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脫鞋挽褲的拼音怎麼寫
脫的拼音:tuō,聲母是t,韻母是uō,聲調是一聲。
鞋的拼音:xié,聲母是x,韻母是ié,聲調是二聲。
挽的拼音:wǎn,聲母是w,韻母是ǎn,聲調是三聲。
褲的拼音:kù,聲母是k,韻母是ù,聲調是四聲。
一、脫釋義:
1、離開,落掉。
2、遺漏。
二、鞋釋義:穿在腳上便於走路的東西。
三、挽釋義:
1、拉,牽引。
2、設法使局勢好轉或恢復原狀。
四、褲釋義:穿在腰部以下的衣服。
褲漢字筆畫:
褲相關組詞:
1、短褲[ǎn kù]
褲腳在膝蓋以上的褲子。
2、筒褲[tǒng kù]
褲腿呈直筒狀的褲子,褲腿膝部和最下端肥瘦略同。
3、褲腳[kù jiǎo]
褲腿的最下端。
4、褲襠[kù dāng]
兩條褲腿相連的地方。
5、裙褲[qún kù]
一種褲筒肥大,穿在身上看上去像裙子的女褲。
B. 褲子的拼音
褲字,拼音為[kù],{聲調第四聲-去聲},子字,拼音為[zi],{聲調第五聲-無聲調},褲子組合讀作[kù zi ],{4,5,}
C. 扎褲腳的拼音
扎褲腳的拼音:
一、扎的拼音:zā,聲母是z,韻母是a,讀一聲。
釋義:
1、捆、束,比如包紮、扎風箏、扎辮子。
2、把兒,捆兒,比如一紮線。
二、褲的拼音:kù,聲母是k,韻母是u,讀四聲。
釋義:
本義褲子,是穿於下體的常用服裝。
比如短褲、棉褲、毛褲、燈籠褲。
三、腳的拼音:jiǎo,聲母是j,韻母是i和ao,讀三聲。
釋義:
1、人或某些動物的腿的最下面部分,用以支持身體並行走。
2、物體的最下部,比如山腳。
3、舊指跟體力搬運有關的,比如腳夫、腳行。
(3)捏褲子拼音擴展閱讀:
一、捆紮[kǔn zā]
釋義:把東西捆在一起,使不分散。
例:這批貨物運送的時候,應該妥為包裝捆紮。
二、扎染[zā rǎn]
釋義:
1、一種染花布的工藝,染色前先用線繩按所需花型把織物扎結起來,染色後就會形成特定的花紋,分為單色或多色。
2、指扎染製品。
三、短褲[ǎn kù]
釋義:
褲腳在膝蓋以上的褲子。
四、腳步[jiǎo bù]
釋義:
1、指走路時兩腳之間的距離。
2、指走路時腿和腳的動作。
五、跺腳[ò jiǎo]
釋義:
腳用力踏地,表示著急、生氣、悔恨等情緒。
例:他一邊跺腳,一邊懊悔不迭。
D. 「褲子」和「裙子」的拼音和聲調是什麼
kù zǐ
qún zǐ
E. 褲子的拼音怎麼打
褲子 kù zi
褲子泛指(人)穿在腰部以下的服裝,一般由一個褲腰、一個褲襠、兩條褲腿縫紉而成。最早古人的褲子是很寬松的,用繩子系於腰下,而女人沒有,她們是不用工作的,後來形成男女平等,女人也要工作,有了褲子,褲子也變得緊起來。
據史料記載,中原地區的古人穿上有襠褲子是從戰國時期才開始的。當時趙國趙武靈王在邯鄲實行「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就是穿胡人的服裝,學習胡人騎馬射箭的作戰方法,此後,中原人才穿褲子,到了漢代,漢昭帝時才把有襠的褲叫做「褲」。
F. 褲子 韓語拼音
『褲子』一詞的韓語單詞為『바지』
發音為바(ba)지(ji)
第一個字發音其實介於(pa)和(ba)之間(稍微帶點爆破音)
韓語標准語的二字發音如果用拼音聲調表示:바(ba,三聲)지(ji,四聲)
G. 褲子的拼音怎麼念
褲子 [ kù zi ]
kù:聲母k,韻母u,讀第四聲。
zi :整體認讀音節zi,讀輕聲。
基本釋義:穿在腰部以下的衣服,有褲腰、褲襠和兩條褲腿:一條~。
英文翻譯:trousers
筆順:
(7)捏褲子拼音擴展閱讀:
「褲」組詞:
1、褲兜 [ kù dōu ]
基本釋義:褲子上的口袋。
2、褲腿 [ kù tuǐ ]
基本釋義:褲子穿在兩腿上的筒狀部分。
3、馬褲 [ mǎ kù ]
基本釋義:特為騎馬方便而做的一種褲子,膝部以上肥大,以下極瘦。
4、短褲 [ ǎn kù ]
基本釋義:褲腳在膝蓋以上的褲子。
H. 褲子的聲母是什麼
褲拼音:kù,聲母k,韻母u,音調去聲。
基本信息:
部首:衤,四角碼:30254,倉頡:likq
86五筆:puyl,98五筆:puol,鄭碼:WTTH
統一碼:88E4,總筆畫數:12
基本解釋:
穿在腰部以下的衣服,有「褲腰」、「褲襠」和兩條「褲腿」。
(8)捏褲子拼音擴展閱讀:
相關組詞:
1、褲子[kù zi]
穿在腰部以下的衣服,有褲腰、褲襠和兩條褲腿。
2、褲頭[kù tóu]
褲衩兒。
3、褲兜[kù dōu]
褲子上的口袋。
4、馬褲[mǎ kù]
特為騎馬方便而做的一種褲子,膝部以上肥大,以下極瘦。
5、褲腿[kù tuǐ]
褲子穿在兩腿上的筒狀部分。
I. 褲子。裙子的拼音和聲調
褲 子拼音
ku zi
第四聲第三聲
裙 子拼音
qun zi
第二聲第三聲
J. 褲子的褲的拼音
褲拼音:kù
基本信息:
部首:衤,四角碼:30254,倉頡:likq
86五筆:puyl,98五筆:puol,鄭碼:WTTH
統一碼:88E4,總筆畫數:12
基本解釋:
穿在腰部以下的衣服,有「褲腰」、「褲襠」和兩條「褲腿」:褲子。棉褲。短褲。燈籠褲。
(10)捏褲子拼音擴展閱讀:
相關組詞:
1、短褲[ǎn kù]
褲腳在膝蓋以上的褲子。
2、筒褲[tǒng kù]
褲腿呈直筒狀的褲子,褲腿膝部和最下端肥瘦略同。
3、褲腳[kù jiǎo]
褲腿的最下端。
4、褲襠[kù dāng]
兩條褲腿相連的地方。
5、裙褲[qún kù]
一種褲筒肥大,穿在身上看上去像裙子的女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