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衣:一般選擇有袖的絨布對襟或斜襟短衫,也可是"和尚服",但不主張穿套頭衫和有領子的衣服。
2. 新生兒穿衣服厚薄技巧
關於嬰兒(新生兒)穿衣服:
1,買大不買小。新生兒出生平均身高為50cm,如果你恰巧生的又是一個八斤重的胖小子胖閨女,恭喜你,52碼的衣服幾乎全都報廢。所以新生兒衣服最小從59,66碼買起。
2,兩個月之內不穿褲子。如果孩子生在夏天,穿一個小背心,包尿不濕,然後外邊再打包裹足矣。如果生在冬天,每天脫褲子穿褲子換尿不濕就把娃凍的夠嗆,建議直接打包裹。
3,三個月以後備多條褲子。三個月以後孩子已經具備了初始的排泄意識,尿便次數大大減少,睡著已幾乎不再排尿排便,可以少用或不用尿不濕,減少紅屁屁發生。備多條褲子濕了就換。
4,夏季不需要連體衣,爬爬服。純棉布的普通爬爬服太熱。輕薄的爬爬服里邊還要穿上小背心,不然透著大肚臍眼子哪個當媽的都不忍心。建議直接穿小背心。
5,冬季趴趴服買大號,買厚款,建議戴帽,包手包腳款。外出體檢,打預防針可用。
指導原則:
1,嬰兒衣服以純棉,淺色,柔軟,沒線頭為主。
2,66碼以下的褲子不需要買,買了最多穿一季。
3,嬰兒半腿褲可以直接買90碼的,三個月的嬰兒穿著類似於七分褲效果,松緊褲腰大小正好。
4,無論冬夏,只要室溫低於24度,建議護肚子,穿襪子。
5,嬰兒散熱功能集中在腦部,即使是新生兒,室內也不需要戴帽子。
3. 你還在給新生兒穿「連體衣」哪種衣服才讓娃最舒服
在孕期,孕媽們就要開始去幫寶寶准備東西了,包括衣物,都希望買更合適的更好的給寶寶,畢竟現在的物質條件更豐富了,作為父母能夠給寶寶的也更多,如果可以,真的是恨不得把天上的星星和月亮都摘下來給寶寶玩。
雖然說沒有明確規定寶寶要穿什麼衣服,但是過來人的建議就是在月子里可以給寶寶穿和尚衣,寶寶兩三個月以後可以選擇穿連體衣,那麼就算是寶寶很頑皮也不用擔心寶寶把被子踢掉,導致肚子著涼了。
我是懶媽媽,多平台原創作者,你的支持是我的動力。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刪。
4. 新生兒穿衣有講究,有哪些穿衣細節需要注意
新生兒一般出生高度為50cm,所以一般給寶寶准備新生兒服時選擇52碼和59碼。剩下的其餘衣服可以在寶寶成長過程中根據寶寶的實際需要購買。嬰兒皮膚比較容易過敏,所以在選擇服飾上面,盡量以純棉材質的服裝為主。不選擇手感好的混紡面料。而且純棉的面料比較容易吸汗,對於活動量大的寶寶來說,非常適合。
新生兒貼身衣服的面料最好是全面A類一等品,其他衣服最好也是純棉的。如果是冬天出生的寶寶,最好穿棉衣而不是羽絨服,羽絨服雖然保暖,但不透氣。穿的時候先將衣服展開鋪平在床上,再對准位置將寶寶放在衣服上,室內溫度適宜,大人最好剪平指甲,以免不小心弄傷寶寶,先穿上袖子,再穿褲腿,最後扣扣子。穿的時候不用著急,蓋好毯子,邊逗寶寶邊穿,這也是一個親子活動的過程。穿褲腿時一定不要用力扯寶寶的腿,要讓寶寶膝蓋彎曲後穿上。
5. 新生兒准備衣服,聽說不穿褲子的,是嗎
對啊!
6. 寶寶夜裡睡覺,不穿褲子可以嗎
當家長在照顧孩子的時候,應該意識到孩子在夜晚睡覺的時候可以不穿褲子。尤其是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在夜晚睡覺的時候,如果沒有給孩子穿上褲子,孩子的腳就能夠來回自如的在被窩里邊蹬被子,這樣能夠鍛煉孩子的腿部肌肉發展。孩子在夜晚睡覺時,如果是夏天的情況,家長可以考慮給孩子的上身穿上一個短袖睡覺,因為這樣為了防止孩子在睡眠的時候容易造成肚子著涼。
在寒冷的冬天,家長可以考慮給孩子穿上一個秋褲睡覺,這樣在面臨著孩子第2天早上起來以後才不用。因為穿秋褲的冰涼感,而讓孩子難以忍受冬天的氣溫。孩子在夜晚睡覺時,穿上了秋褲也會讓孩子覺得更加的溫暖。因為在冬天睡覺的時候,被窩里也是非常的冷,孩子穿上了秋褲就能夠減少皮膚和被子上的溫度接觸。
7. 新生兒可以只穿肚圍不穿衣服嗎
不可以的,因為新生兒剛生出來,外面的溫度和媽媽肚子里的溫度還是有點差距的,你感覺外面很熱,對新生兒還是要穿衣服的,希望可以幫到你,祝你的寶寶健康快樂!
8. 寶寶喜歡在地上爬,不穿褲子會不好嗎
寶寶喜歡在地上爬,不穿褲子的話是不好的呀,很容易磨傷膝蓋的。
9. 新生兒怎麼穿衣服合適溫度
雖然春天來臨了,但早晚溫差大,對於這種捉摸不透的天氣,很多家長尤其是寶媽寶爸和家中老人因為對孩子的穿衣意見不同而出現爭執,經常會咨詢我應該怎麼給孩子穿衣服、穿多少合適。首先「春捂秋凍」這個概念是不科學的,我們往往會根據自己的體感,給寶寶穿衣服,這是不對的。
生活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老人帶孩子,總是給孩子穿很多,這主要是因為老人本身怕冷,所以他們覺得孩子也怕冷。給孩子穿過多的衣服其實是一個錯誤的觀念,小孩的體質和老人不同,不用捂得嚴嚴實實。
那麼,如何判斷孩子穿的是否合適呢?寶寶是冷,還是熱?
一、冷熱判斷:該摸哪兒?
● 誤區:
1、摸手腳:有些家長判斷孩子冷熱時,習慣摸手和腳,覺得手腳都熱乎肯定是沒凍著。其實摸手腳是不準的。因為末梢四肢離心臟最遠,而且寶寶的心臟功能比成人弱,泵到四肢的血液會較少。尤其是手腳這樣的末端循環比較差,再加上熱量散發,寶寶的手腳自然會偏涼。當摸到寶寶的手腳熱乎乎時,已經表明衣服穿得較多了。
2、摸額頭:頭面部溫度易受到環境溫度影響,如果看到孩子額頭有汗,其實寶寶早就已經熱了。有的家長看到孩子額頭出汗了,馬上給孩子脫衣服,其實這樣容易因出汗受涼反而引起感冒。
3、摸後背、肚子:有的網上科普說摸寶寶的後背部、小肚子,感覺溫暖舒適,說明寶寶衣服夠了;有發燙和濕潤感,還伴有臉發紅、身體出汗、燥熱等現象,說明孩子的衣服穿多了;感覺不夠溫暖,寶寶伴有臉色發白,身體縮成一團等現象,就說明孩子衣服沒穿夠,要加衣了。其實這個也並不是完全正確。
● 正確方法:
摸後頸才准確:摸起來溫熱,說明衣服穿得很合適。後頸發涼,說明衣服穿少了。後頸出汗了,說明穿得過多。(注意:別摸露在外面的後頸,要摸被衣服覆蓋的地方。)
二、穿多少,寶寶說了算!
寶寶在不同的年齡階段由於生理特點的不同,對穿衣冷熱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家長可對照寶寶年齡來確定穿衣。記住一個數字,這個數字就是24℃!讓寶寶穿得更舒服。超過24℃那給寶寶穿一身單衣即可,具體可以參考家長的衣著。若低於24℃,那麼就是:
平時給寶寶穿衣服,還需要謹記3點原則:
1。穿衣厚薄適中,舒適溫暖。(衣物過厚,不利於散熱)
2。盡量寬松,不能過於束縛。(衣物寬松,方便脫穿)
3。三暖一寒一涼。(腹部、背部、足部保暖,寒頭涼心胸)
平時注意:
1、 保持適宜的環境:如果室內溫度過高或者過低,建議開空調,調整為適宜溫度,而不是一味地為孩子增減衣物,引起身體不適。一般情況下,冬季適宜的室內溫度應該保持在22℃到24℃之間,在室內活動,還應該注意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
2、 家裡最好常備溫度計,在必要時刻可以得到准確且可靠的數據。
3、 此時的天氣晝夜溫差大,所以出門在外,家長順手帶一件薄外套和單衣。當寶寶活動量大時,便於及時換下汗濕的衣服,冷了則可以套上薄外套禦寒。增減衣服時,切莫出門回家後看到寶寶出汗就立刻脫外套。
所以,給寶寶怎麼穿衣服還是以寶寶的體感為主,家長不要盲目的給寶寶捂了哦。
10. 新生兒1個月內能穿褲子嗎
可以穿的,哪種方法對寶寶舒服就用哪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