞至小腿,再從胯下穿過,在背後緊束於腰部,剩餘部分伸出如魚尾。
2. 柬埔寨人男女都穿裙子,男子該如何處理尷尬的與女子撞衫
如果我們去柬埔寨遊玩,我們會發現柬埔寨人民不管男女,都是會穿裙子的,這是他們的風俗習慣。有人看見了他們的傳統服飾不管男女看起來都很像,也有的時候會有疑惑,假如男女穿一樣的裙子會不會尷尬呢。
或許我們覺得有區別,但是,日子是人家的,我們也不需要以外界的眼光去想他們會不會尷尬的撞衫,也沒有這個必要。
3. 柬埔寨人的生活習慣誰知道
1. 在吊腳樓吃飯免打掃
柬埔寨鄉村人住的都是木質吊腳樓,下層一般什麼都沒有,二樓住人。二樓的地板也是相當簡陋的,地板之間有一些縫隙,平時他們吃飯後剩下的骨頭之類的東西都可以從這些縫隙裡面直接丟下去,下面就會有野狗過來吃,省掉了打掃的麻煩!
2. 柬埔寨人人不穿鞋 鞋子一般不好賣
柬埔寨人平時也都是不穿鞋子的,鄉村的小孩子的腳上很難找到一雙鞋,大人們即便穿了鞋子也非常的簡單,每人一雙拖鞋。所以我們開玩笑說,在柬埔寨,製鞋業可能是最沒有前途的。在家裡,鞋子從來都是脫在樓下的,就像我們在暹粒住guesthouse,入鄉隨俗,從來都是在樓下把鞋子脫了,然後拎著鞋子走到4樓我們的房間。
3. 男人穿的裙子叫「水布」
柬埔寨男人穿的裙子俗稱「水布」。這可不是一塊普通的布,性價比可是很高的。柬埔寨水特別多,很多能吃的蔬菜都長在水裡邊,柬埔寨男人把水布系在腰上,狀似裙子,出門到水邊,將水布拿下,掛在脖子上以免弄濕,到齊腰深的水裡採好蔬菜,上岸,把裙子穿上,回家——或是,上岸,把水布裹在頭上,頂著蔬菜回家——可謂一布多用。
4.柬埔寨女人穿的裙子叫「紗籠」穿不好經常會掉
柬埔寨的女人穿的裙子叫「紗籠」,穿戴工序困難、紗籠可不能隨便亂穿的,如果穿的不夠好經常有掉下來的危險。
5. 外語人人通
當一賣水果大媽跟遊客說這些水果一共 two thousand 的時候;當一個三四歲的小娃娃先是用英文然後又用中文跟你要糖果的時候;當路邊等待生意的tuktuk司機先日語後中文的跟你聊天的時候;當遊客大巴司機說著比很多南方人都純正的中文,又能給美國人做導游的時候...暹粒是個聯合國。
6. 日上三竿吊床睡
吊床是柬埔寨人最喜歡的,每個家裡都有。這個工具很是簡單好用,只要有兩棵樹,綁好,睡矣!不管是日上多少桿,路上隨便用眼掃一下,都能發現幾個吊床上打瞌睡的青壯年(小孩子倒是精力很足,不是在玩,就是在賣東西)。或許這也算是柬埔寨人淳樸的原因之一:我管你外面世界多麼花花,我不為所動,一個吊床足以滿足我對生活的要求!或許把日上三竿還在吊床上的人喊起來一起開荒種地,經濟上會越來越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