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蘇格蘭的男子真的穿裙子嗎
蘇格蘭是一個有著自己的風俗、傳統的民族,那兒最引人注目的風俗就是:男子愛穿裙子。
我們知道,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男子都不穿裙子,只有婦女才穿裙子。而在蘇格蘭,這個普遍規律卻不成立,因為蘇格蘭的男子不僅穿裙子,而且穿的還都是鮮艷的花格短裙。
這種蘇格蘭短裙又叫基爾特,是蘇格蘭男子的民族服裝。裙子很短,長度是從腰部到膝蓋。節日里,在蘇格蘭的大街小巷,很容易看見一身漂亮裙裝的蘇格蘭男子。他們都穿著鮮艷的花格短裙;腰上掛著一隻黑白色相間的小包;頭上戴著黑色的帽子,帽子的左邊還插著一根白色羽毛。看起來非常獨特、新鮮。
蘇格蘭短裙通常用花呢製成,布面的圖案是連續的方格。蘇格蘭男子穿花格短裙,已經有許多年的歷史了,蘇格蘭人認為:男子穿裙子,最能表現蘇格蘭獨有的民族特色。
可是到了1707年,英國強行將蘇格蘭並入了自己的版圖。蘇格蘭人民渴望民族獨立,因此他們就以身著與眾不同的民族服裝,來表示不忘自己的民族。
為了讓蘇格蘭人民忘記自己的民族習慣,順從英國政府的統治。1746年,英國政府下令,禁止蘇格蘭男人穿花格短裙,第一次違反者處6個月的監禁;第二次違反者處7年徒刑。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禁裙令」。
「禁裙令」一公布,立刻遭到了蘇格蘭人民的強烈反對,為了保留自己民族的傳統,蘇格蘭人民與英國政府展開不屈不撓的斗爭。經過30年的不斷反抗,1782年,英國政府不得不取消了「禁裙令」。
現在,每當喜慶的日子,蘇格蘭男子就會穿上美麗的花格短裙,吹奏起美妙的音樂,跳起舞來。他們是在以這種獨特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民族情感,並紀念祖先反抗「禁裙令」的英勇事跡呢。
B. 為什麼英國男人喜歡穿裙子
Kilt,蘇格蘭方格呢短裙。這個在蘇格蘭大地延續了幾個世紀的高地人傳統服裝,一直是蘇格蘭的標志之一。傳統的蘇格蘭短裙,包括黑色的呢子上裝,白色的襯衫,花格呢裙,羊毛襪,具有同樣花型的格呢披肩和有著獸皮裝飾的系於腰間的酒壺。
蘇格蘭裙的格紋圖案也很有講究。據說,英國蘇格蘭格子注冊協會記載著幾百種不同的格子圖案,有些以姓氏命名,代表著不同的蘇格蘭家族。黑色格被稱為「政府格」。也有特別為皇室成員定製的格子圖案,貴族的身份高貴,他們穿著的格子圖案也被稱為「貴族格」。在17世紀和18世紀,蘇格蘭高原部落之間的戰爭終年不休,戰場上的男人們便以所穿的格子圖案來辯認敵我,有點兒像現在的「軍服」。
對於大部分蘇格蘭人來說,蘇格蘭裙是很正式的服裝。現在,有將近80%的蘇格蘭人證做蘇格蘭裙作為婚禮的新郎禮服。它同樣也是出席正式場合時的著裝選擇。想要擁有一身正規的蘇格蘭裙可是價值不菲,在專門的裁縫店裡的平均定價為500-1000英鎊。正因為價格高昂,也曾一度引起英國上流社會的追崇,成為時尚流行.
C. 蘇格蘭男人為什麼穿裙子蘇格蘭男人穿裙子有何來源
蘇格蘭男人嚴格意義上講穿得不是裙子,而是蘇格蘭裙。畢竟他們並不是什麼裙子都穿,只是穿著特定的款式。
這又要追溯歷史了。在某次高地保衛戰中,一位蘇格蘭軍官要求士兵們脫掉裙子和內褲對敵人發動攻擊,實際證明非常有效,敵人都被這一波騷操作給驚呆了。後面男人們穿蘇格蘭裙時就有了不穿底褲的傳統,到今天仍然存在。
女人當然也能穿裙子,但已經不能稱之為蘇格蘭裙。畢竟款式不一樣,而且蘇格蘭裙一開始也是為男性設計的服裝,如今已成了蘇格蘭一張亮麗的名片。
D. 為什麼英國男人穿裙子
Kilt,蘇格蘭方格呢短裙。這個在蘇格蘭大地延續了幾個世紀的高地人傳統服裝,一直是蘇格蘭的標志之一。傳統的蘇格蘭短裙,包括黑色的呢子上裝,白色的襯衫,花格呢裙,羊毛襪,具有同樣花型的格呢披肩和有著獸皮裝飾的系於腰間的酒壺。
蘇格蘭裙的格紋圖案也很有講究。據說,英國蘇格蘭格子注冊協會記載著幾百種不同的格子圖案,有些以姓氏命名,代表著不同的蘇格蘭家族。黑色格被稱為「政府格」。也有特別為皇室成員定製的格子圖案,貴族的身份高貴,他們穿著的格子圖案也被稱為「貴族格」。在17世紀和18世紀,蘇格蘭高原部落之間的戰爭終年不休,戰場上的男人們便以所穿的格子圖案來辯認敵我,有點兒像現在的「軍服」。
對於大部分蘇格蘭人來說,蘇格蘭裙是很正式的服裝。現在,有將近80%的蘇格蘭人證做蘇格蘭裙作為婚禮的新郎禮服。它同樣也是出席正式場合時的著裝選擇。想要擁有一身正規的蘇格蘭裙可是價值不菲,在專門的裁縫店裡的平均定價為500-1000英鎊。正因為價格高昂,也曾一度引起英國上流社會的追崇,成為時尚流行.
E. 蘇格蘭男人為什麼穿裙子
這與地理元素有關 低地的蘇格蘭土地較為濕潤 濕氣上升 穿裙子比較透氣。
蘇格蘭方格裙起源於一種叫「基爾特」的古老服裝。這是一種從腰部到膝蓋的短裙,用花呢製作,布面有連續的大方格,而且方格要鮮明地展現出來。「基爾特」不僅是他們愛穿的民族服裝,而且是蘇格蘭民族文化的標志。
蘇格蘭,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政治實體之一,位於歐洲西部、不列顛島北部,南接英格蘭,東瀕北海,東北與西北分別與挪威、丹麥、冰島隔海相望,西臨大西洋。
英格蘭佔領並統治時間長達數百年,為反對英格蘭的佔領,1707年被英格蘭王國合並為大不列顛王國。蘇格蘭雖然在外交、軍事、金融、宏觀經濟政策等事務受到英國管轄,但在內部立法、行政管理上,擁有很大程度的自治空間。
作為聯合王國的四大組成部分之一,蘇格蘭在位於倫敦的聯合王國議會有代表權。中央政府負責蘇格蘭的國防、外交及其它領域,蘇格蘭地方政府則負責蘇格蘭地方性事務。蘇格蘭議會成立於1998年,設在蘇格蘭首府愛丁堡,取代了聯合王國中蘇格蘭事務大臣的部分職能。
蘇格蘭全境含周遭離島共被分為32個統一管理區,是根據1994年蘇格蘭地方政府法案,於1996年4月1日起開始使用。但是,有不少蘇格蘭人還是習慣原本分為33個區的舊分法,蘇格蘭的「區」在性質上因為與英格蘭及威爾士的「郡」性質接近,因此常常被誤稱為郡。
蘇格蘭短裙:蘇格蘭短裙的穿著今天的蘇格蘭人把蘇格蘭短裙當作是正裝或者是參加慶典時才穿的禮服。通常是婚禮或者其它的正式場合,他們才會穿上蘇格蘭短裙,但是也有一小部分人是將其作為便裝來穿的。蘇格蘭短裙還被童子軍用來作為閱兵式時的服裝。
F. 圖片上這種裙子叫什麼就是英國貴族女性穿的那種像撐開的傘一樣的裙子
張愛玲在《連環套》里說:「西洋女人的腰是用鋼條跟鯨魚骨硬束出來的。細雖細,像鐵打的一般。」跟中國女人裹腳差不多,自從路易十五的情婦蓬巴杜夫人的發明了「鯨骨裙」後,外國女人便流行束腰。貴族女子為了參加社交活動,從十幾歲開始就穿這種束腰衣,把腰勒得小小的,所以流行這種裙子的年代,歐洲貴婦很容易暈倒,因為緊身衣讓他們根本喘不過氣來,再加上食量也小,稍稍刺激一下就暈了。
.「鯨骨裙」是用緊身衣把身體箍成一個「S」型後,外面要再穿一個裙撐,形成一個優美而誇張的弧線。這個裙撐曾經用鐵絲、木架做過,後來便採用鯨魚骨,確切地說是鯨魚胡須。鯨魚須其實就是鯨魚食道里長長的,柔軟但是有韌性的東西,因為鯨魚沒有牙齒,它靠吃浮游生物和小魚小蝦為生,就靠這些鯨魚須把海水和食物過濾開,所以這個須是做裙撐的最好材料,非常柔軟有彈性又不容易壞,女士們穿著它也便於坐立。但是鯨魚須實在是太稀少了,一頭成年長須鯨的鯨須做不了幾條裙子的裙撐,所以那時候人們大量屠殺鯨魚,而很多歐洲商人也靠從生活在北極圈周圍的愛斯基摩人手裡倒賣鯨魚須發財。
但是長期穿著這種「鯨骨裙」,會導致血脈不通,內臟受壓迫,導致便秘、痔瘡等一系列疾病,還有不少婦女因此骨骼變形,生孩子時候盆骨過窄而導致難產死亡。
G. 蘇格蘭的男人穿的裙子都叫什麼名
英國:蘇格蘭短裙等於一部英國史
蘇格蘭人視蘇格蘭短裙為「正裝」,在婚禮或者其他較為正式的場合才穿。直到現在,蘇格蘭的軍隊還把蘇格蘭短裙當成制服。黑色的呢子上裝,白色的襯衫,花格呢裙,羊毛襪,再配上同樣花型的格呢披肩和有獸皮裝飾的系於腰間的酒壺,一個標準的蘇格蘭男子的形象就躍然眼前。 蘇格蘭方格裙起源於一種叫「基爾特」的古老服裝。這是一種從腰部到膝蓋的短裙,用花呢製作,布面有連續的大方格,而且方格要鮮明地展現出來。在蘇格蘭人看來,「基爾特」不僅是他們愛穿的民族服裝,而且是蘇格蘭民族文化的標志。1707年蘇格蘭與英格蘭合並後,「基爾特」作為蘇格蘭的民族服裝被保留下來。蘇格蘭人穿著這種裙服表示他們對英格蘭人統治的反抗和要求民族獨立的強烈願望。1745年,英國漢諾威王朝鎮壓了蘇格蘭人的武裝起義後,下了英國歷史上著名的「禁裙令」,禁止蘇格蘭人穿裙子,只能以英格蘭的裝束為標准,違背者將被處以監禁或放逐。蘇格蘭人為此展開了長達30多年的斗爭,最後於1782年迫使漢諾威王朝取消了「禁裙令」,為自己贏得了穿裙的權利。一套蘇格蘭民族服裝包括:一條長度及膝的方格呢裙,一件色調與之相配的背心和一件花呢夾克,一雙長筒針織厚襪。裙子用皮質寬腰帶系牢,下面懸掛一個大腰包,掛在花呢裙子前面的正中央,有時肩上還斜披一條花格呢毯,用卡子在左肩處卡住。
在英語中,蘇格蘭短裙被稱為「kilt」,這是地道的蘇格蘭語。關於此短裙的起源,英格蘭人和蘇格蘭人一直有爭論。有一種說法是:一個名叫湯姆·羅琳遜的英格蘭人最早倡導穿蘇格蘭短裙。據記載,1715年,英國政府採取開放政策,允許英格蘭、蘇格蘭兩地的人們互通貿易,湯姆·羅琳遜便是從中受益、北上淘金的商人之一。他在蘇格蘭北部開了家木炭畫加工廠,蘇格蘭短裙就是他在工人中推廣的工作服。傳統的蘇格蘭服飾「kilt」,原本包括寬大的披肩,披肩和短裙連成一體,在砍樹時很不方便,湯姆·羅琳遜便向裁縫提出,將「kilt」一剪為二,蘇格蘭短裙由此誕生。
但是,也有記載表明,早在1624年,蘇格蘭軍隊就將蘇格蘭短裙作為軍隊的制服了。
「穿蘇格蘭短裙不穿內褲」的說法也一直在流傳。一種解釋是:只有在跳舞的時候才需要穿內褲;如果穿有襯里的蘇格蘭裙,內褲似乎就成了累贅;穿沒有襯里的毛料蘇格蘭裙,內褲就不可缺少;是否需要穿內褲取決於天氣、個人習慣以及要出席的場合等。
另一種解釋是個典故。據說,300年前,在蘇格蘭高地的一次保衛戰中,蘇格蘭部隊的一個軍官突然下令,讓士兵脫掉蘇格蘭短裙和內褲,只穿著襯衫向對方進攻。對方的士兵見此情況,以為他們的敵人都瘋了,便調頭而逃。從此,「穿蘇格蘭短裙不穿內褲」的說法便傳開了。
講完了裙子裡面的奧秘,還要提一下蘇格蘭短裙上的格子,素有一「格」一階級的說法,說「蘇格蘭短裙等於一部大英帝國的歷史」,真的一點兒也不誇張。據說,英國蘇格蘭格子注冊協會記載著幾百種不同的格子圖案,有些以姓氏命名,代表著不同的蘇格蘭家族。黑灰格被稱為「政府格」。也有特別為皇室成員定製的格子圖案,貴族的身份高貴,他們穿著的格子圖案也被稱為「貴族格」。在17世紀和18世紀,蘇格蘭高原部落之間的戰爭終年不休,戰場上的男人們便以所穿的格子圖案來辨認敵我,有點兒像現在的「軍服」。
----------------------------------
印度族男人的傳統服裝是白袍,腰間扎一根白帶;女子則穿裙子,披紗麗。-------------------------------------中國:男人穿裙子比女人還早======在中國,根據記載,早在商代,男性就開始穿裙子,而女性直到漢朝才形成穿裙子的習慣。
商代的服飾,主要是上身穿「衣」,衣領開向右邊,衣長到膝蓋;下身穿「裳」,裳長到足踝,在腰部束一條寬邊的腰帶,腹前加了一條上窄下寬、像斧子形狀的裝飾物「齻」,用來遮蔽膝蓋,所以又叫「蔽膝」。
到了很講究雅緻和禮儀的周代,開始把下裳的兩片布合成一個圓筒,類似現在的裙子,比商代的裳更雅觀,就是騎馬不很方便。
春秋戰國時期,上衣和下裳乾脆合在一起,從上下兩截單獨穿的衣和裳,變成了上下一體,走了簡潔的路子,二合一——把三角形的布在身後展開,布的右下角繞過雙腿,從雙腿前包到身子左側,之後把布的左下角按照同樣的方式裹到身子右側,再用腰帶束住,這就是風靡戰國時代的「深衣」。看起來頗有點兒連衣裙的味道。
上面提到的上衣下裳和「深衣」,多用於禮服,也就是說,在某些特別的場合,人們必須穿裙子才不失禮。
後來,「深衣」演化成袍子,也出現了褲子,中國男人才告別了穿裙子的時代。
H. 英國蘇格蘭男的穿裙子的照片 為什麼
蘇格蘭方格呢短裙,英文kilt,是一種從腰部到膝蓋的短裙,用花呢製作,布面有連續的大方格。
關於短裙的起源,英格蘭人和蘇格蘭人一直有爭論。英格蘭人的說法是:一個名叫湯姆·羅琳遜的英格蘭人最早倡導穿蘇格蘭短裙。1715年,英國政府開始允許英格蘭與蘇格蘭兩地的人們互通貿易,湯姆·羅琳遜北上淘金,在蘇格蘭北部開了一家木炭畫加工廠。
他的工人原本穿的是一種未經裁剪的服裝,約5米長,裹在身上,在腰部扎一根腰帶,腰部以上部分在肩部用別針做出褶皺,腰部以下部分類似短裙。這種服裝因為披肩和短裙連在一塊,不方便工人砍樹,湯姆·羅琳遜便向裁縫提出將原來的服裝一剪為二,蘇格蘭短裙由此誕生。
但蘇格蘭人認為,早在1692年,當地人就穿著由兩塊寬布縫在一起,纏在腰上的短裙了。更有歷史記載表明,早在1624年,蘇格蘭軍隊就以蘇格蘭短裙為軍隊制服了。
為穿裙斗爭了30多年
蘇格蘭人視蘇格蘭短裙為「正裝」,在婚禮或者其他較為正式的場合才穿。蘇格蘭的軍隊還把蘇格蘭短裙當成制服。
在蘇格蘭人看來,短裙不僅是他們愛穿的民族服裝,而且是蘇格蘭民族文化的標志。1707年,蘇格蘭與英格蘭合並後,蘇格蘭短裙作為民族服裝被保留下來,蘇格蘭人穿著這種裙服,表示他們對英格蘭人統治的反抗和要求民族獨立的強烈願望。
1745年,英國漢諾威王朝鎮壓了蘇格蘭人的武裝起義後,下了英國歷史上著名的「禁裙令」,禁止蘇格蘭人穿裙子,違者將被處以監禁或放逐。蘇格蘭人為此斗爭30多年,並迫使漢諾威王朝在1782年取消「禁裙令」。
格子代表不同家族
蘇格蘭短裙,最顯著的標志,就是裙子上的格子。據說,英國蘇格蘭格子注冊協會記載著幾百種不同的格子圖案,有些以姓氏命名,代表著不同的蘇格蘭家族。黑灰格被稱為「政府格」,也有特別為皇室成員定製的格子圖案,貴族穿的格子圖案,則被稱為「貴族格」。在17世紀和18世紀,蘇格蘭高地部落之間的戰爭終年不休,戰場上的男人們便以所穿的格子圖案來辨認敵我。
在過去,這些格子不能隨便亂用。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方格的設計越來越多,現在估計不下千餘種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a2a0580100ibnh.html